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武侠世界梦长生-第2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选,要不然也不会弄出八王之乱。胡崧立刻写信劝说司马保和铁血军拉近关系。
刘曜和铁血军的战斗持续了几个月,两军时战时停,最终谁也奈何不了谁。最后刘曜被打的没了脾气,有着数条河流的天然屏障,铁血军又是刘壁亲自指挥,刘曜根本就无法穿越北地郡。
最后刘曜派人低声下气的恳求铁血军借道安定郡,刘壁告诉刘曜他需要请示,于是双方就进入了短暂的和平。谁也没想到刘曜这一次简单的借道,竟然让铁血军分裂了。楚云已经走了两三个月了,在这段时间,铁血军各郡守和各卫将军都做得很不错,这些年楚云也笼络了不少人才,像是莫含、张彤、马良等人都是大才,不要说一郡之长,就算是一州一国都能治理。
不过铁血军的制度有一个很大的漏洞,楚云在的时候没有问题,但是一旦他不在,铁血军并没有一个能够服众的二号人物。这当然是楚云故意的,毕竟在这个世界没有人能够和诸葛青衣一样让楚云绝对信任。因此刘曜的请求让铁血军的几个高级文官武将出现了巨大的争执。
北地郡的郡守是马良担任,因此他有很大的话语权,但是马良自己知道他精通政务,军事才能一般,因此他没有发表意见,他把刘曜的请求交给了都督府,马良也没想到这一次简单的事情竟然引起了一系列的变化。
随着楚云的离开,铁血军几方为了各自的利益,暂时抛弃了派系的纷争,分为了三个暂时的团体,其中王廉和房卿等人代表都督府无疑有着最高的低位。不过随着房卿的身体不适,整个都督府除了王廉也没有其他老人了。都督府大量的吸收了一些世家子弟,毕竟这个时代人字的人太少,只有世家子才能读书写字。王廉是琅琊王家出身,而且楚云招募的新人也都是世家出身,王廉很喜欢这些子弟,因此在这段时间大力提拔。刘曜的请求送来的时候,他们就知道了。这群人虽然为铁血军效力,但是他们还是更心向朝廷。于是他们不经过王廉的命令,竟然私自通过都督府发布了命令。
他们命令铁血军同意借道,并且让匈奴大军从北地郡进入安定郡。因为安定郡也是铁血军控制,到时候北地郡的铁血军和安定郡的大军夹击匈奴,很可能让刘曜大军全军覆没,他们这些人很可能成为朝廷中兴的大功臣名垂千古。其中他们的代表人物就是当年死心塌地跟随匈奴皇太弟刘乂弘农杨家和济阴郗家的子弟,这年头年纪大辈分高就是有好处,当年楚云俘虏了他们之后,两家子弟就如同遇到吸铁石一样涌入了铁血军的地盘,于是很多人就投靠了铁血军。
但是跟都督府众人的想法不同,作为封疆大吏的张彤、莫含和林俞却都不同意让路,他们严词拒绝了都督府的命令。倒不是说他们认为消灭不了刘曜大军,而是因为他们都不想消灭。的确在铁血军拼命之下,就算是楚云不在也能够把刘曜的十几万大军消灭,所有人都清楚,刘曜宁可放弃长安,也要杀入安定郡,他的第一目的肯定是皇太弟,所以铁血军假装让开路,刘曜绝对不可能不答应,到时候铁血军把刘曜的后路一断,加上御奴卫的十万大军,全歼刘曜十几万大军都是有可能的。
不过这么做的唯一后果就是匈奴人势力大衰,而朝廷有了喘息之机,现在朝廷和铁血军紧挨着,因为匈奴人的威胁,所以相处的还不错,如果没有了匈奴人的威胁,铁血军该怎么办?朝廷想要收回铁血军的权力和军队,楚云该怎么办?
因此刘曜大军绝不能消灭,这是铁血军几位独当一面的封疆大吏的共同想法,莫含、张彤、林俞和马良等人才是跟楚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同船人。而且战争没有绝对的胜利,万一消灭不了刘曜大军,铁血军和皇太弟的关系就被世人知道了,到时候铁血军不光要面对匈奴人的威胁,而且朝廷也绝不会放过铁血军,试想一下,如果一个领导被手下人耍着玩,这个领导是会一笑了之还是开除下属?
几个郡纷纷主张维持现状,他们联合起来,就算是楚云在的时候都不敢随便否决他们的意见。但是他们得想法就跟都督府的众人起了严重冲突。
而跟都督府和几位独当一面的文臣不同,以卫将军和各师师帅为代表的高级将领,他们却也有自己的小算盘。铁血军以军功立家,绝大多数情况都是以战功多寡决定自己在军队里的职位。因此铁血军众人渴望战功,但是却又不会出卖铁血军利益,都督府的想法,他们是绝不会答应的,让铁血军死人,去帮朝廷解除危难,这是有病吧。
于是崔贞的联络下,刘壁、方大山、郭勇、周斌、赵虎等人或者是亲自前来,或者是派了心腹手下,他们决定跟匈奴刘曜私下议和,而刘曜去攻击长安,彻底把长安灭掉,也让铁血军拿下头上的紧箍咒,而铁血军则进攻扶风郡、新平郡,把长安以西的地盘握在手里,两地都是人口众多的肥沃之地,至于长安的死不死不管他们的事。再说南阳王司马保派人拉拢铁血军,使者虽然没见到楚云,但是却在离石城到处宣扬,只有楚云支持他司马保称帝,那么他一定给楚云封王,因此在崔贞大胆串联下,铁血军没有经过都督府也没有联络文臣,他们自动封锁了铁血军内外一切消息,并且在监察司黄凯的帮助之下,私自跟刘曜签订了合约。
双方商定以长安为界限,长安以东的京兆郡和冯翊郡归刘曜,长安以西的扶风郡和新平郡归铁血军,安定郡的皇太弟则在匈奴攻下长安之后,自行处理。必定一旦刘曜占领长安,那么就不用绕路从北地郡去安定郡了,从长安就能直接前往。到时候,铁血军和皇太弟统领下的大军以为朝廷报仇的口号,灭亡刘曜,铁血军占据整个雍州,成为天下真正的一方巨型势力。
当然这都是楚云的小舅子崔贞想出来的,但是他却说服了全部的高级将领,楚云也不会想到崔贞这么大胆,如果真的按照崔贞的想法,铁血军的确能够获得巨大的声望,也能获得巨大的利益。但是与之相对的就是天下所有势力的敌对了,出头的橼子先烂,不过不管怎么说,崔贞的想法都开始实施了。
崔贞亲自前往刘曜的大营,刘曜很是高兴的接见了崔贞,双方仅仅花费了一天就达成了口头约定,当天晚上,崔贞就代表楚云在正式文件上签下了名字。刘曜亲自从崔贞离开,看着崔贞意气风发的样子,刘曜告诉身边的亲信,此人估计没有什么好下场,众人都不理解刘曜为什么会有此一说。
数天之后,刘曜大军兵分两路,一路从北地郡南下杀入扶风郡,一路直接杀向长安,所有关注这场大战的实力全都大惊,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双方突然停手了。
建兴四年六月,刘曜突然兵围长安,鞠允大军早就溃败,因此长安没有多少军队,刘曜轻易攻陷了长安的外城,鞠允、索琳带着小皇帝你司马邺退到小城自守。长安内外断绝了联系,城中非常饥饿,一斗米值二两金子,人都开始吃人,短短几天城里人死了一大半,兵士逃亡不能控制禁止,只有凉州义兵几千人和铁血军赵四顾手下的一旅将士誓死不逃走。
京城粮食仓库有几十个麦饼,鞠允把饼弄碎做成粥来供愍帝食用,不久也吃光了。在这种情况下右仆射索琳起了异心,他觉得朝廷已经没有希望了,因此想把皇帝卖个好价钱。索琳派他的儿子去见刘曜说:“现在城中的粮食还足够维持一年,是不容易攻克的,如果答应让我继续保持现在的地位,那么我就就献城投降。”刘曜把索琳的儿子杀了,把尸体送了回去,索琳惶惶不可终日,而长安上下知道身为二把手的索琳都想开城投降,朝廷的威望消散殆尽。
与此同时,崔贞连连催促刘壁用兵,刘壁从上党、西河、上郡抽调大军,连同北地郡军队一共七万余人,尾随匈奴大军杀入了扶风,短短两周时间铁血军就占据了偌大的扶风郡。
就在长安岌岌可危,铁血军占据扶风的时候,石勒终于出动大军进攻并州的东门户乐平,乐平太守韩据不断请救于刘琨,而刘琨却没有收到匈奴大军围困长安的消息,以为他们还在跟铁血军纠缠呢。于是因为儿子的回归和得到代王大将箕澹、卫雄归降的刘琨,准备出兵教训一下不给自己面子的石勒。
但是深通兵法的箕澹、卫雄劝说刘琨:“这些人虽然是晋朝的百姓,但长时间沦落在异族地区,不了解您的恩德信义,恐怕他们难以使用。不如暂且在内收取鲜卑人的剩余谷物,在外抢夺胡人贼寇的牛羊,关闭关卡守住险要之地,开展农业生产,停止军事行动,等待拓跋猗卢的军队受到信义的教化感召,然后使用他们,那么功业没有不完成的。”
但是一意孤行的刘琨却不肯听从,他命令手下全军出动,以大将箕澹率领二万步兵、骑兵作为前锋,刘琨亲自带领剩下的军队驻扎在广牧,准备一次击溃石勒大军。
石勒亲自带领大军围困乐平,虽然到了之后才知道刘琨恢复了实力,但是石勒却不肯撤军。箕澹率领的都是代王手下的强兵,因此听到箕澹来了,石勒手下的很多奖励都十分害怕,不光是匈奴人被鲜卑收拾,羯族人也没少被鲜卑教训,因此这个世界羯族人对鲜卑人也有惧怕。
石勒手下不少奖励都劝说石勒暂避锋芒,石勒却不同意,他说:“箕澹的军队人数虽然很多,但从远方开来,兵士疲惫,号令还不能统一,有什么精悍强壮现在敌人来临,怎么能舍弃离开大军一动,难道容易中途回师如果箕澹乘我撤退之机而攻逼,溃逃都顾不上,哪儿能挖深沟垒高墙呢这是消灭自己的方法。”石勒斩杀了所有劝说自己的将领,慑服了所有人。他下令以孔苌任前锋都督,命令三军:滞后出击者,斩
石勒占据险要之地,在山上设置诱敌的兵马,前面安排两支军队埋伏,派出轻骑兵与箕谵交战,假装不能取胜而退逃。箕澹放开军队追击,进入埋伏中。石勒前后夹击箕澹的军队,大败箕澹,缴获铠甲、战马数以万计。箕澹、卫雄率领一千多骑兵逃奔代郡,韩据弃城逃跑,刘琨进退无据,彻底没有了主意。
而在草原上楚云终于找到了一支会说汉话的乌桓部落,并且在这个部落的帮助下,楚云在三个多月后终于找到了被围困长达半年之后的郭栓子。
楚云和郭栓子等人汇合之后,就夺回了战场的主动权,郭栓子手下骑兵坐不到的,却难不住铁血卫的骑兵,已经集结了七八万骑兵的秃发鲜卑、铁弗和羌胡部落和楚云亲自带领的铁血师骑兵交手七次,铁血师七战七胜,胡人联盟土崩瓦解,楚云带领骑兵追了始作俑者秃发鲜卑的余部一个多月,才把他们抓了回来。楚云当着几百个部落的面,把这个部落不论男女全部五马分尸,然后宣布他楚云是草原的可汗,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搜刮物资。被打服了的几百个部落也没啥意见,楚云从他们手里弄到了十几岁的男子一万余人,马匹五万余,羊十余万头,然后浩浩荡荡的准备回程。
当楚云离开之后,铁弗首领刘虎统帅铁弗主力到达了郭栓子被围困半年之后的峡谷,当他得知汉人以及离开之后勃然大怒,他马不停蹄的朝着楚云撤军的方向追了过去。
ps。换没改,时间到了先传,一会在改。
………………………………
第一百零七章 西晋灭亡和铁血军失控
当楚云和方大山的长城卫接上头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建兴四年的八月份,方大山已经找了楚云好几个月。当他知道楚云回来的时候,方大山大喜过望,他亲自带人前往草原迎接楚云。楚云一行人走得实在是慢的很,毕竟他们带着大量的羊群,方大山到来就可以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他了,楚云和一起来草原的将士可以说都受够了草原了。
就在方大山带人快要和楚云汇合的时候,铁弗首领刘虎终于找到了楚云大军的踪迹,毕竟铁血军人数这么多,速度又这么慢,轻车简从的铁弗紧赶慢赶还是在长城以北堵住了楚云。
铁弗是匈奴男子和鲜卑女子繁育出来的后代前文写反了,因此他们也属于匈奴人,跟刘渊和刘聪一样,都是南匈奴的贵族。当年南匈奴内附汉人,铁弗跟着匈奴一起来到了汉人的地盘,刚开始铁弗还算是恭顺,但是随着刘渊和刘聪父子起兵反晋,铁弗也蠢蠢欲动,但是同族不同命,永嘉四年310年十月,晋朝并州刺史刘琨联合代国共同讨伐刘虎。代国君主拓跋猗卢派侄子拓跋郁律率领二万骑兵协助刘琨打败刘虎。刘虎收集残余部众,西渡黄河,据守在朔方的肆卢川,并归附汉赵皇帝刘聪。
可惜匈奴人跟他们并不挨着,于是为了避免再次被鲜卑和刘琨联手按在地上摩擦,他假意臣服拓跋鲜卑,怎么说铁弗也有鲜卑血统,所以代王拓跋猗卢就允许他们在朔方繁衍。代王拓跋猗卢也是雄才大略,他也不会给自己找对手任由他们发展,代王把他们分为大大小小的部落,在代王暗中支持下,很多铁弗部落并不听从刘虎的命令,因此刘虎失去了对整个铁弗的掌控,这也是为什么铁血军收拾了不少铁弗部落,但是刘虎却一直不出面的原因。
刘虎是想借助铁血军的手铲除异己,然后灭了铁血军,增长自己的威望,但是想法是好的,实施起来就不是那么顺利了。谁也不知道从哪里冒出了一支秃发鲜卑,他们竟然窃取了领导权,刘虎一直都隐忍不出,静观其变。
果然隐忍有了成效,铁血军增兵,秃发鲜卑引领的联盟被击溃,但是刘虎却吃惊于铁血军的战斗力,迟疑了起来,他又不想跟铁血军交战浪费自己的兵力,结果一迟疑,铁血军竟然直接带着收获走了。
这个时候被楚云抢劫了的铁弗部落纷纷找到刘虎求援,刘虎怎么说也是铁弗首领,他又拾起了原来的想法,想拿铁血军立威,于是屁颠屁颠的去寻找楚云去了,结果还真被他找到了。
这个李虎别看他是南匈奴贵族出身高贵,但是此人绝对是个志大才疏无能之辈,此人在原本历史上面对一个内忧外乱的代国,足足耗费了几十年没有取得一次胜利,可见此人是多么的无能。
“都督,我军后方出现了数万骑兵。”李虎发现了楚云的踪迹,相应的楚云也发现了他的踪迹。楚云整个眉头立了起来,竟然还有来找死的,这一次从郭栓子出兵到他来援,两个人在草原上杀了起码十万人,竟然还不能震慑胡人,这群家伙还真是不怕死啊。
“传我命令,两个羌族师为前锋,骑一师为左翼,骑三师为幽翼,我亲提三万铁血师为各师压阵,我倒要看看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楚云直接下达了作战命令。
铁血军纷纷调转马头迎向了铁弗大军,刘虎一路兴冲冲的寻找铁血军,找到以后,又开始纠结了起来,铁血军的战斗力他虽然没领教过,但是肯定不可小觑。毕竟这个年头汉人势力哪有敢进军草原的,没有三两三不敢上梁山。
就在刘虎纠结之中,铁血军迎面撞上了铁弗,铁血军也不废话,刚一交手就开始拼命,铁弗也不是软柿子,他们吸收了匈奴、鲜卑骑射和汉人的铠甲装备,因此战斗力十分不俗,而且刘虎带了七八万大军,跟铁血军人数不相上下。双方先互相射箭,然后互相冲锋,最后大规模混战,天色将晚,双方人缓缓分开,竟然打了个五五开,谁也没奈何得了谁。
第二天,楚云亲自带人冲阵,即使有楚云的亲自指挥,双方也并没有分出胜负,古代战争并不会跟现代战争一样,有卫星全程监督,哪里是薄弱点就打哪里,古代战争考验的是将领的眼力和实力。楚云跟刘虎两个人的指挥能力半斤八两,而且双方的战争实力几乎也差不多,不管是铁弗骑兵还是铁血军骑兵都是比较优秀的骑兵,要知道铁弗人后来可是建立了大夏,曾经称霸一时,铁弗骑兵也是数得上的强军。
楚云确实短时间无法取胜,否则那种短时间决定一场数万人,数十万人胜负的战役也不会都是战争奇迹了,历史上这种大战都是数个月,甚至数年才能分出胜负的,但是楚云实在是等不及了,因为方大山面见了楚云,中原出了大事了。
建兴四年,公元316年,汉人在北方的势力受到了致命的打击,历史上最无能的西晋王朝灭亡。西晋末代皇帝司马邺带领十几万饥肠辘辘的饥民向匈奴大将刘曜投降,这可能也是历史上唯一一次因为饥饿投降异族的汉人皇帝了。
短短三十七年,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欺负曹魏孤儿寡女获得的皇位就跌落尘埃了,这也可能是因果报应吧。西晋是中国历史上最松散、最无能的王朝,没有之一。它始终都没有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对外没有巩固国家的边疆,对内没有整治好各路诸侯。它亡国的速度之快,堪比秦、隋。但秦、隋都曾经为国家做出过巨大的贡献,灭亡以后的农民领袖都建立起了强大的帝国,开启了汉、唐盛世,而西晋王朝的覆灭,却使得刚刚结束汉末近百年分裂局面,好不容易统一的中华大地又重新陷入了比此前更为惨烈动荡的乱世深渊,中国历史也随之堕入了长达三个多世纪的漫长黑暗时期。也是整个华夏民族的黑暗。
而整个长安遭到了刘曜血腥的屠杀,在司马邺向匈奴投降后,长安城里的男人几乎被匈奴人全部杀光,女人成了他们玩乐的工具。也不是刘曜心狠到如此程度,而是匈奴也没有多余的粮食,养活长安的民众。
建兴四年,整个北方都发生了大旱,就是铁血军占据的西河郡都是如此,否则楚云也不会进攻草原,跟胡人借羊马。石勒、匈奴等势力也不例外,匈奴都城平阳大旱之后,连饿死带流亡,平阳郡少了十万户的人口。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十万户可是几十万人口,这个时代有人口才有税收才有兵员。
连匈奴人的地盘都这么惨,历经战乱的长安可想而知了,楚云不在之后,铁血军文武分裂,更是断了长安的支援,这给了长安致命一击。虽然长安全城皆兵,男女都帮朝廷守城,但是人家刘曜根本不跟你打,只是耗着你。俗话说一时的英雄好当,一辈子的英雄难做。其实挨饿跟这个差不多一个道理,一天没吃饭,我可以帮助朝廷守城,我顶得住,但是饿上半个月,谁也受不了了,长安城内都开始吃人了。因此晋憨帝司马邺下令投降之后,整个长安上至重臣,下到平民都没有反对,晋憨帝坐着羊车,为了不被饿死,就投降了。
事情就是这么戏剧性,长安坚城很多时候都是内部被人打开的。司马邺投降之前希望刘曜不伤害长安百姓,也算是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但是刘曜却没有信守承诺。刘曜把晋憨帝和几位重臣送往了平阳,其余的朝臣全部杀害,整个长安都陷入了绝望之中,就算是铁血军派遣前去帮助朝廷守城的新二旅都被匈奴人围攻,全部击杀了。
但是,铁血军却收获了不少,几个卫将军联手之下,取代了都督府和郡守府掌握了大权,铁血军完成了战略目标,占据了扶风郡和新平郡,再加上北地郡、安定郡,雍州一半的地盘被铁血军占据了,铁血军终于不再是狭长的一条。但是这些获得在楚云看来,跟付出相比完全不成比例。
另外让楚云震惊的是,在西晋灭亡之后,整个北方晋室最坚定的支持者刘琨也紧跟着败亡了,整个并州,除了铁血军占据的上党郡和西河郡,其余的全都丢了。
刘琨只身投奔幽州刺史、辽西鲜卑左贤王、假抚军大将军段匹磾,并与其结为兄弟,而并州在司空府长史李弘率领下向石勒投降,石勒占据了大半个并州。
当方大山说完,楚云整个人都不好了,虽然方大山政治不敏感,但是楚云却从方大山的描述中,听出了铁血军内部出现了问题,楚云在走之前,曾经告诉过张彤和莫含,他决不允许朝廷出事,现在朝廷陷落,绝不是好事,铁血军实力并不强,又跟刘琨有摩擦,现在只能借着朝廷这块虎皮,勉强支撑,如果朝廷倒下,铁血军就成为了整个北方的众矢之的,到时候铁血军不一定能够撑得下来,但是现在,朝廷被攻占,铁血军竟然坐视不理?这不是出了问题是什么?
而且刘琨也完了,铁血军北边、东边是石勒,南边是匈奴,西边是羌胡和张寔,这绝对是四战之地,到时候铁血军出了问题,他们连个帮手都没有,张彤和莫含两个人到底在做什么?
但是刘虎这个脑袋进水的家伙却牢牢的拖住了楚云,铁弗战斗力不弱,楚云手下就带着铁血一师、铁血二师、骑一师、骑三师和两个羌族师。这么多军队不论交给谁楚云都不放心,毛羽和冉良毕竟太年轻,而骑一师的黄村和骑三师的鲁忠都不是帅才,把这么多人交给他们,楚云做不到,至于羌族师两个师帅就更不可能了。就算是来接应楚云的长城卫卫将军方大山,楚云也不放心。
因此楚云终于体会到了进退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