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诸天武道从武当开始-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禅寺,闭目诵经的老僧人,白眉颤动,低声念诵:“阿弥陀佛。”

    随后,幽幽睁开双目。

    佛有金刚怒目,睁眼杀人,慑服众生。

    老僧起身拿起枯木禅杖,身上金光隐现,似有龙虎声鸣,抬脚走出大殿。

    东海武帝城,面海而立的高大身影,睁开眼眸,浓眉微皱。

    他独身镇压东海,这些年更是俯视江湖,威压天下,察觉到异常,并没有理会,反倒露出一丝笑意,抬脚一踏,踏进了汪洋大海,踩着怒涛,与这无边海域较劲。

    还有北方之地,一约四十岁的中年儒生,此刻遥望南方,手中握着黑色棋子,眼神闪烁,默然不语。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参玄悟道之所,皆有所动。

    ……

    戴道晋直直起身,他若想离开此地,时间倒是足够,但根本没有必要。

    这个世界上的一些老家伙,这么一百多两百年也不是白活的,他闹出这么大动静,根本无处躲,除非离开这个世界。

    眼角瞥见远处天空,有玄色闪动。

    戴道晋心中则在思量一些其他的事情,这个世界严格算起来,不算是纯粹的武道世界,颇有些道武参半的感觉。

    一品四重,金刚、指玄、天象和陆地神仙,一层比一层精进。金刚境于佛门相合,取自于佛门金刚、肉身不败,指玄即玄,指向道门,古有道家大练气士扣指而求长生,至于天象,则份属儒家,境界浩然,物不得其平则鸣。

    这三者皆有迹可循,顶尖的武道圣地、豪门阀族,精心培养后辈天资卓越者,循序渐进,或可功成。

    但唯独陆地神仙,超凡近仙,可开天门,得以飞升,进入传说中的天界,非大毅力、大悟性不可得。

    即便不飞升,也可出窍神游,逍遥天地间,几乎算是摆脱了天地束缚,当真是世间真神,口含天宪,语出谶言,言出法随。

    戴道晋穿越多个世界,自身所学颇为繁杂,一身内气《天地阴阳六虚唯我自然根本法》如今进无可进,肉身气海满溢,迟迟无法突破。

    肉身六分,如今合而为一,却始终存在缺陷,但想要弥补,也不是那么简单,非一朝一夕之功。

    剩下的,就是他的一个期许了,妄图建造一个三十一层鬼道诸天,与三十一个大千世界相连,充当地府之能,补全轮回之数。

    最后这一个即便是戴道晋自己,也感觉路途遥远,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做成,但事情嘛,总要去做,才知道能不能做得成不是?

    最起码,随着角脉诸天的成长,戴道晋明显的预感到,将来这一处幽冥之地完善后,会给他带来一份大惊喜,至于战力提升,自是不用去说。

    ……

    远处山坡上,徐骁、李义山等九人,瞪大了眼眸,望向太川城,颇有些瞠目结舌。

    只见一团浓郁的黄紫光芒出现在太川城东南角,撕裂了黑暗的天地,照耀世间。

    光影流转,紫气浩荡,太川城东南角的半空中,有一道士悬浮天地之间,道袍黄紫,莹莹光芒闪烁,广袖飘逸,天人气派,一览无遗。

    仿佛逍遥于天地间的无垠元神,俯视着太川城。

    “嗡……”

    西门处,一尊金身大佛,结印盘坐,背后有佛光旋转,如西方雷音如来,普度众生。

    密密麻麻,仿佛从虚空处传来的诵经声响彻天地间。

    有两禅寺龙树圣僧,印证菩提,如来正法,有金刚怒目狮子吼,降妖伏魔于世间。

    山坡上,众人只感觉震撼,唯独金刚境界的刀客刘璞,心神颤抖,不能自已。

    两大元神显于世间,如神佛出世,偏偏离阳十几万大军静默无声,显然并不是因为徐骁治军严苛,而是被这两位中的一位以大神通封天锁地,隔绝了一切,却不知为何独独漏了徐骁等人。

    下棋之人,无时无刻不在落子。

    ……

    戴道晋站在棺上,拢着宽大的黑袍衣袖,手指摩挲,看着一道一佛,轻声笑道:“坐在上面吹风,不冷吗?”

    垂钓天人广袖飘飘,冷声道:“邪魔外道!“

    他修道三甲子,早就成就天人境界,道行极深,一眼便看出这黑袍之人,有兵解之实,肉身分离,本该魂归幽冥,却偏偏又重聚肉身,藏于其内,肉身却不崩散,显然行了左道手段。

    戴道晋听了,缓缓摇头:“道友说笑了,有圣人言,不管是正道、外道、邪道还是魔道,只要能得道,那就是好道。”

    元神道人皱眉:“哪个圣人说的?吾怎么从未听过。”

    戴道晋呵呵笑着扯淡,“你知道什么,且不说那圣人,便是其治下之民,穿梭诸天,征战万界,亿万万神佛抬手可灭,你这都没听说过,真真是孤陋寡闻。”

    那紫气环绕的道人虽不知那圣人是谁,但却能听出对方的调侃,眼神一冷,有紫色神芒吞吐。


………………………………

第五百三十一章 斗争

    “阿弥陀佛。”一声悠扬佛号。

    龙树圣僧佛眉低垂,缓缓道:“道友言之有理,但这城内三万之人的性命,何其无辜?”

    戴道晋眯着眼睛看了眼这和尚,说实话,正如之前所说,他这次铜棺锁城,是对这方天地的试探,看看影响究竟有多深,而最后只来了一道一佛,有些让他惊讶,在他的预料中,至少得来三四个。

    他此时明白了,他高估了自己的影响,低估了这个玄奇世界。

    人啊,何其渺小。

    感叹了一番,戴道晋隐约猜到,这黄紫道人想必是深处局中,气运震荡,影响何其深远,震怒之下,不远千里,元神出窍而来。

    至于这佛门圣僧,当真有大慈悲之心,皆是因为自己灭杀一城生灵,欲要行金刚手段,此行皆为灭魔而来。

    戴道晋没有理会和尚的责问,这种问题说起来,又是你说你的道理,我说我的道理,大家都不是幼稚少年,心性通明,坚持自己的道,别人的话,又能听得进几句?

    他反问道:“和尚,既要杀人,还不动手?”

    龙树和尚又是一声佛号,浑身金光大方。道人所在,也是紫气涌动,隐成符诏。

    陆地神仙境界的三教之人,向来最是擅长窃天地之力为己用,道家敕符篆,引雷霆,涤荡世间污浊,佛家结手印,喝真言,镇压魑魅魍魉。

    天空中,乌云云层更厚,隐有雷霆声声阵阵。

    戴道晋抬头望天,元神出窍游千里而来,本是他意料之中,这些天人真身肯定是无法到场,战斗力大打折扣,若是来了四五位,那他则要拼命了。

    “轰……”

    黄紫道人眼神紫光流转,身前紫气丝丝缕缕游动,瞬间成符。

    戴道晋看的清楚,对方所用的符篆有些像《清微元降雷经》中的神霄万应真符,在他的目光中,那紫色符篆放大虚化,映照半空。

    几乎瞬间,粗大的紫色雷霆扭结汇聚,形成雷柱,蓄势待发,仿佛要降下灭世之劫。

    他心中颇有些惊讶,这道人果然不简单,要知道门雷法,多是内外合一,即讲存思、存神、内丹修炼,又讲祈纕斋潐、符箓咒法,要精气神与天地相应,即以我之气合天地之气,以我之神合天地之神。只有这样,呼召风雷,求雨得雨,求晴得晴,无往不利。

    显然,他面前这位元神出窍的黄紫道人,内丹一道已经走得极远极高。

    而那大佛,动作则要简单许多,以手结印,双手内缚,两拇指、两小指齐竖合一,两中指内扣,眉目低垂。但结印完成之时,虚空震荡,太川城细细抖动,这和尚似能撼动昆仑山。

    戴道晋眉毛微皱,这两人各自在自己的道路上,已经不输前人,以己身合天地,撬动天地之力。

    “呼呼……”

    雷霆聚柱成池,化成一片雷海,无边雷霆仿佛就要倾倒,灌入太川城。

    “轰……”

    “轰……轰……”

    犹如天地发怒,雷神怒吼。

    而地上,那金佛抬手间,仿佛抬起了太川城,地面抖动。

    戴道晋站在铜棺上,黑袍咧咧作响,束发的草绳掉落,白色发丝飞舞,映着那苍白的脸色,神情肃穆,漆黑的眸子中映着金身大佛和那无边雷海。

    他体内的真气如大江大河,奔腾咆哮,心神沉寂星云,庞大的精神异力,早已锁定这方天地,镶嵌于虚空。

    戴道晋心中低声呢喃:“起风了……”

    确实起风了,一缕细微的风,扶摇直上,化为冲天龙卷,乌云汇聚,大雨倾盆而下,大地震动,地龙翻身,太川城城墙坍塌,道路尽毁。有雷击木生火,火借风力,呼啸间覆盖半个太川城,便是那大雨也无法熄灭。

    天地不再黑暗,宛若白昼。

    山坡上,徐骁等人面色泛白,不知是那远处太川城的雷火映的,还是别的原因,呆呆的望着那一番灭世景象。

    最终,雷池倾倒,佛印横击。

    “轰……”

    “砰……”

    无数紫色雷霆,落入太川城中,房屋的砖木先是被击成碎块,后雷霆再落,碎块变成粉末,雷霆再扫,粉末消失不见。

    古有犁庭扫穴,今日更甚。

    大地沉没,暗河涌出,这么几个呼吸间,沧海桑田,太川城消失不见,水流激荡,之余下一片汪洋。

    黄紫道人看到眼前这一切,眉头皱起,他只是敕符诏雷,这沸腾的“天地山泽风雷水火”之力,竟是那黑袍之人使出。

    精神力细细探查,翻滚激荡的洪水,丝毫不见那黑袍之人,黄紫道人眉头皱的更深。

    那边大佛金光闪烁,老和尚看着这一幕,也有些超乎预料,暗叹一口气,双手合十,唱一声佛号。随后,大佛金光黯淡,似乎就要消散离去。

    黄紫道人自始至终没有和老和尚交流,此刻看了眼就要离去的大和尚,同样也没有言语。

    “嗡……”

    变淡就要消失的金佛陡然大放光明,老和尚苦笑道:“施主,好手段。”

    他刚刚元神回归,发现这四周似乎被人下了无形屏障,竟然一时间出不去。

    黄紫道人眼眸一闪,紫气浩荡间,也感知到异常,低头俯视,只见下方,风呼啸凄厉,火仍在燃烧,大雨仍未休止,天空中,细密的雷霆仍在闪烁,大地沉陷成湖,仍在继续,似乎形成了一个循环。

    天、地、山、泽、风、雷、水、火,八种力量,相生相克。

    这个循环,仿佛脱离了这方世界,自成小天地,切断了和外面大天地的联系,也切断了这两位陆地神仙窃取天地之力的机会。

    果不其然,大佛和那黄紫道人不再浪费力气,收缩自身,紫气不再溢散,大佛化为一个枯瘦老僧。

    两人虽然谨慎,却面色如常,显然各自有着手段,自信能够脱身。

    隐匿于地下暗河中戴道晋,也同样知道,自己一时间杀不了这两个家伙,实在是元神出游,一个念头,刹那间便能遨游千里,远遁而去,除非他有专门针对元神的手段,一击必杀。

    若是有真身在,尚有可能将其变为无根之萍,将其斩杀。

    但来而不往非礼也,戴道晋也非是肯吃亏的性子,两人各自出了招,他也得还以颜色。

    顿时,这小天地开始缓缓收缩。


………………………………

请个假

今天晚上有些事,请个假,今天的两更后面几天会补上!
………………………………

第五百三十二章 下山

    秋夜微寒,更别提不远处便是洪水涛涛。

    半山坡上,扑面而来的水汽,让徐骁等人的甲胄上有水珠凝结。

    众人中出了刘璞之外,严格来算都不是纯粹的武林中人,但也算对武道有所了解。再加上有这么个金刚境在身边,对于一些境界也算是熟知。

    但眼睁睁的看着一座城池,消失在眼前,转眼大地沉陷,聚水成湖。

    这样的骇人场景,还是刷新了众人对武道的认知,方知武道天人竟有如此神通,改天换地,恐怖如斯。

    那不远处近似毁天灭地的画面,深深的印在了众人的脑海中,往后的几十年都不曾忘却。

    “轰……”

    “轰……轰……”

    徐骁等人看去,只见那水火风雷的混乱景象缓缓缩小,不断有爆炸轰鸣声传出,似烟花一般。

    烟花终有结束的时候,那远处的场景也最终消失不见,与之同样消失的,还有那通天道人和金身大佛,天地重归于黑暗,只留下水涛声传入耳中。

    天上零星的星光又露出光芒,洒落在湖面上,倒也显得波光粼粼。

    众人怔怔出神,看着那湖泊,沉默良久。

    半晌,李义山缓缓出声,极为感慨:“有这样的人存在,非天下之福。”他第一次认识到,原来武道巨擘的通神手段,真的能影响到一场战争的胜负,一个国家的兴旺。

    第二日,艳阳高照,是个好天气,离阳的十几万军士醒来后,望着面前被广袤大湖取而代之的太川城,心中的震惊自不必说,在严苛的军令下,大军开拔,绕过大湖,开拔前进。

    ……

    大凰城,皇宫太和殿。

    大楚皇帝高坐龙椅,皱眉看着殿中的诸人。

    其中一位身材高大,肩宽厚背,面貌英挺,威武过人,此人便是被称为“剑皇”的大楚皇叔,一身霸道剑法称雄天下,这几年从他那“小武祖”的侄女那里,获益甚多,调养经脉穴窍、肉身气血,体魄越发强大,有些趋近于佛家的金刚不坏。

    此刻他的手中,正握着一份急报,粗眉紧蹙,道:“难道真有如此人物,介入了两国交战?”

    “王爷,难不成世上真有摧城倒海,改天换地的人?”站在一旁的老者沉声问道。

    西楚剑皇对这位老人很是客气,实在是这位老者地位极高,与武圣叶白夔并称西楚双璧的孙希济,位居太师之位,更是太子太傅,当朝重臣,国之肱骨。

    他到这位发问,想了想,道:“老太师,江湖上,顶级武者虽不说全在武评上,但那武评倒也有几分可信度,以东海武帝城的王仙芝居首,但即便此人,想要一夜之间将一座城池击沉,变为大湖,这等手段也实在太过匪夷所思。”

    孙希济反问道:“难不成这急报是假的?”

    剑皇苦笑道:“应该不是。”他虽然武功极高,但却是没有见过这等神通手段的人。

    孙希济扭头看向殿中的另一人,看着那一身紫衣,问道:“长公主,你觉得呢?”

    顿时,殿内的众人视线都落在了那紫色身影上。

    唐紫尘眉目柔顺,气质卓然,淡淡道:“不是传闻武道天人,入陆地神仙境,便能语出谶言,言出法随么,一个不成,两个三个四个,总是有可能的。”

    这些年,随着对这个世界了解的越来越深,唐紫尘越来越能沉下心来,心灵修为越发入神的同时,一身武道更是勇猛精进,她并没有死抓着国术不放手,反而结合这个世界的武学知识,还有脑海里那人灌输的武道知识,融于自身,完善自己的武道。

    她本就聪慧,更是心灵通透,甚至在知道有陆地神仙境的武者开天门登仙而去后,猜想那天门之后是否就是更高维度的宇宙,甚至是修仙的高等位面,就算不是,只要就破面进阶的道路,那就有回到地球的可能。

    孙希济听了,默然点头,这位长公主,被大楚上下称为“小武祖”,独创武学体系,拔高了大楚兵士的整体战力,声望极高,更有甚者说长公主虽未参战,但对大楚能抵御住离阳军队立有大功。便是他这个老太师也不敢在其面前摆谱。

    他曾问过长公主,“何为国术?”

    长公主回答他,“强国之术,便是国术。”

    仅仅这一句话,便取得了孙希济的好感。

    西楚剑皇对这位侄女,很是喜爱,但唯独不满的就是这女娃对大楚不是很上心,便是那所谓国术的传播,也不甚在意,这让很是忧虑楚国国运的剑皇很不满。

    唐紫尘心灵敏锐,仅仅通过精神波动、眼神变化,就知道在场几人的心思,但她却没什么太大的反应。

    大楚自有其谍报组织,唐紫尘在知道这件事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南山那人,知道那人亲自下场参与了,唐紫尘也就知道,即便是大楚搞清楚了怎么回事,也没有任何办法。

    众人商量一番无果后散去。

    唐紫尘来到内廷住所,站在院中双目微阖,静心站桩。

    “哗哗……”体内气血如海浪,冲刷着肉身。

    “噔噔噔……”

    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瞪着大眼睛站在院门口,望着唐紫尘,跑到跟前,一双小脚一前一后,前三后七。小手伸出,与肩同高,手指半开半曲成虎爪,另一只手则在肚脐处。舌顶上腭、口唇虚合,下颚微收……

    小姑娘站的有模有样,甚是认真。

    过了好一会儿,小姑娘面色渐渐变的有些痛苦,登时松懈了下来。

    “姒儿,你怎么跑来了?”

    小姑娘吓了一跳,抬头看去,只见一双幽深眸子盯着她,带着笑意,她走过去拽住下摆,撒娇道:“皇姐,别站这什么桩了,和姒儿玩……”

    她生来最怕吃苦,刚开始兴趣所致,闹着要学,被皇姐教了这三体式,虽天资不错,一学就会,但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唐紫尘柔和一笑,摸了摸小姑娘的脑袋,犹记得第一次见时,吃惊于这便宜皇妹的资质之好。

    ……

    离阳和大楚厮杀连连,战争不断,两国都在竭尽全力。这场国战,吸引了天下所有人的目光。

    而在东南处,吴家剑冢,有少年提着一把木剑下山了。

    下山时,满山断剑、死剑、锈剑皆铮鸣作响,正如那年上山一样。


………………………………

第五百三十三章 印证剑道

    少年走在山间小道,身上穿着略显破旧的灰色衣衫,手中提着的木剑,说是木剑,却更像是细且窄的木片,不分首位,随手捞着一端抄在手中,似漫无目的的往前走。

    至于少年模样,吴家剑冢出来的总归是不差的。

    谈不上俊朗不凡,貌比潘安,但到底透着一股恬静沉凝的精气神。

    少年瞥见路边酒肆,眼神微亮,走了过去,他前世虽一生追求剑道,但这杯中之物却不排斥,且宅在山谷中的时候,时常和那雕儿对饮一番。

    说是酒肆,也不过是一间茅草屋,外加几张露天的桌子罢了。

    此时刚过午后,在此歇脚的人不少,少年要了一碗浊酒,走到了树下,坐在地上,兀自喝着。

    少年,也就是吴荻,咂摸着嘴中久违的味道,心中略有些恍惚,随后又想到那剑冢生活,不禁有些感慨。

    吴家剑冢,神秘之极,被江湖上众人时常作为谈资,但到底也是听闻罢了,却不知道,吴家后辈从小入剑冢,进入之后须得寻找一把与自己切合的佩剑,砥砺剑道,打败剑奴后,方能下山,否则便永不能下山。

    其中不乏老死在山上的。

    独孤求败转世成为吴荻,上山时,动静实在有些大了,被剑冢宿老特意关照,但没成想这小家伙上山之后,却迟迟没有选择自己的剑道。

    吴家剑冢有霸道剑和王道剑,飞剑术和御剑术,小家伙却一直都没有选择,反倒迈着小腿,用七八年的时间,将那座插满了断剑、残剑的山,一寸一寸的踏了一遍。

    他每走一步,便驻足闭目,而每当此时,其脚边周围的铁剑,往往便会发出底鸣,剑冢的老家伙见此,主动退却,任由这位吴家剑冠体悟剑道。

    独孤求败端起酒碗喝了一口,又想到,若不是山上那人经常找自己麻烦,恐怕自己还能早点下山。

    原来他用脚一步一步在剑冢行走的时候,又来了一个少年,这个少年剑道资质极高,但好似是被强行扔到剑冢里的,故而对这里的人颇为敌视,没少找其他人的晦气。

    无奈这少年于剑道一日千里,后来吴家小辈基本无人能够胜过他,直到他发现了奇奇怪怪的独孤求败。

    独孤求败也对这少年的资质颇为惊讶,但他是什么人物,死在他手里的所谓人杰天才,又哪里少了。当即便让那少年知道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不成想那少年似乎发现了难得的宝贝似的,天天都来找独孤求败的麻烦。

    独孤求败有些不胜其烦,下手颇重,直到那少年有所收敛,七天才来一次,他才手下留情,不将其重伤。两人似乎形成了这种默契。

    独孤求败暗自想,若是那叫邓太阿的少年发现自己不在了,会不会也跑出剑冢找自己,想到这,独孤不禁面露笑意。

    他在和那邓太阿交手的时候,未尝不知道对方有拿自己磨砺其剑道的意思,他只不过没有说破罢了,反而经常提点,时间长了,甚至有些将对方当成了后辈、徒弟的味道。

    就在独孤求败闷头喝酒的时候,却不知不远处的桌子上,一双好看的眸子好奇的盯着他。

    独孤求败喝完了碗里的酒,起身走到酒肆内,从怀中掏出一个铜板,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