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归来望思-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车次贵族和军队,他们之前就被李敢打过招呼,本来还在跃跃欲试患得患失的,突然就听说了国王被打死了,那还得了,匈奴人不的马上展开对车迟人的围剿,赶紧的把这些天暗中积蓄的联络的力量全都拿了出来。分别攻击城内的各个匈奴人聚点。
贵族们不约而同,没一会儿居然自发的有了组织,几个贵族一碰头,当然,少不了影子躲在背后煽风点火。便有车迟军队和王宫的卫队,以及各个贵族的卫队组织起了民众,对各个城门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巷战,马匹作用不大,土生土长的车迟人还是有些地理优势的。若是没有城外的汉军,当然还是迟早会被匈奴人剿灭的。但这毕竟需要一个时间,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恰恰是李敢最需要的。
到了中午,各个城门处的战斗就已经到了白热化。匈奴军队仗着城墙苦苦防守,而车迟人都悍不畏死的朝着防线冲击,都知道打开了城门,他们的战斗就结束了。接下来就可以交给汉军了。
外面的汉军又不是聋子。各个主力部队在卫青的指挥之下紧锣密鼓的在三面城门外准备好了攻击姿态,都在匈奴人的射程之外猫着,骑兵做先锋,后面是清一色的刀盾兵。在后面就是兵紧密组合。照理北面的城门还是空荡荡的。
万事俱备,就等着城破了之后直接冲过去,各主力军团分进合击匈奴主力。
刚开始的时候,大单于是懵的,自己什么时候下令要杀死所有的车迟人了?这不瞎扯淡么,随即反应过来,在大月氏王城老是躲在暗中和自己作对搞破坏的那波人又在搞事情了。
还能怎么办?已经打成这样子了,难道还要放下刀剑说刚才都是误会么?大单于没有办法,只能任由部队和车迟人缠斗在一起。但逐渐的往城门增派救兵,并且集结主力军团,准备和即将到来的卫青军团决战。自己留下来不就是为了这个么,难道还能跑的了么?大单于不自觉的望了望北边。既然逃跑无望,那就战死沙场吧。不过我伊稚斜就算是死,也要生生的咬下那卫青的半条命不可。
李敢躲在一边,焦急的看着城门处胶着的战斗,这尼玛效率太慢啊,若是再不打开城门,搞不好汉军进程没多久就天黑了,那才是真的蒙圈了,匈奴人非得趁着夜色都跑了不可。
这城门本来是设计的对外防御。可对内防御在匈奴人的高超箭术之下,真的就防得滴水不漏。李敢恨不得冲上去自己指挥车迟人进攻,可这会儿跳出去,谁能听自己的呢。
慢慢的,冷静下来的车迟贵族学乖了,就地把旁边的民居的门板都给拆了了下来,一寸厚的门板,就算是狼牙箭都射不穿。李广来了或许还有效果,可天下从来没有哪支军队都是李广这样的猛人。
汉军倒是有强**,****。可以射穿,但那数量毕竟不多。是用来威慑有价值目标的。而匈奴人压根就没有这种东西,都是清一色的轻弓。
看见乌央乌央的车迟人扛着门板顶着箭雨逐步的靠近了城门。匈奴人们终于慌了神了。无奈之下只能丢下弓箭,脱掉衣服,抄起弯刀一个个哇呀呀的叫着冲了下来。
车迟贵族一见正好。短兵相接目前正是车迟人唯一剩下的有效手段了。便冲了上去,和匈奴人战在了一处。
匈奴人贵在精锐,彪悍,都是些身经百战的战士。相对下车迟人就弱鸡了不少。
但车迟人贵在人多啊。打不过你,人多还不能压过你么,乌央乌央一群人冲过去,人口密集得你挥舞弯刀都没有空间。三四柄切水果的短刀就扑哧扑哧的给捅了过来。再不然就是菜刀给劈在面门上,还有顶门杠飞舞起来砸在头上就是一个包。瓦罐敲过来就是个满脸桃开。匈奴人就渐渐的有点顶不住了。
顾此失彼,匈奴人都下去抵抗车迟人了。城门楼子上根本就没有了弓箭手防备汉军了。两边城门有些汉军按耐不住,又往前面走了几步,走进了射程之中。卫青本来想约束一下的,但又怕挫了他们的士气。想了想还是干脆不管了。
门,终于被打开了。那一刻,匈奴人脑中紧绷的那一根弦当场就断了。不顾车迟人的纠缠,拨开人群便往里面逃。
卫青见城门开了,用处些张牙舞爪,不停挥手的车迟人。浅浅一笑,一挥手,整个汉军迸发出山呼海啸一样的怒吼:“风风风。”
先头的骑兵部队从起步到时速五十公里只用了三十秒加速度。风驰电掣的冲进了城里,甭管是匈奴人还是车迟人挡路,根本来不及分别。统统撞飞了了事。(未完待续。)
。
………………………………
第五百四十四章 匈奴人滚粗王城
随后的部队涌入城中。ggaawwx先是控制了城门设置防线。以防被匈奴人反扑,随后等后续部队上来了,一起分散开来,四散而去,朝着各条主要街道开始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围剿起匈奴人来。
这时候大部分的车次人都跑了,找个地方躲起来,免得误伤。反正有人帮忙打匈奴人了,没有必要再搭上自己。
只有那些贵族们麾下的军队,充当了英勇的带路党。带着汉军攻击各个主要的据点和粮草仓以及马匹集中管理的地方。并且对小股的敌人展开围剿。当然了,大批的还是只能留给汉军。
李敢着急忙慌的就蹦了出来,赶紧找到了大将军,领了一队骑兵,直奔王宫就扑了过去。若是能抓住大单于本人,那就完美了。
精锐的汉军,本来就擅长步兵作战,在城内大街小巷的攻防战中比骑兵作战更加的如鱼得水。
骑兵部队本来就在城里腾挪不开。匈奴人的优势丧失殆尽。大家纠缠在一起,弓箭的优势也已经没了效果。
一寸长一寸强。汉军的武器基本上就要比匈奴人的长。匈奴矿产资源原本是很丰富的,但冶铁,铸造,以及武器的打造就不行了,从西域弄去了精钢的工艺,也只能用在少量的贵族身上。
而汉军得益于全国丰富的矿产资源,加上少府那严谨负责的工艺流程。所用的武器长剑,原本就要比匈奴的弯刀要长,更别提什么长戈长戟了。
前后三排戈手重叠,冲击面是上百支凌厉的戈刃,如毒蛇出洞一般,任何冲上来的匈奴人只能被捅个透心凉。
敌人陡然从弱鸡的车迟国人换成了精锐的汉军士兵过后,匈奴人很快就顶不住了。
城内是大批的步兵在绞杀匈奴人,小队的骑兵占据借口,借助人高马大统揽全局,指挥步兵攻击匈奴人,并随时对大队的匈奴人发动冲锋。而更多的骑兵部队则在外围站稳阵脚,耐心等待追杀一会儿逃出来的匈奴人。
李敢带人冲到王宫的时候,伊稚斜大单于正准备跑,刚刚发布了撤退了命令,让匈奴人先别管什么组织部族了,以个人为单位朝北边跑,只要能跑出去,集结起来,杀回来也未可知,关键是找到一个空旷的地点。匈奴人的骑兵威力才能发挥,现在大单于悔死了,尼玛跑到城里干什么,明明就不会打巷战的。
李敢正巧撞上这货。对视一眼,两人眼中都是惶恐。大单于心中嘀咕,汉军这么快就追过来了,这显然是不打算让老子逃出生天啊。李敢呢,见到大单于就一阵蒙圈,遭了,跑得太快,孤军深入了,他们都在后面,手里就这点人明显要吃亏啊。
李敢不敢让大单于看出自己的底气不足。手里一杆马槊提起来喝道:“兀那狗单于,这就要落荒而逃了么?留下狗头再说吧。”
大单于吃不准这货后面还有多少的人,若是被拖住了就麻烦了,也不管李敢的叫嚣,一转头就带着人跑了。
李敢大喜,正是穷追猛打之时,便领军一路追杀过来。
跑着跑着快出城的时候。左右两边汇聚过来的匈奴人差点没把自己给挤下来。李敢被迫停了下来,找了个巷子作为依靠。不敢在上前,好家伙,没被人打死,被逃跑的匈奴人给踩死了才叫笑话。
匈奴人在大单于的号召下,开始往城北出逃。路上并未受到汉军的阻碍。等匈奴主力都出去后。李敢接到命令,带着麾下的骑兵冲上去控制了城门。城内随即展开了对匈奴人的围剿。车迟人被发动起来,常常是一个汉军领着十几二十个车吃人,甭管男女老少,守住街头巷尾,然后挨家挨户的搜查。甭管是躲在柴火堆还是水缸,房顶或是灶膛,**底还是茅坑里面,统统给揪出来当场捅死。压根都不用汉军出手。
大将军带着中军穿城而过,步兵们赶忙带着车次人将主干道上面的尸首都给拖到一边,给大将军扫清道路。至于满地的鲜血就顾不上了。旌旗蔽日的精锐部队军容整齐的行进过来,肃杀之气震慑得车迟人站在一边不敢说话。
王子被推举为新任的国王,在原来那个王后,也就是现在的王太后,带领诸多官员贵族夹道欢迎大汉大将军,哭诉匈奴人的暴行,感谢汉军替天行道。卫青随意安抚几句。便指挥整个军团,只留下小部分驻守王城。修缮工事免得匈奴人卷土重来。随即将整个军团往北边推进。终于把匈奴人逼出了乌龟壳子,全线总攻即将发动了。
前面的大单于心中犹豫,是该停下来和汉人决战,还是干脆就往北边跑了算了。安次哈的部族已经出去了。在留下来打这一仗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即便是在战败之前给汉人造成了尽量大的伤亡,也改变不了失败的败局,不过是败的好听一些,英勇了一些。
而现在就跑,即便被追杀掉一部分,还能跑出去不少的人,甭管多少,一两千,一两万万,都算是给匈奴又多留下了一份希望。
伊稚斜觉得自己的傲气都快被磨完了,叹叹气道:“撤吧,往北撤退。汉军的军费应该用得差不多了。这场该死的战争,也是时候结束了。我们走吧。”
匈奴军团仅剩的七八万人,果断的往北边撤退,没有人质疑大单于的决定,谁也没有这个心力了。毕竟现在理论上已经出了西域了不是么。
卫青军团在后面不紧不慢的紧紧坠着。各主力军团相互交替掩护。以一个半包围的形态追在后面。
伊稚斜大单于有点没弄懂,难道这卫青还打算从后面包围自己么,毕竟两军已经拉开了上百里的距离。即便是汉军的马匹耐力不错,也赶不上匈奴马的冲刺力啊,这个距离大单于可以一直保持着。
直到前方斥候回来报告,不能往前面走了,前面有大批汉军包围,铺天盖日的绵延不绝,人数不会少于后面的卫青军团。
伊稚斜大单于心中一沉,遭了,传说中的霍去病,居然在前面,还以为在后面呢。(未完待续。)
。
………………………………
第五百四十五章 匈奴种族的覆灭
他从北边来,为什么从北边来不得而知,但这让伊稚斜大单于不得不去想已经逃往了北边的萨拉哈怎么样了,这个问题让伊稚斜不敢去想,又不得不去想。ggaawwx
后卫又来报告,后面的汉军开始扩张包围圈了。
原来这儿才是最终的主战场,包围圈之外的包围圈。从漠北草原,到西域,到这儿,一环套一环。一个圈套接着一个圈套,汉人也不嫌累得慌,反正伊稚斜大单于已经心灰意冷了。
卫霍军团顺利会师,遥遥相望。面对这样的局面又是翁婿又是甥舅的爷俩十分的默契,再沟通一下都不用,各自指挥麾下的主力军团完成整个包围圈,当两翼的卫霍军团一部顺利的走到一起的时候,正式宣告了伊稚斜大单于的末日。
伊稚斜大单于神情冷峻,紧紧地看着前面的霍去病军团,全然不顾身后匈奴人的紧张悲观的情绪。跑了一天**饥肠辘辘的匈奴人,早就已经到了崩塌的边缘,这会儿更是隐隐有些坚持不住了。原本纵横草原的汉子,居然有不少人都默默地哭了出来。
霍去病挥挥手,示意麾下依计行事,但大校犹豫道:“骠骑将军,这样是不是稍微过分了一点,我军还从未干过这样的事情。”
霍去病淡淡的道:“你懂什么,这是攻心之策。若是能彻底断绝他们的希望和寄托,打垮他们最后的精神。没准儿就直接投降了,总比打起来死不少人要好得多吧。”
大校直翻白眼,你是军功够了,咱们这些小的,还要考人头来换爵位呢。你一句话就直接降了,功劳到底算谁的?
霍去病转头道:“去吧。”
一杆大旗高高的竖立起来,就在霍字大纛的一旁,旗杆却要比这边的大纛要高个几尺。顶端赫然是萨拉哈的人头瞠目结舌的怒目圆睁。其下两尺。才是萨拉哈那穿着黑熊皮裘的躯干。躯干的双手被绑在十字架上,手中绑着象征权利的黄金权杖和黄金弯刀,身后是飘扬的匈奴王旗。黑色的旗帜上红色的孤狼在嚎叫。
伊稚斜大单于瞠目欲裂。伸手像是要去抚摸那遥不可及的尸体,嘴里一阵沉闷的啊啊声。像是想叫却叫不出来的样子。匈奴人们很清楚的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不仅仅是我们被包围了,而且被包围的我们,是仅存的,最后的匈奴人了。
卫青放下望远镜道:“这臭小子,杀人诛心啊。全军收缩包围。准备出击。”
这时候一个小王哭着道:“大单于,萨拉哈也完了,若是我们再完了,世界上就没有匈奴人,还请大单于从种族的延续考虑,忍辱负重,降了吧。为我们大匈奴,保留最后一丝骨血吧。他们已经开始收缩防御了,再不下决定,就来不及了。”
伊稚斜大单于并没有暴怒之下砍死这个小王,而是转头环视一圈麾下的勇士们,淡淡的道:“昆仑神的子孙么。大匈奴,已经完了。今天之后,这个世界上不会再有匈奴人了。不管我们是苟延残喘的去做汉人的奴隶。还是战死在这儿,匈奴的覆灭已成定局,反正如此,那还不如死的光荣。让他们知道,我们昆仑神的子孙,绝不做奴隶。绝不出自己高贵的灵魂。我们要用鲜血告诉他们,要让我们亡国灭种,他们就要付出血的代价。我伊稚斜大单于至死不渝。至于你们,愿意投降的就去投降吧。愿意跟我一起战死的就跟我来吧。我要英勇的战士,然后去天国质问那个昆仑神,为何要这样对他最骄傲的子孙。跟我来吧。”
保定必死之心的大单于领着麾下七八万人懒得回头,就直接往前面的霍去病中军冲了过去。
霍去病和卫青同时一笑:“不知死活的东西。”
待这些匈奴人,气势惊人的冲到了汉军阵前。汉人的骑兵任然没有任何的动作。伊稚斜大单于心中纳闷,难道他们被吓傻了?谁知道就在双方距离不过两百米的时候,霍去病的中军陡然一变,密密麻麻的长戈立了起来,这不叫豪猪,简直像个刺猬。
伊稚斜眼前一黑,尼玛这不是老子对付西边气死匈奴关的守军的招数么,怎么忘了这是从汉军那儿学来的呢。来不及刹车。伊稚斜大单于英勇的撞上了七八支长戈,当场毙命。
什么叫包围,什么叫做以逸待劳?难道把他们包围起来,然后傻乎乎的骑兵冲锋,杀敌一万自损八千?那是傻子用的方法。既然包围起来,就要慢慢的理由自己的一切优势。阵对付骑兵本来就是天敌。更何况现在匈奴骑兵已经没有了运动的空间。
就在前面短兵衔接的时候,后面的包围圈越来越近。四面的长戈密密麻麻的从三个方面包围了过来。
收缩,再收缩。包围圈最后只有两个足球场一样大。匈奴人成了待宰的羔羊。射箭?不管用的,阵的上面和前面早已上了盾牌。冲?是冲不过去的。一柄弯刀如何能够冲过长戈去砍盾牌后面的兵呢?
匈奴人大喊道:“投降啦,救命啦。”
可惜没人理会。早干嘛去了。
匈奴人见逃走无望,只能不要命的朝着阵去冲击。死上几个人,便能躲过头直达盾牌边上。可盾牌后面伸出来的又是长剑,或者是斧头。实在不行,前面这一片的手就都往后面跑了。而后面又是一群手冲了上来。牺牲七八个人终于摸到了盾牌边,现在又成了尖边上了。
更可怕的是这时候汉人开始射箭了。铺天盖地的箭雨从阵的后方射了过来。而盾牌时常一掀开,然后一个怪模怪样的**箭伸出来,一扣扳机就是几十只箭射出来,能撂倒前面十几个匈奴人。匈奴人的伤亡急剧增加。而后阵便很默契的继续往前收缩了。
一战过后,一个匈奴人都没能剩下,全都被汉军砍了脑袋。这很有可能是未来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来最后的军功了,还不赶快。要什么活口啊真是的。傻不傻啊你。(未完待续。)
。
………………………………
第五百四十六章 卫青霍去病封禅
卫青赶过来的时候,正见霍去病在带着人整理尸体,疯了一样去死人堆里面拨弄。ggaawwx卫青问道:“嘿嘿嘿,找啥呢。”
霍去病抬头道:“伊稚斜啊,就在这一块儿,人死多了就被淹没了。”
卫青脱口而出:“你找他干嘛呀……”言下之意是反正又走了,有意思么。后半截好在收住了。
霍去病道:“惦记了这么久,不找出来怎么行呢。”
卫青觉得很无聊道:“你赶快吧,准备准备。开始封禅。我就先回去了,你自己打扫战场吧。”
战场打扫还挺简单的,关键是人多,七手八脚很快就办完了。七万匈奴人的尸体被搜刮掉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和兵器。斩下头颅,整整齐齐的码在一起,撒上石灰。七万人头蔚为壮观。这叫做铸京观,是给远在长安的皇帝查看战果的。
其余的躯干摆在一起。上面浇了火油,码上了木头干草。
接着数千士兵抄起铲子,挖出泥土来搭建了一座方方正正的土台子。宽一丈二尺。高九尺。底下埋了玉牒。整个土台上下三层,夯实紧密,数千士兵一起上阵,前后两个时辰就搭好了。
从长安取过来的五色泥土,在祭坛周围分别搭建了象征着上古五帝的祭坛,然后以整只的白鹿,猪,白牦牛作为祥瑞祭品。各种从匈奴人手中搜刮来的金银珠宝点缀在坛底。
萨拉哈的尸体也被作为祭品放在正下方。霍去病一身戎装,在全军的注视下登上祭坛,首先对东边的皇帝遥祝一番,表明要代表皇帝举行封典。随后宣读了祭。数万汉军山呼海啸,齐声歌颂皇帝的治武功英明神武什么的。
而卫青返回了车次北国的王城,在王宫前的广场上举行了同样规模和内容的典礼称之为禅典。
这就是传说中的封禅大典。接着霍去病便领军南下进驻了王城。然后联名向皇帝送去了捷报,详细介绍了如何剿灭匈奴人的整个过程。如何诛杀了上下两代大单于。以及汉军的整个伤亡状况,和财政状况。宣布不日即将班师回朝。请皇帝做好接待工作云云。
鸿翎疾使拿着两位将军的捷报南下楼兰,转到嘉峪关,一路换人不换马。消息四散而去。马不停蹄的传到了未央宫中的皇帝面前。
皇帝大喜,当场宣布赐于这个鸿翎疾使以侯爵。其余的鸿翎疾使也各自升官两级。召集了一些重要的朝廷大臣前来宣告好消息。宣布第二天召开廷议商量后续事宜。
在廷议上,皇帝按照庄青翟的建议,加封卫青为大司马兼大将军,赐金印,掌管天下兵马。加封霍去病为大司马,赐金印,掌管天下兵马。并且特别指出,骠骑将军的级别提一下,秩同大将军。也就是说卫霍两人的行政级别和职权待遇完全一摸一样。再分别加封食邑若干若干。这个卫青就要少一点,霍去病要多一点,毕竟霍去病的起点低嘛,反正加完了之后,都差不多的样子。
而对于两人联手传过来的请功名单,皇帝有意识的把霍去病麾下的人马多多的赏赐,把卫青的麾下有意识的打压一下。以此来造成卫霍两人之间的不和,或者说是两人麾下武将集团的不和。甭管有用没有,反正天下兵马那么多,你也能管,他也能管。这里面就有矛盾,就叫做令出多门。将领们可以听你的,也可以听他的。而皇帝就打算暗中军官将领们都听自己的。你天下兵马大元帅,总不见得手上还直接指挥一个团一个连吧。得通过一群上将才能指挥到作战单位吧。皇帝就打算绕过两位大司马,直接掌握这些上将去。
不得不说,皇帝还是很有才的。明明是舅舅和外甥,女婿和老丈人。也能挑拨离间,实在是个中高手啊。要不是这两人压根就不想跟你混了,我差点就信了。
满朝武又开始了歌功颂德模式,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听得雪晴都快睡着了。
会上同样也研究出一套撤军方案。不同于美军陷入伊拉克的泥潭一样。汉军的撤军方案十分的迅速。皇帝急于吧这些军事力量给拉回来重新掌控,确保自己的地位万无一失。
皇帝的诏被送到了楼兰,卫青和霍去病已经到了楼兰。两人正式接受了黄各地任命,成为了汉军正式的统帅。从此位极人臣。封无可封。也算是完成了一部分的人生梦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