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网游之三国定鼎-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澄的果肉在那四分的果皮中间显得无比的饱满。
他把橘子分成了几瓣,直接塞给了云霆,又看了看贾诩,终究还是问道:“你吃不吃?”
贾诩刚想摇头,却被吃凤凰的蛤蟆把橘子硬塞进了他的手里面,等回过神来的时候,吃凤凰的蛤蟆已经开始吃起了橘子。贾诩笑了笑,朝着四周看了看,还是拿起了一瓣橘子送进了嘴里面。
甜,很甜。当牙齿咬下去之后,饱满的橘瓣整个在齿缝间爆裂开来,随之迸溅而出的是无比甜的汁水,充斥满了整个舌间的位置。那果肉,每一颗细嚼下去,就会再度爆裂出汁水。
在这种季节,吃橘子正好,就连一颗果核都没有,贾诩不由得想到。突然,他的眼神一凝,透过房间里一面打开的窗子,他看见房间子外,穿戴着黄色衣甲矗立在院落当中每一个关键位置的军汉。
他只看到了一角,可在心中却翻滚起了滔天巨浪。贾诩并不是升斗小民,他的见识也是有的,黄巾起义的消息他也曾经听说过,只是从未见过而已。可是现在,他却不得不发现一个悲哀的现状,不管他愿意不愿意,现在就见到了黄巾军!
再联想到云霆,贾诩不由得心中发紧,他这好像是被拉进贼窝了吧?不是好像,而是一定,贾诩不会相信一个护羌校尉莫名其妙的来到不知道哪里的黄巾军里面是要来清剿叛乱,他们之间没有一点关系才奇怪!再看看正在吃橘子的云霆,贾诩不得不向着两个方向联想,他是要让自己下不了贼船,还是要在之后将自己杀死?
任是贾诩智计百出,在此刻心中也不由得有一些忐忑。可是很快,他就明白自己的担心毫无意义,他现在就相当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云霆就是那拿刀的士兵,用脑的就站在动手的面前,脑子转得再如何的快,也捱不过手快的那一刀。
“怎么样了?”云霆问道,齿缝间里面还有些许的橘子果肉残留。
“你不知道?”张角反问。他手臂一挥,衣袖卷起,在其面前已经出现了一幅地图,地图上所标记的几个点,正是黄巾起义各州黄巾所发动的州府。
“我知道肯定不会好,可却并不知道究竟坏到什么地步。”云霆老实的答道。
是啊,黄巾只可能更坏,不可能更好。云霆对于文学有些研究,也看到过许多公元纪年的网络小说,里面有些主角回到三国,进入黄巾军里面,都是各种翻天覆地,打得汉室节节败退,收得各种名臣武将,打得曹操刘备哇哇大叫,还有美人为伴。
当时只是一笑,可直到云霆进入游戏当中。真正接触到这段历史的时候,才知道都是扯淡,完全是放屁。乱臣贼子就是乱臣贼子,在这个汉室威严深入骨子里面的时代,你凭什么让别人加入你所谓的起义军里面?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大义,占据大义!甚至他都不敢自己当皇帝,而把这个机会留给了他儿子曹丕!
在现在这个时候,谁打黄巾军,就是占据了道义,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赵子龙为什么会选择刘备?就是因为他认为曹操是个乱臣贼子。荀彧为什么被杀?就是他认为曹操有背叛汉室的可能。整个帝国的历史上下,各式的起义军,最终算是成功的只有个李自成,可那还是因为明军所有精锐都被女真给拖在关外,这才给了李自成机会的。结果呢?李自成不过是一个帮凶罢了,在这之后遇上女真军队,一触即溃,所换来的却是帝国屈辱黑暗的数百年!
说的太远都与现在的情况没有任何关系,云霆只能说一个现实,就是现在的黄巾军,所凝聚出来的只有毁灭,没有创造。所支撑那些底层士兵的,也不过是最简单的一点,他们要跟在大军后面,抢别人的钱粮,淫人家的妻女。这种人有何战斗力?一支军队,真正强大的并不是他们有多凶恶,而是纪律性,只有纪律性才能凝聚出一支百战强军。
而现在,黄巾军几乎是敌环伺周围,它的敌人几乎都是这段历史以后的弄潮儿。在这种情况下,有谁能够翻盘?能够带领黄巾军走出困境?
云霆不能,别人也不能。只要你黄巾军的身份暴露,不管是谁都不会来投靠你,还会人人都是你的敌人。就算你能够撑过这一段时间,可是在之后你就会发现一个绝望的事实,什么赵云关羽之类的超一流武将,什么曹操袁绍刘备的势力之主,都是你的敌人!
所以云霆才为什么说黄巾势力只会更坏,不会更好,只因为他前世有的那一段痛的领悟。在那时候,他还是靠着和董卓搭上关系,再通过献帝发布诏书认明他其实是汉室派去黄巾军当中的一颗棋子,这才终于洗白,可最后还是不免成为身上的污点,直到最后被各势力群起攻之。
因此,云霆拥有一世的记忆,却不会再选择走同一条道路。他可以痛快的承认,他怕,怕再历前世那段经历,怕众人离别!他或许感觉到自己身上有一种主角的气运存在,才能够重生而回,可是云霆却绝对相信,如果非要给主角起个等级的话,他是能够排在第三等级的,在他后面的是那些被作者几章就写死的那种主角。
如何不怕?
(本章完)
………………………………
第三百零八章 黄巾现状
“你看。”张角指向那幅悬在半空之中,无比清晰的影像。
影像上面,所浮现的几个州的轮廓,渐渐出现了两种不同的颜色。一种是代表着汉室的红,还有一种,则是代表着黄巾军的黄色。上面的黄色节节败退,红色的迅速扩散开来,扩散到一定的程度,才终于止住了蔓延之势,与所剩下黄色遥遥相对,持相峙之势。
到最后呈现在云霆面前的,是各州的黄巾军所代表的黄色正在逐渐往一个地方汇聚,那个地方,就是云霆现在所在的冀州。距离黄巾军起义已经过了几个月时间,这一段时间里面,黄巾军所取得的突然性的优势已经丧失殆尽,在汉军已经反应过来并且做出举措的情况之下,显得十分的无力。不仅是在装备上,还有在训练上,汉军都强过黄巾军太多。或许人数多也是优势,可是放在现在的黄巾军身上,却是劣势。
“我还是走吧,你们谈论的东西属于机密,还是不要让我这个外人了解为好。”贾诩突然出声道。他现在隐隐觉得,当初还不如就那样死了算了,要是有人知道他在这里,在黄巾军事败之后,他必然落得一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还要拖累老母亲和妻子,还有一双年幼的儿女,这却是他所不能允许的!
贾诩心中泛起苦涩,他哪能够猜测得到,堂堂的护羌校尉竟然与黄巾军有染?只是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却可以做一些切割,最起码是不要知道太多黄巾军的隐秘,让自己不受黄巾军的重视,事后脱身的几率也会更大一点。
至于黄巾军?贾诩从不认为他能够覆灭汉室,至少不是现在,汉室可还没有到真的日暮西山的时候,不是那么轻松就可以摧毁的,贾诩几乎已经看到黄巾军被群起而攻之,最后完全覆灭的下场。至于说他为什么不做忠臣之事?那自然很简单,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他贾文和现在已经不食君禄了,自然也不用去忠君之事。更何况,有用?
“不用。”张角出声阻止。
他仿佛看穿了贾诩的所想,继续道:“既然负狂带你们过来,那就证明你们也是可以信任的人。更何况我所说的一切,都不是那种足够杀人灭口的事情,也没有那一种事情存在。”
正在转身的贾诩身体一僵,又僵硬的把身体给转了过来。他那平淡无波的心中大概现在充斥着是一种莫名的情绪,想要怒骂出声,却又不得不悲哀发现大概自己运气太糟的原因,继而觉得有些绝望。
他其实很想说一句,我真的不是被信任啊,只是路上被人抓壮丁,然后看得顺眼就被征辟了!然而最终贾诩还是一句话都没有再说出口,老老实实的站着,既然人家觉得他可以信任,总不能转头去辜负人家的信任吧?这样一来,岂不是说明自己不可信任?
指着影像上面豫州的位置,张角开口道:“现在颖川战场,颖川黄巾军已经落败。二弟三弟正在率军回返冀州,不过究竟能够回来多少我也不确定,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这条回返之路必定不会平静,甚至已经有汉军在沿途设下了重重阻碍。”
顺着张角的手指,云霆和贾诩都看了过去,就看到代表豫州颖川的一块地方上,红色的区域正迅速的扩大,而代表黄巾军的黄色,则分散成了十数股,其中最大的一股回转的方向直指冀州。他们还可以看见,那些分散出去的黄巾军,或许是因为溃败,或许是因为其他原因,总之,在他们的身后都跟随着汉朝的火红之色,代表着正有汉朝军队正在追杀着这些溃军。
每一刻,影像上都在变化,映入云霆与贾诩眼睛里面的,是那些独立蔓延出去的黄色区域被逐渐的蚕食,并直至最终消失。即使并不能亲眼看到,可却能够猜测得到,那些黄巾军只怕是全军覆没了!
“正如你们所看到的一样,整个颖川战场已经崩坏,进军豫州,再下司隶也成为了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了。”张角叹息。
说来也奇怪,张角心中并无太多的怜悯存在,对于那些死去的黄巾军士兵也仅仅有一些愧疚。可能是见过的生死太多,多到他对于死亡已经麻木了吧?还是自己已经逐步接近死亡,在心中对于生死也并无太多的恐惧。可终究,那些信徒们,都是因为自己而死的啊。
张角胸中一阵翻滚,有一股腥气自胸腹前升起,在快要涌出咽喉的时候,却又被他强忍着吞咽了下去。只是整个口鼻里面,已经充斥满了血腥味。
不动声色,他的手又指向代表幽州的位置,那里有一股黄色浪潮正席卷而来,终点自然是冀州。在其身后的幽州,在一阵翻腾之后,恢复了火红之色,代表着幽州已经重新归入了汉军的掌握。
“在负狂你的提议之下,我已经让幽州黄巾军放弃幽州,前来冀州。现在看来,大概也算是及时雨了,没有将兵力放在与那些凶悍边军的厮杀当中,将其调回冀州,在现在汉军重兵集结冀州的时候,能够作为一支奇兵前来使用。”
“另外,南阳黄巾军已经攻略南阳失败,无法下至荆州。半仙已经率领南阳黄巾军北回冀州,相信应该来得及参与冀州大战。”
“北海黄巾军现在则在进攻北海,重兵围困之下,相信不久就能够破城。只不过……我心中却有不好的预感,大概似乎是什么变数正在出现一样?”
张角的手指在面前影像快速的点指着,最后直向西蜀的方向,刚刚伸出,就又收了回来。
“至于西蜀。”张角沉吟着,缓缓摇了摇头。
“张道陵一脉,虽与我同是道家,可却理念不和,并且张道陵之孙正在汉室刘焉手下效力,相必更不会出手相助了。”
“只不过,这些都不是我找负狂你来的原因。”张角微笑,抚手,面前的影像渐渐消失。
他认真的看向云霆,郑重说道:“我为送礼,也送麻烦,就是不知道负狂你敢不敢收了。”
(本章完)
………………………………
第三百零九章 贾诩之谋
“敢。为什么不敢?”云霆也笑了起来,却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当然他笑容当中的那丝苦涩,大概是就连张角都没有注意到的,带着一点淡淡的悲伤。
送礼?麻烦?这些都不是云霆所关注的,其实他更明白,这,算是张角的托孤。前世,张角就在冀州决战的时候死去,现在虽然他看上去还是十分的有精神,可是云霆却知道,距离那个时候已经不远了。
“等等。”云霆止住了张角要继续说下去的话头,把头转向了贾诩,出声说道:“文和,你不想说些什么么?”
什么?贾诩一脸懵逼,说什么?他也很绝望啊,现在还要他说些什么?要他出谋划策?一想到这个,心中就一万个卧槽飘过,他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或许该期望现在地上出现一个洞,能够让他钻进去躲藏的洞出现?
可惜的是,没有。贾诩知道不会有,也不可能有,他只能选择,连一丝拖延的机会都不可能出现。
“说什么?”贾诩明知故问,做着最后的挣扎。
原本以他的智力不该问出这个问题,也知道云霆要问的是什么。可是贾诩却明白,很多事情,不管是谋划还是什么,一旦跨出了第一步,也要承担所带来的危险以及后果。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纠葛会越来越深,更何况是在这样一艘已经开始漏水的船上,无疑就等于慢性自杀。
这些都是贾诩所害怕的东西,别看现在在场的连他只有四个人,在这里谈话并不会泄露出去。可凡是总有万一,万一呢?他所担负的并不是自己一个人,还有身后的一个家庭,由不得贾诩慎之又慎。
“说什么你不知道么?”云霆似笑非笑,又把这个问题抛了回去。
没错,云霆现在就是在逼贾诩,逼他开口,他深知贾诩一旦出谋划策,那么就一定会做到最好。所以云霆现在就在等待贾诩,等待贾诩的谋划,也就只有贾诩,才能够拉住现在的黄巾军,并为他争取一些机会。
张角的确厉害,可也仅仅是在道法上厉害,得到太平要术的他,接近于三国当中的仙人可是在智谋上,却无法能够与贾诩这些顶尖谋士相比,否则黄巾军就不会是现在这种情况。
云霆知道现在这样做有些晚,可总比什么都没有做来得好,最起码也能够让云霆心中的愧疚减轻几分。
贾诩看着云霆脸上出现的笑意,心猛的沉了下来,他更多的看出的是一种冷意,威胁的意识。在这种环境下面,他也只能看出这写来,因为无形当中,在他的身体周围,遍布着压力,将他压得吐不过气来。
说,现在不会有事,以后可能会有事。不说,现在可能有事,可能就没有以后了。心念一转,贾诩立刻就分清了轻重,缓缓的一口浊气从嘴中轻轻吐了出来。
他的眼神变得冰冷而镇定,身上的气质也陡然转变,不再是那幅不引人注目的样子,而像是一柄宝剑出鞘,带着无比的锋锐之气。他褪掉了身上所有的伪装,就如一只出击狩猎的毒蛇,露出的那致命的毒牙。
张角若有所思的看着,看着贾诩在房间里面踱了几步,他眼睛当中光芒一闪,有无数的光影从瞳眸中闪过。突然,他的面色变得潮红起来,不着痕迹的伸手往嘴边轻轻擦拭,又将手放在膝上,掌心落下的时候,张角能够看见那一抹鲜红的血迹。
等张角重新抬起头来的时候,看着贾诩的眼睛当中,已经是带着一种特别的目光了。
贾诩的脚步一定,终于站住了脚步,吃凤凰的蛤蟆在一旁看着,心中有点发愣,不知道为什么气氛突然变得如此的严肃。挠挠头,从包裹里面拿出一块小板凳,一屁股坐了下来,吃凤凰的蛤蟆果断开始围观。
“现在所能做的,其实不多。因为所占据的优势,已经全部失去掉了,势力开始收缩,也是因为承受不住汉军的压力。冀州虽好,却无疑是四战之地,并且已经受到肆虐,已经不足为恃。”贾诩开口。
“我的建议是北上,率军北上到冀州与幽州交界之处的大山深处,在那里发展,静待天下大事纷乱,再行他事。只是我想,大概这是你所不会去做的吧?”贾诩问着张角。
“对。”张角应承。
他继续笑着,笑容带着一点点苦涩,“我走不了。走了,那些信徒们就会死,而且能够带走的也只是一部分而已。”
“可是你留下来,他们还是会死。不管怎么样,都是死,去做总比什么都不做好上许多。大概,是你的执念作祟吧?”贾诩针锋相对,毫不给张角留情面。
云霆心头突然一跳,仔细一想,就知道贾诩说的地方是哪里,完全就是张燕黑山军日后的驻军之地!如果真的去到哪里,倒是有可能会有另外的结果,最起码黄巾军还可以延续下去,直到天下乱战的时候再卷土重来也不无这种可能。
对于自己的第一策没有被接受,贾诩并没有任何的意外,他继续说道:“这是上策。既然上策不行,那么就只有中策,中策就是依冀州而守,向东而去,下北海,再据徐州,西可攻陈留,南可下江东,可近可退。”
张角继续摇头,他叹了一声气,道:“还是不行。我之所以让负狂回来,就是北海黄巾军变故已生,可能就在近两日就会分崩离析。”
“那就只有下策了。”贾诩面色不变,黄巾军的覆灭与他何关?只要他不死,没能威胁他就可以了,至于说除此之外的一切,都没有什么差别。
“死守冀州。另外卢植现今相持不下,没拿出任何功绩出来可能他就会受到朝廷的诘问,这就是机会。”
“运作得好的话,就可以使其中途换帅,只要抓住机会,就可以将冀州的精锐汉军杀败!只要冀州汉军覆灭,颖川北上之军便孤掌难鸣,由此就可得喘息之机,再谋他事。”
“最后坚壁清野,以冀州为基,民心可用,由此可为谋事之始。”
贾诩说完,淡定的看着张角。他原来所任官职就是太守府的文书,文书官职虽小,每天要看所来文书之多却是别人所不能够想象的,也因此,他对于各种大事都有着准确的情报来源,这才能够为黄巾作谋。可其实,他也就是敷衍而已,因为不管上中下三策,他都没有细说的兴致,因为每一条策略,最后可能走向的,都是死路。
(本章完)
………………………………
第三百一十章 黄巾围北海;子义入城来 上
北海郡城。
此刻城头一片肃杀,孔融在城头往下望去,但见黄巾军阵在城下一字排开,不由得眉头更深。左右的亲兵持盾紧跟在他左右,随时提防着可能瞬息而至的羽箭,每个人都严肃异常,面沉如水。
孔融长叹出一声气,愁眉一刻也没有舒展开来,就和眉头一般,证明着他现在心绪烦乱。何解?原本一派名士风范,显得俊雅无比的孔融脸色有些灰败,眼圈处更黑了许多,这却都是因为黄巾攻城使他夜不能寐所造成的。
前些日子,黄巾突然而至,便围北海。他派出了手下的大将宗宝出城杀敌,却不想宗宝仅仅只是与黄巾主将交手不过几个回合,就被敌将用刀斩杀马下!即使孔融不晓军事,可也能看明白这其中的差距,他麾下并没有武勇比宗宝高的武将,顶多是能够相提并论而已,再怎么样都不能与城下那正策马在视野当中,弓箭射程之外的黄巾将领相比!
继续派人出去也只是送死,更何况孔融自己也看得出来,麾下的武将在城头上看见宗宝交手不过几回合就被斩杀的那时候就毫无战意了,就更别说出城交战。所以孔融选择守城,不管外头的黄巾军出来怎么叫阵,用怎样不可入耳的语言,他都始终没有选择出战。
拒不出战士气会不断的丧失,可终究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一旦出战,不仅会损耗军力,武将的死去才是最可怕的,带落的士气远远不是前者能够相提并论。
孔融叹气,双手拢在袖中负在身后,他知道围城的黄巾军是要等到全城士兵的士气摔落最低估再发起攻城,可他竟是没有任何的办法。也只能拖一天是一天,等待奇迹出现了。孔融眼睛当中有一种名为希望的光芒闪动,他已经准备好了,就在近期派人出去求援,只不过时机还必须要仔细的揣摩,觉不能让黄巾乱贼察觉!
在城头的过道上,一名名汉军士兵笔直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眼睛却不住的往城下望去。许多士兵脸色都变得极其的苍白,不住的有汗珠从额头滴下,持着长枪的手掌指节已经捏得发白,更有人身体不断颤抖着。
“怕什么怕?”一名老兵满不在乎的拍了拍一名发抖士兵的肩膀,后者不由得往上一跳,受到了极大的惊吓,等到发现是自己的同袍的时候,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你看他们不是一个脑袋两只手?只要比他们狠,你就能杀死他们!更何况是守城,等一下你只要搬起石头和木头往下砸就好了,又不用真刀真枪的去干!”老兵继续说道。
可这些新兵的脸色仅仅是变得稍微好上一点,心中的压力仍旧没有减轻多少。看着城下远处那黑压压的一片,他们的心中沉甸甸的,几乎透不过气来。
摇摇头,许多城头的老兵都不由得摇起头来,这些新兵的表现都太差了,甚至比他们当初初进军伍还要差上许多。就这种士兵?一旦开始交战,守城还好说,一旦黄巾贼攻上城头,他们几乎都能够想到那种一面倒的战局。
孔太守虽然亲善待民,任上的这几年北海也粮草富足,百姓生活安康,可在武事一途上,算不上糜烂,可军丁很多都是没有训练过的,更多的都是城头这样的新兵,仓促从城中招募而来的。平时看不出什么,可一旦战事来临,就是大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