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成了灵宝-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不愿意,那林道就打算花费些时间,只打造出108处人造福地,吃点“残羹冷饭”。

    当然,就算是“残羹冷饭”,也能过让林道体内虚幻的世界种子凝成实体,只是品质低一些,起始潜力小一些。

    不说林道的打算,位于地下十八层的会议室中,经过长达七天的研究之后,终于拍板决定,若要根据《神州堪舆图》中的设计建设的话,必须让林道亲自来一趟,将图纸中的隐秘,全都说清楚才行。

    于是,张启峰再次踏上了飞往林市的飞机。
………………………………

第三十九章心学

    这次张启峰前往林氏武馆,不再是搜集情报,而是按照首长的吩咐,表达国家对林道的善意。

    为此,首长在询问了国家明面上国术最强者,已经踏入罡劲的王长征老馆主后,将国家收集保存的那份,心学祖师王阳明书写的那份手稿,让张启峰带给了林道。

    这份手稿中,不光记载着王阳明祖师的完整的心学经义,还有在他之后,数个心学宗师的注解和思想。

    对于肉身达至这方世界极限,开始凝炼武道意志的任何武道大宗师,心学经义都是可媲美超凡世界直指大道的真言道典。

    当然,如果王阳明若能过降生在拥有超凡力量的世界中,其成就可与创建少林武当的达摩和张三丰比肩,都是千年难得一见的旷世奇才。

    可惜,因为这方世界的本源限制,除了在肉身修行体系方面可突破凡境外,再没有什么完整的修行体系做到超凡入圣。

    所以,王阳明生前虽然被尊称为圣人,也只是在心灵境界上踏入超凡脱俗的玄妙之境。而肉身修行上,依旧还是钻研儒家经义的普通儒家大儒。

    不过,野史传说中,王阳明在心学大成后,修行内家拳法,一日一境界,七日后就达至神境圆满,且还是肉身,意志双重圆满的神境武者。

    之后,更是传言,王阳明所谓的归隐,其实是武破虚空,飞升成仙了。

    可惜,这方世界的正史中,对于王阳明的记载,除了他留下的,代表儒家心学一脉的心学遗稿,就再也没有了。

    ……

    林市,林氏武馆,客厅。

    张启峰,林峰,林道三人,再次坐在客厅里,喝着由林道一手沏出来的香茶。

    张启峰轻轻的抿了一口杯中的茶水,一股轻灵的茶香之气,直透脑髓。

    等他慢慢的品完杯中香茶后,也没故作姿态,直接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叶紫檀制作的精美古朴的匣子,双手摸索了片刻后,就递向林道。

    “张叔,这是?”

    “这是首长让我送给你的回礼,打开看看。”

    “好。”

    林道也没有矫揉造作,直接从张启峰手中接过檀木匣子,轻推机关锁扣,将匣子打开。

    刚入眼,却是一块紫色的上等贡品蜀锦帕子。再将帕子打开后,出现在林道眼前的是一部颜色泛黄的古籍。

    书籍正面中间写着《传习录》,右下角还有“王守仁•著”四个字。在看清书名和作者后,林道原本不在意的神色瞬间消失,坐正身体后,才继续将书籍翻看。

    首先,映入林道眼帘的,就是: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四句由王守仁书写的诗句,蕴含其心学核心思想,且诗句中每一个字,竟都依然蕴含的精、气、神,让林道心神不由自主的融入其中。

    ……

    等到林道将从张启峰手中接过的心学遗稿,一字一句的翻看完后,想起野史记载,以及自身先前道体蜕变过程中的经历,突然有些明悟,史书上记载王阳明的那份有些怪异的简历。

    以林道此时的境界,能够从从王阳明手稿中,每一个字的笔画之中,带入到当年王守仁书写手稿时的精、气、神状态。

    因此,虽只是粗浅的翻看了一遍后,林道就已经确定野史中的记载,虽有夸大,但王守仁的事迹,可能确有其事,而正史用春秋笔法记载,可能想要隐藏什么秘密。

    没有再去细读,林道将手中的古籍,小心翼翼的重新放回檀木匣子之中。

    然后,就直接当着张启峰的面收入怀中。这样的态度,让正在观察林道的张启峰眸中露出一丝喜色。

    对于国家来说,不怕对方有欲望,有所求,就怕对方无所求,一意孤行或大公无私。

    不管上述的哪一种,都代表着那个人,很难接触,很难把握。

    现在,看到林道现在的态度,今后想要请林道帮忙,至少有了一丝希望。虽说像阳明先生这样的心学大儒手稿非常稀少,但只要刻意寻找,还是能够找到一些的。

    至于国家留下的是原稿,还是复制品,只要书籍中的内容一样,对他们就没有什么不同。

    有了这个认知,张启峰心中松了口气的同时,也在想着如何开口,才能将首长交代的那件事给提出了,又不惹林道反感。

    却没想到,就在张启峰神思不属的思索时,就听到林道的询问。

    “张叔,我想知道国家看过我给的那副堪舆图后,最终的态度是什么?”

    “啊……!什么?”

    张启峰先是一愣,接着反应过来后,没等林道再重新询问,就直接将上面的要求说了出来。

    “小道,首长他们讨论过后,已经决定按照你给的那副《神州堪舆图》上标注的道路,开始施工建设。预计所要花费的时间,在不影响国家层面下,工程完工的时间,大致需要十年。

    在建造那条运河的事上,却有些阻碍,可能需要你去京城一趟,还需要……”

    说道这里,张启峰缺有些不好意思继续开口。

    “怎么,难度上面那些人,想要我先展示一下风水之道,才会下定决心不成?”

    看到张启峰面露难色,不便开口的模样,林道轻笑的问道。

    “你……”

    “嘎~”

    张启峰听到林道的询问,整个人都双目瞪圆,一脸惊色的瞬间站了起来。身下的黄花梨椅子,都被他膝盖绷直的劲道,给弹飞出去。

    “放心!我可没觉醒读心术。”

    林道看着惊恐万状的张启峰,淡淡一笑说道。

    “那你怎么知道上级,要求的就是这个?”张启峰听后,飞到喉咙眼的心,慢慢放了下来,却依然忍不住问道。

    “张叔,你过来时,难到没发现一路上,老外的数量有些多吗?”

    “是比我上次来时多了不少。”

    “还有,你进来时,没注意周围植被的生长状态?”

    听到林道再次询问,张启峰才将头转向门外,院子中那颗百年老桃树上,枝繁叶茂,果实累累。而树上的每一片桃叶,都好像上等的翡翠似的,树上的桃子更比记忆中吃过的桃子大了将近一倍。

    看着眼前的桃树,张启峰下意识的问道:“大哥,你家桃树上的是什么肥?给我整点,我也去种一棵去。”

    “二弟,那棵老桃树,今年还没施过一次肥。”坐在旁边看戏的林峰,听到张启峰询问,不由自主的装B说道。

    “哦!没施过肥。什么……!?”

    刚顺嘴,下意识接住话茬,张启峰就被林峰话中的信息,给彻底惊醒过来。

    这时,他也明白了上级首长,为何会提出那个要求。

    到这时,张启峰也不绕圈子,直接说道:“不错,首长让我要求你去一趟中南海,看一下那里的风水有没有需要改进的。最好,能够像你这里,将卫星探查给彻底屏蔽掉。”

    林道静静的听完张启峰的话后,就点了点头,对其说道:“那就安排一下吧。工程动工后,我还要去实地考察一下,才能确定最终的施工方案。”

    看到林道这么爽快的答应,张启峰愣了一下后,就点点头,走出门外,用手机给上级汇报情况,并要求安排接见时间。

    不一会儿后,张启峰走回客厅,对林道说道:“已经安排好了,三天后,直接去帝京,进中南海。”

    林道听后,说道:“行程你来安排,没什么事,我去看书了。”说完摸了摸胸口,就直接起身离开了。

    客厅中,在林道走回,林峰与张启峰同时舒了口气后,就开始了兄弟之间的交流。
………………………………

第四十章传承

    一路上,林道神色平静的走回住处。

    可刚跨过门口,踏入院子,林道的身影就瞬间消失。再次现身的时候,已经坐在了闭关室的蒲团上。

    而然后,就见林道恭敬有加的从怀中,将檀木匣子取出,小心翼翼的拿起匣中的《传习录》。

    在林道的双眸中看去,这部阳明先生亲自撰写的心学经义手稿,整体散发着浓郁的功德金光不说,内中的每一个文字,都存留着阳明先生近乎不朽的精神意念。

    如果有灵魂本源强大的武者,能够专注的诵读感悟《传习录》,达到一定境界后,就能够与书中不朽的精神意念相融,获得阳明先生的一生心学感悟。

    这本就是,只有精神灵魂境界超凡入圣后,才能够使用的以心传心之法。

    更何况,还是在修心,养心,炼心方面,被称为再世圣人的阳明先生传承。

    因此,直接让林道古井不波,天人合一的心境,都差点被诱惑的破功。

    毕竟,通过近几个的修行,林道除了将体内新生的先天混元一炁完美掌控外,肉身整体实力几乎没有增长丝毫。

    林道通过神融天地,不断感知推演之后,发现根本原因就是天地元气太过稀薄,仅仅只能够维持林道现在身体状态,且还必须处在林家这种人造福地之中才行。

    若是行走在外,林道根本无法全力以赴的出手。不光会引发天地压制,还可能随时打破虚空,破碎飞升而去。

    是的,林道此时已经可以说,随时都能够破碎虚空,超凡入圣。

    但是,先前建造人造福地,获取了天地本源后,林道就不打算再去寻找天地五行本源,打算以更加高级,更加适合的天地本源,将虚幻的世界种子凝成。

    之后,或许就能够借助破碎虚空时,产生的破灭开辟之力,破开世界种子,在灵魂本源中,真正的开辟生成真实的可成长世界。

    而为了提高这种可行性方案,没有什么开辟世界神通秘法的林道,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不断的提升自身实力底蕴,弥补强化身上一切短板。

    在心力修行方面,经过八世轮回,林道才借助无暇道心的境界,锵锵踏入修心之门。

    《传习录》在这方世界其他任何人手中,即使能够做到与阳明先生留下的精神共鸣,也只是参悟领会了心学精髓。

    但对踏入心力大门的林道来说,《传习录》却是一门心力修行指南和修行心力法门的总纲要领。

    所以,在客厅里稍微感悟了一下那四句蕴含阳明先生心学思想的诗句后,才会那么的急不可耐,并故意流出自身弱点。

    因为,林道突然明悟,世界等级低,只能够限制生灵个体修行终点的高度,却无法限制生灵的智慧思想。

    如果能够领悟前人留下的那些智慧经典,感悟其中所蕴含的,超出世界限制的道与理。即使这些道与理只是真正大道法理的雏形,也能够提升林道的智慧底蕴和先天异宝的法则本源的积累。

    先前在客厅之中,林道还不好意思当着张启峰的面,去参悟《传习录》。

    现在回到自己专用的闭关室,林道终于可以静下心来,深入感悟阳明先生留在书中的精神意念。

    这些天下来,对于自身生命磁场蜕变成的领域,林道已经可以做到收放自如的地步。虽说,即使完全收敛领域,自身强大的生命磁场,依然可以改变掌控身体三尺范围内的天地磁场。

    但这样的状态,根本无法发挥林道百分百的实力。这次感悟阳明先生的心学经义,从而领悟和完善心力修行法门,需要林道全力以赴,心无旁鹫。

    所以,林道直接放开身上的一切自我禁锢,领域瞬间张开,将整个武馆和部分后山笼罩。

    全身气血在暴涨沸腾了片刻后,收缩在林道身体表面,形成一副无坚不摧的金色的气血铠甲。

    灵魂本源也在气血之力的带动下,形成一股直入心灵的恐怖威压,将整个武馆上下,都压迫的无法动弹一根手指,意识都出现短暂的空白。好在,威压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暂,并没有造成什么后果,大多数人都下意识本能的将其忽略。

    可在武馆中,还有数人国术修为达至化劲及以上的层次。武者的本能,让他们根本无法忽略这股威压,其中就有张启峰。

    意识模糊,身体僵硬,肌肉细胞都本能的恐惧抽搐,这就是张启峰最直观的感受,也第一次明白了林道的强大,早已到了非人力可敌的地步。

    对于自己给外界造成的影响,林道早已抛到脑后。在自身活跃至极的武道意志接触,刚一接触《传习录》,林道整个心神就被带入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时间,似乎飞速的流逝,那片没有一丝声音发出,光怪陆离的世界,在不断的飞速变幻着各种色彩,好似万花筒般干扰着林道的心神意志。

    就在林道心神陷入恍惚迷茫的那一刻,一道从天际传来的宏大道音,突然在林道耳边由弱到强的回响起来: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心神,在道音中沉沦,意志超脱了时空束缚。

    随着道音的响起,林道心中突然涌起无量的感悟。

    细思细捋后,林道才惊讶的发现,这些感悟全都与心学有关。

    于是,林道整个心神,都沉迷在这些感悟之中……

    直到一声直达心扉的钟声响起,林道的心神意志才重新清醒过来。

    可清醒过来的林道,却发现自己所处的环境,变成了一座有些古朴破旧的书斋之中。

    此时的他,更是与书斋中的众多学子一起,坐在讲台下方。而讲台上,一位气质超凡脱俗的长者,正在一字一句的讲述着心学经义。

    “心者身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

    ……

    “凡知觉处便是心……”

    “心虽主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于一人之心。……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吾子又何疑乎?”

    ……

    无数关于心学的理念,主张,思想,一字一顿的从对方口中讲出,并用各种典故,实例进行推演代入,让林道心中积攒的感悟,如冰雪般,快速消融,化作自身对心学的认知和领悟。

    这种玄妙的氛围,直到林道将心中对心学的各种思想,彻底融汇升华之后,空间才慢慢的虚幻起来。

    等到林道意识快要清醒的那一刻,却又再次听到了: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心学纲要。

    不过,这一次听后,林道却有了新的感悟,更是对心力修行,有了明确直观的认知。

    四句诗,正好对应心力修行上的四个境界:

    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就是心力修行的第一境混沌初开。这一境的要旨,就是在剥离善恶之别后,追寻心灵最本真的混元赤子灵性,凝聚心力种子。

    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就是在心力种子凝聚之后,经历红尘善恶洗礼,明悟是非善恶之念,从而破开包裹种子坚壁,才能让种子发芽。

    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则是在明悟善恶之后,更能够看透天人伦理道德,真正的明悟善恶本质,从而达到不为外物所惑,不因外因而变的本中庸真之境,以此执着,化作心力本源,促使心芽壮大,化作驻扎在心灵世界,支撑天地的树苗。

    最后一句“为善去恶是格物”,则是在明悟善恶本质之后,以善养心,格物致知,从而做到知行合一,心融天地。

    这份感悟,就是林道修行心力的四个境界:混元包容,纯真赤子;万欲随心,善恶加身;明心见性,天人合一;心融天地,知行合一。

    在经历阳明先生的精神洗礼之后,林道以自身人生阅历化作柴薪,直接将心力修炼到第三境明心见性,天人合一。

    随着心力的壮大,整个世界都在林道眸中,有了更大的改变,能够看到许多凡人根本看不到的壮丽景致。

    更是让林道,第一次明悟了,为何建造人造福地,会得到天地嘉奖的根本原因。

    因为,福地虽是人造的,但依然打开,或者说是为天地自身,开辟出了能够吞吐混沌元气的通道,让世界有了快速晋升的法门。

    所以,……
………………………………

第四十一章惊变,渡劫

    在明悟之后,林道更加下定了决心,以神州大地作为阵基,布置出完整的九鼎聚灵大阵。

    不过,这些都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很长的时间,才能真正完成。

    而且,当阵法激活之后,林道估计这方世界的底蕴等级,就会直接向前踏出小半步。

    从而,让这方世界,真正的出现超凡之力的基础,并引发灵气潮汐。

    在天地元气的浓度提升之后,就会刺激生灵本源血脉,开启进化狂潮。

    但这一切,对于林道来说,犹如镜花水月,毫无作用。因为,心力提升之后,林道能够感知到,自己留在这方世界的时间不多了。

    以上的信息,都是林道接收完阳明先生精神传承,心灵、感知都处于最活跃状态,加上此时的天人合一状态,才让他窥视到未来的一角。

    状态的持续时间,也就短短的九个呼吸。所以,在将先前所得到的一切信息,都深深的埋入心底后,林道才开用精神意念和心力,同时探查自己身上的变化。

    仔细检查之后,林道发现自己的灵魂本源经过这次传承洗礼,整体直接凝炼缩小了十分之一,变得更加晶莹剔透不说,且灵魂化液的比例,增长了百分之二,整体达到了百分之十五。

    接着,就是对道体的掌控,晋入一个新的高度,如果入微之境也分等级的话,就是从入门级,进入了小成,从对骨骼肌肉的掌控,晋入对肌肉纤维的掌控。

    同时,运转心力之后,五感全面性的直接强化了十倍,让林道能够感知到外界大环境中,更加细微的变化。

    这三个方面的加强,虽然没让林道力量,速度,防御方面增长多少。但却直接让林道整体实力,提升了将近三倍,底蕴潜能更加深厚些许。

    探查道体上的变化后,林道就按照自己参悟的心力修行法门,沉入自己的心灵世界之中。

    刚一进去,林道就发现自己的心神,直接凝为实体,用手掐了一下胳膊,更是能够感觉到疼痛。

    而自己现在所处的空间,更是一片混沌虚幻的天地,根本无法分清东南西北,且这方世界也没有重力和引力,及参照方向的日月星辰。

    举目四望,迷惘一片,并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不断的刺激,激发着林道心中的欲望。

    且在这方奇异的心灵世界之中,似乎每一丝欲望,都被放大的无数倍。林道无数时光磨砺出的无暇道心,此时竟然也变得欲望丛生。

    而外界那片混沌虚幻的天地,在吸收了林道心中的丝丝欲望之气后,更是由虚化实,演绎着林道欲念中的一幕幕精彩场景。

    在这种内外夹攻下,林道的心神坚持了片刻后,就直接失守了,迷失在无穷无尽的欲念之中。

    与此同时,他的原本晶莹剔透的无暇道心上,开始出现一道道肉眼难见的细微裂痕。

    乞丐,小偷,书生,妓女,帝王,将军……

    在心灵世界幻化的天地之中,林道的身份,随着他的欲望,不断的变幻着,既当过高高在上,金口玉言的帝王,至高之上,超脱大道的道尊,也都化作乞食活命的泥中乞丐,万人骑的妓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

    无数的,林道只在心中想过的念头,都化作了一个个欲念,将林道的心神拉入欲望深渊。

    欲望的每一次轮回,林道的无暇道心上,就会出现一道划痕,或一道细微的裂痕。

    等到整个无暇道心,彻底崩溃的那一刻,林道就会心力枯竭,意志泯灭,就算与灵魂本源相融的先天不灭灵光,都无法救回林道。

    最终,就是林道的肉身道体,在先天异宝的守护下,成为一个活死人,知道体内再次孕育出新的意识。

    林道的这次劫难,原本并没有这么恐怖,就因为他数世轮回,却真灵不昧导致的。

    虽然每一次轮回转世,林道都不忘修心养性,淬炼道心。可凡人毕竟是凡人,虽有旷世奇缘傍身,却无成道之法。

    八世蹉跎,虽以文明智慧凝成火焰,淬炼一切,照亮前路,不断追寻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