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全面进化-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白齐来到内城中临时的城主府的时候,刘北山并不在这里,他正在城外训练。
不过城主府的卫队长认识白齐,知道他是安德烈一方的重要人物,他立即派人去校场将刘北山请了回来。
不久之后,白齐就见到了汗腾腾的刘北山,他看上去给人一种意气风发的感觉。
刘北山作为北海洲最强大的马贼头子,麾下高手不少,但由于缺少上等盔甲,战斗力却是不强,如今有了安德烈支援的标准步兵盔甲和部分马甲。刘北山将麾下一级武术家以上的强者全都抽调出来,组成了一支人数近千的精锐骑兵,经过武装,这支精锐骑兵的战斗力甚至比起北海王麾下最精锐的青龙铁骑也不遑多让。也难怪刘北山如此得意。
白齐非常贴心的对刘北山恭维了一番,这才说起了自己的来意。
听到白齐说起和修士有关的事情,刘北山心情便很快平复下来。
他想了一会,决定从北海王府背后的御龙道说起,“御龙道是东海大派。据说实力比起中土九大门派都只高不低,只是因为其根基在海外,受到中土豪门大派的排挤,才没有位列九大门派。”
“北海洲因为没有什么名山大川,灵材出产也不算丰富,因而不被那些修真大派重视,以五行门为首的几个中型的修真门派共同把持了这偏远的州府。”
“大约从一百年前开始,御龙道的触手伸进了北海洲,开始时,他们的手段还算温和。三十年轻,中土修真界似乎发生了什么大事,导致了大周朝廷动荡,各大门派无暇东顾,御龙道突施雷霆手段,几乎在一夜之间,将北海洲的几个中型门派扫平。”
“从那以后,北海洲就成了御龙道的禁脔,再也没有其他修士门派能在这里生存。”
“如果你要想得到修真功法,恐怕只有去北海王府想办法了。”
说到这里。刘北山顿了顿,又说道:“之前我之所以想投奔北海王府,就是因为想弄一部修炼法门。我们武者,进军先天。就等于是半只脚踏入了修真之途,但是我们这样的武者,没有法门,就永远别想真的跨入修真大门。”
白齐点了点,不由有些头疼……
又和刘北山聊了一会,但是。刘北山对修真界的了解也只是从家族传言中知道的一星半点,白齐再也问不出更多的东西。
连夜赶回望海镇,白齐召集来背嵬小队其他队员,一番商议之后,渐渐有了思路。
以目前的情况来说,去外州,兵荒马乱,交通不便,而且人生地不熟,无疑会更麻烦,北海王府好歹熟门熟路。
北海王为了广纳高手,早就宣布,任何先天高手,只要能为北海王府立下足够功劳,就能获得修炼法门的赏赐。
直接从北海王府弄出修炼功法,怕是不容易,但如果将目标放在北海王府麾下的将军身上,应该会简单一些。
有了思路,白齐立即联络身在北海城的阿德里安,让她全面探查北海王麾下诸将领的消息,特别要她主意这些人是否懂得符法。
北海王府麾下诸将的履历,并非什么秘密。
阿德里安很快就传回了结果。
北海王府诸将中,前将军李冠行伍出身,历年镇守北方边关,多与乌赫族周旋,依靠军功一步步爬上来,据说其为人倨傲粗鲁,脾气暴躁,却深的北海王的信任。
左将军苏牧,乃是北海王亲侄,天生勇武,深通兵法,乃是北海王心腹。
右将军安国卿,北海王亲卫出身,也是北海王的心腹。
后将军严元慎,乃是北海王麾下老将,跟随北海王已逾二十年,用兵稳重,不但善守,而且善于练兵,深的北海王信任,每每北海王出征,都会将此人留下看守老巢。
这四大将军中,以李冠最为出色,无论统帅还是练武天赋,皆是一等一。
苏牧和安国清统帅才能稍逊,但练武天赋极好,不输于李冠。
后将军严元慎统帅天赋不输于苏牧和安国清,但练武天赋不算上佳,年过四十尚未突破先天,不过此人是北海王府的元勋老臣,劳苦功高,不但善于守城,而且精通练兵,因而北海王赐下一颗五行通灵丹,助其突破瓶颈,进阶先天。
所谓先天,是东方武术家的一种说法。
东方修炼系统讲究性命双修。
按照白齐的理解,性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层面,可以看做是精神力的修炼,但和法师的精神力又有些许区别,东方的性更加接近灵魂本质。
命则指的是身体。
东方修士,虽然讲究性命双修,但在入门阶段,却有两条路,一条为性,一条为命。
以性入门,则是内家派,以命入门则是外加派。
但无论内家还是外加,当他们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则会殊途同归,齐头并进。(未完待续。)
………………………………
四十一章:性和命
内家功夫,修炼到顶级,就是四级内家武术家巅峰,这个时候,内家武术家就要外感天地,让自己的内力以心灵为媒介,和天地灵气发生感应,一旦感应成功,修士就有一套方法勾引天地灵气,与内力,精神力三者结合,形成一种全新的力量,名为真气,真气纳天地灵气,妙用无穷,可以伐毛洗髓,淬炼肉身……这就是内家派以性补命的手段。
而外加功夫练到极致,气血旺盛至极,灵魂寄宿与肉身当中,灵魂的强大与否也和肉身息息相关,一个人身体强健,精神自然旺盛。
当外加功夫达到顶峰,也就是四级武术家巅峰的时候,外家派也有一套方法,能以肉身气血滋养魂魄,使之迅速强大。
当外加武者灵魂强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然而然就能沟通天地。
这时候,外加高手就能通过天地元气,自身气血,以及精神之力,三者合一,铸造妙用无穷的真气……
实际上,在白齐看来,东方武术家的内家派所谓的内力,其实还是气血之力,只是这种气血之力被内家武术家用特殊的方法和自己的精气神结合为一,变得温顺精妙,发挥出许多不可思议的效果,但究其本质,和战士或者外家武术家并无不同。
在东方人观念中,一旦沟通天地灵气,即为先天,不过先天高手和初通先天还有区别,先天高手指的是那些将体内内力或者气血已经转化为真气的强者。
真气相比于内力,已经具备了修士法力的雏形,这种力量比内力更加精妙,更容易操控,如果学会适当的方法,就能用来书画附录,催动法术。
东方法术和西方法师法术不同,东方法术以五行入手,种类相对单一。结构也比法师法术简单的多,远没有法师法术那么广泛的用途,威力也比法师法术小。
不过东方修士的法术本身只是修士众多手段中的一种,修士的法术不如法师。却并不代表修士的实力不如法师,除了法术,修士还善于御使法宝飞剑,甚至还精通近身肉搏之术,手段丰富。并不输于法师。
修士只有进阶先天,铸就真气之后,才能施展法术,因而修士最低级的法术就相当于法师的三级法术,不过其威力要比法师的三级法术差了不少。
和法师法术一样,修士法术虽然结构相对简单,但也不是短时间内能构建成功的,在瞬息万变的战斗中临时构建法术,无疑是找死。
法师用法术位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修士则采取了另外两种办法。
一种办法就是符录。符录类似法师的法术卷轴,可以提前将法术结构储存在符录中,在需要的时候,以符录催动法术,白齐他们以前遇到的李正魁就是以这种方法施法。
不过符录施法和卷轴施法有着同样的弊端,那就是成本。
高昂的陈本,让卷轴和符录都只能作为救命的撒手锏。
修士另外一个解决施法时间问题的方法被称为内符术。
所谓内符术,就是修士通过特殊法门,以真气为纸墨,在丹田内构建真气符录。储存于丹田之中,需要施法是,直接激发内符催动丹田内的真气沟通天地灵气,组成法术。
内符术施法速度极快。几乎相当于瞬发,因而,修士一旦结成内符,往往实力大增。
因而,沟通先天灵气,铸就真气。就是称为修士的门槛,跨过了,才有机会成为修士,跨不过,就永远是凡人。
而这个门槛却并非那么容易跨过的。
在东方大陆,绝大多数武术家都卡在了四级巅峰,进阶五级者寥寥无几。
有些精通炼丹术的修士为了自己的亲人能够跨入修真大门,便创出了一些能够激发精神潜力的丹药,来辅助四级巅峰的武者感应天地灵气,五行通灵丹就是其中比较常见,效果也算较好的一种。
前后左右四将军可以说是北海王府麾下功勋最为卓著的武臣,自然都获得了北海王府赏赐的修真功法。
不过要怎么将修真功法从他们手里弄出来,白齐还需要更进一步的资料。
就在白齐等待阿德里安调查四将军更详细的资料的时候,后将军严元慎却送上门来了。
乌赫人未退兵时,北海王率领前左右中四军与乌赫人鏖战,严元慎则率领着他的后军坐镇后方,一边替北海王守城,一边训练新兵,源源不断的补充前线,虽无赫赫之功,却也功不可没。
乌赫人退兵之后,前左右中四军都以成疲老之师,急需要休整,剿灭遛马盗的任务就落在了严元慎和他的后军身上。
经过几个月的围剿,遛马盗们都躲进了深山。
严元慎正要退兵,恰好在这时,北海王终于发现了他派往御龙山的使者竟然遭人拦截,连他的座舰龙湫巨舰都被人凿沉。
这让北海王勃然大怒的同时不禁有些发愁。
东方修士门派讲究出世,山门多藏于名山大川,与凡人少有接触,普通凡人,哪怕是皇帝国王,若无接引信物,也休想与修真门派接触。
作为御龙道重要的外门执事家族,北海王府一共被赐予了三面执事令牌,作为接引信物,以方便北海王府和御龙道来往。
这三面执事令牌中,两面高级令牌,一面低级令牌。
一面高级执事令牌作为历代北海王传承宝物,除了新的北海王前去御龙山朝拜时使用一次之外,平时从不轻动。
一面高级执事令牌在北海王的弟弟手里,北海王的那位弟弟是北海王家族派驻在御龙山的代表,属于御龙山外门的高级执事之一,专门负责北海州的灵材资源。
苏家还有一面低级执事令牌,每次北海王派人押送灵材,或者送信前往御龙道,北海王都会赐下持此令牌,任何凡人,持此令牌,都可以进入御龙山最外面一层山门,还可以凭此令牌拜见外门高级执事。
作为信使,骑士自然被赐予了那面低级执事令牌,他身死之后,这令牌也就丢失了。(未完待续。)
………………………………
四十二章:大军来袭
苏家是御龙道门下第一修真家族,苏家老祖正是御龙道本任道主,否则这北海王的位置也轮不到苏家人来坐。
御龙道外门大执事也是苏家人,不过,因为时间久远,和北海王这一脉血脉情分早已淡薄。
北海王这一脉原本是苏家老祖嫡系,但由于远离御龙山,加上富贵腐蚀,这一脉已经很久没有出过高阶修士了,在御龙道高层面前渐渐失去了话语权
。
相反,御龙道外门大执事一脉,世代居住御龙山下,近些年高手辈出,渐渐的替代了原本北海王一脉的地位。
这让北海王王位有些不稳,而且近些年大执事对北海王一脉步步紧逼,显然是看上了这北海王的宝座,好在北海王一脉还有些老人在,大执事也不敢做的太过分,只是弄些小动作为难北海王一系。
北海王一脉的老人大都寿元不多,常常闭关,北海王又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去打扰这些祖宗的修行。
大执事对北海王的刁难虽然都是小事,但这些小事日积月累,也就成了大事。
比如,大执事每年都会动用各种手段克扣减少北海王的供奉数量,他也不多减,只需要让北海王的供奉数量比大家的心理预期少一点就够了。
时间长了,御龙山内自然人人都会觉得北海王一脉已经不大恭敬。
要知道,虽然苏家是御龙道中的第一大家族,但实际上御龙道中并非苏家一手遮天,更多的还是其他家族的修士。
若是让这些人都觉得北海王一脉不够恭敬,那北海王的位置也就到头了。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这些年,北海王被大执事弄得苦不堪言。
执事令牌丢失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如果没有大执事从中作梗。这事情对北海王来说,本不算什么。但如果被大执事知道,又是一桩不小的麻烦。
因此,苏定北只能先瞒下执事令牌丢失的事情,派人联络常驻御龙山的二弟,恳亲他帮忙弄一枚执事令牌。
北海王当然不会放过劫杀他使团的安德烈一方,眼见请修士出手的打算泡汤,恰好严元慎又剿匪功成,便立即派人传令。要他去剿灭那支外国使节团,同时派人给严元慎送去了几张符箓,以应付对方的修士。
严元慎接令,调转大军,径直向着汶水县杀来。
随着严元慎一起涌向汶水、望海、寒山三县的人,除了北海王麾下后军之外,还有大量的难民。
有句话叫做盗匪如梳,官兵如篦,这话说的是,盗匪劫掠之后。百姓还有几分活路,一旦官兵来了,百姓就连一分活路都没有了。
北海洲本就民风剽悍。天下大乱之后,一些乡里大族,纷纷结寨自保,为了保护父母妻儿,寨民往往舍生忘死,极为难啃,再加上这些人油水也不算大,因而马贼大都会绕过这种寨子。
这种山寨对于不善攻城的马贼来说,极为难啃。得不偿失,但对甲胄精良。又有攻城器械的官兵来说,却算不得什么。
北横郡被被衡山马贼糟蹋的一塌糊涂。就只有这些寨子里还有些油水,严元慎大军一到,便向这些村寨大肆摊派,稍有反抗就是寨破人亡。
原本这些村寨还收留了一些难民,但被严元慎挂了一层地皮之后,这些村寨便连自己也难以养活,只能将难民驱逐。
如今在北横郡,也只有望海镇才有能力也愿意收留难民,于是,这些被堡寨驱逐的难民只能拖家带口,向着望海城方向而来。
大约从一个多月之前,涌向王海军的难民就再次开始大幅增加,如今临海县以及附近的寒山,汶水三县收留的难民以及达到了十万人
。
幸亏安德烈一直非常重视食物的来源,刘家湾的造船厂日夜不停,如今刘家湾以及拥有渔船将近百搜。
经过这段时间的发展,造船厂的规模不断扩大,造船能力不断提升,到今天,几乎每一天都有一艘超过十米长的新渔船下海,难民中只要有船上经历的人,全都被抽了出来,拉出海去充当渔民。
即便如此,也依然无法满足所有难民的肚子,绝大多数难民都处于半饥饿状态,好在这个时候田里的小麦也快熟了。
不知是气候原因,还是麦种不同,这个世界的冬小麦成熟的时间和现实世界不同,竟然拖到了七月底。
虽然由于长时间没人打理,这些小麦长势都不算好,但哪怕只有平常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产量,这三县的小麦一下来,也足够缓解粮食问题,再配上海产,就足够养活十万难民了。
为了安顿这些难民,安德烈在寒山和汶水两县县城附近同时开始大肆修建土堡。
这两个月,民兵营里又输送出了上千人的一级战士,同时也淘汰出了三千多人短时内内无法突破正式战士的民兵,这些经过训练的民兵被安德烈充入了新修的土堡中,充当守卫力量。
为了获得铁矿,安德烈从新训练出的士兵中抽取了一个大队两百五十人,从老兵中抽调军官,组成了一支独立的大队,护送着学者,工匠以及数百人比较强壮的难民向北出发,在北横山最东端,靠近大海的位置驻扎下来,开辟了一个小港口作为基地。
然后,这支军队,护送着一些精通探矿的学者和炼金术士,进入了北横山中。
就在严元慎抵达汶水县的三天前,北横山里传回了好消息,学者们探测到了一处铁矿脉。
这个好消息让安德烈和他麾下众人大为振奋。
随着军队的扩大,安德烈当初从萨伦大陆运来的盔甲武器已经开始捉襟见肘。
此时的安德烈麾下,骑兵已经达到了五百人,其中重骑兵一百人,游骑兵四百人,凑成了连个大队。
多出来的这两百多骑兵是从刘北山的骑兵中抽调来的。
自从刘北山加入以来,安德烈对于刘北山支持可谓是不遗余力,短短两个月时间,就在汶水旧县城的基础上为他建设起了一座丝毫不比望海城差的堡垒,尽管这支持都是以借贷的方式进行的,但这支持却是实实在在的,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建立起了不小的信任。
刘北山也乐得将一部分忠于自己的弟兄送到安德烈的军队中去,这会让他的影响力深入到安德烈的体系的内部去。
刘北山麾下七八百精锐马贼,全都是一级以上的武术家,其中更不乏高手。
安德烈从这近千精锐马贼中抽调了五十名四级武术家,两百个骑术高超精通骑射的马贼,将原本的骑兵团打散后,混编出了两个骑兵大队,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之后,已经形成了战斗力。
不过这两支骑兵大队也耗尽了安德烈手中的骑兵装备。(未完待续)
………………………………
四十三章:大战将起
步兵方面,原本的弗戈斯坦卫队,望海城卫队,再加上近两个月来新训练出的一千多步兵,人数达到两千三百多人。
安德烈从这两千步兵中抽调出三百多精通骑术者,给刘北山送去,将他麾下的精锐骑兵补充到千人规模。
剩余的两千步兵,安德烈干脆将其完全打散,将老兵中的精锐抽调出来,又从新兵中抽调出比较精锐者,和老战士中的精锐混编后组成了一支一千人规模的新的福哥斯特卫队。
以老兵中三级以上战士为重步兵,以老兵中二级战士为长枪手,以新兵中的精锐为重弩手和刀盾手,新的弗戈斯坦卫队规模扩大了将近三分之一,但战力并没有降低。
剩余的老兵和新兵一起组成了四个步兵大队。
其中一个大队去了北横山保护矿工,一个大队去了寒山县城驻守配合一千民兵守卫寒山县城。剩余两个大队重新组成了望海城卫队。
为了应对严元慎和他的一万人的多后军,安德烈率领弗戈斯坦骑士团,弗戈斯坦卫队,望海城卫队,一共两千人,开赴汶水县和刘北山合兵一处。
为了防守望海城,安德烈从刘家湾的水兵中抽取一个大队,配合望海城中的一千民兵守城。
在安德烈率军抵达汶水县城后的第二天,北海王后军,一共六卫,一万五千人浩浩荡荡开到了距离文水县城二十余里处的一座低矮山丘上安营扎寨。
对方扎营时,安德烈派遣刘北山和扥普斯骑士率领一千北马骝精锐和弗戈斯坦骑士团的四百游骑兵,出击对正在扎营北海王后军进行骚扰。
严元慎不愧他稳重之名,应对的滴水不漏,他分出四卫兵力,应对骑兵骚扰,剩余两位兵力在保护中有条不紊的修建营寨。
安德烈眼见讨不到什么便宜,只得收兵。
第二天,已经扎好营寨的严元慎已然没有急着收兵,大量洒出斥候。潜入汶水县城后方探查。
斥候反馈的消息不算太好,望海、寒山、汶水三座县城成品字形分布,互相之间距离都在六七十里之间。要绕过汶水县扑向其他两座县城并不困难,但这样做毫无意义。
根据斥候反馈的消息。三座县城都分内外两层城墙,外层城墙到还好说,不过普通县级城墙,高不过两丈的土坯墙,但内墙就让人头疼了。高达五丈开外,简直比府城北海的城墙还要高,这样高的城墙,围着不过里许大小的地方,只需要千余人就能守的面面俱到。
更有甚者,每一座县城的外面还分布着十几到二十几座不等的土堡,这些土堡面更小,驻军也不多,但是围墙修的又厚又高,易守难攻。严元慎麾下虽然有上万大军,但在这样的小土堡前根本摆不下来,光是拔除这些土堡,就不是短时间内能办到的。
根据之前细作传回的消息,这三座小小的县城连同外面的土堡中,都住着数万流民,若是守军能发动流民帮助守城,要攻下这样的坚城,恐怕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和漫长的时间。
更何况这群人手里还有一支人数不多,但相当精锐的军队。若不能将对方手里的这些精锐打掉,他根本不敢放开攻城。
站在山坡上,看着远处不大的县城,严元慎竟然有一种无从下口的无力感。
又休整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