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刀倾情-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司徒桥接着说道:“我想这幅卷轴既然藏在姚广孝身上,自然是他最为珍爱之物。是以拿到卷轴之后,便即藏在怀中。其后咱们被大水冲到了峰顶,我死命护着卷轴,却也没有半分损毁。待到下山之后,我趁四周无人,打开了卷轴,只看了几行字,便知道这卷轴记载着诸葛武侯当年留下来的阵图。我只觉得一颗心都要从胸口中跳了出来,只想着仔细研读姚广才留下的这个大秘密。便找了个借口与刘先生告别,当天便赶回了京城。

    “回转京城之后,我打开卷轴仔细读了一遍。原来姚广孝得了这阵图之后,如获至宝,仔细阅读,知道这阵图乃上古所传,能驱使鬼神为之效力。诸葛武侯得到这阵图之后,他之学识震烁古今,便以这阵图为根基,推演出一阴一阳两套阵法。那阳阵便是八阵图,用于战阵之上,变幻莫测,厉害之极。阴阵却可驱使鬼神结成军阵。这军阵发动之际,能够逆转乾坤。群鬼所过之处,自然是片甲无存……“

    厉秋风听到此处,摇了摇头,道:“荒谬,荒谬之极!这阵图若真的如此厉害,诸葛亮当年只需驱动鬼神,杀掉司马懿和曹魏皇帝,蜀汉一统天下。又何必屡次北伐,最后星坠五丈原,落得一个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结局?”

    司徒桥道:“我初时也与厉兄弟一般所想,只以为这是妄人编造出来忽悠人的玩意儿。只是姚广孝在卷轴中说,八阵图变幻莫测,若陷入阵中,十有**不得生还。只不过这阵法虽然厉害,却有一个极大的弊端,便是它只能用于防守,不能用于进攻。这是因为八阵图布阵之时,至少要用到一万四千四百六十六名军士。人若上万,无边无沿,你想想这一万多人布成阵势,得需要多大的地方?虽然魏强蜀弱,只是蜀军对魏军始终采取进攻态势,用八阵图防守的机会原本就不多。加之蜀中本就多山,诸葛武侯出兵之际,只能沿群山之中行军,更无布设八阵图所需的大片平地。是以武侯数次北伐,与魏军对阵都未用过八阵图。倒是武侯入川之际,为了防备东吴偷袭,在夔关以东数里的江边平坦之处,用乱石堆为柱,布下了八阵图。

    “据姚广孝在卷轴中推测,武侯以乱石布成的八阵图不只用到了阳阵的阵法,还在阵中设了阴阵,据说用了七百七十七具骷髅。是以刘备兵败之际,东吴大将陆逊引军追击,在夔关以东被石阵所阻。原本东吴军卒想要将石阵尽数毁坏,却触发了阵中的机关,使得阴阵发动。其时石阵之中天昏地暗,阴风阵阵,飞沙走石,遮天盖地。东吴大军陷入阵中,眼前出现了种种幻像,甚至兵将之间自相残杀,一时之间如同坠入地狱。其后有人将陆逊自阵中引出,交给陆逊一封武侯当年留下的书信。言明若是孙权与刘备相争,必为曹魏所乘,孙刘两家只要有一方败亡,另一方便是独木难支,覆亡便在眼前。只盼吴军统兵大将能够以大局为重,不要与刘备军拼死相争。陆逊看了书信之后,便即引军退回东吴。果然曹丕已派了大军到了江东,只是见陆逊已然引军回援,这才没有攻击东吴。

    “诸葛武侯因阴阵杀孽太重,布阵之时更是要先取数万人的性命,是以一直没有用过阴阵。他弥留之际,将八阵图详细绘成图册,留给姜维。只不过这阵图之中却没有记载阴阵,自此之后阴阵便从世间失传。姚广孝得了阵图之后,如获至宝。只不过八阵图多用于堂堂正正之战阵,于他来说可用之处不多。他听说阴阵能够逆转乾坤,甚至使起死回生,便一心想修习布设阴阵之法。姚广孝虽为僧人,所修习的其实是道术。他凭借着一身武功,走遍了天涯海角,几历生死,最后在夔关江边寻找到了当年武侯留下的石阵,又在江水中浸泡了九天九夜,这才给他想通了阴阵的关键所在。”

    司徒桥说到这里,看了厉秋风一眼,道:“厉兄弟,你还记得咱们在虎头岩下洞窟中曾经见到过的种种幻像么?”

    厉秋风心中一凛,虎头岩下洞窟之中种种诡异可怕的情形刹那间又在眼前一一闪过。他沉声说道:“你是说咱们深陷在洞窟之中,便是姚广孝以阴阵困住了咱们不成?”

    司徒桥道:“不错。姚广孝恨太祖皇帝入骨,一心要颠覆大明天下。他辅佐燕王朱棣是假,一心让太祖皇帝的子孙自相残杀是真。是以姚广孝虽然给朱棣出谋划策,却也留着一手。这八阵图他便没有说给朱棣知道。姚广孝一心要利用朱棣除掉太祖皇帝的其他子孙,夺了建文帝的帝位,然后他便要用这八阵图和阴阵来对付朱棣,夺了大明江山。我猜想姚广孝倒不一定自己做皇帝,只不过不管是谁做皇帝,只要能将朱元璋的子孙尽数除掉便可。

    “姚广孝千算万算,还是棋错了一着。他原本以为朱棣不过是一个马上亲王,多勇少谋,自己很容易控制他。却不想朱棣粗中有细,最是阴毒。当日朱元璋将从各地招来的僧人分拨给诸王,姚广孝自荐于朱棣面前之时,朱棣便已心生疑忌。其后他虽然表面上对姚广孝言听计从,却从来没有一日不防着这个僧人。那郑和便是朱棣派在姚广孝身边的眼线。待得靖难之役大功告成之日,便也是姚广孝毙命之期。朱棣先是给姚广孝下毒,然后趁姚广孝中毒之机,派了郑和出手杀人。郑和武功通玄,姚广孝虽然武功绝顶,只是喝了毒酒,已不是郑和的对手。危急关头,幸得溥洽和尚赶到,两人联手,才逃脱了朱棣的毒手。只不过姚广孝中了剧毒,虽逃了一条性命,武功已十去七八。他逃入早就秘密建造于虎头岩下的洞窟之中,便要发动阴阵,灭了大明江山。只不过人算不如天算,他的姐姐赶到了洞窟之中,劝说他不要再行诡计,使得天下不安。结果两人生了龌龊,竟然一起死在静心寺中。”

    司徒桥说到这里,对厉秋风道:“静心寺中姚广孝姐弟二人的死状,厉兄弟是亲眼看到的。姚广孝的卷轴中只说到他和溥洽和尚逃到静心寺,后面的事情是我推测出来的。只不过姚广孝在卷轴中还曾说过,朱棣做燕王之时,时常率领大军北击鞑子,其中大半都是姚广孝的主意。每次北征,朱棣都是大胜而归,前后斩首十几万级。姚广孝之所以鼓动朱棣北征,便是想要获得布设阴阵所必须的骷髅。是以朱棣每次出征之后,便有姚广孝的心腹带人到了战场之上,将战死的军士尸体偷偷运回虎头岩下的山窟之中。咱们在山窟中曾经见过幻像,数万骷髅军士顶盔贯甲,在地下皇宫前列成军阵。虽然咱们看到的是幻像,不过这军阵却是真的,只不过并不是在咱们所处的那个石室之中,而是布设在洞窟内另一个巨大的空间之中。这些骷髅都是姚广孝派人从塞外战场上偷运回来的,用这些骷髅布成军阵。依我推测,姚广孝死前,这军阵他已经布好,只是还没有发动,他便死在亲姐姐手中。好在大水淹没了洞窟,这数万骷髅军卒想来已被冲到了地下,否则若是仍给他们布成军阵,一旦发动,只怕这朗朗乾坤将变大怒滔滔血海,天下再无宁日!”


………………………………

第538章 

    司徒桥话音未落,厉秋风突然高声说道:“两位既已到了,何不现身一见?”

    司徒桥一怔,却听得脚步声响,紧接着十余丈外两株大树后面转出两个人来。司徒桥瞧着这两人,认出正是方才与几名青衣人在戏台前打斗的二人,心下暗想:“这两人倒是有些面熟,不知道是何来路,为何会与人在戏台前动手?”

    这两人正是于帆和于承嗣。方才厉秋风和司徒桥离开之后,两人便也跟着追入黑森林中。赶到戏台处的捕快虽然人多势众,不过只是些乡间的小捕快,只看到人影一闪,还以为自己眼花。是以只是将留在戏台上的和昌秀戏班的戏子们绳捆索绑,并未发现有人进了戏台后的树林中。

    于帆知道厉秋风武功极高,眼下情势不明,敌友未分,却也不敢过于逼近。是以他带着于承嗣虽然跟在后面,却离着厉秋风和司徒桥二人几有五六十丈远。后来厉秋风和司徒桥停下说话,于帆和于承嗣也停了下来,各自躲在一株大树后面,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于帆虽然凝神想要听司徒桥和厉秋风在说些什么,只不过距离远了些,两人说话时的声音也压得极低,是以压根听不清楚他们在说些什么。

    他却没有想到厉秋风何等武功,两人追在司徒桥身后之时,已然被厉秋风发觉。待他停下脚步和司徒桥说话之时,眼角的余光已自瞟见了于帆和于承嗣的藏身所在。只不过他以为于帆并非邪道人物,虽然身在官场,倒也算得上是一个良善之人。几番巧遇,却也与自己并无太大关系。不过方才柳生一族的杀手围攻于帆和于承嗣,他倒是起了好奇之心。厉秋风原本就对柳生一族深恶痛绝,自从慕容丹砚伤在柳生一族杀手的手中,他更是一心要将柳生一族尽数剿杀。既然于帆和柳生一族是敌人,那么与自己便不是仇敌。是以明知道于帆藏身左近,却也并没有说破。

    只不过方才司徒桥说话之际,厉秋风却听到远处隐然又有若隐若现的异声。他知道此处危机四伏,须得尽快离开。这才出言要于帆等二人现身,一起共商大计。

    于帆被厉秋风瞧破了行藏,倒有些尴尬,走到厉秋风和司徒桥近前,拱了拱手道:“我并非有意跟踪两位,只不过捕快追到了戏台前,咱们不得不一路逃了下来,还请两位不要误会。”

    厉秋风道:“大家萍水相逢,也算有缘。不过后面又有人追到,不知道是哪一路人马。两位若不嫌弃,倒可以一起离开此处,找个稳妥的所在,暂时躲避为好。”

    于帆和于承嗣对视了一眼,这才点了点头,道:“如此甚好。阁下武功高强,咱们都是十分佩服。”

    厉秋风客气了几句,又和于帆二人互通了姓名。于承嗣听到“厉秋风”三个字,登时心中一凛,道:“阁下便是击败唐赫、斩杀云飞扬的那位厉秋风厉大侠么?”

    厉秋风倒是一怔,暗想自己在皇陵和永安城所做之事不过是发生在半个多月之前,怎么消息传得如此之快,竟然连洛阳周边也听到了这消息?

    于帆见厉秋风并未说话,知道他心中疑惑,便即笑着说道:“咱们主仆二人是从江浙来到此地。动身之前,遇到过几拨从京城回到江南的武林人士,说起厉大侠大展神威,揭破唐赫的阴谋,将威震天下的兴远镖局打得一蹶不振,咱们都是佩服的很。想不到机缘巧合,竟然能遇到厉大侠,真是三生有幸。”

    厉秋风听于帆将来历坦然说了,对他的好感又增了几分。当下微微一笑,道:“江湖朋友谬赞,厉某愧不敢当。当日与唐赫动手,只不过是为了自保而已,‘大侠’二字,千万不要再提。”

    此时听得森林南侧叫喊声大起,想来捕快逼问和昌秀戏班,知道有人逃进了黑森林,便即随后追了上来。厉秋风虽然不惧怕这些捕快,只不过也不想与这些毫无见识之人纠缠。于帆身在官场,还要到修武县赴任,自然也不想节外生枝,惹出一身麻烦。是以二人商议了几句,决定先离开此地再说。

    四人计议已定,便即向北而去。待得数十名捕快追到森林边缘之时,哪里还有四人的影子?

    此时天色已晚,暮色四合。四人施展轻功,一直奔出了三十多里,料想捕快再也追不上了,这才缓步而行。洛阳周边地势平缓,山脉极少。此时虽然已是薄暮瞑瞑,只是一眼望去,仍然能将数里外的情形尽收眼底。

    四人又走了三四里路,却到了一处村镇。此镇的规模远不如四人午时打尖的那处镇子,只有一条大道穿过镇子,道路两旁的屋宅也甚是低矮,极少见到店铺,直到快走出镇子,才在道路右首现出一家小小的酒馆。

    四人走得累了,便打定了主意在这小酒馆中打尖吃饭。只不过走进酒馆之后,才发现只有三张桌子,而且桌凳简陋之极。那掌柜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脸色腊黄,如同一个病夫。见四人走了进来,懒洋洋地瞥了一眼,却并不打招呼,只是站在柜台内发呆。

    四人坐下之后,于承嗣呼酒要菜。只不过他连说了几样菜肴,那掌柜都是冷冷地回了两个字“没有”。到得后来于承嗣恼火起来,正要出言呵斥,于帆对他使了一个眼色,于承嗣这才没有发作,只是呼呼喘着粗气。

    最后厉秋风要了四碗汤面,这次掌柜倒是点了点头,口中说道:“汤面五文一碗,一共二十文。本店店小利微,概不赊欠。”

    他说完之后,慢慢悠悠地转入后堂,想来是做面去了。于承嗣“呸”了一口,道:“这个家伙半死不活,怪不得酒馆的生意如此差劲!”

    于帆没有理他,自与厉秋风叙话。两人虽然都有心结纳,只不过对方底细未明,说话却也是点到即止。于帆只说自己原本在江浙做官,近日吏部下文,调他到修武县做县丞。他带着仆人先到省城开封拜见巡抚大人,换了公文。只不过他只是一名小小的县丞,巡抚大人压根没有见他,只是派了一名师爷出来,将盖了巡抚衙门大印的公文交给了他,便将两人打发了出来。其后两人到了洛阳,想着到修武县交接的日子还早,便在洛阳城内外游玩,想不到与厉秋风几次巧遇,倒是颇有缘分。

    厉秋风说自己并非江湖中人,只是听说京城左近江湖人物聚集,有热闹可看,便跟着去了。想不到屡次受困,仗着各大帮派相助,自己运气又好,竟然打败了唐赫。不过当时唐赫被群雄所困,武功十成倒去了九成,是以自己才能侥幸得手。至于云飞扬之死,不过是锦衣卫和东厂生了内讧,自己适逢其会,一片混乱之中,自己失手杀死了云飞扬。以武功而论,自己万万不是唐、云二人的对手。

    于帆听他叙说来历,心下虽然颇有怀疑,却也并未多问。司徒桥与厉秋风虽然相识不过半月,与他也没什么交情。不过对于厉秋风在皇陵、永安城和虎头岩的经历,却早听群豪说起。知道厉秋风这话说得不尽不实,却也不敢说破。

    却听于帆说道:“厉大侠到洛阳来,不知道所为何事?”

    厉秋风微微一笑,道:“在下本来是要前往四川,只是在洛阳中转,却不料生出这许多事来……”

    于帆听到“四川”二字,不由自主地皱了皱眉头。他这个变化虽然极其轻微,却被厉秋风看了出来。于帆见厉秋风眼中露出了疑惑之色,知道被他瞧出了破绽,当下嘿嘿一笑,道:“实不相瞒,于某的祖上,倒也是四川人。只不过百余年前,便举家迁往东南沿海,老家已经没有人了。”

    厉秋风这才释然,道:“原来如此。于大人宦海沉浮,想来颇为不易罢。”

    于帆叹了一口气,道:“正是。厉大侠不在官场,不知道官场尔虞我诈,步步惊心。虽然不像江湖那般刀光剑影,可是论起阴谋诡计,却犹有过之。”

    两人说话之间,忽听得门外脚步声响,两人便即住口不说。片刻之后,却见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妇,领着一个十几岁的丫头,挣扎着走到门前,看着高高的门槛,似乎跨进屋内的力气都没有,只是弓着身子站在门外,颤声说道:“几位大爷行行好,赏老婆子一口饭吃罢。”

    只见那老妇头发逢乱,脸上尽是污垢,瞧不出面容如何,只是听声音颇为苍老。身上衣衫破烂不堪,虽然打了大大小小的数十处补丁,却仍然有数处破洞。那丫头虽然衣衫陈旧,只不过浆洗得倒甚是干净,头发梳得也算齐整,一张圆脸,两只眼睛好奇地看着酒馆内的众人。

    于承嗣少年心性,见那丫头盯着自己,于是嘿嘿一笑,道:“咱们的饭还没端上来,哪有饭赏给你们吃?”

    那老妇叹了一口气,看了于承嗣一眼,摇了摇头,道:“年轻人当心存慈悲,就算不赏老婆子一口饭吃,又何必出言讥讽?”

    (本章完)


………………………………

第539章 

    厉秋风和于帆原本以为这老妇不过是一个讨饭的老乞婆,并未在意。只不过听她指责于承嗣,虽然只是廖廖数语,说话却颇有条理,心下都是疑云大起。见那老妇正要转身离去,于帆站起身道:“且慢,我有话说。”

    那老妇却没有停下脚步,兀自向外走去,口中喃喃说道:“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飞蛾扑火,只怕死到临头还不知道。”

    于帆快步追了出去,拦在那老妇身前,从怀中掏出一块散碎银子,递在那老妇身前,口中说道:“方才我那仆人有冲撞之处,还请大婶不要见怪。咱们也是饿了一日,方才点了汤面,却没有送上来。大婶若是不急,尽可以等店家将汤面送上之后,便可一起吃面。若是大婶急着离开,可以将这银子拿了去,倒也可以买些饭食。”

    那老妇却没有停下脚步,仍然慢慢前行,口中说道:“我又不是乞丐,要你的银子作甚?”

    于帆站在老妇身前,见她颠巍巍地直向自己走了过来,眼见要撞到自己身上,只得闪身让开一条路。于承嗣坐在酒馆之中,将这老妇的话却是听得清清楚楚。他对于帆最为尊敬,此时见那老妇对于帆无礼,心下大怒,登时跳了起来,便要向那老妇追上去理论。厉秋风手疾眼快,右手抓住他手腕,低声道:“此人有些古怪,万万不可莽撞!”

    于承嗣左手手腕被厉秋风抓住,登时如同被铁匝锁住一般。他心下一凛,潜运内力想要挣脱,却压根无法将手抽出来。于承嗣心下暗想:“怪不得近日此人在江湖上名头如此响亮,单只这份内力便远远在我之处。我想称雄江湖,只怕还得数十年苦练不可。”

    他见厉秋风武功如此了得,心中惧意暗生,只得点了点头。厉秋风这才松开了手,转头向店外望去。此时夜色已至,这酒馆门前也没有悬挂灯笼,只是借着酒馆内几盏油灯微弱的灯光,才能看到店门外丈许处的情形。只见那老妇牵着丫头缓缓前行,身子慢慢隐没在黑暗之中,倒似被夜色吞噬了一般。

    于帆走回到酒馆之内,坐回到凳子上,嘿嘿一笑,道:“厉大侠,你看出这老妇的来历没有?”

    厉秋风道:“她的轻功不错,只不过没有出手,看不出武功家数。”

    于承嗣听他二人没头没脑地说了这样两句话,心下一怔,道:“这老乞婆会武功么?”

    厉秋风和于帆尚未回答,却听司徒桥冷笑了一声,道:“蠢才!这老婆子不只会武,而且武功不弱,你居然没看出来,还想和她动手,当真是自不量力!”

    司徒桥为人刻薄,又一向自负狂傲,今日若不是厉秋风在他身边,只怕早就出言讥讽于承嗣了。此时见于承嗣不知天高地厚,实在忍不住了,便即出言嘲笑。

    于承嗣虽然名义上是于帆的仆人,实际上两人却是同族兄弟。何况他一向骄傲,哪容许司徒桥如此讥讽自己。当即双眉一挑,便要出手教训司徒桥。

    于帆两次见过司徒桥与人动手,知道这人轻功虽然了得,武艺却是稀松平常。以于承嗣的武功,击败司徒桥并非难事。只不过此人与厉秋风颇有关系,若是不分青红皂白动手,只怕得罪了厉秋风。念及此处,他急忙站起身来,将于承嗣按坐回凳子上,口中说道:“大家都是同道中人,言语有些冲撞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万万不可动手伤了和气。”

    于承嗣见于帆阻拦,却也不敢倔强,只得坐回到凳子上。厉秋风在旁边劝了几句,心下却想:“我在锦衣卫当差,与大大小小的官员多有接触,却从来没有见过官员对家中的仆人如此尊敬。瞧于帆的模样,于承嗣哪像是他的仆人,分明是他的兄弟才对。”

    待于承嗣和司徒桥不再争辩,于帆这才转头对厉秋风低声说道:“依厉大侠看,这老妇和酒馆掌柜是一伙么?”

    厉秋风道:“不是。若两人是同伙,老妇离去之时,便不会以言语来提醒咱们了。”

    于承嗣心中一凛,回想起那老妇临走之时,确曾说过“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飞蛾扑火,只怕死到临头还不知道”。当时只以为她是语含讥讽,此时想想,这句话分明是在提醒四人杀机就在眼前。听于帆和厉秋风话中的意思,不只这老妇身负武功,酒馆掌柜显然也非寻常人物。他心下大为兴奋,向后堂门口看了看,只盼着那掌柜现身,自己便要一试身手。

    于承嗣天份极高,用功极是勤奋,是以在其家族年轻一辈之中,以他的武功最高。只不过他一心苦练武功,从来不在江湖上走动,是以江湖阅历极少。直到数年之前,家族长辈才准许他到江湖之中历练一番。只不过虽然准许他离开家门,并不让他像其他同族兄弟那样到各个帮派潜伏,而是跟随在于帆身边,每日里只是与一些朝廷官员、商人地主等打交道。今日与那些青衣人交手,其实是于承嗣第一次与对手真刀真枪拼杀,当真是兴奋不已。此战于承嗣和于帆大获全胜,他心下更加兴奋。待听说那掌柜也是江湖人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