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刀倾情-第3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人快马奔到队伍最前面,但见周敬天和朱明勒马停在当地。数十步开外,一匹白马上坐着一名青衣人。这人头戴深笠,四沿垂下白纱,将面容遮得严严实实,只看清他背后斜斜背着一柄长剑。
余长远骑马到了朱明身边,低声说道:“老四,这人什么来路?”
朱明低声道:“他说是马空空的朋友,有几句话说与大哥听。”
“马空空?”
余长远一怔,转头问周敬天:“老五,马空空家里还有什么人吗?”
周敬天摇了摇头道:“马空空一向独来独往,没听说他家中有什么亲戚朋友。”
便在此时,只听对面那人高声叫道:“你们哪一位是余长远余大庄主,请借一步说话。”声音颇为尖利,听在耳朵里好不难受。
余长远纵马上前,直到距那人十步之外,这才勒住坐骑,大声说道:“老夫便是余长远,这位朋友如何称呼?”
那人在马上略微点了点头,道:“我是马空空的朋友。当日他前来五虎山庄见你,临走时吩咐我说,如果他三年不回,便要我来找余大庄主,取回他交给余大庄主的一件物事。现在三年之期已过,便请余大庄主将东西交给我罢。”
余长远面色一变,说道:“你这人好生没趣,马空空说有东西放在我这里,便真有不成?若他说把十万两银子放在五虎山庄,凭你这一句话,便要老夫给你十万两银子吗?”
那人在马人尖声冷笑,道:“马空空放在你手里的东西,恐怕远不止十万两银子罢。”
余长远心下大怒,大声说道:“凭你这样一个无名小辈,也敢在老夫面前说此等大话!识相的快快让开,否则让你有来无回!”
那人哈哈一笑,道:“我正想领教一下余大庄主的绝世武功,你这就动手罢。”
余长远心下愤怒之极,双足一点,身子已自腾空跃起,右手五指成钩,直向那青衣人面门抓到。
这一招快如闪电,只一瞬眼间,余长远已到了那青衣人马前。只听得青衣人嘿嘿冷笑,也不见他有何动作,但背后的长剑“铮”的一声厉响,已自到了他的手中。只见剑光闪动,余长远手掌未到,青衣人已向他连刺了三剑。
此时余长远身在空中,招数已经用老,又无处借力,见青衣人剑如闪电,他左躲右闪,勉强躲过两剑。那青衣人得势不饶人,第三剑直向余长远咽喉刺到。余长远避无可避,当即大喝一声,双掌斗然一合,竟将青衣人的长剑合在胸前。
那青衣人本拟一剑在余长远咽喉上刺一个透明窟窿,想不到姜还是老的辣,万万没想到余长远竟出此险招。他在马上用力抽剑,想不到余长远内力深厚,长剑竟似嵌入石中一般纹丝不动。
此时余长远身子悬在空中,双掌夹住那青衣人的长剑。青衣人不但杀不了余长远,剑上反倒挂上了一百五十多斤的重量,举起来颇为吃力。他心下一动,双腿一用力,那马一声长嘶,立时向前疾奔。
借着坐骑前冲之力,青衣人手腕抖动,想将余长远手掌震开。余长远被马匹一冲,只觉剑上压力陡然增大,心知此刻一旦松手,长剑立时便要在自己身上扎一个透明窟窿。是以青衣人剑向左动,他便随着向左打转,身子在空中来回转动,便如风车一般。
朱明和周敬天眼见情势不妙,双双抢上前来,从左右夹击那青衣人。青衣人左手一挥,只听“嗤嗤”声响,朱周二人但见眼前银光闪动,心知不妙。朱明大袖一挥,一股劲风扑出,身子借势跃起,几枚银针从他脚底堪堪飞过。周敬天却是使了个“铁板桥”功夫,身子向后倒去,两枚银针擦着他的鼻尖飞了过去。
青衣人左手用飞针逼退了朱周二人,右手的力道略弱了几分。余长远何等武功,如此良机怎肯放过。只听他一声大吼,双掌用力一推,青衣人单手抵挡不住,只得向后收剑。余长远借机身子向右一闪,在千钧一发之际,躲过了疾弛而来的白马。
这几招只在电光火石之间,余长远已在鬼门关外转了一个圈儿。他自出道以来,从未遭遇如此大险,心下又惊又怒。当下转过身来,双手从腰间一探,已自将两支镔铁判官笔握在手中。待那青衣人兜马转过身来,他大吼一声,两支判官笔搭成十字,猱身直上,便向青衣人扑了过去。
………………………………
第935章
厉秋风微微一笑,心中暗想,人在异乡,确实应多加小心。有些客商听了何掌柜之语,心生厌恶,却也并不奇怪。自己若不是身有武功,只怕也不能如此堂而皇之的到这卫家茶馆来喝茶。
他在京城之时,也曾见过锦衣卫捉拿坑害外地客商的店家,对于这些骗人伎俩自然并不陌生。只不过与这侯姓老者只是初见,却也不想与他多谈,是以应付了几句。恰好伙计送来了一壶茶,又为他斟好了一杯,说了声“您慢用”,便跑去招呼其他客人了。
厉秋风方才在店外闻到茶香,当真是沁人心脾。可是一壶朔月春放在眼前,杯子中的茶水色作淡绿,看上去清冽之极,反倒闻不到茶香。他心下暗想,难道这卫家茶馆故意在门口弄出茶香来吸引路人,等到客人点了茶水之后,端上来的却是旧茶劣茶?
侯姓老者见厉秋风低头看着桌上的茶杯,并未端起来茶杯品茶,猜到了他的心思,笑道:“这朔月春茶香气内敛,乃是茶中君子。你只是这般盯着看,自然不会知道这茶的好处的。”
厉秋风一怔,看了侯姓老者一眼,道:“多承指教。”说完之后,他端起茶杯在唇边轻轻啜了一口。茶水入口之后,只觉得口齿生香,忍不住赞道:“好茶,真是好茶!”
侯姓老者笑道:“可惜你没有吃卤肉,否则这茶中君子遇到卤肉之香,便如美女饮了半杯美酒一般,香气越发浓郁。”
厉秋风见这老者谈吐不俗,心下暗自称奇。暗想这老者说自己奇怪,自己反倒以为这老者更加奇怪。在这偏僻之地,能遇到这样一位颇有几分文士风采的人物,确属难得。只不过这老者虽然谈吐文雅,但是往往十句话中又带了一两句民间俚语,甚至是骂人粗话,让人又有些摸不到头脑。
厉秋风与老者说了几句话,无意中听到说书人说出了“马孟起”三字,心下一怔,便即停了话头,转头向前方望去。那名说书人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一身灰袍已然有些破旧,却洗得干干净净,看上去甚为整洁。这人一张四方脸,双眉斜挑,高鼻梁,薄嘴唇,颏下无须。只见他右手握着折扇,时而将折扇当作兵器,时而将折扇代为玉圭,说到兴起处,更是眉飞色舞,逸兴横飞。
厉秋风在京城锦衣卫当差之时,平日里闲来无事,最喜欢到城外高梁河的茶馆酒肆中听人说书。此时坐在离京城千里之外的修武县城中的小茶馆中,竟然也能听人说书,想想在京城的五年,此时竟然有恍如隔世之感。
说书先生说的正是三国故事中曹操西征一段。话说西凉马腾忠于汉室,时刻想除掉把持朝政的曹操曹孟德。后来国舅董承受了献帝的衣带诏,私下联结马腾、刘备等人,准备杀掉曹操,归政于献帝。谁料走漏了风声,曹操杀了董承等人,只是逃了刘备和马腾。马腾之子马超马孟起勇猛无敌,威震天下,时人皆以为他是能与吕布比肩的猛将。马氏父子割据西凉,虎视关中,曹操如刺在喉,时刻想灭掉马氏父子。后来曹操矫诏宣马腾父子进京面圣,想要赚马氏父子到许都,然后将其杀死,以除后患。马超劝说马腾不要进京,以免被曹操谋害。马腾却想借机带兵进京,效董卓故事,袭杀曹操,重兴汉室。他留马超据守西凉,自己带了两个儿子和侄子马岱,以及三千西凉铁骑赶赴许都。结果在许都城外中了曹操的埋伏,马腾和两个儿子被擒遇害,只有马岱一人逃回了西凉。
马超得知父亲遇害,惊怒交加,立时联结西凉大将韩遂等人,兴兵直取中原。关中曹军抵挡不住马超的西凉铁骑,只得向曹操求援。曹操亲自统率大军西征,要擒杀马超,彻底解除西凉大军对中原的威胁。双方在潼关大战,曹军大败,曹操被马超逼迫,在乱军之中割袍断须,这才逃了一条性命。其后曹操在营寨设伏,想要活捉前来劫营的马超。谁知马超英勇无敌,虽然陷入重围,反倒统率西凉铁骑将伏兵打得大败,将曹**到渭水河边。危急关头,曹操帐下大将许褚护住曹操,抢了一条小船救曹操上船,才没有被马超所擒。其后曹操固守大营不出,马超每日在曹操营寨之外耀武扬威,叫骂挑战。曹操任其辱骂,却一直高挂免战牌。帐下诸将不服,向曹操请命出战,曹操却坚持不出。诸将以为曹操割须断袍、渭河遇险,已经被马超吓破了胆,心下都笑曹操胆怯。
说书人说到这一段,将折扇在桌子上轻轻一敲,口中说道:“列位看官,你道曹阿瞒这等奸雄,连刘玄德、孙仲谋都不怕,又岂会害怕马孟起这般有勇无谋的孺子不成?他之所以这般做作,便是要等待一个能一举消灭西凉铁骑的良机。其后西凉援兵不断赶到,曹军诸将和谋士心下越发担忧惊惧。只是每次有人禀报马超又得到西凉兵马相助的消息,曹孟德不惊反笑。诸将和谋士不解其意,询问其故,曹孟德却是笑而不答。直到西凉军聚集了二十余万兵马,曹孟德这才大会诸将,商议出兵之策。众将和谋士不解,有人问道,马孟起举兵之初,兵不过三万,丞相兵马十倍于贼,却闭营不出,任由西凉兵马在营寨前耀武扬威。如今西凉军马大举聚集,已达二十万众,马贼如虎添翼,正是兵势大张之时。当此关头,丞相却想要与西凉军决战,实在是令人费解。
“曹孟德听了之后,却是哈哈大笑,口中说道,马超小儿,有勇无谋,虽数次击败我军,却不足为虑。我所虑者,乃是叛军割据西凉各地,若要将其一一攻灭,最少也要用上十年工夫。如今刘备占有荆、益二州,孙权割据江东,虎视中原。二贼时刻都想进攻许都,若是咱们在西凉大举用兵,正给了刘备、孙权攻取许都的良机。是以我大军固守不出,刘、孙二贼摸不清咱们的意图,便不敢擅动兵马图谋许都。而西凉各处的叛贼见我军闭营不战,自然以为马超得势,必定会想着趁火打劫,纷纷赶来助马超小儿一臂之力。这些西凉草寇若是各自为战,都是彪悍异常,能打则打,不能打则走,要将之斩草除根,那是极为困难之事。但是聚到了一处,必然相互提防,极易生了内讧。其军马人数虽然大增,战力反倒大降。而且西凉之地贫瘠,粮草不足,只能靠四处抢掠维持军需。如今叛军来到潼关,失了西凉根基,粮草不继,必为我军所败。我军以逸待劳,将西凉各地的叛军诱至一处,正可以借着这些叛贼猬集一处、互生龌龊、粮草不继之机,将其一鼓俱歼,斩草除根,以除后患!”
三国故事厉秋风在京城之时就听得熟了,人物情节了然于胸。他见这位说书先生说得眉飞色舞,初时颇为好笑,心下暗想,此人虽然说得有模有样,却是照本宣科,略嫌生硬。比之高梁河的黄铁嘴所讲的三国故事,差得太远了。只是后来听到曹操闭门不战,将西凉各地的叛军全都诱至关中,要借着对方互生龌龊、粮草不继之机,将西凉铁骑一举歼灭。这段故事他以前在高梁河也曾听过,其时只以为曹操奸诈,马超少谋,不免扼腕叹息。此时再听这段故事,心下忽然一动,一个念头猛然跳了出来。刹那之间,他如遭雷击,手脚一阵冰凉,心中暗道:“我真是愚蠢,怎么没想到敌人竟然也想出了这样一条毒计?!”
………………………………
第936章
厉秋风越想越是心惊,哪里还能坐得下去,立时站起身来,转身便向店外走去。那侯姓老者正嗑着瓜子听得入迷,见厉秋风起身便走,心下一怔,暗想这小子果然古怪,行事处处出人意料。说书先生正讲到动人之处,众人都听得心驰神摇。这小子却说走便走,不知道又要捣什么鬼。
厉秋风堪堪走到门口,忽听身后有人叫道:“客官慢走,您的东西忘啦!”
厉秋风一怔,急忙转过身去,却见伙计跑了过来,手中拎着一白一灰两个纸包。厉秋风这才想起走得匆忙,将在高家老店买的卤肉和刚刚买好的一包茶叶忘在了桌子上。他从伙计手中接过纸包,道了声谢,又向侯姓老者点了点头,这才急匆匆地出门而去。
他出门之后,辩明了方向,便即向西而行。走了数十丈后,到了一处十字路口,便转向北行。此时天已全黑,四周的民宅也是漆黑一片。整座修武县城似乎变成了一个黑色的怪兽,蹲伏在寒风之中,显得格外恐怖。
厉秋风边走边想,原本想着和刘先生等前辈一起,在修武县城中以逸待劳,静等柳生一族和倭寇杀上门来,与这些扶桑武士大战一场。按理来说,扶桑人用做爪牙的那些武林败类中了纪定中之计,已然一败涂地。柳生宗岩和倭寇必然要亲自出马,速战速决才是。可是这些扶桑人却一直没有露面,自然是另有图谋。方才在茶馆听人说书之时,他突然想通了此事。柳生宗岩和倭寇一直没有大举进攻,那是因为封门村聂、陆、赵、杜四家一直没有聚于一处。扶桑人要夺取封门村,必然要将四家斩草除根。否则这四家的子弟若是勾结官府反攻封门村,倭寇就算占据了封门村,只怕也会被官兵困死在封门村中,在中原腹地埋伏下的这支奇兵便失去了作用。四家子弟遍天下,须得聚一一处,扶桑人才会动手。
厉秋风边走边想,越想越觉得扶桑人太过狡猾。原本以为集合华山、昆仑、峨嵋、青城等名门正派的武林高手,加上修武县、洛阳府、河南按察司衙门、汝阳卫的人马,与柳生一族和倭寇决死一战,至少有七成胜算。可是眼下看来,扶桑人避实就虚,并不想与武林各派和官府正面冲突,而是盯住了封门村聂、陆、赵、杜四家。只待这四家子弟聚齐,他们便要下手。到时杀尽四家子弟,夺了封门村,倭寇便可在中原腹地扎下根来。
他正思忖之间,忽听得前方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厉秋风心下一凛,身子向左一晃,已自到了一户民宅的窗下。他见墙边放着一个大缸,急忙将身子缩到了缸后。这大缸是百姓用来腌制咸菜所用,厉秋风刚刚钻到缸后,一股浓烈的酸臭气味袭了过来,中人欲呕。厉秋风腹中一阵翻滚,险些吐了出来。他只得强行压制腹中气息,缓缓吐出一口气,胸口的烦恶这才略有减轻。
他刚刚在缸后藏好,脚步声已越来越近。厉秋风透过大缸与墙壁的间隙向北望去,只见火把光照闪耀,一伙人快步走了过来。一人气极败坏地说道:“他妈的,这些王八蛋傲慢无礼,抗拒官府搜查,摆明了是要造反!老白,你却一力回护,难不成与他们私下里有所勾结不成?!”
此人话音方落,却听另外一人说道:“老常,你这话可是冤枉我了。咱是什么人,怎么能和这些江湖草莽混在一起?只是俗话说得好,好汉不吃眼前亏。华山派在江湖中威名赫赫,门下高手如云,而且昆仑、峨嵋、青城三派也和他们同在一处。咱们只带二十几名兄弟,若是真和他们起了冲突,只怕给他们塞牙缝都不够。更何况那个姓刘的应对还算得当,并无什么无礼之处。咱们为朝廷办事,何必与他们一般见识?”
先前那人“哼”了一声,口中说道:“他们抗拒搜查,已是公然与朝廷对抗。你老兄倒是镇静,一直和他们讲什么狗屁道理!他娘的,归根到底还是修武县的官儿混帐王八蛋,弄了这么多三山五岳的混蛋盘踞在城里。老子瞧着那个姓黄的芝麻官儿就生气,回去定然要将此事说给梁大人听,让他知道这个龌龊官儿都做了什么混帐事情。”
两人谈谈讲讲,很快从厉秋风藏身的大缸前走了过去。厉秋风心下暗想,看来傍晚时分遇到的那名捕快所说的事情不假,这些人就是出来巡查的按察司衙门的人。这些人到了城北要找华山派的麻烦,看样子在华山派手下没有讨到好,这才要回去向梁欢进谗言。厉秋风虽然与梁欢素未谋面,只不过今日看了此人的作派,定然是一个作威作福之辈。这些人回去在梁欢面前添油加醋,煽风点火告华山派一状,只怕华山派会有大麻烦。
他正思忖之际,忽听一声尖利的破空之时响起,紧接着有人一声惨叫,刚刚走过的那群人登时鼓噪起来。有人惊慌大叫:“常捕头被人暗算啦!常捕头被人暗算啦!”
厉秋风悚然一惊,又从大缸与墙壁的缝隙向南望去。却见人群已乱成一团,火把光亮闪动,显然这些人已乱了阵脚。他心下暗想,这些人都不是什么好人,姓常的那人更是说话无礼,被人暗算,倒是一件好事。
便在此时,只听一个嘶哑的声音说道:“你们这些王八蛋,竟然连咱们华山派也敢得罪,真是不想活了!今日你们一个都别想活着离开,乖乖纳命罢!”
这人话音方落,只听众人一阵惊呼。借着火把的光亮,却见从右首屋顶跳下一个人来。这人一身黑衣,脑袋也用一块黑布包住,只露出两只眼睛。只见他右手握着一柄长剑,杀入人群之中,一剑砍倒了一人,反手一掌又打翻了一人。众人挥舞钢刀,纷纷向这人杀去。只不过这人武功高强,如虎入羊群,眨眼之间便打倒了五六人。
厉秋风见此人武功不弱,冲入人群之后指东打西,大占上风。只不过他拳打脚踢,长剑劈刺,虽然伤了五六人,却都不是致命伤,显然手下留情。而且此人出手之际,不住大声叫喊,自称是华山派弟子,要报复这些人到华山派寻衅之仇。但是他使出的剑法却与华山派剑招全然不同,显得颇为笨拙,明显是在掩饰自己的真实武功。
厉秋风心下雪亮,知道此人如此做作,自然是要嫁祸给华山派,使得按察司衙门与华山派结仇,借机利用衙门的力量将华山派灭了。就算不消灭华山派,也可以将刘涌等人驱离修武县城。厉秋风一路走来,便已想通了倭寇迟迟不发动阴谋的原由,此时见这人袭击按察司衙门的公差,知道倭寇终于要动手了。倭寇正是为了不让华山派插手,这才会派人冒充华山派高手在此截杀公差。
念及此处,厉秋同倏然站起身子,右手拔出绣春刀,身子一纵,几个起落便到了人群之外。他打定了主意要洗脱华山派的嫌疑,是以高声喝道:“宵小之辈,竟然敢冒充华山派行凶,还不乖乖束手就擒?!”
二十余名按察司衙门的公差捕快只道华山派的高手前来寻仇,正自苦苦支撑之时,忽听厉秋风高声叫喊,心中都是悚然一惊。说时迟那时快,厉秋风身形一闪,已自钻入人群之中。此时那名黑衣人恰好一掌拍向一名公差的左肩。厉秋风左手倏然伸手,正抓住那名公差的衣领向后一扯,助他避开了这一掌。厉秋风右手长刀劈出,口中喝道:“你这冒牌假货,还不束手就擒,更待更时?!”
………………………………
第937章
依厉秋风的性子,他即便与人动手,也不会如此啰嗦。只不过为了洗脱华山派的嫌疑,这才边打边说。他是要让按察司衙门这些公差捕快明白,袭击他们的并非是华山派弟子,而是有人有意嫁祸于人,栽赃陷害。
厉秋风长刀劈出,直取黑衣人咽喉要害。那黑衣人右手长剑一竖,想要将厉秋风这一刀封出去。刀剑尚未相交,厉秋风右手手腕一抖,绣春刀变劈为撩,贴着黑衣人的长剑向上斜着掠了过去,直奔黑衣人的右眼扫去。
黑衣人没有料到厉秋风变招如此迅捷,自己剑招用老,已然无法封堵,只得向后退去,堪堪避开了厉秋风这一刀。只不过他全力应付厉秋风手中的绣春刀,背后一名捕快瞧出便宜,悄无声息地举起钢刀,直向黑衣人后颈劈了下去。那黑衣人恍若不觉,眼看着钢刀就要劈到他的脖子上,黑衣人右腿倏然反踢,从一个不可思议的角度踹了出去,正踢中那名捕快的小腹。捕快一声惨叫,身子向后飞出,“砰”的一声撞在一处民宅的墙壁上,随即又摔到了地上,口中鲜血狂喷,眼见不活了。
厉秋风见黑衣人竟然杀了一名捕快,知道此人狗急跳墙,必然要抽身逃走。厉秋风猱身急上,手中长刀如雪,登时将黑衣人笼在刀影之中。他知道这人武功不弱,若是就此逃了,这些公差捕快回去之后,仍然会将此事推到华山派身上。到了那时,华山派定然有口难辨。是以绝对不能容此人逃走,更不能让他开口继续诬陷华山派。是以他下手再不留情,更要逼得这黑衣人无暇开口说话,使出来的净是玄虚刀法中凌厉之极的杀招。
那黑衣人武功虽然不弱,面对厉秋风狂风暴雨般的抢攻却只有躲闪的份儿。厉秋风攻出七招,已然将他逼到了路边,背后便是民宅。黑衣人退无可退,只能用手中长剑拼命遮挡。厉秋风冷笑一声,手中长刀兀自抢攻,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