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仙门杂货铺-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待到足够的时间,孙一凡回来就肯定没饭吃。
尽管孙一凡修真多年,也算是进入了辟谷期,可是这口舌之欲还是难以彻底戒掉。
为了满足口舌上这么点小小**,孙一凡也就只能按照爷爷吩咐,每天去石桥上的地摊蹲一个时辰。
今天因为遇到个不识相的恶道士,所以时间过得很快,孙一凡每日一见时辰到了,那是立刻收摊就走,绝对是一秒钟也不会多耽搁。
至于那些好奇的修士,孙一凡是根本理都懒得理会,实际上他自己也不知道陶俑究竟有什么用处。
之前那套话,也不过就是拿出来糊弄一下那些向往机缘的修真者。
在古镇的老街上转了几个弯,轻车熟路回到了位置偏僻,寿窑镇上唯一的杂货铺。
踏入铺子的一刻,孙一凡立刻大呼:“爷爷,我回来了,饿了,赶紧开饭吧。”
话音刚落,铺子里响起一个声音:“臭小子,就是吃饭比谁都积极,让你去摆地摊,你就不能多蹲一会?”
孙一凡听了铺子里传出的声音,立刻无奈地说:“爷爷,这么多年了,你这一铺子的货,也没见卖出去几样,你让我每天不重样的拿一件出去摆着,说是能遇到识货的有缘人,可我蹲了这么多天,也没卖出一件去呢。”
从铺子深处缓步走出个一袭长衫,须发皆白却精神奕奕的老人。
孙一凡上前直接对老人说:“爷爷,这眼看叩仙门日子要到了,别家铺子都赚的盆满钵满,您这,难道今年又准备一笔买卖都开不了张吗?”
从眉宇间能够看得出,孙一凡与老者有几分相似。
不过孙一凡身上更多的是稚气,而老者身上却隐隐透着一股深不可测的气势。
伸手一巴掌拍在孙一凡的后脑勺,老者笑骂道:“从小就是这样,一点耐性都没有。”
孙一凡揉了揉后脑勺,有些吃痛地说:“爷爷,您这铺子里破破烂烂成堆,真的都能卖出去?”
老者在铺子门边的圈椅上坐下,随手抓起旁边茶几上的大红袍,捧在掌心里闭上眼摩擦着壶身。
良久,老人一副高深莫测地说:“不要急,这些东西都是宝,所谓宝便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买去的,这其中的机缘,是不可说的。”
孙一凡见状,索性也不再理会老人,自顾自走到铺子深处。
回来的时候,一只手拎着四方小木凳,另一只手端着盛满面条的瓷碗,在门边与老人相对而坐。
碗里的面条早已经坨了,但孙一凡丝毫也不介意,仍旧吃得津津有味。
老人把玩了许久手上的壶,将壶口凑到嘴边轻轻的啄了一口。
然后,老人睁开眼睛看着还在吃面的孙一凡说:“面放久了会坨,但坨了的面,才是它应有的样子,有些事情急不得,我知道,你想尽快把铺子里的东西卖出去,然后你好离开这里,回去找某些人的晦气,可是现在还不到时候。”
孙一凡大口大口吃着坨了的面,嘟囔着说:“那究竟到什么时候才算是时候呢?”
老人看到孙一凡扒拉着面条的样子,微微一笑伸出手摸了摸孙一凡的脑袋。
能够清楚看到,老人手掌干裂,仿佛枯树枝一般,手背上还有一道道的口子,被老人用白胶布给贴上。
轻轻抚摸着孙一凡的脑袋,老人轻声说:“一凡啊,要有耐心,等你真正的静下心来,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在老人抚摸下,孙一凡安静地将碗里的面吃掉,当吞下最后一口面时,孙一凡还是忍不住说:“爷爷,我即将完成筑基了。”
轻抚在孙一凡头上的手顿了一下,老人举起手中的大红袍,将茶水倒进瓷碗里。
在孙一凡捧起瓷碗,喝掉碗里的茶水时,老人突然说:“一凡啊,若是有一天爷爷不在了,你一定要好好的,守护好你心中最想保护的东西。”
孙一凡闻言突然一顿,捧着瓷碗的手臂不禁意的抖动了一下,迟疑了片刻还是仰头将茶水一饮而尽。
老人见孙一凡并没有说话,便继续说:“记住,所谓修仙,修的便是人心。”
孙一凡手上的瓷碗放下,咧开嘴对老人笑着说:“呵呵呵,老头你放心,我明白的。”
老人满意地点了点头,扭头看向铺子外面,不远处熙熙攘攘热闹的街市上满是来络绎不绝的人。
这些来自各地的修真者们,来这里便是为了求那一份虚无缥缈的机缘,期望能够叩开那扇承载着无数修真之辈期盼的仙门。
相比较老街上的嬉闹,孙一凡和爷爷所在的这间杂货铺,算是镇子上最偏僻安宁的地方了。
孙一凡每每陪着爷爷坐在门边,一老一少,一个喝茶一个吃面,像是独立于世的旁观者,能够更加清晰看到世人喜怒哀乐。
只是这份难得的宁静,说不得什么时候便会被打破,杂货铺子便在此时迎来了属于它的客人。
一名看上去儒雅的年轻修真者,站在铺子门前,恭敬向老人行礼说:“前辈有礼。”
老人抬起头打量着年轻的修真者,慈祥地微笑着说:“该来的终于来了。”
言罢,将大红袍放在身边茶几上,从圈椅上站起来,转身就向铺子里走去。
面对老人这样的一番反映,倒是让找上门来的年轻修真者一愣,站在铺子外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幸好孙一凡回过神来,笑着站起身说:“请进,请进,你是来看那件陶俑的?”
在孙一凡的邀请下踏入铺子,年轻修真者仍有些拘谨地说:“是,是的,我,我想来看一看。”
见对方十分的拘谨,孙一凡笑着说:“没关系,别这么拘谨,铺子里东西很多,你可以先随便看看,我去给你取那件陶俑来。”
闻言,年轻修真者赶紧感激地说:“麻烦了,在下段学瀚,不知师兄如何称呼?”
孙一凡举起手上的面碗笑着说:“呵呵呵,你称呼我师兄?怕是有些不妥,我可才刚满二十岁。”
………………………………
第5章 一支筷子
孙一凡火急火燎冲进铺子后院,将空面碗放下,便准备拎着布包回去招14好不容易上门的客人。
但是刚放下面碗抓起布包,就听到老人的声音响起:“急什么?先把碗洗了再去不迟。”
听到爷爷的话,孙一凡扭头看向坐在杂货铺后院藤椅上的老人,有些奇怪地说:“爷爷,您不是说笑吧?这么多年来,好不容易有人主动上门,你难道要把上门的生意给赶走吗?再说人家慕名而来,说不定真有那个缘分呢?”
老人优哉游哉地说:“又没有缘分,那不是你说了算,也不是我说了算的,这要看他自己的造化。”
眼见爷爷似乎对那突如其来的客人有些不以为然,让孙一凡不禁有些奇怪?不明白爷爷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迟疑了一下,孙一凡还是忍不住说:“爷爷,不管有没有缘分,前面铺子里总不能没人吧?”
老人不容置疑地说:“把碗先给洗了,一点规矩都没有,赶紧的。”
实在是拗不过老人,孙一凡也只能伸头对前面铺子里的人说了声抱歉,然后埋头洗碗。
踏入杂货铺的年轻修真者李文彦,长得倒是眉清目秀,只是眉宇间隐隐透出一丝郁气。
此时,被单独晾在了铺子里,倒也让李文彦实在是有些无奈。
即便是在如今这样修真时代里,大街小巷里修真者可谓是遍地都是,但是做生意也还是要讲究一个笑脸迎人。
像这间古怪的杂货铺这样,直接把客人给晾在一边去,主人反倒是忙活自己的事情,李文彦还真是头一次遇上。
不过,李文彦倒也没有介意,对孙一凡回以微笑说:“不碍事,我先自己看一看。”
孙一凡一边埋头洗碗,一边说:“对对,您先看看别的玩意,铺子里的小玩意还是挺多的。”
于是,李文彦开始在铺子里逛了起来,仔仔细细对杂货铺子内部进行了打量。
杂货铺子不算是很大,是那种很古朴的老式铺子,门内依墙摆放着一排成列各种货物的木柜子。
一个看起来说不清年代的木质柜台,将铺子内部和外部给隔开。
从表面上看起来,这间古朴的杂货铺几乎是没有丝毫的特别,除了透着一股古老的气息,再也没有丝毫特别之处。
再看那些货柜上成列出来的货物,顿时让李文彦大开眼界,甚至第一反应是怀疑自己所看到的究竟是不是真的?
那些成列在一层层货架上的各种货物,几乎没有一件是完好无损的。
就像是之前孙一凡拿出的陶俑一样,所有成列出来的货物,全部都是破破烂烂。
一只看上去颇有几分古韵的黑色石碗没有底。
一个玉质的净瓶,结果居然只有一半,另一半不知去向。
一块看上去像是抹布的破布头,上面歪歪扭扭画了两条奇丑无比的泥鳅。
看着货架上的这些东西,简直让李文彦目瞪口呆,已经是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去评价?
现在,李文彦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这么一间偏僻的杂货铺子,根本连一个客人也不见进来。
原来并不是因为铺子太过偏僻,而是因为铺子里根本就没有一件像样的东西,整间铺子里所售卖的东西,几乎都是一些破烂,甚至李文彦看了一圈过后,深深怀疑自己是不是走出了地方,进入了一间废品收购站?
走了一圈,李文彦不禁苦笑的摇头,觉得自己或许是来错了地方。
原本在石桥上看到孙一凡亮出上清派的腰牌,以为孙一凡可能是个隐世的高人。
但是从铺子里成列东西来看,李文彦觉得他真的是弄错了。
铺子里的这些破烂不但是没有一件完好的,而且李文彦在它们表面也感受不到丝毫灵气。
也就是说,铺子里的这堆破烂并非是所谓灵宝的碎片,而是确确实实只是一堆破烂。
现在李文彦已经不想再继续等下去,对他而言那只陶俑也已经没有任何价值。
之前在石桥上的时候,他其实已经将陶俑看过了,也用手段进行过试探,确定陶俑不过是一件破陶俑罢了。
如今确定整间铺子里都是破烂,李文彦已经是彻底丧失继续留下的兴趣。
想了想,李文彦觉得还是告辞离开,正当他打算告辞离去的时候。
在豁然转身的瞬间,李文彦突然在杂货铺角落里瞥见了一根透着奇特气息的筷子。
李文彦瞬间就像是发现了宝贝,下意思抬起头向后院望了一眼。
确定孙一凡在埋头洗碗,院子里的老人也没有注意他,便蹑手蹑脚慢慢走过去。
慢慢地蹲下来,李文彦伸出手捡起木质货架最底层,被遗弃在角落里的筷子。
入手的刹那,李文彦觉得自己的心神都在颤抖,他能够清晰感受到,筷子上传出的浓烈共鸣。
那是一种修真者与充斥天地灵气宝物相遇时,修真者身上的修真气息,与天材地宝内天地灵气特有的共鸣。
李文彦觉得自己的心脏都在“砰砰砰”剧烈跳动,一颗心仿佛随时都会从嗓子眼里蹦出去。
死死抓住手上单独一根的筷子,李文彦就仿佛紧握自己身家性命一样的宝贝。
这一刻,李文彦脑海中浮现出唯一念头,那就是要带上这根筷子从这间满是破烂的杂货铺离开。
“喂……”背后突然响起的声音,一下子将李文彦脑海中刚升起的念头击散了。
李文彦惊慌失措地回头,看到孙一凡面带笑容,弯腰低头凝视着他。
孙一凡看到李文彦满脸慌张,手上死死握着那支筷子,不禁觉得有些好笑,晃了晃手上的陶俑说:“起来吧,你不是要看看陶俑吗?过来这边,我可以放在柜台上让你好好的看一看的。”
愣了一下,李文彦才终于缓过神来,仿佛经历了生死考验一般。
这种感觉,就像是第一次拜入宗门时,参加宗门选拔时的那种紧张一般。
慢慢地站起身来,李文彦看了看手上几乎要攥出水的筷子,勉强挤出笑容说:“我,我只是奇怪,为什么会有一支筷子在这。”
孙一凡笑了笑说:“呵呵呵,没关系的,货架上的东西都是货物,您看上哪一样都可以的。”
李文彦举了一下手上的筷子,但又立刻回护了一下,然后说:“那么这支筷子怎么卖?”
看到李文彦手上的筷子,孙一凡有些奇怪地问:“你要买这支筷子?那你不要那个陶俑了?”
面对孙一凡的问题,李文彦明显看起来有些尴尬,干笑着说:“可,可以吗?”
………………………………
第6章 为了三钱福运
孙一凡没有马上回答李文彦,而是站在那儿仔细打量起李文彦,仔仔细14凝视李文彦的眼神。
从李文彦看似清澈的眼底,孙一凡清楚看到了浓烈的凶恶,还有隐而不发的一丝杀意。
铺子里每一件东西,每天晚上关铺子之后,孙一凡都要按照爷爷吩咐仔细进行整理和擦拭一遍。
什么地方有什么东西,那件东西究竟有什么特别,孙一凡是比谁都要清楚。
看着李文彦双手紧握手上的筷子,将筷子在手上不停转来转去,孙一凡不禁觉得有些好笑。
终于,忍不住地孙一凡笑着说:“朋友,筷子都快被你攥出水来了。”
孙一凡的这句话,一下子将李文彦紧张情绪给卸掉,缓过神来的他惊慌地停止转动手上筷子。
但是李文彦仍然没有放下筷子的意思,显然是对筷子已经是志在必得了。
孙一凡见状笑着拍拍李文彦的肩头:“别紧张,我们开门做生意,自然是客人想买什么,我们都会满足。”
听到孙一凡这句话,李文彦终于如释重负长舒了一口气,勉强地挤出笑容,干笑两声说:“真是抱歉,我,我失礼了。”
孙一凡不以为然地回应:“没关系,看到喜欢的东西每个人都会失礼的。”
李文彦尴尬地笑了笑,然后有些紧张和期待地问:“那么,那么这支筷子,它,它怎么卖?”
孙一凡转身回到了木质柜台后面,笑着问:“你确定,你要买下它?而不是这陶俑?”
说话的同时,孙一凡将陶俑上的破布揭开,将陶俑摆放在柜台上,静静地等待着李文彦做出回答。
李文彦几乎没有丝毫犹豫,举起手上的筷子说:“我,我就要这支筷子了。”
下一刻,孙一凡的气度陡然一变,翻手不知从什么地方摸出一只小巧的白玉算盘,瞬间从原本其貌不扬的邋遢少年,就变成了一个精打细算,仿佛一眼便能够看尽世间一切的老铺掌柜。
李文彦目瞪口呆地看着摇身一变的孙一凡,嘴巴张得非常大,险些连下巴都惊掉了。
而最让李文彦感到惊讶的是,孙一凡手上拨弄的算盘,居然是用血玉髓制成。
看清了算盘的材质,李文彦险些连眼珠子都差点瞪出去,恨不得扑上去将算盘给抢过来。
血玉髓啊,那可是修真界里不知多少人打破头也想得到的东西。
结果在寿窑镇这样一个小镇上,一间偏僻满是破烂货的杂货铺子里,居然有人用血玉髓做算盘。
看到如血珠子一般,在孙一凡指尖被拨弄的算盘珠子,李文彦觉得自己的心都在滴血。
孙一凡丝毫不理会李文彦的目光,自顾自拨弄手中的算盘珠子,非常认真的盘算那支筷子的价值。
很快有了一些头绪,孙一凡边拨弄算盘边说:“这支筷子,乃是以玉髓制成,单从材质上来说,便可以说是千金难买,而且这支筷子内孕有灵气,所以价值就更高了。”
听闻孙一凡一边拨打算盘,一边念念有词,让李文彦听的是目瞪口呆。
“啪啪啪”算盘珠子在孙一凡白皙手指波动下,不断敲击出清脆的声音。
李文彦感觉到,自己仿佛被声音所笼罩住,刹那间他就像被一层层地给剥开了。
惊恐的发现,血玉髓的算盘上面,浮现出他的生辰八字,还有命格、福运,甚至是他的修为。
就连李文彦所修炼的功法,以及习得的各种技艺,都被一层一层被抽丝剥茧的呈现出来。
李文彦彻底惊呆了,他感到自己的身体,包括灵魂都在颤抖,他从未有过这样的恐惧。
站在柜台内,如今身着肥大长衫,手捧算盘的孙一凡,就像是个降世的神明。
而李文彦的一切,全部都被对方所掌控,被对方手中的算盘算得一清二楚。
孙一凡看着满脸惊恐,站在那身体不自觉颤抖的李文彦,微笑着说:“按照原本的价值来算,这支筷子应该值福运一两八钱,而你本身的命格不错,可以帮你减免福运一两,那么也就是说,你若是想要买下,还需要付出福运八钱。”
听到这话,李文彦目瞪口呆,惊愕地抬起头看向孙一凡,又看了看手上的筷子,犹豫了起来。
福运对于一个修真者来说,实在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可以说是仅次于寿元的身家性命。
所谓“有福之人不用求,无福之人求不得”,说的便是福运对修真一途的重要。
许多人修真百年千年,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福运,可能永远无法踏出那最后登临的一步。
也有一些人看似吊儿郎当地过了百年,突然之间获得一份大机缘,便可能直接白日飞升,一步跨过最终的那道坎。
因而,每个修真者都是将福运当作最重要的东西,和自己的性命一样的重要。
尽管不知道孙一凡究竟如何算出“八钱”福运价格,但是要自己付出福运去购买一支筷子,李文彦着实不愿。
正当李文彦犹豫不决的时候,突然孙一凡又说:“哦?不对,看起来你还有几分薄缘,可以帮你再减一些价。”
“啪啪啪”再次拨弄两下算盘珠子,孙一凡微笑着说:“这么算的话,您给三钱福运,便可以将这支筷子买下了。”
“三钱福运?只,只要三钱福运?”李文彦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几乎就要开口答应,但猛然间李文彦像是想起了什么,低声问:“请问,我,我一共有多少福运?”
孙一凡眼神中精芒一闪,凝视着李文彦说:“你可知道,替人断福运,可是要承受大灾的,你真的想知道?”
见到孙一凡一脸严肃,尤其是孙一凡眼神里透出的精芒,着实让李文彦大吃一惊,跄踉着连连后退。
眼见已经退到了门边时,脚踏在铺子的门槛上,李文彦下意思地看了一眼身后。
如今李文彦离开铺子,只需要跨出一步就可以,仅仅只是一步之遥。
只要退出了铺子,李文彦全力施展宗门的遁术逃离,他自信孙一凡是绝不可能追上自己。
想到这里,李文彦心底产生了带着筷子逃走,抢夺这支可能蕴含大机缘筷子的念头。
恰在此时,铺子里响起孙一凡的声音:“想要强抢吗?你可以带上筷子逃走,但是我必须要提醒你,任何宝物都不可能无缘无故获得,你若是就这样带上筷子逃走的话,你确定你的福运足以让你拥有它吗?”
李文彦闻言迟疑了一下,但很快又抬起头来,非常坚定地回应:“修真本就是逆天而行,任何机遇都是需要自己争取的,富贵险中求,长生更是如此。”
言罢,李文彦毫不犹豫迈出那一步,就那样冲出了杂货铺子,瞬间施展自信的遁术逃离。
看着消失无踪的李文彦,孙一凡翻手将血玉髓的算盘收起,又恢复了之前邋遢的样子,凝视着铺子外摇头叹息。
………………………………
第7章 “魔王”出笼
还真就这么跑了,人说“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那支筷子你14无福消受的。
“哒哒哒”柜台上的敲击声,将孙一凡给惊醒了过来,扭头看向站在柜台旁的老人。
孙一凡有些无奈地问:“爷爷,现在怎么办?”
老人微笑着打量孙一凡说:“这不是你小子期望的局面吗?就知道你小子不安分。”
见心思已经被爷爷看破,孙一凡顿时摩拳擦掌地说:“嘿嘿,那些家伙对叩仙门如此的上心,不惜每年大举赶来寿窑镇,想要看一看是否能够获得叩开仙门的机会,我不过是给他们增加一点点有趣的玩意,免得那些家伙沉闷闷的没意思。”
老人倒也没有介意,只是叮嘱道:“你自己也要小心些,有些事情未必能如你所愿的。”
孙一凡倒是很自信地回应:“爷爷放心,我已经算出李文彦的背景身份,既然李家先登门,那就拿李家开刀。”
老人扭头看向铺子外面,寿窑镇的天空晴天白云,总是有明媚的阳光从云层中洒下,刚好照射在铺子里。
凝望着那一缕阳光,老人浑浊的目光突然变得深邃,叹息道:“一凡,你要记住,人心是最难算的,此番出去,切莫轻易表露身份。”
静静聆听爷爷的叮嘱,孙一凡实际上根本就心不在焉,他的心思已经飞到了如何算计叩仙门的修真者身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