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武侠世界梦长生-第3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岵谎飞诿髑宓牡嘏蹋聘哟藁诹粝碌募业姿闶呛芊崾⒘恕
圣武十六年八月,大明帝国圣武皇帝楚云率领大军南返,楚云一战灭亡秃发鲜卑一部,再战灭亡柔然十二万大军,震慑了整个天下。而随着楚云的离开,草原上柔然、代国和铁弗三方势力激烈拼杀了起来。
这个时候代国人怎么可能不知道他们被大明坑了,否则柔然大王子怎么可能知道柔然王帐已经被攻破,柔然可汗战死的消息,而且铁弗得到了五万匹战马和三万俘虏,实力大增。但是就算是知道他们被坑了,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把怒火咽了下去,大明实在是太强大了,而且他们现在还有敌人要对付。
虽然代国吞并了柔然王帐,得到了大量的物资和战俘以及柔然属下的一些中小部落的效忠,实力膨胀到了二十万人左右,但是柔然虽然连续失败,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还是有十几万大军,铁弗得到了大明的支持,实力也有了近十万人,双方奇虎相当,杀得难解难分。特别是柔然跟代国有杀父之仇,铁弗又是大明的小弟,根本没法拉拢,代国只能硬着头皮对付双方。
楚云从监察司和锦衣卫哪里得到了这些消息,很是满意,不过让他有些惊讶的是,西线王杰对付西凉却陷入了僵持。按照楚云的想法,西凉已经没落,王杰又是及有才华的大将,应该很顺利,但是偏偏,双方就僵持住了。也不知道西凉的秃发鲜卑和乞伏鲜卑怎么想的,他们竟然从迟疑,变为了坚定的支持大凉,这么一来三方势力联合起来就有四十几万军队,这还不是他们的极限,而王杰只有三十一万人,双方实力差不多,又是大凉国的主场,因此双方僵持,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楚云一回来就面对了阁臣和枢密使的责怪,当然他们不敢明说,但是话里话外也是楚云再这么不顾危险,私自离开,他们就全部尥蹶子不干了,楚云也跟他们保证,自己再也不这么干了。说实话,楚云还是有点感动的,毕竟他们这样也是关心自己。
处理完了一些政事,楚云下令监察司和锦衣卫首领前来,楚云倒要看看大凉国的变故到底是哪位神仙干的,这简直就是耽误自己的时间,楚云本以为把大凉国赶到西域去,就准备对大赵发动最后的攻击了,现在竟然僵持住了,这绝对不正常。
………………………………
第一百九十六章 五国混战
“陛下,这是我监察司收到的消息。”程杨和周岩来到了楚云面前,本来程杨是想跟周岩表面上不和的,毕竟程杨不是忘恩负义之人,是周岩一步步把他带到了监察司副统领的位置上,又被楚云升为了统领。但是很多事情不是以个人的意志改变的,监察司和锦衣卫矛盾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也影响到了程杨的心理,现在两个人基本上真的快成为仇人了,因此在楚云面前立功就是程杨迫切的希望,毕竟锦衣卫在周岩的带领下立下了不少大功,现在已经压了监察司一头。
周岩也没有着急,看起来成竹在握的样子,当然这都是楚云想看的的,俩情报部门亲如一家,自己这个皇帝也不好受,万一他们隐瞒了一些重要消息怎么办?
楚云打开程杨递上来的情报看了起来,情报中有很多大凉高层和两部鲜卑高层的消息,以及他们和赵国的联系,总结出来一句话就是大赵花费了大价钱,买通了这三个势力,本来他们就跟大明不对付,现在又收了大赵的好处,因此三个势力才会这么跟大明玩命,不过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大赵如此不计后果的支持大凉国却不得而知。要知道大赵可是坑了大凉国好几次,这一次明显是真正的要帮助大凉国了。
不得不说监察司的工作还是不错的,至少各国势力的顶层都有人渗透了,一般来说各国的大行动都逃不出监察司的监控,不过也就是这样了。他们缺少最顶尖的消息来源,比如说大凉国的大王子张祚这条线,就只有锦衣卫周岩掌控,不过周岩在监察司干了十几年,有这些后手也算是应当之该,否则他这十几年不就白干了嘛。楚云相信监察司在程杨手上用不了几年就真正和周岩的锦衣卫抗衡,毕竟底子更厚实。
但是现在还是要看锦衣卫的,楚云抬起头来,周岩就自动走了过来,他跟随楚云十几年了,对楚云的性格了若指掌。楚云看着他自信的微笑,就知道他应该掌握了更多的硬货。
“消息可靠嘛?”楚云看完了锦衣卫的情报之后挑了挑眉,看向周岩。
“陛下,这个消息是从大凉国一号和大赵国的二号哪里得到的消息,您也知道他们在各国的地位。”周岩从容的说道。
“你很不错,周岩你跟随我也十几年了,现在也到了不惑之年,你无法上战场获得军功,但是你的功劳我却从来没有忘记。你放心,如果这一次你的情报正确,那么我就封你为侯。”楚云说完,周岩立刻激动的跪了下来,在大明的爵位可是太稀少了,虽然他的父亲周斌因为为铁血军殉葬被封为了国公,但是爵位却被周岩的哥哥继承了,不是周岩不想要,实在是长幼有序,而且他的哥哥受到铁血军败亡的影响当年流落民间成为了残疾,周岩愧疚、怜惜,而且因为礼教不得不让位给自己哥哥。
但是周岩怎么可能不希望获得一个有分量能够传承下去爵位?他到现在公侯伯子男只是最低等的开国县男。但是按照大明的爵位制度,除了那些立下了大功世袭罔替的爵位,其余的都会隔代递减,自己只是个男爵,虽然是一等男爵,但是三代之后就成为了平民了,周岩怎么甘心。现在楚云准备给他封侯哪怕是最低等的侯爵,也能保证他这一支六七代都是贵族了,由不得他不激动。
“继续去打探,另外程杨你也看看这一份情报,发动监察司和锦衣卫的人全力勘查。”楚云说完两个人退了下去。
当出了门之后,周岩冷笑的看了一眼程杨昂头离去,程杨则面色铁青的冷哼一声,这一次竟然又让锦衣卫拨了头筹,不过接下来,自己不是没有机会。
门外发生的事情楚云虽然知道但是却没放在心上,真正让楚云关心的是周岩给他的那一份情报,楚云静静坐在座位上,思考着这份情报如果是真的,对大明的影响,越想楚云越觉得大明新一轮的危机就该到了。前两次危机,一次铁血军败亡,一次在楚云的拼命下,好不容易转危为安,但是也损失惨重,就是不知道这一次,到底会怎么样。不过楚云却不再害怕,反而蠢蠢欲动,这一次幕后之人应该要彻底暴露了,大明只有能够挺过去,就应该再一片坦途了,想到这里楚云心里一阵激动。
“如果你真的是假死,那么我就让你弄假成真,难道你就是隐藏在幕后的血佛?有意思,这才有点意思,好久没跟人好好打一场了。”楚云脸上挂着跃跃欲试的笑意,如果有人看到,肯定会惊讶的,楚云权威日盛,平时情绪控制的很不错,从来没有人见过楚云如此情绪外露的时候。
圣武十七年正月,大明和大凉国之间保持了大半年之久的大战平静了下来,双方超过七十万的兵力在西线厮杀,虽然王杰取得了数次胜利,歼敌近十万人,但是大凉和两部鲜卑都死战不退。正月是华夏人传统的新年,而大明和大凉都是正儿八经的汉人建立的国家,因此双方暂时罢兵,等待年后再动手。
西线主帅王杰悄悄从前线撤了回来,楚云秘密接见了王杰,双方商谈许久,王杰又悄悄的返回了前线。与此同时并州谢艾和司隶州鲁忠也秘密返回,他们跟王杰一样悄悄的回来,又悄悄的离去。不过令人诧异的是,谢艾和鲁忠两人悄悄换了任务,谢艾来到了司隶州,而鲁忠去了并州,不过经过了楚云的易容,两个人互换除了极少数人,谁也不清楚,哪怕是几位阁臣。
圣武十七年二月,暂停了一个月之久的西线战场再次发生大战,大明一方刚一出手就是雷霆之击,三十余万人倾巢而出,猛攻大凉国的防线,大凉国防线短短一个月内,被攻破数道,半个张掖郡打成了废墟,而王杰大军终于来到了张掖郡的郡城水平。
这一座汉武帝元鼎六年建立的城池,名字取自“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的枢纽之地再次迎来了大战。
大凉国连续败北,实力锐减,大凉国国主张骏号召国内十三岁之上五十岁之下的男子从军,他亲自带领纠集出来的十几万大军支援张掖郡,这是真正的倾国之力了,如果输了,那么大凉国就会一去不复返。跟大凉国一样,大明也派出了几万人的新兵,补充了西线的损失,让大明的士兵再次达到了三十万人。双方已经在这里扔进去了十五万甚至更多的军力。
双方再次恢复了最开始时候的七十余万大军的对峙,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双方最后的决战了。如果大凉一方失败,那么大凉、乞伏鲜卑、秃发鲜卑和羌胡都要迎来灭顶之灾。而如果大明失败,那么天下各国都会跟狼一样的扑上来。大赵、大晋甚至于跟大明结盟的大燕、辽国都会狠狠的咬了大明一口,哪怕大明最好挺了过去,大明的天下第一强国也会花落别家,甚至于几年几十年之内再也没有机会统一天下了。
“大将军,末将已经做好准备了。”张掖郡大明军营中,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将单膝跪在了王杰面前,此人叫做杨昇,是大明开国以来战死的最高将领开国县侯杨业的弟弟,也是大明五营禁军前营的主帅。
“老将军,这一次如果计划成功,那么我王杰保证陛下不好负了你杨家,一门双侯何等荣耀。”王杰把杨昇扶了起来。
“哈哈,老夫出身低劣,陛下不嫌弃老臣,提拔老臣于微末,我怎么不尽心竭力回报比下?何况我的兄长死在凉国人手里,老夫已经六十有余,现在给老夫机会亲自报仇,我还有何求?”杨昇大笑着说道,拱了拱手转身离去。
“老将军走好。”王杰和冉闵等人眼神里带着不舍,这一次杨昇很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
“传我命令,传几位将军来大帐。”王杰瞬间就恢复了冷酷。
而在司隶州和豫州的接壤处,大赵军队暗中调动频繁,大赵李农、张貉、李菟、麻球等所有能够带兵的良将聚集在了这里,大赵调动了四十万大军枕戈待旦,甚至把幽州的兵力都抽调了大半,看起来他们是准备倾国之战了。
而在大燕国,大燕国国主慕容皝也下达了紧急集合的命令,全国所有大军都随时准备,其中二十万骑兵和十五万步兵兵屯幽州,就是不知道他们的目标是大明还是大赵国。
而在南方一直当小透明的大晋国这一次也难得的雄起了一次,大晋国新晋权臣桓温一边在益州之外囤积兵力,一方面在大赵割让的扬州屯集重兵,不过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目标到底是谁。
这个桓温算是东晋名臣,也算是一个有作为的权臣,永和元年(345年),庾翼病逝,临终前请求让儿子庾爰之接掌荆州,但辅政的侍中何充却推荐桓温。丹杨尹刘惔认为桓温确有奇才,但亦有野心,不能让其掌握荆州形胜之地。他建议会稽王司马昱自领荆州,但司马昱却不肯采纳。同年八月,桓温升任安西将军、荆州刺史,持节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诸军事,并领护南蛮校尉,掌握了长江上游的兵权。
历史上此人灭亡了大成国,并且三次北伐,逼迫朝廷加其九锡,他的儿子桓玄更是直接篡位想当皇帝,可惜仅仅一年多就被刘裕平定了,他们家也落得个满门抄斩。不过他儿子篡位缺为取代了东晋的刘裕打下了基础,后来东晋被刘裕建立的宋灭绝了,他们家也徒为别人作嫁衣。不过这也不能掩盖桓温的成就,此人绝对是东晋最后的名臣之一了。
至于天下仅剩的小国辽国跟大明绑在了一起,而且民少国弱,国内的军队都是大明派人去训练的,因此只能跟大明一条路走到黑,而大成、仇池被大明灭亡了,想翻天也没那个本事,总不能诈尸吧。至于夏国和代国则在草原争夺霸权,在大明的挑拨下,他们打的难舍难分,根本没工夫管中原的事情。
因此现在天下也就是大明、大赵、大晋、大燕、大凉五国争锋,这倒有点战国时期群雄逐鹿的感觉了。
圣武十七年四月,一个震动天下的消息传遍了天下,大明跟大凉的战役分出了胜负,大明前营主帅杨昇,不满大将军王杰的苛待,率领一万心腹反明,烧毁了大明的全部粮草,叛逃大凉国。
大凉国张骏大喜过望,封杨昇为国公,并且命令全军出击,四十余万大军缓缓压上,而粮草没有了的王杰大军立刻撤退,却被大凉国和胡人联军牢牢的黏住,短短时间就损失了几万大军。王杰壁虎断尾,命令主帅叛逃的前营余部拖住大凉国大军,前营知耻而后勇,牢牢抵挡住了大凉国四十余万大军整整十五天,为王杰大军逃离创造了条件。前营近四万人战死,不过大凉国联军也死伤了六七万人才终于歼灭。
张骏不依不饶大军压境,余下的三十余万人把王杰剩余的二十余万大军团团围在了武威郡的郡城姑臧,没有粮食支持的大明军数次击败了大凉国的攻城,不过所有人都觉得,大明西线战场的失败就在眼前了。
就在消息传遍了天下之后,大赵国国主石弘立刻不宣而战,豫州四十余万大军杀向司隶州,短短半个月,司隶州的门户虎牢关就被团团围住,而虎牢关只有三万人守卫,虽然是天下一等一的雄关,但是却依旧摇摇欲坠。
司隶州的守将“鲁忠”一方面派人支援虎牢关,一方面向长安求援,司隶州上下的急迫不要说各国奸细,就是普通人也看出来了,司隶州上下是彻底慌了。
半个月后,大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桓温,率部三万准备偷袭攻入南中,一头就撞上了正准备支援北上支援司隶州的征南军五万大军,双方激战数天,最终疲软的晋军败退,此战大晋桓温嫡系三万人只有一万两千余人撤走,其余的不是成了俘虏就是被杀了。
当桓温得到消息,他在等几天,征南军就会北上,空虚的南中很可能会被自己横扫之后,气的差点吐了血。当然他根本不知道早来晚来都是一样的后果,监察司和锦衣卫早就得到了消息,他们就是故意的等待大晋军前来送死的。
桓温偷袭失败,只能上报调集更多的大军前来,光明正大和大明决战。而征南军在击败了桓温大军之后,继续北上。不过这个时候散落在各地的镇南军五万大军和临时征调的三万新兵已经集合。在益州这个穷山恶水的地方,守卫一方有天然的优势,在大明准备好了的情况下,桓温绝不可能取得便宜。
但是桓温却依旧带重兵集结在这里,他认为大明败局已定,一旦北边的消息传到了益州,益州一定大乱,到时候自己未必没有彻底吞并益州的机会,想想自己能够开疆扩土,正在壮年,进取心十足的桓温还是激动不已。
整个天下迅速乱成了一天,随着草原上的混乱不久,中原大地燃起了熊熊烈火,大明被大赵、大晋、大凉三国围攻,三国中出兵最少的大晋都有七万兵力,而大凉和大赵更是一国出动倾国之力三十余万大军,一国出动了四十万大军,只有大燕国本来应该按照原定计划进攻大明并州,却迟迟未动。
大燕国国都,大燕国国主慕容皝召集重臣商议这一次他们的目标,此前大赵和大明不断地派遣使者,大赵要求大燕出兵并州,并且愿意把并州送给大燕,而大明却派人给大燕,告诉他们再等三个月时间,大明就会击败大赵,给大燕国从容占据大赵国的机会。双方不断的提高着自己的条件,这让慕容皝难以抉择。
不过慕容皝此人手下能征善战的将领真的不少,不说别的光是慕容氏本家就有慕容翰、慕容仁、慕容昭、慕容幼这些人都是能够领兵的大将,而且还有其他的将领,比如国相封弈、司马韩寿、司隶阳骛、太仆王寓、冗骑常侍皇甫真、冗骑常侍阳协、将军宋晃、将军平熙、将军张泓。这些人才能文能武都是独当一面的人才。
也不是燕国人才这么多,历史上他们也不可能数次击败大赵,击溃高句丽,后来更是击败了武悼天王冉闵,成为了新一任的北方霸主。不过人才多了也有坏处,就是到底帮助大明还是大赵双方争论不休。
在商讨了几天之后,慕容皝脑袋瓜子都快裂了,还是没有做出决定,不过最终慕容皝的母亲段氏跟慕容皝说了一句话,最终慕容皝才下达了决定。
………………………………
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国攻明
慕容皝此人算是个雄才大略的国主,此人在既位之后,南征北战,把仅仅辽东一地的慕容氏带到了现在的局面,成为了能够左右天下的大国,领土人口也翻了好几番。要知道他们面对的可是大赵国这个巨无霸,但是即便是这样,他们还是左右逢源,拿下了一半的幽州之地,正式把手伸进了中原。
慕容皝作为一个皇帝的战略眼光还是有的。不过呢,这个人有很多的问题,其中有不少是很致命的缺点,这些缺点在常人身上没什么,但是在一个皇帝身上是很致命的。
在历史上慕容皝建立了前燕,占据了数州,实力雄厚,但是在这么好的条件下却没法吞并天下,最终遗憾去世。但是因为他的缺点,使得前燕经济实力逐渐下降,国家也走向了衰弱。几年之后前燕就被前秦灭亡了。
第一个缺点就是脾气暴躁,当然这个缺点很多首领都有,本来他们就是胡人,而且是带兵之人也可以理解。但是他很多时候都是无事生非,为了很多小事就会生气,随意打骂杀戮将士,让手下人离心离德。这一个缺点有些像三国时候的张飞,但是张飞人家不喝酒的时候不会这样,慕容皝却随时随地的发脾气。虽说伴君如伴虎,但是君如果是个疯子,那么哪个臣下都受不了。
暴躁的脾气也就算了,但是慕容皝还亲近小人,嫉妒人才,赏罚不明,排斥亲人。这就很过分了,这个慕容皝嫉妒自己的哥哥弟弟甚至儿子,他的哥哥慕容翰勇武善射,足智多谋,深受父亲慕容廆的器重和宠爱,慕容皝受不了了,刚即位的时候就想杀了他,但是那个时候大燕国要面对很多敌人,慕容翰带兵才能十分厉害,所以他不能杀。因此需要用慕容翰的时候,他就让他带兵,不用的时候就当成罪犯一样囚禁起来,试问,连自己亲哥哥都这么对待,手下的人怎么会不寒心?
对待同父异母的哥哥这样就算了,但是对待亲兄弟他也很小心眼,同母弟征虏将军慕容仁、广武将军慕容昭都受到其父慕容廆的宠爱,慕容皝心中也愤愤不平。两个人被逼的逃到了辽国,投靠了宇文鲜卑。后来因为他们真的有才能,能文能武,慕容皝就派人把他们叫了回来。但是慕容皝也是个人才,只给他们封官进爵,但是不给他们实权,这就很过分了。
而且,对待儿子也是这样,跟他的父亲慕容廆一样,慕容皝儿子很多,而且有才能的也不少。最出色的是他的二儿子慕容儁、四儿子慕容恪、第五子慕容霸和老十六慕容德。当然慕容霸很多人没听过,但是它的另一个名字慕容垂应该很多人都知道,起码稍微知道点十六国历史的都知道。这个慕容垂就是前燕灭亡之后,从新建立了大燕国的绝世武将,他的带兵能力,在十六国三百年的历史中能够排进前十。天龙里面慕容复他爹教训慕容复的时候就曾说过“大燕国当年慕容廆、慕容恪、慕容垂、慕容德何等英雄,却不料都变成了绝种绝代的无后之人!”
卧虎藏龙都不能形容慕容皝生几个儿子,出了三个皇帝还都是不同国家的,就问你屌不屌?慕容恪、慕容垂、慕容德都是绝世之才,一个文武双全,一个绝世猛将,另外一个平生未逢一败,偏偏慕容皝就选了个最平庸,且跟自己一样容不下兄弟的慕容儁。老十六慕容德年纪太小就不说了,但是慕容恪和慕容垂你为什么不喜欢?慕容恪的母亲不受宠爱,也就是小老婆生的也不提了,但是慕容垂你为什么不选?人家慕容垂少岐嶷有器度,身长七尺七寸,手垂过膝,妥妥的帝王之相啊,刘备不就是有这个异像?
但是慕容皝就是不选,他觉得慕容垂和自己最讨厌的哥哥慕容翰太像了,俩人都是带兵的天才,都收到了满朝文武的认可,都少有才名。你跟我最讨厌的人这么像,老子就是不让你当太子。于是自己选定的国主慕容儁,也是最像慕容皝的儿子在慕容皝死后既位,逼走了自己的五弟慕容垂,又累死了自己的四弟慕容恪之后,死了没几年前燕就灭亡了。
但是你看看人家慕容垂,前燕灭亡之后,反而建立了后燕,公元384年称王,此后南征北战基本上都胜利了,要不是年纪太大了,重病而亡,估计他就统一全国了。要知道他仅仅在位十年不到就打下了比前燕更大的地盘,试想一下如果当年慕容皝传位给慕容垂,而以慕容垂活了71岁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