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诸天武道从武当开始-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种超越语言的直觉和启示。
双眸中智慧之光愈发闪耀,体内的真气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呼吸之间,似乎和天地相合,玄妙异常。
半晌后,回过神来的传鹰,双目微阖,仔细体悟了一番自身的变化,不禁面露惊喜之色。
以往之时,传鹰需守心静笃,保持灵台清明,才能至于那玄而又玄的“天人合一”之境,但经过此次悟道之后,他发现自己已经无时无刻不处于此种状态,也表明其武道再进一步,愈发不可测。
就在此时,他心神微动,扭头看向山腰处,一抹红色映入眼帘。
那红衣僧人抬脚往这边走来,口中说道:“传兄弟又有精进,可喜可贺。”其原本在山腰处,山路奇险,距离山顶还有近七八十丈,但这短短几个呼吸时间,话音刚落,人已经站在传鹰身前三丈处。
传鹰对其所言,不为所动,视线看向其右后方,不知何时,一个白衣人已经站在那里了。
他对这二人心中忌惮,面上却毫无聚义,浑身豪气迸发,大笑道:“我传鹰何德何能,能够让蒙古之王八师巴,和血手厉工紧追不舍。”
厉工冷漠出声:“我与他毫无关系,只为你而来。”似他这等人物,自然不会和八师巴联手,八师巴也同样如此。
此三人,年岁不一,但皆是绝世天姿,高出众生,纵横宇内,难有敌手,除了有限一两人外,馀子尽不在这三人眼内。
今日齐聚于此,也是难得。
但凡达到他们这个境界的武者,对于自己心中的武道极为自信,绝不会和同等人物联手对敌,否则就会在心灵上留下阴影,之后于武道之途,再难寸进。
传鹰自然知道这些,一头黑发无风自动,狂放异常,周身气流狂卷。
“锵”
白光一闪,厚背刀已经到了传鹰的右手中。
身形疾掠,破空声响起,传鹰的身躯以至半空,腰身一扭,挟着整个身子的力道,挥刀劈向八师巴。
刀气如白色匹练,八师巴面色淡然,双目神光爆射,身形不动,似是要以肉身硬抗厚背刀。
传鹰大喝一声,手中气劲更甚三分。
就在此时,天地如画卷般撕裂破碎,传鹰突兀的发现,其手中的刀已经不见,自己变成了一个小孩,身体却站在一个热闹的集市中,他神色间略有些茫然。
这时,忽然一种令人撕心裂肺的苦痛填满了胸间,使他失声大叫道:“阿杰。”旁人则纷纷喝骂,这小乞儿又发疯了。
传鹰顿时明白,他的弟弟阿杰走丢了,他要将其找回来……
厉工皱着眉头,站在不远处,看着两人站着不动的身形,心中惊疑,陡然想到了相传的密宗绝学《变天击地精神大法》。
看着两人的状态,感受着附近活泼沸腾的精神异力,让他实在对这种匪夷所思的精神奇功感到惊讶。
“砰……”
厉工看到传鹰手中的厚背刀掉落,其人仍紧闭着双目,面上的神情,时而痛苦、时而欢愉。
他迟疑了下,对于这等奇特的武道功法,平日里都极难一见,此刻却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心神微动间,他想要感知一番这奇功的奇异之处。
厉工却是没有想过插手二人争斗,只想用精神在外围感知一下,这样的功夫到底有何奇特之处。
且精神力散发,慢慢接近二人。
初始略快,但随着靠近二人,他只觉精神发散越来越慢,犹如人行泥沼,而且中间似乎有着一股吸纳之力。
察觉到后,厉工果断收回精神异力,但为时已晚。
似乎一股微风吹过,原本纠缠于八师巴和传鹰二人的精神力场,陡然扩散,将厉工也笼罩了进去,他精神恍惚,随即陷入沉寂。
虚幻的时空里,一对新婚夫妇,一年后诞下了一个男婴,男婴长大,和大部分普通人一样,和父母之间,悲欢离合。
画面再变,是一处两军交战的战场,皇帝御驾亲征……
事情的发展,超过了八师巴的预知,厉工的突然加入,让《变天击地精神大法》所延伸出来的宿世轮回,由双人豪华游,变成三人的精神旅行。
这些不同的世界中,三人中,或是两人为父母一人为子女,或是不同国家敌对双方,或是三人同为兄弟姐妹……
爱恨交织,恩怨情仇,生老病死,贫贱富贵,三人经历了各种生命形式。
八师巴也对这种现象失去了控制,实乃三人的精神交缠,他已经无力掌控。
就在三人精神中被越来越多的记忆充斥,就要崩溃的时候,传鹰心神深处,《战神图录》的第一幅图闪现,他只觉自己的精神突然拔高,仿佛化为一条火龙,整个人充斥着无匹的玄奥力量,无限拔高,冲天而起。
传鹰大叫一声,猛然睁开双眼,浑身汗出如浆,软倒在地。
“噗……”
“噗……”
八师巴和厉工二人同时吐血,脸色转白,幽幽睁开双目,眼中透露出精疲力竭的神色。
三人相视一眼,默然无语。
………………………………
第四百二十三章 成全
这个世界上,一切皆是虚幻,没有什么成功和失败,这些表现皆是可以看做生命中的印记,也就是所谓的经验,包括武道修炼也是如此,聪慧和愚蠢,生与死都是充斥人生的经验而已。
《变天击地精神大法》这一类精神奇功,乃是通过增加这等经验,来使得修炼这种功法之人,达到对大藏**的超脱。
传鹰、八师巴和厉工三人,精神交织,经历多世“轮回”,“精神经验”增加到了极点。
传鹰此刻只觉自己的精神领域无边无际,在刹那间可超越亿万里外,感应到不同的时空、不同层次的奇异事物,随后又从无限远无限大,缩小到了一个极点,而这个极点即使自己,也是八师巴,还是厉工。
三人此刻皆委顿在地,衣物皆被流出的汗水浸湿,体内真气若有若无,浑身无力,此刻别说是江湖高手,便是来几个普通的男子,也能将这纵横天下的三人打杀。
三人没有说话,各自又闭上双目,暗自调息。
过了半晌,厉工幽幽醒来,睁开双眼后,体内的真气已经恢复三成,但奇怪的是,他整个人的气质,再不复以前的阴寒狠戾,多了一分平淡,以往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的阴寒气机,此刻也似乎消失不见。
唯有其眼中精芒隐现,比之以往更加深邃。
八师巴也睁开双眼,嘴角血渍没有止住面上的笑意,浑身散发着一股喜悦的味道,可见此次所获甚丰。
二人视线齐齐落在了传鹰身上,此子虽闭着双目,面上却如华光流转,尤其是眉心祖窍之处,白光似乎要溢了出来,灵神活泼之极。
八师巴和厉工相视一眼,眼中皆露出一丝感叹之色。
传鹰心神回归,睁开双眼便看到两人正在看着他,心中不由一动。
八师巴嘴角含笑,柔声道:“我虽精研《变天击地精神大法》几十载,却从未有过三人同时进行的经验,此次也算是缘法所致,能够得窥天地之秘,日后也将有路可循,返本归原。”
厉工轻轻点头,这魔道巨枭,此刻再无一丝魔门之人的意味,浑身上下竟透着一份自然,轻声道:“此次机缘,丰富我等精神资粮,但若想化为切身实力,还需得数月时间消化沉淀,无数的艰苦潜修。”
传鹰也点头同意,此刻他只觉自己仿佛再世为人一般。
八师巴抬头看了看,天色逐渐转暗,站起身来,笑道:“传兄弟,厉兄,此间事了,我今晚便赶往西、藏,潜心修行,他日有成,我们再见。”
他此刻只觉精神心灵轻松一场,那人留给自己的那抹隐晦印记,彻底消失不见,心中报仇较量的想法,也烟消云散,此刻只想好好寻一个地方,超脱自我。
厉工闻言,淡笑道:“请。”
八师巴好似想起了什么,看向传鹰笑道:“你虽身怀《战神图录》这等秘宝,但却也要注意和思汉飞对立,很可能惹出蒙赤行,此人武道已达深不可测之境,以现在的你还不是其对手,自己小心。”
说完之后,也不待传鹰回应,抬脚大踏步离开,极为潇洒。
厉工对传鹰点了点头,也转身离开,此次所得虽不能让他立刻破碎,但却让他找到了前方道路,脱离《紫血大法》,由魔入道,极尽升华,已经有了解开那最后一招的可能。
二人实乃天资绝顶之人,智慧通天,作为江湖上最顶级的武道大宗师,对自己的一身所学极为自信,不假外物,即便传鹰身怀《战神图录》,却丝毫没有觊觎之心。
传鹰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话,看了眼两人离去的地方,低声道:“生亦何欢,死亦何惧。”
随即苦笑一声,话虽如此,尘世间的牵绊,那些红颜知己的等待,可不是说放下就放下的。
……
拉萨,城内街道上。
戴道晋沉着藏族服饰,信步走在街道上,不时的看向左右两侧。
此地的城居氛围和中原北方城市略有不同,或许少了战乱侵扰,这里更多了一份宁静的味道,当然最主要的是此城西北玛布日山上便是布达拉宫所在,此地藏民多信佛教。
戴道晋在此地待了半月,便出城往玛布日山而去。
出城的时候,他已经换了打扮,身着淡红色的僧衣,踱着步子往布达拉宫而去。
三天后,戴道晋站到了布达拉宫的广场。
抬头望着这依山而建的巍峨宫殿,金色的阳光洒在琉璃瓦上,愈发显得美轮美奂。
他站在那里,静静的望着,精神气机并未收敛,反而主动四散开来。
几个呼吸间,一抹红色身影从红宫的十三层处,陡然射出,宛若踏空而行,来至戴道晋身前。
戴道晋含笑望着来人,没有说话。
八师巴眼中闪过一丝异色,或是惊讶或是了然,最后全部归于平静,淡笑行了一礼:“师尊。”
两人相视一笑,尽在不言中。
戴道晋当时收其为徒,虽然或许是抱着别样的目的,但终归为其提供了一个莫大的机会,甚至有此刻超悟大藏**的机缘,因果缘法,是对是错,是好是坏,皆难以说情。
不过修为到了二人的境地,对于这些虚幻自然不会纠结执着。
八师巴侧身摆手,执弟子礼:“师尊请。”
戴道晋也不客气,抬脚往前走去。
二人到了灵塔殿,相对而坐。
戴道晋扭头看了看灵塔殿的布置,仍和几十年前他走的时候一样,没有丝毫变化。
随后,开口道:“《变天击地精神大法》此法门,以秘法构造精神世界,成轮回宿世之记忆……”
接下来,两人以《变天击地精神大法》为开始,讨论其法门要旨,大藏**的关键之处,随后又从道家“性命修行”理论进行反推,映照密宗这种专门精研精神修为,讲究金刚破碎,元神飞升,两者究竟有何不同之处。
随后更是相互探讨,武道理念,甚至是天道感悟。
七天的时间,转瞬即逝。
太阳升起,金色的阳光洒落,止步于灵塔殿门前。
八师巴看了一眼殿外,站起身来,恭敬的行了一个弟子之礼。
八师巴闭关了,原本心中有些犹疑的他,经过此番论道,心中更加确信自己的道,这七天的所得,不亚于此前和传鹰、厉工的精神之旅。
他精神心灵剔透,知道是这“老师”有意成全。
………………………………
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同
戴道晋在红宫住了下来,有八师巴的吩咐,自然没什么问题。
南方,龙尊义自得到岳册之后,反蒙之师似是找到了主心骨,皆以他为首,两方人马明争暗斗,阴谋阳谋,局势愈发紧张。
但到底蒙古势大,反蒙之师受到压制。
然而,这一切却不是戴道晋所关心的了。
每日间,他清晨步行到玛布日山的山顶,盘坐静悟,暮色降临之时,在返回布达拉宫。
就在八师巴闭关后的第七天的清晨,戴道晋盘坐于山顶,微阖的双目陡然睁开,心中一动,站起身来,望向拉萨城的方向。
眼中闪过一丝思索,想了想,还是坐回远处。
半个月后,戴道晋从拉萨城中带回来一个男婴,这个男婴的母亲正是八师巴四大弟子中的白莲钰。
时光如流水,转瞬间便是两年。
玛布日山的山顶,一身红色僧衣的戴道晋盘膝而坐,而他的对面,一个两岁多的小男孩如同小大人一样,学着戴道晋的姿势,盘坐在地上。
戴道晋话语不停,两年如一日的给小男孩讲解诵读藏传佛经,其中亦掺杂着三脉七轮的武学至理,甚至包含着他对天地自然的感悟。
戴道晋也不管其听不听得懂,只是这样日复一日的讲着。
日头到了中午,戴道晋停下了话语。
他看了眼面前的小男孩,淡笑道:“缘儿,你且下山吃饭去吧。”
这个小男孩,也就是缘儿,柔然的头发自然垂落,映着阳光,散发着别样的光辉,尤其是其面貌,粉雕玉琢一般,皮肤白里透红,没有一丝瑕疵,宛如水晶雕就的一样。
缘儿双眸漆黑,灵动异常,蕴有早慧,此刻布满思索之意,不知是不是在理解消化刚才听到的佛经。
小男孩站起身,弯腰躬了一礼:“是,先生。”
随后,便转身下山去了,观其步法,丝毫没有两岁孩子的跳脱,带着一丝稳健。
缘儿步子略快,他知道给他吃饭的时间只有半个时辰,而且还包含着上下山的时间,并且再次回到山上的时候,还要给先生讲自己的领悟。
戴道晋望着小家伙的背影,笑了笑,轻声道:“午后不用过来了,去看看你的母亲去吧。”
缘儿身子微震,停下脚步,转身一礼:“是,先生。”再往下走时,脚步却是变得轻快了许多。
戴道晋哑然失笑,此次乃传鹰与白莲钰灵肉合一,在天人合一,悟道之时,秉承天地之精而出,身体在这两年中,更是被自己以阴阳二气冲刷,隔绝后天污浊,肉身可谓通透。
资质世上无双,极为聪慧。
故而戴道晋并没有去教他任何功法秘技,只教他基本的武学法理,武道智慧,剩下的便是给他讲读佛经,他还打算待其听完佛经之后,给此子讲解万千道藏。
戴道晋比较好奇,此子又能达到怎样的一个高度?
……
时间慢慢进入冬季,天气慢慢转冷。
漫天飘雪,万里银装素裹,冷风在天地间呼啸奔腾,摄人心神。
房间内,火炉边,一大一小相对而坐,戴道晋仍是一身单薄的红色僧衣,鹰缘却被厚厚的裹了一层,他年纪尚小,此时却还没有达到寒暑不侵的地步。
火光照亮两人的面庞,戴道晋嘴中慢斯条理的讲着佛经道典。
突然,他顿住话语,眼中精芒闪烁,随即闭上双目。
鹰缘看了两眼,心中好奇,却没有多问,静静等候。
戴道晋此刻心神之力汨汨流动,瞬间笼罩整个布达拉宫的这方天地,精神充斥于每一寸角落,重点关注的地方却是某间密室所在。
在他的精神感知中,八师巴的精神灵神此刻突然高涨,似乎瞬间放大了数倍,其本能的排斥力,便是戴道晋的精神强度,也不能太过靠近。
冥冥中,似乎有什么被触发,一种神奇玄奥的波动掠过这方天地,让戴道晋也心神一颤。
就在此时,八师巴的精神波动如同沸水,愈发剧烈,灵神之力还在增长。
戴道晋不敢多做多余动作,只能在旁边紧紧的注视。
过了半晌,八师巴的精神元神终于停止了增强,慢慢收缩,随后慢慢的和那不断存在的一缕波动契合,最终合二为一。
就在两者合二为一的时候,八师巴的元神聚集成了一个点,好似成了一把钥匙,打开了某个神秘空间。
其精神跳动几下后,遁入其中,消失不见。
戴道晋心神一动,一缕精神紧跟其上,但就在这时候,那神秘空间陡然产生一种拉扯之力,好似要把他的神魂也要吸摄进去。
戴道晋那缕心神之力犹如触电,缩了回去,那神秘波动扫过,似是察觉不到后,慢慢消失。
过了很久,戴道晋小心翼翼探查一番后,确信八师巴已经精神波动已经彻底消失于这个世界上。
睁开双眼,他略微皱了皱眉,这一次八师巴的情况和令东来的破碎截然不同,这其中的关窍还需好生思量,两者到底是哪里引起的不同之处,是否是八师巴禅心修成真如,真的升唯,到了所谓仙佛之地?
那令东来呢?自己明明感知到其肉身遨游虚空,破开了世界壁垒,和八师巴的情况可不一样。
戴道晋眼中露出深思之意,难不成因为所修法门决定了离开的道路和方式?
藏传佛教的密宗,主张人的身体是地水风火的四大假合不是永恒的,故而再怎么样都会坏掉,所以往往注重修心,修禅心。
禅的意义就是在定中产生无上的智慧,以无上的智慧来印证,印证一切事物的真如识相。
《变天击地精神大法》的“宿世轮回”记忆,便是不停印证的过程。
这也是道家所谓的“修性”。
道藏有云: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命不修性,万载阴劫难入圣。
可谓性、命?性指的是人内在的道,心性、灵性,思想、秉性、元灵、元精、元神等;命指的是外在的道,身体、生命、能量、物质等。
性乃心中真神,命乃身中真气。
………………………………
第四百二十五章 圆寂
在道家说法中,性必以命为依托,命必以性为主使,否则不成性命。
神不能离气,气不能离神,二者不可缺一,性命才能确立,灵质与能量相合则生,能量枯竭,灵质飞逝则死。潜灵于心,聚能于身,合乎天然,寿命绵绵。
这就是道家讲的,若欲成道,非性命双休不可。
想到这,戴道晋念头一转,视线落在鹰缘身上,见其疑惑的双眼,他没有解释什么。
不再讲解佛经,反而开口讲道:“缘儿,在密宗三脉七轮修道之路之外,中原之地,尚有道家修性命一说,修命之学,以术延命,复先天,化后天,长生之道固元矣;修性之学,以道全形,破虚空,超三界,无生之道亦元矣。性命双修,道法两用,内外相济,既得长生,又能无生,形神具妙,与道合真。了命了性,不生不灭,元之又元矣。”
鹰缘皱着眉头,小脸肃然,眼中闪着光芒,努力的消化着先生讲解的东西。
随即,鹰缘问道:“先生,那我密宗是修性还是修命?”
戴道晋淡淡道:“在很久以前,印度佛教传入这里,与本波佛教融合之后,形成特有的藏传佛教,再后来又受到中土儒道的影响,再有了现如今的密宗武学。”
“之前,佛家讲修性不修命,修今生以求来世,通过苦行修禅的方式,来印证本心,佛家认为时间是可以轮回的,是永恒的,唯有精神灵魂才是真。”
“但一个人作为个体存在,身体就如房屋,灵魂就像住在房子里的人,房子如果破败不堪,里面的人又能住多久呢?故而道家认为只有证得长生,才能保证诸法之修。”
鹰缘眼中闪过了然,随即又有些疑惑。
戴道晋察觉到其,也不在意,继续道:“佛门修士后来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故而吸收了中土儒道的修法思路,进行了改进,才有了现如今各派的坐禅修定之功、锤炼肉身之法。”
话音一转,“话虽如此,但佛门依旧证得真如为终极目的,故而修命之法,也并没有与修行共同进行,只需保证精神灵性能够性之外显即可。”
鹰缘点头,表示懂了。
戴道晋面露笑意,继续道:“明理不迷,与自然同融,此乃谓之天人合一,天指的是自然,也代表心性和思想,人与自然,身体与思想都能够融合。修性就是修心,所以儒释道,对修心的认知都是统一的。”
“当然道家的心比较具有物质的概念,而佛门的心纯粹是思辨的东西,儒家则介于两者之间……”
见小鹰缘面露茫然,戴道晋停下话语。
他站起身来,望向八师巴的闭关之地,扭头对鹰缘道:“朱毕古修戒已成,见性成佛,精神超越了此方世界,超出生死。”
刚刚站起的鹰缘闻言吃了一惊,他明白这句话的意思,那传说中的朱毕古死了?或者说是已经证的真如?
戴道晋走到鹰缘身前,右手伸出,覆于其顶,真气流转而出。
鹰缘只觉头上一凉,细软的黄毛短发簌簌而落,伸手摸了一把,头上已经光洁一片。
他只觉眼前一花,一股蓬勃的真气,柔和的托住他,周围景色物体转变,在停下时,已经到了一扇紧闭的房门之前。
鹰缘怔怔的站了一会儿,踌躇了下,上前将门推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