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埃兰-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单向护盾也不行吗?反正有向下推力不就行了。”罗德不死心。

    “想憋死你就用,单向护盾只出不进,等球里没空气了,我看你还靠啥飞。”洪森一翻白眼,对罗德的不死心执行严厉打击,“行了,少废话了,这问题解决不是不行,太麻烦,现在可没那功夫,再说,小鱼号一造好,就进入反重力飞行器时代了,你丫的还纠缠直升机干嘛。”

    这下罗德没话说了,举手投降,连连说道:“得得得,咱不想这个了还不行吗,我等着开反重力飞行器好了。”

    ………………

    便携式核聚变动力炉,跟已经造好的这一个不同,从外形到原理,都有很大不同。

    已经造好的这台,实际上是更多一种实验台,用来采集核聚变的各种数据,给后续的聚变研究提供基础,其次才是作为动力炉输出动力。它采用磁动力启动,诱变剂诱发聚变,采用热束缚力场阻隔并转化核聚变的热量,然后生成能量力场来保证安全,其外壳是开放式的,同样采用能量力场保护聚变设备,这便于直接观察,并启用各种设备直观观测。

    便携式的这一种,才是真正的用于实际工作的动力组件。

    外部采用了封闭式的三层球壳,中子吸收层,隔热分离层,外支撑骨架。中间是四层特制的金属网,采用高导磁材料制成,启动后从外到内生成电子盾,中子盾,热束缚力场,用来隔绝核聚变产生的高热和高能量中子、电子的轰击。最内层是一个延迟聚焦高能激光球,纤细的金属丝上分布着十二个高能激光头,用来聚集能量引爆位于核心的氚氘复合金属球。上下两端,还有两个水晶栓,这是外层能量护盾发生器,同时也是发生故障时的保护器。

    当启动时,强大的能量从水晶栓的接口出输入,先生成两层能量护盾,并直接启动热束缚力场,防止球体本身被聚变破坏,同时,还会在球壳外再生成一个更高能级的能量护盾,防止炉体因质量问题而失稳,引发事故。

    等数层防护全部开启,延迟激光器开始同时聚焦,然后在千亿分之一秒内,用高能激光引爆中心的氚氘复合金属球,聚变爆发,氚氘球的量受到严格控制,会让内部温度正好达到1。13亿度,启动链式反应。

    先前造好的大型聚变炉,是将所有的核材料一次性投入,采用磁环流的方法,搅动灼热的电浆体,控制其中的聚变速度,而这种小型的却是不同,并不把氚氘材料一次性投入,而是在外壳上附加了一个氚氘储藏室,存储聚变燃料,通过投入数量来控制反应速度,更加简单和实用。

    当内部温度到达预订高度时,位于氚氘储藏室开口处的单向磁加速器开始运转,将储藏室里被压缩成固体的燃料,重新绞碎成气体,投入反应炉中,参加反应。

    随着内部不断产生能量,外部输入能量会逐渐减少,最终停止,炉体进入自平衡阶段,这时候,内部产生的动力全部供给到能量护盾,投入的燃料数量大幅下降,启动完成。

    与大型动力炉不同的是,虽然两者的能量转化方式都是利用热束缚力场,将超高温作为驱动力,但由于便携式动力炉使用了实体金属网作为磁场载体,所以总能耗中,用于维护自身各种力场的之处,只占总能量输出的23。87%,远较大型动力炉的33。21%为低。

    “拜托,不管是四分之一还是三分之一,都很高了好不好。”看着洪森上上下下抛着那个保龄球,口若悬河的介绍……应该说是炫耀,罗德趴在桌子上,一边担心一边抬杠。

    “如果只开热束缚力场,能耗只有7。35%,”洪森停下了手里的动作,举了举保龄球,“要不要给你试试?不过你得先离我们1000公里以上再说。”

    “免了!”罗德一个寒颤,敬谢不敏,丫的,能耗都耗在防护用的护盾上,这护盾都关上,一个不小心,就都上天了。

    “行了,猴子,你少抬杠。”沐佑仁按下罗德,说道:“胖子,这东西安全性怎么样?”

    “没问题,很安全。”洪森耸耸肩,边上三人都露出怀疑的神色,洪森把手上的动力炉放到了桌子上,无奈的解释道:“得,别不信,这玩意在淘汰前,它的设计已经有近万年没改过了,我这个不过是输出方式变了下,把磁变频改成电子加速场,核心设计是一点都没变,一切都是原滋原味。”

    “设计没问题,我们信,我们怀疑的是加工。”沐佑仁拍拍动力炉外壳,说道:“地球的加工水平,绝对跟埃兰没得比,加工上的亏,我们吃的不是一次了,电胶原体效率没法提升,塑钢硬度不能提升,不都是这个原因。”

    “哥们,这东西的安全,靠的是力场护盾的自平衡好不好,反映不停,温度不降,温度不降,热束缚力场就不会消失,热束缚力场不消失,双层能量护盾就不会消失,除非内部温度降低到3000度以下,否则这个链是不会打破的,就算你把外壳压碎了也没用,因为外层力场护盾还在。如果冲击过大,它会强行抽取内部能量,这种抽取可没有能量输出限制,不论内部是否还在聚变,都会直接导致快速降温,然后反应终止,等温度降到3000度,外层力场护盾才会破裂,所以很安全的,这个鬼鬼也很清楚。”无奈了,洪森直接把魏槐拉出来作为佐证。

    “我清楚,但我还是担心。”魏槐也靠不住。

    洪森两眼望天,败退,“这个我就没辙了,只好让时间来建立你们的信心了。”

    “3000度,老兄,铁的熔点的两倍了,炼钢炉里也不过2000多度。”罗德捡到了语病,天天跟个钢铁狂人打交道,对这些数据一点也不陌生,说道:“3000度的温度,把人手烧成灰都行了。”

    “这个没办法,埃兰除了婴儿,基本都能都能承受这个温度,小学生就能自行激发反射护盾了。”洪森说完,三人一起看天,这个是没法可想的。

    “你刚说是内部,外部呢,我记得外壳有层隔热层来着。”沐佑仁结束了这种无营养,而且无法想的对话,除非能找到别的能源供给方式,否则这种动力炉,是唯一的选择,就算再去埃兰也没法想,否则洪森不会拿回来,这个已经是最耗的选择。

    “如果外壳不破裂,隔热层可以让温度降低到150~200摄氏度,对埃兰人来说这跟常温差不多,他们的皮肤就能抵御,哪怕是新生儿。”

    “你就别拿新生儿开涮了,人又没招你。”罗德继续抬杠。

    “死猴子,你丫的少废话,要不这个降温的任务交给你好了。”洪森也火了,不就是游艇改装计划被驳回吗,又不是老子干的,咱就事论事,不就举了些例子吗!

    “没兴趣,打算造炸弹,你给我好了。”罗德趴在桌子上不动了,嘴里叨咕着,“我的游艇啊,我的游艇啊……”

    在场的三人,齐齐的翻了个白眼,直接把这个混球排除。

    “对我们来说,也不算高了,滚油都有300多度呢。”沐佑仁说道,“不过,这东西显然没法作为常规能源,起码在地球人进化出隔热皮肤之前不行。”

    “这个肯定的,本来也没打算当常规能源,常规能源有很多种,没必要用这个。”洪森说道。

    “是啊,电胶原体的原型,那种压电材料,储能密度也不比这个差多少,可惜我们暂时还造不出来。”魏槐点点头,作为接触过原版资料的人,这东西是相当了解的。

    “电胶原体?”沐佑仁眉毛立起,不会吧。

    “鬼鬼说的没错,不过,要达到那种程度,常规手段是不行的,即便是我们现在那台吹塑机都没办法。”洪森肯定又否定,然后想了想说道:“不过作为暂时的选择还行,只要加工精度再提升个台阶,就可以把电胶原体储能密度再提升十几倍,我是说原版的几十倍,不是放出去的删节版。”

    “这个还早了,等真需要了再说吧,到时候我们用电用磁还说不准来着,你不说埃兰是磁科技起家的吗。”沐佑仁拍拍手,再次搁置争议,“不管安全不安全,我们都没得选,从明天开始,把工厂建立起来吧,否则有机械人也没法用。”

    “嗯,这个让鬼鬼做吧,我是时候开始把采矿机械人造出来了。”

    “ok,没问题。”魏槐马上手指一圈,应到。

    “那我去把光路计算机都运过来,”沐佑仁点点头,忽然想起来一件事,“啊,忘了,让猴子去吧,我过几天要出国一趟。”

    “怎么?”罗德闻言一愣,脱离了自哀自怨的状态,坐直了身子,问道。

    “丫的,都忘了,国外的第一条生产线要开始建设了,说是让我们都去剪彩,丫的,面子工程,还不去不行,见鬼。”

    “哈哈哈哈,你就安心的去吧!”

    “……”

    人间事啊,百分之九十的找揍,都是嘴欠惹得祸,洪森和魏槐,齐刷刷的从桌子下面抽出小马扎,看戏!
………………………………

第二百八十章 水下机械人

    “啊~啊~啊~”抑扬顿挫,高低转换,中气十足,很有少年热血风范。

    “你就让我死了吧!”瞬间,热血青年转化为风中朽木……

    “我说,死猴子,你丫的给我消停点好不好,叫你造几个零件,咋就跟吊你的脖子,踩你的尾巴一样了。”洪森大声咆哮,异常的郁闷。

    沐佑仁已经走人了,远赴欧罗巴去参加国外生产线的开光亮相会,洪森开启了下一场研发,深海矿业机械人,本来魏槐也要帮忙的,毕竟这工作挺重,不过,几人一合计,魏槐和罗德还是去制造便携式聚变动力炉了。

    海底工厂,初步的计算,就起码要500个工程机械人,海底采矿作业,起码要200~300个矿业机械人,将来小鱼号升空,太空工厂,即便是初建也至少需要1000个以上的机械人,而且将来可以想见的各基地,需要的机械人也少则几十,多则成百上千,此外还有智脑,车辆,通信……

    随处都需要能量,一路折算下来,这动力炉的需求,5000个打底了,10000个,20000个也不为多,这还是近期,远了就不用算了。

    这个数量实在了可怕,本来的计划中,打算等到生物智脑进入生长期,一旦进入生长期,生物智脑的强大运算力就解脱出来了,配合上工程机械人,制造这些东西比人手要简单百倍,在埃兰,洪森可是看过依莲怎么操纵工程机械人的。

    不过,洪森还是不大放心。

    理论上,生物跨越了单人星门,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些影响,那只聪明度上升了八个台阶,饶舌而且馋嘴的猫就是最直接的佐证,生物智脑本质也是生物体,虽然到现在来看,一切都跟资料中展现的完全一样,没有任何的偏差,但没到尘埃落定,洪森心就得吊着。

    万一出什么事,乐子可就大了!

    另外,现在对于吹塑机的依赖,越来越大,尤其是为了节约研发时间,很多原本打算手工制造的零件,都直接用吹塑机一次成型,快是快了,但不论是洪森还是魏槐,甚至对技术持能用就行态度的罗德和沐佑仁,都觉着这不是个办法,不能这么下去,否则要出事了。

    所以,罗德和魏槐实际上最大的工作,还是想尽办法提升工艺水准,补上漏掉的那一部分工作。

    这不是什么难事,有前辙可见的好处,就是用不着自己再去摸索,怎么提升都有说明,一切按部就班就行。

    不过啊,只是这个枯燥是无法言喻的!

    等级差距过大,使得在很多方面根本就是一种折磨,普普通通一块矫正板,要考虑到磁平衡,引力平衡,还要考虑各种分子形态之间的影响……林林总总上百项指标,就是洪森看了也觉着头皮发麻,暗自庆幸不是自己在干。

    这些活魏槐还好说,本就是个闷葫芦性子,是个沉的下心的人,罗德这只坐不住的猴子……吱哇乱叫是理所当然的,揍猴子也是常见的。

    当然,最重要的,距离生物智脑进入成长期,还有一个多月呢,不能闲着……嘘,这话不能放明面上说!

    有了动力炉,工程机械人的运用限制小了不少,让洪森的工程进展很顺利,顺利到洪森都疑神疑鬼是不是哪位神仙又看自己不顺眼了,据说幸运这东西,可是得用厄运来堆砌的。

    七八天之后,洪森把罗德和魏槐拽到一起,献宝开始。

    可是……

    “我说胖子啊,”罗德本来兴趣不小,可一看洪森拿出来的所谓矿业机械人,“我承认它的形状很独特,可别说你就是打算用这玩意采矿,你是打算造蜜蜂吗?”

    小小的个头,当然,没有蜜蜂那么夸张,也就是跟蜂鸟差不多大小,外形如同章鱼,却有着十四根触须,很长,很灵活,不过跟章鱼不同,这东西不需要水,直接悬浮在空中,根据边上拆开的那台来看,他靠引力平衡驱动,小小的身体里被塞进去了五台反重力设施,四台引力平衡器,还有十四套力场发生器,分布在触须的根部……呐,很精致!

    此时,就有一个小小的机械人,悬浮在空中,用它那十四根触须,释放了一个力场球,演示性的吊起了起码五公斤的水球,相对它自身的体积来看,这相当巨大了,就象小孩子玩的弹珠跟中学生玩的篮球放在一起。

    这样的机械人,有十几台,在空中编队飞行,一会飞成个s,一会飞成个b,飞行表演在罗德说出话来之后开始……罗德的表情很好看。

    “你丫少给我废话,你还看不懂咋滴,这是模型。”洪森一边偷笑,一边板着脸吼道:“真正的机械人还没造呢。”

    “三哥,造这个干嘛?造这么小比造大要费更多时间,这也太浪费了吧,我们可没那么多时间可用。”魏槐这几天早已对罗德的叨咕免疫了,看着在空中灵活的像个蜂鸟的小型机械人,皱着眉头不解的问道。

    “做个试验。”魏槐发问,洪森也就收敛了玩笑,解释道:“这东西不仅仅是深海机械人,日后太空采矿,也是用这个东西。不过,秉承了埃兰的传统,这玩意也跟工程机械人一个样,自主采矿可以,但在哪里采,怎么采,还有环境分析等等,都得船载智脑来做。现在我们的智脑还不过关,一艘矿船的主控智脑能支撑多少台机械人是个问题,得测试下,否则不管是超出极限,还是数量不足,效率都会大幅降低,你明白太空工厂一开工,对机械人的需求数量的。”

    “那直接制造,实地测试不就行了,如果这东西跟工程机械人差不多的话,那不管怎么说,以我们现在的水准,一艘采矿飞船的智脑绝对没法控制超过百台的这种机械人,海底采矿要几百台,足够测试了。”魏槐继续问道。

    “当然,这只是一个原因,还一个更重要,你忘了,机械人我们不可能用游艇运过去,只能从船坞释放,让他自己游过去。”洪森沟通机甲智脑,在空中投射出一副地图,用红色画出两个弧线,又用蓝色划了条直线,说道:“我们的厂址可是在菲律宾海,第一第二岛链之间,游过去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靠,声纳阵列。”罗德一看洪森画的东西,马上反应过来了,作为热武器控,对这些玩意很敏感的,扭头看看空中让人恼火的那些小家伙,问道:“这东西潜航的时候噪声是多少分贝,测试过吗?”

    “都是用的引力飞行器,你说有多大噪声。”对于这个显而易见明知故问的问题,洪森直接喷回去,“被动声纳无所谓,我头疼的是主动声纳,就是那些吃饱了没事干的家伙在那一带海域的例行巡航。”

    “那你造这些玩具,就是为了摸清楚巡逻规律?”罗德看神经病一样的看着洪森,说道:“至于吗,那些家伙又不可能天天跑,一次两次被发现,直接坐底沉了不就得了,这玩意能抗住几千米的海水压力,随便就能躲过主动声纳了。”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那边我们可能要来来回回不知道多少次,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这些小家伙,我是打算用来布控的,把我们常用的几条路线,全部监控起来,做到万无一失。”洪森耸耸肩,说道:“反正技术上没有难点,这次机械人制造,顺利地让我吃惊,小型没问题,大型化不过是简单扩大,就更没问题了。”

    “也有道理,随你了。”罗德点点头表示赞同,忽然表情一僵,咻的回身,眼一眯,嘴一裂,露出了满脸的贱笑,吓了洪森跟魏槐一跳,汗毛直竖,“喂,死猴子,你干嘛?!”

    “嘿嘿,胖子啊,这玩意给我几个玩玩呗。”

    “给你?……靠,给你丫的去偷窥啊,没门,窗户也没!”洪森没好气的吼道,魏槐在边上捧肚子直笑,“就是,就是,绝对不能给猴哥。”

    “啊呀,死鬼鬼,你皮痒痒了是不是!”

    …………

    七八天就能制造出十几个,这东西的制造难度并不高,起码没有当初工程机械人那么让人挠头。

    实测很简单,制造一个复杂的海床,让机械人去探查就行,反正是测试光路计算机对环境的反馈,跟机械人的大小无关。

    不过实测下来,一组数据让洪森和魏槐都头疼不已,太空采矿采用的模式是小组式,一艘矿船携带一组机械人出发,采完再拖回工厂冶炼,可实测下来,448台光路计算机组网,模拟的矿船智脑,在特意制造的复杂环境下,最大极限也只能指挥62台机械人,为了不出问题,实际上只会是50台或者更少。

    太空采矿,是为了制造远航船,深空探索舰,这可不是小鱼号这样的系内小飞船可比的,规模庞大,而且不是一艘两艘,起码要10艘以上,才能保证所需,这样,矿产消耗就是个天文数字。

    一艘矿船只能支撑50台机械人运转,这些矿船又不像埃兰的采矿船,可以随意跳跃,常规航行在动辄以万公里计算的太空面前,洪森感觉很无力,这个数量到底多少组才行,就不好说了,十万?百万?不知道!

    不过,洪森和魏槐随即就把问题抛到了脑后,车到山前必有路,百废待兴,不,应该说从零起步,就得有这个准备……

    洪森借助机甲的超级计算力,操纵工程机械人很快的复制了600台微型机械人,能造这么多,是因为得出了数据之后,这些机械人就没必要弄得那么复杂,把机械触须和力场装置什么的全部拆除,只保留本体和活动机构,然后加载被动声纳系统,再在表面贴满太阳能帆板,空下来的地方塞满小半斤的电胶原体,一切齐活了,吹塑机制造这些小零件一次一堆,根本不费吹灰之力,算上组装,一小时就能制造七八个,二十几个工程机械人一起开工,半天就全部搞定了。

    随后,全部顺观景台全部扔到海里,剩下的就让这些小家伙自己游吧,等到三天后,海牙岛-那霸-南大东岛-菲律宾海海床一线,航线监控网就会自动生成。当然,这是后话。

    制造些许小东西根本不费什么力,洪森设定好生产线,事情就可以交给智脑来控制,时不时去看看就行,空下来就开始制造大型化机械人,这玩意已经有了制造经验,到不会有什么难点。

    机型名:鱿鱼

    机型编号:ky-hy-01-01

    机种:自动矿业机械人

    驾驶员:非主控自律机械

    全长:13米,全宽:6米,标准高:4。4米

    自重:120吨

    动力炉:氘聚变动力炉,出力:450吨

    最高速度:27海里

    主装备:反斗式发掘机,震荡波破碎机

    附装备:水压切割机,力场兜,延长机械臂

    备注:用于地球深海采矿时可用深度,5100米。

    这东西制造不难,唯一的麻烦就是,这东西没法从观景台扔出去了,标准重量120吨也就罢了,关键是这东西太大,全长13米,全宽6米,标准高4。4米,观景台那条通道横量也不过3米,根本过不去。

    所以在这之前,先得把三层潜艇船坞弄好的说……
………………………………

第二百八十一章 矿工下水

    三层总长200米,宽70米,原本预计高25米,但由于洞壁洞顶现在还没有铺设钢筋水泥加固,只是用了十几根钢柱支撑,所以现在高度只有10米上下。

    这里设计是一个标准的潜水船坞,自电梯,当然现在还是个大洞,只不过架设了一个巨型绞盘,方便不会飞的家伙进出,自电梯洞下去,出门就是一个深7米,宽10米,长150米的潜艇码头。由于当初的水密门,现在这个码头现在还没有水,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大坑,靠电梯洞这一段,是一个30度角的斜坡,为了当初运送土石方方便,这也是码头之所以建的这么长的原因,矿业机械人可只有16米长,而且还会飞。

    码头靠洞壁一端直接连接一个隧道,宽8米,高6米,给深海矿业机械人进出,不是不打算再弄得宽阔些,矿业机械人就有6米宽,4。4米高了,实在是这么大的水密门不太好找,现在这个水密门还是自己改的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