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醉梦仙侠传-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迫獠耸撸蠹一毒垡惶谩
姬荀说道:“各位尊长,各位兄弟,我们召平今天是要庆贺一下,我们经历了磨难,没有垮掉,而是比以前更加地强大了,这全赖我们周人祖上英灵的护佑,以后,我们还要更加的团结,广招远人,多生孩子,多开荒地,让我们的召平越来越强大,在周南一带,再无人敢于觊觎我们。”
众人都随声附和着,姬荀就举觞劝酒,大家于是共饮一杯。姬荀说道:“再者。今天也是为姬武他们外出买粮食做贸易的人送行。今番他们一共六十二人。赶了有五十辆大车,这些车子都是驾辕了四匹马的战车,可以装载千斤中的货物,打仗的时候,还可以冲击敌人的阵营,再加上我们勇猛的战士,我们这五十辆战车出去一遭,就会将我们召平的威名传播的很远了。”
众人都鼓掌。
这时只见一人站起来说道:“有酒无歌。不成欢宴,我来为大家唱上一首歌,一来是为大家祝酒兴,二来也是祝祷我们的王上多得贤臣辅佐,这些贤臣也都能够和我们的王上一样长寿且多子。”
众人看时,有认得的,也有不认得的。原来那人就是姬荣,只听姬荣唱道: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
南山有桑,北山有杨。乐只君子。邦家之光。乐只君子,万寿无疆。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乐只君子,德音不已。
南山有栲,北山有杻。乐只君子,遐不眉寿。乐只君子,德音是茂。
南山有枸,北山有楰。乐只君子,遐不黄耇。乐只君子,保艾尔后。”
这姬荣所唱是当时周人请客吃酒时通用的乐歌,这歌词所表达的意思是贤人就像是山上的各种植物,而国家和国君就好比是那巍峨的大山,山上有了绿色植物的覆盖,也便会更加地稳固和景色秀美,国君有了贤人的辅佐,才能够地位稳固,国运久长,这些贤人都是国家的栋梁啊,他们都是民众的父母官,但愿他们都能够长寿而且子孙得以繁盛。
众人又都鼓掌。这时,姬荣就又自我介绍道:“我叫姬荣,是我们太巫的学生,我是从王城追随我们公子一同来到召平的,今番是奉了公子姬昌的命令,来看望我们召平的父老乡亲们的,我还带来了公子姬昌送给大家的青铜礼物,这里还有我们王城里来的百十名伤兵,我就是要带领着这百十名伤兵来一起建设我们新召平的,今后我姬荣就要和大家朝夕相处了,我们一定会团结得很好的,我们召平也将会在我们公子姬昌的带领下越来越好的。”
众人又都鼓掌表示欢迎。只有召平为首的一些人鼓掌鼓得不是很情愿。
这时,就听有人说道:“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但是我曾经听说过仁人之治理天下,事百姓就如同是孝子之事亲也,天下事是要由天下人来说了算的,这少数几个权贵,怎么就能够妄自尊大的要去做那天下人的父母呢?这所谓的几个贤人,怎么好就要替天下的人来决定一切呢?这到底是要做天下人父母的人是真正的仁义呢?还是那要做天下人儿女的人才算是真正的仁义呢?姬荣先生能够为我们解释一下吗?”
姬荣循声望去,只见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那召平地区富有传奇色彩的姬孩。
这姬荣自来就只是知道做官的人都是高人一等的,无论是学识、见识、品行修养,都应该是高于常人的,是应该成为民众的师表的,他哪里听说过做官要做百姓儿女的道理呢?
这姬孩也是那次跟随太巫姬望前去访问山中的九黎老人时,从九黎老人那里听到的一套学说,他也是在自己的内心里面已经接受了九黎老人的那套学说了,故此,今天听到姬荣的话语,就感觉很是不舒服,故此才提出了异议,也并非是要给那姬荣出难题、办难堪。
怎奈那姬荣一时之间竟然就不知道该如何作答了,只是愣在了那里,说不出话来。
这时众人也都在纷纷议论道:“是啊,这好像是说得都有理呀??????不对,这明明就是针尖儿对麦芒儿嘛,一个向这边说,一个向那边说,怎么能够是都有理呢??????是啊,肯定一个说得对,一个说的不对??????谁对谁不对呀,我怎么都给搞糊涂了??????你是愿意当人家的儿子,还是愿意当人家的爹呀??????那我在我儿子面前就是爹,在我爹面前就又是儿子了??????当儿子受爹的管,不用操心,但是也不自在。当爹了。你就管着你儿子了。但是却操心受累??????我还是愿意当爹,做什么事情都有自主权,干好干坏自己都认了,要是让别人给管着了,那人心善了带我好了,也还可以,要是那人心恶了,虐待我。我可上哪里去评理呀??????是啊,心善也难保不有时候就办错了事,也还是会害人的,无意间害人,那也还是在害人呀??????是啊,我们还是应该都当爹,自己做自己的主??????对,说得对,还是应该自己当爹??????”
这是那姬荣就笑道:“要是天底下人人都自己做主了,大家莫衷一是。那岂不是就要乱套了吗?”
于是就又有那脑筋不好使的傻蛋便开始倒向了姬荣的一边,又是纷纷说道:“是啊。天底下都成了当爹的了,那到底该听谁的呀??????一家人里面就只能有一个说话算数的爹,要是一家里出了两个爹,那还不就要打翻了天才怪呀??????”
这时就听姬孩大笑道:“真是可笑,一家里固然是不可能出来两个爹,除非是有谁做出那认贼作父的勾当来了。试问这天底下有多少个家庭,难道这家与家之间,都是无法和谐共处的吗?”
于是一群人就又开始议论纷纷道:“是啊,也没见谁家和谁家就老是吵嘴打架的??????这世间是有公理的嘛,大家都遵从公理来做事,哪里会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呢??????就是呀,大家都按照约定的公认道理来待人接物,这不就是没有纠纷了吗??????就是有了纠纷,按照公理来裁断,也是可以说清楚是非的呀??????就是,还是姬孩说得对??????”
这时就有人问道:“姬孩,你是哪里学来的道理呀,以前我们怎么从来就没有听说过呀?”
姬孩说道:“离我们这里不算太远,有一个九黎族,那里的族长九黎老人告诉我的,我自从见到了那位长老,就明白了这天下原来还是可以有另一种治理的方法的。那就是人人都自己当家作主,大家再按照约定的公理来处理纠纷,这样也就人人都平等,个个都太平了。”
这时大家又都纷纷议论道:“好是好啊,可谁来定这个规矩呢??????要你自己来定??????我们知道些什么呀,怎么定呀??????你平时需要什么呀?就按照你自己的需要来提出你自己的要求也就可以了??????我平时就是种种地,做做手工活,也没啥需要的呀??????你除了吃饱喝足了,就没啥子理想了吗??????问题是我平时很不容易吃饱呀,这不,除了过年,也就是亲戚朋友的谁家里面有了个大事小情的,我出出力,随随份子,才会有顿酒肉吃,平时也没啥需要的啊??????有没有人欺负你呀??????又不是要我的命,欺负的轻些,也就伸伸脖子咽下去便没有事了?????这么说,你还是乐意做儿子,让人给管着呀??????是啊,自古道‘百姓子民,百姓子民嘛,那当官的就是咱老百姓的爹呀,这没啥子错嘛,我还是愿意当儿子,只求能够遇到个好官儿??????你还是想着要遇到个好爹吧??????这就是咱的命,规规矩矩的多好呀,干吗非要也去当爹呢?自己给自己做主,做什么主啊,谁听咱的呀??????那你为什么会听当官儿的话呀??????为什么呀??????还不是当官儿的手里面握着枪杆子刀把子吗,你不听他的,他还不就弄死你个毬??????”
大家边吃边喝边议论,倒也真是热热闹闹,说来说去,当爹自己做主固然好,可就是没办法实现这种理想,大家都在种地,都在给王城交粮贡,一家一户的各自经营着自己的一块田土,谁也没能力面对官府去捍卫自己的什么个人利益,又都离不开这块土地,一个个都上有老下有小的,谁敢胡来呀,只有听话,听当官儿的人的话。这样才能够有个活路。
姬孩听到众人的议论,也不再说话了,只是闷着头吃饭。放开了肚皮。只是捡着那好吃的一个劲儿的往自己的肚子里面搓。再不提那什么“仁人事百姓如事父母”的话了,这一切,在稳定的社会中,都只是一句空谈。
这时就又有人说道:“听说西面最近出了一伙人,专门的杀富贵人,救济穷苦人,已经攻下了有好几座城池了,那带头的叫做什么乌赤将军。”
就有人说道:“是了。我也听说了,不知道这些人会不会来到我们这里?”
又有人接话说道:“千万不要来我们这里呀,我们刚刚好过了些,可是在经不起乱了。”
于是便有人接话说道:“怕什么,公子姬昌的军队就在附近,刚才那个姬荣不是说,公子姬昌将来还要到咱们这里来屯兵的吗?那些个乱匪再也不敢来的了。”
有人又接上话头说道:“是啊,我们这里多好啊,人人都均匀,富贵贫贱都不差多少。姬荀待人又和善,我们可不会跟着什么乌赤将军去造反。”
又有人说道:“是啊。想那些受乒的人,他们平时也就只有忍受的份儿,活着就只能是逆来顺受,而一旦有了可以报复出一口恶气的机会了,那还不就砸烂他一切个毬,杀死所有乒过自己的人,烧毁他们的房屋,烧死他们的家人,挫骨扬灰,方才解恨哪!”
又有人也接口说道:“是啊,这也真是很可怕的事情啊,这样冤冤相报下去,何时才是个头啊?”
有人就又说道:“头儿?没有个头儿,我听说那黄河水是五百年就会清一回,黄河清,圣人出,这天下,就只有等待圣人出现了,才会清平下来。”
有人就又接着说道:“那圣人再长也活不过百十年,过了这段子时间,还不是又要乱了吗?”
“是啊。”有人就说道:“不乱怎么行呢?天还有四时的变化呢,该乱就得乱,我们人只能是看自己的运道了,摊着什么世道,就算是什么世道的人,太平了有太平的活法儿,乱世里有乱世里的活法儿,认命吧。”
姬孩听到了这众人的议论,只是心中感到一阵的厌恶,也是吃饱了的缘故,感觉着自己竟然和这样一群愚昧的人在一起吃饭,也真是一件恶心的事情,于是他就放下了筷子,不再吃了。只是坐在那里发愣,他也想不透,这世道究竟该会是个什么样子?究竟什么样的世道,才算是合天理的好的世道。
??????
这是,那太巫姬望已经吃完了饭,他看了看还在吃着喝着的众人,便准备也要跟大家说说话,理顺理顺大家的思想,让召平的人心都能够凝聚在一起,围绕在周王室的旁边。
??????
待到众人都吃喝已毕之时,那太巫姬望就站在院子最北面的高台之上,对大家说道:“各位乡亲父老,我们召平为什么会在大难之后,就又这么快的便恢复了元气了呢?大家可曾想过这个问题吗?”
众人都不说话,听着太巫姬望的下文。太巫姬望就说道:“这都是因为我们是强大的周部族的一员啊,要是单单只凭我们召平一个地方的周人,那么我们还能够存在吗?”
太巫姬望顿了顿,接着又说道:“不能,我们召平的周人,如若没有广大地域上的周部族来做后盾,我们就将只是原野上的一棵孤木,一只拍不响的手掌。”
说着,太巫姬望还抬起了自己的右手在空中挥动了几下。接着便又说道:“现在我们召平这里有一种情绪非常的要不得,什么情绪呢?就是老以为自己了不起了,老想着要与王城分庭抗礼,譬如说那座铜矿,就有人发牢骚说,不要王城前来救援,我们也一样打败了西戎人,也一样可以保得住铜矿,这话就说得太自不量力了,那座铜矿我也去过了,那么大一笔财富,岂是我们一个小小召平所能够消耗的了的吗?这天下比西戎人强大的敌人多得是,试问我们召平的这些人可以保得住这座铜矿吗?保一天可以,保一个月可以,那一年呢?两年呢?”
太巫姬望环顾了一下四周,见大家都在静静地听着,便又说道:“我们周人都是有族谱宗系的,周王族一直都是我们拱卫的对象,这是上天的裁定皇矣上帝!临下有赫,作邦作对,维此王季!受禄无丧,奄有四方!以笃于周祜,以对於天下,万邦之方,下民之王!是绝是忽,四方以无拂。上天的意志是不可违拗的,我们召平地区,也只有在公子姬昌的率领下,才能够拥有光明的未来。”
太巫姬望的话讲完了,下面的人群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人们都狂热的拍着自己的手掌,仿佛是已经跟随着公子姬昌开创出了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一般,人人都沉浸在了一种幸福感之中。
宴席散去后,姬荀叫住姬孩,带领着姬孩来到了稷堂正厅后面的一件储藏室里,拿出来一块帛书来,二人走回到正厅坐下,姬荀说道:“孩儿弟,想知道这是什么吗?”
列位读者朋友欲知后事如何,且待写书人下回分解。(未完待续……)
………………………………
第二篇商周英雄录第七十二章外出贸易
第二篇商周英雄录
第七十二章外出贸易
上回书说到,姬荀带着姬孩取出了一块帛书,要姬孩猜一猜,那是什么。姬孩看到那帛书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迹,也不知道那是什么,就随口说道:“哥,这敢情就是你记账的账簿子吧。”
姬荀说道:“是记东西的,但是记得不是帐。这是我们召平周人的家谱,你看??????”说着,就将那帛书打了开来,只见最初的头一个便记载的是姜嫄,接下来就是后稷,直至后面是越分越多。
姬荀说道:“兄弟,这天下人都说自己是什么炎黄的子孙,其实,那炎黄当年也只不过就是一两个部落联盟的大酋长罢了,这天下历来就是没有正主的,谁的势力大,这天下也就是谁的,我们最早也只是戎狄部落中的一支,只是到了祖宗稷这里,我们才开始定居农耕了,我们的祖宗聪明,于是就越做越大,人口也不断地繁衍,但是我们一直都记载着自己的谱系,太巫要我们拱卫周王族,其实我们都只是后稷的传人,要说是长子长孙才尊贵,那现今的季历王他就不是长子长孙,这天下又到底哪一个支派才算得上是正宗呢?这就像是一棵大树一样,向着东西南北的方向,发的都有枝枝叉叉的,也只是因为那向南的枝杈多得了些阳光,故此也就长得茂盛了,你能说,那向北的枝杈都是没用的废物吗?都不是那大树嫡传的亲骨血吗?不能吧?”
姬孩说道:“当然不能了。都是那大树上面发出的枝叶。那里会有什么贵贱之分呢?假若那向南的树枝断掉了,那向北的枝叶难道还就不再生长了不成?”
姬荀说道:“对呀,兄弟。你说的对呀。你知道吗?其实我们两个人是一辈的,而那公子姬昌比我们还要小上一辈儿呢?我们其实是和那季历王一辈的人,你说,这要是论起尊卑来,这到底该怎么算呢?”
姬孩听了,不禁就笑道:“嗨!哥你也是尽操些闲心,太巫伯父曾对我说到过。我们周人尊重别人有三个原则,那就是尊年长、尊德高、尊职位,一切都是要灵活掌握的。若我们非要去和那季历王与公子姬昌论个辈分大小的话,哥你觉得这现实可行吗?”
姬荀也不由得笑道:“这的确是很奇淡的一件事呀,简直就是没法论,只能是灵活掌握见风使舵了。”
姬孩也笑道:“没的那姬元就说。我们周人都是势利眼。一切都是按照着好处来定夺的。”
姬荀也说道:“是啊,看来我们的这个周礼很成个问题呀,要么你就死守礼法,变成个木头人或呆子,要么你就左右逢源变成个伪君子,真是很难保持一种平衡的中道啊!”
姬孩说道:“哥,我在山里面遇到过一位九黎老人,他的思想和我们周人的几乎是完全不同的。他本人又知天安命与世无争,只求得自身的一种逍遥。说是上天要人类兼相爱交相利,但是他本人还又是无所作为的,而今我们的周礼,又是这样的难于把持中道,我真是不知道我们到底该如何的去做人做事了?”
姬荀也说道:“是啊,我也很是迷惑。你觉得我们的太巫伯父,他真正的明白这些道理吗?”
姬孩说道:“不知道,但是我感觉他的内心里有着很强大的信念,他的这种信念好像是无法战胜的一般,他整个人都是按照这种信念在活着的,虽然在山中,他和那九黎老人辩论的时候,并没有占什么上风,但是我发现他也并未改变自己的信仰。这一点也让人感觉很不简单。”
姬荀说道:“如果是正确的,坚持就是一种美德;但如果是错误的,坚持则就只会是一种罪恶。不是吗?”
姬孩说道:“也是,那么我们该如何把握这个原则呢?”
姬荀也在沉思,没有说话。
姬孩就说道:“我想,应该就是‘仁’的原则吧,一种好生厚生的原则。”
姬荀说道:“孩儿弟,你说的这种‘好生、厚生’的原则,是对人还是对己呀?”
姬孩问道:“哥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呀?”
姬荀说道:“我的意思是说,你的好生厚生,是生自己,还是生别人?是利己,还是利他?”
姬孩说道:“应该是利他的,没的就说是要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了吗?”
姬荀说道:“自己的生命,难道就不是生命了吗?杀了自己的生命,舍了自己的身体,难道就算是一种仁义了吗?”
姬孩不禁问道:“那生人与生己若是两相抵牾的时候,我又该要作何取舍呢?”
姬荀也说道:“是啊?我们又该要作何取舍呢?”
姬孩想了想说道:“哥,我还是觉得,哪一个得生后的利益大,就取哪一个?”
姬荀问道:“你这个利益大,又是针对谁的利益来说的呢?”
姬孩想了想又说道:“不是自己,还应该是大家,是我们整体的利益,而不是我们某一个个人的利益,我们总不能只是顾了自己而抛弃我们父母亲人的利益吧?大而化之,我们也不能只是为了自己而抛弃我们全召平人的利益吧,这就要看我们的生命到底是和什么连接在一起的了,如果只是和我们的家人连接在一起,那么我们就会为了自己的家人而抛弃其他人的利益,如果是将我们的生命和我们整个召平连接在一起了,那么我们就又会为了我们召平的利益而抛弃召平以外的人的利益。”
姬荀说道:“嗯,孩儿弟你说得很对,我赞同你的说法。”
姬孩又问道:“哥。你说有没有人会将自己的生命与全天下人的利益连接在一起了呢?”
姬荀说道:“这个不可能吧,因为天下人的利益都是彼此对抗的,这群人受益了。那群人可能就会受亏,这群人受亏了,那群人可能又会受益。你说,就算是神仙,又如何能够将全天下人的利益都统一起来呢?”
姬孩说道:“这么说,这天下就必然是一个爱有差等的世界了吗?”
姬荀说道:“人只有对自己拥有的东西才能够具有情感,别人的老婆。你偏要去爱,那岂不是就乱了套了吗?所以,一切也都只在于一个人的胸怀。好狗还护三家呢,又何况是一个英雄好汉呢?将自己的生命和什么连接在一起,这只是一个人的胸怀和抱负的事,也并不存在什么爱有差等或是爱无差等。只是看你这个人的胸怀有多大了。是不是?”
姬孩说道:“是。确实是这么回事。今天能够和哥哥你探讨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兄弟我真是高兴啊。明天一早我就要走了,这一次出行,我是代表了我们召平的利益出去的,我会将我的生命和我们整个召平的利益连接在一起的。”
“好!”姬荀说道:“有了兄弟你这一句话,我就放十万万个心了。家里的事,你就放心吧,我还会将伯母搬进稷堂里来的。你不在家的时候,哥就替你尽孝。”
姬孩闻听姬荀此言。便跪倒在了姬荀的面前,说道:“哥的情义,兄弟我一定用功劳来报答。”
姬荀赶忙扶起了姬孩道:“傻兄弟,怎么说这样外气的话,这都是我们自己的事情,看到我伯母,我就会想到我的母亲??????”说到此,姬荀不禁长叹一声,眼睛就湿润了起来。
姬孩说了些劝慰的话,两个人又说了些出门在外的注意事项,只说到天色向晚了,才彼此依依不舍地分开了。
姬孩回到家中的时候,看见妹姜和施雍都在,就高兴地说道:“施雍今晚就不要回去了,反正我们明天一早就要走了。”
妹姜说道:“不行,也还要让他再回去和家人聚一聚才好。”
姬孩只得作罢。
妹姜问道:“你出门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