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醉梦仙侠传-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一种普世的客套话,不过,这也很让我感到有些温暖和难为情。谢谢了。

    现在,我已经不可能再停止不写了,只要活着,就要将自己心里的话说出来,为了我祖国的利益和我中华民族的强盛,我活到这把岁数已经没有什么不敢说的了。

    我只是涓滴之水,我没有奢望去映射出太阳的光辉,我只是想要融入江河湖海,在我们这个生生不息的地球家园中,去滋润大地,也蒸发到空中,完成我生命之中的命定轮回。

    这部小说,直到我因为不可抗外力而无法再写下去时为止,我会一直慢慢地写,因为,对于任何一个从事文学性的文字写作的人来说,他所写出来的文字,也就是他自己为自己这一生所写下的一篇墓志铭。(未完待续……)
………………………………

第三篇 灵变第44章 小板凳起步

    第三篇灵变

    第44章小板凳起步

    这一天,也就是杨顺才躲出来的第五天了,下午他回了一趟家,胆小怕事的父亲迫不及待地追问他到底是出了什么事了,为什么公安局的人来家里找他来了?

    杨顺才把事情前前后后的经过说了一遍,他爹就催促着他到派出所投案自首去。

    杨顺才急了,说道:“大天白日的,我的东西被人抢了,我连反抗都不能了吗?毛主席还说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惹急了我,我就去他家杀光他们一家老小。”人格不成熟的年轻人就是这样,受了委屈,就会歇斯底里地向全社会挥动着自己的小拳头,把一切人性道德原则都给泯灭了。你说,要是有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的话,你去干掉他,关他无辜的家人什么事啊?真是疯了。再说了,就是那城管队长,他的所作所为,也是受后台老板的指使的呀。

    杨顺才他爹气的瞪着个大眼睛骂道:“他妈那个,你说这个赖种,说这话,还是个人不是了?”

    他妈一听就哭了,哭着说道:“我给恁爸,俺就你一个儿,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嘞,你还让俺活不让了。”边说边哭。

    杨顺才听得是一头火,扭头一甩袖子就又出门去了,临出门的时候,就回头说道:“我死喽还有俺姐给恁养老送终嘞,怕啥?”

    他爹气得骂道:“有种你逗死到外面别回来,我眼不见心不烦。”

    他妈一听老头子这么说话,不愿意了。回口骂道:“你咋恁嘴狠哪?给他咒死喽。有你啥好处啊?”

    儿子杨顺才甩门而去。屋里面的老两口继续争吵。

    杨顺才的父母在绊过了嘴之后,冷静下来,他爹就说了:“这事儿还得赶快了喽才中,弄嘞有家不能回这算是咋回事儿嘞?”

    他妈说道:“咋了啊?”

    他爹说:“花钱消灾,咱到派出所去把人家嘞医药费给交喽,再找找人儿给说说情,少花点钱,把这事给了喽逗中了。养个这儿,你啥法儿啊!”

    这里不提杨顺才的父母怎样为他做善后工作,单说杨顺才,一个人转悠到夜市儿,看到熙来攘往的人群,不觉就感到是有些饿了。

    这新开市的夜市儿,据说在宋代就有了,一直延续至今。

    在河南地区有着一个民间的说法,叫做豫西人好穿,豫东人好吃。新开市地处豫东,而且外地人还为新开市的人总结出了三大怪。第一怪是有衣不穿披在肩上,第二怪是有凳子不坐蹲上去,第三怪是吃饭时端着饭碗蹲门口。

    这其实都和黄河的泛滥有关,豫西地区,一过巩县就算是接着黄土高原的边儿了,那个地方的人过去就住窑洞,黄河基本上不会泛滥成灾,所以居住稳当,历来穷苦的百姓虽然不怎么吃得饱饭,但是人人都好歹要整治出一身好衣服来,穿出去也好能够昂头站立在人前,这叫体面。

    豫东地区就不行了,在新开市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没有山,黄河因为泥沙的淤积而不断地抬高河床,早已经变成是一条地上悬河了,黄河的河床就比新开市的地势要高出很多,夏秋时节水大,一旦河堤溃决,这新开市就马上会变成一片泽国。

    在古代的中国,因为人工运河的缘故,这新开市是淹一次就又重建一次,中国人讲究风水,城市的布局规则严格一致,主干道就是主干道,城墙就是城墙,所以后来新修的城也就和原来淹没的城严丝合缝的叠加在了一起,城墙之下有城墙,现代的柏油马路下面还有古代的通衢大街,要说这也是一件奇事,据说还是世界上唯一的奇观,虽然根本就看不到。

    正因为这黄河水泛滥无情,更加之旧中国在1938年6月,国民党政府为阻止日军进攻武汉,在郑州花园口炸开了黄河大堤,致使黄河水入淮河,淮河又进而泛滥成灾,制造了淹没河南、安徽和江苏3省44个县的所谓黄泛区,致使约四百万人口外逃,九十万人口死亡的人间惨剧,这些现实,与新开市人民的所谓三大怪现象和所谓豫东人好吃的说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历史上的中国百姓,有口饭吃能够活着就已经是实属不易了,还穷讲究个啥体面呢?

    翻看中国人的历史,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只有以虎狼为牧人的官府,从来哪里有过什么真正西方民主意义上的公民的政府呢?这就是一个禽兽横行的世界,要不,鲁迅怎么就说中国历史就只是一个吃人的历史呢!

    哀哉我中华!!哀哉我的父母之邦!!!

    不说了。

    再说杨顺才,他看到那夜市上面生意红火,一张张小桌子上面都挤满了人,有些人还都是在站着吃。

    以前,杨顺才也来过这夜市吃饭,但从来也没有在意过这些情况,他跑了多个摊位,问人家为什么没有板凳,人家都说,以前有个乡下老头儿来卖过小板凳,后来就突然不来了,估计是人不在了吧。

    杨顺才脑子快,他马上就想到了自己做小板凳卖,他在工厂里的时候,就是在模具车间加工各种模具的,要做那些简单的小板凳,对于他来说简直是太容易了。

    杨顺才手头可是有些积蓄的,他又没有成家,没有拖累,说干就干,他第二天就找地方租了个小房子,这下住的问题也解决了,他又买来了木材和木工工具以及一台小型木工加工机械,三天之后,他就生产出了自己的第一批小板凳,拿到夜市上面去卖,果然很是抢手。

    这样才一个月的功夫,杨顺才就不仅是收回了本钱,还净赚了有三四百块呢。

    那一年的秋冬时节,杨顺才就白天关在小屋子里面做木头小板凳,晚上就到夜市上面去出摊儿卖,这回他学乖了,主动缴纳了工商管理费。

    不仅是那些夜里面出摊儿卖小吃的人要来买杨顺才的小板凳,久而久之,广大的人民群众也都知道了这里有一个卖小板凳的,那年月,老百姓家里普遍连个像样的吃饭桌子都没有,家家户户都要用到这小板凳。

    后来,杨顺才就雇了两个乡下的木工在自己租赁的小屋子里面做板凳,他自己则只负责进料和销售。生意好的时候,杨顺才一晚上就能卖掉一百多个小板凳。因为收的大多都是零钱,他的小钱包装钱都装不下了,他就将自己的毛衣扎在裤腰带里,把收的钱一股脑都塞进了毛衣里面,也不敢喝水了,怕一泡尿憋不到散场的时候,要是上厕所,裤腰带一松,钱再掉进茅斯坑里面去可怎么办呀。

    这样干到了第二年的夏天,杨顺才就早已经是万元户了,那个时候,内地还没有兴起万元户这个称谓,杨顺才算是超前了。

    这期间,杨顺才在场子里面办理了停薪留职,他和工厂两不找,谁也不给谁钱,有那些和他一个工厂的善良的同事,见到他在夜市上面卖小板凳,就会不无关怀的对他问长问短,表示着自己的关心和同情。而杨顺才则嘴上应付着,心里面不禁就在鄙视着这些在工厂里面上班的工人阶级了。他心想,哼,都是一群被圈养着的家禽家畜,坐井观天,什么都不懂,大睁着两眼,就知道听话干活,给谁干的都不知道,真是白活了,可怜。(未完待续……)
………………………………

第三篇 灵变第45章 开始倒卖钧瓷

    第三篇灵变

    第45章开始倒卖钧瓷

    到了夏天,新开市的夜市上面一下子就又多出了两个卖小板凳的人来。

    原来,那是最早给杨顺才打工做小板凳的两个人,他们摸清了杨顺才赚钱的门道,就自己开始在家里面也做起了小板凳,也在夜市上面卖。

    真是同行是冤家呀,杨顺才卖一块五,他们就卖一块三;杨顺才卖一块二,他们就买一块一。

    杨顺才这个气呀。

    他想好了,自己不再干这一行了,但是也不能便宜了这两个白眼儿狼。

    杨顺才对自己新近雇佣来做小板凳的十六岁的乡下孩子孙小柱说:“小柱,我要去外地干别的生意了,这里的家伙事儿就全都送给你了,你要是想自己干,就自己干,白天做,晚上卖,不过这个月的工钱我就不给你了,这间房的房租还有两个月才到期,你可以在这里白住两个月,这里以前做好的小板凳我就全都拿走了,剩下的木材也值个三四百块钱,都送给你了,你看怎么样?”

    真是天上掉下来一块大馅饼正砸在头上,孙小柱忙不迭的满口答应了。

    于是,杨顺才就开始在夜市上面五毛钱一把小板凳的卖开了,一个礼拜之后,他的存货销售一空,那两个竞争对手也被他给挤走了,要知道,那两个人可是要骑着自行车来赶夜市的呀,回家去的时候,一离开大马路就没有路灯了。等到出了城墙。乡下的世界就更是漆黑一片了。还得打着手电筒骑车。连跑一个礼拜都赚不到钱,他们也就都成了撒气的皮球,蹦不起来了。

    那个时候,中国到处都充满了能够赚到钱的机遇。只不过该发财的人是怎么着都能发财,不该发财的人是怎么着都发不了财。你还别不信这一个流行于人世间的真理,这里可以给大家讲一个民间故事来说明这个道理。

    说是有一天财神和赤脚大仙在天上遇见了,寒暄过后,两个神仙就聊了起来。赤脚大仙出于悲悯世人苦难的情怀。便开始埋怨起财神来了,说,你也太偏心眼儿了,怎么尽是把元宝往富人的腰包里塞,为什么就不给穷人呢?让大家都一般富裕不好吗?财神说,这你老哥可是冤枉我了,你有所不知啊,那富人就是善于投机钻营,有见识有头脑,就是会赚钱。那穷人是没见识没头脑,直心眼儿。只会出个笨力气,不会去赚巧钱的,你就是给他钱,他都是不会要的。

    赤脚大仙不屑的说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财神就指着不远处大道之上在拉车赶路的一个穷人说道,你看那个穷人过来了,我现在就从地底下调出一块狗头梅花金来,放在他路途的前方。说着就开始卖弄神通调金子。果然,那破衣烂衫的穷苦车夫的面前就出现了一块不大不小的天然金块,只是带着泥土,一副其貌不扬的模样。

    车夫拉车走到了那块土坷拉前面的时候,就有意的绕开了,免得车轱辘压到了那块看着很结实的土坷拉。

    等到车夫拉车走过去后,财神就又弄神通将那块狗头金再次摆在了车夫的面前,这次,那个穷车夫没有再拉车绕开,而是抬起一脚挑开了那块他认为是土坷拉的金块,嘴里面还嘟囔着说,怪他娘的沉呢。

    财神这一次干脆就直接将那块狗头金塞在了车夫拉着的板车的轱辘下面,满满一车的货物呀,沉哪,车轱辘被挡住了,车就拉不动了。车夫使了两回劲儿也没能再拉动那辆车,于是就停了下来,返身查看车轱辘,一眼就看见了那块讨厌的土坷拉,不禁就勃然大怒,骂道,真他娘的晦气了,连老天爷都欺负我,怎么到处都是这该死的土疙瘩,边骂就边弯腰捡起了那块狗头金,奋力向路边的树丛里抛了过去,然后拍了拍手,骂骂咧咧地拉起车来气哼哼的走了。

    财神对赤脚大仙说,事不过三啊,我总不能下凡去对他说,我是财神,那是我送给你的一块狗头金,你有了它之后就可以变成是个富人了,希望你笑纳。

    赤脚大仙说道,那你起码也应该把那块狗头金给洗干净了再放到他面前才是啊。

    财神说,你这不是让我去伺候人了吗?

    就在赤脚大仙和财神两个还在争执的时候,就见那大路之上又骑马匆匆赶过来了一个财主,也是事有凑巧,那个财主正好就突然内急,于是便下了马,将马拴在路边的树上,自己则急慌慌一头钻进了路边的树丛里面拉屎去了。

    等到财主拉完屎,浑身通泰了,才发现自己没有擦屁股的东西,低头四下里一撒么,就发现了旁边不远处有一块不大不小的土坷拉,于是就光这个屁股蹲着挪到了那个土坷拉的近旁,伸手就要拿那块土坷拉来擦屁股。谁知这一拿可不要紧,感觉沉重的很,于是他就双手捡起来放在眼前仔细看,这一看就更是了不得了,那可不是一块土坷拉,而是一整块沾着泥土的天然狗头金,这下子可把这个拉屎的财主给高兴疯了,只见他一下子跳起身来,也不擦屁股了,提起裤子怀揣了那块狗头金就开始遍地的又寻找了起来,直到他认为的确是再也找不到第二块相似的金子了,才又摘了些树叶子,褪下裤子胡乱擦了两下屁股,然后就双手捂着怀中的狗头金跑出树丛,兴高采烈打马扬鞭的去了。

    这里就只留下了一泡人的臭屎和天上仍在不住感叹着的两个神仙了。

    这是一个很俗气的故事了,但是也实在是道出了一个真理,穷人没有见识,而有见识的人,其发财的机会就自然是要比别人多得多。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的中国。改革开放将近十年了。自然是百废俱兴。虽然各种危机和分歧都在社会上开始发酵了,但是这也挡不住中国人传统文化的复兴。

    杨顺才发现,社会上好像是突然之间就开始流行起观赏瓷器了,就像是曾经流行的打鸡血、练气功、搓麻将、跳迪斯科一样,人们的爱好就跟传染病一样的,拦都拦不住。

    中国人爱好瓷器也许是命中注定的事,要不西洋人怎么就会叫中国人china了呢。这可真不是个什么像样的称谓,翻译成中文。意思就是瓷器,这就好比是在给自己所认识的不伦不类的张三李四来起个什么具有特征性意义的外号一样。什么时候我华夏英雄神州种才能够将这个带有着蔑视的称谓给纠正过来呢?告诉地球人类,我们是神州英雄种,是中央之国。这里也烦请所有看到了这些文字的中国人,在使用英文来说中国的时候,就不要再卷着舌头发china这个古怪的音调了,就直接用汉语说出中国二字好了,一个没有自尊意识的民族,永远也无法赢得别人的真正尊重。

    书归正传。

    在河南禹州就出产一种上好的瓷器钧瓷。

    禹州神后镇素有“钧都”之称,禹州的钧瓷。是中国五大名瓷之一,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变幻而著称。但是那些历代骚人墨客王公权贵们所热捧的玩意儿,在杨顺才的眼里面看来,也不过就是个釉彩带裂纹的火烧泥瓶子罢了,不当吃不当喝的,也就是有钱人用来炫耀作摆的玩意儿,不过这也正好给商人创造了能够赚钱发财的机会。

    中国人要给某个事物命名的时候,就会选有关联的最有权威的事物来套,这也是儒家好大喜功的惯常做派。钧瓷之名,得之于在禹州地区被确立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夏朝的都城,据说大禹之子启曾在这里的钧台宴会天下诸侯,举行盛大的开国典礼。所以,这里烧制出来的瓷器,不叫禹州瓷,也不叫豫瓷或河南瓷,而就叫做钧瓷,也还是很好听的,也很能够显示出中国历史的久远与厚重。

    这钧瓷也并不是夏朝建国时就有的,而是始于唐,盛于宋,又经历了元、明、清,然后就是一直延续发展到了今天。在这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中,据说世人都为钧瓷的美而倾倒,特别是宋代以来,钧瓷一直被皇家定为御用珍品,只能皇家使用,不许民间收藏,故此这钧瓷也就享有了“黄金有价钧无价”的盛誉,什么“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了、什么“雅堂无钧瓷,不可自夸富”了,说的是神乎其神。

    其实也不是钧瓷的观赏价值和艺术魅力真的就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而实在是物以稀为贵,据说钧瓷的烧制是“十窑九不成”,而且还有要变,所以。每一件钧瓷都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东西。而且还是中国的头号家族皇族专用,这多他妈的霸道啊,多他妈的牛气呀,能和霸道牛气的人家也沾上点关系,这是多么光彩的事情呀。人就是这样,越是得不着就越是追求。在以官为本的中国历史中,皇家所爱好的东西,那自然就更是珍贵异常了。附庸风雅、趋炎附势都是世俗的常情。

    伟大的改革开放的领路人带领着一部分中国人先富起来了之后,这些中国的富人们对于那些以前被他们认为是剥削阶级所喜好的东西,就又开始流行追捧了起来,这可给杨顺才带来了商机了。

    杨顺才开始往禹州跑了,做起了倒卖钧瓷的生意来,这次,他有了一定的本钱了,生意自然就做的是顺风顺水了。

    开始,杨顺才还是在新开市卖,但是他很快就发现这个封闭的小城市不行,于是他就将目光首先投向了河南的省会郑州。(未完待续……)
………………………………

第三篇 灵变第46章 新开市传奇

    第三篇灵变

    第46章新开市传奇

    郑州的发达,应该是从满清末年开始的,在中国的历史上,郑州从来都只不过是个小地方,只是历史上的新开市的小小附属县域。

    人类的历史也只是一部经济的发展史,历史上的新开市是因为人工运河的开凿而繁盛的,这郑州的新兴也是因为当代铁路运输的缘故。

    总之,在中国的中原腹地,乱世里的时候,兵燹四起群雄逐鹿,最后要统一大定的时候,争天下的敌对双方就会在中原一带展开大对决。而在升平盛世里的时候,就又会在中原腹地形成贯通四面八方的交通枢纽,这是历史的必然,是中国政治经济地理分布状况的必然。如果有谁夸说是自己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才促使得中原地区天上地下的交通能够四通八达了,是自己一拍脑袋就想出了个要建某某交通港的创意的话,那就是在厚颜无耻地做着贪天之功为己功的丑事了,也无非是想要通过表功而受赏、而被提拔,至于他手下的马屁精们如何卖力的为他抬轿鼓吹,那也只能是招摇献丑热闹一时。不过,中国的官员们历来就喜欢做贪天之功为己功的伟大事业。还是毛泽东时代有一句话说得好光荣属于人民!所以,就请人民的公仆不要僭越。

    据有关文献记载,满清末年,大清国铁路总公司借了外国人的钱要修京汉铁路,本来设计路线都是走的大城市,作为当时省城的新开市是南船北马交汇的枢纽地带。而且要是从北京到武汉拉一条直线的话。这新开市就正好处在这条直线的中间部位。简直是天作之合。但是洋人发明的火车要从新开市这里过,这就有问题了。

    这新开市可是非同一般啊!

    怎么了?

    风水好啊!

    想当年朱元璋夺取了天下之后,就老是觉着心里面不踏实,于是那阴阳术士就来献策了,说是这个新开地区有王气啊,这个地方在往昔岁月里曾数度立国,有城墙环绕,而且那城墙还是四门不照。只有西门是正大居中的,其它几个城门都是歪在一隅的,是偏的。而考究中国人的历史,最先建国的时候就是在中原和西方,然后才是逐渐地向东南迁移,如今陛下定都金陵,那新开是地处中原,又是单单的西门正大、四门不照,这自西而来的王气是只走正大之门的,新开城就正好是在那里聚积着王气了。王气西来,入城不走。久而久之,必有谋逆之辈兴起呀。

    洪武皇帝老朱头儿一听就急了,什么什么?我在下游怪不得老觉着心里面不踏实呢,原来该归我的气脉在中游地区被人给截了流了。这还了得,于是就下令要派兵前去拆毁新开的城墙。

    阴阳术士就又卖弄起学问来了,说是那新开地区因为黄河的泛滥,历史上已经是被淹没过数次了,地下估计就会有三四座被淹没了的旧城,而且还都是西门正大、四门不照的,只拆除了地上的新城墙无济于事呀。

    老朱头儿一听这话,就瞪眼了,心想,你小子八成是来讹诈我的吧,这不分明是在刁难我吗?你还想不想要你肩膀上吃饭的家伙儿了?

    阴阳术士一看皇上的眼色,就知道大事不好,这老朱头儿可是个为了自家的江山杀人不眨眼的魔王啊。于是就赶紧说道,我主万岁万岁万万岁,您老人家不必担心,也不用派人去拆新开的城墙,那新开城中有一座巨型古塔,名叫兴慈塔,也叫天清寺塔,因修建在繁台之上,民间百姓也就叫它做繁塔,那是在北宋初期开宝年间开始修建的,汇聚了天下四方人的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