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围棋传奇-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6月中旬,李襄屏参加完中考,也算是完成一个人正常人生中的重要考试了,成绩如何李襄屏当然并不关心,反正这样的考试又不会影响他的人生,因此到这个时候,他终于开始考虑备战李世石的问题了。

    因为这已经是第2次和小李在世界大赛中相遇了,因此他和老施的备战,当然也不可能有第一次那么详细。而李襄屏认为,关于这次备战,只有一个重要问题需要警惕:

    “定庵兄,通过之前的八强赛你也看到,对手并非顶尖棋手也,然而他却能让你通盘苦战,可见咱们现在已经引起别人重视了,尤其是那高丽棋界,肯定对你做过针对性深入研究,不然上盘棋也不太可能会下成那样。因此定庵兄要警惕了,除了不能轻敌,下盘比赛还需拿出点新功夫才是。”

    老施回道:“襄屏小友说得极是,近日来我也在反省,上盘棋之所以苦战,固然有我轻敌的缘故,也看得出对手对我棋路非常熟悉,一位从未交过手之对手都能如此熟悉,可见他们是有备而来,不过你放心,下盘比赛应该不会这样了,为了备战此对手,我可准备了一点新鲜东西。”

    “哦?你还真准备了新功夫呀、呵呵那就好那就好。。。。。。”

    因为前面一直在忙着应付中考,因此李襄屏还真不知道老施准备了什么,不过现在他也不准备问了,反正比赛日期马上就到,到比赛时候再慢慢欣赏不迟。

    就是带着这样的想法,李襄屏启程前往日本大阪,准备和李世石展开第2次较量。

    。。m。


………………………………

第一五零章 真给面子

    “襄屏,你准备一下,明天由我陪你去日本参加比赛。”

    “好的,张老师。”

    李襄屏口中的“张老师”,是棋院竞赛部的张文东九段。张九段身高超过1米8,体重超过100公斤,总之从外形上看,长得五大三粗的他怎么看都不像是个职业棋手的样子。

    不过模样虽然不像,其实人张九段也算是国内棋坛的一号人物啊,他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那应该算是在早年中日围棋擂台赛那会………………在10多年前,凡是能在这个比赛中露面的中国棋手,那绝逼都是当时国内棋坛响当当的角色。

    而张九段不仅参加了好几届,貌似成绩还挺不错,至少综合成绩是胜多负少保本以上,这在当年也算是牛逼了。

    张九段不仅牛逼,李襄屏还认为此人很有内秀,更加有自知之明。他应该很早就懂得“围棋其实是天才之间游戏”这个道理,因此在意识到自己天赋并非顶尖的情况下,他在自己职业生涯最巅峰期急流勇退,转而进入人民大学去学习。

    他学的是历史还是哲学李襄屏倒是记不清了,只不过在学成之后,他就重新回到中国棋院进入管理层,目前也算是棋院管理层的中层了。其他不用多说,至少人张九段对自己个人的人生规划,李襄屏认为是做的相当不错。

    第二天,等李襄屏和张九段在机场汇合后,却意外发现同行的不止他们两个,还有“围棋天地”的张大记者等在那里。

    因为张大记者算是自己父亲的朋友,所以李襄屏很客气的和他打招呼:

    “张老师,你也去日本呀?”

    张大记者呵呵一笑:“是呀,托你襄屏的福,我也捞到一次去日本出差的机会。”

    李襄屏听了稍微有点意外,要知道现在才02年,整个国家的经济虽然在蒸蒸日上吧,但整体上还真不算富裕。

    举个简单例子,在真实历史中,我们国家的GDP,要到明年时候才达到日本的三分之一,而日本一个东京湾城市圈,其实就占了日本GDP的三分之一。

    换句话说,咱们整个国家的GDP ,要到明年才刚刚赶上东京一个城市。

    这在后世看来当然是难以想象的,谁能想象短短10多年间,别说是一个东京湾了,哪怕是整个日本,他们整个国家的GDP体量也才只有咱们国家三分之一多一点。

    所以李襄屏一直觉得,在有的时候,现实还真的就是比文学作品更夸张。

    就拿咱们国家几十年的发展来说,假如有一位网络写手穿越回上世纪八十年代,假如那个时候也有YY的话,这位网络写手也不用展开什么想象力,就把国内发展的真实情况如实写出来。

    李襄屏可以保证,那么这部肯定会被那个年代的很多人狂喷,认为这也太小白太YY了吧。一如在现在这个时候,假如李襄屏跟别人说,只要区区10多年时间,围棋AI就会面世,并且那个时候的围棋AI会吊打人类。那么李襄屏可以保证,其他人是什么反应不好说,但自家老头子的第一反应呢,他肯定是第一时间把自己送到医院去。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李襄屏才对张大记者的随行稍微有点意外了,杂志社那种单位大家都知道,虽然饿是饿不死,但绝对不是什么财大气粗有钱的单位,并且现在才半决赛,这个时候就派个记者去现场观战,那这已经算是对李襄屏非常看重了。

    “你是谁?你可是堂堂“绝艺”呀,现在更是肩负着中国围棋的最大希望,那么此围棋天地把他们的首席记者派出来很正常嘛。”

    张文东九段在旁边这样点评道;“从今年已经展开的世界大赛情况来看,马老师已经老了,集中精力突破一个比赛也许还有可能,但指望他全面开花,这显然已经不现实,而除了马老师以外,常浩给人的感觉总像是差一口气,古大力和孔二杰他们又还没有真正成熟,所以襄屏。。。。。。”

    说到这张九段顿了顿:“虽然你年纪还小,按理说不该让你来挑这份重担,但现在的真实情况,那还真是你在挑起中国围棋的大梁,那么围棋天地这次让张大记者随行,这当然一点也不奇怪。”

    “哈哈您可千万别这么说,”李襄屏打个哈哈:

    “我说张老师,您这样说可不对,尤其是这个时候说更不对,你这分明就是增加我的思想负担嘛。”

    “是,如果是别的棋手的话,那我保证不会在这个时候说这话,”张文东九段笑着说道:

    “但是你李襄屏是谁呀?我是早就看出来了,你小子的心脏要比一般人大一倍,比赛越大你越来劲,对手越强你越发挥,怎么样襄屏,这次再次面对韩国小李,你已经做好了准备没有?”

    李襄屏听了呵呵一乐,他心说我这可不是心脏比别人大一倍,真实的情况,应该算是我这有两个心脏呢。不过对于张文东后面的问题,李襄屏却没有办法回答了。

    因为自从老施跟他说,他这次准备了一点“新功夫”之后,李襄屏自己也很期待,并且为了保持那么一点点新鲜感,这次连他自己都没有询问。

    “呵呵保密。”

    到了最后,李襄屏只能来上这么一句,而张文东看他笑盈盈的样子:

    “呵呵,看来襄屏已经胸有成竹了嘛,那就好那就好,那咱们到时比赛中见。”

    一路无话,一行人很快抵达本次比赛的比赛地点。

    “富士通杯”的半决赛通常放在日本本国除东京以外的城市举行,要么是大阪,要么是名古屋,这也是这个比赛的惯例了,而这次的比赛就是在大阪举行。

    由于到了半决赛之后,所有日本棋手都已经出局了,这让东道主稍微有点尴尬的同时,接待方面自然也是一切从简,比如这次,最起码少了以往的那种仪式感。

    而李襄屏对此当然无所谓,反正在他看来,只要赛前说好的比赛奖金不会少就行,更何况他现在最想知道的,那还是老施的“新功夫”呢,因此在这些方面他根本就不在意。

    闲话少说,比赛日子很快到来,等到他和李世石走进对局室,通过猜先,李襄屏猜到了黑棋,这就让李襄屏更期待了。

    虽然说在黑帖6目半的规则下,执黑执白其实都差不多,不算某一方特别有利,不过老施不是说他有“新功夫”吗?而下围棋的时候,先手一方更容易贯彻自己的意图,这倒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所以李襄屏认为,既然猜到了先手,那就应该更容易看到老施的“新功夫”。

    那么李襄屏到底看到了什么呢?

    按下李襄屏在对局室看到的不提,先说说隔壁观战室的情况。

    在比赛刚开始的时候,现场观战室那是相当冷清啊,想想这种情况也很正常,先不说半决赛已经没有日本棋手的身影了,只要想想这是大阪,属于日本的关西地区,是日本“关西棋院”的总部所在地。

    而在围棋界,日本棋院和日本关西棋院的矛盾可以说是众人皆知,那么在这个地方举行比赛,观战室的冷清实属正常,比如在比赛刚开始的时候,除了比赛主办方必要的工作人员,中韩领队以及中韩的随行记者,几乎就看不到其他日本棋手的身影。

    然而在日本时间上午10点一刻左右,也就是在比赛刚刚开始15分钟左右,情况却出现了一点改变,有一位日本围棋界的老前辈来到现场。

    而此人一到,无论是日本围棋界人士,还是中韩围棋界人士,都纷纷走上前毕恭毕敬的打招呼:

    “坂田先生,您今天怎么过来了。。。。。。”

    没错了,来着正是日本棋坛一代大豪坂田荣男,曾经威名赫赫的“剃刀坂田”。

    坂田荣男在围棋界到底什么地位?记得在早年的时候,那时候韩国老曹已经功成名就,成为韩国的“围棋皇帝”,就在那时曾有记者问他:你认为古往今来谁的围棋天赋最高,对此老曹倒是没有犹豫,他毫不犹豫说是吴清源先生,并且说他只看吴先生的棋谱,就能感知吴先生就是第一。

    等到记者问老曹谁是第二的时候,这回老曹倒是沉吟良久,他最后说道:

    那应该还是坂田先生,鬼气森森的坂田先生。。。。。。

    虽然这只是老曹的一家之言,然而从这也能够看出,坂田荣男在日本棋坛乃至世界棋坛的地位。

    坂田先生现在早已经年过古稀了,不过看上去精神矍铄红光满面,他一边回应众人的招呼,一边乐呵呵的解释道:

    “呵呵,我正好在大阪度假,这不听说中国出了位不世出的围棋天才,而他正好在这下比赛吗,所以我特意过来看看。”

    众人听了面面相觑,“剃刀坂田”竟然是专门来看李襄屏的棋?

    也正好就在这个时候,第一张棋谱传到观战室,有很多人看过之后都笑了。其中有一位日本工作人员更是跟坂田先生说道:

    “看来冥冥之中有天意啊,这位中国天才少年真给面子,他竟然用上您最喜欢的开局。。。。。。”


………………………………

第一五一章 以彼之道 还施彼身

    比赛刚刚开始不久,等大家看过施大棋圣的开局之后,不仅研究室里开始议论纷纷,坐在对局室内的李襄屏同样也乐了。

    “三三开局”!老施选择了两个“三三”开局。

    请注意,这可和之前的“星位点三三”不同,由于这盘棋是老施执黑,他是开局就直接布下了两个“三三”。

    “老施之前吹嘘了那么长时间,难道这就是他准备的什么新功夫。。。。。。。”

    说句实在话,当李襄屏看到这个开局之后,他在稍微觉得有点意外的同时,心里也微微有点失望。

    李襄屏的微微失望当然很正常,因为这样的开局并不符合他的期望值呀。在围棋中,“三三开局”虽然没有“星位开局”和“小目开局”那么常见,但毕竟也算围棋三大正统开局之一………………

    比如后世的围棋AI,在李襄屏所见过所有围棋AI的开局中,那只有“星位开局”,“小目开局”和“三三开局”这三种,而在人类棋手对弈还能见到的“目外开局”,“高目开局”或者是更少见的“天元开局”,这在围棋AI的棋谱中是见不到的,即便是让子棋中也完全见不到。

    考虑到围棋AI并没有“趣向”这种概念,那么就可以这样认为,至少在围棋AI看来,只有前面三种开局才算是围棋的正统下法,其他开局只能称之为人类的“趣向”。

    现在老施选择了一个还算正统的下法,这当然让原本充满期待的李襄屏稍稍有点失望。

    李襄屏的失望可以理解,他的稍觉意外当然同样也很正常,说实在的,他在赛前想过很多老施可能的“新功夫”,然而却还真没往这个方向想。

    要知道老施可是中古棋棋圣,而中古棋是根本没有“三三开局”的,对子棋下“座子”,让子棋起手“目外”,这几乎是中古棋的标配。

    施大棋圣现在虽然跟随自己穿越到现代了,然而在他以往的对局中,如果不算那种“星位点三三”下法的话,李襄屏还从没见他采用这样的开局。这就是李襄屏觉得意外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除了老施自己以前没下过,其实在如今这年代,也就是韩国围棋崛起这些年间,“三三开局”也已经非常罕见,尤其是在重要国际比赛中,这种下法几乎已经到了销声匿迹的程度。

    说到这要插一句题外话了,“三三开局”虽然在如今这年代已经罕见,然而在过去的岁月,这种下法可是一度非常流行,李襄屏甚至认为,只要好好梳理一下这个“三三开局”的变迁,就能从另一个角度看清人类围棋发展的脉络。

    由于中古棋是没有“三三开局”的,所以这里就按下不提,单从日本发展起“小目围棋”开始说起。

    在日古棋时代,准确的说,是在吴清源先生和木谷实先生开创“新布局时代”之前,日本人同样是不下“三三开局”的,这步棋甚至被他们列为禁手,被称作是什么“鬼门关”。

    又要插一句题外话了,说实在的,李襄屏一直搞不明白日本人的这个脑回路,一种普普通通的开局下法而已,这怎么就成什么“鬼门关”了?

    是这种下法不够礼貌?体现了对长辈的不敬?这种说法好像有点不太成立,毕竟开局“三三”不是起手“天元”,假如是起手“天元”的话,那可能还更好理解一点,这种下法倒是还有一点挑衅的意味,可以看成一种不礼貌。

    然而起手“三三”的话,李襄屏实在看不出这有什么不妥。

    除了这种说法之外,另一种说法是“三三开局”的后续变化异常复杂,年轻棋手不好掌握,因此当年轻棋手刚开始学棋的时候,先生就会把这步棋列为“禁手”,不推荐年青人采用。

    说实在的,李襄屏认为这种说法同样不能成立,稍微懂点棋的都知道,其实相比于其他开局,“三三开局”的变化算是最少的了。就拿人类创造的那么多围棋定式来说,“三三定式”别说是和“星定式”和“小目定式”比了,哪怕是和作为“趣向”的“目外定式”以及“高目定式”相比,“三三定式”都是远远不如。

    既然这样,“三三开局”怎么就成为禁手和“鬼门关”了呢?而且这一禁就是几百年,直到吴清源先生和秀哉的“世纪对局”之后,这个禁忌才算是正式打破。

    必须实话实说,不管别人怎么想,反正李襄屏是永远都搞不清这里面的逻辑,既然在逻辑上理解不通,那他当然只能归结于日本人奇特的脑回路。

    而拥有如此奇葩脑回路的人能下好围棋吗?李襄屏对此表示怀疑。

    回到“三三开局”的流行变迁,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么有趣,日本人把“三三”当禁手禁了几百年,可是等到吴清源先生把它“解封”以后,这个开局又突然变得非常流行。

    从坂田荣男到石田芳夫,再从石田芳夫到年轻时候的赵治勋,这几位棋手都非常喜欢采用“三三开局”……………这也就是今天当大家看到实战出现‘三三开局’后,大家会开玩笑说李襄屏这是在向坂田先生致意的原因了。

    又因为这几位棋手,他们分别算是日本围棋界二十世纪六十,七十,以及八十年代前期的领军人物和代表人物,那么在那几十年间,“三三开局”就成为当时世界棋坛最流行的主流变化之一。

    而这种流行趋势却是被韩国棋手给阻断,由于韩国棋手的代表人物,从老曹到大李,然后又从大李到小李,他们几位基本都不怎么下“三三开局”,又因为他们的水平很高,在真实历史中,他们算是代表了从八十年后期开始的世界棋坛最高水平,既然他们不下,那么这个开局自然就很快式微。

    在真实历史中,那是要等到围棋AI横空出世以后,由于围棋AI还是偶然会下“三三开局”的,再加上那步开局“星位点三三”,这才导致“三三开局”再次多了起来。

    这就是整个“三三开局”的发展史和变迁史。

    那么这样的发展和变迁说明了什么呢?不管其他人是怎么想,反正李襄屏个人是认为,围棋这种东西,那是真没有什么“进化”的,也不存在什么“技术积累”,有的只是“势利”而已。

    决定一种下法流不流行,绝不是因为大家对这种下法的认识提高了,理解更深刻了…………唯一的原因,只是当时水平最高的那位是这样下,他喜欢这样下,所以大家就跟风,并潜意识的把他的下法当成判断优劣的标准,仅此而已。

    在比赛刚开始的时候,当李襄屏刚看到老施布下两个“三三”,他就在那里浮想联翩啊,并且一想还想了这么多。

    这种情况当然也算正常,因为前面已经说了,相比于其他开局,“三三开局”算是所有开局中最简单的一种,而之所以说它简单,这是因为相比于其他开局,这种开局比较纯粹,它容易形成一种比较单纯固定的格局……………既然开局就两个“三三”了嘛,那么毫无疑问,“黑棋取地,白棋取势”的格局基本就会成为这盘比赛的主基调了,即使两位对局者想做出修改和调整都不太可能。

    老施既然开局抢了两个“三三”,那么在之后的进程,他就不太可能会去围大模样了,他连想都不会往那个方向想。

    同样的道理,李世石既然见到对手连续两个三三开局,他这个时候也不太可能会去拼抢实地了………要知道他这盘棋可是执白,如果跟在对手后面亦步亦涉的话,这在围棋中当然不会是什么高明的策略,很容易被对手牵着鼻子走。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李襄屏一看到老施两个“三三”出手,他就知道这盘比赛的大格局已经形成,他也有空在开局时候就在那浮想联翩。

    那么老施今天为什么突然想采用这样的开局呢?说实话在最开始的时候,李襄屏并没有去深想,不过随着棋盘上的棋子增多,尤其看到在随后的进程中,老施拼抢实地的态度异常坚决,甚至在两个局部,他为了拼抢实地,还不惜让自己出现两块孤棋。

    渐渐的,李襄屏认为自己看懂自己外挂的意图了,而在猜到老施大致的意思后,李襄屏心里又乐了:

    “嘿嘿,传说中的“先捞后洗”呀,那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没想到浓眉大眼的施大棋圣,居然也会采用这种土得掉渣的下法,不过话说回来,用这种方法来对付小李的“僵尸流”,貌似应该也是可行呀,按照今天这局势发展下去的话,小李应该是没有机会施展“僵尸流”了,与此相反,倒是黑棋在后面会面临治孤的问题,老施倒是有可能下出“僵尸流”,那么今天这盘比赛,算不算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呢?

    是的,当时间来到中午封盘时候,李襄屏虽然并不认为黑棋的形势已经占优,但他认为老施的策略还是比较成功。

    施大棋圣的意图很明显:他今天就是想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那么今天这盘棋会下成什么样呢、棋局还在一步一步继续。


………………………………

第一五二章 高明策略逼出败招

    到中午封盘时候,老施和李世石的比赛总共下了50手棋左右,这时全局的大格局也已经形成,是那种典型的黑棋取地,白棋取外势格局。

    而在中午休息期间,李襄屏虽然并没有和自己的外挂进行过多交流,但他自认为已经读懂老施的总体构思了,并认为他今天采取的策略相当不错。

    是的,李襄屏确实是觉得老施今天的策略很对头,尤其是对付现如今的李世石,那么这种策略可能就更加行之有效。

    虽然这种策略其实非常寻常,寻常到都已经烂大街的地步,尤其是到了后世以后,在10位年轻棋手中,倒是有8位最喜欢也最熟悉这种叫做“先捞后洗”的套路,然而李襄屏还是认为,要对付这年头的李世石,那可能还是这种最寻常的套路最为合适。

    李襄屏为什么会这样想呢,这就要从李世石的棋风特点说起了,尤其是这年头他的棋风特点。

    为什么一直要强调“这年头”?因为现在的李世石也才刚满20呀,他虽然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声名鹊起,并且在真实历史中,他就是在今年夺得这项“富士通杯”冠军,从而正式成为世界棋坛超一流棋手。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现在的李世石其实还远远称不上成熟,他技艺远没有大成,行棋的合理性更是远不如后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