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诸天武道从武当开始-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年僧人忙双手合十,弯腰躬身,不再去看那远处之人。

    草原上风儿吹起两人衣袍,中年僧人伸手整理,露出腰间一抹金色,那是密宗的武器“轮刃”,也叫“飞轮”“战轮”,呈圆形,外缘闪着寒光,十分锋利,内缘平滑。

    整理好衣服后,两人又继续往前走去,不乘车马,一步一步,在这广阔的天地间,有些苦行僧的意味。

    ……

    戴道晋又骑马行了半个多月,终于是到了目的地。

    望着面前的一大片蒙古包,戴道晋下了马,牵着缰绳,往前走去。

    寻到一个汉子,戴道晋笑问道:“请问郭靖家在哪?”

    那汉子听了,眼露迷茫,张嘴道:“叽咕……呱啦。”

    戴道晋反应过来,对方并不会汉语,忙重新问道:“请问,郭靖家在哪?”这次用的却是蒙古语,他这两个月也算是简单学习了一下蒙古语,简单交流不成问题。

    那汉子面露警惕,反问道:“你找郭靖家做什么?”

    戴道晋回答道:“我和郭靖是朋友,此来大漠,郭靖托我给他娘带个口信。”

    那汉子警惕稍褪,笑道:“那你跟我来吧,我带你去他家。”

    戴道晋笑着点头谢过,对这汉子的防备不甚在意。

    (本章完)


………………………………

第二百三十三章 李萍(求票)

    戴道晋跟着那汉子,往前走去,他左右看着,发现这里大部分都是老弱妇孺,男子很少,想来大都是随着铁木真外出去了。

    那汉子走到一处靠里的蒙古包前,用蒙古语喊道:“郭阿姐,在吗?有个汉人找你。”

    未几,里面传来一个女声,“谁啊?”

    随后,蒙古包的帘子被人推开,一个妇人弯腰走了出来。

    那妇人看了看那蒙古汉子,又看了看戴道晋。

    蒙古汉子指着戴道晋道:“他说他是郭靖的朋友,郭靖有话让他带给你。”

    李萍看着戴道晋,迟疑道:“你认得靖儿?”

    戴道晋笑道:“郭大娘,我与郭靖在中都相识,他知道我此来大漠,所以托我给你带句话,当时杨铁心杨兄也在其身边。”

    李萍听了,神色激动,一把抓住了戴道晋,“你说什么?杨兄弟还活着?”

    戴道晋笑着点了点头。

    这几句话两人是用汉话说的,那蒙古汉子听不懂,见到李萍神色激动,忙一把拉过李萍,神色警惕的看着戴道晋。

    李萍此时心情缓和了些,忙对那汉子道:“图塔,他是靖儿的朋友,我刚才是激动地,没事,没事。”

    那汉子听了这话,才退开几步,随后交代了几句,便离开了。

    李萍随后将蒙古包的帘子拉开,忙道:“小兄弟,请进,请进。”

    戴道晋将马儿安放好,进了蒙古包,进去之后,扭头看了看,只见陈设虽不华贵,但却也什么都有,足见其生活的还是很不错的。

    李萍请戴道晋坐下,随后给他倒了一碗酥油茶。

    戴道晋端起喝了一口,咸咸的,香香的。

    李萍眼中神色迫切,却不好催促,见戴道晋放下碗,问道:“小兄弟贵姓?”

    戴道晋看着郭靖的母亲,一头略微泛白的发丝,面容普通,和南宋乡间朴素农妇没什么差别,眼神带着一丝坚韧和刚强,外表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三四十的人宛如五六十岁,手掌粗糙而有力。

    戴道晋不由的想到另一个人物,包惜弱,和李萍年岁相当,现如今也是皮肤白嫩,身娇肉贵,宛如不到三十的少妇佳人。

    人不同,性格也不同,包惜弱识得了字,读的了书,却只知凄凄婉婉,性格懦弱,没有主见,事事依附他人,生下杨康后,十八年来只做了一件事……抚摸长枪,心念丈夫。

    李萍目不识丁,乡野村妇,大着个肚子,但为母则刚,勇斗段天德,独自一人千里奔波,远赴大漠,受的苦楚何其之多,将郭靖拉扯大,给郭靖从小灌输乐于助人,信守承诺,也因此才获得哲别和铁木真的赏识。

    李萍自小教育郭靖要为人忠厚,在大是大非上更是毫不含糊,时常告诫郭靖是宋人,要忠君爱国。

    而这些品质才是郭靖南下中原,获得众多人青睐的根本。

    戴道晋脑海中瞬间划过这些想法,看着面前这个值得人敬佩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女子,笑道:“本人黄培风,桃花岛人士,在中都与郭靖相识,我俩颇为投缘,他知道我要来大漠,所以便托我来看看你,顺便将杨氏夫妇的事情告知于你。”

    随后戴道晋将杨铁心夫妇的事情,大概的说了一下。

    李萍听完,心情激动,久久不能平静。

    戴道晋喝着酥油茶,静静的等着对方平复心情。

    过了好一会儿,李萍才笑着道:“我那妹子也算是苦尽甘来了,团聚了好,团聚了好啊。”看的出,李萍很为杨氏夫妇一家高兴,但话语中也不免带着一丝落寞,却是想起了自己的亡夫郭啸天。

    戴道晋淡笑,暗道包惜弱吃的什么苦,你才是吃苦。

    随后,李萍又问了许多郭靖的事,戴道晋也一一给他说了。

    两人提到郭靖此去中原的目的,李萍道:“我郭杨两家被段天德陷害,我夫君郭啸天更是身死,这杀父之仇,靖儿却是要亲手去报的。“

    戴道晋眼眸幽深,淡笑道:“段天德残害百姓,自然死有余辜,但却只是个打手而已。”

    李萍皱眉问道:“贤侄何出此言?”

    戴道晋答道:“这一二十年来,宋室衰微,向北称臣,朝中臣子对金国更是俯首帖耳,恨不能舔金人的脚面……”

    李萍听得半晌,不明白戴道晋为何说这些,待其说完后,问道:“这些和我郭杨两家惨遭横祸,有何关系?”

    戴道晋静静道:“您可还记得那段天德为何对你们痛下杀手,你们原本只是乡间的普通村民而已。”

    李萍皱眉,慢慢回忆起来,一会儿,才道:“我记得,那恶贼当时的借口是要捉拿官府要抓的贼人?”

    戴道晋继续问道:“那贼人是谁?”

    李萍道:“那恶人虽没有明说,但想来指的便是丘道长。”

    戴道晋徐徐道:“丘道长为何会去牛家村?”

    李萍慢慢的回忆起了十八年前的事情,眼神恍惚,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风雪交加的日子,低声道:“丘道长他杀了一个鱼肉乡里,勾结金人的贪官,被人追杀,才到了牛家村。”

    戴道晋端起已经凉了的酥油茶,喝了一口,接着道:“然后呢?”

    李萍道:“后来,丘道长和我夫君,以及杨兄弟三人将那伙贼人打跑了。”

    戴道晋略默,想了想,还是道:“那你可知,那伙贼人中,有一个人叫完颜洪烈,他是个金人,如今更是大金国的赵王爷。”

    李萍听了,皱眉细想,道:“完颜洪烈?这名字好熟悉。”

    随后突然反应过来,“这……这不是我那杨家妹子,后来的丈夫吗?”

    戴道晋点了点头,“那完颜洪烈被丘处机打伤后,并未死于,而是被杨夫人救了,再后来段天德便来了……”

    剩下的戴道晋没有多说,李萍却是明白了。

    李萍虽是农妇,但却不傻,将前后之事一串,再想到杨家妹子那俏丽姿容,救得那金国王爷,随后段天德来袭,再之后郭杨两家家破人亡,之后的十八年,杨家妹子摇身一变,成了金国的赵王妃……

    而最后的结果,杨家一家团聚,郭家只剩下孤儿寡母。

    李萍面露痛苦之色,有些无法接受,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她也不是没想过面前的这个年轻人骗她,可当年的事情发生时,这年轻人估计还没出生,也不可能知道的如此清楚。

    蒙古包内,一阵沉默。

    李萍半晌后,才沉声道:“意思就是说,我郭家真正的仇人是完颜洪烈,金国的那位赵王?”

    戴道晋默然点了点头。

    李萍又是一阵沉默,有些茫然,一个段天德,尚且要全力去应对,大金国的赵王,连宋国皇帝都不敢得罪的人,如何报的了仇?

    半晌后,戴道晋突然道:“郭大娘,听说郭靖是蒙古的金刀驸马?”

    (本章完)


………………………………

第二百三十四章 借力

    李萍心情沉重,听到戴道晋说及郭靖金刀驸马的身份,默默点了点头,道:“靖儿那孩子自小与华筝一起长大,很是亲近,后来靖儿立了功,所以大汗便将靖儿召为驸马。”

    戴道晋点了点头,说道:“郭大娘,你觉得郭靖以后回来做蒙古的驸马如何?”

    李萍听到此言,脸色一正,断然道:“自然不行,靖儿他是大宋子民,怎么可以做蒙古的驸马。”

    戴道晋微笑道:“郭大娘明大节,让人佩服。”

    随后转口道:“您在大漠生活十八年,和铁木真也算是熟悉,你对铁木真和蒙古怎么看?”

    李萍脸色缓和,虽仍有忧虑,还是慢慢说道:“大汗是个草原上的豪杰,对我们孤儿寡母也很照顾,至于蒙古?我只是个老妇人,不知道你指的是什么?”

    戴道晋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转问道:“郭大娘,你觉得金国强大吗?”

    李萍闻言,脸色一暗,点头道:“我们大宋对金国称臣,金国自然是很强大的。”

    戴道晋摇了摇头,“金国是很强大,但那是以前,现在金国皇帝无雄才大略,且又猜忌成性,内政不良,军政已衰,开始走下坡路,反观铁木真带领的蒙古部族,逐渐将草原各部统一,已经露出崛起之相。”

    李萍听得有些不解。

    戴道晋继续道:“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金国虽然日落西山,国力依然还是很强大,大宋依然不敢掠其锋芒,所以郭靖想要报杀父之仇,依然很困难,只能借力。”

    李萍不懂军国大事,但却是听懂了戴道晋后面的这句话,迟疑道:“你是说借蒙古人的势?”

    戴道晋点了点头。

    李萍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说道:“不可,我们母子俩久在大漠,深知蒙古人和金人一样,对南朝的锦绣江山垂涎已久,靖儿回来做了金刀驸马,即使借蒙古之力报了杀父之仇,之后大汗定会让他南下侵宋,以靖儿的性子,定然不会同意,到时候大汗定不会放过靖儿。”

    戴道晋此时听了,眼神中露出诧异,这李萍居然能预料到这些事情。

    戴道晋笑着赞道:“郭大娘慧眼如炬,却是会有如此可能。”

    “但是,郭大娘您在大漠待了这么久,那些蒙古人,因为你们和铁木真相熟,所以对你们有善有加,您不知道的是,蒙古人比金人更加凶残,他们攻城略地,往往稍有抵抗,都会屠城,残杀无辜居民,之后更是实行种族灭绝政策,所过之处,白骨盈野,十室九空都是好的。”

    李萍面露震惊,失声道:“这怎么可能?”

    戴道晋:“怎么不可能?他们的对你们友善,是因为他们拿你们当自己人了,招郭靖为驸马,是把郭靖当成了蒙古人了。您在这里生活,从不外出,不了解情况,铁木真麾下的蒙古士兵在西面,攻城略地,那些小国家,往往国灭之后,那就是真的灭了,因为人都被杀光了。”

    李萍脸上的惊色依旧。

    戴道晋沉声道:“若您不信,我可以带您去他们交战的地方看一看,你就知道我这寥寥几句话,相对实际的场面是如此的苍白无力,屠杀,灭种,强女干,甚至他们会将孕妇的肚皮抛开,将腹内的婴孩取出,还有他们喜欢将人的头颅砍下,垒在一起以供取乐,此种等等,这些事情,对于蒙古人来说,比之茶饭喝水也差不了多少。”

    李萍的脸色有些发白。

    戴道晋继续道:“您想一想,以蒙古人的残暴性子,在灭了金国之后,南下侵宋,面对那花花江山会如何?看到大宋的如水一般的女子又如何?”

    李萍似是想到了那个场景,脸色又白了一分。

    戴道晋说这些,可不是吓唬李萍,历史上,“崖山之后无中国”可不是开玩笑的。

    蒙古包内,一阵寂静。

    半晌后,李萍打了个寒颤,颤声道:“可……可这些事,我们孤儿寡母又能有什么办法?又有什么用处?”

    戴道晋沉声道:“有用,有大用,蒙古之所以崛起,乃是因为我华夏大地,朝廷衰落,若是中原是统一的王朝,蒙古几万人又怎么可能崛起,纵观前人,只要中原王朝统一,不管是匈奴还是突厥,也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

    “但现在不同,中原大地被分割,金国在北,已然开始衰落,南宋王朝已经腐朽不堪,病到了骨子里,纵有良医,强敌在前,也是没有时间“吃药治病”,这么个时机,机缘巧合,蒙古又迎来了铁木真这一枭雄,统一各部族,逐渐开始露出獠牙。”

    李萍哪里知道历史,半明白半不明白,但却是感受到戴道晋话语中的沉痛,即使如此,她依旧不明白,这些天大的事情,和他们孤儿寡母有扯得上什么关系?

    戴道晋继续道:“蒙古的崛起,占了天时,再加上现在蒙古的贵族皆是被铁木真团结在一起,又占了人和,北方多是平原,蒙古骑兵无往不利,又占了大半的地利,如此发展下去,蒙古早晚不可遏制,挥兵肆虐天下。”

    “一旦如此,屠杀不可避免,将来汉人多灾多难矣。”

    “所以,必须有人去阻止,去尽力挽救。”

    李萍听得这些,心里不是滋味,却又无力,突然想到戴道晋曾提起郭靖是金刀驸马,反应过来,迟疑道:“你是说让靖儿去阻止?可靖儿哪有这个能耐?”

    戴道晋静静道:“郭靖若是做了金刀驸马,便是铁木真的女婿,铁木真有四子,长子术赤,此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及四子托雷,前三子与他关系甚好,托雷更是与他结为安答,蒙古以后必然要对花剌子模、西夏、金国用兵,郭靖在这些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到时铁木真年纪已大,死后不管是谁继位,郭靖必然是蒙古的顶级贵族,手握重兵,取得话语权,到时候南下侵宋已是必然,郭靖可凭手中职权,取得主帅位置,到时约束手下兵卒,不得屠城灭杀汉人,相当于救了数不清的汉族子民。”

    李萍听了这话,愣在那里,怔怔的看着戴道晋,有些呆住。

    戴道晋还再续说,“最后,郭靖再……”

    突然外面响起一道清脆女声,顿时闭嘴不言。

    (本章完)


………………………………

第二百三十五章 走了

    “郭大娘,您在家吗?”门外那清脆的女声,再次响起,说的是蒙古语。

    李萍回过神来,眼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后恢复镇定,对戴道晋点了点头。

    随后大声道:“是华筝吗?我在家呢,你进来吧。”也用了蒙古语对答。

    随后,一个人推开门帘,弯腰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一个四五岁的孩子。

    戴道晋见到来人,眼前不禁一亮,他这一路来见得人,不管男女老少,大都皮肤略显黑色,可能由于草原上风吹日晒的原因,但眼前这女子双目如水,皮色犹如羊脂一般,玉雪可爱,鹅蛋般的白腻脸蛋,个子高挑,若非那一口流利的蒙古语和一身蒙古打扮,戴道晋倒以为其是汉家女子了。

    华筝进了来,突然见到坐在那里的戴道晋,楞了一下,才知晓来了客人,她并没有局促,反而落落大方的对戴道晋笑了笑。

    戴道晋站起身,也向她笑着点头致意,她对这小姑娘倒是没什么恶意。

    华筝随后看着李萍,将手中的东西递给李萍,口中道:“郭大娘,父王上次打了胜仗回来,给了我好多东西,我今日选了几件给您送来,我知道您不喜金银,所以特意选了几件生活中用的。”

    李萍听到这话,看着华筝手里的狐裘披肩,莫名的想到刚刚戴道晋说的话,这披肩说不定便沾着不知何人的鲜血,又是何人曾经用过。

    华筝见李萍脸色不太好,将手里的披肩递给旁边的小孩,“蒙哥,你先拿着。”

    随后,走到李萍身边,手挽着李萍的手,关心道:“郭大娘,您没事吧?”

    李萍赶忙道:“没事,可能是有些劳累了,所以才这样,没事的。”

    华筝听了,也没在意,笑道:“您没事就好,郭靖去了中原,你有什么事情,一定要告诉我啊,我毕竟是……”说到这,华筝脸色一红,没有再说。

    戴道晋没去看她们在那聊天,而是低头看了看那唤“蒙哥”的孩子,虎头虎脑的,暗道:这便是窝阔台死后,蒙古的掌权人。

    两人聊了一会儿,李萍才反应过来,对华筝介绍道:“这位是黄培风,郭靖在中原认识的朋友。”

    华筝听了眼睛一亮,上前几步,问道:“你是郭靖的朋友,郭靖还好吗?”

    戴道晋笑道:“他很好。”

    华筝问道:“他在那里,没有人欺负她吧。”

    戴道晋笑着摇头。

    华筝突然双颊晕红,低声道:“他……他在中原,没有喜欢上别的姑娘吧?”

    戴道晋哑然失笑,摇了摇头。

    华筝顿时松了口气,笑着和戴道晋聊了一会儿,便带着那小孩离开了。

    李萍将其送走,看着她离开的背影,略有沉默。

    回到屋内,两人相对而坐。

    半晌,李萍才道:“靖儿,若是如你所说,那……那岂不是要遭世人唾骂?”

    戴道晋点头道:“这件事的难处便在这里,若是如此做,便会被天下人误解。”

    李萍没有说话,低头沉思。

    戴道晋也没说话,静静地等着郭母的回答。

    过了良久,李萍抬头看着戴道晋,眼睛里带着血丝,神色有些略带痛苦的道:“那就让郭靖回来做金刀驸马,不管他将来能不能向你说的那样,能够救得那么多的汉人,起到如此大的作用,只求能多救些,便多救些吧,委屈他一个人,能救如此之多的人,他会理解的。”

    戴道晋脸色一肃,起身庄而重之的弯腰一礼,随后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道:“郭靖的委屈不会白受的。”

    李萍愣愣的盯着地面,没有说话。

    戴道晋默默坐下,于他而言,他敬佩李萍,或许有人会说他虚伪,明显此举有些道德绑架的意味,但戴道晋却是不甚在意,他若是蒙古的金刀驸马,这事他便自己来做了。

    戴道晋自觉自己又不是什么好人,他之所以来找李萍,便是李萍在整件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李萍再=才能让郭靖回来做金刀驸马。

    扶南宋?拿什么扶,他虽空有一身武力,但南宋的烂摊子,他自己一个人顶个屁用。

    再说,为什么要扶?赵家人坐的天下,才是天下吗?

    根子已经烂了,不如将其拉下马,换个人坐天下,阵痛之后,再换来二三百年安稳日子。

    不破不立。

    蒙古崛起已是必然,戴道晋不是没想过,在大漠一路莽过去,将黄金家族杀个干净。

    戴道晋虽有绝世武力,敌得十人,百人,千人,还能敌得过万人?暗杀这种事情,你第一次可以,第二次可以,第三次可以,第四次呢?

    况且还有密宗的存在。

    武力掠夺是现如今的整个蒙古高层的共识,并非死了一个大汗便能消除的。

    就算杀了铁木真,杀了窝阔台,然后蒙古内乱,金国、西夏继续国祚,南宋又能好到哪里去,凭宋皇的昏庸,朝廷一身的“沉珂病痛”,根本毫无中兴的机会,还不是在金国的阴影下苟活。

    所以,就算刺杀蒙古高层,也不应该是这个时候。

    索性让蒙古,将花剌子模,西夏的党项人先解决掉,至于金国……

    戴道晋眼神幽深,脑子里不时的转过这些念头,仔细思索着一些可能。

    外面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接下来,戴道晋在这里呆了两天,这两天里,和李萍说了一些事情,然后就告辞了。

    ……

    临安往东约百十里的地方,一处偏僻的村落中。

    此时,正晌午,微风和煦。

    杨铁心和包惜弱二人此时却心头火急火燎,他们发现杨康走了。

    屋内,杨铁心手里拿着一张纸,一身粗布麻衣的包惜弱从上前来,看到:娘,这两个月有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你们生活幸福而满足,但孩儿却是要疯了,实在无法接受这种生活,孩儿走了,勿念,二老安心,孩儿不会向任何人提起娘还健在的消息,以后多多保重,有机会孩儿会回来看你们,杨康留。

    包惜弱红着眼眶,扭头道:“铁哥,康儿走了,他会去哪里啊?”

    杨铁心脸颊绷起,还能去哪里,除了那个人那里,他又有何处可去?

    杨铁心将手里的纸攥成一团,半晌,吐出两个字,“孽子。”

    随后,杨铁心安顿好包惜弱后,独自一人离开这小村落,手提长枪,往终南山而去。

    作者历史知识并不过关,严谨性,可操作性也有些想当然,各位不必纠结。

    就权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