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四宇天际-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有个疑问?”
“什么?”
“最后谷底招意爆发,我们围住了三面,那第四个出口是谁挡住的?”
“这个嘛,我只能回答你——武林冢。”
¥¥¥
武林冢外百里的一间小酒肆里,一个长相俊美,满头白发的男子正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慢慢的品着浑浊的酒。
他的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的优雅,显得与这间小酒肆格格不入,但此人却一点不在意,依然将那浑浊的酒当琼浆玉液来品味。
每个从他身边路过的人,都会不由自主的心生敬意,因为在他身旁,内心格外的平静,似乎此人是一位修行千年的古佛。
就在此时,一个身上散发强大戾气之人走进的酒肆。
此人气场之强,周围的蛇虫鼠蚁纷纷逃离,好似世间末日,就连酒肆里的老板兼小二也因莫名的恐惧而躲得远远的。
那人一进来,便坐到俊美男子面前,随手给自己倒了杯酒。
“嗯……堂堂上任五帝硕果仅存的齐天帝竟喝这样的酒。”
但见齐天帝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说道:“我也没想到,百年前邪道绝世高手——云邪皇,竟然愿意屈尊降贵,与我这老不死的在这间小酒肆谈论四宇并行的天下局势……”
………………………………
寻亲卷 一、家有莲花洁如雪
一、家有莲花洁如雪
今日是五月初一,距干尸事件解决也仅过去了几天,而离端午节也没几天了。
在拒绝了知县的招揽以及热情的招待,对付干尸的五人,走向各自的目的地。
相比起其他人,李玄意就差点了,他虽然有目的,却并没有什么目的地。
他这次离开家,就是为了寻找他的堂妹——“白玉莲花”李玄清。
李玄意出生富贵之家,如果夸别人家有钱,是富可敌国。那么,称他家富已敌国,也不算夸张。
记得小时候家中人口繁盛,除了爷爷、奶奶以及父亲外,还有自己的亲叔叔。这是他们这一系的人,还有其他支系亲戚来往不断。每到吃饭的时候,就光他们小孩子,都能上十几人。
但自从爷爷、奶奶相继去世之后,家中的变故就接连不断。
先是自己的父亲因重病而亡故,之后是自己的母亲因伤心过度而撒手人寰。紧接着便是比自己还小一些,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叔叔,更是离奇的失踪。
如此一来,所有人都把矛头指向自己那“幸运”的二叔。
以前来往总是笑脸相迎的亲戚,也都一个个杀气腾腾而来,怒气冲冲而走。凭着二叔强硬的手段,家中倒也没有衰败之象。
但如此一来,李玄意也就失去了快了的童年。
没有了父母,李玄意在自己家也像寄人篱下一般。不知什么原因,自己的二叔都不愿见自己。
即使每天早上去请安,二叔的脸也是一种说不出的严肃,见到自己就是“嗯”了一声,便匆匆让他离开。
不仅是二叔,就连家中的下人,也是远远的离着自己一段距离。
家中除了二叔的女儿,自己的堂妹李玄清,就只有老管家李孝对他是最好的。李玄意很想家中恢复到以前的那个样子,但他一个孩子又怎会明白,这财富堆积如山的家族背后,有着怎样权欲斗争。
李玄意想当然认为,别人之所以远离他,管家与堂妹和他亲近,这都和他的身份有关。因为他是主子,别人是仆人,所以他们之间有距离。如果他表现得亲和一些,不把自己当主子,也不拿自己当主子,也不拿别人当奴仆,这样大家便能其乐融融的一起生活了。
虽然很努力的对他人好,但很显然没什么效果。不过还是孩子的李玄意并不气馁,反而更加和善谦逊。
时间一长,反而和这些仆人、老妈子的孩子打成了一片。
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李玄意一天天的长大,同时他在李家的地位也一天天的强大。而他的二叔,也一天天的衰老。二叔还是没有儿子,只有那么一个掌上明珠。
虽然对女儿宠爱的无以复加,但这么大的一个家业,怎么能交给一个女性。再说那些亲戚,这么多年来被打压得早已不成气候,而他们的子女们,则各个都成了纨绔子弟,除了败坏家风与财产外,对他李家叔侄没有任何威胁。
而在这场争斗中,胜利的天枰又稳稳的倒向李玄意一方。因为成长的不仅是李玄意,还有那些与他一同玩耍的同伴,那些老家仆的孩子们。
现在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作为父子、母女的下人,为了不同的主子,成了两派。而李家现在的家主,虽然明知这些孩子们是个障碍,但由于他们父母的关系,反而不能赶他们走。
而在这场家族争斗漩涡中的叔侄两,却完全没有争斗的样子。李玄意依然和善的对待着家中的每一个人,包括他的二叔。
而二叔,则频繁的与权贵接触。
原本,这些行商的子弟不能参加科考,所以李家的人便兴办私塾,出钱资助各方的读书人。因此,他们李家在官场上有着极深的关系背景。
这段时间,二叔所见的,只是一小部分而已。但其意图已然很明显了,是想通过这些官员的关系,来让自己在这场争斗中获取胜利。
但是酒喝着,礼收着,却不见他们有任何动静。这其中的原因,可能只有二叔与来往的官员知道。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二叔每天见各种各样的人,但就是不见李玄意。
以往,李玄意给二叔请安的时候,他老家会冷冷的看他一眼,再冷冷的应一声。但现在,二叔总是背对着他,一个音节也不愿意发出,只是摆摆手,示意他先退下。
即使半路相遇,也是视他如空气一般。
据老管家李孝说,他长得跟自己父亲年轻时一模一样。而二叔是将他父亲害死的幕后真凶,他自然不愿见他。
但李玄意不相信,他确定自己的父亲是真的病死的,而自己的三叔是自己走失了,并非二叔动的手脚。
当所有人都把精力放在两个人身上的时候,却有个人不买任何人的帐,我行我素的做自己想做的事。
这个人就是李玄清。
李玄清是二叔的掌上明珠,和堂哥李玄意一样,从小就爱跟那些下人的孩子一起玩。
由于堂哥的照顾,以及那些孩子父母的叮嘱,李玄清算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而李玄清这孩子从小就正义感十足,常常为那些孩子的错误向父亲求情。
而每次只要自己求情,父亲就一定会答应。每当有得到帮助的孩子的感谢,总会让她飘飘然。
长大以后,李玄清的这份正义感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升为侠义精神。而当她学到武功之后,更有“天下不平,没我不行”的想法。
但她毕竟是温室里的花朵,其父亲不愿她一天到晚在外夜,是以一直不让她出远门,只是请了些武师来家里陪练,说些江湖事来给她听,目的就是为了能让这丫头把心放在家里。只要不到外面惹是生非,哪怕是家里鸡飞狗跳也没关系,
一开始,这一招挺有效的,在打倒几个武师后,总要向同时学武的堂哥炫耀一下。家中的人多,偶尔也会和李玄意过几招,但每次的结果总是平手。
这样一来,李玄清就觉得自己的武功比堂哥好,为什么堂兄能出门行走江湖,而她不能。而当听到江湖中一些女侠们的故事,她就更按耐不住了。向父亲提了多次,始终得不到同意,这股火,只能在比武的时候向武师们身上撒。
心中有火,动起手来可能就没轻没重。
在这些武师中,有几个学武是想在江湖上闯一番名头,但时运不济,只落得陪公主练拳。原本对这种生活他们就很反感,但为了生活也只有忍了。
但如今被打了之后,还受到对方的言语不善,心中的火也给点了起来。于是不管不顾,拿出十成功力与对方交手。
哪只一交上手,那名武师才明白,眼前这名看似娇生惯养的小公主,并非自小躲在温室里的花朵。对她的偏见,也全因双方身份而形成。
才交手不过十多回合,那名武师便支持不住了。
他只见李玄清双手似莲花绽放,身形如春燕起舞。转眼间,身前身后全是李玄清,再无其他。
那名武师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打倒;怎么爬起来;怎么回的房间。当他回过神来,是因为有人在敲房门。
门开了,外面站着的是李家兄妹,她是来道歉的。
李玄清自然不想道歉,她认为自己没做错,是因为对方武功不济,才会被打倒的。更何况通过这件事,她明白,原来那些武师一直看不起她,从来也未用过真功夫。
虽然那些人施展全力也不是她的对手,但这么长时间以来被蒙在鼓里,任谁都有一肚子火。
所以,当堂哥来让她去给那名武师道歉的时候,她是十二万分的不愿意。
从来,李玄清都认为,自己的武功要比她那老实巴交,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堂兄要好。但当她第一次看到堂哥发火,竟然害怕起来。
最后在无奈之下,只得给对方道歉。
虽然接受了对方的道歉,但在第二日,那名武师还是向家主李天寿请辞。
李天寿知道挽留不住对方,只得多给他一些钱财,让他离去。
接下来的日子,武师们也一个接一个的离开。
李天寿也不多说什么,不但没有阻拦,更不再请其他武师。
家中一下子少了那么多人,整个李府也变得安静了。但真正的原因,还是李玄清的离开。
对江湖生活的向往,以及长期以来受到的压抑以及欺骗,让这丫头再也忍不住,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里偷偷的离家出走。
得知此事的李天寿,急得恨不能拿头去撞墙。在花了许多钱,托了好些人,最终由李玄意将人带回家。
见到女儿,李天寿没有愤怒指责,也没有激动的把孩子抱在怀里。只是淡淡的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想玩就去玩吧,不过以后别再一声不吭就离开,好歹也要有个人陪在身边吧。”
自此之后,江湖中又多了一位行侠仗义的女侠,至于她身边是否有人相伴,别人就不太在意。
不过,这一次,事情闹得就有些大了。
古话说得好,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今年李玄清已经二十二岁,虽说是一朵纯洁的白玉莲花,但做父母的,更希望孩子能嫁个好人家。
而且就年龄来说,不少与李玄清同年的大家闺秀,孩子都会偷看人洗澡了。
做父亲的虽然着急,但也知道女儿的脾气,不敢直接提,只是旁敲侧击先问问女儿有没有这方面的想法。
但李玄清又哪里是那种安下心来相夫教子的人呢,在问了几次都没有结果的情况下,李天寿便有了婚姻大事从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决定。
相亲,自然要找个门当户对的,这种观念自古已有,而高攀这个念头,更是连史书上都有。
对于商人而言,他们虽然有万贯家财,但却并没有相应的地位。那些个平时笑脸相迎的官员,打骨子里就看不起他们这做生意的。士农工商,商,永远是最后的。就算是青楼内的一个歌女,对待落魄书生的态度,往往都比他们好。
这个时候,他们就会想办法拉关系,以便提升自己的地位。
拉关系的方法与手段有很多,就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
李氏家族,是个很会经营的家族,这不仅仅是在生意场上,更体现在人际关系层面。
在朝中,李家就有很多很多关系。但有关系不代表地位相同,所以,李天寿就想高攀,在朝中找一官员的公子。
终于,在寻了无数目标之后,李天寿终于锁定了一个目标——叶天华。
说起来,李家与叶家,并没有太深的关系。
叶天华的父亲叫叶飞,出生在一贫穷家庭。不过叶飞自小天资聪慧,被“国学馆仁义堂”中的一位先生看中,收入门下。
毕业后,叶飞进京赶考,得到过李家的资助。高中之后,对李家自是感恩戴德。但怕和李家走得太近,成为敌对势力的把柄,说他官商勾结。渐渐的,两家也就不再来往了。
现如今,叶飞在朝中的地位还算稳固,而且儿子也早到了娶妻生子的年纪。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让叶飞怎么能不重视。
在一次同僚的聚会上,叶飞又再一次见到了李天寿。
现在的叶飞,已经了解到,李家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商人家族。他是“士、农、工、商”四大族中商族双首之一,其地位并不输给国学馆。而且其家族时常帮助朝廷拿钱出来赈灾,受到先皇的赞赏,更赐下白玉元宝一枚。
朝中的官员,无不以能跟李家攀上关系为炫耀的资本。只是,作为读书人,在内心还是把等级划分的很严格。
对于当年主动的疏远,叶飞感到既后悔又羞愧。有心上前结交,又怕对方当场翻脸,失了面子。但是李天寿却表现的很豁达,不计前嫌,主动上前去与他交谈。
这一交流,叶飞仿佛又回到当年。
那时,他还仅仅是个默默无闻的赶考举子,住的是李家开设的民驿中。
那时候,李天寿就时常来旅馆与众人讨论学问。虽然出生商人家庭,但李天寿对经、史、子、集无不精通。
叶飞相信,如果李天寿参加科考,必是榜上魁首。
多年以后的这次交谈,李天寿不但没有对他疏远的事感到不满,反而隐约提到儿女的婚事。
李天寿之所以选择叶飞,是有原因。
朝中地位比叶飞高的太多了,但他们身边帮助他们的人,多如牛毛。即便有自己的资助,其功劳也未必能居其首。
但叶飞就不同了,两人本来就有交情。而他的地位在朝中也是不上不下,若是他想做到辅政之首,能求助的,只有这个亲家。如果女儿再为他们叶家添丁增福,那将来李家的地位,必将更上一层楼。
但叶飞却以为,是李天寿着急女儿的终身大事,在谈话中不经意的说出来。可令叶飞没想到的是,自此之后,李天寿时常约他出来喝茶,而谈论的,多是他的儿子叶天华。
到后来叶飞才明白,原来李天寿是真的想与他结儿女亲家。
婚姻大事,岂能儿戏。
这句话是父母常对儿女所说的,但面对这件事,作为父亲的叶飞,也不得不慎重考虑。
此前,他就听说过关于李天寿之女的事情。
在叶飞的心目中,女子就应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善针织女工,熟读《女儿经》、《烈女经》。
像李玄清这样整天在外面疯的野丫头,自然不是他心目中儿媳妇儿的最佳人选。
既然对李玄清不满,叶飞是否会拒绝这门婚事,而李玄清的出走,会否跟叶家有关?
欲知后事如何,请继续收看《玄黄四宇》·寻亲篇,第二集——端午佳节静寒蝉
………………………………
寻亲卷 二、端午佳节静寒蝉
叶飞是那种比较传统的人,李玄清的行为,并不符合他心目中大家闺秀的气质。不过说实在的,叶飞也有点喜欢这个小丫头。
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正气。而李玄清的身上,正好有这种正气。
这种正气叶飞也曾经有过,不过那是在他年轻的时候。随着年纪一天天的增长,以及在官场的打磨,他的正气已经所存无多。
对李玄清的为人,叶飞很欣赏,但作为一个待字闺中的少女行为,叶飞又不是很满意。
这种矛盾的心理,让叶飞不知该如何选择。
因此,他有一个想法,一个让他自己也觉得不应该的想法。但就在这时,李天寿竟然主动提出他那不该的想法。“叶兄,有空的话,让令公子常来我家坐坐。”
未出阁的女子,就应该整天待在闺房里读书、绣花,怎可以随便见人。正因如此,叶飞虽有心让两个孩子见见面,但也不好开口。就算李玄清成天在外面野,自己也不能提出这种失了礼数的想法。
幸运的是,李天寿先提出了这个建议,叶飞反而不用开口。
既然如此,就让两家孩子见见面。就算最后不成,走动走动感情也是不错的。
几天后,李家来了一位常客——叶天华。
一见到叶天华,李天寿就很是喜欢。
早就听说叶天华一表人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再过几天,叶飞也陪同儿子一起来拜访李天寿,这主要是想看看李玄清。
因为自那天回来以后,叶天华心中就一直念叨这李玄清。叶天华的文采可算是得到大多数同僚的认可的,但自从那天从李天寿家回来,读书的时候就常走神。考校学问的时候,也常有答不上来的时候。
为此,叶飞也要见见这个让儿子魂不守舍的李玄清是怎样一个人。
看到了,人很美、很清纯,骨子里也透出一股大家闺秀的气质。虽然一刻也闲不下来,但那是青春活力的表现。果然是我的儿子,眼光一点也不差。
被人一直盯着的感觉是很不自在的,但父亲与大哥再三叮嘱,李玄清也不得不忍着。
也许是感到自己一直盯着别人看很不礼貌吧,叶飞干咳了两声,便与李天寿闲聊起来,让小辈们先行离开。
现在两人所聊的,自然就是两家的婚事。
不过,这都是一厢情愿的认为,婚姻之事自古以来便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跟儿女们商量,只是让他们知道这件事,并非争求他们的同意。更何况这两人都是“你情我愿”,就等着选定良成吉日了。
一离开会客厅,李玄清如脱笼的野鸟,立即恢复自己的本性,并向堂兄述说自己闯荡江湖的心计划。
刚说了个开头,李玄意就明白她的意思。
但李玄意绝不会容这个丫头出去,去查找杀了心背后的真相。何况,他也隐隐约约明白今日所见之人,意味着什么。
果然,没过多少天,叶家便派人下聘礼,并定下婚期。
咋听到这一消息,李玄清自然不愿意。在她的心目中,当然是闯荡江湖、行侠仗义。在家相夫教子,她可受不了。
虽然和父亲吵了多少次,但父亲这次是铁了心答应这门亲事,不管她怎么闹也没用。“人家叶公子有什么不好,一表人才,又是官家子弟,你还有哪点不满意。”
本来,这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但天不从人意,这其中又出了个岔子,而且还是个不小的岔子。
准确的来说,应该是一件震动朝野的事情。
在朝中正派领袖,兵部主事王守仁,因罪被贬。
王守仁一出事,朝中局面立时变得不明朗。
正直之人一时没了主心骨,不敢轻举妄动,像叶飞这种中立之人,也看不出将来的发展,只得闭门谢客,连婚期也往后推迟,以免遭人口舌,落下把柄。
听到这个消息,李玄意心头沉重,李玄清却如冰封解冻、久旱逢甘(当然是指推迟婚期的事)。
可推迟并非终止,所以还要想其他办法。
但家里人都很支持这门婚事,想靠他们帮忙,那是不可能的。
思来想去,唯一能行得通的,便是离家出走,而且是走的远远的,让家里人都找不到。
但可惜的是,天不从人愿,家中还有个能力在她之上的李玄意。不管她做了多周密的安排,多精细的伪装,总是在快出门时被逮个正着。
还好堂哥有人性,没把这件事告诉父亲,给她有机会一次次的潜逃。李玄意希望,堂妹能在失败中认清事实。
但天不从人愿,虽然每次都不成功,可李玄清屡败屡战,她坚信,只要坚持不放弃希望,就一定会成功。
果然,她的心念得到了上天的回报。就在前几天,堂兄李玄意被几个朋友请出去。具体是什么情况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事一定与王守仁有关。李玄意可是很在意这件事的,为此,他不得不放弃监视堂妹,离开家门。
李玄清可是很感谢这位为国为民的王大人,若不是他,只怕现在自己已经嫁为人妇。就算是被贬,也还为自己创造了一次逃走的机会
同样姓李,同样因为王大人,但李玄意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王守仁的出事,朝廷少了一位栋梁支柱,百姓少了一位再世青天。
为此,天下针对此事出现了三种做法。
其中一种是邪派武林的做法,那就是杀,杀了一了百了,还可向朝中对王守仁不满的势力邀功。这一派的人与朝中东厂、锦衣卫等关系密切,意见也很统一。
反观正道方面,却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保;一种是救。
保的人认为,王大人虽然获罪,但只要刑期一到,或者皇帝赦免,到时候还可以东山再起,带领朝中群臣抵抗奸佞。只要这段时期好好保护王大人,让他不被奸邪之徒所害便可。
而要救的人,则认为朝廷昏暗,早已被阉党所控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