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没人玩的游戏-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玉衡。所以我想,这本书名字叫做《星辰录》,所谓星辰应该指的是书中或者历史上出现的那些名人。而目前已经发现的刘秀应该就是指摇光。”

    我:“所以你的意思是像那个盾牌附件这么给力的奖励应该还有六个?”

    邓广源:“对,而且你们拿到书的那天官方公告也说了,这本说明书只是《星辰录》开发方法的一部分。从现在来看,这书上就给了摇光、开阳、玉衡三颗星的线索提示,后面的四颗星就需要玩家自行摸索了。但既然北斗七星是彼此关联的,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如果顺利得到了前三颗星的奖励,从前面的三段剧情和奖励中我们应该能获取某种提示,找到一些关联,从而进行后面的开发。”

    邓广源:“我昨天按照第二天线索的指向,到秣阳城的擂台去看了看。”

    《星辰录》是非绑定物品,但每触发一段剧情,这本书看起来就会更明亮一些。想来作为一个物品,它是为了保证一本书只能拿一次奖励,所以有这样一个设定。同时,以书籍的明暗提示玩家开发进度。比如我们手里这本书无论给谁,也没法再触发第一段剑坪上的剧情了。


………………………………

第十三章 经典展品(5)

    为了更有效率地进行技能探索,我们把《星辰录》交给了邓广源。根据说明手册上的说法,方问渠在悟出《星辰录》后曾在秣阳城闲逛,他在擂台附近随便指点了一个武师,便令此人获得了当日的擂台冠军。

    邓广源:“我带着书,到擂台区触发了剧情,得到一块鱼骨。右键点击之后,可以传送去一个五人副本,保险起见,我想请你们探索。”

    我:“这鱼骨可以交易?”

    邓广源:“对,可以交易。”

    周震宇:“行,今天你们就探索这个副本看看有什么好东西吧,原定的训练计划往后推迟半天。”

    玩《书名》就是累,一边要让自己变强,一边还要让角色变强。今年书阁下能够压住各大战队一路碾压杀进决赛,除了队员本身的实力外和他们游戏角色的强度也是密不可分的。

    想到这里,我就联系到决赛当天,两位解说曾经挖下了关于长夜练成第十一重内功的坑,但最后却不了了之。那么肯定这两人也和我们预测的一致,发现了长夜面板属性的增加,故而在解说时提到了这一点。但最终肯定得到了官方的确切消息,这面板是“假的”,出于对战队战术保密的需要,两位解说自然也只好对此带过不提了。

    这次对于《星辰录》开阳的探索,是我们战队的五个人首次协同作战。其他四人倒还好,我毕竟和他们打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游戏了,但这新来的宋怡实在令人有些放心不下。虽然有天赋,但心智貌似还需要成长。好在在PVP之前,我们有这样的PVE活动可以练练手,磨合一下彼此的打法和脾性。

    周震宇和冷梓自去忙自己的事了,只有邓广源还留在训练室中,对大家的探索进行指导。

    我:“邓学长,你游戏剧情补完了吗?”

    邓广源:“现在已经发布的是补完了,我又看了很多网上的剧情分析,现在也算是资深剧情党了吧。怎么?怕我不了解剧情?对我当技能开发师不放心?”

    我若无其事道:“没有没有。”

    从昨天晚上和今天早上的事情来看,邓广源和冷梓都专注做着自己的事情,若说他们是幕后黑手派来的内奸,未免也太过“敬业”了一点。而除了我和谢流萤以外的三名选手,这些日子都过着:起床——训练——吃饭——训练——睡觉,这样简单而规律的生活,竞技场分数也都在稳步提高。

    如果真的有内奸,那他的牺牲可真够大的,还要被迫体验电竞选手的苦逼生活。

    邓广源:“不过话说回来陈聊,根据我的经验,这故事的剧情刚展开不久,虽然游戏都快凉了,但貌似剧情线才走了一半啊。我看了网上很多大手子的经验,说是想干技能开发,必须要对剧情的一些细节作出合理的预测才行。这也太为难人了。”

    我:“没办法,这游戏就这样,撑死胆大,饿死胆小的,咱全凭技术了。”

    谢流萤:“对了,陈聊,刚好大家都在,我们是不是还有个技能一直藏着呢?”

    我完全想不起来了:“什么技能?”

    谢流萤:“笨啊你,那天打死小盆友之后拿到的东西。”

    我:“哦!想起来了,越鸟南渡是吧,我们那天在中州楼门口用六龙回日箭和夜月红打败大盗紫影拿到的。那个是个暗器的技能吧,哦,对了,刘传浩,你可以用。”

    我跑到仓库,打开背包,给刘传浩展示了这个技能。

    邓广源:“你还别说,我还想中州楼这段算是前期的剧情,这个大盗紫影后续应该有点奖励才对,没想到已经给你们拿到了。”

    刘传浩皱了皱眉头:“飞刀是飞刀,暗器的武器是暗器囊,两条线的技能不一样,我用不了吧。”

    我:“你先试试看,没准有用呢。哦,还有,宋怡,你也来城门口点我交易,临风高歌枪不能忘了给你。”

    宋怡:“咱们这个入队福利真是好啊,管吃管住管发钱不算,还绝版技能点击就送,厉害了。”

    交易完成后,我们其他几人围着刘传浩,一来是好奇来看看这个前所未见的技能的技能演示,二来是想确认一下这个暗器技能飞刀玩家到底能不能用。

    暗器和飞刀都是冷门的武器,算是游戏里的烂兄烂弟。相比之下,飞刀还要稍好一些,暗器是真的没人玩。这武器现今被开发出的技能太少,操作难度也不低,更要命的是,为了突出暗器的“暗”字,其技能的动画效果大部分比较低调,一点也不酷炫,这才是劝退很多玩家的主因。

    在点开秘籍的那一刻,大伙儿都有些紧张,尤其是刘传浩。想来从今天开始可能就会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技能了。

    鼠标右键轻响,秘籍缓缓翻开,从书中跳出来两个小人,互相作揖开始了技能演示。右边的小人持盾,左边的小人使用暗器。很明显,右边的小人在演示中扮演着“被打”的角色。

    很快左边小人连续做了很多动作,然后整个人停在半空中,蓄势待发。看来很快便要释放技能了。

    刘传浩评论道:“这技能挺复杂啊,好像要十五个动作才能连出来。”

    虽说天元十九剑需要三十八个动作,看起来似乎更加复杂一些,不过剑是近战兵器,只要近了身,让自己的剑击中对手并非难事。而远程武器则并非如此,尤其是飞刀暗器这样命中率不算高的武器,要想连续十五下命中对手,实非易事。

    所以,为了维护游戏的平衡,近战武器的连招动作一般而言比远程武器多。十五个动作的远程技能并不比三十个动作的近战技能要容易连出来。

    我:“不急,先看看技能效果怎么样。”

    这时,演示中使用暗器的人,周身的衣袍突然鼓起,下一刻便如孔雀开屏般散开。向前方约200度,30米的范围内激射出无数暗器。


………………………………

第十三章 经典展品(6)

    演示的人抖开长袍,袍上镶嵌的各种暗器同时激射而出,石子、银针、钢珠、琉璃渣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暗器大小不一,形状不同,有的无色透明,有的后发先至,任何人处于这个范围内都绝难闪避,只能躲在盾牌或者其他掩体后权作抵挡。

    宋怡:“卧槽,这技能看上去很猛啊。”

    郑铭川:“不知道具体伤害如何。”

    刘传浩:“我觉得一般般吧,就算伤害给力,但这个技能有两个明显的问题。一是连招的动作太多,实战的时候面对高手很难连出来。二是技能在连招完成,实际释放之前会跳到半空中,有一个明显的停顿。会玩的人完全可以抓住这个机会。虽然这招攻击范围很大,对方未必逃得出去,但对方可以羽化后接想办法在空中接一个连招较短的打断技能。比如‘盾击’。”

    确实,技能释放前的这一段短时的停滞,对高手来说却是致命的,简直如同别人的活靶子。

    刘传浩:“不过你们说得好像这个技能我能用似的,我到城门口找个木桩试试。”

    果然,用木桩试过之后,飞刀的动作虽然和暗器一样,都是亮、射、投、扫、跳、踢六个,但不同的武器果然还是无法触发。

    谢流萤:“唉,是我心存侥幸了,咱们进副本吧。”

    我们五人进了副本,却见一处宅院中,一个样貌斯文的年轻人正等待着什么。忽然门口童子快步跑到年轻人跟前,小声道:“两位考官来了。”

    年轻人赶紧提起衣襟,套上鞋子,跑到门口迎客。

    门口是两位年长者,三人客套寒暄一番,年轻人便将二人请进屋内。

    其中一个年长者道:“我就开门见山了,你那篇《刑赏忠厚之至论》确实写得不错,不过里面那个皋陶杀人的典故是从何而来。老夫自问看过的书不算少,这事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梅都官,你呢?”

    另一个年长者道:“欧阳翰林没听过,老夫自然更没听过。方今盛世,才子辈出,老夫特来见上一见。”

    晴天有雨:“这些人在说什么呀?”

    我:“我也不清楚,估计是某段历史典故,对我来说超纲了,谢流萤你呢?”

    师姐:“我也不知道。”

    邓广源:“这年轻人是苏轼,两个老头一个梅尧臣,一个是欧阳修。”

    我:“文科生果然厉害。”

    三寸阳光:“那这段典故有什么说法吗?”

    邓广源:“苏轼年轻的时候参加科举考试,写了篇《刑赏忠厚之至论》,里面有一句‘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

    李探花:“啥意思?”

    邓广源:“意思是皋陶和尧,一个用刑严苛,一个用刑宽厚,前者受人畏惧,后者受人赞美。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时改卷子的梅尧臣和欧阳修都觉得苏轼文章写得不错,但没听过这么个典故。所以特地登门拜访,来请教他这个问题。”

    师姐:“这倒有趣了,考官请教考生问题,然后呢。”

    邓广源:“然后苏轼就说,这个典故是我瞎编的,压根没这回事。只是联系上下需要用个典故佐证,承上启下罢了”

    我:“呵,这招我写作文也用过。我懂,我懂,鲁迅先生曾经说……”

    就在这时,剧情里的苏轼也说道:“想当然耳。”

    还真给邓广源说对了,就是这么段剧情。不过同样的剧情在《书名》肯定有所不同,果见欧阳修并不罢休:“不可能……这个典故定有出处。”

    苏轼摇头不语。

    梅尧臣:“呵,看来你还治过我们不曾见的经典,这么着吧,一条河豚,如何?”

    苏轼慢悠悠地伸出两根手指。

    梅尧臣:“成交!”

    这古往今来著名的大吃货果真名不虚传。

    梅尧臣话音未落,我们几人面前便出现两条巨大的河豚,对我们发起进攻。

    李探花:“扯那么多弯弯绕,最后还不是要开打?”

    这两条河豚体型肥大,攻击却迟缓,我们能够很容易地命中目标,同时也不容易被对方的技能砸中。

    天晴有雨:“这肥鱼也太好打了,根本不掉血啊。”

    我:“珍稀秘籍里的副本不会这么简单的,大家小心一点,这个鱼血很厚,指不定后面会有什么变化。”

    邓广源:“你们操作是快,五个人的屏幕在我眼前晃来晃去的,眼睛都要花了。郑铭川,我盯着你的屏幕看好了。”

    三寸阳光:“为什么看我的?”

    邓广源:“感觉你的屏幕晃得没那么厉害,看着舒服一点。”

    三寸阳光:“……”

    这话其实和骂人差不多,完全是在暗示郑铭川的手速在我们几个人中是比较慢的。

    河豚的血虽然厚,但在我们一通爆锤之下血量还是下得很快,我们并没有过分钻研什么打法,自然而言是集火其中一只。而将那只河豚的血量打到只剩三分之二,貌似也没什么变化。

    但我却看到自己还是掉了不少血量,这事很奇怪,我应该几乎没有中过这两只肥鱼的技能,为什么会掉这么多血呢?而且不止是我,其他队友也掉了很多血,我们的血条进度很一致,不知不觉间居然下了五分之一。

    我忙查看自己的buff栏,看到了中毒图标。

    中毒是《书名》中的一种debuff,中毒者会不断损失自己的血量,同时减少一定比例的属性。

    刚开打的时候我就发现,攻击这个河豚会给自己增加中毒的debuff,这也好理解,毕竟梅尧臣自己都说河豚是“皆言美无度,谁知死如麻”。但一个没留神,这debuff居然像刀痕一样是累加的。

    我之前遇到的中毒状态,只有一层,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自行消失。但这个河豚毒却是你没攻击它几下,它就会给你叠一层。而叠了新的一层,debuff的时间自然也会刷新。到现在,我居然给叠了一百多层。初时还不觉得很疼,到了这个份上,掉血已经很快了。


………………………………

第十三章 经典展品(7)

    大概算了一下血量,在把这个河豚撸死之前,我们肯定先被毒死。

    师姐:“冷姐姐,你在吗?我们要是停手,把这个buff溜掉能打完吗?”

    然而冷梓似乎是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研究起什么来,并没有回应。

    谢流萤讲的是一个不错的策略,我们只需暂且停手,等中毒的效果消失,那么再开打的话,debuff就要从零叠起,也就没那么疼了。

    我:“说不准,我们停手被它白打感觉也不赚。”

    晴天有雨:“那怎么办?被这河豚打死,我们是不是就拿不到奖励了。”

    三寸阳光:“这应该不至于,书还没变亮,所以应该有重试的机会。”

    李探花:“不过到时候说出去五个职业选手连个秘籍的副本都打不过,最后还得查攻略,那多丢人。”

    此时,久未开口邓广源终于说话了:“你们已经把操作拉满,能躲的技能也都躲了。从关卡设计角度而言,不应该在这种情况下还让人打不过。所以肯定还有我们没发现的诀窍,容我想想。”

    我:“停手吧,大家都暂且停手,再打下去肯定要被毒死,不管是等debuff时间还是等邓广源想新办法,现在停手是最理智的。”

    邓广源:“有了,你们试着打另外一只河豚看看。”

    我:“转火。”

    身上的debuff还未随时间消失,但每打一下另一只河豚,身上的debuff都会减少一层。

    师姐:“这是什么道理?后一只河豚能解毒?”

    李探花:“我们应该先打后一只的。”

    邓广源:“应该并非如此,你们把身上的毒打完就知道了。”

    我们依言继续攻击第二只河豚,我眼看着自己身上的中毒层数“54321”地减少,待到降至0层,却又“12345”这样加了起来。

    我:“这是什么情况?”

    邓广源:“其实前面那段剧情就是提示,苏东坡杜撰的那段典故就在暗示我们不能只攻击一条河豚,要‘宽严’兼顾。所以这组boss的机制应该是两只河豚身上有不同的中毒效果,你只攻击其中一只,debuff就会不断累加,此时攻击另外一只就会‘以毒攻毒’,减少身上的层数。所谓‘日中则昃,月盈则食’便是这个道理,过分偏重其中一方,将无法取得所谓的平衡。”

    师姐:“果然知识就是力量啊,理科大神不在,还有文科大神可以解决问题。”

    晴天有雨:“第一天来的时候看到你们这些队友,我是不抱期望的。但现在看来后援团队还是很给力的,我觉得我可以一拖四。”

    我:“这样,等下我去和周教练申请一下,今天的练习内容就是你轮流和我们四个过招,我看你打得赢谁。”

    竞技场分数最低的人还有理了,简直不能忍。不过按照周震宇之前的分析,这种处于青春期的小女生还是少招惹为妙,之前的失恋经历绝对会让她在“要强”这一点上有些矫枉过正。

    很快,按照邓广源提供的打法,我们顺利完成击杀,只要掌握方法,这两只河豚还是非常好杀的。又到了喜闻乐见的捡宝箱时间,我们打开战利品,得到了一个叫做“铁板铜琶”的秘籍。

    我:“唉,没用,白忙活了,这是琴师的技能。”

    师姐:“也不能这么说,万一以后我们再招几个新队员呢?新队员就可以有琴师,到时候啊,竞技场分数最低的人,就去坐板凳,我觉得大家应该是赞成的。”看来她对刚才“一拖四”的言论,也很是不满。

    晴天有雨“哼”了一声,显然是不太服气,但联系到那天谢流萤用属性处于劣势的角色将她爆锤了一顿,她倒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就在大家想要各自散去时,邓广源却忽然道:“这个秘籍的图标看着有点眼熟。”

    我:“看着和别的书不是一种画风的,甚至能看出像素点。这秘籍图标做的也太粗糙了吧,改天向GM反馈一下。”

    邓广源:“我想起来了,你们有没有听过一个叫做《文赤壁》的游戏。”

    我们五个人尽皆摇头。

    邓广源:“这是十几年前的一个以苏轼为主角的RPG游戏,那个游戏里就有这个叫做‘铁板铜琶’的技能,而且图标和这个一摸一样。”

    虽然我知道自己玩过的游戏数量不少,但和邓广源这样的人是完全没法比的。

    我:“这么长时间了,你都记得。”

    邓广源:“不,这个游戏我也没玩过,是多年前在一本游戏杂志上看到的。当时杂志上就给过这个技能秘籍图标的照片,因此有一些印象。被评价为‘传说级’的游戏。”

    师姐:“还有你没玩过的游戏?传说级?这么厉害?怎么我们都没听过。”

    邓广源:“它之所以叫传说级,并不是因为这游戏本身有多优秀,或者当年有多么火爆。游戏杂志之所以报道这游戏,是因为它创造一个神话。”

    李探花:“怎么说?”

    邓广源:“这游戏大概总共运营了大概6年左右,非常非常冷门,而且年代久远,大概《书名》公测的时候,这游戏已经倒了。最后的三年,只有一个活跃玩家,是真正意义上的没人玩的游戏!”

    三寸阳光:“只有一个人玩……这么厉害,那挣的钱还不够维护服务器的吧,运营方岂不是血亏?”

    邓广源:“这还不是最厉害的。最厉害的是最后三年,这游戏居然在一直保持更新,为了一个玩家还在更新内容,消除bug。直到那个玩家也不玩之后,他们才关闭服务器。”

    我:“这……这也猛了吧。”

    邓广源:“所以游戏杂志写关于那个游戏的报道主要是为了赞扬游戏制作者这种精神。”

    师姐:“真是群真心热爱游戏而且非常有责任感的人啊。不因为没有收入就放弃,简直是用爱发电。”

    邓广源:“相比之下,现在的很多游戏都在向钱看齐,玩家数量稍有下跌,便也不怎么好好优化游戏了,而是琢磨着怎么割剩下玩家的韭菜。这也是我之前更喜欢单机游戏的原因,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谁也不坑谁,就像是一小段美丽的邂逅,几年后回想起来也都是初见的美好,绝不会因爱生恨。而玩家和网游到最后总像一对老夫老妻,早晚相看两厌,免不了在柴米油盐的消磨后经历七年之痒。”

    我:“你这比喻……”

    三寸阳光:“那《书名》这个图标算什么?巧合?”

    我:“应该是致敬吧,想来同样是没人玩的游戏,那《文赤壁》比《书名》还惨,所以这段的制作者应该是有意识地在表达对这种精神的钦佩。”

    这是我的猜测,当然,后来的事情证明,我还是太过天真了。

    邓广源::“对了,还有一件事,你们有空能不能带我打一下主要的副本?”

    晴天有雨:“为啥?”

    邓广源:“我觉得副本里可能会有其他人忽略的新技能的线索。我现在的账号等级装备都不行,又没打过副本,根本组不到野队。你们看看世界频道,现在喊组人都是什么‘没打过的别来’、‘新手别来’、‘不会别来’。这不是死循环了吗?没打过就不会打,不会打又组不到队。所以我想你们先带我打一遍,让我提升一下装备,学学打法,就可以自己组野队了。”

    我:“没问题。”

    不知为何,听到“没打过的别来”、“新手别来”、“不会别来”这些话,我突然想到了昨天看到的“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

    也许这种选择能够保证个人的利益,只是无意间会把整个行业的路越走越窄,最终不可避免地沦为经典展品。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

第十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