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自九叔世界不朽-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等上几年,等到教育改革的红利开花结果,我相信,那怕仅凭借咱们领地下最弱小的州级政权,辽东的一地之力,就足以横扫天下所有不臣。”
看着发表了一篇长篇大论侃侃而谈的王宇,王禹满意的点了点头再度表示了赞赏。
便宜孙子养成这样,他绝对对得起前身了,刚刚那番话全说到点子上了。
妙书屋
………………………………
第两百六十七章 周失其鹿·天下共逐(62)
就在王禹准备传授一些施政的心得给便宜孙子时,一个身着黑衣的身影自虚空中探出,捧着一封火漆封口的信件奉与王禹。
‘影卫,还动用了一张珍贵至极的虚空传送符,看来这封信件里定然装载着绝密信件。’看着眼前这一幕,王宇瞬间便分析出了自己该接下来该怎么做。
“祖父,孙儿手头还有一些事情未曾完成,就不在这打扰祖父处理军国大事了。”
看了一眼恭敬离开的王宇,王禹对这个便宜孙子更加满意了。
识进退,懂得尊重规矩。
很好!
收回视线,王禹将目光看一下手中的信封。
拆开信封展开里面的信纸,王禹一目十行的将信纸上书写的内容全部纳入脑海。
作为镇北军麾下保密程度最高的密件,这封信纸里记载的内容并不多,可其中蕴含的消息确令王禹有些惊讶有些头疼。
关中,佛、道、儒三家势力在昨天达成了妥协,准备今天就突袭周皇室隐藏的力量,彻底打垮周室最后的一点底蕴。
至于其后的利益分配,三家势力决定各凭手段。
如果这三家势力今天没有人反水的话,周朝已经正式成为一个过去式。
就目前而言,王禹并不希望周室就此倒下。
周室存在,这天下名义上便还处于统一之中。
如此一来,制衡各地的法律制度不至于成为一张白纸。
各大反王对于麾下的子民那怕在苛刻,也会有一个限度。
各地虽然狼烟四起,却不至于烽火连天。
因为周室的正统名义将是所有反王头上的利剑,一旦这些反王做得太过,他们麾下的百姓便会用脚投票迎接王师到来。
没了周室这个拥有正统名义的利剑威胁,关内的那些反王们只怕要开始蠢蠢欲动想方设法地扩张自己的领地了。
一旦这些反王们互相开战,关内那些富庶之地只怕顷刻间就要被打成白地。
破坏容易治理难。
统一天下之后,他还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将那些白地重新治理到富庶状态。
想到即将发生的反王乱战带来的破坏,王禹头都大了。
不过头大归头大,这件事还是要做出处理的:“回复诸葛,军事上我镇北军坐山观虎斗即可,民事上可以开放移民的口子,聚拢投效而来的平民百姓组织他们前往漠南漠北等苦寒无人之地,执行军屯制度开发当地资源。
另外,将正在西域练兵的第七军调集回来,第七军生兵蛋子比较多,老是攻打西域各国练手不是个事,北境一旦出现某一方势力做大的迹象,就让杨延昭带领第七军的生兵蛋子们出击练兵吧!”
“诺。”
得到王禹的回复,一直躬身等待王禹回信的影卫立马掏出一枚玉符捏碎,随后他的身影便如水波一般融入虚空消失不见。
催动气血将手中的信封搅碎成粉尘,王禹便登上手下人早就准备好的第三代符阵马车,依照原定计划朝着下一处巡视地点而去。
周室覆灭,天下即将混乱这件事还不足以让王禹改变计划调转车头。
而今的镇北军经历七年发展早已经今非昔比,漠南、漠北以及辽东地区已经被镇北军全部吃透。
对于这三地的掌控力度,镇北军已经能做到与幽、并二州一般无二。
不仅如此,就连冒顿昔年未曾彻底拿下的西域,现如今也成了镇北军的后花园。
在兵力上,占据了这片广袤土地的镇北军共有七支野战军,合计三十五万大军。
这三十五万大军乃是王禹优中选优挑选出来的精锐,士卒普遍拥有筑基境的实力。
基层军官尽是武师,中层将领非先天境不可担任,叫的出名号的将校多为武宗,统领七支野战军的将军清一色的拥有武尊境的实力。
其中,第一军的将军燕赤霞与第二军的将军夏侯武两人实力最为强横,已经双双踏足天师境与武圣境,在境界上追平了王禹。
除此之外,镇北军还有驻扎在各地的预备役以及民兵,这部分兵力共有七十万左右。
可千万别小看这些预备役与民兵,他们的实力虽然比不上那七只野战军,但放眼天下也绝对是一等一滴强军,压着那些才起家不久底蕴不深的反王打,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一路走走行行,王禹在第二年三月才回到雁门郡的侯府。
虽然一路上有通过各种传信方式处理政务,但当王禹回到侯府之时,还是花了一天时间才将手头的政务全部处理完毕。
伸个懒腰,看着东方快要亮起来的天空,他放弃了小眯一会儿的打算。
自行洗漱以后,都不用身边的亲卫提醒,他就踱步到了大堂。
看着分立两旁的文武,他大马金刀的端坐到大堂中央的正座上。
“臣等拜见侯爷。”
“臣等见过主公。”
两种不同的敬拜在王禹落座以后应声响起。
虽然王禹对这些繁文礼节很不感冒,但知道其存在乃是有必要的他并未多说什么:“有事说事吧。”
“诺……!”
“启禀侯爷,臣有本要奏:关内北境的势力角逐已经到了末尾,根据军情司的分析,出身如家的傅青主很有可能笑到最后。
傅青主此人侯爷跟我都曾经接触过,当知此人志向之远大,若有此人统一关中北境的话,于我镇北军而言并非好事。
所以,臣觉得杨延昭将军统领的第七军是时候动一动了,此战不求横扫北境,但求北境再无人有统一之气象。”手持一份奏折的诸葛卧龙第一个跳出来汇报工作。
诸葛卧龙的提议本就与王禹当初做出的指示差不多,所以,王禹直接点头表示了同意。
得到王禹的同意以后,诸葛卧龙并未退下,身为镇北军的大管家他可不止一件事要向王禹汇报:“侯爷,普及教育制度实行七年后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果,虽然未能做到自给自足,但对于财政补贴的依赖也大大减小了。
对于财政空余出来的资金钱粮臣有三个提议:一,加大各个符阵研究所的投入,各种各样能够用到居民身上的符阵才是我们镇北军在争龙之时超然物外的底气。”
………………………………
第两百六十八章 我不霸道,我只是独裁者罢了(61)
“二,加大对于各处秘境的探索投入,我们手中有关于天庭与先秦的知识越多,就越能从其中汲取到养料大力推动我镇北军的符阵技术进步。
依我推断,咱们的符阵技术只要发展的好,百年以后未必就比先秦差,子孙后代若是争气的话,再造一个属于咱们镇北军的天庭也不是不可能。
三,加大对于领地内基础建设的投入,要想富,先修路,多生孩子,多种树这一策略经过多年的检验并未出错。
天底下有很多富庶之地已经被那些反王打成白地,待到咱们统一天下之后还不知道要往这些地方投入多少人力物力。
想要真正的做到天下归心,现在多生孩子广积粮绝对不会有错。”
诸葛卧龙的三个建议在王禹看来可谓是句句精辟,尤其是多生孩子广积粮这一点。
周室倒下以后,那些反王麾下的百姓们不管愿不愿意,他们的身上都打下了属于那些反王的印记。
这对于日后一统天下的镇北军政权是很不利的影响,毕竟,谁也不知道这些百姓里有多少人会怀念生活在反王治下的时代。
所以,为了杜绝有可能发生的反叛,还是让那些心向着镇北军的百姓多一点比较好。
至于要怎么完成这一点,当然是让现在跟自己一条心的百姓们多挣点钱,好养家糊口生孩子喽!
“诸葛先生这三条提议实乃谋国之言,那些从教育改革方面空余出来的资金,若无紧急事项,便投入进去吧!”决定了空闲资金的使用方向以后,王禹将目光看向了场中的其他文武。
很快又有一人站出来手捧奏折向王禹汇报:“侯爷,咱们镇北军麾下的百姓虽然暂时已经衣食无忧不用担心某一天忽然饿死,但在疾病面前却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前年,漠北那边发生的那场鼠疫,那怕咱们麾下的将士英勇无畏敢于深入疫区执行各种救治任务,但还是有三十万人得疫病死了。
今年开年,九原郡出现了大规模伤寒病,至今,已经有超过三千人倒在了伤寒病下。
若我镇北军不能找出有效方法来应对这些疾病,日后一旦我镇北军的领地上爆发了超大规模的传染病,只怕会动摇我镇北军的统治根基啊!”
汇报之人说的两场疫病王禹都知道,可实事求是的说,王禹目前还真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在麾下领地里出现第一场疫病之时,他就出台了针对性的政策。
先将医科加入到了教学体系之中,又下令召集天下名医针对各种疾病进行研究,以期找到精准的治疗方法。
不仅如此,他还推动了讲究个人卫生的风气,并且将公共场合的卫生制度法制化。
为了从根本上加强麾下百姓的体质,他甚至不顾群臣反对,公开了锻体境与筑基境的功法,任由麾下的百姓练习武功强身健体。
可以说,这个时代针对医疗这方面所能做的事情,他已经全部做了,甚至有所超出,但依旧没办法超越时代的局限性让天下再无大规模传染病。
毕竟,符阵技术在神奇,它也做不到无数种抗生素都没能完全做成的事。
以手抚额,示意这件事自己已经知道了会重点关注,王禹便让汇报之人退下。
这种限于时代的局限性而不能完成的事,他也只能活稀泥。
…………
花费足足一个上午的时间,王禹这才将各项事情一一解决。
中午,侯府后院凉亭。
王禹与诸葛卧龙就着暖阳坐到了一起小酌。
这二人坐在一起自然不可能说些家长里短的,言谈之间还是以各类政事为主,只不过气氛少许松快一点。
小咪一杯手中的清冽的白酒诸葛卧龙笑着对王禹说道:“昔日周皇有眼无光,将侯爷贬谪到这边塞来反倒是让侯爷龙入大海,若他如今地下有知的话,脸色一定很好看。”
对于诸葛卧龙小小的吹捧王禹笑了笑算是接受了,却并未真当一回事,毕竟,被贬谪的是前身而不是他。
小小的表达出自己作为下属的恭敬以后,诸葛卧龙未再继续这方面的话题,他并非靠溜须拍马起家的,将自己的态度表现给主君看过即可,没必要深入下去。
“侯爷,关于佛、道、儒三家不知你有什么看法?我镇北军大军南下之时,他们可未必会望风而降。”
捡起一块煮烂的羊肉送入腹中王禹不急不躁的做出回复:“佛、道儒、三家势力在我看来并不能一概而论。
佛门六派藏污纳垢,必须要清洗掉,那些守法守规的小支脉则可以稍作甄别留下一些当狗。
并且,我们要吸取周室亡故的教训,大力驯化那些愿意当狗的佛门,让他们的教义只剩下积极向上的那一面,怯除掉有关于酒色财气权势军政的内容。
他们的佛既然说了青灯古佛为最佳,便让这一准则成为后世佛门的标杆吧!
道门三宗里的昆仑派与龙门派如果在接下来的争龙中不出世的话便不用关注他们,如果这两派出世的话,就将他们纳入宗派管理法当中,那些小道脉小道统的处置方式跟这两派希望,顺者存,逆者亡。
玄心正宗那边看在赤霞的面子上给他们一个投诚的机会,要是能抓住机会融入我们镇北军那就一视同仁,若是不识好歹的话,也没必要有什么顾虑,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至于儒门四院,他们若是愿意主动剔除那些糟粕改变教学内容以求加入我们的教育体系,初期可以给他们一个府学的资质,在入仕方面也对他们一视同仁。
若是他们不识相,还抱着老一套在那唧唧歪歪,那就直接从他们的尸体上碾过去,我镇北军跟历朝历代都不同,不需要他们儒生出将入相来治理天下。
圣贤是圣贤,他们是他们,莫要混为一谈。”
听到王禹最后一句略带警告的话,诸葛卧龙收起了自己心中的那一点小心思。
虽然同为儒生,但照自家侯爷的规划来看,他真帮不上四大书院什么忙。
妙书屋
………………………………
第两百六十九章 西秦霸王·薛举(60)
初夏,暑气升腾。
在漠北巡视顺带避暑的王禹接到了一封与众不同的奏折。
有人率众前来攻打镇北军了!
这一消息让王禹笑了大半天才缓过气。
他镇北军不出去招惹人家也就算了,居然还有人敢到他他这来捋虎须,简直不可思议呀!
“侯爷,来犯之人名叫薛举,自号西秦霸王,他原是陇西一带的大豪强,周室覆灭之后,其人聚众起兵,这人军事才干确实挺厉害的,三个月内他就全取了陇西全境。
两个月前,他击败了道门用来控制陇右太平军首领张角,兵锋一度逼近京都所向披靡,吓得占据京都的傅青主差点没弃城而走。
不过,这位西秦霸王后来却出人意料的没有攻打京都,而是找了一个身体不适的借口退回了陇右?”
在王禹身前回话的乃是第七军的将军杨延昭,仗着年龄小本事高又是在王禹眼皮子底下长大的,这皮猴子在王禹面前有时候比便宜孙子王宇还要猴。
对这只总是上蹿下跳的皮猴子王禹也宽容得多:“身体不适?这话也就能唬鬼,我要没猜错的话应当是佛、道、儒三家出手了。
不过,能在佛、道、儒三家手底下讨回一条命,这位西秦霸王看起来还是有点东西的嘛!
他也就是差了点底蕴,不然关内北境那些州府的城墙上,说不定真要变换一下大王旗。
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硬柿子啃不动就来啃我们这块钢枪,看来去年第七军出塞时打下的那些战绩还是被人遗忘了啊!
宇儿、延昭,交给你们俩一个任务,把这位前来攻打我们的西秦霸王给我拿下,陇西这块地我要他开始姓王。”
自从年底就一直跟在王禹身前的王宇,听到自己这位祖父终于开始让自己接触军国大事了,顿时兴奋的不能自己。
被安排和王宇一起执行任务的杨延昭也很开心,他爹是侯爷的家将,他打小就在侯府长大跟王宇这位小侯爷是总角之交。
而今,看到这位从小玩到大的朋友,终于得到了他心里最在乎的人认可,他杨延昭又怎么能不开心呢!
“属下必不负侯爷所托。”
“孙儿定将薛举擒来,让其俯首在祖父面前。”
带着昂然向上的意志,便宜孙子王宇跟皮猴子杨延昭一溜烟的奔了。
目送两小只离开驻地以后,王禹朝着大堂内一个空无一人的阴暗处淡淡的吩咐了一句:“派些好手跟在小侯爷身边,谨防佛、道、儒三宗的老不死暗度陈仓。”
没有应答声,那处阴暗角落的空间仅发出一个微小到几乎不可察的波动后,就再也没动静了。
可收回视线的王禹知道,才刚刚骑马出了驻地的便宜孙子身边,此刻最起码隐藏了数十名精通保护与暗杀这两样技能的武宗,以及数名实力强横的武尊。
除此之外,在他的随行人员之中,必然还藏有一些战力到达道门真君层次的左道修士,以及一尊媲美道门天师境的图腾战士。
这原本是影卫暗中培养、搜罗给王禹的保护力量,有这种配置的保护力量在,只要没有第九境即将登仙的大修士前来进犯,王禹的安全问题绝对无虞。
不过,考虑到这天底下的修士很有可能加起来都不够自己一个拳头捶这件事,王禹拒绝了影卫的好意,转而将这等配置的保护力量让给了便宜孙子。
西秦的那位薛霸王确实是个人才,在王宇与杨延昭率领的第七军未曾赶赴之战场之时,靠近陇西那边的预备役与民兵团居然被他以‘堂堂之阵’击败了,只能困守孤城等待援军。
嗯,‘堂堂之阵’这四个字指的是六十万对三万这个比例。
对于那三万预备役与民兵团的战败,王禹表示能够理解。
毕竟,西秦霸王的这六十万大军可不是号称出来的,除去负责后勤的民夫与老弱病残,他的可战之军足有三十八万。
面对数量上足有自己十数倍的西秦大军,三万后备役与民兵团输得并不丢人。
不过,靠着数量上的碾压,这位西秦霸王或许能以‘堂堂之阵’战胜镇北军的预备役与民兵团。
但是,他一旦撞上镇北军正式成军的七只野战军,那怕是排在最后面的第七军只怕都要大败亏输。
全员都由武者组成的七支野战军一旦运用上各类新开发出来的符文战阵,那怕遇上先秦那样超出常理的部队都能硬碰硬的打上一场。
薛举那龙蛇混杂的六十万陇西大军,碰上这种超出了这个时代的军队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
事实也确实如王禹预料的一模一样,在进犯初期风光无限的薛霸王碰上第七军以后,很快就被打消了气焰。他的六十万陇西大军‘堂堂正正’压迫人数只有五万的第七军正面迎敌时,被第七军轻而易举的凿穿了包围圈。
立功心切,并不想配合这位薛霸王表演的便宜孙子王宇凿穿了薛霸王的包围圈以后,差点没当场就活捉了这位西秦霸王让他来一个透心凉心飞扬。
眼见自己的六十万大军被镇北军的第七军殴打得根本没有还手之力,这位西秦霸王第一时间就想要退回陇西去继续当他的土皇帝。
可在王禹面前承诺过,要把他擒拿到王禹面前俯首称臣的便宜孙子王宇,那肯就这么轻松的放跑了薛霸王。
一路追杀之下,便宜孙子直接带兵跨境打进了陇西,完成了王禹对他的第二个要求。
时隔一年,镇北军第七军再度出马,如去年一般,依旧做出了让世人惊骇的功业。
曾经让整个北境的诸侯瑟瑟发抖的西秦霸王,栽了!
一直密切关注这件事事态发展的北境反王们,刚听闻薛举失败了的时候,都感觉总算拿开了压在心口上的一块大石头。
可听到薛举败的这么惨时,北境反王们却又全都心有戚戚的备上了各种礼物,准备恭贺王禹五十大寿生日快乐洪福齐天。
说实话,连王禹这个继承了前身部分记忆的人都记不得前身是那一年人了,没想到北境反王这些溜须拍马之辈居然还能找出来敬献礼品。
这些北境反王们的求生欲有些爆棚啊!
………………………………
第两百七十章 北望幽并又一年(59)
对于这些前来祝寿的北境反王,王禹没重视,却也没忽视,让便宜孙子与诸葛卧龙出面接待了他们。
所谓的五十大寿又不是他自个的整寿,有什么好过的。
北境反王中有心高气傲者觉得受到忽视,却也敢怒不敢言。
能混上一方诸侯的人都不是傻子,此次北境一行的所见所闻差点颠覆了他们的三观。
一路行来,幽、并二州村村通官道,镇镇有学堂,百姓身体强健面色红润有光泽,单以衣食住行而论甚至不必他们手底下那些乡绅豪强差。
这?这简直不可思议!
那怕大周最为鼎盛之时,天下最为富庶地江浙一地的百姓也过不上这般神仙的日子啊!
还有这一路行来遇到的那些乡镇、县城,论繁荣几乎不下于北境之中的那些郡城,货殖贸易总量更是犹有胜出,这还是昔日苦寒贫困的幽、并二州吗?
听那些百姓说,镇北军麾下的郡城与洲治比这些县城还要繁华数十倍,那岂不是可以媲美昔日的大周京都了吗?
怎么可能?
因为各路反王出发的位置不同出塞的地点也不一样,所以按照诸葛卧龙给出的路线,他们中确实有人可能一个大城都路过不了。
作为一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哪怕这些反王个个皆有不凡之处,但只要没能亲眼看见那些郡城、洲治现如今的模样,他们就绝对不会相信那些百姓口中的真话。
其实,按照王禹的本意根本就不用给这些反王诸侯规划路线,他走的路子这些反王那怕照抄都学不会,他们出身的势力以及支持他们麾下的那些党羽,是不可能让他们挖掘乡绅豪强们存世根基的。
因为,他们背后的势力与麾下的党羽就是由乡绅豪强们组成的。
读书也好,练武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