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污点教练-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姚爱军短短不到30秒的上场,引爆了赛会现场,从观众席到裁判席,一片沸腾!
………………………………
第九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打分难题!
是他!又是他!那个破记录的姚爱军!
场上场下都沸腾了一般。裁判组找来了刚刚的录像慢速回放。明珠市的经济条件还是很好的,场馆设备都非常先进。录像画质清晰稳定,一帧帧切出来放的时候,震撼的感觉就更为强烈了。
裁判组聚在一起围着小小的屏幕,看见画面上的人从起跳的那一刹那开始,被切割成一帧帧的分解画面,呈现在大家面前。
“看这个脚尖和并腿,完全没有一丝分腿!”
“抱膝后也很标准。”
“好奇怪,切开看并没有违反重力的样子,怎么刚刚感觉像飘在空中凝固了一样!”
“啊,是啊是啊,我刚刚也这么觉得!”
“对啊,你们看这个打开时间,他抱膝到打开,几乎没有下落?”
“什么?让我再看下!!”
裁判席吵吵闹闹了好一阵,将刚刚发生不到30秒的录像反复看了又看。姚爱军起跳在最高点后,抱膝翻转,出现了接近097秒的滞空时间,魔术般的让他的翻转和打开时间变得格外充裕。
作为一个一米板的项目,他完成抱膝并打开身体时,几乎整个肘部都在板的水平线上。可谓极高的打开高度了。充分的打开高度给他预留了非常饱满的入水时间。
如果换做别的运动员,打开过早,或许会在入水前就因为翻转的惯性将身体带偏,出现一个不能垂直入水的问题。然而姚爱军对力量肌肉的训练已经卓有成效。完全没有影响到他的入水。他的身型从完成翻转打开后的那一刹那开始,就保持着一个挺拔笔直的状态,直接入水。
所以在刚刚画面的后半部分,人们会有一种错觉,姚爱军是以一把利刃或是一杆矛枪,干净利落的扎进水中。
“这,这要怎么打分?”
“起跳,空中姿态,动作完成度,入水。你看着打啊,不是都有标准么?”
“可是这个明显的滞空……”
“这是新技巧吗?”
裁判员的讨论持续了足足近十分钟,姚爱军的这个突如其来的滞空情况让大家纷纷产生疑问,这到底算是新技巧还是算作有碍动作流畅度?
尽管是儿童赛,但也是全国性质的大赛,来的裁判员也都是有多年裁判员经验的老手,跳水的评分标准早就烂熟于胸。就像其中一位说的那样,无论哪个方面,姚爱军的动作都没有扣分项!
纠结讨论了很久,分数出来了:
10,10,98,9,85
全场哗然――
“怎么会有85!!这是黑幕吗?”
“85?!裁判眼瞎了吗?!”
“怎么会有10分有85,跳水的评分差异这么大吗?”这是一个不太看跳水的观众,在问自己同来的小伙伴。
“哈哈哈,今天真没白来!这才开赛不到半小时啊!真精彩!”这是一个唯恐天下不乱的跳水迷了。
坐在看台上的队友们也纷纷皱眉,气愤的质疑起来。
“教练!怎么会这样!!”
王冬梅更是心情起伏,刚刚看见姚爱军那一跳有多惊艳喜悦,现在就有多惊疑不安!
“师兄,要不要去打听下?”王冬梅已经起身靠上了前排栏杆,双手紧握到发白,惊疑不定的问着卢奇教练。
“比赛期间不得与裁判交流,你又不是不知道!”卢奇也双目圆睁,两条眉毛紧紧锁在一起。姚爱军是省队获奖的主力队员,就算不能像去年那样连破赛会纪录,也至少不会丢掉前三名。但现在,这种大比分差异的评分,还真是第一次看到!
到底,裁判员那发生了什么!
场下,姚爱军跳完后,第一时间就浮了上来。在小池子里过了一遍水,又在淋浴喷头下冲了好一会儿,还没有听见自己的报分情况。也很是奇怪。
他关掉龙头,将毛巾随手搭在肩上,往准备区走去收拾东西。刚穿上外套和鞋,准备出去,就听见了广播报分。扭头一看,电子显示屏上出现了自己的成绩:
10,10,98,9,85总分4608分
姚爱军诧异的张了张嘴。
4608,目前排名第一。这个分数从大赛来看已经是高分,自选动作能上45分的选手是极少极少的。但这个分数并没有破掉赛会纪录,甚至离姚爱军平时的成绩都差距不小。
但作为一个久经赛场的运动员,姚爱军并没有让惊讶的情绪停留太久。旁人看来,只不过是诧异了一秒钟,他就弯腰拿起自己收拾好的行李,向着离开通道,扬长而去了。
“后面还有几组动作?”
“还有4组自选动作啊,然后还有三米板。”
“啧!”王冬梅急的在看台小走道上徘徊来徘徊去,她很担心自家徒弟后面的发挥会不会受到影响。毕竟在她眼里,姚爱军还是个孩子。
“师兄,你是带队教练,能不能进去看看那孩子?”王冬梅这次是自行过来的,并没有赛会教练证,无法进入比赛区域。
卢奇看了看她,反而镇静了下来。他一屁股坐在自己位置上,安抚道:“冬梅,你这个徒弟又不是不知道,你几时看见他有紧张过?”
“就算是评分差异略大,但总分是去掉一个最低分,一个最高分,他现在还是总分排名第一的!我们进去,不是增加孩子压力吗?”
王冬梅听着卢奇的话,也觉得师兄说的在理。但她还是焦虑不已,或许关心则乱吧,这恐怕是姚爱军最后一次作为她的弟子出征,她很担心会出现一个不那么美丽的结局啊!
“好了冬梅!别走来走去了,拿出你以前全国大赛的自信!你家这小徒,比你可是青出于蓝的。快坐下吧。着急也没用啊。”
“嗯。”王冬梅终于听进了话,坐了下来。
第一轮的规定动作很快就结束了。姚爱军以4608的成绩排在第一,成功保住了第一的位置。但距第二名只有不到05分的差距。
紧接着是自选动作。儿童甲b组的自选动作必须包括第5组的动作,且4个动作所属分组不能相同。
姚爱军的四个自选动作分别是:403c、5112b、303c、201a。难度系数分别是:22/19/21/17。
………………………………
第九十六章 神奇的“浮空时间
第二轮比赛开始了。
自选动作的出场顺序和上一轮的规定动作是一样的,姚爱军排在第三位。
儿童比赛中,出场顺序靠前的选手成绩变化非常明显,这也是和小孩子的心理素质有很大关系。很快的,前两位的选手就已经比完。
姚爱军稳步踏上跳台准备区举手示意。
这是一个403,向内翻腾一周半抱膝。
在跳水项目赛场上来说,抱膝和躯体都算是十分有观赏度的姿态。抱膝重点在于是否抱得紧,打开节奏是否合理躯体则是看体态是否稳定,脚尖与腿部的并腿情况是否完美。
姚爱军的上一跳,因为裁判评分的分歧,给赛场带来了很大的争议,场下坐着的队员和教练员也分外紧张的关注着,他的这一跳。
台上的姚爱军并没有他们预想的紧张局促,只要走上跳台的那一刻,他脑中眼里,就不会有动作以外的事情了。
示意后,他放松的走到跳板前端,背朝泳池,站定。
双臂高高举起向上伸展,双脚提踵压板。稳稳的跟着柔韧的跳板组合成完美的韵律,一下,两下三弹起跳。
一个奇迹般的起跳又出现了!
只见姚爱军被跳板高高抛起后,他迅速的团身抱膝,将身体紧紧抱住旋转翻腾,半周、一周、一周半,水珠顺着他的发梢甩出去,呈现一道道飞速有力的放射线。
“啊!太快了!”坐在看台上的张扬忍不住发出声音。
如果抱膝过程中,运动员的翻腾速度过快,会导致所谓“翻过头”的情况,重则超过指定动作周数,轻则影响到接下来的入水姿态。
看台上众人都紧紧盯着大屏幕的转播,目不转睛。
但姚爱军的翻腾速度,真的快了吗?
是的,他速度比别的运动员都快!但,这并不表示对他自己来说也过快!
这也是他当初在科学训练法介入后,才尝试摸索的技巧。更快的翻转速度固然会导致控制上的困难,但却可以有效提升动作效率。现在儿童赛的规则是不可以超过一周半,但在后来的国际大赛中,越来越高的竞赛水平也要求比赛向技术难度发出挑战。而跳水赛事中难度最大的因素就是翻腾周数!
更快的翻腾可以让动作中的空中动作部分尽快完成,并且节约空中的停留时间,让运动员有更加充分的打开时间准备入水。
姚爱军在眨眼的时间里完成了一周半的翻腾,此时他的身体还处在起跳高度中几近最高点。
“浮空时间”!上一跳中引发争议的“浮空时间”,又一次出现了!
裁判席此时也分外紧张,5名裁判员牢牢盯住面前的显示屏,仔细观察姚爱军的动作细节。
姚爱军仿佛一只蜂鸟,轻盈的从跳板上弹起,高高的停留在空中翻腾起伏。修长的而有力的四肢在翻腾动作结束后,几乎同时伸出,面朝下打开入水。
绷紧的肌肉线条在灯光下反出健美的力度,沉稳矫健,游鱼一般滑入水底,不见波澜。
完美的一跳403。
场上似乎有那么一丝凝固,紧接着,看台处开始一阵由远及近的尖叫声、呐喊声、口哨声、掌声种种雀跃又澎湃的喝彩席卷全场。
“太好了!我就知道他能行!啊啊啊啊!”张扬大声的喊着,贴着身边吴疆的耳朵尖叫。
“哎,别贴我耳朵叫啊!谁刚刚还说快了的!”吴疆嫌弃的揉了揉耳朵,将他一把推开。看到队友这么高质量的表现,他也很兴奋,雀跃着在观众席上跳着,双手拍的通红。
“王老师!姚爱军他好厉害!!”昨天刚拿了第五名的雷萌萌,靠着王教练坐着,一把拽紧她的胳膊,满脸染上兴奋的红晕:“我就知道!他今年肯定还是冠军!”
王冬梅紧张又兴奋,还有后面的3个自选动作,1米板的最终成绩才见分晓。卢奇看她那样子,带队的压力反倒不见了,拍了拍师妹的肩膀让她放松,大大咧咧的笑着:“教出这么个小子,这辈子也值了啊!”
仿佛重演了上一跳的戏剧似的,裁判席的打分又迟迟未出来。
场上兴奋尖叫的喝彩,见见变成了哗然。不知谁起了头,场上开始渐渐传出有节奏的喊声:“姚爱军!姚爱军!姚爱军!姚爱军!”
这种在少年儿童大赛极为罕见的全场观众集体发声的现象,无形中给了裁判席更大的压力。
裁判席上的主裁判擦擦脑袋上的汗,按着桌子对身边的几名裁判问道:“大家分数还要改吗?时间太久了。”
上一跳打了10分的两个裁判好不犹豫的将手里的评分表给他,又是两个10分!
另外两个还有争议的裁判,也很尴尬的彼此看了看。全场呼声那么大,想装听不见都难!他们知道顶着压力给低分不是不可以,但回头真闹出赛场事故,也是非常难看的。
何况!姚爱军的动作,说扣分项,也是没有依据的!他的“浮空时间”不合理,却并未违规!而且空中姿态更加完美具有观赏度!真的较真起来,他们完全说不出扣分点在哪啊!
“怎么样?你们俩还要改吗?”主裁判又问了一遍。
“不改了!就这样吧!总要允许我们发出不同的声音。”其中一人咬牙给出了自己的表。
另一人犹豫了一下,也给了过去。
10分,10分,85,98分,8分
全场哗然!巨大的抗议声席卷了整个赛场!观众们不满的敲击着观众席上的围栏座位,发出各种嘈杂的声音表达不满。
“怎么回事?怎么会这样?!”王冬梅紧张的望向卢奇。卢奇也眉头紧皱,要知道姚爱军是他们代表队里最稳定的一员,姚爱军的发挥情况,会影响全队绝大部分队员的心理波动。毫不夸张的说,如果姚爱军这里出了问题,这绝对是动摇军心的事!
“小卢,要不你去问问看大赛总裁判团申诉一下?我在这里帮你看着队员。”副领队江涵出声说道。
“好的。那冬梅你在这陪着江队和大伙,不要担心!”卢奇说完,脚步急促的向赛委会走去。
而场下的姚爱军此时,也皱眉看着大屏幕的评分。
10分,10分,85,98分,8分,总分6226分。
………………………………
第九十七章 新的空中技巧
第二跳总分6226,加上上一跳的4608,总分10834。目前仍然在排行榜第一,但却与他上一届突破天际般的成绩相差甚远。许多盯着姚爱军的选手和观众,都开始小声讨论了起来。
看完成绩,姚爱军在准备区收拾东西,这么一圈绕下来,心情早就平复了下来。不管怎么说,第一总是跑不掉的。这么巨大的评分差别,说明裁判对自己的发挥情况存在争议。到底争议在哪儿,这会儿也不是能分辨的时候,多想无益。
他将大毛巾往腰上一裹,提起包就淡定的从选手通道走了出来,转入休息区。后面还有三跳呢,这会儿抓紧时间恢复下体力。
跳水和游泳说像又不像。游泳项目在比赛中,水下时长要长得多。运动员们上岸后都会选择套好长袖长裤对身体进行保温,防止体能流失。跳水项目虽然水下时间不过十几秒,但却在短时间内对身体造成巨大的水压冲击,体能消耗也是非常大的。
此次甲b组的比赛共有31人,1米板比赛共有35人参加,其中4人都是各地代表队送来的未达标队员,仅参与测试,算是体验下大赛,不计入名次。
所以在这35名选手比赛的时候,姚爱军还可以在休息室抓紧宝贵的时间调整自己状态。
这时候的比赛场馆条件远不如后世,不要说宽敞舒适的休息区了,连凳子也都是最常见的铁架条凳,上边裹了层垫了棉花的人造革。
“哇,不亏是明珠市的场馆!好气派呀!座椅都是皮的呢!”姚爱军刚在心理吐槽完,就听见有小选手在羡慕的称赞着。可不是么,这年头的普通场馆,条凳都是木头的呢!
姚爱军哭笑不得,把耳机带上,坐在靠着储物箱的长凳上闭目养神。
不一会儿,觉得有人在自己身边晃悠,睁眼看了一下,是自己的室友陈梁。他也是甲b组的选手,看来是排位在自己后面,刚刚比完进来休息区。
“大神!你在这啊!”陈梁披着大毛巾,一手拿着大毛巾的边角擦着头发。姚爱军总觉得,他身后好像有个毛茸茸的尾巴在对自己兴奋的摇着……
“你跳完啦?外边多少号了?”姚爱军往边上挪了挪,给他让出个位置。
“我跳完就是27号了。”陈梁一屁股在他边上坐下,腆着脸问:“大神,你在听随身听吗?给我个耳朵呗!”
姚爱军好笑的分了他一个耳塞:“你不是不爱听英语嘛。”
果然,陈梁兴冲冲的把耳塞塞进去,就皱成了包子脸:“大神!你晨读也就算了,怎么这会儿还学习啊!怎么说也得听个歌什么的嘛。你是不是没有带?我那有小虎队的带子!大神我回去就拿给你。”
“我不要,谢谢啊。”
“要的要的!”陈梁不由分说的结束了话题,继续带着耳塞听英语,听的一脸痛苦状。
姚爱军看着好笑,心说你不喜欢还听个什么呢?就冲着随身听是个新鲜事货吗?他把随身听拿出来,调到调频广播模式,切了一档文艺广播频率。
终于陈梁舒了口气。明珠市的经济发展较快,文化产业也蓬勃向上,当地的文艺广播里很多流行歌曲都非常新,陈梁边听边晃脑袋。感叹道,随身听真好啊,连广播都这么清楚动听……
有这么个活宝打岔,姚爱军精神放松的很彻底,不知不觉就到了下一轮比赛。
陈梁眼巴巴的看着姚爱军带着衣物包去准备区,挥手道:“大神加油啊!等下等我一起听歌啊!”
姚爱军无奈的冲他挥挥手,我说这位兄弟,你这时候不是应该更关注下表现成绩吗?
当姚爱军在场地里准备第二轮自选动作的时候,卢奇也从赛委会回来了。
“怎么样?”王冬梅紧张的问道,队里众人一齐看向他。
卢奇皱着眉头,冲大家挥了挥手:“先都坐回去,像什么样子!”将一众小队员都撵回位置上坐好。可王冬梅就不像队员那样好忽悠了,她看卢奇回来一言不发,就更是着急了!
“到底怎么了呀?师兄你别不说话,急死我了!”王冬梅低声跟卢奇耳边说道。
卢奇看了眼江涵,说道:“冬梅你别急,不一定是坏事。等上午的比完了,你还有江队,你们来我屋里说。”
接下来的比赛,姚爱军的发挥毫无疑问的稳定,裁判的打分也在高质量的完成度和赛场观众们的压力下逐步提高了许多。
最后姚爱军的1米板以总分27396,成功获得赛会第一的排名,将赛会纪录提高了172分。3米板18105获得第一,没能打破赛会纪录。
上午的比赛结束了,带着一肚子的疑问,姚爱军前去与队友教练们汇合。
“姚爱军!这里!”张扬年纪大个头也高点儿,在人群里一眼看见他,挥着手招呼姚爱军。
“恭喜啊!又两个冠军!”尽管评分出乎意料,但说什么也是冠军呢!大家兴奋的将姚爱军围住欢呼鼓励。张扬还装模作势的要来一个冠军的抱抱,传递一下运气,等他少年组级别赛的时候压住陆航。
姚爱军从众人的包围下艰难的爬出来,给自家教练一个拥抱,笑道:“教练!第一!”
“教练都看见了!比的很棒!”王冬梅欣慰的看着自家徒弟,一边为他情绪稳定而高兴,另一方面又惦记着卢奇的消息而担心。抱了抱爱徒,拍拍他:“都收拾收拾,先去吃饭吧!”
众人带着两个冠军的头衔兴高采烈的要求去了大赛组食堂,今天下午还有5米台呢,还不是狂欢的时候!
饭罢各自回房休息,姚爱军想到同住的那位脾气,找吴疆的宿舍猫了一中午歇着。王冬梅则和江涵一道和卢奇在教练员宿舍碰头。
“卢师兄,今天到底怎么回事?”王冬梅一进来就着急的问道。
江涵紧跟其后,进来后将宿舍门随手关了,抱臂靠墙站在王冬梅身后听他们俩说话。
卢奇揉了揉鼻子,斟酌了下,对他们俩说:“别急,不一定算是坏事。”
“大赛组委会反馈说,裁判组对姚爱军比赛中使用的空中姿态有争议。”
“争议?”
“他们在商议是判定为不合格还是――定为新的空中技巧!”
………………………………
第九十八章 众人瞩目
“新的空中技巧?”
听得王冬梅和江涵两人一脸懵逼。新的动作技巧是这么容易被裁定的吗?
固然,很多优秀的运动员在比赛或者训练中都会发展出自己的技术动作,称为自己的独门绝技、代表动作,甚至是以运动员命名的技术动作。如京格尔空翻、程菲跳、托马斯全旋等等。尤其常见于体操项目,几乎一代名将就有一代名留运动史册的经典动作。
然而,他们从来没想过会把创新的技巧与一个十多岁的儿童选手联系在一起。恐怕不止他们,全世界也找不到第二个了。
王冬梅颤抖着嗓子问道:“师兄你没听错?真的是技巧评估?”
“是啊。”卢奇听到的时候也脑袋一懵,到现在还有点晕晕的难以置信。“冬梅啊,这个小家伙真不得了。我记得寒假的时候,你跟我说他在做学术研究?”
江涵之前并不在省体校的少年队任职,并不知道其中的关系。此时他并不发声,十分专注的听二人说话。
王冬梅想了想,恍然大悟的说:“你说的没错。包括寒假那套力量训练法,也是这孩子拿着书来找我琢磨的。我按照他的方法每天给他记数据,发现进步飞快。才忍不住去省里找了陈主任。”
“然后陈主任过来后,他经常去陈主任那讨教,后来我听陈主任讲,他还给杂志投稿,还发表了!”
卢奇抱着胳膊在屋里走来走去,不知道思绪飞到哪里去了。
王冬梅忍不住提醒他:“师兄,问题是现在怎么办啊!下午还有个5米台。这评分要引乱子出来了。”
“这倒不会。”卢奇笑了笑,自己这个师妹的确是窝在小城太久了。观众起哄那是不会有多大压力的。真正的压力来源于管理职能部门,以及参赛各级选手、教练员。
而如今评分优劣并不足以左右赛场局势,姚爱军的成绩有目共睹,冠军几乎毫无争议。这样他们参赛队就不会有多大的异议。而破掉赛会纪录固然可喜,但如果姚爱军的动作被评定为新的技巧动作,那成果简直是喜出望外好吗?
这样大赛的管理职能部门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