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随波逐流之神龙传奇-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未曾费心掩饰的面部轮廓纤毫毕现,心神一个恍惚,越仲卿只觉青萍的五官轮廓秀丽如同山川一般,而她伸手轻绾鬓角的姿势更是楚楚动人,眼中不禁流露出震骇的神色。他的眼神的变化落到了青萍眼中,青萍心中一凛,随即故作无意地微微低头,敛眉垂首,越仲卿再度仔细看去,却发觉青萍的相貌依旧是平平无奇。只当是自己一时眼花,越仲卿不由暗中自嘲,原本不过是对这位许姑娘的人品才情动了心,想不到却还是奢望着她有一副如花似玉的容貌,这大概就是孔夫子所谓“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的真实写照吧。
两人走下舷梯,不多时已经走到了最下面一层的船舱,其中有一间颇为宽阔的舱房,这间舱房足有寻常两间舱房的大小,靠后壁的一侧摆着一张宽大的黄杨木床榻,床上被褥叠得整整齐齐,床头的舱壁上固定着一盏铜灯,若是装满了灯油足可点亮一个晚上。在舱房的另外一边,是两个到腰部一边高的柜子,都是紧紧固定在舱壁上,柜门都上了锁,不知里面放着什么东西。床榻和柜子中间是方圆两三丈的空间,甲板擦得几乎可以照出人影,中间铺着厚厚的黄麻席子,席子中间摆着一张低矮的方桌,可以坐上三四个人,周围散乱地放着几个锦绣蒲团,而正对着方桌的则是两扇窗扉,舷窗敞开,滔滔东流的江水可以一览无遗,而在窗下此刻放了一套茶具和密封的水罐。这间舱房是詹管事所居住的,他长年往来常熟和九江之间,大部分时间都住在船上,所以才占据了这样一间舱房,除了居住之外,也是处理事务和招待客人的所在,柜子里面更是经常放着一些贵重的物品,所以宽敞坚固,雅致整洁。就是越仲卿,如果不是因为将舱房让给了杨宁和青萍,也不会跑到这间舱房打地铺的。
青萍一眼看到放在方桌上面的一个白玉盒子,心中就是一动,急步上前将盒子打开,只见盒内放着少许乳白色的茶叶,份量不过**分,看起来还不到一两,宛若白玉莲蕊,清香四溢,青萍不由喜笑颜开道:“果然是上好的剑门太白,此茶与黄金白玉同价,可谓千金难求,想不到越公子这里竟然有这么多。”
越仲卿拿起银筷,夹起几片茶叶道:“剑门太白是虞山白叶茶树新生的乳叶精制的名茶,一年也不过七八斤,的确非常难得,不过如今这剑门太白是控制在常熟蒋家的手中,除了每年进贡的茶叶之外,还能留下一斤左右,蒋家和越家世代姻亲,所以家父也可得到三两茶叶,而家父每年都将一两茶叶赐给在下。只不过这茶叶太过珍贵,若非遇到知音良朋,我是绝对不肯拿出来与人分享的,许姑娘一看便是识货的人,想必能够领略这名茶的绝佳风味吧。”
青萍眼放光芒,心道,子静原本带了滇王殿下送给我和姐姐的一两普洱茶,可惜丢在幽冀的船上了,每次想起这件事,都觉得心痛无比,想不到今日有机会亲手烹制这虞山绿茶中的极品,子静啊,可别怪我不肯等你,这样的好茶,我实在是不能忍到你回来再烹制啊。想到此处,青萍嫣然一笑道:“此茶如此名贵,若非精通茶艺之人,岂非暴殄天物,想必公子定是茶道高手,不过小女子却也略通一二,今日不如让我献丑如何?”
越仲卿闻言眼睛一亮,听这位许姑娘的口气,已经知道必然也是茶道高手,而且他本存了爱慕之心,更不会在这种情况下阻拦了,所以也不多说,拱手道:“那么在下今日就等着领教姑娘的茶艺了。”
青萍欣然点头,将衣袖挽起,露出一双如雪皓腕,越仲卿瞧见便是眼神微动,目光在青萍手腕和脸上的肌肤一扫而过,心中再度生出疑念,但是他生性豁达,心道,纵然这位许姑娘果然身份有些关碍,但是见她言谈举止,都不失雍容气度,虽然有些洒脱飞扬,但绝非贼寇一流,所以仿若未见,只是欣赏青萍的茶艺。
青萍到窗下径自将火炉点起,将罐中的清水倒入水铛,放到炉上加热,口中赞誉道:“这想必是御用的银丝木炭吧,虽然不如松炭清香,但是用来烹茶也是很好的。”
越仲卿笑道:“这不过是将就一下罢了,这银丝炭虽然不错,但是毕竟沾染了太多富贵气,我在家中烹茶常用梅花炭,便用枯干的梅树所制,即使是寻常的茶叶,烹出的茶汤也带有梅香,只是此炭难得,这次没有带上。”
青萍将那套精致的紫砂茶具放到案上,笑道:“梅花为炭,想必定是风味独特,将来若有机缘,也当一试,剑门太白是绿茶极品,最适合泡饮,银丝炭已经足够了。”
不多时水已经沸如鱼泡,白气升腾,青萍也不用手巾,伸手提起滚烫的水铛,将铛中沸水倒入紫砂壶中,倒满之后又将水倾入茶船,再将茶叶用银筷子夹着放入壶中,才再度将沸水注入壶中,一时间茶香四溢,青萍将壶盖盖上,将滚水从壶盖淋下,又将两个茶杯都用沸水温过杯,这才将茶档放回火炉上。这一串动作娴熟流畅,举手投足若有韵律,毫无多余的动作,越仲卿不禁心折。
虽然大功即将告成,但是青萍眉宇间反而多了几分慎重,提起茶壶,在茶船之上沿着边缘逆行几圈,这是茶道中所谓的“关公巡城”,是要除去壶底的水珠,然后才珍而重之地倒了两杯香茗,茶汤黄绿澄透,叶片宛若翡翠浮沉,更是隐隐透着桂花香气。越仲卿接过茶盏,一口将滚烫的茶水全部咽入腹中,叹息道:“许姑娘茶艺过人,经姑娘一番烹制,才算得上未曾辜负名茶,想起越某从前,竟然多半是焚琴煮鹤了。”
青萍淡淡一笑道:“越公子言重了,若是公子还算是焚琴煮鹤,只怕小女子就是附庸风雅了。这剑门太白据说可以冲泡多次,香气不改,茶汤越浓,想必第二杯味道更是绝佳吧。”说着起身去看铛中清水是否再度沸腾,越仲卿目光落到她纤细婀娜的背影上,越发柔和了几分,他虽然并非风流蕴籍之人,但也曾见过许多名门闺秀,那些女子皆是性情温柔,姿容秀丽的佳人,可是这些女子却都不如眼前的许姑娘给他留下的印象深刻。虽然至今不曾将身世明言,甚至就连芳名也不曾告知,可是那一种从容淡雅的风度气质显然是出身不俗,再加上眉宇间那一种洒脱气质,更令人心折,比较而言,略显平庸的容貌反而是无关紧要了,对于这样的女子,如何珍视都不足为奇,越仲卿心中千回百转,终于下定了决心。
青萍重复了一遍泡茶的过程,再度倒了两杯香茗,这才回身坐下。越仲卿接过茶杯,却没有急着品味,反而微笑道:“姑娘昨夜作歌,吐气发声皆有法度,显然也是精通音律之人,此刻以茶会友,不可无乐,途中没有瑶琴,不若在下高歌一曲,为姑娘助兴如何?”
青萍闻言朗声笑道:“无有琴箫,又有何妨,昔日曹子建酒酣耳热之时可以击石作歌,公子想必不会这般拘泥吧?”
越仲卿眼中含笑道:“姑娘说的是,击石作歌也可尽兴。”说罢目光一扫,便拿起放在盛茶的玉盒上面的一支银筷,轻轻敲击了面前的茶杯几下,声音清越,袅袅不绝,觉得颇为满意,便以此奏出节拍,口中唱道:“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翩翩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张弦代语兮,欲诉衷肠,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这本是昔日司马相如向卓文君表达情意的《凤求凰》,用来表达求婚之意自然是再妥当不过。
青萍原本手执茶杯,津津有味地听着越仲卿唱歌,只听了两句已经是神色剧变,一双眸子更是沉积下来。越仲卿毕竟不是放荡之人,如此当面求亲,也是颇为羞赧,因此说话之时目光低垂,没有发觉青萍神情的异样,一曲唱罢,更是起身长揖为礼道:“许姑娘,请恕在下唐突,越某平生知交寥寥,更是从无心仪的女子,或许是前世的渊源,自从一见姑娘,只觉彼此投契。相逢即是有缘,越某虽然鲁莽,也算是薄有身家才名,想必还堪匹配姑娘。只是在下有求凰之意,却不知琴心是否有意相许,不得已冒昧开口,若蒙姑娘俯允,在下愿终生以知己相待,举案齐眉,白首可期,不知姑娘意下如何?”
青萍闻言神色剧变,虽然越仲卿对他温柔有礼,甚至已经神色之间已经露出脉脉深情,可是这种局面她还是绝对没有想到的,若是求婚的对象是别家女子,她还会敬佩这越仲卿的直率,但是换了自己,心中却无端生出恼意,出言就要拒绝,心念一转,却想到一些碍难之处。如今她和杨宁都要乘这艘船到厉阳去,而且两人虽然名义上没有钦犯的身份,可是一旦行踪给人知道,只怕也是麻烦无穷,就是没有人敢来明着招惹杨宁,也会暗中监视,这样一来定会影响行程。而两人的身份掩饰并非完美无瑕,相助两人取得文书的越仲卿只需多事盘诘几句,多半就能发觉其中破绽,即使可以用武力威胁他不公然揭破,但是只要他在两人失踪之后泄露出去,也将风波迭起。而若要她此刻下定决心脱身之前杀人灭口,这种事情却又做不出来,所以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现在含糊过去,等到自己两人离船之后求婚之事自然也就不了不了了之了。
千种思绪一闪而过,青萍眼中闪过傲气,她终究非是寻常女子,牵扯不清岂是她的选择,而且她虽然对越仲卿印象不错,但是却也不会委屈自己的心意和他虚以委蛇,缓缓放下茶杯,冷然道:“越公子以知己相待,小女子幸何如之,只是蒲柳之姿,难登大雅之堂,虽说相逢有缘,但是缘聚缘散,不过是过眼云烟,公子还是看开些好。这些鲁莽话语我只当作没有听见,舍弟脾气不好,若是听见必有得罪,还请公子慎言才好。”说罢起身拂袖而去。
越仲卿想不到方才还在言笑晏晏的青萍听到自己的求婚竟会如此震怒,仿佛一头冷水泼了下来,顿觉心底冰凉。反思回想方才的言语可有过分唐突之处,却怎么想来都非如此,那么就只有许姑娘并不喜欢自己这个理由了,可是想起两人相处之时的默契和睦,并无什么异样,而且难道以自己的才貌,竟还得不到她的芳心么?突然之间,越仲卿想到了关键所在,不由失声惊叫,反手一掌拍在额头,自己怎么忘记了许姑娘此行是为了回家探望重病的母亲,这样的时候在旅途上对着自己这个恩人还可强颜欢笑,但是怎能谈婚论嫁呢?想到这里,心中再度生出一缕希望。暗道若是自己相送他们姐弟返家,待到合适的时候才正式提亲,想必以越家的家世和自己的人品才貌,许姑娘的父母不会不同意的,纵然有所碍难,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想必终能如愿以偿。
不过眼前最重要的却是解决当前的难题,就是向许姑娘请罪才是,不过这种当面求婚的事情虽然唐突鲁莽,但却是自己的真心诚意,他却也不愿当真认错,思来想去,还是通过中间人转圜为好,顺便将自己的心意再度婉转表达出来,而这个中间人自然是被自己的书童小三激了出去的许青最合适,若想成就鸳梦,小舅子可是不能不讨好的。想到此处,越仲卿终于露出笑容,并且迅速想好了无数讨好那孤僻少年的法子。
………………………………
第七章 情海生波(下)
感觉到心脏砰砰乱跳,越仲卿下意识地以最从容优雅地语气问道:“原来是许姑娘,想不到的歌喉如此动人,歌中意境更是令人羡煞,在下若能那般逍遥快意,就是终身无所成就,也是无憾了。”
青萍微笑施礼道:“越公子过谦了,小女子才学浅薄,哪里懂得这么多,只是公子歌中有‘已是人间不系舟’,‘暝烟多处是神州’这样的句子,显然是痛惜黎民苦难,才会如此消沉。小女子虽然不懂得公子的志向,但是听舍弟提及公子见识深远,所以不愿见公子这般消沉,所以才胡乱唱了一支曲子凑趣,也没有别的想法,只是希望公子放宽胸怀罢了。”
越仲卿心中百味杂陈,只觉得心中感慨,他才华卓著,乃是乡里皆知的事情,人人都以为他若是入京参考,必定是取朱紫如拾草芥,就是父亲也以为自己的目的是在功业富贵上,只是他觉得眼前局势暧昧不明,不愿让自己涉入其中罢了。却无人知道他并非奢望画影凌烟,也不稀罕锦袍玉带,他想要的不过是能够在四海动荡的将来能够接近所能,略尽绵薄之力,庇护一方百姓,保全他们的身家性命,为了这个目的,不论是为何人臣子,他都不会有什么异议,不管是心中所向往的朝廷,还是权倾朝野的越国公,甚至是其他虎视眈眈的藩王,只是这层心思却难言表,以致只能埋没无闻。眼看着天下局势一天天败坏,心纵然不是枯木槁灰,却已经如同不系之舟,无靠无依。这个初次相逢的少女,虽然并不出众,但是通过一曲短歌识破自己的心意,当真是知己难逢,想到此处,越仲卿越发用心道:“多谢姑娘开解,在下只不过是有感而发,令弟未免谬赞了,怎么姑娘一个人出来,令弟没有相陪呢?”
青萍一声长叹,继而诚恳地道:“舍弟正在舱内休息,小女子是独自前来的,此来也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向公子致谢,并有一个不情之请,舍弟自幼受了些苦楚,因此性子孤僻,不喜和外人谈话,小女子心中常常以此为憾,唯恐有朝一日我不在他身边,他会寂寞无依,今日不知为了什么,他竟然会主动向公子道谢,还和公子叙谈片刻,小女子欣喜之余也有了一个想法,水路虽然快捷,也需要一段时日,如果公子能够和舍弟多多攀谈,或者能够改变舍弟的脾气,舍弟虽然无学,但是秉性聪明,每有独特想法,只是不喜欢说出来,公子若能和他谈得来,应该不会让公子觉得厌倦的。”
越仲卿闻言恍然,怪不得那少年言简意赅,自己问上三句,他也难得回答一句,果然是性子孤僻,这位许姑娘为了弟弟如此设想,当真是手足情深,自己就是没有别的心意,也应该不吝相助,更何况这短短片刻,他已经发觉了这女子平庸面貌下隐藏的蕙质兰心,很想和这女子多多相处,心念一转,他欣然道:“这又何妨,旅途寂寞,若是许姑娘不嫌弃,明日两位就可到下面的舱房中相见,在下和詹叔一路上下棋也下得腻了,不如大家一起谈天说地,倒也可以消磨时光。”
青萍闻言暗自点头,这位越公子果然如同自己所想的那般心思细密,不着痕迹地就可以完成自己拜托他的事情,她一路上思来想去只觉得最担忧的就是杨宁的性子,性子刚强坚忍自然是好的,可是若是凡事都不肯稍作忍让,只怕也不妥当,刚则易折,强极则辱,想想自从在岳阳分手之后,杨宁所做的唯一事情,大概就是结仇杀人,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会遭到反噬的,为了杨宁的将来打算,总是要让他收敛一下性子才好。可是这件事情青萍却是自知无能为力,若是自己在他身边,不论是什么事情,只要自己开了口,杨宁多半都会照办,可是如果自己不在身边,杨宁定会故态复萌,终究是无济于事。她也想过慢慢劝导杨宁,可是这却更是行不通的,不知怎么,别人将杨宁当成洪水猛兽,心中畏惧忌惮,在她心目中对杨宁却是又爱又怜,即使杨宁当真做了什么错误的决定,自己总是不忍相劝,甚至不愿相劝。就像杨宁上船之后愤然提及对越仲卿的不满的时候,自己明明知道即使越仲卿没有及时搀扶杨宁,也是一个胸怀广阔的侠义之士,只应尊重感激,可是不知怎么,却完全想不到应该说服杨宁不要“恩将仇报”,甚至为了怕杨宁不满,就连自己动手这样的决定也做了出来。
在舱中醒来的时候,杨宁还未回来,她想起中午的事情却觉得十分后怕,自己虽然一向没有自认是行侠仗义之人,可是怎么这样的决定也能够做出来,虽然那是不可能发生的预想,但对她来说也觉得有些愧疚不安,所以思前想后,她还是决定要设法改变杨宁。仔细斟酌之后,她发觉其实杨宁大多数时候的决定都是无可厚非的,只不过性子冰冷孤僻,纵然是好心好意,只怕也会被人当成恶意,只要自己能够让杨宁习惯与人交流,那么以杨宁的聪明才智,至少不会将朋友逼成仇敌了吧。
而在青萍拿定主意之后,杨宁却回来告知了发生的事情,她不知道杨宁是为了不让自己辛苦而勉强自己和越仲卿说话,只当杨宁对越仲卿颇为赏识,喜欢与他说话,便趁着杨宁在舱中练功的时候出来请越仲卿相助,当然她隐瞒了许多细节真相,毕竟若给越仲卿知道杨宁的真正身份,以及杨宁曾经对他产生的杀机,只怕反而添了麻烦。而满心都是杨宁身影的青萍,根本没有发觉越仲卿眼底深处的倾慕和好奇,若是以本来面目出现,青萍还会相信有人会对自己一见钟情,但是在易容的情况下,她根本没有想过这种可能。
商量妥当之后,青萍告辞离去,匆匆回到舱房,刚走进房门,却感到了仿佛要将自己看穿看透的刺骨目光,抬头望去,只见杨宁冷冷瞧着自己,一双幽深的眸子已经是冰火交融,眼中更是似有一种莫名的情绪。若是别人,在他这样的森然目光注视下,只怕已经汗下如雨,惟有青萍,早已习惯了这未来魔帝的古怪脾气,走到杨宁身边,伸手就是一个重重的暴栗,恶狠狠地道:“子静,你这是什么表情啊?别忘了我可是你的姐姐。”
子静一腔的怒火在青萍粗暴的动作下不知怎么消失无踪,但是想起方才透过窗子看到的那一幕谈笑宴宴,仍觉心中酸楚不已,忍不住别过脸去,只当看不见青萍眼中的笑意。青萍见他如此,终于心肠一软,凑到他身边低声问道:“子静,怎么了,你在生什么气呢?”
子静犹豫了片刻,终于没有说出心底的想法,甚至反而奇怪起来,当初和双绝住在洞庭的时候,双绝虽然是卖艺为生,可是也会偶然在画舫上接待一些风流蕴籍的雅客,虽然只是宾客相待,但是并非没有谈笑风声的时候,那时候他都没有觉得奇怪,如今青萍不过是和一个“油头粉面”的小子说了几句话,难道自己还能阻止么?生了半天闷气,在青萍的追问下,子静终于勉强道:“你的伤势还没有好,也不披上一件衣服,就出去吹风,若是受了风寒怎么办,绿绮姐姐总是说你身子平常很好,一旦受寒却经常累月不愈,我实在不放心,如果给绿绮姐姐知道我没有好好照顾你,一定会埋怨我的。”
青萍虽然隐隐觉得不是这样,但是却也不愿追问下去,含笑道:“哪里有那么严重,我的内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而且我只是去和越公子说几句话而已,这位越公子不仅心地善良,而且才华过人,只看他的言谈举止,就知道不愧是江南名门出来的子弟。我听你转述他谈及桑落洲的那番话,觉得十分耳熟,想了一会儿才记起在爹爹留下的札记里面也有类似的记载,爹爹曾说‘桑落洲南临鄱阳,中居江水,北依雷池,不论攻守,都是水军重地,九江为噤喉之地,襟带中流,若不得桑落洲为辅,则不能安保无恙,江南纷乱之时,桑落洲几无宁日。’这番话是爹爹鏖战江湖多年的体悟,越公子所言却和爹爹暗合,可见越公子必然精通军事,可算得上是文武双全的俊杰。我已经和越公子约好了到他房中闲谈,你也一起去吧,也好多些见闻。”
杨宁听得五内俱焚,只觉得怀恨不已,暗恨自己为什么无端向青萍提及越仲卿和自己说的那番话,此刻若是越仲卿在眼前,只怕他袖中的凝青剑已经出手了,但是看到青萍眉目之间焕然的神采,终究强忍下一口恶气,黯然道:“好的,明天一起去。”他口中答应,心中却已经下了狠心,如果那越仲卿规规矩矩也就罢了,如果他敢冒犯青萍或者胡言乱语,就是青萍不许,也一定要杀了他才能善罢甘休。
商量妥当之后,青萍心中开怀,她白日虽然已经休息了几个时辰,但是仍觉疲惫,嘱咐了杨宁几句明日不可动粗的告诫之后,就和衣躺在榻上,准备好生安眠。可是这一次青萍的心情却有些波动起来,她和子静是以姐弟身份上船的,越仲卿将自己的舱房让了给他们已经是十分难得自然不可能别室而居。白日也就罢了,青萍一来信任杨宁,二来疲惫不堪,没有心情计较,所以很快就入睡了,可是如今夜深人静,却和一个异性这般接近,舱房内隐隐约约可以嗅到少年男子的气息,即使这人在自己心目中地位非同寻常,青萍心中也不由生出尴尬不安来。
杨宁这时候却是善解人意,他能够感觉到青萍的不安,也不出言安慰,在地铺上转过身去,将被子扯开蒙在头上,不过片刻,呼吸已经若有若无,若是不留心,那微弱的呼吸声宛若风过水面,瞬息无痕,青萍听着听着,只觉得一颗芳心已经沉静如古井寒波,不多时就进入了梦乡。
这时,杨宁的身躯却轻轻一动,他扯下覆面的被子,睁开了眼睛,怔怔望着舱顶,在黑暗的掩饰下,那双幽深冰寒的凤目透出无边的寂寞和彷徨,若是有人此刻瞧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