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嫡女医道-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付的。
昕儿当却笑了起来:“我们富春宫的锦宁姑姑,是从来不夸人的,看来,郑公公倒还真是有才得很……”
董妙文耳中听到她们的谈话的腔调,能感觉得出来,这郑公公像是与锦宁姑姑和昕儿有些熟悉感,所谓熟不拘礼,便在谈话之间,开些玩笑的话。
“哪里话讲,锦宁姑姑的夸奖,我职小人微,可是承受不起……”郑公公笑着冲锦宁姑姑回话道,但随即又接着冲董妙文解释道:“原本我们御药房,所制的碗都是些专门订制的,但这些青花碗的烧制方法和所用材料却有很大的区别,比如要是宫里主子病了,都要用上好的药碗来盛,并送过去给宫里的主子们服用,而不同宫里的嫔妃,所用的碗表面的图案都是一样的,但上面提的诗句,却都是每个宫里不相同的,这样可以便于分辩出哪个药碗是哪个宫中的妃子所用过的,而且,这药碗年长日久地沾了药性,若是轻易就弄混了,万一造成药材相克的事,会出大事来到大唐的村官全文阅读。”
董妙文虽然不知道,这碗和碗之间混用,倒还有药性的冲突,她还是第一次听说,虽然她觉得有些不可信,但随即想到,这不同的诗句的药碗,分别送给不同的人服用,便马上想到,自己前几次服药的时候,是不是所用的碗,都是这句话?
若真是照郑公公的话,那句“漫风浮动千堆雪”的七绝,只是她专用的药碗,而这两天送药来的人;不正是郑公公么?
董妙文此刻开始,偷偷地打量着郑公公,想从他那幅看似平庸的样貌里,找出些与众不同的东西:“郑公公倒是对药理很是精通么?原先我只知道药材有十八返一说,今天我还是第一次听说,用相同的碗,会便药性相克。”
郑公公见董妙文一幅不相信的神情,马上就严肃了起来,一幅确有其面的语气,说道:“不瞒董大夫,我自来了御药房当差,倒是听过一些老公公说过,这药用得好,就像是有了灵魂似的,可以便病人被治好,药材在我们原来的家乡,与是属于灵物,所以在下以为,这老人说的话,还是有些道理的……”
郑公公说的这些,有些神神怪怪的话,董妙文倒是不以为意,做为一个医者,她更关注的不是这些所谓的灵魂附着,最终能治好病人的,就是好大夫和好药材。
郑公公见董妙文一时没有回答,便马上笑了笑,接着又向她说道:“这药碗还有一个神奇之处,不知道董大夫发现了没有?”
董妙文看了看托盘上的那只碗,心里想;不过是个青花碗,担这只像是烧制得还不错,但她却一点也看不出来,这里有哪像是神奇的样子。
“董大夫,我来指给你看。”郑公公走到桌边,伸手拿起那只药碗,把碗送到董妙文的面前,指着上面那一行小字说道:“上面的这句话,若是遇热,便宜会消失,遇冷字迹则会显现,这是专门给宫里官窑特制的秘技……”
董妙文马上睁大眼睛;看着郑公公所指的位置,当即有些吃惊,她倒是听说,现代有人利用冷热的原理,会利用化学的一些物质研制出新产品,毛巾上,印花上,有的遇到水,就会显示出新的图案,还有遇到冷热,也会有类似的现象,难道这个时空,也有人发现了这个方法?
董妙文当即好奇心大起,郑公公见她觉得有趣,便笑着把碗递给董妙文。
董妙文见到碗已经送过来,条件反射地用手去接,在她接的时候,郑公公的身子挡住了锦宁姑姑和昕儿的视线,等郑公公把碗奉上之后,董妙文发觉,这碗底像是也同时送过来一个异物,而她摸着大小,像是一个折叠起来的纸条儿。
董妙文马上由里狂跳了起来,没想到,面前这个外表普通,性格普通,表现普通的郑公公,居然真的不是个简单的人。
董妙文有些发愣地,抬头看向郑公公,而郑公公看着董妙文的眼睛,突然闪过一丝精光,他看了看董妙文,又眼里含着深意,看了看她手里的那只青花碗,像是告诉她什么。
而此时,锦宁姑姑和昕儿一直都是她的身边,在她们看来平谈无奇的动作,根本没有任何怀疑。
而此时的董妙文,手里拿着这只青花药碗,面上不露一丝痕迹的模样,假意反复的看了看,点点头,惊讶道:“不怪是宫里的东西,这可比我见过的都珍贵许多。”
然后,董妙文又说了些感叹的话,想到手里的这张纸,她在放下碗的同时,小心的藏到了袖子里。
在又扯了几句话之后,郑公公很有眼色的告辞,董妙文让锦宁姑姑送他出去,又对昕儿说,她有些乏了,想要小睡一下,等她们走了之后,董妙文这才起身,拿出刚才郑公公偷偷塞给她的纸条,打开,想看看里面写了些什么。
………………………………
第348章 出言胆大
“大胆!放肆……”
汤皇后一脸怒容的看着董妙文,喝道:“太后娘娘的身子何等的尊贵,岂是可以随意暴露?你可知罪么?”
董妙文见汤皇后高声斥责自己,马上便退后一步,跪倒在地说道:“皇后娘娘请息怒,请太后和皇后娘娘先听小女一言,若小女言说之间有半点不实,再治小女的罪也不晚。”
汤皇后见董妙文一脸恭敬地跪在地上,冷哼一声,然后抬头,看了看被扶着坐起的崔太后,说道:“此事还要太后才能定夺……”
熙王妃自刚才听到董妙文的这句话,也有些呆愣在那里,她知道宫里的规矩,在这宫里,除了圣上就是太后最为尊贵了,董妙文居然提出这样的要求,提出让太后脱衣这样放肆的话,弄不好,这便是大不敬的杀头罪过。
“母后……”熙王妃知道,她此时必须出言为董妙文求情,人是她举荐来的,若真是董妙文被治了罪,她也脱不掉干系:“此女说话确实放肆,惹得太后生气了,只是,此女之前给我看过症,倒也是用心医治,如今她说出这样的话,不如……不如听听她说的是不是有道理,再治她的罪也好?”
汤皇后站在一边,看了一眼熙王妃,面上有些不愈:“熙王妃为母后的病,也确实是想出力,只是,这民间的女子确实太粗鄙随意了些,熙王妃带进宫之前,应该好好教导一番才好最后猎人全文阅读。”
汤皇后虽然在孔淑妃面前,与熙王妃刻意交好,但现在她觉得董妙文说出这样放肆的话,她做为后宫之主再不说话,倒真是没有了规矩,再者。自己之前也帮着董妙文说过些好话,她也怕崔太后此时生气怪罪,自己也许会被连累,所以,她便端出皇后的身份,对董妙文斥责起来。
熙王妃见汤皇后这么说,脸色微变,只得压低了声音道:“确实是我考虑不周,还望母后和皇后娘娘息怒……”
此时太后寝宫里,气氛有些紧张得透不过气来。而太后宫里的宫女太监们,也是大气不敢多出,生怕一个不小心。波及到自己的身上。
“好了,不过是看个病罢了,先听听她到底是什么道理。”崔太后接过宫女月蓉奉上的一杯茶,轻吟了一口,然后抬头看了看。一脸怒意的汤皇后,颇有些尴尬的熙王妃,最后又看看了跪在地止笔直的董妙文,嘴角淡淡一笑,缓慢地说道。
“太后娘娘英明,感谢太后娘娘不罪之恩。”董妙文跪在地上。听到崔太后的话,马上嗑起头来。
董妙文早就知道,自己说出的这话。必定不会被人接受,虽然都是女子,但毕竟宫里的女子,不与民间的女子相同,不光有好多规矩和礼法。更兼这些女子都是皇家的身份,高高在上的人。民间女子听了,都不一定会坦然接受,更何况是这宫里的女人,接受度会更低。
但做为医者,不仔细查看患处就随意开药,这便是妄顾他人的性命,董妙文虽然在开口之前,心里也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说出了口。
汤皇后见太后没有怪罪的意思,心里倒也放了下来,瞟了一眼跪在地上的董妙文和一旁的熙王妃,然后走上前,来到了崔太后身前,恭敬地亲手接过崔太后刚喝完水的杯子,放到一边宫女端的托盘上,随后站到了一边不再说话,她心里想,在这宫里明哲保身,我虽之前帮过你,但也不能连累到我才好。
熙王妃见太后说话的口气,不像是很生气的样子,心倒也放了下来,然后,她给董妙文使了一个眼色,让她好生回话,不要惹脑了太后娘娘,董妙文见熙王妃冲自己使眼色,便微微的点了点头,让她放心。
董妙文跪在地上,语气缓慢且吐字清晰地朗声道:“所谓行医者,望闻问切,医书里有云:视其外应,以知其内,则知所病矣,小女刚才为太后娘娘虽然诊过脉象,也大概略知此症的一二,但小女想,因太后娘乃是万金之躯,何其的尊贵,若是只知一二便要为太后娘娘诊症开方,确实着实的不妥,小女是为了太后这病症的早日痊愈,所以才斗胆出言,还望太后和皇后娘娘体恤……”
董妙文说这话的时候,言语之间真诚无比,脸上的表情也是万分的执真,让周围听到此话的人,也不由得微微点点头,表示此话确实有些道理。
“这么说,你倒是真有些忠心了……”一旁的汤皇后小声的说道。
汤皇后虽然刚才极力撇清关系,但听到董妙文这么说,仔细想了想,听她说话这个口气,像是确实有些道理,又想到之前,她和赵太医打赌的事儿,知道她医术上确实不俗,想到万一真的把太后的病治好,太后自然要常识她,那自己刚才斥责她了一大通,倒有些显得太过了,想到这里,汤皇后的脸色也缓和了下来。
董妙文见这位堂堂的一国之母,一会一变的样子,真是个墙头草,心里真是翻起了白眼儿,但她脸上却一点也不敢表现出来,而且,还一幅受宠若惊的样子。
“皇后娘娘说得对,小女确实是忠心为太后娘娘着想,所以才敢斗胆出此言,还望太后娘娘明鉴呀。”董妙文说完此话之后,马上低头叩拜在地,一幅忠心不二的表现绯闻前妻,宠你上瘾。
“母后,这……”汤皇后自己当不敢作崔太后的主,只得望着崔太后,请她定夺此事。
崔太后没有马上同意,而是饶有兴趣的接着追问道:“你这话虽然听着有些道理,只是,之前太医院的太医也来为哀家看过症,却都直接开药,只有你却为何提出要看?难道是你的医术不精么?”
崔太后这话里,明显有一层意思,是想让董妙文自己说,她这医术到底是好还是坏,太医院的太医们,都是直接开方抓药,而董妙文却不能像太医那样,还要亲眼看?明显是诊症水平高下不同。
董妙文见崔太后追问自己这个问题,便马上自信地回答道:“岂禀太后娘娘,小女不敢说自己医术如何的精通,更不敢说自己比那些太医强,只是各人有各人自己看症的方法,小女既然能提出这样的方法,自然也有看症的信心,敢问那些太医院里的太医们,有哪个人为太后娘娘治愈了?”
熙王妃听到董妙文这话,不由得手心里又捏了一把汗,她之前真没看出来;这个董妙文的胆子也太大了,在太后娘娘面前,居然敢这样大胆编排起太医院的那些太医们了,她转头向太后看去;心里暗自祈祷,董妙文这话,千万别惹恼了太后才好。
汤皇后也没想到,刚被自己斥责完的董妙文,居然敢太后娘娘面前,如此的托大,真是……,汤皇后瞥了跪在地上的董妙文,这个小女子,真是不知道死活。
“哈哈……”崔太后听完董妙文的话,不怒反笑了起来。
崔太后这么一笑;反倒把身边的汤皇后给笑得莫名其妙了起来,但看着太后笑的样子;不像是恼怒的样子,也就陪着一起笑,只是笑得有些不明所以。
“你还真是大胆,这么多年来,还真是头一次遇到你这样的女子,难道你就不怕死么?”崔太后笑完之后,表情开始严肃了起来,她说这话的时候,神情里带着些威严。
董妙文听完崔太后的问话,马上微微抬起下巴,字字珠玑道:“小女为了给太后娘娘治好这顽症,不怕死!”
“好吧!我且信你一回。月蓉。”崔太后盯着董妙文一会儿;见她还保持着刚才的神情,一点惊慌的模样也没有,良久,崔太后这才点点头,冲身边的贴身宫女月蓉使了个眼色。
宫女月蓉马上会意,走到离床不远的处,指挥着太临宫女,搬来了一个雕漆螺钿镶嵌的硕大屏风,命人摆到了太后的床边约两米处,把这边遮挡得严严实实的。
董妙文起先这么对崔太后说话,也是拼着大不了一死说的,反正之前已经提出要太后脱衣侦看的事,也算是破了宫里的规矩,若真是太后有心治自己的罪,怎么都是一死;不如胆子再大些,唬住了人再说,至少自己还存活的机会。
“多谢太后娘娘体恤小女。”董妙文自然马上谢恩,谢太后没有当场把她乱棒打出的恩。
董妙文马上站起身;掸了掸身上的灰尘,理好衣裙,准备等太后在屏风后传自己进去。
汤皇后站在崔太后的床边,看着宫女太监们把一个硕大的屏风摆到了眼前,当即有些傻了,她没想到,太后娘娘还真是依了董妙文的要求,真就要脱衣让董妙文来看。
“皇后娘娘,请……”宫女月蓉见汤皇后站在太后的床侧,一幅有些震惊的样子,马上走过来,轻声冲着汤皇后说道,打算把她请到屏风后面去。
汤皇后听到有人叫她,这才看清眼前是月蓉,听到月蓉的话,马上醒悟过来,自己在这里看太后娘娘脱衣,确实不妥,马上退步走到屏风后面,与熙王妃站在了一起。
“她真有这个本事么?”汤皇后侧了一下身子,轻声在熙王妃耳边问道。
………………………………
第349章 圣上驾临
熙王妃此时心里也正打鼓,她虽然知道董妙文医术不俗,从她能把自己父亲高太傅的病治好,又把自己的身子调理了这些日子,不光如此,如今自己怀上了盼望多年的孩子,想到了这里,熙王妃坚定地点了点头。
“放心,此女确实是有高超的医术……”熙王妃说这话的时候;心里虽然不是百分之百的确定,但想到,董妙文是她给举荐进宫的,就算真是到时候没治好太后的病症,此时,自己她要撑住这个面子。
汤皇后听熙王妃说话的口气,如此的气定神闲,柳眉一挑;看了看熙王妃,想到若真像熙王妃说得这样,这个董妙文治好了太后的病,那将来熙王妃肯定会受到崔太后的看重,那自已说不定会往后排了,同样为崔太后儿媳的汤皇后撇了下嘴角,心里有些不舒服了。
不提熙王妃和汤皇后在屏风后各怀心思,先说屏风这一边,宫女月蓉帮着崔太后脱剩下最里面亵衣,然后外面披了件软绫绣缎的衣服,又把身子转过去,这才把董妙文叫了进来。
董妙文低垂着头,一脸恭敬的转到屏风的后面,抬头看到宫女月蓉冲她招手,便马上来到了床前。
月蓉见她站定,便把崔太后披着的白衣微微褪下了一些,让董妙文近前查看。
董妙文凑到床前的近处,看了看崔太后的背后,沿着她的后脖梗正中的下面,脊柱的位置处,有微微肿起的且不规则的起伏的疙瘩,而这绵延的起伏状隆起,一直是沿着脊椎向下,快到腰间。
董妙文皱了皱眉,看到眼前这样的景象。感觉崔太后得的这个病,比她想象中难治。
“太后娘娘,若是我按到哪里,您觉得不舒服,就告诉我。”董妙文伸出手指,轻轻碰触,小心按压着太后娘娘的后脊背处,一边轻按,一边说道。
“哎,这里。还有你刚才按的这里……都痛……”当董妙文一边轻按时,崔太后会依照她手指的起伏,说出自己的感觉。
半晌之后。董妙文这才看完了太后的病症,就忙站到了床边。
宫女月蓉马上伺候着太后穿衣,没一会儿的工夫,崔太后穿着停当,此时;她抬眼看到董妙文。正在她的床边出神,像是在思考着什么事儿。
“我这病,你到底治不治得?”
董妙文听到崔太后的问话,马上垂手回道:“小女刚才为太后娘娘看过患处,只是觉得太后娘娘得的此病,有些难办……”
崔太后嗯了一声像六哥一样活着。沉声道:“你刚才不还是很自以为是的说,可以为哀家治好此症么?为何刚看完,就说难办了?你才刚的话。不会是信口雌黄吧?你可知道,欺君之罪可是什么下场么?”
董妙文整个脸都垮了下来,她当然知道,所谓欺君之罪,可谓是万恶不赦之罪。再加上各种恐怖的致死手段,都是各种折磨。她如何不知道呢?
只是,这太后的病症,以她现在的医疗手段来说,确实有些难治,但也不是不治之症,但若想真治好了此症,就得开刀根治,只是这开刀……
董妙文想到这里,身上不由得一个激灵。
刚才她只不过提出,让太后娘娘脱下衣服,自己看看患处诊症,都被皇后娘娘的一通斥责声连连,若是现在自己提出要在太后身上动刀子,只怕自己当场就会被拉出去掌毙不可。
此时的董妙文,真是不知道如何回答了,若是自己说实话,只怕自己也活不成的,但若是自己说没法治,那刚才自己夸下了海口,定然把惹恼了太后娘娘,这真是让她进退维谷。
“小女知罪,但小女还有话要说……”董妙文马上跪倒在地,伏着身子低着头,小心的回答,但她的脑子里在不停的转着,想找些更合适的解释给太后娘娘听。
崔太后此时脸上的表情,威严庄重且还有些怨恼之气:“你还知道自己有罪?你刚才不是说,可以为哀家根治好此症么?怎的这才半柱香的时候,就难办起来了?难道你这是想藐视皇家么?”
“借给小女几个胆子,小女也万万不敢如此造次。”董妙文马上一脸冤屈道:“只是,小女若是说出能根治此症的方法,只怕太后娘娘就要当场治小女的罪了。”
“怎么,你到底能不能治好母后的病?难道你刚才的话都是信口雌黄?”汤皇后气急败坏的声音,从董妙文的耳畔传来。
原来,汤皇后和熙王妃一直在屏风后面,静静地留意另一边的动静,当汤皇后听到董妙主说得这话;马上就忍不住让人宫女和太监,把刚才的那个硕大的屏风给搬走了,急步上前质问董妙文。
董妙文当然不能说自己在说瞎话,她心里想;这病本来就是可以治的;只是治疗的方法,你们定然是不能接受得了的。
董妙文苦着一张脸,忙辩解道:“皇后娘娘,这都是误会了,若说此症,确实也可以治,但是那医治的方法,若是真说出来,许是太后娘娘会怪罪于我;所以……”
“能治?”汤皇后听完董妙文的话,顿了一下,然后又说道:“那你还不快把医治的方法说出,也好马上去宫里御药房里去抓药呀,宫里的御药房有全京城最好的药材,你不用关心银子,只管说什么药材便好。”
汤皇后一幅财大气粗的样子,处处显示自己如何关心太后娘娘。
“只是……,只是小女说出来,还望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能免我出言无状的罪过。”董妙文自刚才的经历后;此时就学得乖多了,与其说了惹恼了人;不如事先就讨个免罪的懿旨。
崔太后刚才还有些气恼,但现在董妙文一说,便马上有些迟疑的看着她,挑着眉说道:“你这法子到底是什么?却要如此神神秘秘地啰嗦半天……?好吧,哀家先恕你无罪,你现在快说出来。到底是什么办法可以根治?”
董妙文见崔太后提前赦自己无罪了,便心里松了一口气,说道:“若知道是什么办法,那还要先从太后娘娘得病的起因开始说起。”
董妙文一脸耐心地给崔太后,讲解起她的这个病症。
原来,崔太后得的病,是脊柱结核脓肿,以她初步判断;应该是之前太后娘娘在先皇去世的时候;因为太过悲痛,所以病后郁结,又加上身子受了寒气爹地强悍,天才宝宝腹黑妈全文阅读。高烧不断,在这个时代,却根本没有抗生素。只能靠草药治疗。
虽然太医们给太后的发烧治好了,但因为下药的时候,怕药量太猛,伤到太后娘娘的玉体,所以都用得和缓的药。一点虎狼之药都不敢用,最后导致,病情没有彻夜治好,而之后;太后因为在为先圣守丧三个月,硬撑着身子去,造成抵抗力不足。最后,引起了真菌感染,导致出现脓肿的现象。
按理说。之后太医用药;就该以清毒的药材来把脓肿祛除,但太医们开的药,都只下了三成,根本只能减轻病症的疼痛,并没有抑制住病情的恶化;最后变得越来越严重。才成了如今这样的情况。
董妙文只把一些简明扼要的病理说出来,尽量都是太后和皇后都能听明白证汇。仔细地解释了一番。
崔太后听完,眉头也自然蹙在了一起,想到刚才她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