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破晓之剑-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71章 皇城司

    这一场战斗,起义军并没有太大损失,牺牲和负伤的人,没有超过五百人,负伤者近八成的人会回到军营,这就是大胜了,还俘虏了近千人左右,可谓士气大震。

    这些起义军经过了残酷的考验,再整顿修养一段时间,就是真正的精锐之师、铁血之军,是一直有军魂、敢打硬仗的大军,就不是流民组成的新军。

    现在起义军士气正隆,所向披靡,而南阳府城士气低落,甚至可以一战而下,他对着诸将说着:“此番胜利,算不了什么,这时南阳府城兵力空虚,正是取下此县城的良机,你们整顿一下,尽快跟随我剑指南阳城!”

    “诺!”诸将没有任何意见,甚为高兴的答道,这群农民流民有的人一辈子都没进过府城,这次以胜利者或者统治者的身份进去,让诸将振奋不已。

    杨奇的威望有了最明显的体现。虽然感觉有些急促,但诸将士除了兴奋、激动和跃跃欲试外,并没有任何人有异议。

    当下一道道命令顺利的发布,全军积极的动员起来,一扫站前的疲惫。还有将士收集着全部的战马,还有二十匹可以使用,这样起义军的骑兵队接近一百骑。

    修整一个上午,中午吃过军粮,起义军的军营,一片肃杀之气,静静的等待着。

    下午雨过天晴,午后的时光特别悠缓,阳光下,远处林梢随风波动,溪水也仿佛静止了。

    南阳府城二十公里处校外。

    微风吹过,一只青色的鸽子转了几圈,在一间小屋通风口处,青色的鸽子钻了进去,落在一位帝国官员的肩上。

    这位帝国官员先是一惊,看见是青色的鸽子回来了,就放松下来。仅过了片刻,神色顿时凝重了下来,眼中有着掩饰不住的恐慌,顿时失了方寸,叫喊着同伴:“你出来,看!”

    在小屋中喝着酒,吃着食物的同僚过来,问着:“吴百户,发生了什么事,你如此的慌张?”

    看见吴百户不说话,他不由一阵疑惑,顺着吴百户手指看向桌子上的信件,顿时有种不好的预感,走了过去,拿起信件仔细浏览。

    “轰”的一声,脑海中响起一个炸雷,南阳府城派出的两千官兵在野外对决两千贼军,居然大败,帝国大将也被斩首,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倒吸几口凉气。这人压制、掩饰着心中的恐慌,但微微发抖的双手却出卖了他:“吴百户,怎么办……”

    片刻后,吴百户从恐慌之中挣扎了出来,狠狠喘了几口粗气,说着:“你在此看守,我立刻去禀报梁太守,这是军机大事,耽误不得,我们都担不起!”

    吴百户从马槽中将马匹牵了出来,又自屋里穿上官服,驾驭着马匹,策马疾奔,朝着南阳城中央奔去。

    一阵大风呼啸着,吴百户全身阵阵发抖,心神恍惚,手上的缰绳竟然有些抓不住,只能弯身搂住马匹,任由马匹奔驰着,不过这是一匹老马,它认识去府城的道路。

    直到接近黄昏时分,吴百户才进了城门,城卫却将他拦了下来,吴百户张大眼睛,哆哆嗦嗦说着:“帝国皇城司密信。”

    长途顶风跋涉,又心神不宁,一时间话都说不利索了。

    城卫听得皇城司,那敢怠慢,这可是帝国威名赫赫的特务组织,连忙按着吴百户的意思,将腰间口袋拿了出来,拉开一翻,果有一块皇城司专属信物放其中。

    “大人,真是多有得罪了。”将口袋被扎好,重新放回吴百户腰间,对着两个守卫大声喊着:“这是皇城司的大人,你们快点放行!”

    “好!”听见是皇城司,不敢有丝毫怠慢,连连取消关卡放了进去。

    马匹在街道上奔驰着,吴百户勉强抬起身子,抓住缰绳直向着太守府疾奔去。

    “皇城司南阳府秘务使吴百户,求见南阳城梁太守,带有重大军机消息速速通报!”到了太守门前,吴百户一翻身自马匹翻滚下来,对看守卫说着。

    “什么!皇城司!大人,请你稍等片刻。”见到吴百户一身奔波,不是骗人的摸样,门卫也不敢迟疑,向府中奔去,片刻又跑了出来:“大人,太守大人请你速速进去。”

    梁太守接见的是北边的大厅,吴百户用了一刻时间,在主道穿过,到了大厅,就见两个仆人守着大门。

    吴百户疾步上前,问着:“太守现在在哪里?”

    “在里面,快进!”

    吴百户听到之后,立刻跨进大门,沿途全无阻拦,显是被太守吩咐过了,不得阻拦,进了大殿。

    这时梁太守就在前面,吴百户立刻上前,快步走过去,慌忙跪倒在前面,叩拜起来,张口就是震惊人心的话:“大人,我方两千大军全军覆没,大将被斩,败的一塌糊涂,请太守速速召集官员商议对策!”

    “你说什么?”原本还在喝茶的梁太守,豁然自椅子上站了起来,声音震动大殿,却是将吴百户吓的一惊,一时没有来得及回话。

    只是转眼,太守却已平静了下来,收敛了怒态,眼中看不出表情,脸色有些僵硬和铁青。

    “你细细说清楚。”太守说着,把茶杯搁在桌子上,茶水泼了出去,他本养气甚深,这种情况就是心中大怒,无法控制的表现。

    “是!”吴百户连忙应着。

    “是皇城司的刺探,随军监视帝国大军情况,晚上在泗县城外扎营时……”吴百户口齿流利,把前因后果,连起义军夜袭帝国军营,以及第二天清早,起义军正面对决帝国大军的经过,讲的仔仔细细,也越说越流利。

    皇城司是帝国的特务组织,这些人是皇帝的亲近的内臣,成员主要是太监和武功高强的军人。他们的工作内容主要有两项:刺探和护卫。护卫皇帝的人自然是军人,刺探工作就是侍从们的责任了。

    主要是用于监察百官,军队等地方,防止有叛乱的发生。如今成了魏文道手上的利剑走狗,专门铲除异己,为天下人深深忌惮

    高台上的梁太守又惊又气,却差点晕了过去,一下子跌在椅子上喘着粗气。


………………………………

第72章 南阳府城会议

    侍从立刻上前扶起梁太守,只是想着刚才的消息,靠在椅子上脸色苍白,一下子萎顿着。

    目前府城的骑兵被萧道成带走大部分,现在招募也仅是新兵,野战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唯一的好消息就是萧道成已经平叛张无忧的叛乱。

    过了许久,梁太守才清醒过来,大声喊着:“来人!”

    顿时四个持刀的护卫依次进来,立在殿前等候命令,梁太守目光幽幽闪动,显是平静了下来:“传我命令,立刻派遣刺探了解支援泗县部队的情况以及叛军情况。”

    说到这里,语气变得严峻:“得到详情消息,立刻禀告于本官!”

    “是!”护卫立刻应命,出去传令。

    太守紧急命令,只是一刻时间,就有十数匹马的侦骑,自太守府中奔了出去,消失在呼啸的大风之中。

    梁太守又立刻召集众官员来商议。

    当众官员听到这个消息时,全都目瞪口呆,久久说不出话来。

    如今已经是一片愁云惨淡。出征之前,几乎所有文武官员都信心满满,认为平定杨奇这帮叛军是手到擒来。当二千官军出发后,许多人还认为太守太过保守,仅仅是派去防守泗县陷落。结果不但泗县半日内陷落,正面对决也落地全军覆没!

    所有出征的官军,连同营地外的那些差役伙夫,不是被俘虏就是死亡。仅仅只有几个机灵的见势不妙,仓惶逃脱到密林,至今不见有人把消息报回府城。

    还是皇城司的刺探,利用信鸽才让太守获得这些消息。

    这个前所未有的噩耗,给南阳府带来了巨大的恐慌和阴云。

    那两千营可是南阳府城中最精锐的士兵。这样一股力量被消灭后,南阳府手上只剩下了四百名可用的轻步兵,骑兵现在城中仅剩五十骑不到。防守城池倒是不成问题,想要再次平叛已然不可能。

    换句话说,现在南阳府已经失去了对治下的干涉能力,只能放任杨奇的义军横行。

    更糟糕的消息还在后面。

    还没等南阳府城上下从这个噩耗的打击中回过神来,就在今天早晨,泗县那边又有侦骑快马加鞭赶了过来。

    他们发现了泗县城数万反贼的企图和行踪,正在全力朝南阳府城前进!

    得知这伙反贼干掉官军后,如此果断的开始扩张,整个南阳府的官员和勋贵们都集体失声,陷入了强烈的不安中。一些生性谨慎的外地商人,甚至开始低价抛售产业田地,做好了撤出南阳府的准备。

    普通的下层百姓,虽然由于消息封锁还没得到消息,但只怕也瞒不了太久了。毕竟,出征的官军迟迟没有消息,大清早侦骑带回的消息也有很多人打探到,现在民间就已经有了不好的谣言在流传。若是再过几天,平叛官军被贼人歼灭的消息早晚会传开,必然会引发一场巨大的骚乱。

    该怎么办?

    严峻的现实,摆在梁太守和他的心腹面前。

    如果贼人打赢官军后仍旧缩在泗县,他们还可以再拖几天商议对策。但现在反贼兵发泗县,事情无论如何也拖不下去了。以那伙反贼表现出的实力和近十数万的流民,南阳府城也是凶多吉少。可以说,整个南阳府的局势糜烂已经成了定局。

    “必须召回萧道成!”

    梁太守想立刻召回萧道成带走的骑兵,这样他就有足够的兵力进行野战,还想反扑逆贼。

    “大人,已经下命令督促萧道成回城,相信他不日将至。”陈都尉立刻说道。

    “一旦萧千户回城,立刻准备兵力反扑贼军!”梁太守还想着如何平叛叛乱。

    仪曹胡丰就不认同对方的观点,反问道:“现在南阳府城最精锐的两个千人营在正面战场,落个全军覆灭的下场,大将战死沙场,可见贼军战力之强。现在又得了他们的盔甲兵器,贼军的力量必然更强。如今南阳府的官军士气低迷,群龙无首,靠这仅剩的几百人,拿什么平定十万流民?”

    他顿了顿,环视了一圈,像是寻求他人支持似的:“而且,现在就算出兵,只怕也来不及了吧?”

    这番话,立即得到了其他人附和,而且支持的人还不少。

    直符史曹魏就直言不讳道:“胡大人所言不错,现在出兵只怕来不及了。再者,剩下的这些官军是南阳府仅有的力量。若是把他们也调走,南阳府城的安全如何保证?贼人若是得到消息,轻军急进突袭府城,岂不是滔天的祸事?”

    他的话别管是否有道理,但却是支持胡丰一派官员中最有代表性的。

    这其中,尤其以本地的官员和贵族最坚定。这些人真正在意的,无非还是南阳城的安全。少了两千官军,南阳府已经有些不稳了。若是把剩下的官军再调出去,万一出现什么变故,他们的家族和产业可都要完了。

    梁太守很清楚他们的私心,寸步不让的争辩道:“贼人攻陷泗县,一是出其不意,二是有攻城利器。一旦让反贼利用强大的攻城利器,你们觉得南阳城的城墙能承受的了三百斤石块的重力吗?”

    其他人听了都是眉头紧锁,梁太守扫视全场,所有人的反应都落在眼里。

    “咱们必须立即行动,官军不够就招募义勇,还有南阳府内世家贵族的护卫。总之要凑出一批人,不求他们击败贼人,至少要帮助我们守住城池,继而将那伙贼人拖在城池之下。这样,官军就有了足够时间回旋。”

    这样执拗的坚持己见,在官场上无疑是很招人恨的,但梁太守自认是出自公心。

    现在反贼就有十万流民,再让他们拿了南阳府城,反贼势力大增,会迅速的滚起雪球,再想要清理起来就难了。而且就算能平定,这些被贼人席卷过的地方也废了,想重建不知道要花多少工夫。

    “你从哪里来的信心,认定我们可以守住?”

    胡丰不甘示弱的说:“咱们这边征调民壮至少要三天,整训武装起来又要三天,从泗县到这里不过五天的路程,这可是十万流民,南阳府拿什么去支撑?二千官兵一夜之间全部没了。”
………………………………

第73章 轰动

    梁太守语气里多了几分火气,大声道:“事情前后很明显,官军是中了反贼奸计,对方以精待劳。若非如此,贼人的真正战力根本不足以对付官军。若是现在不作为,等贼军规模大了,那才是坐以待毙!”

    被梁太守屡次三番反对,胡丰也火了,哼了一声道:“就算这样,那也是堂堂正正的对决,可按皇城司的说法,两千官兵前后不过半个时辰,全军就溃败了,若非反贼战力强悍,哪来的手段在这么短时间内消灭两千官军?”

    “定是反贼用了的奸计罢了……”

    “不然二千精锐的官兵会打不过一群流民!”

    以梁太守为首的、支持继续派兵的一派,跟胡丰为首的保守派,在太守府内互不相让的争论起来,看上去各有各的道理。

    梁太守脸色阴沉,终于忍不住重重一拍桌子,发出砰的一声。要是以往他手握大权,这群本地官员和贵族哪敢顶撞他。决策连续失误,威望大减,才造成现在的困境。

    整个太守府,立即安静了下来。

    “我意已决。”

    这四个字说出,梁太守似乎突然苍老了好几岁,缓缓坐回了原位,用充满了失意和萧瑟的语气道:“南阳府失去两千官军后,已经无力平叛整个府内的乱军。现在征调民团家丁,务必守住南阳府城。另外,即刻派人携带我的文书,上报郡城,请大人调兵平叛。”

    “大人!”

    听了梁太守的话,不管是胡丰还是曹魏都不约而同的站了起来。

    谁都知道,梁太守跟郡守蓝博文不对付,因为蓝博文是保皇派、凭借皇后一派的力量上位而看不起对方,甚至为此上书抨击过。若是叛乱的事传到安山郡,蓝博文有了绝佳的把柄,必然会迫不及待的上报帝国,攻讦对方。

    梁太守和胡丰等官员跟这位太守的关系还不错,就算抛开可能会被牵连的缘故,也不希望他就此削官下台。

    “我知道你们的担心,但不上报不行啊。这伙反贼,总归是需要大军平定的,更何况……”梁太守

    苦涩的闭上眼,叹气道:“就算咱们不报,消息也是藏不住的。蓝博文此人能上位,自身还是有一套本事的。说不定现在已经得到消息,只是假装不知,在等着看咱们的笑话呢。”

    太守府内的一众官员,顿时陷入了缄默,再也难以劝说。

    “行了,都下去吧,就按之前的命令去做。只希望贼人的动作能慢一点,让本官保住府城吧。”梁太守一边低声说着,一边缓缓起身,步履蹒跚的从后堂离开。只留下户丰他们,相顾无言,半响后才轰然议论起来,三三两两的退出了太守府。

    谁都知道,这个府邸的主人,只怕用不了多久就要换人了。

    在一片人心浮动中,南阳府城度过了难熬的一天的时间。

    泗县之战的传闻,已经在城内彻底传开。再加上黑旗幡的密探暗中推波助澜,拼命传播谣言,南阳府内的惶恐情绪已经达到了一个极点,逼得官府不得不在白天也进行全面的戒严。

    但这样的举动只是让南阳城在表面上恢复平静,丝毫不能缓解平民们心中的惊恐。

    终于,在天色快要黑来的时候,地平线尽头的官道上出现了大队人马的行踪。城墙上有眼神好的官军士卒,很快认出了来人打的旗帜。那一抹熟悉的旗帜,让他忍不住欣喜的大喊了出来。

    “是骑兵!萧千户带兵回援了!”

    声音传开,整个南阳城的城头上沸腾了起来。

    随着距离逐渐拉近,越来越多的警备士兵看清了来者的身份。熟悉的军旗统一的制式皮甲,再加上行军间也能勉强维持的队列,毫无疑问是帝国的骑兵队。

    笼罩在大伙心头上一天多的阴云,紧张恐惧感迅速散了开来。

    萧千户统率的骑兵大军一旦抵达,平定这些叛军还不是易如反掌?

    不管是城警备的官军,还是那些普通协防的民团,都兴奋的议论了起来。但很快就有人发现不对,惊讶道:“为何来的人如此之少?”

    萧道成率领一千多骑兵离开南阳府,捷报传来几步只以微小的代价就平底了十万流民。回来也至少有八九百人,可眼前这些官军,不管怎么看都才不足五百人。大军在哪里?怎么少了一半骑兵?

    几乎是立刻,城头上的活跃气氛如同被寒流吹过,重新凝结起来。有人试图找一个能说服众人也是说服自己的理由:“或许这只是打前锋的先军,大军在后面呢。”

    这时,张无忧统帅的骑兵部队,穿着南阳城官军统一制服、兵甲武器,外表看不出来有哪些不同,而这些伪装成官军的大都是张无忧的老兵,这些老兵原本就是曾经的帝国士兵,伪装起来自然很像,不管是外表还是那股士兵特有的杀气。

    张无忧勉强凑足三百人骑兵,其他两百人只能从周平的队伍中选取,但周平的部队大部分人不会骑术,赵功就想着用绳子把双腿绑在腹部两侧,才选出两百勇士充当着骑兵。

    映入眼帘,是一座高达十数米的城墙,有着宽宽的护城河,并且已经引进了河水,高二十米左右,吊桥跨卧在护城河上,可见的确花费了些工夫。

    城门此时开着,还有几个百姓进出。

    “过去吧,速度慢些,不要太快。”张无忧缓慢的说着。

    “诺!”

    于是一行人,不急不徐的策马上前,很快就出现在城门前二百米之内。

    城守兵凝神看去,看见是南阳府城统一的军服,于是都站起来,甚至有人忍不住欢呼起来,这下南阳府城就有了一批精锐部队。

    马匹速度何等之快,就算不急不徐,也在十几秒后,就到了城门前。

    “不对,这不是萧千户的骑兵,他们有人竟然把腿绑在马腹上!”看门的队长突然间十分惊觉,高声喊着:“快,关上城门,不能放他们进来。”

    不过,这时已经晚了,现在南阳城才区区五百多士兵,城门口才一队士兵,哪能来得及关门。

    张无忧狞笑一声,猛的策骑冲上,只听马一声嘶叫,就已经冲入了城门。


………………………………

第74章 火烧粮仓

    梁太守正与诸多部属在府城的粮仓,看着高大的仓库:“现在是多事之秋,如今又是饥荒,又是战乱,粮食是重中之重。刘涛,现在粮食怎么样了?”

    粮漕刘涛见点了自己名字,就朝前走出人群,听太守说完,已经定下神,说着:“太守励精图治,现在治下饿死人的事不多,并且官府早有准备,粮库的粮已屯得发霉了,或许可以调剂一下,发下补贴,赈粮到户!至于军粮早以准备好,足够万余士兵一年的消耗!”

    梁太守听了,笑说着:“救济灾民这主意不错,深合我的初衷,就按照这个来办。至于军粮补给一定要及时,本官已经派人与世家豪门商量借用家丁……”

    梁太守正说着,突听远处一阵闷雷,宛如万马争奔,连大地都颤抖了起来,梁太守不由大惊,怎么会有大批骑兵,但这时谁有这样大规模的骑兵?

    连忙派人查看情况,就听到有人有人高喊:“是反贼,他们攻进来了!”

    话还没有落下,就能听到轰隆隆的铁蹄与激烈的厮杀声。

    梁太守速度站在高处上,望着如潮水般汹涌的骑兵,以及不断被砍翻在地的官兵,话都说不出来,只是双眼怒睁,“噗”的一声,吐出一口血,直直倒了下去。

    一时间兵荒马乱,只见起义军大声喝着:“伐无道,诛暴君!杀”

    “杀!”

    随着起义军骑兵的猛烈攻击,南面这边的官军已经进入了溃败的状态,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随后周平率军支援,很快控制城门,攻破府城就在此刻。

    不管怎么看,形势都是一片大好。

    可就在这个时候,府城中央以及东城,突然冒起了黑烟。

    最初,不管是张无忧还是周平,都没有太在意。而且这种混乱的情况下肯定有人趁火打劫。但那两道火势蔓延的速度极为惊人,几乎是顷刻间冲天而起,给人一种遮天蔽日之感。

    这种近乎夸张的火势,就非常不同寻常了。

    大致判断了一下火势的位置,张无忧脸上的神情凝固了。很快,他立刻传下严令道:“不惜代价,立即夺下扑向府城中央!”

    雷川还从没见过张无忧如此失态,甚至是暴怒,忍不住问道:“将军,到底发生了何事?”

    张无忧仰头盯着那两道黑烟,半响后才答道:“有人放火,烧了府库和粮仓!”

    什么?

    附近的几个起义军将领,脸色顿时大变。

    他们已经知道府城粮仓那里面有至少十几万石的粮食,其数量几乎是泗县、平城县等粮库的十倍。听闻大帅十分看重了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