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刀倾情-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宫先生说完之后,一双眼睛紧紧盯着那孩童。只是那孩童却是浑不在乎,脸上一副贼忒兮兮的神情,不时还与躲在一边的其它几个孩童挤眉弄眼。宫先生见他如此模样,知道自己这番教诲徒费力气,只得长叹了一声,向着那锦袍老者拱了拱手,口中说道:‘宫某这就告辞,多谢司徒老爷几个月来的关照。不过小少爷说的那些事情,宫某可是一件都没有做过。这怀中的鞋子,却也不知道是谁、什么时候放进去的……’
“那锦袍老者涨红了脸,不待宫先生说完,便一脸愧色地对宫先生道:‘先生不必多虑,老朽自然知道宫先生的为人。先生教书育人,数十年来桃李遍布天下,大江南北六省,官绅富户之家,谁不说您宫先生是一位心术端正的正人?!是这个小畜牲胆大妄为,行事无状,还请宫先生不必放在心上。哪怕再留上数月,对老朽来说,也是天大的面子。’
“锦袍老者苦苦挽留,宫先生却坚持不就,最后拱了拱手,连行李都不要了,飘然出了院子。”
司徒桥说到这里,长叹了一声,道:“当年我若是悟到了宫先生话中的深意,这一辈子也许会快活许多。”
………………………………
第388章
林义郎冷笑道:“有些人是胎里坏,就算孔夫子来教,也是教不好的。所以司徒先生不必后悔,尽可以坦然活着。”
这句话说得颇重,司徒桥双眉一挑,似乎便要发怒。刘涌急忙出来打圆场,安慰了他几句。司徒桥碍于刘涌的面子,何况也知道邓遥、林义郎等人武功高强,门人弟子又多,自己在这石洞之中若是与这几人翻脸,多半讨不到什么好去。只得强压住心中怒气,接着说道:“我看着宫先生走出院子,接着锦袍老者指着那孩童痛骂:‘你这个败家的小畜牲!这两年被你骂走、赶走的先生已有六位,个个都是饱学宿儒。这位宫先生更是桃李遍天下,极是难请。我为了请他来司徒家设馆授徒,不惜花了五百两银子请学政大人出面说情,这才将他从凤阳府请来。想不到你这个小畜牲恶习不改,对先生冷嘲热讽不算,还公然捉弄先生,将下人的臭鞋烂袜子塞到先生身上。我今天就打死你这个畜牲,免得将来惹下祸端,害得咱们司徒家满门抄斩,诛连九族!’
“锦袍老者越说越气,挥舞着拐杖又要向那孩童打去。众家丁急忙上前阻拦,书斋之前登时乱成一团。后来老夫人也在一群丫环仆妇的簇拥下赶了过来,见老太爷要责打孙子,哪里肯让,抢在那孩童身前,对着锦袍老者叫道:‘你这个天杀的老家伙,要打宝贝孙子,先把我打死罢!我死了你就清净了。再一把火将这府邸烧了,大家一起去见阎王爷……’
“我看着眼前的一切,既心酸又惊讶。数十年前的情景,竟然清楚的重现在我眼前。只是我已经变成了一个旁观者,看着曾经经历过的事情。今日我站在诸位面前,自然知道这事情有多荒唐,只是其时其地,我却完全没有察觉这有什么诡异。
“我看着乱成一团的院子,似乎一切都没有改变,正想上前说话时。眼前的一切突然开始动了起来,仿佛有一柄利剑横削竖切,光芒闪动之下,我略觉得有些刺眼,不由自主地将眼睛眨动了两下。待我重新睁开双眼时,哪里还有司徒家老宅的影子?我仍然站在大殿之中,面对的是高台上坐在龙椅中的美妇,还有台下站在台阶旁的那个男子。
“我揉了揉眼睛,眼前的情形没有任何变化。那男子说道:‘宫先生回到凤阳后不久,便即郁闷而死。若是没有在司徒家的经历,以他的心胸,原本不至于这么早便过世。他是一位读书人,是一位饱学宿儒,虽久历科场而不中,换作旁人,早就一头撞死了。不过这位宫先生心胸豁达,虽然自己没有中举,却是开馆授徒,做了很多好事。这样一位人物,却因为忍受不了你的诬陷和捉弄而死。虽说你那时只是一个顽童,俗话说三岁看到老,其后你所做的事情,很多都是伤天害理。以人心而论,事事当诛!’
“我听他言辞激烈,心下大震,额头汗水涔涔而下。回想这些年的经历,确实如他所说。宫先生离开之后,老太爷又先后为我请了三位先生,都被我或气或骂或打,死活都不肯留下。最后老太爷急火攻心,一夕暴死。大伯、二伯、四叔、五叔、七叔都怪我气死了老太爷,要将我绑了送官。若不是我父母苦苦哀求,只怕早已被这些觊觎家产的叔叔伯伯们以‘忤逆’的罪名送到官府治罪。只是老太爷死后,各房分家。其时我是司徒家第三代中唯一的男丁,按理说分得的家产应该最多。只是其他五位叔叔伯伯一致认为是我气死了老太爷,不送我治罪已是天大的好处,便只给我父亲分了数十亩薄地,两头病牛。我父亲原本是一个强势之人,被众兄弟联手欺负,却因为我造的孽而无法反抗,几年后便困病而死。其时再也没人逼我读书,我也乐得没人约束,每日里只学些机巧之术,最后更是逃出了家门。这些年过去了,想来母亲也不在了。司徒家由盛而衰,都是我做的孽。
“我越想越是沮丧,到得后来全身颤抖,直想放声大哭。那男子说道:‘你造的孽太多,只有一死方能谢罪。司徒老太爷,你父亲母亲,还有宫先生,他们都在等着你向他们道歉。若是你现在死了,或许还能追上他们。否则一旦他们进入六道轮回,你再要找他们,自然找不到了。到了那时,你只能坠入无间地狱,受永世不得脱生之苦。司徒桥,你还是死了罢,这样一了百了,你的亲人能够安心,你也能转世为人,岂不乐哉。
“我点了点头,心想:‘这人说的倒是一个好办法。只要老太爷、父亲母亲原谅了我,我便能抬起头来,重新做人。须得尽早死掉,免得找不到他们。’
“那男子见我点头,脸上露出了笑容。我对他说道:‘我想死,你杀了我罢。’男子摇了摇头,道:‘你若是想赎罪,须得自杀才行。’我心想他说的不错,只有自杀才能证明我有悔过之心。是以我对那男子说道:‘自杀便自杀。把你的刀子借给我用。’
“那人仍是不住摇头,道:‘自杀须得用你自己的兵刃,或是咬舌自尽,别人是帮不了你的。’听了他的话之后,我心想自己身上并未携带兵刃,咬舌自尽只怕会很疼,是以下不了决心。犹豫之间,突然想起身上带了几株‘瓦仙草’,是数日之前我经过一片山野之时偶然所得。瓦仙草含有剧毒,人若误服立时便会毒发身亡。只不过若是将其晒干,捣成粉末之后,与龙胆草一起用酒调和,不只毒性尽去,而且能解风湿之症。是以我才带在身上,想寻到龙胆草之后,用来配制药物。此时想了起来,便想将瓦仙草拿出来咀嚼,片刻之后便可毙命。
“那男子见我伸手到怀中摸索,脸上露出了诡异的笑容。坐在高台龙椅上的那位美妇似乎也松了一口气,目不转睛地看着我。
“我的手在怀中掏摸,没有摸到包着瓦仙草的小布包,却碰到了一个锦囊。我心下一动,立时想起这锦囊中所藏的是解除盎毒的解药。其时其地,脑中似乎有一个声音对我说:‘快将它取出来,能救你的性命!’另一个声音则说:‘你造孽太多,活着也是受罪,还是尽早自杀赎罪,转世为人。’
“我脑袋中又是一片混乱,右手捏住了那个锦囊,却掏不出来。那男子见我右手伸入怀中,始终没有将瓦仙草取出,于是柔声说道:‘苟活于世中,只能让你每日里都受良心的折磨,何苦来哉?还是早点服毒自尽,洗清你的罪孽。’
“我想想也是,便要松开那锦囊。只是方才心中天人交战之时,不知不觉之间手上用力颇大,使得锦囊中的药粉挤出来一些。等我右手握着装有瓦仙草的小布包从怀中拿出来之时,鼻子中闻到了一阵浓烈的盎毒解毒药粉的味道。
“这味道袭入脑中之时,我突然发现站在对面那男子的神情大变,似乎看到了什么恐惧之极的东西。他张大了嘴,正要说话,只是额头突然剥落下一小块皮肉。便如同一个白色陶瓶,突然碎裂之后,有一块碎片剥离一般。随后只见他脸上不断有小块的皮肉掉落下来,片刻之后,这男子原本白白净净的一张脸已经不见了,变成了皮包骨一般的骷髅。
“我大惊失色,哪还顾得上服毒自尽。只见眼前的一切竟然旋转起来,且越转越快,一切事物都变得支离破碎,片刻之后又重新拼接在一起。我拼命揉搓双眼,待我能看清眼前的情形时,哪还有大殿的影子?我仍然站在密室甬道入口处,两三丈外便是供桌,供桌上摆满了玉器。供桌之后那尊玉像安然不动,而供桌右侧仍然坐着那具干尸。
“我如大梦初醒,看着手中握着的装有瓦仙草的小布包,闻着浓烈的盎毒解药的味道,这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弘道和尚自杀之前,也曾经拼命揉搓双目,而后他便像发了疯一般拳打脚踢,最后一指戳死了自己。想来他也陷入了幻境,在幻境之中与敌人交手,而且从他迷幻之时所说的话来看,与他交手那人十有**便是那具干尸郑和。敌人的武功招式,全都是弘道和尚自己想像出来的。他曾经说过郑和的武功神鬼莫测,天下无敌,他自然不是郑和的对手。是以在幻境之中,他被郑和一指点中眉心要害。而事实上双方的招数无一不是他自己头脑中的虚妄想像,最后自己杀了自己。其后我也陷入幻境,将心中最惭愧的事情翻了出来,险些被幻境所乘,自己要了自己的性命。好在怀中锦囊中的药粉洒了出来,这才让我清醒过来。
“我当时吓得魂飞魄散,哪里还敢在这密室之中停留,什么紫玉葡萄、翠玉白菜,统统都见鬼去罢!我转头连滚带爬的从甬道中逃了出去,只是还没有逃出甬道,忽听得身后‘嘶’的一声厉响,我吓了一跳,忍不住还是回头看了一眼,却见供桌上的烛火突然暴涨,火焰如炸裂一般四散飞去,有几团火焰落在那干尸之上,立时燃起了大火,一股热气从密室中直扑了过来。我吓坏了,哪里还敢停留,挣扎着逃到大殿之中。只觉得后心一片灼热,火辣辣的好不难受。
“待我逃到大殿中那尊塑像旁边,这才转头望去。只见火焰竟然从甬道中蔓延出来,连墙面都着起火来。我吓得肝胆俱裂,生怕这还是幻像,是以狠心咬了一下舌尖,只觉得口中一咸,疼得差点叫出声来。我知道眼前这些不再是幻像,这大火烧得虽然怪异,鼻子中隐隐闻到了硫黄之类易于引火之物的味道,想来当年建造之时便在墙壁中埋藏好了引火之物。我哪敢在大殿之中停留,一直逃到殿门口,发觉殿门未锁,从门缝向外张望,院子中也是空无一人。想来弘敬和尚为了掩人耳目,进到大殿之时已将僧众尽数遣散。而弘道和尚更是行踪诡秘,自然也不想惊动众僧,是以这大殿的密室之中虽然已经闹得天翻地覆,其他僧众却是早已安歇。
“我心下大喜,推门便逃到院子中。待跑到院子尽头,这才停下了脚步回头望去。只见一座雄伟的大殿此时已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火球,直将整座大报恩寺都照得亮如白昼。耳听得周围响起了敲锣之声,想来有值夜的僧人发觉起火,敲锣召集僧人救火。我生怕群僧赶到,发现我之后会惹麻烦,虽然还想看个究竟,却又不敢停留,只得躲躲闪闪,向大报恩寺寺外逃去。好在此时众僧都忙着赶向大殿救火,我东转西绕,虽然好几次差点被向大殿奔去的僧人撞见,都在千钧一发之际都躲了过去。直到逃出了寺门,我才长出了一口气,混在看热闹的人群之中。看着大报恩寺上空的一片红光,回想这一夜所经历的事情,竟然恍如隔世。”
………………………………
第389章
司徒桥说完之后,看了一眼众人,接着说道:“大报恩寺这场大火,一直烧到天光大亮。随后南京守备衙门派兵包围了大报恩寺,驱散了看热闹的百姓。我混在百姓之中,逃过了官兵的盘查。此后十余年间,每次想起当日的情形,都是不寒而栗。我想那密室之中最厉害的并非是机关,而是那具干尸身上藏着的毒粉。初时我本以为这毒粉只是以毒性来杀人,只是后来看到弘道和尚状若疯狂,自己戳死了自己。随后我自己也看到了可怕的情形,险些自尽。我当时便想,这毒粉不止有毒性,更可怕的是它能迷惑人的心神,让人陷入幻境。只是当时见识浅薄,想不通世上怎么会有如此厉害的毒物。
“其后我遍历天下,见识倒是增长了不少。有一年在山东沿海,偶遇了一个从海外归来的珠宝商人。攀谈之下,他说在西洋之中的几个岛上,生长着一种名为优昙婆罗花的奇花。这种花本身并无毒性,只是晒干之后研成粉末,放在火上略一炙烤,便会发生变化,能够产生剧毒。更可怕的是这粉末若是沾了人血,便会化为血色雾状。人若吸了这种血雾,魂魄便会离开**,被吸入无间地狱,最后发疯而亡。是以海岛上的土人,将优昙婆罗花称为鬼花。
“听他如此一说,我立时回想起当日在那密室之中的情形。石大人、魏千户、弘敬和尚等人虽然中毒,但是并未发疯。直到弘道和尚猝然出剑偷袭杀了魏千户之后,他伤口喷出鲜血,恰好落在那干尸之上。当时干尸上升起了血雾,情形极为诡异。想来优昙婆罗花的粉末与鲜血融合之后,毒性大变,弘道和尚和我先后吸入了血雾,结果都陷入到幻境之中。好在我身上藏了解盎毒的解药,恰好能够克制优昙婆罗花之毒,才侥幸逃出了密室。
“现在回想此事,朱棣确然无疑不是太祖皇帝和马皇后的嫡子。只不过为了争夺帝位,朱棣谎称自己为马皇后嫡子,击败建文帝后,名正言顺的坐上了皇帝的宝座。知晓此事之人,已被他杀了个干干净净。姚广孝是他的谋主,自然知道此事,是以才会在这布满机关的石洞之中,留下这些壁画。姚广孝此举是想告诉天下人,朱棣不是马皇后的嫡子,而且为人阴狠。瞧姚广孝这番行径,要么他吃了朱棣的大亏,心下不忿,留下这些壁画揭露朱棣的短处,要让后世之人鄙视这个大明皇帝,用来一扫心中的怨恨。要么就是他良心发现,对靖难之役害死几百万人而心生愧疚,想用这些壁画来告诉世人当时的真相。
“朱棣虽然狼子野心,狠毒无比,不过对于他的亲生母亲,还是心有愧疚。是以登基之后,便下令重建大报恩寺,借着供奉马皇后之名,建了一座大殿。而在大殿之中隔出密室,专门用来供奉亲生母亲。此外他对马皇后恨意极深,竟然请了术士造了一座诡异无比的塑像,又在那塑像上施了毒咒。所以我看到的马皇后塑像,竟然与民间那些老妇用来诅咒他人的布偶颇有几分相像。这大殿和密室隐藏着朱棣的秘密,自然不能让世人知晓,是以便由朱棣最为宠信的心腹郑和来办这件事。郑和心思机巧无比,他利用朱元璋在位时建造的这座大殿,请高手设置了机关,然后将他从海外带回的奇珍异宝尽数藏在密室之中,用以供奉朱棣的生母。朱棣留有圣旨,要郑和随侍在他生母身边。是以郑和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之后,从万里海外回到中土,自己进入密室坐化而亡。他临死之际,将优昙婆罗花的粉末藏在身上,以防一旦有人闯了进来,利用这毒粉杀人于无形。
“郑和之心机,可以说是极为缜密。大报恩寺本来就是皇家寺院,不要说寻常百姓,便是南京城大大小小的官员,却也不敢到寺中生事。那弘道和尚曾经言道,他自小进宫,便做了郑和的侍从,想来也是一个净了身的太监。郑和将他安排在大报恩寺中做住持,自然是为了看守这大殿。朱棣与郑和早就有了计划,这座大殿只允许皇帝进入,其中的秘密自然也只有皇帝知道。待皇帝前来拜祭之时,便由弘道和尚关闭机关,在大殿内祭祀那玉像。即便皇帝想要进入密室,弘道和尚也有法子解除密室之中的毒粉。只不过或许郑和当时也不知道优昙婆罗花的粉末遇到人血之后,便会发生剧变,能够使人陷入幻境。那弘道和尚受郑和之命藏匿在大报恩寺之中,其实与坐牢无异。他初入大报恩寺之时,还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孩童,在这寺中藏了七八十年,神智大变,对郑和虽然畏惧,更多的却是仇恨。是以在密室之中陷入幻境之后,自己幻想着与郑和拼死一战。只是在郑和积威之下,他心中一直畏惧郑和,知道自己的武功远不是郑和的对手。最后他将自己戳死,想来便是在他所幻想出来的幻境中,被郑和一击而中。
“那郑和的心机还不只如此。若是皇帝进入密室,待离开之时,一定还要做些手脚,使得皇帝能够平安离去。若是外人闯入密室之后,优昙婆罗花之毒也制不住此人,大报恩寺的秘密不免泄露于世。当此危急之时,若那人强行从密室之中离开,事先埋藏在密室之中的引火之物便会燃烧,将密室连同大殿一起烧毁,使得这秘密永远无人知晓。我逃离密室之时,便是那最后一道机关启动,使得密室之中燃起大火,将这大殿和密室烧成一片白地。只是可惜了那些奇珍异宝,从此在世上绝迹。造孽,造孽。”
司徒桥说完之后,刘涌接口道:“这些宝物烧了更好。若是流入俗世,不知道要害了多少条人命。”
林义郎皱眉说道:“咱们在这石洞之中耽搁了这么长时间,就是为了听这位司徒先生讲这样一个不知真假的故事么?”
他此言一出,众人都是一怔。众人此番连袂而来,目的是要进入静心寺,寻找逃离此地的道路。只是进入这石洞之中,发现了墙壁上的壁画。司徒桥一番解释,说出了朱棣的身世之谜。只是这事情发生在百年之前,与众人此行的目的确是没什么关联。只不过事关重大,曲折颇多,众人都是听得入迷,全然忘了前往静心寺之事。此时听林义郎提起,众人这才醒悟过来,不由得后悔起来,觉得在这里耽搁了一个多时辰,太过于不值。
司徒桥见众人神色尴尬,知道他们对自己在这里耽搁这么长时间不满,于是说道:“各位须要知道,这壁画是姚广孝建造静心寺时所绘,其中自然与静心寺大有关联。以姚广孝之能,绝对不会闲来无事在这石壁上画几幅画来胡闹,其中定然含有深意。这些壁画若是寻常人看来,只不过是讲了一个故事罢了。大户人家建造陵墓之时,往往也会在墓中画上壁画,这并不稀奇。只是换到姚广孝身上,哪怕是他只留下一个字,咱们也须得细细揣摩,否则一着不慎,便会陷入他布下的陷阱……”
司徒桥话音未落,邓遥在一边说道:“你怎么知道这壁画不是姚广孝留下的陷阱?他留了这些壁画在这里,说不定就是故意要让咱们在这里耽搁上几个时辰,使得静心寺内更厉害的机关有时间启动,然后将咱们全都弄死。”
众人听了邓遥这话之后,纷纷点头称是。有几人心中暗想:“邓遥看上去五大三粗,这话说的可不错。丐帮虽日渐势微,再无昔日天下第一大帮的风采。只不过邓遥既然能坐到了丐帮帮主的位子上,见识确是不凡。”
司徒桥道:“你怎么想都行。不过咱们出发之前,刘先生可说过要听我的指挥。你这老叫花子若是有本事,便由你带路好了!”
邓遥双眼一翻,道:“若是各位帮主、掌门人信得过我老叫花子,便由我带路好了。”
他说完之后,拎着手中的木棍便要抢上前去。刘涌、楚丹阳等老成之人却深知这洞中杀机四伏,邓遥武功虽然不弱,想要破解这洞中的机关消息,非得司徒桥不可。是以急忙拦住了邓遥,又解劝了半天。最后司徒桥道:“这壁画除了告诉咱们朱棣心思阴毒之外,还可以猜测姚广孝对朱棣定然是心有怨恨,否则也不会给世人留下这样一个揭露朱棣真面目的线索。恰好我在南京大报恩寺之中有了那段奇遇,可以说是死里逃生。这姚广孝之能,更在郑和之上。郑和在那间小小的密室之中,已然安排了厉害之极的杀人机关。各位不妨想想,这山腹之中的洞窟巨大无比,那地下河流的水流之力能升降千万斤的巨石,姚广孝若是利用这天地造化之力来设置机关杀人,其威力不知道要比郑和高出多少倍。是以各位不要以为咱们在这石洞之中耽搁这一个多时辰全然无用,像老叫花子这样的狂妄之辈,只要记得咱们前往静心寺的路上步步杀机,不要自高自大,自己送死,便在再耽搁上一个时辰,也是值得了!”
邓遥听他竟然还敢嘲讽自已,心下大怒,挥起手中的木棍便要向司徒桥打去。便在此时,忽听得一阵“轧轧”之声,众人只觉得身子一晃,有几人险些摔倒在地。司徒桥脸色大变,道:“这入口的机关又启动了,咱们须得赶快冲过去。否则生门和死门再生变化,咱们陷入这五行奇阵之中,再要出去可就是千难万难了!”
………………………………
第390章
此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