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刀倾情-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石大人一怔,随即哼了一声道:‘宦海沉浮,加官晋爵也好,罢官流放也罢,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本官并无半分怨言。’

    “那魏千户听了石大人的话,似乎听到了天下最可笑的笑话,竟然哈哈大笑起来。那石大人初时脸上颇为惊讶,只是见魏千户越笑越是开心,惊讶便渐渐转为愤怒。过了片刻,魏千户才收住笑声,对石大人道:‘南京六部,向来便是摆设,从北京到南京坐这冷衙门,与流放无异。你石大人原本是北京刑部的大红人,却被打发到南京来,自己竟然不知道是何原因,只怕是吃的亏还不够大。若是在南京再栽一个大跟头,或许你才能明白过来。只是可惜啊可惜,这机会却是再也没有了。’

    “我从暗格中的小孔望了出去,只那见石大人脸色阴沉,恶狠狠地盯着魏千户。他手下那些武官,有几人已经伸手握住了腰间的刀剑,只等石大人一声令下,便要将魏千户乱刃分尸。我心下暗想:‘这些人若是闹内讧,在这密室之中动起手来,我便可趁乱逃走。’念及此处,我紧紧盯着众人,一心盼着他们动手,心中暗暗祈祷朱棣那小子在天有灵,让那魏千户大展神威,将石大人的手下尽数杀掉,然后他与石大人同归于尽,哥俩和郑和一起给皇太后陪葬,也算了结了朱棣报答母亲养育之恩的心愿!”

    (本章完)


………………………………

第375章 

    进入石洞中的各帮派的帮主、掌门人均都是侠义道中的高手,即便是太华派虽与华山派百年纠缠,连番恶斗,却也一向是行侠仗义。此时听得司徒桥如此阴毒,人人心中均是一凛,对此人的厌恶又深了几分。

    司徒桥见众人脸上露出了不屑的神色,却也并不在意,接着说道:“那石大人沉默了片刻,对那魏千户道:‘你我都是当差,虽各为其主,有话不妨直说,又何必遮遮掩掩,讥讽本官?’那魏千户道:‘石大人说的不错。既然咱们都到了这里,自然是要打开天窗说亮话。石大人,你可知这大报恩寺是何人下令建造?’

    “那石大人道:‘大报恩寺是成祖皇帝下诏建造,天下皆知。魏千户,你拿这个考校本官,可有些不地道了罢?’那魏千户笑道:‘不错,天下皆知成祖皇帝为报答太祖皇帝和孝慈高皇后的养育之恩,在靖难之役后便敕令建造大报恩寺。银子是工部划拨,动用夫役十余万,却是兵部要员监工。而主持这一工程的,便是郑和郑大人。’

    “石大人听到此处,哼了一声道:‘魏千户,这些人所共知之事,你就不要说了罢?你别忘了,殿外还有几百个和尚在等着消息。南京刑部尚书、侍郎等几位大人,连同你们孝陵卫指挥使大人,只怕今天晚上都睡不好觉。若是本官猜得不错,这几位大人手下的书记现在已经研好了墨,只待咱们把消息带回去,好向北京大内递折子。若是这事情耽搁了,给东厂和锦衣卫派在南京的番子和探子先行报了上去,南京刑部和你们孝陵卫都有极大的麻烦。’

    “魏千户却并不在意那石大人冷冰冰的语气,笑道:‘石大人,你错了,你全盘错了。要想知道大报恩寺的秘密,便须得从这寺院建造之前说起。何况这事情发生于百余年前,参与此事之人,大半已被灭口,剩下的数人,却要将这秘密带入地下,不敢贻祸于子孙。便如咱们眼前这位郑大人,当年深得成祖皇帝的宠信,可以说得上是权势煊天,即便是锦衣卫指挥使和东厂督公,在此人面前,却如同奴仆无异。其后更是出任南京守备,成了封疆大吏,大明半壁江山,都在此人掌控之中。郑大人不只文韬武略傲视天下,一身武功更是出神入化,几可说得上是无敌于天下。只是以郑大人之能,最后只能寂然死于此处,石大人,你听了此事,难道不害怕么?’

    “那石大人冷笑道:‘本官忠心为国,何惧之有?’那魏千户道:‘如此最好。石大人为国为民,甘冒其险,宁肯违背南京刑部尚书大人的命令,也要闯入这大殿之内看个究竟,这份忠肝义胆,怎能不教人佩服?’那石大人道:‘魏千户,你不必语含讥讽,真以为本官是傻子不成?’那魏千户道:‘岂敢岂敢,这话没半分虚假,各位刑部大人都可以作证。’”

    司徒桥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我听那姓魏的王八蛋说起话来阴阳怪气,明明可以几句话讲清楚的事情,偏偏绕来绕去,心下老大不耐烦,恨不得姓石的掏出刀子,一刀将这姓魏的捅一个透心凉,密室内定然是一片大乱,老子便可乘乱脱身了。”

    慕容丹砚心想:“你说姓魏的说话绕来绕去,岂不知你自己说起话来却也是颠三倒四,与那姓魏的倒是一时瑜亮,难分高下。”

    司徒桥接着说道:“石大人手下那些官员听魏千户说话云山雾罩,不少话语听上去格外刺耳,一个个都露出了厌烦的神情。对了,就和诸位此时脸上的神情颇有些相似!”

    众人没有料到司徒桥突然说了这样一句话,倒有些惊异。慕容丹砚忍不住笑出声来,道:“呵呵,原来你也知道大家听得不耐烦啦?!”

    司徒桥道:“我又不是傻子,别人的脸色总是能看明白的。呀,此时倒真有点像又回到了那密室之中。当时我从暗格中望出去,那密室中也站着十几人,和诸位差不多,一个个都是武功好手,只不过腹中各怀鬼胎。这些人最后的结局凄惨无比,无人生还。哈哈,但愿今日吉星高照,诸位英雄能够全身而退。”

    众人初时听他说眼前的情势与当日他在密室中所见到的颇为相似,心下俱都是一凛。听他的语气,石大人、魏千户等人的下场似乎都不太好。只不过最后那句话却并非好话,倒似在诅咒众人一般。邓遥大声说道:“你不要得意忘形!今日若是咱们逃不出去,也要先将你杀了,大伙儿手拉手,一起去见阎王爷!”

    众人都是一般心思,只不过心机深沉之辈,自然不会将心中所想之事露于脸上。林义郎等粗豪之人却是满脸怒气,心中暗想:“邓帮主说的不错。若真是逃不了,先把你这个王八蛋宰了,看你还能不能取笑咱们?!”

    司徒桥见众人气愤难平的样子,心下更为得意,强忍着笑容说道:“那魏千户又啰嗦了几句,这才将话头转了回来,对那石大人道:‘其实最初下令建造这大报恩寺的并非是成祖皇帝,乃是太祖皇帝。’

    “他此言一出,别说那姓石的王八蛋,就连我在暗格之中也吓了一跳。只听那石大人颤声说道:‘怎么、怎么会是太祖皇帝?你、你这不是胡说八道么?’那魏千户平静的说道:‘石大人,这大报恩寺与孝陵卫有极密切的关系。我不妨对你直言,孝陵卫自成立之日起,便有三大使命。其一,拱卫太祖皇帝的孝陵。其二,勘查皇家陵墓的风水,设置皇家陵墓的机关。其三,若大报恩寺有变,杀妄图不利于大报恩寺之人。’

    “魏千户话音未落,石大人脸色大变。魏千户却并不在意,接着说道:‘你们南京刑部不是一直有一道密令么?若是大报恩寺传来密报,须得与孝陵卫联手处置,不得擅动。石大人,今晚之事最初你办的不错,没有擅自进入大殿。只不过我到了之后,你却是态度强硬,强行要进入大殿搜查,又打开这密室之门,这乱子可闯得不小,如何收场,你可要好好思量。不要像你在京城办常侯爷的案子时,满以为老常不过是一个破落户,任你打骂侮辱,翻不起什么巨浪。却不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老常一封密信送上去,石大人不得不卷起铺盖到南京来烧冷灶……’

    “那魏千户说到这里,石大人身子颤抖,不由自主地向后退了一步,颤声说道:‘你、你怎么知道……’那魏千户道:‘我自然知道,否则也不会跟着你进入这密室之中。我还知道一件事。’魏千户说到这里,看了那些刑部官员一眼,接着说道:‘这七八位大人,都是你从北京带来的心腹。今天晚上到大报恩寺办差,你把他们都带来了,自然是要办一件大事。只不过石大人,我劝你一句话,这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你在北京倒霉之时,应该知道这个道理。可不要以为到了南京,天高皇帝远,便可以任意施为。有些金银珠宝,上面带着血,上官未必敢收。大人一心想离开南京刑部,重回北京,大可以用别的法子。张公公和钱指挥使都是人人精儿,你就不怕你这些兄弟之中,有他们的眼线?’

    “我在暗格之中听得七荤八素,那姓魏的十句话中,我倒有七八句听不懂。不过他最后这几句话,我却有些懂了。听魏千户的意思,石大人在京城之时,办了一个落魄官员的案子,结果得罪了人,被打发到南京刑部。他一心想重回京城,便想要向官长行贿。闯入这大报恩寺,便是想弄一些金银珠宝孝敬上官。这姓魏的是在警告他,密室中的金银珠宝来历存疑,牵连极大,上官胆子再大却也不敢收这贿赂。而且石大人离开京城之后,锦衣卫和东厂对他都不怎么放心,很可能在他的心腹之中安插了眼线。我见那石大人听了魏千户的话后,神色紧张,偷偷看了一众属下一眼。那些人也是神情尴尬,密室之中一时静了下来。

    “那魏千户见石大人等人脸色尴尬,突然微微一笑,道:‘这都是我瞎猜的,石大人也不必当真。眼下咱们已经进了密室,再说这些也没什么意思。你只须知道,最初下令建造这所寺院的并非是成祖皇帝,而是太祖皇帝。给他出主意重建寺院之人,却也是咱们大明朝立国之初一位大大有名的人物。此人有经天纬地之能,驱使鬼神之术……’”

    司徒桥说到此处,厉秋风心下一惊,暗想:“难道是他不成?”

    司徒桥却也停下了话头,对众人道:“各位可以猜一猜,那姓魏的说的是哪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站在石洞中这十几位帮主、掌门人,若论起武功来,个个都可以称得上是一流高手。只不过大半厚重少文,如邓遥等人,朝廷大事,往往只是听市井之中的传闻,自己却也不去多想。此时听司徒桥问起此事,个个目瞪口呆,不知如何回答。

    司徒桥对刘涌道:“刘先生,你见识不凡,称得上是武林中一等一的人物。能否猜出那姓魏的所说之人,到底是哪一个?”

    刘涌沉吟了片刻,道:“我大明开国诸将大多起于草莽,如常遇春将军等人,只怕大字儿也识不上几个。徐达大将军算是少有的文武双全之人,只是他带兵打仗,却是堂堂正正之师。听司徒先生的意思,那人能驱使鬼神,自然是擅用诡道,却与徐大将军行事不相符合。若是文臣,自然是李善长为首。只不过李大人老成持重,有萧何之风,倒没听说他有什么奇谋妙计……”

    (本章完)


………………………………

第376章 

    司徒桥不待刘涌说完,便摇了摇头,道:“刘先生提到的这几位文臣武将,确是大明立国之初了不起的人物。只不过这些人与我说的那人相比,却还要逊上一筹。”

    邓遥、林义郎等人心中骂道:“瞧你那副鬼样子,只不过是吹牛皮而已!”

    慕容丹砚突然双手一拍,欢声说道:“我知道啦!那人一定是刘伯温刘大人!”

    她此言一出,刘涌等人恍然大悟,心中暗想:“该死!我怎么忘了这个人?!”

    厉秋风见慕容丹砚话音方落,司徒桥便点了点头,心想:“果然是他!”

    却听司徒桥说道:“这次你倒是猜中了。不错,给太祖皇帝出主意重建寺院之人,便是刘伯温刘大人。这位刘大人的大名,我也不必多说,只要是大明朝的百姓,没有不知道他的。虽然市井传闻,多有荒诞不经之处,只不过此人计谋百出,直比诸葛孔明,那是确然无疑的。其时魏千户还没有说完,那石大人便颤声说道:‘难道是刘基刘大人不成?’”

    司徒桥说到这里,冷笑了一声,道:“各位虽然是武林豪杰,只是读书太少。那姓石的武功或许不如在场的诸位,见识却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倍。是以多读书,读有用之书,自然是没有错的。”

    众人听他又将“多读书”这三字经说了出来,讥讽众人不通文墨,登时大怒。邓遥“呸”了一口,大声骂道:“你放屁!那姓石的在官场为官,自然知道一些朝廷旧事。我老叫花子一辈子行乞,倒是会唱莲花落。你这读书人会不会唱?!”

    林义郎等人在一旁起哄,冲着司徒桥喝道:“唱啊,你倒是唱啊!”石洞之中吵闹之声四起,登时一片混乱。

    刘涌急忙站了出来,示意众人安静下来。他对司徒桥说道:“司徒先生,咱们这些人确是没读过什么书。只不过站在你面前这十几位帮主、掌门人,个个都是热血汉子。今日身陷绝境,却也是不想为虎作伥,不甘心被恶人胁迫,做祸国殃民的坏事所致。若是他们想要荣华富贵,只须做朝廷的鹰犬,高官厚禄,指日可待。只是咱们身在江湖,却也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理。刘某劝司徒先生一句,还是不要轻视各位江湖朋友为好。”

    他这番话说得虽然平和,却句句在理,各帮帮主、掌门人听了之后,心下暗自佩服,均想:“这话我便说不出来。华山派摘星剑客能文能武,名不虚传!我要有他这般见识,也不会被司徒桥这个王八蛋百般羞辱了。”

    邓遥大声说道:“刘先生说的不错。别人可以嘲笑咱们这些江湖草莽。你这小子算是哪根葱?自以为读了几本书,便视天下英雄如草芥,到时候有你这个王八蛋的苦头吃!”

    刘涌见司徒桥涨红了脸,却又无法出言反驳,生怕他恼羞成怒,于众人不利。急忙又安抚众人,这才对司徒桥说道:“大家各让一步,别再纠缠这些细枝末节。司徒先生,后来怎样?”

    司徒桥被刘涌一番话说得也是心下暗自惭愧,听他如此一问,正是给了自己一个台阶下,便即接着说道:“魏千户听那石大人提到刘基之名,当即笑道:‘石大人说的不错。当日太祖定都南京之时,这城池并不叫南京,而是叫作应天。太祖皇帝最初想定都之地,却也不是应天府,而是太祖的家乡凤阳。我大明开国的文臣武将之中,出身凤阳的不在少数。群臣随着太祖皇帝出生入死,打下了万里江山,正是衣锦还乡之时。只不过刘大人却以为凤阳四面受敌,无险可守,作为国都来说,是一处极险之地。太祖皇帝听了刘大人之言,只得打消了迁都的念头。至于应天府此前虽然也做过都城,只不过在此建都的朝代,都是偏安于一隅的小朝廷,最终的结局都不大好。刘大人以为应天虽然四处有水,可作城防,只是这水虽能阻挡敌军,反过来也能被敌军所用。若是敌军统帅施以水攻,应天危矣。敌军一旦兵临城下,应天便成死地。既然天下已定,便应寻找表里山河之处,作为大明的都城。只不过刘大人奇功甚多,惹人猜忌,不久便即致仕。只是在他离开应天之前,却与太祖皇帝有过几次密谈。其中一次便是提醒太祖,都城之地应早定,以免横生枝节。应天城四战之地,若是祸起萧墙,便有倾覆之险,是以须得早做准备。他建议太祖皇帝,忠教寺所在之地,距离皇宫不远,且地势开阔,四通八达。若是在忠教寺中设置密室,即便有人意图对皇帝不利,突然发难。皇帝也可暂时避入忠教寺的密室之中,调兵遣将,以待后援。太祖皇帝听从了刘大人的建议,便令人重建忠教寺大殿,在这大殿之中开辟出一件密室,便是咱们所在的这间屋子。’

    “那石大人听到此处,长出了一口气,对魏千户道:‘原来如此。太祖皇帝和刘大人深谋远虑,君臣二人确是龙虎风云际会。这密室中的金银珠宝,想来就是当时太祖皇帝所藏。一旦事情有变,这些金银充作军费,召集兵马,以图恢复……’

    “石大人话音未落,魏千户摇了摇头道:‘石大人,你这次可猜错了。这些奇珍异宝,可不是太祖皇帝所藏。太祖皇帝虽听了刘大人的建议,重建了忠教寺大殿,又自皇宫之中,挖了一条地道,直通到忠教寺大殿的密室之中。只是刘大人致仕之后,朝廷之中风波不断,太祖皇帝全力应付政局,先后平灭了胡惟庸和蓝玉这一文一武两大派系。他内心之中,已有迁都之意。太子朱标之死,多少也与此事有关。诸事纷扰之下,太祖皇帝又哪有时间搜罗金银珠宝,充斥于密室之中?’”

    司徒桥说到此处,略停了片刻,接着说道:“各位,大明朝迁都之事,确是一件大事。那姓魏的说话虽然婆婆妈妈,只是太子朱标因迁都之事而亡,却也没有说错。”

    众人心下均想:“这人说话太过啰嗦。原本只是说朱棣的出身,讲来讲去绕了一大圈,竟然说到了太子朱标之死。这样说下去的话,只怕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只是众人知道司徒桥性子古怪,却也不想出言与此人争辩,只得强行压住心中的怒气,听他说了下去。

    司徒桥说道:“太祖决意迁都之后,便派了太子朱标勘察几处可以作为都城的城池。朱标到了西安,对此地甚是满意,特意找画师画了西安的地图,便即返回应天府,想向太祖皇帝建议迁都西安。只是他路上染病,回到应天后不久便即病故。若是他不死,大明朝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了。魏千户向那石大人说了一番话,大意也是如此。到了最后,只听那魏千户道:‘靖难之役爆发之后,燕军攻入应天,主力兵马自然是直奔皇宫,另有一支奇兵却杀向了忠教寺,统率这支奇兵的正是郑和。其时他还未受皇帝赐姓为郑,仍是叫作马三保。燕王之所以派出这支奇兵,便是他安插在建文帝身边的内应透露出消息,说是皇宫中有一条密道直通忠教寺,这才派心腹马三保带兵进驻忠教寺,以防建文帝从此处逃脱。石大人不妨想想,兵荒马乱之中,若是这密室之中到处都是奇珍异宝,马三保军纪再严,只怕这些东西也会被乱军一抢而空,又怎么会留到今日?’”

    众人听司徒桥说到这里,却是暗暗点头。在场的这些人中,除了厉秋风、慕容丹砚和司徒桥外,都是各帮派的帮主和掌门人,江湖之中的争斗厮杀,每人也参加过不少。是以众人心下都知道,临敌之际,须得动之以利,帮众门人才会拼命。这“利”又可分为“权力”和“钱财”。身居高位之人,自然是为了争得更多的“权力”,才会为帮主、掌门人卖命。至于普通帮众和门人,却是为了“钱财”才会效死力。是以争斗之时,各帮派首脑人物对于门下之人趁乱掠夺财物,大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江湖之中的仇杀争斗,最多不过数百人参与。而战场之上,双方的兵马却往往是数万甚至数十万。统兵大将为了能够激励士气,往往许诺破敌之后可抢掠数日。战国之前,各国交战之际,尚遵循礼数,列堂堂之阵,敌人败逃之际,并不纵兵烧杀抢掠。只是到了七雄争霸之时,秦国商鞅变法之后,兵行诡道,大举进攻山东六国。因补给困难,便主张“因粮于敌”,其实就是纵兵抢劫敌国粮仓和百姓的粮食充作军用。到得后来,“因粮于敌”变成了“因财于敌”,军士往往趁乱大肆抢掠金银财物。历朝历代兵荒马敌之时,统兵大将在破敌之后的几日之内,往往不对军士抢掠行为加以约束,便是为了激励士气。即便是名臣大将,在这件事上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放眼自战国至大明立国两千年间,能公开约束兵士抢掠的只有两位大将。一人是三国时刘备帐下的大将赵云。刘备攻占成都之后,荆州兵在成都抢掠,只有赵云所部秋毫无犯。当刘备准备将成都的田产宅院分给诸将之时,又是赵云力谏,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另一人是宋初大将曹彬。宋军攻蜀之战,曹彬所部军纪最严,宋军攻蜀诸将占领成都之后,纵兵抢掠百姓及降兵财物,只有曹彬约束麾下兵将,抢夺一物便即斩首。是以蜀中因宋军军纪败坏而叛军大起之时,除曹彬等少数几位将领之外,其余攻蜀诸将都受到了处罚。待宋太祖赵匡胤下令平灭南唐之时,便以曹彬作为主帅,最终灭了南唐。李煜君臣及江南百姓未受太多伤亡,也与曹彬约束部下极严大有关联。

    除了这两人之外,纵观历代名将,能约束部下不大肆杀戮抢掠之人,却是少之有少。带兵大将多无好下场,固然有功高震主的原因,大多数却是因为杀戳太重,祸及自身及子孙,是以为将者不可不存仁慈之心。如秦国大将白起、蒙恬之辈,临死之际才感叹自己战阵之上杀戳太重,却是为时已晚,徒留笑柄于后世而已。

    (本章完)


………………………………

第377章 

    司徒桥说话之际,学着那魏千户的口气,声音阴阳怪气,听在耳中颇不受用。刘涌皱紧了眉头,心下暗想:“十余年前与他初识之时,此人倒不似今日这般古怪。怎么入赘到花家之后,竟然给折磨成这般模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