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自九叔世界不朽-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眼见全福确实没有读书的天分,王生在亡妻的劝诫下也熄了成全自己这个昔日玩伴的念头。

    不过经此一事,全福对于王生的忠诚深厚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在王生的亡妻故去之后,全福就成了掌管王家大小琐事的实际之人。

    “宇儿已经虚三岁了,顺势给他断奶吧,这郡城之中此刻除了咱们自己人,余下的人皆不可信。

    全福,城内那六家昨天有什么异动吗?塞外的那些狼兵现如今又到了何处地方?”

    经过昨日一夜的梳理,王禹已经明白王生为什么会绝望到吸引万界珠了。

    此刻王生的处境用一句内忧为患都难以形容了。

    于内,窃取国师之位的普渡慈航在皇帝无条件的宠幸下,声势越来越大,甚至已经可以插手六部尚书的更迭了。

    想要捧这位国师臭脚的文人墨客数之不尽,不知道多少人想要用王生的人头来换取这位国师的青眼相看。

    也不知道,这些文人日后得知了这位普渡慈航的真实身份以后,会不会因为自己当过妖奸而感到羞耻?

    不过想想王生记忆之中那些文人的尿性,王禹觉得那些文人墨客应该不会为自己曾经的过错承担责任与骂名。

    也是,毕竟东林第一君子都能嫌弃水太凉,他们这些杂鱼翻脸不认妖不是很正常的很吗?

    等等,考虑到那位普渡慈航日后差点掏空了整个王朝所有官宦血肉,或许那些捧它臭脚的文人墨客日后也是这般下场吧。

    此刻,在王禹治下三年了的雁门郡,就有六家势力准备捧普渡慈航的臭脚,取下王生的头颅献媚与它。

    这六家势力有官宦人家、有郡中兵头、有商贾大甲。

    他们联合起来以后,几乎已经半架空了王生,现如今,只待秋日一到,背锅侠草原狼兵南下来替他们背锅,他们便准备发动攻势,取下王生的头颅送往京都洛阳。

    说完于内的威胁,再说说外部威胁。

    连着三年未曾在雁门郡打到草谷了,正对着雁门郡的匈奴狼骑早就已经忍耐不住了。

    今秋,匈奴右谷蠡王率三万狼骑南下,准备扣关雁门。

    面对这三万狼骑,雁门郡余下的四县根本没有还手之地,除了城破人亡,王生想不到这余下四县还能够有什么下场。

    对于王生目前面临的困局,王禹也很头疼,按照他在九叔世界养成的习惯,不一路苟到实力大成势力强盛,他根本不会去直面这两个困难。

    但是,按照王禹目前的本心来看,所谓的匈奴狼骑与郡中那不听话有反意的势力,还是用雷劈死或者用火烧死的比较好。

    毕竟,只有死人才不会跟他唠唠叨叨的浪费他的时间。

    “老爷,那六家派人去了上党郡郡治,拜访那位巡查御使傅青主傅大人去了。

    塞外狼骑已经开始向着匈奴右谷蠡王的大帐集合了,预计一个月以后将会扣关。”

    听到全福的答复,于脑海之中过了一遍王生的记忆,王禹便大致判断清楚自己目前的境地。

    “巡查御史傅青主,这位从坐师那边来论可是我的师兄,那六家不可能不知道这个消息。

    想要说动我那位天然的盟友对我不闻不问,坐视我困守于此,想必他们应该付出了不菲的代价吧!

    就是不知道他们日后陪了夫人又折兵之时,会不会后悔与我王某人作对!

    全福,府上家将目前能否靠得住,靠得住的话,又有几人能够提刀为我效力?

    城外细柳营目前有多少人能为我们所用,若是能为我所用,能抽出多少兵力听我调动?”

    知道自己来到雁门郡很有可能凶多吉少的王生,作为一名还算聪明的读书人,又怎么可能不为自己留下后路。

    三年经营下来,接着身为雁门郡军政一把手的便利,王生还是积攒下一些底牌的。

    他府上有家将亲兵五十名,于城外细柳营中也掌有两曲兵卒。

    细柳营作为边关防御军队,共有六曲士兵共计三千人。

    但是在王生未曾上任之前,细柳营都是一直不满编的,王生上任之后,籍由自己独子之死,这才借机发难在并州招募了两曲兵卒。

    这一千出头的青壮,才是王生在这雁门郡活下去的底气。

    “回老爷的话,府中家将亲兵都是咱们从老家与洛阳招募而来的。

    人离乡贱,尽管三年未曾让他们回家探亲使得他们有所怨言,但全福敢保证,真到关键时刻,他们每一人都敢为老爷提刀拼杀。

    城外的那两曲兵卒乃是老爷你一手组建的,这两年来响银待遇全都发放的足足的,只要不是和匈奴狼骑正面对上,这两曲兵卒等闲应该不会背叛。”

    回忆一下王生脑海中的记忆,王禹发现全福说的并没有错。

    看来这方世界的那位前任并非一无是处吗?

    若非普渡慈航这个妖僧有着朝廷大义在手,王生还真就未必会栽在雁门郡。

    了解完自己手中握有那些牌以后,王禹起了掀桌子的心态,他可不是读了一辈子君君臣臣的王生。

    所谓的君臣大义、朝廷正统并不能束缚他分毫,既然这雁门郡内的六家势力想要找死,那就送他们去算了。

    干掉这六家势力以后,整合一下这六家被灭门以后留下的资源,那匈奴的三万狼骑兵真未必能在王禹手中攻破雁门关。

    “全福,传我命令下去,即今日起,雁门郡的府库与粮仓除我命令之外,绝不允许一钱一粮流出,违者杀无赦。

    另外,郡城内的三班衙役皆赏一月银钱福利,城外的那两曲士卒全赏三个月饷银。

    咱们府上的家将亲兵,除了每人发放半年薪水以外,你还告诉他们,熬完今年,今年开春,我可以放他们回家探亲。”

    片刻后,王禹便对自己手中的底牌做出了安排。

    既然已经打定主意,要将站在了自己对面的六家人全部铲除,王禹自然不会对自己手中的枪杆子吝啬小气。

    得到了王禹的吩咐,一直协助王禹处理这些杂事的全福当即点头应下。

    至于王禹在容貌上变的年轻起来这件事,全福识趣的未曾发问。

    通过刚刚的交流,全福可以确认,刚刚吩咐自己下去做事的老爷虽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依旧还是自己的老爷,并非如同府中仆从们说的那样被妖怪取而代之了。

    作为大周王朝的一名郡守,自家老爷虽然因为雁门郡的特殊情况官气不盛,但也绝非什么妖魔鬼怪就可以轻易附身、夺舍的。

    刚刚老爷书写公文用印之时,那随着大印落下而依附在公文之上的官气可做不得假。

    作为一名郡守的心腹,全福的知识储备量可不算低,但是,就他所知,从古至今还从未有一名妖怪能够调动王朝气运中的官气呢!

    府中的那些下人,该好好整治整治了,整日在背后嚼着老爷的舌头根成何体统!

    自家老爷不过是想开了以后,情绪激动之下返老还童罢了。虽然心中也有一些疑惑与猜忌,但目前与王禹拴在一根绳上的全福,选择性的遗忘了。

    妙书屋


………………………………

今天更新的章节以发布,在上一章前面。

各位读者大佬实在不好意思,作品所在卷未曾及时调整,使得今日的更新出现在了上一章前面。

    明天责编上班上班以后,我会找责编进行相应调整,不会影响各位大佬阅读的。
………………………………

第一百八十七章 肃清郡治(上)

    “老爷,那六家反贼豢养的私兵在那两曲细柳营兵卒面前,必然会如土鸡瓦狗一般一触即溃。

    可那六家反贼招揽供奉的武者咱们该怎么应对?那些下三流武者还好说,劲弓强弩之下翻不起什么风浪。

    但是他们招揽的中三品武者若不想办法遏制,老爷,我怕咱们就算是胜了,也只会是惨胜。

    到时候,若不能在匈奴狼兵来临之前调离雁门,咱们就只能任人宰割了。”

    全福口中的下三流武者与中三品武者,王禹自王生的记忆之中了解过他们的所代表的信息与意思。

    聊斋世界是一个妖魔横行的世界,可相应的,在妖魔横行的背景下,人类自然也有应制手段。

    以朝廷来看,大周皇室拥有天下万民意志凝聚而成的国运龙气护体,而效忠于大周皇室的文武百官则分润国运,视官衔不等,拥有不同层次的官气护体。

    除却龙气与官气之外,人类还有儒、释、道三家可提供系统性修行的道路。

    儒门因为依托王朝,在大周鼎盛之时曾有四大书院作为根基,这四大书院分别是: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四大书院都曾有能与天师比肩的大儒坐镇。

    那时,结合大周朝廷之力,这四大书院压的佛、道不敢冒头,妖魔鬼怪瑟瑟发抖。

    不过,儒道修行难以长生,且不借助大周国运压制,儒道伟力并不能施加在普通人身上。

    所以随着大周走入烽火连天的末年,儒门四大书院在各方力量的推动下,也逐渐变得衰败。

    时至今日,儒门四大书院的力量已经衰退至封门闭山的地步了。

    若非那些佛道修士与妖魔鬼怪们,忌惮四大书院之中有可能流传下来的大儒真迹内蕴含的伟力,只怕这儒门四大书院早已因为各种原因被灭门了。

    儒门有四大书院都曾经有过辉煌,本土的道门自然也不甘示弱。

    道门三宗乃是现如今抵御妖魔鬼怪的顶梁柱。

    这三个道门宗派分别是:玄心正宗、崂山龙门派以及远在边疆的昆仑派。

    其中玄心正宗,乃是现如今的大周国教。

    不过,这玄心正宗的国教之位坐得并不稳当,毕竟,国师都成了普渡慈航这个妖僧了,可想而知,现如今的玄心正宗是何等的尴尬。

    崂山龙门派以及昆仑派虽有弟子传人行走江湖,但影响力皆只限于一地。

    相较于势力已经稍有衰退的道门三宗,这乱世之中佛门六派可是渐渐的兴旺发达起来。

    禅宗祖庭北少林、洛阳城外白马寺、帝踏峰下净土宗、开封城内大相国、大雪山上大轮寺、西域塞外金刚宗。

    传说,这六家门派每家之中都有一到两尊相当于道门真君境修士的明王存世。

    近些年来,无数妖魔鬼怪被这些存世的明王度化,传闻之中,甚至曾有妖王、鬼王之流,被这些明王联手压制度化。

    相比较之下,这方世界的武道虽然已经开始抬头,但并未形成自己特有的体系。

    依据儒、释、道三家的九阶体系,前朝曾有武道宗师为武者列出九阶体系:锻体、筑基、武师、后天、先天、武宗、武尊、武圣、武帝。

    这其中锻体、筑基、武师被称为下三流武者。

    锻体、筑基顾名思义,只是在打熬身体,军中一些勇士那怕没有传承,仅凭借军中流传下来的一些简单的吐纳之法,也能完成这两个步骤。

    若有天赋异禀之人,将自身气力打熬到了下三流中的最高层次武师境,空手搏杀之时,十名军中悍卒组成战阵方可勉力抵挡。

    当然了,若是持械着甲,那么局面就又要调过来了。

    王禹手中所掌握的两曲细柳营士兵,本就是北地里见惯了厮杀的铁血儿郎,这两年在王生中饱私囊全力倾斜的情况下,更是人人皆着甲。

    有这等力量在手,那六家反贼的部曲与私兵中的下三流武者根本就不足为虑。

    可武者一旦到达了后天境,普通的军中悍卒于他们而言,便不再是致命的威胁了。

    根据王生的记忆,昔日在他家乡钱塘,曾有一位后天境的武者因私仇杀官,钱塘县衙的那十数个三班衙役并数十个帮闲竟不能阻那武者片刻。

    为了击杀这名挑衅大周官制的后天境武者,时任浙州州牧获悉据其藏身之处后,一纸公文调动了一曲府兵对其展开了围剿。

    事后,围剿这名后天进武者的府兵据说十不存一。

    当然了,考虑到浙州当初乃是鱼米之乡繁华之所,那一曲府兵是否满员,单兵素质能否及的上细柳营的一半,都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但王禹可以确定一点,哪怕自己手中的那两曲细柳营人人着甲且有强弓劲弩在手,一旦遇上数量众多的后天武者,也铁定要吃大亏。

    毕竟,他要铲除那六家反贼的势力必然要分兵杀上门去,那六家反贼虽然未曾嚣张到在城外建立邬堡,但位于郡城之中的六家驻地也都是墙高院深的高门大户。

    这等高门大户人家的宅院,对于成建制的兵卒而言,并非是最好的战场。

    恰恰相反,这等地方的地形于那些野路子出身的武者而言,反而更加适合。

    这个困扰,也正是王生明知道自己独子的死有问题,却迟迟不敢发难的主要原因。

    不过,这样的困扰与王生而言是个大问题,但于王禹而言却根本不值一提。

    虽然他对万界珠起了怀疑,短时间内不敢再用万界珠提升自己。

    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就会弃用自己这一身的本事。

    来到这方世界以后,王禹用一夜时间思考了一下,自己在这方世界的该如何发展。

    ‘像在小破球时一般,玩极道组织。’王禹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这个选项,极道组织玩的再厉害,也终究有其局限性。

    大周虽然已经走到王朝末期,但体质并未彻底分崩离析。

    这种情况下所谓的江湖门派与各种帮派,只不过是那些当权者的夜壶罢了。

    顶替了王生在这方世界的身份以后,王禹天然就是当权者中的一员,他要脑子秀逗到什么程度才会掉过头来玩极道组织。

    ‘像在九叔世界那般,找个山门投靠做个自由自在的修士?’这个想法在王禹脑海之中过了过以后,就被他抛之脑后了。

    不提他身怀一身绝技,也不提他能不能加入那些门派,光是加入那些门派以后,为了不引起那些门派怀疑,他又要带上面具整天装三孙子,这个选项就不合王禹的意。

    想来想去,盘点一下自己手中掌握的资源,思考了一下目前天下的局势,王禹准备纵兵夺鼎,完成一下每个华夏人心中都有的执念。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值此争龙夺鼎之时,那儒门四院、道门三宗、佛门六派总有不开眼的存在吧!

    届时,新朝初立,杀鸡敬猴一番总不是难事吧!

    这鸡既然都被杀了,它的那些皮毛骨肉(道统秘籍)自然也就成了新朝的战利品了。

    若是局势允许实力也足,说不得他甚至能扫荡人间有宗派以及那些牛鬼蛇神重立规矩,尽收天下英豪(传承)于毂中。

    到时候,他汲取这方世界千百年来的知识积累后,很有彻底破开万界珠上那云遮雾绕的面纱,真正将这能带人穿梭诸天万界的至宝收入囊中。

    虽然心中已经打定主意,要坐一坐那洛阳城中的龙椅,但王禹可没傻到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立场。

    明太祖朱八八那套高筑城、广积粮、缓称王的套路,出生在新世纪的王禹可是一清二楚。

    为了不引起佛门六派与道门三宗的高端力量注意,引来他们的连手探查与打击,此次肃清郡中那六家反对派势力之时,王禹并不准备暴露出自己那一身道法。

    可别忘了,除了道法之外王禹可还有一身功夫傍身呢,虽然他的形意拳练至圆满也至多能媲美筑基境武者。

    但是,星神不灭体已经修炼到第六层的他,那怕站在那里不还手任由那些后天境武者刀枪剑戟齐上阵,只怕也破不了一点油皮。

    天眼、天耳、天足、神识四大辅助本事在身的王禹,在速度与反应上更是远超那些后天境武者。

    那怕是那些仅在传说之中出现过的武道宗师,在这些方面只怕也远不如王禹,毕竟,这方世界的武道其实并不完整。

    在王生的记忆之中,这方世界里武道九阶中的后三境,并未有有名有号的武者真正的踏足过。

    王生曾经在大周中枢待过,虽然他触摸不到大周朝廷中最高层次的信息知识,但余下那些次顶级的信息知识,他当初可是经常能过手的。

    翰林院的本职工作就是从各种知识信息中,寻找到皇帝感兴趣的东西,以备皇帝随时问询。

    他的记忆中没有那些武尊、武圣、武帝的踪迹,那这个世界上就真的很有可能并未诞生过上三品武者。

    或者,有曾经有过零星的上三品武者存世,但他们都未曾在这方世界中为武者的道统续接出一条通天大道。

    相比较一身的道行尽皆传承于茅山派,能够越境战明王、真君之流的王禹,与王禹同境界的武宗只怕不是火力全开的王禹一合之敌。

    有着掀桌子也能重新开局的底气,王禹做事自然是要多大胆就有多大胆。

    “全福,那六家贼子招揽的中三品武者我自有应对,你下去传达命令之时,让下面那些人都把心给我放进肚子里,我王南容不会让他们白白送死的。

    那六家贼子此次前去面见傅青主的人,多为他们六家之中的顶梁柱。

    此刻,这六家贼子之中必定群龙无首,纵有一两家贼子家中有能够力挽狂澜之人也不济事。

    你传令下去时,让府上的家将亲兵,以及驻扎在城外的那两曲细柳营兵卒从今日起全部着甲。

    今明两日之间,我要让那六家贼子彻底消失在这世上。”

    听到王禹说他对六家贼子的中三品武者早有应对,全福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可没等到他这口气松舒缓了,王禹后面的话又让他这颗心立马提了起来。

    兵戈一起,那可就什么都说不准了。

    不过两年准备做下来,对于要与那六家贼子兵戎相见,全福其实早就做好了准备,虽然提起了心但他并未胆怯。

    他是老爷的家生子,与老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老爷跟孙少爷要是没了,他这个家生子的下场也必然好不到哪里去。

    “是,老爷,我这就下去传达命令。”

    对于全福的识趣上道王禹感到很满意,不问自己为什么?不梗着脖子死命的追究自己为什么与王生的模样又那般大的出入?表面上看起来也挺尊重自己,能够去执行自己的命令。

    这就够让王禹满意的了,所以在全福离开郡守府大堂之前,王禹又给他吃了颗定心丸。

    “全福,家将、亲兵盛衰荣辱都绑在咱们身上了,有我刚刚的赏赐在前,他们对于我刚刚的命令必然不会有疑虑。

    那两曲细柳营兵卒那里,我们虽然一直牢牢掌控着,但毕竟隔了一层。

    若是他们中有人对于围剿那六家贼子怀有疑虑,你可以直接告诉他们。

    此次清剿六家贼子,他们这两曲细柳营兵卒只需要在六家贼子高大的院墙外,拿出劲弓强弩将他们包围住不让他们串联突围即可,余下的事情自有我来安排。

    事成之后,该他们的封赏我王南容一个铜子都不会少。

    不过,在说出我对他们的安排之前,我要你将那些出言反对之人的姓名与职位全都记下来。

    既然不与我一条心,那么事成之后就都给我滚回乡下吃土去吧!”

    听完王禹给的定心丸以后,全福那颗提着的心果不其然的安定了下来,在他看来,自家老爷都把话说到这种地步了,手中必然还握有一张他也不知晓的底牌。

    能让老爷有把握将那六家贼子分割后全面剿灭,看来老爷手中的底牌最起码也是一位先天武者!

    甚至,有可能是那些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第五境层次的大修士。


………………………………

第一百八十八章 肃清郡治(中)

    对于全福心中的猜测王禹并不知晓,伸手将怀中已经熟睡了的小豆丁放到床上,他转身来到了房间中的书桌之前。

    作为一个文人,王生的卧房之中也是有着许多藏书的。

    此刻,初来乍到的王禹正需要这些藏书帮自己更加清晰的认知这个世界。

    拿起一本本朝初年编纂的史书王禹饶有兴趣的读了起来。

    这个时代的史书行文简练讲究一个微言大义,没有很深的文学底蕴去结合书中的时代背景,很容易让人看得一头雾水。

    但在王禹这种接受过现代化信息洗礼的人眼中,所谓的春秋笔法一带而过根本就不存在,在史书的字里行间之中,王禹很轻松的就摸透了前朝的大致情况。

    大周承继前朝大燕,大周太祖乃是前燕南方一豪强,在前燕体制分崩离析以后,周太祖当即摇身一变成为了一路反王。

    随后短短七年,他便坦荡天下建立了大周。

    照史书上来看,这位周太祖的一生几乎可以媲美位面之子秀哥刘秀了,他一起兵便在短短半月之内占据了其家族所在的大郡南阳。

    凭借着南阳近三百万的人口以及郡中诸多铁矿,周太祖起兵一年以后,便以蛇吞象的姿态吞并了整个河北。

    占据河北之后,他变成了天下数得着的反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