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武侠世界梦长生-第2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过刘乂的人很多,虽然刘乂性子比较温顺,让匈奴贵族不喜,但是在平民的眼里,他却是一位很受尊敬的皇族。他有几次为普通的匈奴军卒说话,在严苛的刘聪手中保住了性命,因此很多匈奴底层都对刘乂满是好感。
因此刘乂被很对人认了出来,顿时匈奴大军扫乱了起来,呼延谟心理大叫了一声不好。
“全军听令,自由射击。”呼延谟立刻张弓想把刘乂射死,既然皇帝刘聪说刘乂病死了,那么他只能认为刘乂病死了,如果等刘乂开口,说不定全军不战而溃,这是呼延谟绝不能接受的。
“不准射击,那个是皇太弟,真的是皇太弟。”一个匈奴校尉策马来到呼延谟的面前,随着他的叫嚷,所有人都停下了动作,看向呼延谟。
呼延谟大怒,他手里的铁枪探出,一枪把这个校尉捅死,然后举着滴血的长枪喊道:“皇太弟已经病死,那个人是假的,给我射击。”
但是随着刘乂的越走越近,越来越多的人吧刘乂认了出来,成百上千的匈奴将士纷纷下马跪在了地上迎候刘乂,呼延谟知道大势已去。
“呼延叔叔,你就是如此想杀死我嘛?”刘乂在冉良等几个铁血军军士的保护之下来到了呼延谟的面前。他在铁血军这些年吃穿用度都不缺少,在监察司的威逼利诱和一些支持他的汉臣的劝说之下,刘乂只能跟铁血军合作。
“我大赵国皇太弟已经病死,你是假的,我为什么不能杀死你这个假冒皇太弟的恶贼。”呼延恶狠狠的看着刘乂,他显然还是在垂死挣扎,只要他杀死了刘乂,那么一切还有希望,看着越来越多下马拜见刘乂的将士,呼延谟大喝一声杀了过来。
“来得好。”冉良手持钩戟杀了过去,呼延谟是一位神石衍生者,但是比起被楚云洗精伐髓学习了《战神诀》的冉良根本不是一个档次,两个人交手五十余招,呼延谟就险象环生,冉良钩戟大力横扫,呼延谟一个不慎手里的铁枪就被击飞。
“冉将军住手。”就在刘乂的求情声中,冉良的钩戟插在了呼延谟的脖颈之上,呼延谟掉下了马生死不知。
“皇太弟在此,全部下马投降。”冉良大喝一声,竟然盖住了上万人的嘈乱,匈奴军中除了呼延谟的三千本部人马其余的都纷纷投降。
“毛羽,带领你部下的铁一旅给我杀光不肯投降之人。”楚云大手一挥,铁一旅杀了过去。
………………………………
第一百零二章 大战结束
短短一个月,楚云就彻底占据了北地郡,当然其中有取巧的原因,但是战争只看胜负,不管你用什么手段,楚云一方面派出手下的羌族军队给凉州和安定郡制造匈奴军队还控制北地郡的假象,一面从西河郡以及被俘虏的匈奴大军中间挑选军士。楚云本来准备让羌族冒充匈奴,但是手下人却都不同意,在匈奴人眼里,羌族和匈奴的区别就跟白种人和黑种人一样,一眼就看得出来,所以,楚云不得不使用匈奴人。
当年被俘虏的数万匈奴人,在铁血军奴隶一样的使用中,起码死了一半,能够挑出来的也就是两万余人,不过这就足够了,再加上楚云从呼延谟军中选出来的一万余人,加起来就是三万匈奴人,这足以撑起刘乂这块招牌了。这些匈奴人早就在铁血军的奴役中被抹去了血性,楚云也不害怕他们不听话。
楚云准备驱使刘乂的大军进攻安定郡,现在安定郡的防守十分的空虚,应该能够一战而定。然后让刘乂对长安朝廷称臣,逼迫长安朝廷接收刘乂,从而控制安定郡这一块要地。长安朝廷朝不保夕,肯定会接收刘乂的投诚,刘乂的身份可是匈奴汉国的皇太弟,就算是为了鼓舞朝廷的士气,朝廷也会答应。而自己则会继续跟刘乂“战斗”,为了朝廷的安全,朝廷一定会接受自己占据北地郡的事实。
楚云让崔贞带着三千铁血师精锐留在刘乂的身边,以防止他弄什么幺蛾子,而且把羌一师和新收复的一万羌族骑兵编练成新附一师拨给了崔贞,接受他的控制,另外还让马良的长子马睿留在刘乂的身边处理政务,崔贞和马睿一文一武把刘乂彻底架空。
看着刘乂带着数万骑兵朝着安定杀了过去,楚云立刻返回富平,他的事情也非常的多,不光要向朝廷汇报自己收复北地郡的事情,而且也要把匈奴皇太弟刘乂出现在北地郡的情况向朝廷汇报。另外还有让俘虏修建北地郡两个大城的城墙,安定北地郡的人心,总之楚云也闲不下来。
“报,报。”一片萧条的长安皇宫之内,索琳、梁芬等重臣不断地接到前方鞠允的求援信,长安哪里还有什么兵力,所有人都陷入了对时局的绝望之中。刘琨虽然出动了大军,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长安的局势依旧危如累卵。而送信的宦官的呼喊,让所有人都紧张起来,难道鞠允败了?
“启禀陛下武安侯发来捷报,武安侯统帅大军三万出其不意击败匈奴大军,收复整个北地郡。”前来报捷的正是被楚云收买的宦官曹缪,小皇帝司马邺和众人大喜过望。
“呈上来,快呈上来。”司马邺不顾皇帝的威仪,直接站了起来从曹缪手里接过了战报,满是欣喜的司马邺看到了一半脸色又沉重了起来,索琳等人焦急的等待皇帝看完,司马邺把楚云的奏表全部看完,又沉重的坐了回去。
索琳不顾礼节催促曹缪把楚云的奏表给他,司马邺这才连忙让曹缪把奏表给众臣观看,索琳等人看完了也凝重了起来。
楚云写道,匈奴攻向北地郡的首领正是被楚云曾经俘虏过的皇太弟刘乂,当年楚云俘虏了刘乂之后,想要把他押送到长安,但是被人劫走,这是当年楚云告诉朝廷的消息。当然匈奴刘聪宣布刘乂病死,这也从侧面帮了楚云。因此除了匈奴人没有人知道刘乂还在楚云的手上。
这一次匈奴人明面上是呼延谟掌控的两万大军,其实却是五万大军,由皇太弟刘乂掌控,他们想要从北地郡出兵攻击长安的后方。结果被楚云阴差阳错的击败了,现在楚云虽然收复了北地郡,但是北地郡却并不平静,卢水胡和马兰羌蠢蠢欲动,而且刘乂虽然被击败,但是还有数万大军,现在正向安定杀去,请求朝廷支援。
这下子朝廷希望调铁血军东进对抗刘曜大军的希望彻底破灭,而且长安背后还有数万匈奴大军,朝廷的局势反而更加的不妙。随着安定郡郡守的求援信也来到了长安,朝廷彻底相信了楚云的奏表。
朝廷连忙商议,最终任命南阳王司马保为骠骑大将军带领秦州军队北上防止匈奴军进攻长安,然后任命楚云为车骑大将军,都督雍州、并州军事,匈奴中郎将,持节,让他务必拦住匈奴大军。
并且把楚云请求任命的莫含、张彤和马良分别任命为上党郡郡守、西河郡郡守和北地郡郡守,上郡被铁血军掌控还没有任何人知道。并且把刘壁、郭栓子等人全部任命为将军。几乎楚云说什么,朝廷就给什么,为的就是让楚云忠心效力,至于司马保,朝廷并没有多少期待,毕竟司马保占据的秦州还十分不安定,而且南阳王司马保野心勃勃,如果让他掌握了更多的权利,朝廷就无法控制他了。
刘乂的大军如同秋风扫落叶一样的占据了安定郡七个县中的三个,并且依旧把安定郡的治所临泾县团团围住,安定郡郡守手下的兵力都被朝廷抽调一空,因此面对刘乂大军,只能被迫投降。
刘乂却没有接受安定郡官员的投降,他在马睿的命令下,大肆屠戮安定郡的官员,楚云为了防止消息被泄露,绝不会留着这群官员。当然汉民是不能杀得,在监察司的配合下,大量的汉人朝着北地郡涌去。
安定郡本来就是卢水胡的老巢,在刘乂占据安定之后,卢水胡和大量的胡人纷纷投靠,崔宁直接把他们编造成军,并且命令楚归义带领这一支新附军攻略安定郡西边的各县。
当楚云接到朝廷的任命之后,整个安定郡已经被刘乂彻底占据。
南阳王司马保接到了朝廷的命令之后,召集手下商议,司马保身边的官员都说:“被蝮蛇咬了手,壮士便截断手腕防止蛇毒蔓延。现在胡人贼寇士气正盛,应当暂时截断陇地的道路来观察事态的变化。”司马保果然没有派大军出动,只是让一个偏将带领一千余人前往了安定郡,在全军覆没之后,他不断地向朝廷描述匈奴大军的厉害,彻底封锁了秦州,掐断了对长安的支援。
在建兴三年,匈奴汉国、长安晋室、铁血军、秦州司马保和拓跋鲜卑五个势力围绕着长安展开了长达几个月的拉锯战。
楚云在安定跟刘乂的战斗也是如火如荼,楚云趁着这个机会开始往上郡和北地郡移民,铁血军的治所从上党郡迁移到了西河郡的离石城,带动了上党郡大量汉民的自主离开。
而且楚云下令组建铁九师和铁十师,并且把铁血师拓展到了两万人,除了一万五千骑兵,另外加上了五千步兵。
铁九师的师帅楚云下令毛羽的父亲毛清成为铁九师的师帅,任命很早就投靠楚云的匈奴人鲁生担任师帅,他在几年前就一直担任各旅的副旅长,资格和功劳是足够了,但是楚云一直害怕手下胡人太多引发动荡,因此一直压着他的职位,现在终于成为了一师之长。当年他杀死了自己部落的小帅投靠楚云,还不是为了荣华富贵,因此鲁生受到楚云任命的时候,竟然跪在地上亲吻楚云的靴子,让所有人都作呕,但是楚云却十分满意。
倒不是楚云喜欢这么溜须拍马的人,而是为了树立一个标杆,告诉所有铁血军的将士,只要是有本事,楚云就是连匈奴人都会重用,鲁忠和楚归义等人虽然也是胡人,但是鲁忠是杂胡,楚归义等人是羌胡,远不如一个正宗的匈奴人的说服力。
楚云手下的胡人越来越多,只能改变一些以前的口号,楚云不能让手下胡人感受到铁血军的排斥,而应该彻底融合他们。
建兴三年的这场大战到底是匈奴先撑不下去,刘琨因为担心长安的安全,于是在平阳周围大开杀戒,要知道匈奴将士的家人可都在这一块,越来越多的匈奴将士担心自己城外家人的安全而成了逃兵,这让刘桀手下的人手捉襟见肘。鲜卑大军把平阳团团围住,刘聪的命令都传不出去,好几支匈奴援军被鲜卑人击溃,匈奴最繁华的赋税重地平阳打成了一锅烂粥。当然长安的朝廷也没讨到好,刘曜相信再给他几个月,长安就彻底能够攻下来了。
因为南阳王司马保断了长安的粮草,而西凉也彻底失去了联系,所以大军的粮草基本上消耗殆尽了,甚至连朝廷中的文武百官都饥饿困乏,靠采集野生的谷子来生存。
在后宫不轻易外出的刘聪终于召开了朝会,他下令跟刘琨和鲜卑人议和,其实鲜卑大军和刘琨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几个月的时间,十几万大军的粮草都是抢来的,刘琨怎么可能支撑这么多人的吃喝?刘琨的三万本部人马几乎被打残,而拓跋六修也认为和匈奴人消耗不值得,要不是拓跋六修顾忌刘琨和他父亲的关系,他早就撤军了。
这一次抢的金银珠宝十分的多,他回去跟族人有交代了,刘琨请求拓跋六修再等二十天,拓跋六修只答应刘琨再等十天,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半,刘琨急的头发都全白了。
匈奴太子刘桀和刘琨以及拓跋六修正式见面,双方都赞同停战,拓跋六修想再弄点好处,被刘桀严词拒绝,但是刘桀答应了让围困长安的大军回师,并且今年绝不动兵。听到匈奴撤军刘琨已经很满足了,这让拓跋六修十分生气,他不等长安的消息直接撤兵了。不过好在匈奴人没有食言而肥。
一场涉及了几十万人的大混战到达了尾声,匈奴人虽然没讨到便宜,但是他们却试探出了长安的虚实,他们自信等明年就是攻破长安的时候。
而鲜卑人虽然弄了不少的金银财宝,但是比起他们损耗的两万人马,还是很不值当的,毕竟乱世之中钱财根本不值钱。
刘琨虽然救下了长安,但是却把自己几乎全部的人马打光了,要不是铁血军横在进攻并州的必经之路上,估计等鲜卑人离开,就是匈奴大军攻破并州的时候。
只有楚云的铁血军捞到了战争胜利的果实,铁血军牢牢掌控了北地郡和安定郡,彻底把西凉踢出了争霸天下的舞台,而且得到了两地大量的人口和土地,铁血军的实力大增。
张寔为了躲避朝廷的征召,去敦煌溜达了一圈回来,他竟然发现凉州通往外界的路口被堵住了,张寔大惊失色,因此他立刻大张旗鼓的接见了在凉州等候了数个月之久的朝廷使者。并且宣布出动大军三万进攻安定的匈奴军。
匈奴皇太弟刘乂出动大军七万迎战张寔手下大将宋配,在羌胡人海战术下,凉州军被击败撤离了安定,张寔才知道这几个月的时间他错过了什么。
楚云铁血军跟刘乂鏖战数个月,虽然屡屡取胜,但是却无法彻底击败刘乂,这个时候刘乂的使者来到了长安。得到刘乂的请降书长安上下大喜过望,晋憨帝司马邺封刘乂为赵王、匈奴大单于,把安定郡当做刘乂的封地。朝廷把刘乂封为了赵王,也不怀好心,毕竟现在刘聪的匈奴汉国改国名为大赵,以刘乂为赵王,就是不承认刘聪的正统地位。这样一来刘乂就成为了匈奴人眼里的眼中刺肉中钉,长安就能暂时安全了下来。
刘曜接到命令虽然万般无奈但是只能下令撤退,不过呼延谟失去了消息还是让刘曜皱眉,但是他派出去的数波人手都被铁血军的斥候杀死,等到刘曜撤军的几个月后,匈奴人才收到了皇太弟刘乂投降晋朝的消息,下一次刘曜大军前来将会更加凶猛。
建兴三年的最后一个月,楚云派遣左长史、琅琊王家的旁系王廉携带大量的物资前往长安觐见皇帝,王廉走南闯北到达过长安数次,这一次来看到残破荒凉的长安,潸然泪下。
楚云虽然送的物资并不多,但是却足够长安朝臣过一个好年了,司马邺亲自接见了王廉,得知王廉竟然是琅琊王家的人,司马邺竟然想留王廉入朝为官。王廉虽然很心动,但是想想长安的现状,王廉只好以年纪太大拒绝了,毕竟他的家人都在西河郡,他也已经六十三岁了,如果早十年,他肯定二话不说就来长安。
期间鞠允等人也向王廉打听铁血军的状况,王廉基本上实话实话,但是遇到铁血军的兵力状况,王廉就敢乱说了,铁血军不包括刘乂新收的那些羌胡,光有名号的正规军就有十八个,手下部队将近三十万人。当然楚云面对的威胁也很多,匈奴、石勒、刘琨、张寔还有很多其他胡人,各个都不可小视。
在楚云攻占了上郡之后,草原上的胡人经常过长城骚扰,楚云苦不堪言,他正下决心兵进草原,扫荡这些找死的胡人另外从他们那里抢点牛羊,毕竟铁血军地盘大了,人口也多了,上党郡的存粮已经不足。在这个时候,如果王廉告诉皇帝他们有三十万人军队,朝廷脑袋一热逼着楚云攻击匈奴,到时候让楚云怎么办?
因此王廉告诉小皇帝司马邺,楚云手下有战斗力的部队也就是三万余人,其余的都是乌合之众,现在防守者赵王刘乂和现在的地盘已经很吃力。
“王长史,如果把上党郡交付给刘司空如何?”鞠允突然开口说道,这一次刘琨要想铁血军借道才能带着人过上党郡,让朝廷的几位重臣不满,而且他们对铁血军对楚云实在是太陌生了,于是拿着上党郡考验一下楚云的忠诚。王廉本事的确一般,但是察言观色却很厉害,不等其他人再开口,王廉就立刻开口了。
“陛下,各位大人,刚才左仆射大人说的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刘司空本来就是并州刺史,我家大人的上党郡郡守当时还是刘司空封的,朝廷想收回去就收回去。实不相瞒,上党郡虽然地理位置重要,但是土地太贫瘠了,而且我们铁血军既要防备匈奴人进攻,还要防备石勒,甚至还因为这件事和刘司空闹了个不痛快,各位,我家武安侯视上党郡如同鸡肋,要不是朝廷的命令,我家武安侯还真不想要了。求陛下下令刘司空把上党郡收回。”说完王廉就跪在了地上。
王廉的态度让所有人都面面相觑,这铁血军真的是一心为公?这态度也太干脆了,他们立刻思考了起来。
突然索琳开口说道:“陛下,武安侯忠心耿耿,且能力出众,刘司空刚刚经过了大战实力大损,我看就让武安侯继续掌控上党郡吧,毕竟能者多劳,刘司空亲自提拔的武安侯,他们之间肯定是有了误会,不如朝廷派人去劝诫一下刘司空,让他们关系恢复如初。咱们齐心合力何愁天下不平,匈奴不灭?”
索琳说完,所有人都想明白了,刘琨的力量基本上消耗干净了,把上党郡还给刘琨,岂不是让匈奴人随便的攻略?这还不如继续让上党郡留在楚云手里呢,众人纷纷赞同,这件事就被轻轻揭过去了。
王廉离开长安返回西河郡之后,楚云立刻下令郭栓子统帅骑一师、骑三师、羌二师、羌三师三万六千余人,出长城进攻草原上的羌胡、铁弗和一众杂胡。
楚云亲自送郭栓子走后,就开始新一旅军事调整,铁血军现在占据五郡之地,兵多将广,这一次楚云准备把最大的军队建制升级为卫。
………………………………
第一百零三章 六大卫府
当然铁血军的卫跟隋唐时候的卫府有天差地别,隋朝卫府是在皇帝直接统辖下,设立的十二卫府。军府按“中外相维、重首轻足”的方略,分置在京城及冲要地区。十二卫除临时受命征伐外,平时主要担任京城宿卫和其他军事要地或重要设施的驻守。隋朝的卫府相当于皇帝的亲卫军,也就是禁军。
楚云设立的卫只不过是师级以上设立的更大的军事集团,跟后世的军区有异曲同工之处。楚云把手下划分为了六个卫,分别为铁血卫、上党卫、平西卫、长城卫、御奴卫和中阳卫。
其中铁血卫就是楚云的亲卫,楚云把铁血师分成了三个师,分别为铁血一师、铁血二师和铁血三师,其中铁血一师和铁血二师为骑兵,分别为一万五千人,是整个铁血军全军挑选出来的最精锐的三万骑兵。铁血三师为步兵,人数多达两万人,这两万步兵以小五行阵为根基,融合了车阵和长枪阵,就算是对抗同等数量的骑兵都不会落在下风。毛羽和冉良分别为两个骑兵师的师帅,崔贞则去安定辅佐皇太弟刘乂去了,所以楚云把自己的便宜大哥精通步兵的王道调集来了铁血三师,比起他本来的铁七师的师帅,进入铁血卫无疑让他更接近权力的中心。
上党卫顾名思义负责上党郡的防卫,上党郡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且又是铁血军的起家之地,上党郡北部需要防御刘琨,上党郡东边要防御石勒,上党郡南部的天井关也要防备匈奴人就算是上党郡的西侧也有战略地位极高的平金谷,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是铁血军承受不了的。
楚云经过了艰难的选择,最终楚云决定把上党卫分为上党左卫和上党右卫,让擅长防守的周斌担任上党左卫的左卫将军,负责防御釜口关和上党郡北部的两个县,周斌手下的部队也从一个师一万五万人扩展到了两个师两个独立步兵旅四万五千大军。不过他的责任也很重大,不管是石勒还是刘琨都是铁血军的劲敌。
而上党右卫则被楚云任命给了赵虎负责,赵虎算是楚云的半个徒弟,让楚云十分信任,他主要负责天井关和平金谷的防卫。天井关的重要性就不说了,平金谷可是铁血军的命脉,如果平金谷丧失,铁血军就会一分为二。楚云给赵虎的待遇跟周斌差不多,也是两个师和两个独立旅,不过他麾下有一个骑兵独立旅三千余人,就是为了有机会给匈奴人找些不痛快,他这几年经常去匈奴地盘打秋风,给匈奴人造成了很大压力。
上党卫是铁血军规模最大的卫所,总兵力将近十万人,并且全都是战兵构成的。周斌和赵虎都是独当一面的悍将,楚云把上党交给了他们自己十分放心。上党郡的军事地位很重要,但是已经不是铁血军的政治经济中心,楚云早就把治所迁移到了西河郡离石城。而且上党郡当年过百万人口已经被铁血军连年的移民只剩下二三十万人了。上党郡北御刘琨东防石勒,而且可以随时威胁到匈奴,所以楚云绝不会放弃上党郡。
平西卫则是铁血军在北地郡构建的西侧防御体系,为的就是彻底封死凉州东进的出路。楚云早就把监察司派了出去,凉州并不稳定,在张寔的父亲张轨当权时期,凉州大族就经常反叛,有几次差点把张轨掀翻在地,因此楚云准备跟凉州大族里应外合,平西卫也是铁血军进攻凉州的一个基地。
楚云下令自己的徒弟周勇担任平西卫卫将军,下设一个汉人师、一个骑兵师和一个羌族师,一共三万五千人,骑兵师和羌族师都是骑兵,两个师全都下设三个完整旅。一万五千步兵和两万骑兵,足够周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