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在明朝当道士-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他将法力注入道心鼎中,他的法力值一下子就耗去了十点,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法力在一点点的减少。
任伊见古长青脸色不怎么好看,不敢多说,立即坐在道心鼎下方。
片刻,道心鼎停止了旋转,一道红色的光芒从道心鼎中冲天而起,照亮了整个夜空。
任伊抬起头来,叫道:“我、我的、道心、是红、红色!”
“快走开,我撑不住了!”
任伊闻言立即起身避开,道心鼎应声落下。
古长青的五十点法力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若任伊再晚一点起来,恐怕就要被道心鼎砸中了。
马太平听到动静跑出来见到这场面,大惊失色,语无伦次的道:“这、这怎么可能?”
古长青一屁股坐在地上,道:“有什么不可能的?”
“道心鼎出现红光,这是上品道心的征兆。”
道心鼎是测试道心的法器,当出现白光的时候,证明鼎下之人拥有下品道心,绿光是中品道心,而红光是上品道心。
这是常识,每一个修道之人都知道的。
其实,这也不怪马太平会如此吃惊,因为在峨眉县几百年来都没有出现一个拥有上品道心的人,就连县令都只是中品道心。
古长青看着激动的任伊,心里也有些惊讶,想不到这小结巴居然拥有上品道心,这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马太平道:“红光冲天,想必惊动了道箓司,明天道箓司肯定会派人来此查探,小结巴这回是乌鸦飞上枝头,变成凤凰了。”
拥有上品道心的人在大明朝是极其稀少的,一般情况下,这样的人都会第一时间被道箓司收入门中做重点栽培,等到通过考核之后,是有机会直接征召入朝为官的。
古长青心想自己耗费仅有的五十点法力为小结巴测试道心,也不算亏本了,至少将来小结巴入朝为官,应该会记自己今日这份恩情。
如此也算是结了一份善缘。
古长青起身对任伊道:“喂,小结巴,你可要记得是我为你测试的道心。”
任伊走过来,握住古长青的手,重重的点头道:“古、古师弟,这、这份、恩、恩情,我、我永记在心。”
“那就好。”
任伊对着古长青和马太平鞠了一躬,道:“夜、夜深了,我、我先、先回了,来、来日,再、再聊。”
望着任伊远去的背影,古长青笑道:“这小结巴在太一观四五年,怎么突然有了上品道心呢?”
马太平一边摇头,一边叹气道:“怪,真是怪。”
古长青明白马太平心中的失落,一个他一直瞧不起的小结巴突然有了上品道心,这让只是下品道心的他如何自处?
真是情何以堪。
古长青没有理会马太平,自顾来到了厢房。
这是太一观唯一的厢房,也是马太平和何勇二人的住所,此刻马太平在大殿值守,何勇远在县城,房里只有古长青一人了。
………………………………
第七章:道宝阁
厢房里仅有一个可以住六人的大通铺,古长青在靠墙的床铺下翻出一个黄色的包。
打开包,里面是两本书、一只笔、一个砚台、半碗朱砂和五六张黄纸。
两本书,一本名叫《道藏符咒集》,这是所有修道之人必读的书,此书上记载了诸多灵符符咒,古长青画的化形符、收鬼符和驱火符都出自这本书上。
灵符是道士最常用的,可以当做是一种瞬发法术。
一般情况下,道士的法术都需要念道诀,结道印才能施展,法术成型有一定的时间。
将法术储存在灵符之中,法术就可以直接瞬发。
不过,区别与一般的法术,能够储存进灵符中的法术不叫法术,而是叫做符咒。
灵符与道士的品阶对等,也分为九品。
当然了,在《道藏符咒集》中还记载了许多不入品阶的符咒,比如化形符,这类符咒称为基本符咒。
灵符和法术一样,以消耗的法力值来区分品阶。
基本法术或灵符,最高消耗不会超过十点。
九品最高消耗不会超过一百点。
八品最高消耗不会超过一千点。
七品最高消耗不会超过一万点。
以此类推,一品最高消耗不会超过一百亿。
另一本书名为《上清道经》,这也是道士必读的书。
此书中记载的是各种法术,与灵符一样也分九品。
这两本书同时也是道箓司考核的重点之一。
道箓司的考核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文试。
文试的内容是制作三道基本灵符和释放三道基本法术。
第二部分是武试,也就是实战。
古长青进入太一观学道,拿到手的只有这两本书。
至于包中的笔、砚台、朱砂和黄纸,是制作灵符的必需品。
灵符的制作核心是朱砂,只有用朱砂画的符咒才具备法力。
古长青想的是他要靠着临摹天道青冥符去赚够道箓司的考核费用。
道箓司考核费用是两贯钱,即两千文钱,考核时间在每年的十月。
如今已是七月,他只有不到三个月的准备时间。
也就是说他必须在三个月之内赚到两千文钱。
按他的想法,临摹的天道青冥符一张可以卖出五百文,他只需要画四道即可。
当初他临摹天道青冥符需要花费一百七十八点法力,现在他的只需要花费一百五十点法力。
此前那道天道青冥符让他得到了五百文,他将其中三百文化为法力,如此一来就可以制作两道天道青冥符。
三天后,那老者来太一观取灵符,如果跟上次一样的话,他还会拿五百文来换。
躺在床上看了一会书,古长青就睡了过去,这两日他实在有些疲惫。
次日一早,还不见观主回来,古长青也没有久等,为水鬼超度一事只能往后延延。
与马太平打了个招呼,他径直赶往峨眉县。
他首先要将五百文宝钞给换成五张一百文宝钞。
还是大德钱庄。
古长青进去却只见到小何坐在柜台上,刘掌柜依然不在。
“看来刘掌柜对宝贝儿子很上心呀,今天也不在柜台。”
小何奇怪的瞄了他一眼,道:“你没听说?”
古长青奇道:“听说什么?”
“刘掌柜的儿子出事了。”
“刚出生的孩子能出什么事?”
小何把头伸出来,神神秘秘的道:“撞邪了,生下来没有一点动静,像块木头一样,这两天来了好几拨道士,都没查出来什么原因,连道箓司的副印官都束手无策。”
道箓司是大明朝最重要的衙门,各省、道、州、县都设有。
道箓司的主官名为正印官,县一级的授七品,与县令同阶,其下设副印官,从七品,在往下是青衣使和紫衣使,授八品。
一般通过道箓司考核之后,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进入道箓司做一名道灵卒。
道灵卒相当于道箓司的正式编制,为九品道士,受青衣使和紫衣使节制。
第二种选择是继续回到道观学道,可以参与朝廷的科举。
如太一观的马太平和何勇,他们都通过了道箓司的考核,受了九品道箓,但他们都没有进入道箓司。
在峨眉县,除了七品的县令和七品的正印官以外,法力最高的当属从七品的副印官。
古长青没想到刘掌柜的儿子就连副印官都无可奈何,这其中怕是有什么古怪吧。
他也没有多问,这年头厉害的人遍地都是,他一个小人物哪里管得了那么多。
跟小何换了五张一百文宝钞,古长青就寻了一个无人的地方,将三百文宝钞化为了三百法力。
如今他也仅剩这三百法力了。
本来还有五十余额,昨天夜里帮任伊测试道心全部消耗了。
他拿着剩下的两百文宝钞,来到了北街。
在北街有一处是道士常去的地方,名叫道宝阁。
道宝阁是道箓司外设的一处商铺,里面贩卖关于道士的所有物品。
其中法器、符咒和法术是重点。
当然了,也有成品的灵符。
古长青来道宝阁是为了购买制作天道青冥符的材料。
昨晚他粗略看了,朱砂严重不足,他必须要再采购一些。
道宝阁门前一左一右站着两名身黑色道袍的年轻人,道袍胸口绣有一只白鹤,这就是道箓司的道灵卒,是九品道士。
走进内堂,有四个展柜,分为法器柜、符咒柜、法术柜和成品柜。
四个柜台前各站着一人,身穿青色道袍,胸口也绣着一只白鹤。
这是道箓司的青衣使,从八品道士。
古长青走到符咒柜前,那青衣使问道:“想买些什么?”
“朱砂。”
“哪一等的朱砂?”
“下品吧,拿二两。”
朱砂也分上中下三品,品阶越高的朱砂画出来的灵符效果越好,不过价格昂贵。
通常情况下,一两的朱砂就可以制作十道灵符,不过,就算是下品朱砂,一两也需要五文钱。
古长青不敢多买,只买了二两。
算上还剩下的半两不到的朱砂,就算期间临摹失败,这些也足够制作两道天道青冥符了。
买完朱砂以后,古长青在柜台上逛了逛。
这符咒柜上不仅有朱砂贩卖,还有毛笔、砚台和黄纸。
这些都是制作灵符的材料,质量越好,制作出来的灵符效果越好。
当然了,摆在柜台最中心的是一本本秘传的经书,都是记载不外传的符咒。
古长青留意到其中一本名为《毛氏符咒三则》的经书,居然售价九十九万钱。
他摇摇头,心想,区区三道符咒居然卖九十九万钱,有钱人的世界真不懂。
………………………………
第八章:再访胡家沟
他来了成品柜前,里面摆放的是一道道成品灵符,其中最便宜的有只卖五文钱的平安符。
古长青在《道藏符咒集》中见到过,是基本灵符,此符带在身边,可以抵御一般的邪物。
他没画过此符,具体也不知道这灵符要花费多少法力才能制作。
柜台里最贵的一道灵符,名为“万寿通玄符”,售价是五十万钱。
此符古长青听人说过,是六品灵符。
在大明朝的道宝阁中,无论是灵符,还是法器,亦或者是道经,都是有市场价的,按照其品阶的不同来划分。
比如,基本品阶的最高售价不会超过一百文钱。
九品最高不会超过一千。
八品最高不会超过一万。
七品最高不会超过十万。
六品最高不会超过百万。
以此类推,一品最高不会超过一千亿钱。
大明朝,一千文钱相当于一两,一千亿钱即为一亿两。
此符带在身边万邪不侵,延年益寿。
至于有没有如此效果,古长青也不知。
此时他心中盘算着,天道青冥符是几品灵符呢?
在他脑海的商城里,天道青冥符可是明码标价十亿法力的,如果换算成钱的话,也是十亿钱。
按照市场价,价值十亿钱的灵符,应该是三品中的顶级存在。
难道说,天道青冥符是三品灵符?
古长青说不好。
如果真是三品,那天道青冥符只卖五百文是不是太太太便宜了?
不过,转念一想,天道青冥符是他临摹的,不管怎么说,应该也达不到三品的品阶。
而且他临摹这道灵符只消耗了一百五十点法力,正常来算,这道灵符最多最多只是八品,而且还是八品中的下等。
法力消耗超过一百,低于一千的为八品,这道灵符法力消耗才刚刚过一百,因此他才有此猜测。
真正说起来,别说天道青冥符的品阶了,就连效果,他都一无所知。
那日在河边之所以拿出此符,完全是想碰一碰运气而已。
在道宝阁里随便转了转,古长青就退了出来。
不论如何,他都得先将天道青冥符临摹出来。
刚出门,突然就听到满街锣鼓响起,一队人马贴花带红,春风满面的穿街而过。
这群人一眼看去就知道是道箓司的道灵卒,其中领头骑着大马的居然是还穿着紫色道袍的紫衣使。
紫衣使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八品道士,比青衣使还高一阶。
什么人有这样的待遇居然能让堂堂紫衣使领路?
等到后面的队伍过来,古长青这才明白过来。
任伊在一群道灵卒的簇拥下,鲜衣怒马的缓缓走来,脸上尽是得意。
古长青靠着墙,嘿嘿笑道:“上品道心,可真是有排面。”
同时,他在心中对自己说道,一定要成为道士,一定要成为人上人!
古长青在路边花了三文钱吃了一碗面,而后又花了十分钱买了一些干粮,接下来的三天里,他须得全神贯注的去画天道青冥符了。
回到太一观,观主莫名真人和何勇都已经回来。
古长青先去大殿拜见观主。
“弟子古长青见过观主、何师兄。”
莫名真人和何勇正谈论着事情,见古长青进来,莫名真人摆摆手道:“我听太平说了,你得了机缘,长出了下品道心,这是好事,等有了空闲让何师兄为你受假箓吧。”
“多谢观主。”
古长青道了谢,仍跪在地上。
莫名真人见此,问道:“你还有何事?”
“弟子日前收了一只水鬼,此鬼含冤而死,入不得轮回,所以冒昧想请观主大发慈悲为她超度。”
一旁的何勇闻言,讥讽道:“你收了水鬼?别以为有了道心就有了法力,没有道箓你如何收鬼?”
古长青默然不语。
莫名真人道:“这世上有些人得天独厚,生来长有道心,也有些人生来具有法力,这等事说不清道不明,想来这也是你的机缘。”
“可······”
何勇再想说什么,莫名真人却道:“将水鬼放出来吧。”
古长青点点头,从包里拿出五角星。
莫名真人单手虚空一点,五角星立即散开化为一张纸。
一道鬼影从纸上跃出,张牙舞爪,尖声厉叫。
“还我命来!还我命来!”
“度人无量天尊!”
莫名真人低声唱诵,旋即结了一个道印,一道温和的青光从他的手掌中射出,照映在水鬼身上。
水鬼被光芒笼罩渐渐平复下去。
莫名真人释放的这道法术名为“上清净世术”,是《上清道经》中记载的一门法术,专门用来超度魂魄的法术。
这道法术跟“上清伏魔术”一样,都是九品法术,且消耗法力只需要十点。
说到这里,又不得不说脑海商城给古长青带来的另一种增幅。
不管是什么品阶的灵符和法术,只要古长青的法力足够,他就可以随意使用。
他并不受道箓的任何限制。
按理来说,古长青连假箓都没有受,连基本法术都使用不了,更别说九品法术。
就是因为这个增幅在,所以古长青才能如此。
不过,即便如此,古长青法力微弱,超过十点法力消耗的法术他基本没学。
学了也没用,没有法力去挥霍呀!
但此术却有所不同,释放此术古长青也能做到,但要想超度鬼魂,必须要有道箓。
古长青连假箓都没有,因此必须要请观主出手。
眼见着水鬼的身影慢慢消散,忽然一道刺眼的红芒在水鬼头顶浮现。
“啊!”
水鬼大叫一声,整个人仰天痛哭。
“收!”
莫名真人手指一勾,水鬼的身影又钻进了黄纸内,再次变成了五角星。
古长青看着眼前这一幕,知道超度失败了。
“此鬼冤屈甚大,如若不能为其平冤昭雪,恐怕再高的道行也无法为其超度。”
听着莫名真人的话,古长青顿觉无奈。
莫名真人又道:“这水鬼既是你收的,理应你去为她平冤,这是你与她的因果。”
“待你处理完此事再来道观为你受假箓。”
古长青不敢多说,拜了下去道:“弟子遵命。”
从大殿出来,古长青的肠子都悔青了。
当初怎么就答应这水鬼要为她超度呢?
真是麻烦!
本来他打算回道观潜心画天道青冥符,可现在摊上这么一档子事,又是观主亲口命令,他不得不停止了。
将买来的二两朱砂放回大通铺下的包里,古长青带着干粮往胡家沟而去。
这件事情起于胡家沟,他必须要去胡家沟查明真相。
真相是什么,其实水鬼自己肯定是最清楚的,毕竟是她为人所害,凶手总能知道的。
但是,她已经沦为孤魂野鬼,留恋阳世过久,三魂七魄散的差不多了,对于生前的记忆一点点的消去。
甚至要不了多久,她的三魂七魄都会消散,到那时候她就彻底魂飞魄散,不论是阳世还是阴世都再无痕迹可寻。
现在的她只记得自己含冤而死,体内煞气迫人,神智意识早就模糊不清了。
问她真相不等于对牛弹琴吗?
古长青觉得此女死在胡家沟的小胡河里,害她的人必定与胡家沟有关,所以此去胡家沟不可大摇大摆,得明察暗访,以免打草惊蛇。
近黄昏的时候,他来到了胡家沟。
此时的胡家沟村民陆陆续续的从田地里归家,古长青特意没有靠近,想着等夜色再深一点再进村。
………………………………
第九章:河里的古怪
等了约莫半个时辰,古长青见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这才慢悠悠的靠近胡家沟。
要想查清水鬼被害的真相,最起码得先知道她的身份。
小胡河就靠在胡家沟边上,这女子死在河里,说不准就是胡家沟的人,这件事古长青第一反应是想问问胡家沟的村长胡长顺。
但他也不确定这件事跟胡长顺有没有关联,因此也没有冒昧的直接去问。
他打算先去胡长顺家打探一下口风。
胡长顺家在胡家沟的村头,古长青摸黑来到他家窗外。
只见屋内人影晃动,饭香扑鼻,一个女声说道:“当家的,咱儿子有好几天没回家了,你明天是不是去峨眉山上问一问?”
“有什么好问的?他在峨眉山上潜心学道,我们两个最好不要轻易打扰,他日他成为道士,也算光耀门楣了。”
原来胡长顺的儿子在峨眉山上学道,可是当初水鬼闹事,他怎么请不来峨眉山的道士呢?
古长青觉得这其中似乎另有隐情。
这时胡妻又道:“胡三晌午的时候过来,让我问问你下月能不能打口井?”
胡长顺闻言纳闷道:“打井做什么?小胡河里的水不能吃?”
“你还不知道吧,昨日又有人喝了河里的水,开始上吐下泻了。”
胡长顺沉默片刻,道:“河里作怪的水鬼不是被收了吗?”
“是啊,大家也想不通,这年月怪事太多了。”
古长青听到这里也颇为不解,水鬼都被自己收了,这小胡河还有问题?
他想了想,离开胡长顺家,来到了小胡河边上。
月光洒在河面上,有斑驳的光亮,古长青站在河边,忽然觉得阴风阵阵。
他念了个道诀,手指在额头一点,为自己开了天眼。
天眼是基本法术,不入品阶,只需消耗四点法力。
此术可以使肉眼凡胎通灵,双目能视阴邪之物。
他用天眼观察小胡河,发现河里一切如常,并没有任何问题。
“奇怪了,河水没有问题呀!”
古长青慢慢蹲下,双手伸入河中,准备捧点水亲自尝一尝。
就在此时,一道白色的影子从他眼前窜过,一下子没入了水中,惊起阵阵涟漪。
古长青还没看清是什么的时候,忽然远处传来了叫声。
“不好了,胡三家的婆娘落水了!”
“救命啊!”
古长青听到声音,却是胡长顺的妻子在叫喊。
他吓了一跳。
刚刚是个人吗?
古长青狐疑不定。
这时,胡长顺已经来到了河边,举着一个火把,看见古长青顿时惊道:“是你?”
古长青耸了耸肩道:“发生什么事了?”
“你没瞧见吗?有人落水了!”
古长青摇头。
虽然刚才他的确是看见有一道白色的影子跳入了水中,但他可以确定那不是一个人,因为白色影子体型很小,约莫一只鸡鸭般大。
没多久,胡家沟灯火通明,几乎所有的村民都跑了出来。
一个男子趴在河边痛哭,若不是好几个壮汉拉着,恐怕他就要跳入河中去寻人了。
古长青这才明白发生了什么。
这男子名叫胡三,半个时辰之前与妻子在家中吃完饭后,他独自一人来到胡长顺家,询问打井的事。
胡三还没走进胡长顺家门,就看到自己的妻子突然从身边跑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