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刀倾情-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厉秋风心下却想:“在进这大屋之前,孙泽猖獗之极,目空一切,且性子反复无常。怎么一进这大屋,便似换了一个人一样,说话条理分明,不亢不卑,倒让人刮目相看。此人如此机变,确实是一个棘手人物!”
那黄衣喇嘛被孙泽这一番话说得哑口无言,四周各门派的掌门人听得孙泽侃侃而谈,都认为他说的有理。何况这黄衣喇嘛进到这大屋之后,便即目中无人,大声嘻笑怒骂,众人早瞧他不顺眼。若不是顾忌沙家堡和沙一鸣的威名,早就对这黄衣喇嘛群起而攻之了。是以孙泽说完之后,便有数位帮派首脑在一边拍手称赞。
那青衫文士站起身来,手摇折扇,一步三摇地走到孙泽身边,拱了拱手道:“这位先生,小生这厢有礼了!”
众人见这青衫文士年纪足有四十多岁,身子极为削瘦,那青衫穿在他身上,显得肥大无比。一张脸上宽下窄,留着三绺短须,颇有些獐头鼠目。虽是一身文士打扮,却掩不住奸诈之气。此时听他自称“小生”,众人再也忍俊不住,不少人已是笑出声来。
(本章完)
………………………………
第233章
孙泽倒是一脸郑重,双手一拱,道:“不敢不敢。老夫孙泽,执掌大圣门。瞧先生这副打扮,莫非是便是名震蜀中的青衣秀士衣半真衣先生么?”
那青衫文士嘻嘻一笑,将折扇在手中轻轻摇了摇,笑道:“不错不错,小生便是衣半真。”
他此言一出,不少帮派首脑便发出“噫”的一声,厉秋风却也是心下一震。他在锦衣卫之时,便知道这衣半真是昔年江湖中极有名的一个人物。据锦衣卫档案记录,二十多年前,这人尚在四川大邑雪山派门下,却喜欢上了雪山派掌门人之女。只是其时他在雪山派中只是一个寻常弟子,同门师兄弟中的杰出人物不少,无论武功相貌,个个都比他优秀得多,雪山派掌门人自然瞧不上衣半真,便将女儿许配给了门下武功最高的第四个徒弟,只待女儿年满十六岁,便要风光嫁女。
哪知这衣半真当真倔强,对那女子贼心不死,趁着有一年正月,雪山派欢度新年,雪山派掌门人和一众师兄弟喝得酩酊醉之际,这衣半真却藏了心眼,佯装醉倒,趁众人不注意,便偷入后宅,竟想强行与师父之女成其好事。那女子早有了意中人,对相貌丑陋的衣半真一向是爱搭不理。见衣半真无礼,便拼死反抗。衣半真狂怒之下,掐住那女子的脖子。他是习武之人,这女子如何是他的敌手?竟然被他扭断了脖子,当场毙命。衣半真见人已经死了,这才知道自己闯下了大祸。
衣半真生性阴狠,杀人之初,尚自后悔不迭,只是过了片刻之后,便即大喜,暗想师父一向瞧不起自己,传授武功之际,不似对其余师兄弟那般热心,使得自己的武功远远不及同门。而众师兄弟见师父不喜欢自己,便也将自己不放在眼中,非打即骂不说,还常常支使自己跑来跑去,为他们办些杂事。这口气忍了十几年,早就想找这些人算帐。既然杀了师父的女儿,便是与雪山派上下百余人结了怨仇,就算自己逃下大雪山,雪山派也不会放过自己。况且雪山派与江湖各派互通声气,自己便是逃到了天涯海角,只怕也逃不出雪山派和江湖各帮派的追杀。倒不如一不做二不休,趁着众人酒醉之机,将师父和一众师兄弟全都除掉,自己便做了雪山派掌门人。即便此事不成功,被师父杀掉,却也胜过如丧家之犬般被人杀死在荒郊野外,尸骨被野兽吃掉。
念及此处,衣半真便下了决心。先找了几名与他交好的雪山派弟子商议。这几人平日里也素来不被师长喜欢,饱受同门折辱,与衣半真可以说是一拍即合。每人又去联络与自己相好的同门,最后竟然聚集了五十多人。这些人趁着雪山派掌门人及众多高手醉酒之际,将这些人扶进一间屋子,然后放起大火,将这些人尽数烧死。为掩盖此事,还将这些人的骨灰洒落万丈雪谷之中,以图悔尸灭迹。
衣半真带人杀掉同门之后,自己坐了掌门的位子。他本来就是极为聪明之人,只是相貌丑陋,不为雪山派掌门人喜欢。此时他自己做了掌门,将雪山派的武功秘笈尽数握在自己手中,日夜苦练,不出三年,竟然成了一流高手,武功远在前任雪山派掌门人之上。
衣半真灭了自己的师父和同门师兄弟,这事做的极为隐秘,江湖各帮派都不晓得雪山派已生了大变。只道是雪山派掌门人暴毙,新掌门接位。虽然接任掌门的并不是雪山派第二代弟子中的几个杰出门人,不免有些帮派不服,却也没人想到衣半真如此狠毒,竟然做下欺师灭祖的大逆不道之事。是以衣半真领袖雪山派之后,雪山派不只威名不堕,其势力从成都一直扩张到整个四川。衣半真也以一手雪山派剑术威震蜀中,力压峨嵋、青城、龙门等蜀中各派掌门人,隐然已成为四川武林领袖。
衣半真不只武功了得,昔年未入雪山派之前,还曾考中过秀才。只不过家道中落,无钱去考举人。其后被豪绅逼迫,背井离乡逃到大邑,机缘巧合之下列入雪山派门墙。待得名震蜀中之后,他便衣锦还乡,世人才知道衣半真竟然是文武双全,便送了他一个“青衣秀士”的绰号。
只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十余年前,一名当年帮助衣半真杀人的雪山派弟子在妓院中喝醉了酒,无意中将这事情说了出来,此事便东窗事发,一时之间掀起了轩然大波。雪山派前任掌门在江湖中名声甚好,交游颇广。他门下几个大弟子在江湖中行侠仗义,也闯下了不小的名头。这些人不仅与蜀中的峨嵋、青城、龙门诸派颇有交情,与武当、少林、华山等武林正派也是互通声气。各大门派听说衣半真做出此等丧心病狂之事,便即联起手来,前往四川大邑大雪山,要找衣半真问个明白,这便是昔年轰动一时的“十八门派讨伐雪山派”一役。
那名雪山派的门人在妓院走露风声之后,衣半真便得到了消息。他做事倒真是果断,派人将这门人杀了不算,还将当年与他一起杀掉同门师长和师兄弟的五十多人尽数杀死,想要掩盖此事。只不过他却没有想到,这些人在这十几年中大都有了家室,各人又收了不少徒弟,早就将此事说给了身边最亲近之人。衣半真将这些人除掉之后,那些知道此事之人自然知道是衣半真下的手,便即纷纷逃走,又将此事宣扬出去。这一下衣半真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门下的雪山派弟子知道掌门竟然是如此阴毒之人,怕他狂性大发连自己都杀了,一个个不告而别,最后偌大一个雪山派,只剩下衣半真和他的十几名心腹弟子。
待得十八门派大举来攻之时,衣半真知道自己万万不是这些武林正派的敌手,只得带着十几名心腹逃下大雪山。只是各大门派如何肯放过这个阴险小人,派出高手四处追杀。这衣半真也真是了得,虽是寡不敌众,边打边逃,却也杀了各派不少好手。只是逃到青海之时,被华山派和青城派高手追了上来。双方打了一架,衣半真虽然杀了对方五名高手,自己也是身负重伤,跟随他一路逃亡到此的十几名心腹也死的干干净净。衣半真知道再斗下去,自己必死无疑,是以拼死逃了出去。华山派和青城派几名高手身亡,剩下的诸人不敢再追。直到昆仑派和龙门派的高手来援,众人这才继续追了下去。
只不过衣半真逃走之后,再无半点踪迹。昆仑、华山、青城、峨嵋、龙门等各派高手在青海苦寻了半年,却再无半点线索。各派商议了一番,认为衣半真当时虽然逃走,只是已然身负重伤,想来是逃走后不久便伤重身亡,尸体或许掉落万丈深谷,或是被野兽吃了也说不定。众人在青海又搜寻了两个月,再无衣半真的消息,这才各自回归本派。
这些年来,江湖中再也没有青衣秀士的身影。除了峨嵋、青城、龙门等四川本地的各门派之外,衣半真的名头已湮没于武林。只不过众人都没有想到,这位昔年威名赫赫的青衣秀士,竟然会在沙家堡中出现。
孙泽道:“衣先生十余年前退隐江湖,想不到也会赴这沙家堡武林大会。能与先生一见,幸何如之?!”
衣半真道:“小生恭喜孙先生夺回大圣门掌门之位。邹尚高先祖篡夺掌门之位,害死了孙先生的先祖。邹尚高沐猴而冠,将大圣门弄得日渐势微,如此下去,昔年名扬天下的大圣门不免消失于武林。孙先生重掌大圣门,必能将大圣门发扬光大。日后再将劈挂门收归门下,孙先生必将成为大圣门中兴之圣人!”
(本章完)
………………………………
第234章
衣半真说到“劈挂门”三个字,厉秋风悄悄向躲在一边的于得水看去。只见他脸色惨白,身子微微颤抖起来,心下不由暗自奇怪。
孙泽嘿嘿一笑,道:“老夫重掌大圣门,已有许多江湖朋友不服气。重振大圣门已属不易,又何谈将劈挂门重新收入大圣门门下?”
衣半真慢条斯理地摇着手中的折扇,慢悠悠地说道:“江湖中事,终究逃不过一个理字。百余年前,大圣门和劈挂门本为一派,称为大圣劈挂门。只不过邹尚高的先祖欺师灭祖,害死大圣劈挂门掌门和几名德高望重的前辈,篡夺了掌门位子。其时门中一些正派弟子瞧不惯这些叛徒,便破门出走,在河间府创下了劈挂门。这些年来,两派始终不通声息,便是因为邹家一直掌控着大圣门。此番孙先生重出江湖,将大圣门发扬光大,想那劈挂门定然是望风归顺。江湖中从此又多了一大门派,当真是可喜可贺之事!”
此时大屋中的武林人士均想:“你这雪山派的大叛徒臭名远扬,却跑在这里说什么‘江湖中事,终究逃不过一个理字’。若真是如此,只怕你第一个便会被江湖各派乱刃分尸。”只不过众人虽然心下不服,却知道衣半真武功了得。当年十八门派围攻雪山派,参与此役的高手着实不少,却被衣半真逃出重围,且各派均折损了不少高手。此时到了大屋的各帮派,大都是武林中一些二三流的帮派,高手并不太多。而一些独来独往的江湖怪客,却又大多并非正道中人,与衣半真也没有什么仇怨。是以衣半真虽是恶名远扬,到场的各帮派却并无人想与他为难。
孙泽哈哈大笑,又与衣半真客套了几句。厉秋风混在人群之中,看着那黄衣喇嘛一脸阴鸷,却始终未再发难,心下殊不可解。暗想:“这喇嘛方才咄咄逼人,怎么这时倒不说话了,难道他在衣半真手下吃过苦头不成?”
厉秋风虽作此想,却只猜对了一半。原来这黄衣喇嘛来自藏边,是莲花派的掌门大师兄。莲花门在蒙元时深受元朝皇帝的宠幸,其掌门人一度被封为国师,帮着蒙元皇帝干了不少坏事。待到明太祖派大将徐达和常遇春率领二十万大军北伐大都,一路势如破竹,直逼大都城下。末帝见大都已不可守,便即带了亲信弃城逃走。莲花派掌门人知道消息后,明军已然入城。他彷徨无计,竟然带了数十名喇嘛向明军投降。
徐达攻占大都之后,兵锋西指,欲与元军统帅王保保决战,是以并未理会这些喇嘛。那莲花门掌门人知道莲花门在应声为非作歹徒,百姓恨不能将这些喇嘛食肉寝皮,若是给明军大将知晓了这些恶行,只怕难逃公道。那掌门人率众投降本为权宜之机,见明军并未对众喇嘛严加看管,便趁机逃出大都,带着众喇嘛一路奔波逃回藏边。此时大都百姓纷纷向明军揭露这些喇嘛的恶行,徐达这才知道放跑了一条大鱼,待他派人去追时,众喇嘛早逃得远了。
莲花门得势之时,有元朝皇帝撑腰,在藏边无恶不作,对于藏传佛教的黄教、红教、白教、花教等大肆迫害。待莲花门逃回藏边,初时仍是作威作福。只是明朝统一中原之后,便派出锦衣卫大批高手,前往藏边要剿灭莲花门。各教派这才知道中原改朝换代,莲花门已然失势。登时与锦衣卫联起手来,对莲花门大举围攻。莲花门中虽然高手不少,却哪敌得过如狼似虎的锦衣卫和各教派的高手,不过数年,门中高手大半战死,剩下的喇嘛也被迫投降,做了各教派的奴隶,大多被折磨而死。只是极少数人逃到了藏边极北处的大雪山上,这才逃过了追杀。
衣半真在青海受到各派高手的围攻,重伤之下也逃到了西藏。只是各派高手兀自紧追不舍,无奈之下,他一路向北,竟也到了大雪山上。其时莲花门的余孽在大雪山上已盘踞了百余年,势力稍振。只是余悸未消,一直不敢下山。衣半真逃到山上,与莲花门生了龌龊,双方打了一架。其时衣半真伤势已大好,凭着手中一柄长剑连败莲花门七大高手。只是莲花门人多势众,衣半真见寡不敌众,这才飘然而去。莲花门掌门人被衣半真在胸口印了一掌,当场吐血,其后不久便即身亡。至此莲花门视衣半真为大敌,对他又恨又怕。
这黄衣喇嘛名叫哲鲁,当年衣半真闯入莲花门时,他恰好奉师命下山,错过了这场大决斗。莲花门掌门人身亡之后,哲鲁的师父做了掌门,五年之后暴病身亡,众人便推举哲鲁接任掌门。哲鲁武功极高,莲花门上下都以为复兴有望。哲鲁也踌躇满志,一心要压服藏传佛教各派,重振莲花门。是以在藏边广收弟子,不断吞食各教派的地盘。同时派人到中原活动,收买朝廷大官,以图得到官府的支持,重新成为藏传佛教第一大派。
方才衣半真为孙泽出头,哲鲁尚不知道这人的身份。待孙泽说出衣半真的名头之后,哲鲁心下大震,想不到这个痨病鬼般的穷酸,竟然便是本门的大仇人。哲鲁虽然狂傲,心计却是不少,并非莽撞之人。大敌当前,他倒沉得住气,心下暗想:“衣半真是本派大敌,须得小心应付。若是他与这个姓孙的老头儿联起手来,我也没有必胜的把握,还是先静观其变,再作打算为上计。”
只不过哲鲁虽然决意静观其变,他一直不说话却还有一层原因。哲鲁久居藏边,不通汉话。后来为了结交驻西藏的明朝使节以及一些中原武林大豪,便也学说了汉话。只不过所知有限,一旦对方说得多了快了便听不懂。方才孙泽和衣半真两人说了一大段话,十成中他只听懂了一成,是以只是瞪大了双眼,却插不上口。
孙泽正与衣半真说话之时,一直站在旁边的那个带路的灰衣人陪着笑道:“孙掌门,时候不早了,请您落座罢。”
孙泽这才与衣半真拱手告辞,随着那灰衣人又向前行。只见这大屋尽头处放了一桌一椅,两侧最前面四张桌子后面均无人就坐。左侧第五张桌子后坐了一人,赫然便是鹰爪门掌门人陆恒。他坐在椅子上,面色阴沉,似乎满腹心事。那灰衣人停下了脚步,指着陆恒下首的桌椅道:“孙掌门,请落座罢。”
随着孙泽同来的众人见到陆恒,心下都是一凛。孙泽却浑不在意,大摇大摆地走了过去,大剌剌地坐到了椅子上,冷眼看了一眼陆恒,这才端起桌子上的茶杯喝了一口。
众人站到了孙泽身后,登时显得有些拥挤。此时不断有其它帮派的首脑人物前来与孙泽说话,孙泽也不时到其它帮派去还礼。趁着孙泽不在之时,那纪老三小声对于得水道:“于兄弟,你们劈挂门与大圣门真的原本是一家么?”
于得水一脸尴尬,低声说道:“这姓衣的说得倒也不错。只不过本门自到了河间之后,便即发达起来,七八十年间,在河间府已置下了好大一片产业。况且近些年来,本门在武林之中可以说是蒸蒸日上,地位要高出大圣门许多。要让掌门人归入大圣门,无异于痴人说梦。更何况当日推翻孙泽先祖之时,劈挂门的创派祖师也站在邹家先祖一边。这些孙泽不可能不知道。他对劈挂门的痛恨,只怕并不在邹尚高等人之下。兄弟这身份万万不可让这老魔头知晓,否则只怕有性命之忧。”
厉秋风在一边听得明白。他转头四处张望,只见到了此地的各帮派首脑大多面生的很。心下暗想:“这些帮派大多未参与皇陵盗宝和永安城之役,而且看这些人的模样,大多是一些邪门外道,想来召集他们来到此地的那人也并非是什么好人。他图谋此事,恰好与皇陵一事碰到了一起。只是不知道那神秘高手挑战沙一鸣,是否也与这些江湖人物聚集到此地有关。”
便在这时,只听大门口有人高声说道:“华山派刘涌刘老师到!”
厉秋风心下一凛,暗想:“怎么华山派也会到了此处?!”
(本章完)
………………………………
第235章
只见大屋门口人影闪动,一名灰衣人引着刘涌等人走入大屋。刘涌在武林中名头极响,大屋中的各帮派虽然大都并非名门正派,只是见刘涌走了进来,各帮派首脑也纷纷起身与他寒喧。刘涌一一还礼,从门口到华山派的座位,倒走了差不多半柱香工夫。
那华山派的座位却在陆恒对面。自厉秋风进了这大屋之后,此人始终面色阴沉,不知道在思忖些什么事情。他此番带领一众高手北上,本来大有图谋,想不到连敌人的面都没见到,手下高手却是死的死逃的逃。他收买那些邪派高手,花费着实不少,只是逃便逃了,顶多是心痛银子。最让他沮丧的却是鹰爪门嫡传弟子却也弃他而去,让他和鹰爪门在天下英雄之前颜面尽失,成为江湖笑柄,别说武林争雄,是否能够在江湖中立足,都已成了未知数。
更让陆恒忧心的却是他身负重伤,各大门派原本就视他为眼中钉,都想趁机将他除掉。虽然仗着那七名神秘高手的保护全身而退,却又被挟持到这沙家堡中。以他鹰爪门掌门人的身份,沙家堡的主人却始终未现身相见,只是派了一名仆人带路,于礼数上来说,对陆恒来说大失身份,心中这份郁闷当真是无处发泄,恼怒之极。
只是刘涌一到,陆恒心下却也是一惊,暗想华山派“摘星剑客”名震天下,是武林正道响当当的角色,怎么也来到这神秘莫测的沙家堡,与这么多邪派人物搅到了一起?他自负鹰爪门在江湖之上还有些名声,虽然这几年在两湖一带不断吞食各帮派的地盘,但是与武林十大门派倒也没翻脸,与华山派更无什么冲突。这刘涌既然是正道高手,自己重伤之下,又无门人在旁,若是沙家堡堡主沙一鸣另有图谋,倒可以借助华山派之力逃脱此难。
念及此处,陆恒挤出一丝笑容,站起身来,冲着刘涌拱了拱手道:“想不到在此处竟会见到刘先生,陆某幸何如之!”
刘涌一怔,却不识得此人。带领华山派众人来到此处的那灰衣人急忙对刘涌说道:“刘先生,这位是鹰爪门掌门人陆恒陆先生,两位还要多亲近亲近。”
刘涌心下一凛,暗想这几年鹰爪门崛起两湖,势力扩张极快,就连武当派对鹰爪门也深为忌惮。华山派与武当派素有交往,曾听得武当派传言,鹰爪门掌门人陆恒野心极大,不只想掌控两湖武林之牛耳,更有问鼎天下之雄心。武当派对鹰爪门已是暗中戒备,只是没有公然撕破脸而已。而刘涌自下山以来,也曾多次听得陆恒之名,想不到竟然会在此地相遇。只是这陆恒脸色苍白,说话中气不足,并非如江湖传言那般雄壮威武,倒让刘涌颇为费解。不过在各门各派之前,刘涌也不愿失了礼数,于是拱了拱手道:“陆掌门言重了,贵派近些年来好生兴旺,刘某却也久闻陆先生之威名,今日一见,实属难得啊。”
厉秋风站在众人身后,仔细打量刘涌。只见他风尘仆仆,颇有倦意,想来是一路奔波到此。只见刘涌与陆恒寒喧了一番,这才各自落座。那孙泽却又站起身来,走过去与刘涌见礼。随后坐在旁边的几个门派的掌门人也去与刘涌寒喧,场面倒颇为热闹。
过了一会儿,昆仑、青城、嵩山等门派的掌门人也先后到了。厉秋风心下一凛,暗想这些人本来早已到了山下,想观看那神秘高手与沙一鸣的决斗,只是对沙家堡颇为忌惮,才没有进入沙家堡,怎么现在又全无顾忌,公然进到沙家堡中?
各派掌门人的座位在华山派下首,只是见刘涌已经到了,各派掌门人也是颇出意料之外,纷纷上前相见。昆仑派掌门人楚丹阳、青城派掌门人许成和等人与华山派素来交好,刘涌见两位掌门到了,急忙起身迎候。
若论起江湖中的名头和各人的武功修为,刘涌并不在这几位名门正派的掌门人之下。只不过他毕竟不是一派掌门,是以对几位掌门仍然执礼甚恭。楚丹阳和许成和却知道刘涌是华山派的大高手,武功见识并不在华山派掌门人邱绩之下。见刘涌过来相见,急忙都站起身来,不敢受刘涌一拜。
片刻之后,只听得大屋门口又有人高声说道:“泰山派掌门人关平关老师到!”
泰山派位居武林十大门派之一,在江湖之中也只在少林、武当、华山等少数几个门派之下,是武林中极大的一股势力。只是关平虽然接任了泰山派掌门人的位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