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刀倾情-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他到了大道上,却见司徒桥已走出了数十步外。厉秋风快步跟了上去,却见方才走过酒馆门前的七名青衣人仍是分为三伙,站在酒馆不远处,正自盯着酒馆门口。司徒桥从这七人身边走过之时,青衣人并未理会司徒桥。厉秋风心下暗想,看样子这些青衣人并不是为了司徒桥而来,而是另有目的。
他与三伙青衣人擦肩而过时,青衣人看都没看他一眼,始终只盯着酒馆门口。厉秋风心下惊疑不定,暗想这些杀手紧盯着酒馆,难道是不远千里,到此追踪于帆和于承嗣不成?
厉秋风原本对于帆和于承嗣并不在意,只道与这两人不过是偶然相遇罢了。只不过若是牵涉到柳生一族,事情便绝对不像他原本以为的那样简单。他想留下来看个究竟,只是司徒桥越走越远,已不容他在此地多留。是以厉秋风将牙一咬,不再理会这些杀手,紧跟着司徒桥向北而行。
两人一前一后又走了半柱香工夫,却已快到镇子北端。街上的行人越发多了起来,说笑之声不断,似乎要去一个热闹的所在。厉秋风正自诧异之时,眼前突然出现了一片极大的空地。空地中间搭起了一座高大的戏台,台下已聚集了数百人。此时戏台周边人声鼎沸,煞是热闹。
厉秋风见眼前人山人海,心下一怔,却见司徒桥一摇三晃,已自走入人群之中。他心下暗想,若是司徒桥混入这数百人中,再要找到他可就不大容易了。是以他加快了脚步,离着司徒桥不过三四丈远,紧紧跟在他身后。
厉秋风原本以为司徒桥到了此处,便会穿过人群,一直向北而行。只须出了镇子,寻到一个无人之处,三拳两脚便可将司徒桥打倒,抢了他的包袱便走。谁料司徒桥走入人群之后,一直挤到戏台前,竟然停下了脚步,抬头向戏台上望了过去。厉秋风没有法子,只得挤在司徒桥不远处停下了脚步,心下暗想,这个王八蛋什么时候对唱戏有了兴趣?
他一边思忖一边转头张望,无意中竟然发现于帆和于承嗣也到了戏台下面,正自小声说些什么。而三名青衣人就站在两人身边不远处,隐然已成合围之势。其他四名青衣人虽然没有露面,但是厉秋风知道依柳生一族杀手出手杀人时的习惯,这四人定然窥伺在侧,随时准备出手支援。
(本章完)
………………………………
第533章
此时司徒桥站在厉秋风身前三四丈处,于帆和于承嗣则站在他右前方两丈多远。而那三名青衣人则成倒品字形,离着于帆和于承嗣一丈多远,虽然隔着数名百姓,却已将两人围在中间。
厉秋风知道情形不对,是以除了盯紧司徒桥之外,还不时向于帆和于承嗣撇上一眼。他知道司徒桥和于帆都是极为机警之人,盯着两人之时分外小心。只不过如此一来,他却没有留心戏台上是什么情形。待得戏台上传来一声锣响,倒把他吓了一跳。
待他抬头向戏台上望去,却见台上已站了一人。只见这人头戴金冠,身披锦绿战袍,右手倒提青龙偃月刀。往脸上看,涂着极重的油彩。只见他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眉卧蚕,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只是长髯已有了些许斑白,面容颇有些憔悴。
厉秋风心中一凛,暗想这人面容装束,与关帝圣君庙中所塑的关羽神像极为相似,只不过脸上的妆容要老了不少,威武中透出了几丝凄凉。
台下此时已聚集了近千人,见这人出现在台上,登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和叫好声。厉秋风听得身边一个花白胡子的老者对身边向个后生笑道:“瞧见没有?这位就是咱们河南最出名的海神戏班子‘和昌秀’班主曲纳吉。这三国戏是曲班主的拿手好戏,‘走麦城’更是曲班主吃饭的手艺,今日这场大戏,咱们真是来得值了。”
厉秋风心下暗想,数日之前,在洛阳城北翠云峰上与这曲纳吉倒有一面之缘,想不到今日在此处又碰到了和昌秀戏班。而且于帆和于承嗣也到了戏台下,真可谓是无巧不成书。
他思忖之时,曲纳吉在台上已然开唱。这段戏说的是刘备和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取西川,留下关羽镇守荆州。刘备夺取汉中,关羽趁机统帅大军北击曹魏,围攻襄阳、樊城。曹军大将曹仁死守襄、樊两座城池,只不过关羽攻打甚急,曹军屡战屡败,襄阳和樊城危在旦夕。曹操为救曹仁,派了大将于禁率领兵马救援。大将庞德在曹操帐下,请求带兵去救襄、樊。只不过因庞德原本是蜀汉五虎大将之一的马超马孟起帐下大将,曹魏众臣都对他心有疑虑。庞德为证心迹,抬棺求战。到了襄、樊之后,更是用箭射中关羽,险些要了关羽的性命。其后关羽刮骨疗毒,用计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有心迁都,以避关羽。只是司马懿劝说曹操联合东吴,夹击关羽。其后东吴吕蒙、陆逊设计,吴军白衣渡江,关羽腹背受敌,全军溃散,只得带了残兵退入麦城,最后被东吴擒杀。
曲纳吉唱的便是关羽从麦城离开,想要逃往上庸时的情景。此时关羽身边不过关平、周仓二将,五百校刀手也只剩下十余人。英雄末路,凄凉无比。曲纳吉使出了浑身解数,将关羽的豪迈之气和“天欲亡我、非战之罪”的无奈、凄凉演绎得精彩之极。台下千余百姓看得如痴如醉,待看到关羽走入芦苇荡中,中了绊马索,为东吴所擒,不少人已流下眼泪,低头不忍再看。
厉秋风见曲纳吉歌声激昂,在台上行走坐立,颇有豪迈之气,活脱脱一位名臣武将的模样,心下也暗自赞叹。只不过他大半心思并不在戏台上,而是盯着司徒桥和那三名青衣人。只是司徒桥和那三名青衣人似乎也被台上的海神戏所震憾,眼睛紧盯着戏台,并未有什么异动。
不知不觉之间,天上已是乌云密布,远处天边更是阴云四合,隐隐还有电光闪现。虽然刚过午时不久,四周却已黯淡了下来。厉秋风心下暗想:“常听师父说起天人感应。走麦城是关羽一生之大恨,难不成这场戏唱得太过精彩,连老天爷都不忍再看,要打雷闪电,驱散人群不成?”
他思忖之间,台上却已演到了关羽被擒,孙权原本想招降关羽,却有东吴大臣以曹操厚待关羽,关羽最终却挂印封金而去之事劝说孙权斩杀关羽,孙权最终下令将关羽及其子关平斩于临沮。只见曲纳吉金冠已去,披头散发,身上只穿着白色长衫,被东吴兵将押赴刑场。只是关羽父子宁死不屈,始终不肯跪下。东吴兵将无法,只得由着两人站立受刑。两名刽子手赤着上身,手捧鬼头刀,站于关羽、关平身后。监斩官抛下令箭,两名刽子手举起大刀,直向关羽父子脖颈砍了下去。
台下百姓虽然知道这只不过是一场海神戏而已,但是和昌秀班子唱得太过精彩,见关羽父子即将受害,登时一个个面露悲怆之色。更有人在台下指着扮成刽子手和东吴将官的戏子破口大骂,还有人从地上拾起沙石,便向台上掷了过去。
便在此时,众人只觉得眼前白光一闪,紧接着“轰隆”一声巨响,一道闪电正击在戏台之上。只听“喀喇”一声厉响,两名刽子手脚下腾起一股白烟。只见两名刽子手晃了几晃,“扑通”两声先后摔倒在戏台上,身子抽搐了几下便即寂然不动。
台下百姓只道这是戏中的故事,见戏子演得如此逼真,登时叫起好来。潮水般的掌声和叫好声中,又是一道闪电打了下来,正击在曲纳吉和扮成关平的戏子身前。两人身子一抖,先后栽倒在戏台之上。
厉秋风心下大惊,暗想和昌秀这台戏唱得太过不可思议,难道能将天上的霹雳闪电也引到戏台上不成?他正惊骇之时,却听身边那老者惊道:“看样子曲班主又改了戏文。以前唱到这里,便有一颗假人头从天上掉了下来。今日头颅不见了,却有电闪雷鸣自天而降,比之从前更加精彩了些。”
厉秋风心想世间哪有人能有如此神通,竟然能驱动天上的霹雳闪电。即便姚广孝复生,也没有如此手段。
此时阴云四合,已自将戏台上方的天空遮掩了一个严严实实。乌云翻涌,直如海浪一般旋出一个巨大的旋涡。戏台四个角上原本各自点着一支粗如手臂的巨烛,只却听得一声巨响,一道闪电到了戏台上空,倏然间又分为四道电光,正击在四支巨烛上。那四根巨烛“嗤”的一声,火焰登时熄灭,众人眼看着巨烛上升起了一股白烟,情形极为诡异。
四支巨烛熄灭之后,不只戏台上暗了下去,便是戏台周边也刹那间一片昏暗,便如傍晚时分一般。
厉秋风看着台上曲纳吉、扮作关平和两名刽子手的戏子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心知有异,正在四处张望之时,忽听得又是一声霹雳巨响。戏台上空三丈之处突然出现一道白光,紧接着慢慢出现一个人影,悬空立于空中。只见这人身披锦绿战袍,右手倒提青龙偃月刀,赫然便是曲纳吉方才装扮成的关羽关云长。
只不过悬于空中的关羽虽然衣着打扮与曲纳吉扮作的关羽一般无二,却没有脑袋。
台下众人看着戏台上诡异的情形,一个个张大了嘴,惊愕得连声音都发不出来了。
一片静寂之中,只见那无头关羽左手在胸前轻轻一拂,似乎在梳理长髯。只不过待他左手拂到胸前之时,似乎发觉胡须已不见了。只见他右手将青龙偃月刀举在头顶,左手握拳,身上战袍一甩。随后空中传来一声怒吼,一个尖利的声音厉声叫道:“还我头来!”
这声音自空中传来,震得众人耳朵里嗡嗡作响。众百姓这才如梦初醒,只道空中那无头关羽也是曲纳吉所扮,登时叫起好来。随即掌声如雷,声震四野。
厉秋风身边那老者一边拍手一边说道:“曲班主这戏唱得越发炉火纯青了。以前他唱宣平楼时,还要在戏台上搭架子。现在唱这走麦城,给咱们加了一段玉泉山关公显圣不算,不搭架子也能立于空中,这份功夫可是很了不起啊。和昌秀不愧是咱们河南第一班子,好,实在是好!”
厉秋风心下却是一阵惊疑。方才那声“还我头来”声震四野,分明是武林高手以内力将声音送了出来。曲纳吉虽然身手灵活,只不过是苦练出来的唱戏身段,绝对不会身具如此深厚的内力。何况方才闪电劈中戏台之后,曲纳吉便倒在台上一动不动。厉秋风目光如电,若是曲纳吉悄悄溜回后台,又被人用绳子吊到空中,决计逃不过他的眼睛。是以厉秋风心下雪亮,空中那个无头关羽绝对不是曲纳吉所扮。此人明明是一位武林高手,不知道为何要在这戏台上装神弄鬼。
一众百姓却只道是和昌秀在做戏,看得更加高兴。只见那无头关羽手中挥舞着大刀,紧接着空中又是一声厉喝:“还我头来!”
这声怒吼叫过之后,却见那无头关羽左手一挥,一道白光从他袖底倏然飞出,直向戏台下飞了过来。众百姓虽然看得如痴如醉,只是那白光到了近前,却也纷纷向四周躲避。
厉秋风却是看得清清楚楚,那道白光正向司徒桥飞了过去。厉秋风心下一凛,心中暗想:“原来他的目标是司徒桥!想来他早就知道司徒桥身上带着关羽的头颅,这才装神弄鬼,要将关羽的头颅抢走。此人武功高强,远在司徒桥之上。他既有心与司徒桥为难,只怕司徒桥非倒大霉不可!”
(本章完)
………………………………
第534章
那道白光虽然诡异,只是自无头关羽袍袖下飞出的速度却并不甚快。戏台下千余名百姓见到白光飞了下来,并不知道这白光要飞向何处。只不过见那白光奇幻莫测,吓得紧了,便即四散逃开。厉秋风却是一直紧盯着司徒桥,见这白光向司徒桥所站之处飞去,立时猜到这白光是向着司徒桥所发。
只是众百姓四散逃开之后,厉秋风身前只剩下背着包袱的司徒桥,还有被三名青衣人围在中间的于帆和于承嗣二人。
厉秋风知道司徒桥、于帆都是极为机警之辈,若是自己也站立不动,立时便会被二人察觉,是以混在一群百姓之中,仓皇向后退去。只不过他退后之时,仍然紧紧盯着司徒桥和于帆二人。
便在此时,那白光已到了司徒桥头顶。只见司徒桥右手一挥,钢抓凌空掠过,正扫在那白光之上。只听“噗”的一声响,白光刹那间变成了一团火球,直向司徒桥身上笼了过去。司徒桥早有防备,右足一点,直向后飘了出去。他的轻功学自唐朝大盗空空儿,端得是极为了得。只见司徒桥如大鸟一般,直掠出三丈有余,轻飘飘地落到了地上。
厉秋风混在人群之中,心下暗想:“这个王八蛋武功不值一提,偏偏轻功如此了得,真是一个怪人。”
他正思忖之间,忽见那三名青衣杀手齐齐向后倒去,在地上抽搐了几下,便即寂然不动。厉秋风心下大惊,这才知道于帆和于承嗣已然发觉被三名青衣杀手盯住,趁着戏台下一片大乱之时,忽施毒手,将这三名青衣杀手立毙当场。
此时四周一片混乱,三名青衣杀手虽然摔倒在地,不过四周的百姓都在乱哄哄地四散奔逃,倒也无人细看这三人出了什么事情,只道三人慌张之下脚底踉跄摔倒在地。厉秋风担心司徒桥趁乱逃走,是以顾不得于帆和于承嗣,只是紧紧盯着司徒桥。
只见那无头关羽在空中挥舞着大刀,状若疯狂,接着空中又有人怒吼道:“还我头来!”
那道白光被司徒桥钢抓击中,变成一个大火球后,片刻之后便即消逝不见。此时天色昏暗,狂风直卷了过来,将戏台吹得格格作响,似乎随时都能倒塌下来。厉秋风闻到一阵浓烈的硫黄味道,心下暗想:“这假扮关羽的武林高手用的是硫黄制成的暗器,若是不懂得其中的机巧,伸手硬接,便会引火烧身。只不过司徒桥极为狡猾,只是用钢抓将那暗器挡开,这才没有伤在暗器之下。这种暗器与五虎山庄三庄主何毅的霹雳弹相比,威力要差上不少,倒也不足为虑。”
众百姓原本以为空中现出的无头关羽只不过是海神戏中的人物,只是见他从空中发射白光,那白光又化成一个大火球,险些烧死了人,这才知道情形不对。只听得众百姓惊慌之下呼儿唤女,叫喊救命,刹那之间便如退潮般四散而退。片刻之后,偌大的戏台之前,只剩下于帆、于承嗣、司徒桥三人,还有地上三具尸体。
此时厉秋风已随着众百姓退到空地边缘。虽然这千余名百姓已大半逃往镇内,仍有二三十名胆大的泼皮闲汉躲在一边看热闹。厉秋风混在这二三十人中间,虽然仍然紧盯着司徒桥,却也不时向于帆和于承嗣二人望去,心下暗想:“我与这俩人倒真是有缘,走到哪里都能遇到他们。”
原来于帆和于承嗣回到洛阳城后,两人商议了一番,觉得这洛阳城中潜流暗伏,若是再耽搁下去,只怕节外生枝。是以今日一早两人便离了洛阳城,沿大道北行,要到修武县上任。只不过两人出了洛阳城北门之后,于承嗣便小声对于帆说道:“大人,有几个点子跟在后面,不知道是什么来路。您看……”
于帆面色不变,仍自不紧不慢地向前走去,口中沉声说道:“点子共有七人,跟着咱们的有三人,后面还有两拨,每拨都是两个人。”
于承嗣一惊,道:“大人,原来您早就知道啦?”
于帆道:“咱们出城之时,城门口藏着不少官差,不知道要拿什么人。当时我便瞧着有三个人始终不疾不徐地跟在咱们身后,形迹极为可疑。待咱们出城之后,这三人便跟了上来。方才我佯装解手,躲在道边的树丛中小心察看。这三人后面还跟着四人,分作两拨,紧紧跟在这三人身后,显然都是一伙的。”
于承嗣少年心性,远不如于帆沉稳。听于帆如此一说,不由自主地就要转头向后望去。于帆急忙低声喝道:“不要回头!咱们装作若无其事,继续赶路。眼下不知道这几人的来路,先不要理他们。待到了黄河边上,人烟稀少之处,咱们再想法子,将这几人或擒或杀,想来他们也奈何不了咱们。”
两人一早出城,其时北门尚未因司徒桥挟持道士闯城而封闭。其后司徒桥冲出北城,与厉秋风一前一后向北急奔。其时司徒桥为防官兵追击,并未沿大道北行,而是穿过了一片树林,这才到了大道之上。两人施展轻功一阵急奔,反倒赶在了于帆和于承嗣两人前面。只是司徒桥和厉秋风到了大道之后,便也放慢了脚步。是以四人虽然出城的时间不同,最后却在这镇子之中相遇。
于帆和于承嗣离开酒馆之后,发觉这七人仍然紧紧跟在身后。待两人到了镇子北头,恰好遇到和昌秀在此处唱戏,便即挤入人群之中。两人看戏是假,观察跟踪而至的七人是真。于帆和于承嗣都是武功好手,见这些青衣人每人左手都提着一个狭长包袱,里面显然藏着刀剑之类的兵器。于帆低声叮嘱于承嗣,这些青衣人不怀好意,只怕窥伺在侧的远不只这七人。是以须得先下手为强,若有机缘,便要下手将这七人先行除掉。
待那无头关羽突袭司徒桥,于帆和于承嗣已自认出司徒桥便是当日在关冢前与史家刀弟子交手的那人。只不过于帆和于承嗣偷听了史天宝和雷拳门卫乾说话,已知道此人是一个盗墓贼,并不是自己的敌人,便也不想理他。只是四周一片大乱,于帆立时向于承嗣使了一个眼色。两人趁着三名青衣人不备,猝施杀手,将三名青衣人力毙当场。
厉秋风见那三名青衣人倒地身亡,虽未看清于帆和于承嗣以何种手段杀人,心下却也颇为惊骇。他站在几名闲汉身后,悄悄观看戏台下的情形。只见人影闪动,又有四名青衣人飞了过去,将于帆和于承嗣围在当中。这些青衣人见三名同伴尸横当场,惊怒之下再无顾忌,拔出了藏在包袱中的长剑,齐向于帆和于承嗣刺了过去。于承嗣冷笑了一声,右手一探,已自从腰间抽出了一条黑漆漆的软鞭,手腕一抖,那软鞭如毒蛇一般倏然伸直,向一名迫近的青衣人咽喉刺了过去。
此时于帆手中也多了一柄长剑。这柄长剑与寻常江湖人物所用的宝剑不同,剑身狭长,剑在手中,剑身不住颤抖。厉秋风见于帆突然拿出了这柄怪剑,心下一凛,暗想这个县丞怎么如此了得,居然会使软剑?
于帆和于承嗣方才便是突然拔出软剑和软鞭,趁三名青衣人不备,突施杀手,将三名青衣人立毙当场。此时被四名青衣人围住合击,却也浑然不惧,而且重施故技,突然拔出软剑和软便,袭向了攻上来的青衣人。这一下果然奏效,四名青衣人猝然遭遇两人以奇门兵器反击,心下大骇,只得挥剑遮挡。虽然没有伤在一剑一鞭之下,却也是狼狈不堪。
厉秋风见于帆和于承嗣挥动手中的兵刃,虽是以二敌四,却是招招抢攻,将四名青衣人逼得手忙脚乱,狼狈不堪,不断后退。厉秋风心下暗想:“柳生一族的杀手最厉害之处并非是他们所修习的武功,而是杀人之时相互协作,分进合击,配合的极是熟练。对手即便武功高过这些杀手,猝然遭遇截杀,却也难以幸免。只不过于帆和于承嗣先下手为强,趁众杀手尚未合围之时,先杀了三人,剩下的四人围攻之时,便不如七人联手那般威力奇大。而且于帆和于承嗣武功诡异,手中的一剑一鞭更是武林中的奇门兵刃,每一招使将出来都是诡异狠毒。是以这四名杀手越打越是心惊,到得后来已是心生惧意,斗志全失,只想转身逃走。只是于帆和于承嗣瞧出了便宜,想着要将四名杀手擒住,逼问他们的来路,是以抢攻更急。四名青衣杀手拼命遮挡两人的攻击,只能苦苦支撑,哪有余暇逃走。
于帆和于承嗣与四名青衣杀手动手之际,司徒桥却不住后退,只是一双眼睛,仍然紧紧盯着空中的无头关羽。那无头关羽虽然没有脑袋,却始终朝向司徒桥,无论他转向哪一方,无头关羽便将身子转向了他。司徒桥虽然惊惧,却也不相信这人真是关羽。只不过此人袖中藏着暗器,自己若是贸然转身逃走,将背心要害暴露给此人,必然遭了他的毒手。是以他虽然四处闪避,却始终面对着无头关羽,不敢轻易转身。
待于帆和于承嗣与那四名青衣杀手大打出手之际,司徒桥虽然知道身边有人动手,却也不敢转头观看,一双眼睛只是盯着空中那怪人。两人对峙了片刻。只听空中又传来一声“还我头来”的怒吼声,随后无头关羽双手握住青龙偃月刀在空中一旋,身子倏然一晃,竟然直向司徒桥冲了过来。此时天空恰好又是一道闪电划过,映得那柄青龙偃月刀寒光灿灿,如一泓秋水,自空中直向司徒桥头顶劈了下来。
………………………………
第535章
无头关羽大刀在空中一旋,身子已从空中飘落,直向司徒桥扑了过去。只不过他这一动,却被厉秋风瞧出了破绽。旁人瞧着无头关羽飘落之前,将大刀在空中一转,只以为他是攻击之前摆了一个起手式。却不想此时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