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证道寻芳魂-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少是中辍境界。
如郑道所料,确实是魔王回来了。魔王是出去找吃的所以才会离山,附近几个村子已经没有童男童女供他享用,所以他必须到很远的村中去找寻,遥远的距离耽误了他很多时间,他也没想到会有人趁他不在来捣乱。
………………………………
第二卷浪迹天涯 第七十章异常惨烈
其实郑道也是误打误撞,正好赶上了他不在,要不然也不会这么轻易得手杀死那么多魔头。
看到满地狼藉的魔族尸首,魔王已经愤怒到极点,双目赤红的盯着郑道,满含杀气地说道:“小子,你胆子不小啊,居然趁我不在来对付我的手下,既然你找死,那我就送你一程。”说着飞身向郑道一掌攻来。
郑道支起身子展开无极剑法想要与魔王周旋。他还不想就此放弃,不到生死关头,他不想用咫尺天涯逃命。三、五招一过,郑道已经知道自己与魔王的实力相差甚远,这魔王不但是中辍境界而且已达到了中辍境界的巅峰。
纵使郑道的无极剑法精妙绝伦威力巨大,但在相差一个境界的绝对实力面前,就像是一个孩童拿着一个烧火棍在一个四肢发达的成年人面前玩耍,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魔王对于郑道的无极剑法像是毫不在意,只用肉掌就将郑道打的无还手之力,无论郑道的剑招如何变幻,魔王的肉掌都能见缝插针的攻到。
一个不小心,郑道的断虹剑就被魔王一掌击飞,笔直的钉在了远处的一棵树上微微颤动。失去了断虹剑也就不能再施展无极剑法,郑道的情况更加危急,立时陷入了彻底被动的局面。
虽然郑道还会烈阳掌,经过人皇的修补也是威力巨大,但通过刚才对掌的情形看,郑道的功力与魔王相差太远,如此相差悬殊,郑道与魔王对掌就是自寻死路。
中辍与坎止相差的实力不像艮道、兑丹那样区别不是很大,越往后修炼难度越大,但是一旦突破修为提升的空间也会相应的提高,这就是越往后差距越大的原因。
魔王将郑道的断虹剑击飞,并没有缓步,冷哼一声再次紧逼着一掌向郑道拍去,受伤不轻的郑道不敢硬接这一掌,但魔王已经将他笼罩在掌力之下,郑道不接也逃不出攻击范围,接了也还是会受伤。
郑道只能是运起全力,展开烈阳掌迎了上去,郑道的手掌与魔王的掌力一触既收,拼着被魔王掌力波及,郑道也要抓住一个机会。再次有些气血翻腾,但郑道不敢稍有迟疑,借着魔王掌力的推动顺势急向侧方飞出。
侧方远处的树上钉着郑道的断虹剑,郑道急于拿剑,只要有剑在手还可多应付几招。魔王怎会看不出郑道的心思,冷哼一声飞身跟上,凌空一掌向郑道击去。
魔王对于郑道能不能拿到断虹剑全不在意,因为他根本不把郑道放在眼里,再怎么耍手段也不过是垂死的挣扎。
侧身飞出的郑道虽然速度极快,但魔王像是后发先至一样,就在郑道刚摸到剑柄的时候,魔王的掌也已经攻到。魔王的这一掌用了九成功力,誓要一举将郑道毙于掌下。
眼看着郑道再难有反抗的机会,魔王这一掌必然会让筋骨断裂,死的很难看。可令魔王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一掌并没有打在郑道身上,而是打在了地上。
只听‘砰’地一声巨响立刻尘土飞扬,地上多了一个巨大的、深深的掌印,本以为可以一掌将郑道击毙的魔王已经准备结束战斗,但郑道的身影却已不知去向,与郑道一同消失的还有钉在树上的断虹剑。
魔王的脸上瞬间变色,一股危机感袭来,魔王立刻向后挥掌,但是为时已晚,郑道的断虹剑已经将魔王穿胸而过。不敢相信的看着从胸前冒出来的剑尖,魔王愤怒而不甘的倒在了地上。
魔王被杀死了,但郑道的情形也好不到哪去。虽然魔王是情急之下向后挥出的一掌没能用尽全力,但是魔王的实力在那摆着。
一掌打在郑道胸口,原本已经受了内伤的郑道如何能承受这一掌,又是口喷鲜血向后飞出,天空中立时下了一场血雨,落地后郑道又喷出两口鲜血。
这一幕让在场所有没被杀死的魔头都惊的张大了嘴巴,太不可思议了。他们想不明白的地方有两处:一是魔王明明占尽上风,不但比郑道高出一个境界,而且郑道已经受了内伤,为什么就突然落败被杀了;
二是郑道是如何消失的?魔王的那一掌明明可以打在了他身上,让郑道必死无疑,可郑道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魔王身后,并将魔王杀死?
想不明白归想不明白,但活着的人总还有求生的欲望,惊呆片刻后就反应过来,到了该逃命的时候了,就算是郑道已经身受重伤,他们也没有留下一战的勇气,在他们眼中无敌的魔王都被杀了,还有谁敢跟他对抗,四个小魔与那个断指的魔头转身就四散奔逃。
郑道知道这几人要是跑了还是会为祸人间,勉强压住胸腹间不住翻腾的气血,提一口真气奋力站起身来,展开咫尺天涯一步跨到魔王身旁,从魔王的身体里拔出断虹剑,这一用力不免牵动内伤,郑道只觉眼前有些发黑,但强大的意志力使他坚挺着不能倒下。
郑道拄剑在地稍稍缓了缓,一咬牙将断虹剑提起,但手还是有些止不住的哆嗦。凝聚起体内已经有些涣散的真气,郑道施展开咫尺天涯,一步踏出已到一个逃跑的小魔身前。
小魔看到眼前突然出现的全身被鲜血染红的郑道完全傻了眼,犹如见到了血魔降临,吓得已经忘了停止前冲的脚步,直直的向郑道举起的断虹剑冲去,当他反应过来的时候断虹剑已当胸穿过。
解决了一个小魔,郑道如法炮制,断虹剑加上咫尺天涯,四个小魔在郑道几个起落间已经魂归苍茫。杀死了四个小魔郑道已是强弩之末再也支持不住,拄着剑单膝跪倒,又吐出一口鲜血,他不敢再去追那个坎止境界的魔头了。
虽然那莽汉断了四根手指,但只是外伤,坎止境界的实力尚在,现在就是让他在郑道身上打上一拳,都有可能要了郑道的性命。郑道就算不甘心也无可奈何,再耽误恐怕自己也回不去了。
此时人皇也在郑道脑海中焦急的说道:“快回去,这里太危险,再迟你的元神都要受到影响了。”
………………………………
第二卷浪迹天涯 第七十一章淳朴村民
人皇一直在看着郑道战斗,不发一言是怕郑道会分神,何况此时的郑道也没什么需要自己指点的招式了,他也为郑道捏了一把汗,但是他知道郑道不是莽撞之徒,他一直未用咫尺天涯逃命那就一定有他的深意,所以人皇虽然万分担心,但还是没有以自己的想法去影响郑道。
郑道不再犹豫一步踏出,下一刻已经回到了于智孝村庄的院落中。刚一现出身形,郑道又吐出一大口鲜血,一头栽倒在地上,被实力相差悬殊的魔王打中几掌,郑道受的伤实在是太重了。
明阳与于智孝听到屋外的响动心中都是一惊,知道事不好,要么是郑道受伤了,要么是魔头们找来了。二人立刻奔出屋子一探究竟。当二人看郑道像个血人一样倒在了血泊中,都是吓出了一身冷汗,急忙将他抬进屋内安置在床上。
于智孝去准备热水,明阳为郑道脱去血衣,看郑道身上并没有什么伤痕,明阳知道郑道是受了内伤,心中不免焦急万分。郑道虽然身体受了很重的内伤,好在还没有波及到元神,只要将养些时日便可复原。
明阳与于智孝将郑道身上的血迹清洗干净,为他换上干净的衣裤,于智孝又找了一些草药熬好了给郑道喝下,他从小便博览群书,对医药也有些研究,上山砍柴时遇到好的草药就会采一些,现在终于派上了用场。
二人在焦虑不安中守护了郑道一夜,待第二天早上,于智孝伺候老母吃完饭,郑道才疲惫的睁开了双眼。二人看郑道醒来都是高兴万分,而外面一夜无事,那就证明郑道已将群魔铲除。
于智孝看郑道醒来当即跪了下去,口中诚恳的说道:“恩公在上,请受小人一拜。”
郑道看于智孝给自己跪下,虚弱的说道:“于兄千万别这样。”想要起身阻止,但刚一用力就‘啊’的一声倒了下去。
明阳与于智孝急忙扑倒在床边查看状况。郑道苦笑了一下说道:“不碍事,只是受了些内伤,休养些时日就好了,你别再说什么恩公长恩公短的了,就算是不为你,我也不能让这群魔头再危害人间,只可惜昨日没能一网打尽,让一个魔头受伤逃跑了,终究还是留下了祸根。”
郑道哪里知道,那受伤逃跑的莽汉魔头早已吓破了胆,怎敢在人间停留,慌慌张张马不停蹄的一直奔回魔窟才敢停下来歇息,从此再不敢踏入人间一步,而人间出了一个身法诡异,修为高强的年轻人的传说也在魔窟广为传播开来。
于智孝每天都上山为郑道采药,走得远的时候也会碰到一些以前的乡邻,于智孝就告诉他们群魔已被铲除,让他们都快些回家。渐渐地一传十,十传百,那些已经逃出去的村民都得到了消息,大家都先后回到了家乡,村中终于恢复了以往平静祥和的景象。
没过几天村民们便知道了为他们铲除群魔的恩人就在于智孝家中养伤,这个消息一传出去就让村中沸腾了,大家扶老携幼的聚到于智孝家门口,吵嚷着要见他们的恩人,要为郑道修供庙、塑真身永远供奉,身体已经恢复一些的郑道只能无奈的起身来到院外,想要制止村民们的好意。
郑道在明阳与于智孝的搀扶下走出了屋子,村民们一看郑道走了出来,呼啦啦全都跪了下去,口中高呼:“恩人啊,恩人哪。”涕泪交零。
也难怪村民们会如此的激动,在院外跪着的这些人都是魔口逃生的幸存者,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家人被群魔杀害吃掉了,群魔不但让他们失去了家园,也让他们失去了亲人,郑道为他们报了如此深仇大恨,怎么能让他们不感激涕零呢。
郑道强撑着虚弱的身子劝止了村民们想要建庙修身的行动,村民们百般要求都没能得到郑道同意,这个事情只好作罢。淳朴的村民不知该如何报答郑道的大恩,便将家中最好的吃食,最好的东西拿过来送给郑道。
于智孝家一时门庭如市,乡邻们往来络绎不绝。郑道百般推辞都不能阻止村民们的这种行为,实在无计可施的郑道只好选一个折中的办法,吃的可以留下,其他东西都不接受。
村民们看郑道态度强硬不敢违拗,商定以后每家管一天郑道的饭食,大家轮流安排,这样既表达了自己的心意,压力也不算大。
从此以后郑道每天都被各种好吃好喝的伺候着,每家都拿出自己最好的米、面、肉、菜,做自己最拿手的饭食,每家轮流着杀猪宰羊,真是比过年时的场面还热闹,也比过年时的伙食丰盛。
郑道轮流着吃了一个月竟是没怎么重样。村民们早就商量好了,今天郑道吃了什么,轮到明天做饭的早就打听好了,明天的伙食绝对不与今天的重复,而且还会变换出新的花样。
明阳与于智孝还有于智孝的母亲也跟着沾了不少光,村民们都知道于智孝的举动,感念他的孝心敬佩他的作为,对他甚是敬重。
明阳因为是跟郑道一起来的朋友,村民们爱屋及乌自然把他也当做恩公看待,在做饭的时候自然会将三人的也都带出来,于智孝再三劝阻还是无济于事,只能是听之任之。
如此一个多月的时间,于智孝的家里竟没有开火做过饭。于智孝的老母亲每天都念念叨叨的说着:“我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没吃过这么多好东西,就是皇上也没这么好的待遇吧,这样的日子过上几天就算死了也值了。”
还有一件让老太太更加高兴的事,那就是以往不怎么有人来的家里最近总是宾客盈门,而且十里八村的媒婆都快将于家的门槛踏平了,常常是这个前脚刚踏出门槛,另一个已经擦身进来了。
甚至有的时候还会有两个或是三个媒婆不约而至,争着抢着将自己要介绍给于智孝的姑娘夸赞一番,进而在于家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论战,各不相让都想让于智孝娶自己介绍的姑娘,这是于老太太曾经做梦都觉得是奢望的事情。
………………………………
第二卷浪迹天涯 第七十二章不负仁孝
以前的于智孝虽然饱读诗书仪表堂堂,空有才学却没有机会考取功名,村民们纵然知道他是孝子,知道他有才学,但是面对他家徒四壁的现实和他瘫痪在床的老娘,谁会将自家女儿嫁给这个穷小子去受苦。
但是现在的情况不同了,淳朴的村民都认为是于智孝的孝行感动了天神,才会派郑道来消灭那些恶魔。人们在感念郑道的同时也将于智孝算了进去,现在村民们教育孩子都是以于智孝作为榜样,于智孝的孝心与事迹一时间成为十里八村广为流传的佳话。
那些还未出嫁的大姑娘对他都是倾心不已,她们的父母也觉得如果能将自己女儿嫁给这样的人,那自己脸上也有无限荣光。
如此一来便出现了大批媒婆主动去于家说亲的情况,那些想把自家姑娘嫁给于智孝的人已经明确表态,不但不要一文钱彩礼,只要于智孝同意还可以倒贴礼金,婚后还可资助于智孝去考取功名。
于智孝没有选择那些可以让自己平步青云的达官显贵,也没有选择可以让自己衣食无忧的地主富户。而是主动去追求一位邻村穷酸秀才家的姑娘作为伴侣,虽然这位姑娘与那些花枝招展的达官显贵相比少了些柔媚,和地主富户的千金小姐相比少了些贵气。
但是于智孝知道这位姑娘素来知书达理,是一位勤俭持家的贤内助,是一个可以与自己同甘共苦相携到老的良偶佳人,而那位秀才就是于智孝的启蒙恩师。于智孝对这位姑娘心仪已久,只因觉得自己条件不好,始终没敢开过口,姑娘也是对于智孝芳心暗许。
经过一个多月的调养,郑道的伤已基本痊愈,在村民们丰盛饭食的伺候下,四人都有些发胖了。郑道想要早点将明阳送到凌霄宗,这样自己也可脱身去游历。
不想在耽误时间,郑道与明阳准备动身启程,二人去辞别于智孝的时候却被挽留住了,因为于智孝就要成亲了,他请郑道与明阳务必多留几日喝他一杯喜酒再走。郑道与明阳盛情难却,去凌霄宗的行程已经耽误,也就不差这几日了。
有免费的媒人在于智孝与秀才之间帮忙商议着婚礼的日期与流程,由于两家都不是家境殷实的高官富商,便商议着婚礼要一切从简。
那穷酸秀才也是通明事理的人,之所以一辈子都没能考取一个功名,不是因为他的才学不行,而是缺少一个机会,缺少捐钱上位的资本。虽然不能走上仕途施展抱负,老秀才却始终坚守初心,耕读度日不趋炎附势。
于智孝也是因为敬重恩师的品行,又喜爱他女儿的德行,这才选择娶他的女儿。两家已商议妥当,可那些达官显贵与地主富户还是不死心。
纵使自家女儿不能嫁给于智孝,也不想放过这个赚取好名声结交于智孝的机会,纷纷表示愿意出资让于智孝的婚礼办得豪华体面一些。但他们的好意都被于智孝婉言谢绝了,他还是坚持一切从简。
婚礼的日子一天天临近,村民们也跟着忙活了起来,不用于智孝开口,村民们已经自发的将于家的老房子翻新一遍,并且装扮一新。
于智孝和于母也收到了好几身新衣服,都是心灵手巧的姑婆做好以后偷偷送来的。东家一个盆,西家一个碗,把于家缺的东西都补齐了,于智孝百般谢绝都拦不住。
婚期已至,于智孝早早的起身要去邻村接亲,村里的壮小伙已经齐聚于家,抬轿的抬轿,吹奏的吹奏,百十人簇拥着于智孝乡村外走去,如此庞大的接亲队伍着实壮观。可于智孝前脚刚走,村中就发生了让他意想不到的情况。
此种情况以前从未出现过,以后可能也不会再有,因为可能不会再有人有如此高的待遇。接上新娘子欢天喜地回到村中的于智孝看到眼前的情景也是惊讶不已,更是让他热泪盈眶感动异常。
只见所有的村民扶老携幼自发地聚拢在道路两旁,像先前供给郑道饭食一样,每家都拿出了最好的东西当做给于智孝的贺礼,做出最拿手的饭食等着他把新娘子接回来。
看到于智孝与新娘子的花轿出现在了村口,村里自发组织的鼓乐队卖力的吹奏了起来,一时间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村民们纷纷跟在后边向他家走去,于智孝一边以衣袖擦拭眼角流出的热泪,一边抱拳向村民们致谢。
拜堂成亲的时候,于智孝坚持让郑道与老母亲一同坐在上首,以长辈的身份接受一对新人的跪拜。这场婚礼成了村中前所未有的盛况,就是过年也没这么热闹过,这也算是婚礼的最高规格了,因为没有人可以让村民们集体这样做。
酒菜像是流水一样被村民们自发的换了一茬又一茬,贺礼堆起来已经快有房子高了。全村热闹了一整天,直到三更十分才渐渐落下帷幕。
一对新人在村民们的祝福声中被送进了洞房,从此,于智孝与他的妻子相敬如宾、相亲相爱的走过了平凡的一生,被邻里之间传为佳话。
喝了于智孝的喜酒,郑道二人再不能耽误行程,第二天一早就辞行于智孝一家上路了。于智孝携新婚妻子还有所有村民依依不舍的将二人送到村外,于智孝眼含泪水的说道:“恩公,以后有机会一定要过来,我们会永远记住您的大恩大德。”
郑道微笑道:“于兄弟切勿这么说,以后我游历的时候如果路过一定会去找你。”两人的称呼很不协调,于智孝坚持称郑道为恩公,郑道却称于智孝为兄弟。
郑道从怀中拿出一个薄薄的小册子递给于智孝,说道:“这是一套修身养性的功法,你没事的时候要坚持练习,虽不能让你学到什么高深的功夫,但对于祛病强身、延年益寿还是很有好处的。你可以让村民们都勤加练习,渐渐就可改善体质了。”
于智孝双手接过小册子,只见封面上写着《正身清心功法》,于智孝不及细看珍而重之的放进怀中,说道:“多谢恩公。”
………………………………
第二卷浪迹天涯 第七十三章回到凌霄
这是郑道昨晚在天书中找到的一个养生之用的功法,他看出于智孝虽然很聪明,但资质不适合修炼,所以传给他这套养生功法,让他度过平凡的一生比较好。
于智孝回去后将此功法广泛传播,说是除魔的恩人留下的让大家都要修炼,郑道的号召力毋庸置疑,村民们一听说可以让他们祛病强身延年益寿,当然是乐此不疲的勤加修炼。
渐渐的形成了所有能动的村民早晚各修习一遍正身清心功法的习惯,上到尚能走动的老翁,下到刚刚学会走路的小童,无一例外的都要修习。
几年之后这个地方的村民都身强体健、很少生病,这里也成了人间远近闻名的‘长寿村’,大家争相过来学习此功法,这是后话。
郑道点点头说道:“二位带着乡亲们回去吧,咱们后会有期。”又向后面的村民施了一礼之后郑道转身向凌霄宗的方向而去。
明阳也向于智孝与他的妻子和村民们抱拳施礼,随着郑道一同上路了。于智孝夫妻与乡亲们在村口注目良久,直到看不到二人的身影又等了一阵才慢慢的往回走。
郑道与明阳不急不缓的向凌霄宗行进,一路上再未遇到什么稀奇古怪之事,这一日二人翻过了一座高山,站在山顶终于看到了玉削峰巍峨挺拔的身姿。明阳看到玉削峰不觉兴奋不已,长舒一口气自语道:“终于快到了!”
郑道看他的高兴劲一盆冷水就泼了过来,微笑着说道:“快到了?还早呢,没听说过‘望山跑死马’吗,别看玉削峰已在你面前,但你要想走到山脚下,少则两、三天,多则五、六天吧。”
明阳听郑道这么说不禁暗暗啊咂舌,不敢相信的说道:“有那么夸张吗?都能看到他了,还要走那么久啊。”
郑道笑了笑没有说话,当先迈开大步向山下走去。明阳嘀嘀咕咕的紧步跟上,二人已见到了玉削峰,便好像看到了目标,也就加快了进程。
如郑道所料,二人在第三天的清晨才走到玉削峰下,看到了轮值守在峰下的凌霄宗弟子。弟子们见到郑道都上前行礼,喊道:“五师兄、五师叔。”
郑道一一还礼,又将明阳介绍给大家。一听说明阳要登玉削峰,早有小辈弟子将一个装着玉琼浆的水壶递了过来。
郑道对明阳说明了水壶的用意,又对明阳说道:“当初我背着熙儿登山用了七天时间,就给你三天时间吧,三天后如果你还没登到山顶,那我就送你回家。”
明阳拒绝了玉琼浆,坚定的点了点头,说道:“好,你在山上等着我吧。”郑道并没有为难明阳,正常人通常四天左右就可登上玉削峰,体力好的三天应该不是什么难事,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