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刀倾情-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厉秋风听得沙夫人侃侃而谈,心下大为佩服。这番话说的甚是得体,既解除了朱三家的怀疑,却又自重身份,无怪乎沙一鸣当年对沙夫人一见倾心。这女子不只相貌出众,更难得的是聪明机灵,确是一位奇女子。
那朱三家听了沙夫人的解释,果然放下心来,这才对沙夫人说道:“大少奶奶说的是,这事情原本是一个大秘密,历代沙家堡主只会说与下一任堡主知道,到了今日,这规矩只怕已有一百余年……”
厉秋风等人听他如此一说,心下都是一凛。沙夫人心想:“一鸣与言无忌前往虎园之前,因事发突然,只是将老宅中的秘道入口说与我知道,其它的事情可都没有说过。既然这是沙家堡历代堡主才能知晓的秘密,这朱三家又如何能够知道?瞧这些人的模样,都是一些粗鲁的江湖汉子,又怎么会知道咱们沙家堡的秘密?”
她想到此处,正想开口询问,却听朱三家对那十几条汉子道:“方才大少奶奶和大管家说了,那些乌龟王八蛋是冲着沙家堡来的,咱们不得不防。张兄弟,你这就带两个人,赶紧回到秘道入口,若是有人攻了进来,不须与他们动手,只要将他们引到九曲十八盘,困死这群王八蛋即可!”
一名大汉答应了一声,先是向朱三家抱了抱拳,然后又躬身向沙夫人深施一礼,这才从地上拾起长枪,带着两名大汉匆匆走入石洞之中。朱三家又接二连三的发出号令,将这十几条汉了尽数派了出去。
厉秋风在一边冷眼旁观,见朱三家发号施令之时,脸上已全然没有了先前那般愁苦之色,倒似一位面对千军万马的统兵大将,正自威风凛凛地调兵遣将。他心中暗想:“久在军营之中的带兵将领,这份威风是别人假扮不来的。瞧这朱三家和他那十几名手下,可不似江湖中的好汉,活脱脱是军营中带兵打仗的将领。只是这些人怎么会到了这岩洞之中,又对沙夫人如此恭敬,教人好生不解。”
厉秋风思忖之间,朱三家已将手下安排妥当,这才转身对沙夫人道:“大少奶奶,请您寻个安静的所在,小人将此事详细说与您听!”
沙夫人知道他不想将此事让别人知晓,于是摇了摇头,道:“朱先生,这几位都是沙家堡的好朋友,你尽管说便是,不必有什么担心。”
此时侯震早吩咐两名仆妇将众人方才吃饭之处打扫干净,这才对沙夫人说道:“大少奶奶,咱们还是到石窟中间坐下说罢。”
众人走到石窟中央,落座之后,朱三家这才说道:“大少奶奶,想来您也知道沙家先祖创立这沙家堡的来由罢?”
沙夫人点了点头,道:“我听堡主说过,百余年前,成祖皇帝还没有登上帝位,被太祖皇帝封为燕王,驻守北平,以防蒙元南下。当时沙家的先祖便是燕王府的亲军护卫,一直随在燕王身边,屡次随燕王北征,远至大漠深处,积军功升为千户。只是太祖皇帝驾崩之后,建文帝登基,受奸臣挑拨,立志削藩。诸王之中,以北方诸王势力最强。而北方诸王之中,又以秦王、晋王、燕王的势力最大。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密谋削藩。周王、代王、齐王、湘王等先后或被废为庶人或被斩杀。同时以巩固北疆为名,调离燕王的精兵,准备削除燕王。燕王为情势所逼,不得不起兵相抗,那便是大明开国之后有名的‘靖难之役’。燕王大军南下,一路打到南京,建文帝一把火烧了皇宫,自己也死在火中。燕王承继大统,便是成祖皇帝。沙家先祖先是随成祖皇帝固守北平,参与历次大战。成祖皇帝南征之际,又作为亲军将领,从北平一直打到南京,立下了不少功劳。待得成祖皇帝将都城迁至北平,沙家先祖因军功封爵,那是无尚之荣光。只是长年征战,先祖身上受了十余处创伤,已如风中残烛,不得不上折子乞求致仕。成祖皇帝念在先祖鞍前马后效力的功劳,最后准了他的折子。先祖这才回到虎头岩,创立了沙家堡。”
她说到此处,那朱三家却摇了摇头,道:“大少奶奶,您所知道的只不过是官面儿上的堂而皇之的说辞,事情却远没有这么简单!”
(本章完)
………………………………
第324章
厉秋风和慕容丹砚、萧展鹏听沙夫人讲述过沙家先祖的往事,心下均想:“沙夫人故意隐瞒沙家祖先装病来逃脱皇帝猜忌的内情,只是简略的说了些不犯忌讳的往事,自然不会太复杂。”
朱三家正想再说,厉秋风道:“朱先生,在下有一件事,想要向您请教。“
朱三家最怕的便是厉秋风,见他对自己说话,急忙摆了摆手道:“公子,您可别叫我先生不先生的,喊我老朱就成。有事您尽管说,只要我老朱知道的,绝对不敢隐瞒。”
厉秋风沉吟了片刻,道:“敢问朱大哥,您在山脚下是否看到官兵在与人厮杀?”
朱三家一愣,皱着眉头思忖了片刻,道:“咱们到了山脚下之时,远远看到大批官兵正在列阵,生怕被他们发现,便躲到了路边的树林中,是以没看清他们是否在与人拼杀。不过公子这么一问倒提醒了我,官兵若是到此地驻扎,定然会有扎下大营。现在仔细想想,却没有看到营帐的影子。只怕他们到这里来并非驻扎,而是另有目的。”
厉秋风点了点头,道:“依朱大哥看,官兵能有多少人?”
朱三家道:“我瞧这阵势,步兵不下一万人,另外还有不少骑兵,总人数至少在一万五千人左右。”
厉秋风道:“我瞧朱大哥和手下那十几位壮士孔武有力,手中的兵刃又是长枪,似乎不是江湖中人,想来是在军队里当过兵罢?”
朱三家一怔,随即嘿嘿一笑,道:“公子好眼力。我确实在军队当过差。十多年前,我在宣府郭总兵麾下当了三年兵,其余的兄弟也都在军队里干过。”
厉秋风点了点头,道:“怪不得朱大哥和这十几位壮士进退之际颇有章法,虽败不乱,想当年定然也是百战精兵。”
朱三家急忙双手乱摆,道:“这个可不敢当,这个可不敢当。”
厉秋风道:“实不相瞒,官兵来到此处,是要擒拿一些不肯作乱的江湖好汉,其中有不少是在下的朋友。这些朋友武功虽高,只是面对野战大军,若是正面交锋,可以说是有败无胜,在下须得尽快赶去救援。只不过这洞窟的出口被大批武林高手拦截,要想从这里出去比登天还难。既然朱大哥从另一条秘道进到这洞窟之中,在下想请朱大哥带在下从秘道中离开这洞窟,到山下去帮助我那些江湖朋友!”
朱三家一怔,一时之间难以答应,不由自主地转头向沙夫人望了过去。
沙夫人一直在猜测朱三家的来历,见他对沙家堡甚为恭敬,对沙家堡的来历似乎也颇为熟知,只怕与沙家堡颇有渊源,正想打探一下朱三家的来历,只是一听厉秋风所说之事,知道他想让朱三家带路,从另一条路绕出去,是以点头说道:“既然厉公子有此打算,朱先生,是否能麻烦您带厉公子出去?”
朱三家见沙夫人发话,再无半点犹豫,抱拳道:“既然大少奶奶吩咐下来,小人便带着厉公子走一遭。”
厉秋风对沙夫人道:“沙夫人,这洞窟的出口虽然有巨石阻挡,敌人一时之间无法进入。只不过咱们的敌人狡诈多计,且又人多势众,只怕时间一长,他们会想出办法攻进来。是以厉某离开之后,你们千万要小心在意,若是敌人真的将石门打开,各位千万不可与之相抗,尽早沿着石洞逃走为上策。”
厉秋风话音方落,朱三家道:“这个不劳公子费心,这秘道之中有许多石室,有些极为隐秘。若是敌人攻进来,我让两位兄弟带着大少奶奶等人到一个稳妥的所在躲藏,管教敌人找不到他们便是。”
厉秋风大喜,道:“如此最好!”
朱三家嘿嘿一笑,嘬唇作啸,片刻之后,从洞口跑进来两名汉子,正是方才被他派去到秘道中埋伏的手下。两人到了朱三家身前,拱手施礼。朱三家道:“杨兄弟、高兄弟,我要陪这位厉公子出去办事。你们留在这里,保护大少奶奶和小少爷。若是有敌人来攻,你们不必与之缠斗,只需带着大少奶奶等人退入秘道,到静心寺之后,关上静心寺石门,守在里面即可。待我与厉公子办完事后,再来救你们。”
那两人齐声称是,各自提着长枪,守在洞窟出口处。便在此时,原本趴在一块巨岩之后的老虎阿二伸着懒腰站了起来,朱三家和这两名汉子一见阿二,登时吓得目瞪口呆,手中长枪举起来对准了阿二。只是蓦然之间见到如此巨大的老虎,早吓得骨头都酥了,握住长枪的双手不住颤抖。
沙中玉见三人害怕,急忙跑到阿二身边,踮起脚尖在阿二下巴上摸了一把,道:“别吓到客人,老老实实地坐下罢。”
那阿二倒也听话,压根就没理朱三家和那两条汉子,舌头伸出来在嘴巴四周舔了一圈,咽喉中呜呜了两声,便即慢慢的趴了下去。
朱三家颤声说道:“小少爷竟然能驱使猛虎,真是天生神技,小人佩服之至。”
厉秋风道:“既然有朱大哥的朋友帮忙,那最好不过。不过我听您刚才说要到‘静心寺’中去躲避,难道这山上还有一座寺庙不成?”
朱三家这才从猝然遇到老虎阿二的震惊中清醒了过来,对厉秋风道:“那寺庙并不在山上,而是在这洞窟之中一个极隐秘的所在。沿途又密布机关消息,若是不晓得厉害,贸然闯了进去,任你千军万马,只怕也要落得一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厉秋风听他说这洞窟之中竟然有一座寺院,心下已是颇为怀疑,待听说这寺院有如此厉害的机关,更加难以相信,心中暗想:“这位朱大哥行事豪爽,不拘小节,倒是一条好汉,只不过说话有些夸大事实,让人哭笑不得。”
他心中虽然这样想,表面上自然不能这样说。只见他转头对萧展鹏和慕容丹砚说道:“萧兄,慕容姑娘,烦请两位留在这里,若是柳生一族的杀手和那些和尚、道士冲了进来,须得保护沙夫人和沙公子平安退入秘道。”
萧展鹏还未答话,慕容丹砚急道:“厉大哥,我要和你同去!”
厉秋风一怔,摇了摇头,道:“慕容姑娘,山下大军云集,要想闯进去太过危险。我若是一人独往,遇到什么危险,大不了拍拍屁股一走了之,带了姑娘同去,只怕照顾不周,让慕容姑娘陷入乱军之中,厉某还有何面目去见慕容秋水老先生……”
慕容丹砚未等他说完,脸色一变,哼了一声,恨恨说道:“我理会得,你怕我拖累你,是也不是?”
厉秋风大窘,正不知如何解释才好。沙夫人在一边笑道:“厉公子,慕容妹妹若是要去,你不妨与她同往,却也有个照应。朱先生既然对这洞窟里的情形十分熟悉,又留下人手帮助咱们,你就放心去救你的朋友,不必担心咱们。”
厉秋风见慕容丹砚一脸期盼,目光中已有泪光闪动,却也不忍心拒绝,只得点头说道:“好罢……”
萧展鹏见慕容丹砚与厉秋风同行,也起了好胜之心,对厉秋风道:“厉兄,萧某也愿与你和姑娘同往。”
厉秋风摇了摇头,道:“萧兄,咱们若是都走了,这里只剩下沙夫人、沙公子,还有侯老先生三人懂得武功。其余的十几位大婶和大姐都不会武功,若是敌人攻了进来,紧急之时只怕会有伤亡。萧兄武功高强,留在这里做帮手,厉某才能放心前去援助各大门派。”
萧展鹏想想也是,只得点头答允。侯震在一边说道:“厉公子,老奴佩服你义薄云天。只不过厉公子武功虽高,面对千军万马,还是不要强冲硬闯才好……”
厉秋风点了点头,道:“多谢老先生提醒。厉某知道,若是硬闯大军军阵,无异于飞蛾扑火,自寻死路。是以厉某一定会想法子混到军阵之中,与群豪汇合。只是就算我与各大门派聚到一处,也万难与官兵相抗。厉某是想将这些武林高手聚到一处,先从官兵的合围中逃出来,退到这山谷之中,然后避到这洞窟内。这洞窟只有一个出口,真可以说得上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群豪若是能逃入这里,便可立于不败之地,咱们再想法子逃出去。”
众人这才明白厉秋风的打算,心中都暗赞他考虑得周到。沙夫人心想:“这厉公子只求实利,不图虚名,若是能获得好处,连自己的名声也不在乎,这与武林中那些名门正派视死如归的作派完全不同,言行之中带着三分邪气。慕容姑娘的爹爹是江湖一等一的剑侠,见了厉公子所作所为,只怕心中不喜。”
萧展鹏道:“厉兄此计甚妙,萧某就在洞口守候,静待厉兄带着群豪回来。”
厉秋风道:“眼下柳生一族的杀手和广智和尚、玉清子等人定然还在那巨石之外想法子,是以咱们万万不能从里面将石门打开,否则这些高手冲了进来,咱们定然难以相抗。厉某是想带着群豪杰退入山谷之后,先杀奔洞口。那广智和尚和玉清子武功虽高,却也难以抵挡这数千名江湖好汉,见咱们冲杀过来,肯定转身便逃,到时咱们再打开石门,让群豪退入洞窟,再将石门放下,岂不甚好?!”
众人见他早有算计,便再无异议。厉秋风和慕容丹砚整束停当,便随着朱三家向洞窟北端的秘道洞口走了过去。沙夫人见朱三家走在前面,急忙悄无声息地走到厉秋风身边,凑近他的耳边小声说道:“厉公子,那巨石在洞外的机关是石门右侧的一块三角形的石头。你按住那块石头之后,先向左转三圈,然后再向右转两圈,那块巨石便会抬起!”
厉秋风知道沙夫人对朱三家仍不放心,这才小声告诉自己开门的机关,当下点了点头。慕容丹砚走在一边,见沙夫人在厉秋风耳边低语,两人贴得极近,心下便有些不快。只不过转念一想:“方姐姐只喜欢沙堡主,自然不会移情他人。她小声与厉大哥说话,定然是有极重要的事情,我岂可多心?!”
(本章完)
………………………………
第325章
朱三家走到洞口,侯震抢上前几步,递给他一支点燃的火把,然后又给厉秋风和慕容丹砚每人一支火把,低声对厉秋风道:“厉公子,这秘道曲折盘旋,险处甚多,千万小心在意。”
厉秋风点了点头,道:“侯老先生,这洞窟之中就拜托您和萧兄了。若是敌人真的攻进来,千万别与敌人在此纠缠,尽快退入秘道,寻个隐身之处暂时躲避最为紧要!”
侯震点了点头,道:“厉公子武功高强,人又机警,咱们在此静候公子的好消息!”
三人走入秘道之后,朱三家右手高举火把走在最前面,一边走一边说道:“这秘道虽然由前人修整,倒有一大半出自天成,是以脚下并不平整,两位行走之时,可要小心脚下才是。”
慕容丹砚笑道:“咱们也是从这秘道之中下来的,岂会不知道这个道理?”
朱三家一怔,不由回转头来,看了慕容丹砚一眼,摇了摇头,转头接着前行,口中说道:“我还以为你们是从洞窟出口进来的,原来全都想错了。”
厉秋风左手举着火把,右手紧握刀柄,护在慕容丹砚身前,边走边道:“朱大哥,方才在洞窟之中,你曾说沙家先祖创立这沙家堡的经历颇不简单,是否可将详细情形说与咱们听听?”
朱三家道:“大少奶奶说公子是沙家堡的好朋友,这事情讲给公子听听倒也无妨。百余年前,沙家先祖是燕王府亲兵卫队的军官,其时我朱家先祖便是沙家先祖的部下,两人随燕王征战多年,数次从死人堆里爬出来,那是过命的交情。
“事情还要从建文帝削藩说起。太祖皇帝驾崩之后,建文帝登基,受了一班奸臣的挑拨,竟想对诸王下手,以除后患。其时燕王驻守北平,防备蒙元南下,与秦王、晋王并称‘三王’,兵力最为雄厚,是以那班奸臣便想拿燕王开刀。只不过这事情追根究底,说句大不敬的话,却是太祖皇帝的错……”
厉秋风听他说到此处,心下一怔,道:“朱大哥,其时太祖已然驾崩,皇家同室操戈,骨肉相残,确非一件好事,只是这事又如何怪到太祖身上?”
朱三家道:“厉公子有所不知,这件事情在燕王做了皇帝之后,便被视为不传之秘,知道这件事的人大多被处死,太祖的秘旨也被销毁,是以别说民间不晓得,便是朝廷世家,也对此事惘然不知……”
厉秋风越听越是糊涂,心下暗想:“这位朱大哥说话颠三倒四,全无章法可言,东一头西一头,到底想说些什么,让人难以明白。”
却听朱三家说道:“厉公子,自从大明立国,传至当今嘉靖皇帝,你可知共传了几位皇帝?”
厉秋风一怔,思忖了片刻,道:“从太祖皇帝算起,到当今嘉靖皇帝,大明一共经历了十一位皇帝。”
朱三家道:“不错。厉公子,这十一位皇帝之中,哪位皇帝最受百姓和朝臣拥戴?”
厉秋风心下愈发不解,不知道朱三家突然问起此事有何目的。他皱了皱眉头,道:“这个却不好说。太祖皇帝披坚执锐,运筹帷幄,久历艰险,驱除蒙元,恢复我汉人江山,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自然最受百姓拥戴……”
他话音未落,却听朱三家嘿嘿一笑,道:“厉公子,你这话只怕有些言不由衷。太祖皇帝虽是大明的开国皇帝,只不过他登基之后,连兴大案,先是借空印一案大开杀戒,将地方官员几乎杀了个干干净净。其中自然有不少贪官污吏,只是大多却是勤勉办事的官员。建文朝的大忠臣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是一位清廉干吏,竟然也在此案中被杀。其后胡惟庸案爆发,太祖以‘谋不轨’的罪名诛宰相胡惟庸九族,杀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数人。前后因此案共计杀三万余人,更以此案为借口,杀了大明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自此之后,大明朝再也没有宰相一职。其后不久又借着郭恒一案将诸省官员杀了数万人,牵连到天下富户,十室九空,百姓怨恨。太祖为平民愤,了结此案后,竟然将主审官吴庸也给杀了。那是效仿曹孟德,借人头来息民愤。说句大不敬的话,太祖皇帝武功虽盛,毕竟出身草莽,想来也是喜好听人说书,才想出这么一个法子。只不过此事太过露骨,不免惹人腹诽。”
厉秋风心想:“你这位老兄本来说话颠三倒四,偏偏说起这些事情却是颇有条理,想来也是听别人说的。你说太祖皇帝出身草莽,听人说书便想出这借人头的法子,只怕与你老兄倒是气味相投,哥俩儿谁都别笑话谁。”
却听朱三家说道:“太祖皇帝借着这三大案,将从朝廷到地方的文官差不多杀得干干净净,清除了蒙元隐患不说,更是废除了宰相一职,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借着郭恒案对天下富户敲骨吸髓,搜刮之残酷,可以说得上是前所未有。只不过他仍不肯收手,生怕武将造反,不久又兴起大狱,借着蓝玉谋反一案,株连杀戮功臣宿将,身经百战而侥幸未死的开国名将尽数被牵连到此案之中,前后杀了一万五千余人。经此一案,军权牢牢掌握在太祖皇帝手中,朝中再无将领能威胁到他心中的继承人建文帝。只不过太祖皇帝杀了这么多人,却忘了一件事,若是一旦有变,又有谁能带兵为建文帝征战?仔细想想,太祖皇帝若不是将开国诸将屠戮得干干净净,靖难之役发生之后,建文帝又怎会无将可用?只能派了一个大草包李景隆带兵出征,结果被燕王打得落花流水,最后丢了天下。太祖皇帝这些手段,不只百姓腹诽,便是朝廷官员,又有哪个不对他心生恐惧?这样一位皇帝,能说得上是受天下人爱戴么?”
慕容丹砚听朱三家公然指斥太祖皇帝,心下暗想:“这人公然指斥太祖皇帝,若是传了出去,可是诛连九族的大罪。不过听他侃侃而谈,倒不似方才说话那般粗俗。此番离开江南,迭遇奇人,回去说与爹爹听了,他也不会骂我到处乱闯了。”
她这一出神,却忘了留意脚下,正绊到了一块凸出地面的石头,登时一个趔趄,直向前摔了出去。厉秋风听得身后的动静,急忙转身,见慕容丹砚正自向前摔倒,急忙右手伸出,揽住慕容丹砚的纤纤细腰,轻轻一托,将她身子稳住。慕容丹砚惊觉厉秋风搂住了自己,心下又惊又喜,却又有几分害羞。厉秋风倒并未多想,见慕容丹砚已然站稳了身子,便即收回右手,仍自握住刀柄,口中说道:“慕容姑娘,地面不平,须得小心才是。”
慕容丹砚将火把举在身前,点了点头,一颗心怦怦直跳,看着厉秋风结实的后背,心下柔情百转,一时之间竟然痴了。
厉秋风搀扶慕容丹砚之际,朱三家也停下了脚步,见慕容丹砚并无大碍,这才转过身去,举着火把继续前行,边走边道:“太祖皇帝还做了一件事,却是最不得人心,甚至可以说是祸患无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