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长生宝卷-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甲子干支衍神术》以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成六十甲子,又以流年、流月、流日、流时起局,配合阴阳五行,可衍化万物,推演万事,有预测吉凶祸福之能,查微知著之效。
待到片刻后,太虚真人见林照双目清明,又是一指点出。这次却是一门《大衍遁甲奇门诀》,整门法诀讲究“大衍”“奇”“门”“遁甲”四大要素。
其法诀云:“阴阳顺逆妙难穷,二至还归一九宫,若能了达阴阳理,天地都在一掌中”。其中“大衍”指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奇”就是乙(日)、丙(月)、丁(星)三奇;“门”就是休、生、伤、杜、景、惊、死、开八门;“甲”是指六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甲”是在十干中最为尊贵,它藏而不现,隐遁于六仪之下;六仪”就是戊、己、庚、辛、壬、癸。
整个《大衍遁甲奇门诀》共有四千三百二十局,博大精深,深奥无比。对于普通修士而言,大致明白其用法还有可能,可要用来推算和遮掩天机,哪实在是为难人。
即使神霄宗传承十万年,能将此法运用自如,臻至大成者,也是为数不多。太虚真人在此法上的造诣,也仅仅小成而已。
花去一顿饭的时间,林照终于将《大衍遁甲奇门诀》大致整理完毕。太虚真人才缓缓开口,开始讲解两部法门。
这一学习,就是三个多月时间,终于林照将两门法诀的法理、衍像、运化、推演等学习清楚,算是堪堪入门。以后想要运用精通,却是需要多多演练,时时领悟才行。
林照回转自己洞府,修行了一个月时光,才施施然向“道法殿”行去。
“道法殿”位于龙首峰靠近峰顶的位置,深入云雾之中。一路上禁法层层,大阵笼罩,无论天上或者地下,全无死角。林照有紫雷玉袂,可以自由行走于石阶之上,最终在一平台上停下身形,一道洞府石门现于眼前。
随着手中法力输入紫雷玉袂,顿见一道紫光射向石门。“轰”然响动中,石门洞开,林照缓步踏入其中。
进入洞府,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道道石阶,缓缓向上延伸而去。两边的石壁光滑如镜,上面刻着一道道阵纹,四面勾连。顶壁上每隔几丈就有夜明珠镶嵌,发出莹莹白光。
林照顺着石阶盘旋向上,走了约几百丈,才有一处庞大的石窟映入眼帘。石窟明显是人口打造,形状呈现圆拱形,石壁十分光滑,镶嵌着一颗颗明珠,望去犹如夜幕下的繁星。
一座三层小楼矗立正中,似乎是个完美地整体,没有任何建造的痕迹,倒是有点像前世工厂用磨具一次成型似的。
整个洞窟以小楼为中心,整片的阵纹浮刻在石壁之上,一直延伸到地面,有金色光华顺着阵纹流动。
小楼的门户前有三道石阶,站在石阶向门顶望去,一块黑底金字的牌匾挂在门上。“道法殿”三字顿时映入脑海。字体古拙,带着丝丝说不尽地韵味。
林照仰首上顾,似是心不守舍,眼神无距。脑海里“道法殿”三字正翻转浮沉,似有大道之音在耳边响起,又似有日月流转,昼夜不息,四季变幻,生老病死。
《五雷金页》中的各种雷法也在脑海里反复演绎,短短时间内似乎参研了几年一般。
等到清醒过来,林照心里不仅有些懊恼。
自己在修行上的底蕴还是太浅,这块牌匾上的三个字,分明是大能将自己领悟的道法隐藏其中。
刚才短短一盏茶功夫,至少省去自己在道法上三年的苦工,《五雷金页》更是朝着“入微”进了一步。
随即又是哑然一笑,得之我幸,自己太过于着相了。
以自己的悟性,没有这块牌匾也不过是花些功夫的事情而已,又何必失了心境。
其实林照自己还不知,这不仅仅是自信,更是道心显化,林照在道行上的修行渐渐步入正途。
修仙问道,修的首先是心,或者说是“性”,何谓“性”?
前世儒家解释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家解释曰:“何谓之性?元始真如,一灵炯炯是也。何为之命?先天至精,一气氤氲是也。”又说:“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性即是吾人之灵觉,命即是吾人之生机”。
林照拜入太虚真人门下,修仙也好,修道也罢,只是叫法不同。本质上还是修行,如何修行?性命双修而已。
整个古昆界的修行体系,基本遵循这个原则。从通脉期开始,经过炼气期、培元期、玉液期,一直到成丹期,才算“命”功大成。
从元神期开始,到返虚期渡过九次大天劫,褪去凡胎,铸就仙体,这个过程是“性”功大成。两者看似独立分开,本质上并无区别,只是修行的不同阶段,侧重点不同而已。
古昆界广袤,宗派众多,侧重神魔炼体者有之,侧重炼气者有之,有从头开始就先侧重“性”功者。如佛门修行法门,也有先从“命”功起始者。
但无论如何,修行到最高级阶段,“性”功的积累必须达到一定境界,否则只知枯坐炼气,依然是在长生门外转圈排行。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古昆界大宗的传承从修行之始,就让弟子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无传承的嗷嗷散修,整日奔波,窥得大道门径者寡。
更有心性暴戾者,好勇斗狠;或者以习得大威力术法自喜;或者伤天害理之事做绝,此等修士,在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不知“性”功修行要旨,沾沾自喜而不自知,诚为可悲!
林照用手中紫雷玉玦打开“道法殿”门户,一步走了进去。
见得一楼的正厅面积并不大,左右各有门户,似乎可以通向其它房间。
此时在正厅上首,摆有两张躺椅,中间放着茶几,上面有一盏香茗。乍看之下,整个正厅的布置,连凡间富贵人家的摆设都不如,但也显得简洁大气。
上首其中一张躺椅上,有一位身着青色道袍,面容消瘦,须发皆白的老道士斜靠着,此时正笑眯眯地打量者自己。
“小家伙,端是好悟性!”一道苍老的声音自眼前老道士口中发出。
正是:心印真传衍神法,大道清明在性命!
………………………………
第五十章 道法殿堂知浩瀚
“拜见宗门前辈,不知长者如何尊称?”林照大大方方,上前深施一礼,洪声问候。
“嗯,小家伙真是个懂礼的,老道法名复华,我知道你叫和照,对不?”老道士也不起身,依旧斜靠在躺椅上,口中乐呵呵的回答。
“原来是复华师祖,弟子正是和照,师祖却是谬赞了,刚才只是略有所得罢了。”林照也不着急去翻阅术法典籍,反而陪着复华师祖聊天。
“你知道自老道待在这里以来,历时二百七十载,有几位能看了这块牌匾,有所顿悟的吗?只有两位!而且沉浸时间最长者,不及你的三分之一。如此,你觉得老道还是谬赞?”复华老道士也是有意思,或许是在这里寂寞,许久没人陪其聊天,倒是说个不停。
“师祖,弟子以为,天资才情再卓越,修行之路也是要一步步走的,一步快不一定步步快。弟子倒是以为:步步稳,不要停。才是关键!”林照也不拘谨,慢悠悠的说道。
“哦,有想法的小子,很好,很好。老道对你很满意,这个给你,算是老道给你的见面礼,以后有修行的问题也可以来问老道。”老道士正说着,手中浮现出一面小盾,小盾看上去银白发亮,灵巧可爱,然后向林照抛来。
“谢师祖,长者赐,不敢辞,弟子就厚颜收下了。”林照探出左手,轻轻握住小盾,恭敬的行了一礼,温声答道。
“好,潜心修行罢。去休,去休!”老道士拜拜手,眼皮耷拉下来,似是立刻进入了梦乡。
林照神情古井不波,再次行礼后,向着左侧一道门户走去。
穿过左侧门户,一间约百丈方圆的书阁呈现眼前。书阁内有三十来张书架,上面大部分放置着不知名兽皮鞣质、裁剪、装订地书籍。
也有五六个书架上放置着一枚枚玉简,两指粗细,一指来长,正是“储法玉简”。
在书阁一侧,有楼梯延折向上,通往二楼。书阁的靠近门户的位置,摆放着几张桌椅,此时正有两位年迈的修士坐于其上,似乎是负责处理相关事务的执事,一楼书阁中有四五位同门各自在寻找术法典籍,整个一楼的书阁静悄悄,充满静谧地感觉。
林照默默感觉了一下,发现整个“道法殿”内部空间远比外面看上去要大,明显是方寸洞天的神通手段。
走上前去,林照先对着一位年迈同门打了个招呼,做了一番自我介绍及此来目的。另外一位修士也将眼光投向林照,露出好奇的目光,显然是对林照的名头早有耳闻。
一番寒暄后,林照与两人也算正式认识。这两位都是负责“道法阁”的执事,一位是和清,另外一位是和法,皆是玉液期修士,具体的境界林照不得而知。但看二人状态,应该是没有了成丹的希望。
三人说话的声音不大,但仍然引起了其它几位同门的关注,都纷纷过来见礼。
其中一位面容俊美,浑身散发着凛冽气势的同门,引起林照的注意。相互介绍后,得知此人乃是太冲师叔的弟子和玄,也是玉液境修为,此人对于林照显然早有耳闻,此时看着林照的目光颇为探究。
“和照师弟,久闻大名,想与你这位天才见一面还真是不容易啊!”和玄的笑嘻嘻的说道,与浑身散发的气机迥然相反,显得颇为友好。
“师兄说笑,师弟刚刚入门,什么都不懂,故此每日闭关修行,倒是让师兄与诸位同门见笑话了!”林照言语和煦,温文尔雅,顿时引得几位同门好感大生,皆是赞叹其资质无双,处事雅致。
毕竟在“道法殿”,几人不便多言,匆匆几句之后便散去,各自去寻找典籍。只有和玄与林照约定,等得时间有暇,两人聚聚,又相互留下了传音法剑标记。
林照也暗自感叹,自跟随太虚真人来到南灵别院,这一修行就是快五年时间。
这五年内自己一心修行,基本很少有时间在南灵别院闲逛,认识的同门也不多。但总体而言,整个南灵别院的同门都比较和气,整个氛围也比较悠闲。
同门各自忙碌自己的事情,或修行、或外出历练、或忙碌于“封法殿”任务,唯一缺少的就是同门之间的内斗,可能跟别院的同门稀少,但资源相对丰富有关。
暂时抛开脑子杂念,林照一心在术法典籍中寻找。
片刻功夫后,林照看的脑海里乱哄哄。因为术法种类太多,有辅助类的,有直接斗战厮杀类的,也有各项修行杂艺类的,更有外出游历记载类的,纷纷攘攘,不一而足,偏偏又没有太多分类。
林照无法想象,“道法殿”的书籍布局为何如此不堪。
其实林照完全是以前世的思维,来看待此世修行界中的事物。对于修士而言,有神识可用,一道神识扫过去,啥都清清楚楚,何须肉眼一一查看。
不过,在这“道法殿”中,阵法禁制密布,大家无法放出神识。
故此,才有这一一查看的凡人之举。而执事门哪里会有闲心干这些,众位同门只管去挑选,完毕后拿到执事那里,解开后面封印,扣去宗门贡献点就是。
有整理典籍的功夫,不如手淡几局,讨论一下道法来的好。
林照摇摇头,心里强迫症发作。便寻和清、和法二人商量,将整理“道法殿”诸多典籍,分门别类,撰写书目简介的想法说了一下。
二人听完林照所言,有些愕然,实在想不明白这位小师弟到底那根筋不对,搞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两人正欲开口,忽然神色双双怔住。
于此同时,林照耳边也传来复华师祖的传音。
“和照,你既有此心,此事就交予你完成,将道法殿的典籍做个整理。作为酬劳,各种典籍你尽可观阅。只是你要发下天道神魂誓言,除却你之外,未经宗门同意,不可将所观诸多术法典籍传授任何人。”
林照朝和清、和法二人点点头,然后走出大门,来到正厅。
“谨遵师祖法旨,弟子定会做好此事!”朝着复华老道拜了一礼,随即发下天道神魂誓言。复华老道依旧躺在椅上,眼都不睁一下。只是摆摆手,随即向林照抛出一物。
林照接过一看,手心里是一枚白玉戒指,将其带于手指,再次行礼离开,回到之前的一楼。
“恭喜师弟,得师祖垂青,能得此差事,我会像奉法殿禀明,此事算做一门宗派任务。”和清捋着稀疏的白须,含笑着朝林照点点头。
显然,复华老道对于和清、和法也是有所交待。
心里哑然一笑,这可真是预料不及,本来只是提提意见,哪里想到掉进自己挖的坑里。不过这也是好事情,正是自己盼求不得的差事。
从和清哪里要了一本空白的兽皮书籍和印拓法墨,林照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这印拓法墨乃是修行界常用的一种墨块,用地心黑炭、天灵松枝、染灵草、蓄法草、醒神香、石蛙胶等灵材,经过取烟、和料、晾干、描金等工艺制成。
一般用来书写重要的文书,不仅万年不褪色,且散发的香气有提神醒脑,祛除虫蛀的作用。
林照也不着急编写,而是先拿来各种典籍,找了张空白桌椅,朝手上的白玉戒指输入一道法力,却见白玉戒指上射出一道白光,冲向手中书籍,顿时整本书籍,林照能查看全部内容。省了和清、和法解封的过程。
随着一本本术法典籍被观阅,不知不觉间一个月时间匆匆而去。
林照已经将道法殿一楼的各种典籍看了三分之一,也对各种术法典籍分门别类,建立了书目索引,每典籍都做了简介。
原本书架都一一做了调整,按照类别各自重新摆放,并在书架上一一刻好提示。顿时一改之前的杂乱无序,再有同门来寻找术法,先看过索引和典籍简介,就很快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典籍。
个别典籍因种种缘由,不好分类,林照便请教和清、和法,最后谁都无法确定的,再向复华老道请教,其总能在三言两语之下,便让林照明明白白。
转眼间又是一年过去。林照将整个道法殿所藏的典籍整理了一遍,同时也将每一本典籍记忆进了自己的脑海,不会遗忘。
此时的林照,就是移动的道法殿,不过林照早已发下了天道神魂大誓。自古以来,从未听过有能绕过天道神魂大誓的例子。
最初曾有魔道妖人逮住大宗弟子,欲以搜魂大法逼问其修行法门,结果天道有感,被搜魂之人当即神魂消散,魔道妖人被天雷劈死,此后整个修行界再无人敢去触此禁区。
辞别和清、和法两位同门师兄,又向复华老道拜别,交还白玉戒指,林照回转自己的洞府。
一年的时光,强闻博记,抛却每日打坐炼气地修行功课,林照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道法殿”浩瀚的秘藏当中。
这一年时间对林照而言,收获实在太大,万卷道法脑中藏。
有精妙高深的道法,有千奇百怪的辅助修行法门,有各种各样的游历见闻,有昆界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珍禽异兽描述,有各宗各派的奇闻异事、功法评述,有大量地斗法总结,有修行界的种种秘闻传说记录。可谓包罗万象,无不尽有。
关闭了洞府,激活法阵,林照再也顾不得其它,在云床上一趟,酣然入梦。过去一年几乎没有休息,大量地使用脑力,即使林照已踏入培元期化液境,此时也是感觉神魂疲惫,无法支撑。
正是:一朝阅尽三千法,大道浩淼无止境。
………………………………
第五十一章 万般修行皆光阴
一觉醒来,已经是三天之后。林照顿觉神清气爽,浑身精力无限。
缓缓走出洞府,看着远处群山隐隐,草木迢迢,正是盛夏时节。林照纵跃而起,身上紫雷玉袂一道光华闪动,四周似是荡起波纹般涟漪,已然出了护山大阵,身处云层。
看着脚下群山如黛,周围白云悠悠,林照顿时感到无尽空明在心头泛起。
也不四处遁空飞行,就这样稳稳站立在空中,拳架一起,久不演练的“江海无量拳”展开。自然而然,如同使用自己的手指,不需专门练习,早已是本能。
阵阵雷鸣般的炸裂声在天空回荡,自九渊式而起,千山式、万流式、定岳式、拦江式、蹈海式、踏天式、陨星式一一使出,最后归藏式收功。
之后周而复始,一遍又一边的拳法打出,每打一遍,拳法就是一变。
九渊式使出,整个人形神寂寞,似是潜龙在渊,伏藏于九渊之下,寂然积蓄;
千山式打出,天空似有群山隐隐,虽仍不能凝聚全形,但如龙首峰般连天接地的气势隐然流露;
万流式打出,则天空中似有波涛荡漾,大江奔流,百流竞涌;
定岳式打出,似乎空中有万钧大力,定住山岳,巍峨压顶;
拦江式打出,气势如龙,不管潮奔浪涌,我自一拳阻拦,铁索横江;蹈海式使出,即使大海横流,我自镇压其风平浪静;
踏天式使出,空鸣雷吼,似乎天空都被一脚踏破;
陨星式使出,万般气势皆在一击,似是流星横空,与敌同归;
最后一式归藏式,却是精气神三合,隐然收藏于身,万变归化,似要变为须弥芥子。
林照在空中肆无忌惮,拳法全开。一拳击出,似有一龙之力,空中的雷鸣巨响早已惊动整个龙首峰。
复华老道躺在道法殿躺椅中,似是好梦被惊醒一般,睁着睡意朦胧的双目,口中喃喃自语:“这小子,刚跑出去,就开始撒野,当真是小皮猴一个!”随即脑袋一转,又在梦中证道去也。
龙首峰峰顶,阵阵天雷如同开天辟地般肆虐。厚重避雷石铺就的平坦地面上,刻画了一道道婴儿手臂粗细的阵纹,一个立有十二角的复杂大阵占地百丈,每个阵角都竖立着一根成人大腿粗细的引雷柱。
天雷击下,立刻被引雷柱牵引而来,随着阵纹流向阵法中央。
大阵中央,砌了一个有三丈方圆的雷池,雷池深不知其尺度,此刻里面淌佯着满满一池雷液,雷液不断泛起阵阵流光,如同银色的水银流动一般。
时刻有天雷被引入雷池,化作雷液,雷池看似早已蓄满,从也不流出,也不知多余的雷液去向何方。
峰顶大阵的边上,有一高台,一位矮胖的黑发道士正缓缓睁开双目,顿时一道三尺长的雷芒自双目中射出,须臾缓缓收回。
矮胖道士向着天空望了一眼,双目中一阵电光闪动,似是能洞彻幽冥。
随即嘴角泛起一丝笑意,口中念叨道:“太虚倒是收了个好弟子,复华老睡虫这个后门开的好,好苗子就要大力培养,一些破书难道放着生虫吗?”
不提两位龙首峰神龙不现踪影的大能,此时太致、太虚、太静、太玄、太冲、太成几位真人正聚首在“弘法殿”。
另外还有两位真人,正是林照从未谋面的太行和太笃,太行真人擅长炼丹,前几年参悟一门丹方,一直在闭关。太笃真人一直在南域灵州游历,此时也回转山门。
“师弟,你这徒弟真是天骄之才,目前看来,其才情与宗门的四大天骄毫不逊色啊!”太致真人抚着白须,眼神中含着满意的笑容,对太虚真人缓缓开口。
“师兄谬赞了,这小子一不注意,就去撒野,让诸位见笑了!”太虚真人双手拢在道袍之内,脸上笑的像朵菊花,看似在批评自家弟子。
但其脸上的表情,让在座的诸位真人一眼就看穿了其内心想法。
“太虚师弟,这就是你收的关门弟子?太致师兄说的却是不错。我看跟三阳神火宗的三天火相比,丝毫不逊色嘛!”太笃真人也是面带赞赏之意。
“太笃师兄,不说这小子了,你这次探查南疆,可有收获?”太虚真人岔开话题,不想让自己弟子成为焦点。
“诸位师兄、师弟、师妹,我这次去南疆,颇有收获,正想与各位分说。”太笃真人先朝着诸位同门拱手,然后继续叙说。
“南疆去年发生了件大事,七彩仙宗有位善于培养奇虫的长老,成功培养出了已然断绝几万年的六翅金蝉,却不想这六翅金蝉天生凶戾,那位长老一个不注意反被其杀伤,逃了出去。七彩仙宗群体出动,抓捕六翅金蝉,但其狠戾成性,且天生善于杀伐,被其反杀了三位门中长老,十余位弟子。此时六翅金蝉已然逃的不见踪迹,七彩仙宗正满南域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