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生宝卷-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平日里习以为常的景物,此刻只是换了个角度注视,便有了无限的新意。

    当宝船飞至天青江上空时,林照专门放低了高度,让林老太公等人可以在一个较近的距离俯览整个江面。

    听到家人啧啧称奇的声音,林照心中无比的满足。

    随后宝船又飞到天青山脉,让家人能充分领略山中的蛮荒景象。

    看着山涧咆哮的妖虎、山谷中横行无忌的蛮牛群、拍击巨树的月华巨熊、奋死厮杀的各种猛兽,林老太公等人冷汗直冒。

    有时会有妖禽靠近,林照便随手施展术法,提前灭杀。

    看着林老太公等人兴奋的样子,平日里的稳重如山再也不见丝毫。

    林照看几人不愿回到船舱,便在甲板上放出桌椅,随后从储物法戒中取了各种点心摆好。

    此番出来,林照没打算立即回去,故而准备充分,各种美食都备了不少,一应常用物品都自带齐。

    一个多时常后,林老太公躺在船舱中一张软椅上,丫鬟给其轻轻捏着肩膀,老人家看着船外白云悠悠,随口说道:

    “照儿,我终于明白你为何一定要拜入仙门了!

    可惜祖父老啦,此生无法重活一次,否则我也跟你一样,会如此选择!”

    边上父亲林仁仲、母亲陈氏也轻轻颔首,认同了老人的话语。

    随后林照驾驭宝船,来到南灵江。

    林老太公、林仁仲以前见过这条南域灵洲的第一大江,母亲陈氏却是第一见到。

    但无论是林老太公,还是陈氏,都被这条大江深深震撼。

    半日时光过去,夕阳晚照,远处天空红霞漫天,下方千山影绰,倦鸟归巢,众人虽然依旧未曾尽兴,但林老太公却颇为疲倦,不得不打道回府。

    林照原本想经常带着家人御空览胜,却是为林仁仲所阻止。

    按其所言,能有幸见识到仙人手段,已然足矣。

    又言“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故而需遵循正途,不可再起妄心”。

    林照能理解父亲的想法,若是宝船经常出没于林府,为众人所知后,暂且不论外人如何谈论,就是年轻的本家子弟,怕是都要乱了心境。

    春去秋来,院中小树抽枝又叶落,五年时光匆匆而逝。

    这五年来,林照每日除去早晚陪伴亲人,便安居家中,再也未曾外出。

    只是默默苦修,暗暗积蓄。

    林照每天的日程总是安排的满满当当,整个人如同陀螺一般,日以继夜的运转个不停。

    如今除去演练拳法、打磨法力、参悟术法等基本功课外。

    林照最主要的功课便是修行《神霄雷火大法》、《神霄玉枢雷霆宝经》、《禹步大统摄神雷秘要》、《天雷锻体九转琉璃身》、《法天象地雷神斗战经》这几部神霄宗秘传典籍。

    当然,太虚真人一脉最拿手的演算之道,亦是不曾放松。

    当年太虚真人传授的《甲子干支衍神术》和《大衍遁甲奇门诀》深奥异常,林照虽然早已悟得其理,但每次默读一遍,都会有更深的感悟。

    其次便是参悟当年得自金刚宗的诸多经典。

    比如《金刚龙象大力涅槃经》第六层以后的功法,《掌中佛国》、《般若空慧无上金刚经》、《佛陀悟道观想图》、《莲花渡世大法》、《十方无量空宇彻地法》、《天龙禅唱》等等。

    而参悟以上佛门典籍最有效的办法,便是先读佛经,明悟其中佛理。

    然后再参悟、修行这些顶级秘典,便容易明白其中的真意和入门。

    这会是个很漫长的过程,可能林照即便是跨入元神期,都不见得能尽数将其修成,当然就更不指望短期便取得成就。

    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高峰虽是直插云天,也要一步步去征服。

    在其闲暇之余,更换思路的时候,便默默参悟脑海中有关阵法、符箓、炼器、画道方面的知识。

    如今林照所作的每一件事情,都足够一位普通修士穷其一生去努力。

    林照偶尔感叹,自己最大的底牌既不是神霄雷法;也不是金刚不坏之躯;更不是武道手段。

    而是超凡脱俗的大脑。

    智力是个好东西,能在先天上,让人与人之间产生最大的差异。

    好比前世普通人和爱因斯坦之间的智力差别。

    一万个普通人聚集在一起,日以继夜的思考,也不见得有爱因斯坦一个人取得的成就高。

    正是因为有了这般聪明的大脑,林照才有底气如此疯狂,敢去分心掌控如此多的技艺和知识。

    林照坚信一点,今朝的诸般付出和努力,他日必将成为自己强大的资粮。

    又是一年隆冬季节。

    南域灵洲的寒冬很是阴冷,尤其是荡波城,距离天青江不远,空气中水汽充沛,湿冷渗骨。

    这日,林照看着卧床不起的林老太公,双目之中透着无奈。

    前些时日林老太公偶感风寒,便一病不起,身体也急速衰败下去。

    林照给老人掩好被子,悄悄走出房门。

    庭院之中,聚集了十余人,但都保持着静默。

    此刻见林照从房中走出,都将目光投了过来。

    林照打了一个手势,众人会意,一起向着前院行去。

    “照儿,你祖父情况如何?”林照身前,一位身穿锦袍,身形消瘦的老者问道。

    此人便是林照的大伯林仁伯,听闻林老太公病重,连忙从京师赶来。

    随其一同回来的还有林照的大哥林阳,其它身处各地的不少族人,亦是得到消息,前来荡波城林府探望老族长。

    林老太公虽然早已不问族中大事,但威望依旧,即便是大武国皇室,也对其敬重有加。

    “怕是时日无多了!”

    林照略作沉吟,沉重的道。

    一时之间,庭院中众人的神情都变得黯然。

    林照将目光投向天空,见红日虽然高悬,却是没有丝毫的暖意。

    刹那间,在其内心泛起深深的无奈。

    即便自己身为修士,依旧是对他人的生死无可奈何。

    这世间,贫穷者可赠其金银珠宝,贪权者可帮其身居高位,好名者可帮其名闻遐迩,好色者可赠其绝世美人。

    唯有一条,长生无法转送,唯有自修!

    这个冬天,林老太公的病情起起伏伏,林照便居住在林老太公的院中,每日为老人调理身体,尽量延长其寿命。

    不时有林氏族人、大武国世家豪门以及权贵前来探望老人病情,但大多让林仁仲阻挡。

    这些人见无法亲眼探望林老太公,便想拜访林照。

    这等一石二鸟的手段,自是未曾得逞。

    如今整个大武国顶级世家,基本已知晓林照拜入了仙门,所以都想与其搭上关系。

    只是林照除去每日照顾老人,连睡觉都几乎快要放弃,哪里还有功夫理会这些事情。

    这几日,林老太公已经无法进食,全靠林照以丹药和灵乳液配吊命。

    林仁伯等人再次从京师赶回,林老太公的诸般后事已经悄然进行。

    这日,春风吹拂,庭院的角落中,已经有青草抽出了嫩芽,天空白云朵朵,万物都似要苏醒过来。

    林老太公的寝室内,林照独自坐在椅上,看着昏睡不醒的祖父。

    老人此刻双目已然深陷,努力的在用嘴巴呼吸着空气,发出“呼呼”的声音。

    忽然,老人睁开了双目,露出了纯净的微笑,看向林照的目光充满了慈爱。

    “照儿,祖父大限已至。

    马上要去见你祖母了,临走之前,想要再去看看天边白云!”

    老人的声音断断续续,林照强忍着悲痛,轻轻点点头,随后暗运法力,帮助老人喝了几勺稀释后的灵乳液。

    随后走出门外,在父亲和大伯耳边低语几句。

    半盏茶过后,一团白雾冲天而起,向着云空急速飞去。

    林老太公身穿精致而宽松的寿衣,鞋帽穿戴整齐,半靠在一张宽大的躺椅上。

    林仁伯、林仁仲、林仁杰、林阳、林普等人环绕在椅后。

    林照蹲在老人身侧,见其正痴痴的看着船外变幻的白云,眼睛一眨不眨。

    不知其是否看到了祖母,又或是回忆起了生平的趣事,林老太公脸上忽然泛起微笑。

    微笑当中,老人缓缓闭上了双眼,脑袋侧向一边。

    在冬去春来之际,在万物勃发之时,在白云之外,林老太公面带微笑,溘然长逝。

    妙书屋


………………………………

第二百二十五章 长生之愿几人堪

    看着一铲接一铲的泥土落下,棺木逐渐被淹没,林照双目之中透出一丝悲伤,同时又有看透世情的淡然。

    自前几日眼睁睁的看着祖父逝去,林照的脑海之中便一直在进行“生死”和“长生”的深层思考。

    结合自身活生生的案例,联系前世和今生两个不同世界的经历和见闻,林照首先认可“生死”是一种规律,是一种大道之理。

    不仅仅是人,即便是一棵树、一颗草、一只野兽,同样有生、老、病、死;而诸天世界,亦复如是,同样逃不开成、住、坏、空。

    就像术数之道中,首先是肯定了“生老病死”这个观点,这才有了十二长生“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这等基础法理。

    像自己这样的重生者,有了第二次生命的例子看似玄奇无比,其实在上一世中,林照就看到过很多关于“带着前世记忆重生”的报道。

    其中最夸张的莫过于南方某个地域,集中出现重生者,且有些前生乃是飞禽。

    前世有位好友曾经专门去过那里,考察了一段时间,发现此事真实不虚。

    但林照不认为这就是长生,别说是活上第二世,就是活个第三世,第四世,又能如何?

    依旧逃不开“生老病死”的循环。

    不能成就长生,谁人都会老去,都会化作一抔黄土。

    凡俗之中,亦是有人能看透生死,不惧生死。

    这种人讲究“生当尽欢,死而不惧”,可谓性情豁达之极。

    修士寿元长久,但如果说各个都渴求长生,林照觉得也不尽然。

    这些年林照也见识了不少修士,但真正以长生为最终目标者,恐怕一百个里面,也不见得能有一个。

    林照以为,能真正明悟“生死”,修行时才会真正以“超脱生死”为目标。

    而更多的修士只是机缘巧合,踏入了修行之路。

    这些人或为强大的力量、或为怨仇、或为获得更多好处、或随波逐流成为修士,众修各相,不一而足。

    这等人仅仅是按部就班,依照他人之途本能前行。

    但从心念上讲,根本就未曾有过“修道长生”的宏愿。

    便如这红尘俗世,能身居高位者,或有大成就者,无一不是有着远大抱负,并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更是一以贯之,才获得成功。

    便如那佛门尊者,为何成道前都会发下大宏愿?

    发了大宏愿本身不会佛力灌身,更不会出现醍醐灌顶的一夜顿悟,而是从此有了远大的目标,有了巨大的动力,有了努力之源。

    这便是心中生力!

    这方世界,生死立现,孩童亦知。

    但不同前世的是,长生亦是有凭,再也不是一句空话。

    新坟竖起,一直慈和待己的老人长眠其中,从此阴阳两隔。

    林照收束心神,重新晋入空灵之境。

    只有他自己明白,祖父的逝世让自己明白了什么。

    林老太公不是第一个让他感受悲伤的亲人。

    相比之下,前世陡然横死,根本连父母妻儿都来不及告别,则更为锥心。

    前一世的父母妻儿,这一世的祖父祖母,包括林父林母,终究都会一一消逝。

    自己踏上了修行之途,可以预见会见证更多的生死别离。

    时光长河冲刷一切,自己或许会成为越来越孤单的求道者,寻求长生之途的孤单旅人。

    林照搀扶着母亲陈氏,登上了马车,父亲林仁仲跟大伯等人在一起。

    看了一眼山环水抱的祖坟,旁边林木幽深,那里埋葬着水源林氏的历代先人。

    心中却是默念着道祖经文: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此刻他对这几句经文,终于彻底领悟,再无丝毫阻碍。

    同时心中对于“超脱生死,寻求长生”的念头更加坚定,会更加无怨无悔的踏上长生之途、自在之途。

    这条路一定是条荆棘之路,不但漫长,且艰险极多。

    只是这又如何?

    不过是“常怀清净之心,不吝霹雳手段”而已。

    事有反复,光阴不停,又是三年过去。

    林照的心灵更加通透,更加晶莹,而他的这种变化,只有母亲陈氏感受最深。

    陈氏时常看着儿子的背影发呆。

    在其眼中,林老太公逝世后,林照的气质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虽然身形未变,但气质飘渺出尘,时常神情淡然,双眸中无喜无悲,似是遗世独立,随时会飘然而去一般!

    每当此时,母亲陈氏就会有种说不出的心慌。

    也是在这三年中,林照修行的各种法门都进境神速。

    如今林照所会的术法将近有一千五百种,各个都晋入了“成势”之境,有些已经快要接近“真意”之境。

    这代表着林照如今对于大道的感悟更加高深。

    其中雷法的境界更是摇摇领先,基本悟透了《神霄雷火大法》、《神霄玉枢雷霆宝经》、《禹步大统摄神雷秘要》。

    便是《天雷锻体九转琉璃身》、《法天象地雷神斗战经》也领悟了前几层。

    不过受制于环境,《天雷锻体九转琉璃身》林照还未开始修行。

    《法天象地雷神斗战经》倒是学会了“法天象地”的神通,不过未曾实战过,故而还有颇多滞涩和疑问。

    这门功法只有在实战当中,才能精进,现在任凭林照智力如何高绝,都是没有办法再更进一步。

    林照如今对佛经很感兴趣,故而每日领悟思索,又与诸多道经印证,从而加快了对于大道的领悟。

    如果将大道比作参天大树,将求道之人比作蚂蚁,那么一千多种术法便是大道的枝叶。

    而道经和佛经就是参天大树的躯干。

    蚂蚁太过于渺小,即便是在大树躯干上爬来爬去,也无从知晓自己就在大道之中。

    而阵法和符箓之道,林照也已经入门,只是还需继续深入。

    时光荏苒,当年的玉明妃离去后再也未曾复返。

    而大武国,以及周边的七八国凡俗国度中,逐渐有了一位慈心老母的传说。

    传闻中这位慈心老母乃是天上一位神仙临凡济世,以老妪模样行走世间,时常救助贫苦百姓、斩妖除魔、惩恶扬善。

    有些百姓感念其恩德,自发为其立了庙宇,以香火供奉。

    只是这位慈心老母行踪不定,也未留下名号,百姓便称呼其“慈心老母”。

    修行界中,这些年倒是没什么大事,只是暗流汹涌,似是酝酿着更加猛烈的风暴。

    两年前,九渊魔宗的沧澜真仙出没于中洲,接连灭去三位元神真一。

    这三人都是参与了当年围剿九渊魔宗的战役。

    后来神霄宗复慈真一外出时,再次遭遇沧澜真仙,正在危急时刻,神霄宗的德崇和德象两位真仙出现。

    三人大战一场,沧澜真仙重伤逃遁。

    神霄宗宣告中洲修行界,沧澜真仙百年之内绝对再无力出手,这下才压下众多元神真一的惊恐。

    而东部凰洲,凰圣宫忽然收缩势力,谁也不清楚其有何谋划。

    倒是妖神山忽然改变了策略,大妖级别的高手缩在了后方,反而化灵期的小妖大批出现,不断冲击着东部凰洲人族各宗的势力范围。

    各大宗门无奈,只能派遣低阶弟子,前去斗战厮杀。

    这也导致修行界各个宗门加大了招收弟子的力度。

    神霄宗在三年前大开山门,派遣人手前往势力范围内的人族国度,大肆招收有修行根骨的弟子。

    与此同时,北天蜈洲巫族的九黎殿与悬剑山之间的战斗越发猛烈。

    北天蜈洲的另外一个大宗冰雪神宫,也派遣出大量高手协助悬剑山。

    冰雪神宫主要以女修为主,宗门大部分弟子都具有水性根骨,在整个古昆界内,该宗水行神通最是强悍。

    据西真阳洲的尘音寺传来消息,血海魔宗似有重大谋划。

    尘音寺如今正全力以待,防范血海魔宗祸害人间。

    而南域灵州最为平静,就是云岭天妖宫近期大妖走动频繁,不知在搞什么动作。

    而身处家中的林照,近期打算放下其它功课的修行,准备全力突破《金刚龙象大力涅槃经》。

    自从去了九层云空,炼罡大成,突破到玉液境后,林照迎来了法力增长最为快速的一段时期。

    如今其体内的法力已经逐渐朝着“莹莹如玉、毫光渐生”的趋势发展。

    以林照的估算,再有个十年左右的修行,便要准备筹划迎接成丹天劫。

    但林照有个想法,便是在成丹天劫前,先行突破到《金刚龙象大力涅槃经》第六层。

    当年在地底,林照见到的那位金刚宗大德,便是这门功法第六层的修为。

    而第六层的修为,所对应的乃是元神期的实力。

    林照这些年诵读和参悟大量佛经,对于第六层基本已经参悟通透,但想要真正突破,还需借助外力。

    第九次云空便是很好的选择。

    除此以外,林照中丹田之内,此刻亦是有三件法宝在被不断温养。

    若不是这三件法宝的拖累,林照如今的修行进度还要更快。

    两件上品法宝,一件极品法宝,林照每日炼化新增的法力,至少要被其吞掉八成。

    而这还不是最可怕,刚开始入体温养时,需要的法力可是九成多,简直就是无底洞,跟饕餮一般。

    如此才极大的拖慢了林照的修行进度。

    不过林照心中只有欢喜,不怕这三件法宝吞的多,就怕其吞的少。

    林照相信,总有一日这三件法宝会有大用场。

    妙书屋


………………………………

第二百二十六章 千锤百炼金刚身

    这日,林照招来黑风鬼王,又喊来鸾儿,给一鬼一妖叮嘱道:

    “近日我要前往九天云空,你等在家,要看护好林府,不可大意,明白吗?”

    “请老爷放心,有我老黑在,定然叫林府安然无恙!”

    黑雾翻滚之中,传来黑风鬼王的声音。

    幸好其没有实体,否则怕是要胸口拍的震天响。

    “是,老爷,我会陪伴在老太太左右!”鸾儿欠身作揖道。

    林照看着其粉嫩的小脸,满意的点点头。

    这些年鸾儿陪伴在母亲陈氏身边,耳闻目染之下,又有母亲刻意教导,为人处世已经颇有章法。

    举止也不像最初那样无状。

    当年林照想将其送入林府学堂,最后想想还是作罢,保留其天生的灵性最为重要。

    进了学堂可能反而不利其心性成长。

    陈氏所出,为林照兄弟三人,皆为男儿,所以母亲陈氏对鸾儿极为喜爱,又知晓其身份特殊,反而态度亲昵,如小女儿一般养着。

    平日里时常教导其识文断字,明白做人的基本道理。

    鸾儿性格又比较活泼灵动,嘴巴乖巧,如今在陈母心中当真如小棉袄一般。

    黑风鬼王则被林照放在城外的乱葬岗中,林照对其一向比较严厉,平日里严禁其入城。

    这老鬼偶尔偷偷去食上几个游荡的生魂,夜间在乱葬岗调教调教小鬼,日子倒是过得逍遥快活。

    偶有妖邪想要潜入荡波城,也被其一一灭杀,如今反而做了不少善事。

    准备停当,林照又去了母亲陈氏那里,言及自己要闭关苦修,近期不能陪伴母亲云云。

    林母看着自家儿子那似乎永远都不会衰老的年轻面容,心中既感欢喜,又觉难受。

    “照儿,你去忙你的吧,有小鸾儿在我身边,倒是乐趣不少!”

    林照再次躬身一礼,转身向外走去。

    “照儿,你便这样孤老一辈子吗?”

    刚要跨出房门,忽然身后传来林母的声音。

    林照的脚步立刻停顿,转身看向母亲,脸上努力挤出笑容,故意用开玩笑的口吻道:

    “孩儿还小,此事不急!”

    “还小?说来你也三十多岁了,看看你大哥,你二哥,孩子早就上学堂了!

    你还有脸说还小?即便你是修行之人,也莫要用这个理由搪塞于我!”

    林照不出声还罢,这一番言语出口,顿时让林母再也忍不住心中怨念,情绪立刻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

    “为娘知晓你们修行中人,通常不会娶妻生子。

    只是娘实在不忍啊,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