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破晓之剑-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好,还好!”谢执事喃喃的说着,这是好事,如果自己折了这样多家族战士,对方却损失不大的话,自己就危险了。
这时,一支兵马在雨中继续跋涉着,雨水啪啦着打下去,四月天气还凉,各人被淋着雨,被夜风一吹,浑身发抖。
一道闪电落下,司马海上得一个丘陵,回首看去,只见本来上关口的六千大军,一下子就少了一大半,后面稀落的跟着二千人,个个此时将士疲敝。
看着闪电落下,轰然一声,司马海突然之间捶胸顿足:“上天……你就是这样对待我?”
“上天,我不服啊!”这种惨败,对他这个年老的将军来说是一种打击,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无法再领兵作战。
几个亲将面面相觑,这时,却也纷纷劝了几句。
司马海当下就说着:“大家都累了,我也是疲乏的很,我记得前面十里,就有个村子,我们到了就扎营。”
等一会不就连夜奔回城中了。
这时,周围的人应命,一起向前。
大军在前,司马海扶在马上,思考如何降低这次失败的影响,避免自己被罢官。
现在自己大败,又有着反贼进逼,只怕蓝博文会有别的心思,直接把他抓起来治罪。
这时军心已乱,不能再这样下去,如果反贼追来,说不定官兵立刻就会炸营,到那时就晚了。
冰冷的小雨不住打在脸上,却是丝毫未觉,满脸阴沉,心中既是不安,又是恐惧,下令立刻逃回郡城。
………………………………
第111章 忧愁
安山郡惟新城外已经宁静,当蓝博文在城墙上看到浑身的灰尘,狼狈不堪,散发出血腥的味道。
蓝博文阴沉的脸,在黑幕下显得特别的森冷和凄凉。
第三天清晨,杨奇已兵临安山郡惟新城下,策马看向城墙,回头对诸将说道:“果然已经防备多时,看来这次奇袭,不可行了。”
蓝博文看见起义军大旗摇动,顿时心中紧张。万人齐声呐喊,似乎要一起攻过来。谁知不一会儿,起义军已退出数里,准备安营扎寨。
不远的起义军已经建好大营,灯光升腾,天空映成了一片红。
蓝博文站在城上,望着这一切,心中一片苦涩。
三天前,火烧了关隘据点后,第一天反贼没有进军,第二天出动,今天才围上郡城,而本城的兵力虽然还有不少,但都是些新兵战斗力低下,他也不敢把最后五千骑兵派出去,为了保证手中有一支野战军威胁反贼。
蓝博文冷笑着,心中却越发悲凉,因为在据点司马海监军杀了不少世家的人,如今城内世家不愿再派出子弟家丁来协助防守,纷纷自保。
眼下只是这一场失败,把先前的一切的优势都付诸东流!
当然,在这两天的时间内,郡内还有五千骑兵,自然轻易的把不稳的军心压了下去,目前只能等待宇文述的救援了,早在三日前已派信使,料想不日将至。
此时蓝博文转过身朝着城墙下面走去。
行过的城墙两侧,一群手持武器的士兵看管着一群百姓。
这些百姓,面带惶恐之色,在士兵看管下,不敢发出声音,却是严令拉上来搬运石块的百姓。
不去看那些百姓的恐惧表情,蓝博文阴沉着面孔,顺石阶下去来至城楼监管房。
这里赫然成为蓝博文临时歇息所,他刚在椅上坐下,就有人在门外等候。
“郡守,霍先生求见。”侍卫在外面禀报的说着。
霍先生霍进,是蓝博文的心腹谋士,是蓝博文最宠爱的小夫人的堂弟,一直是在安山郡内是重要人物。
蓝博文听说是他到来,就说着:“让他进来吧。”
“是,主上。”
不一会,有一消瘦男子从外面走入,就算在这时,还有几分风流潇洒,只是一双眼睛布满了血丝,黯淡无光。
一进来,霍进先是朝坐上的蓝博文恭恭敬敬行了一礼,一脸忧色的说着:“郡守,惟新城已被反贼困住,最近战败的消息已经掩盖不住,城中军民骚乱不断,就在昨天夜里,就有一百多人逃走,再这样下去,恐怕军心大乱,郡守,您早做定夺才好。”
“哦?军心大乱吗?”蓝博文重复着这一句,抬头盯住霍进,看了一会。
就这一会,只看得霍进冷汗直冒,蓝博文收回目光,淡淡的说着:“那依你所言,该如何才能扭转局面?”
霍进干笑两声,不过想起城内情况,犹豫了下,壮着胆子劝的说:“郡守,依小人之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眼下安山郡已是在反贼的掌控中,只剩下这座郡城,也守不得几日了,若是再耗下去,城中百姓恐生叛意。不如,先逃离此地,与宇文述的平叛大军汇合再做打算……”
“你的意思,是在劝我弃城逃跑?”蓝博文目光冷冷的盯着霍进。
霍进忙说着:“只是暂时行撤退,与朝廷大军汇合,保住自身性命!”
蓝博文却显然是不想再听下去,猛地站起身,冲外面喝着:“哼,真愚蠢,来人。”
“郡守!”听得动静,几名全副武装侍卫从外面进来。
蓝博文一指对面已吓得面色发白的谋士:“将他拖出去,重打三十大板!”
“是,主上!”几名侍卫不由分说,上来拖起霍进便向外走。
三十大板就是不死,也要躺个数月才能起来。
“郡守,霍进在你身边这些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便是不看在霍进为您奔波多年的份上,看在家姐的情分上,请饶我这一次啊!郡守……”霍进被拖出去后,喊声越来越远。
“正因为如此,才会饶你性命。”
直到声音再听不到,蓝博文方阴沉着脸,重新坐下。
端起茶盏,刚喝一口,就忍不住啪的扔落在地。
“郡守!”听到里面声响,立刻又有人进入,却见主上面色阴沉的坐在那里。
“退下。”蓝博文抬眼看着进来的侍卫,说着。
“诺。”侍卫见主上无事,恭敬的倒退而出。
“等一下,让谢海潮到这里见我。”蓝博文突然说着,谢海潮是心腹爱将,一手提拔,可所谓忠心耿耿。
“是,主上。”侍卫闻言,应声而退。
不一会,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武将从外面迈步进来,在门口处停下来:“末将谢海潮,见过郡守。”
“与我一同到城头上一观吧。”蓝博文站起身,向外走去。
“诺。”谢海潮恭敬的跟在蓝博文身后向城头走去。
当来至城头,望着下面的大军,蓝博文忍不住抚上自己身上的伤口,暗叹一口气。
对于城中军心不稳的事,他其实洞如观火。
之前的兵败如山,虽是逃回城中的士兵仅仅两千,再加上五千骑兵,还是有一战之力。
“谢海潮。”片刻,蓝博文喝着。
“末将在。”
“司马海已经被革职,现在全军就交给您指挥了。”
“是,末将必不负所托。”谢海潮大声回答道。
蓝博文听后脸色略微变好,点点头:“那好,从今夜起,你就坐镇指挥。”。
谢海潮立刻跪倒在地:“末将遵命。”
安山郡城外,连绵不断的军营,望上去异常壮观。
此时夜幕深沉,各个营帐内已油灯已经熄灭。
唯有主营帐中,灯火通明,桌上满是文件,在塌前摆放着几卷书,杨奇此时正半躺在塌上,翻阅着书。
只看了一会,就觉困倦,随手置在一边,躺下后,稍微闭目养神。
这时,有亲卫将晚膳给他送进来。
杨奇看着地上摆放的几样饭菜,食欲不振。
“只留下这两样就可!”杨奇只留下其中两样,余下都让侍亲卫端了出去。
勉强将饭菜食罢,侍从进来收拾妥当,杨奇起身,走出营帐。
“大帅!”外面的起义军的战士见到他出来,恭敬行礼。
杨奇摆摆手,让他们不必拘束,各司其事。
而他立在账前,望着安山郡城方向,微微出神,距离上次战役,已过去三日,如果在攻下此城,安山郡基本上落在他手中。
可惜,后面还有帝国的平叛大军,只能尽快逃离此地。
安山郡城虽然还有近万敌军,可是根据情报,城内军心溃散,显然已经是不堪一击,只怕明日用回回炮一攻,对方一天都撑不下来。
“情况如何了?”这时,一道人影来至杨奇面前,杨奇淡淡问着。
“大帅,全军已经准备就绪。”黑影回答的说着。
“通知全军今夜按计划行事。”杨奇说着。
“诺。”黑影悄然退下。
………………………………
第112章 却月阵(一)
连续三日对面军营毫无动静,蓝博文第二天派遣侦骑去查探起义军军营情况,却了无音讯。蓝博文心中胆寒,畏惧起义军,再也不敢派遣侦骑去查探。
直到第七日,数万万战马奔腾,气势汹涌,滚滚灰尘遮天蔽日,势不可挡。宇文述的铁骑来到安山郡。
见到义军军营直扑过去,这才发现军营早已空空如也,起义军明显已经离开多日。
“居然逃了,追!”宇文述想都不想,下令追杀反贼。
蓝博文听到反贼早已离开,久久不语,下令郡城的五千轻骑兵跟随宇文述,一起去追赶反贼,戴罪立功。
又过了三日后,京都运河河边。
“过了这条河后,就进入昆云山脉,真正摆脱帝国大军”话还没说完,就听到万马奔腾,汹涌澎湃的喊杀。
诸将士面面相觑,一起看向了杨奇。
杨奇盯的远方的烟尘,铁骑隆隆声传来,面无惧色,挥手致意。
“生死存亡,在此一举,组阵!”
杨奇闭上了眼,这时一阵狂风吹来,立在一处战车之上,战鼓咕咚咕咚,战血沸腾,正俯瞰指挥全军。
几乎同时,传令官正匆忙而有序挥旗,已经准备好的一条条军令飞快的传达下去
“将士全数检查兵甲!”
“除武器外,一切多余负重全部抛弃!”
“战车上清点弩箭,全数推出!”
这些军令,早已经准备好,有条不紊的发布而出,而此时,他也心薄,背水一战,望着背后波澜澎湃的江河,不是生就是死,这是他造反以来最凶险的一次战斗。
“咚!咚!咚!”越来越近的军营,已经响起了战鼓。
站在战车的高台上,主旗直挥,杨奇直接下令。
顿时,五百辆战车,全数开出,只是见到这五百辆战车,杨奇心中就涌出无限的可能,这就是他的底牌,以步制骑,具有强大杀伤力的军阵“却月阵”。
对付骑马,实际上步兵必须有长枪阵,这长枪阵,杨奇也有训练,但是却不会真正把希望寄托在这上面——这实际上是以纪律和生命来抵消敌人的优势。
杨奇这时没有条件制造出火枪来对抗,这毫无疑问,起义军尚在创立阶段,也没有这个时间和技术。
不过,在《帝国》游戏里,杨奇还是挖掘出一种阵法出来,这就是刘裕的发明的“却月阵”,利用战车防御铁骑的冲击。
每辆战车配有力士,手持大锤,近战用锤击敌,中距离配合马槊,配以巧妙的刺杀,具有强大的杀伤力。
远攻以训练的弩箭手,连射之下,其箭如雨,下面甚至有辅兵推之,虽然缓慢,但是还可推行,要是敌人靠近,士兵也可以从准备好的缝隙间,用长枪往外乱捅杀敌
其缺点也明确,第一点只能背河而布阵,河水可以保障“却月阵”后方和侧翼的安全,如果河水较浅,敌军可涉水渡河,对“却月阵”进行合围。
二则河水是构成“却月阵”最根本的条件,没有河水,就无法保证“却月阵”的安全,也无法对阵中的将士进行增援、支援和救援。
其次,“却月阵”不具备机动性,虽然作战时杀伤力大,但始终是处于被动挨打的地步。即使取胜,也无法变化阵形,在追击时一旦与强敌遭遇,就会有被歼灭的危险。
最后“却月阵”使用的条件过去苛刻,就因为这些作战都缺少河水这个重要条件,也无法使用“却月阵”。再加上战车缓慢前进,不可快速追击。敌方骑兵可以从容撤退。
但现在条件全部满足,正是使用该阵的时机,在这个世界上可没人认识“却月阵”。
杨奇有着免费的流民民工,只重要耗费一些原材料和钱米,就可以打造这五百辆战车阵。
最关键的是,这是这个世界上第一次出现,帝国将领无人知道,必碰的头破血流不可。
山风吹来,衣衫拂拂作响,寒意十足,杨奇一声令下,战车两头列开,展开成一个月弦,每辆战车设置十名力士持锤,战车之间两侧有持七米长的马槊,这是杨奇专门为此阵打造的武器,绝非蛮力刺向敌人,必须配合适当的时机才有杀伤力,近处配上铁枪补杀漏网之鱼,而车辕上张设盾牌,保护战车,防御铁骑冲击。
“却月阵”是弧形,弧形可以分散受力点的力,有着良好的抗冲击能力,阵内士兵又有锤、弩、槊等武器,所以杀伤力非常强。同时阵内士兵背水为阵,这就是陷之死地而后生。
突然,只听见号鸣声不绝,帝国平叛大军居然有三万铁骑,直如钢铁洪流一样扑了上来。
这样的情形让杨奇长叹,想起了刘裕闻讯,燕军以十万铁骑来袭,而他的大军仅仅七万,大部分还是步兵,下令诸将士,以“车四千两,分车为两翼,方轨徐行,车悉张幔,御者执槊,又以轻骑为游军。军令严肃,行伍齐整。”
双方激战数日,居然不分胜负。
万马奔腾,地面震动,人人为之变色,杨奇听到远方战马疾奔的声音,仰首望天,说着:“好兵法,但这是在自寻死路!”
因为宇文述用非常简单的军阵,在或许在这个世界里,无人也无法破解,这二万铁骑的冲锋,又是在平原之地,避无可避,就算有着长枪阵,也是无法抵抗。
铁骑一旦冲锋起来,势不可挡,就算十倍于他的步兵,也无计可施,只能用血肉之躯,也就是人命来抵挡
这一招就叫大巧如拙,深得兵法之要诀。
虽然起义军背河列阵,也仅仅三千士兵,但都是起义军精锐中的精锐,人人悍不畏死,面对两万铁骑的冲锋,军阵鸦雀无声,个个肃穆,却一脸的淡然。
杨奇大笑一声,就让这铁骑见识下,这军阵的恐怖。
可惜遇到却月阵,这就是取死之道,静静的望着万余铁骑出现在地平线上,直冲而来,杨奇浮现出冷笑。
兵法之道,胜负一线,生死抉择,吾道独高。
………………………………
第113章 却月阵(二)
宇文述咪上眼睛,觉得那点不对,惊讶对方的决定,区区三千人到底怎样抵抗二万骑兵的冲锋,这是帝国也是草原民族最强最厉害的战术之一。
规模达到上万的铁骑,发起集团冲锋时,基本上没有任何敌阵能阻挡,连长枪阵也不行,原因很简单,长枪阵的威力实在第一重枪林,但是集团铁骑冲锋时,前面的骑兵根本无法终止,哪怕前面是悬崖火海也只得冲上去。
战马短时间冲刺,甚至可以达到十来米一秒的高速,这等高速,因此哪怕冲上去,被长枪刺穿,它的冲击力也能压死一片长枪兵,枪阵立刻就会破掉。
这时,骑兵在地平线上出现,车队之间用铁链拴连在一起,三十辆战车首尾相连,形成一弧形,看起来早有准备。
敌方骑兵速度是缓缓加快的,先有节奏的保持一定速度,等到了二里之外,就猛的发力,战马立刻加速,其势如潮水一样直扑了过来。
二公里的极速,只要一分钟就可冲到,顿时,早已经有准备的前线,立刻扬起旗号,登时只听见“蓬”的一声,车阵上的弩弓手都已经准备好了。
稍等几十秒,就听见一声令下,“嗡!”天色一暗,数千支箭如雨点一样遮掩住了天空,然后直洒而下,而又有重弩,对准了疾奔而来铁骑进行直射。
杨奇在后面战车上,冷冷的看着第一轮的攻击。
胜负结果常常在开头就决定了,就是第一次冲锋的结果
虽然有着弧形的战车抵挡对方的冲锋,但是如果骑兵保持着这种高速,那就算沉重的巨车,也可凭着血肉撞开,但是只要第一次重挫,那无论是马匹还是人,都不可能再产生这种不畏生死的集团冲锋了。
这次交锋,瞬间有了结果。
居然毫发无伤,冲在最前面的是羽骑兵做试探,发现这些轻骑兵几乎没有伤亡。文述这才放心下来,看来是自己多心了。
看来反贼不但兵少,而且实力又弱,挥了挥手,又有两股骑兵从两侧冲锋,形成三面冲锋,想彻底碾压起义军。
杨奇见帝国大军,三面而至,果然骄傲自大,根本不把起义军放在眼里。
“换钢弩!”
只见战车上的士兵扔掉手中的弱弓软弓,换上了漆黑的钢弩,这些武器威力惊人。
“射”杨奇挥手致意。
嗖嗖!
箭雨直从天空落下,顿时,范围内的一片骑兵变成了刺猬,纷纷从马上落下,而直射的重弩,更是对准了疾奔而来的马匹
威力刚猛的弩箭,射穿帝国骑兵,一连射穿二、三人,还有战马。
又下令神射手集中射击,给予帝国骑兵最大的杀伤力。
这种重弩,实是小型床弩,这种弩战国就出现过,而在此时,战车上的床弩要绞轴上弦,发射的弩箭有一米长,足以射穿重甲,甚至射穿人和马。
唯一的后果就是,这种重弩,绞轴上弦所耗费的时间比较长,因此在真正的战斗中,只有一次使用的机会。
不过,就算如此,这种长弩所射的范围,战马中箭,就直穿而入,再也无法保持冲刺,沉重的跌下,在地上滑行十数米,那轰然之声,就算听不见,也可以感觉到。
前骑跌在地上,后骑就受影响,速度自然缓解,杨奇直盯着远方的交锋点。
只听轰的一声,箭雨之后,减速的,还有数骑撞到了战车之上,使战车摇摆不定,幸上有防御特制的防御盾牌,下是铁链相连,这才没有冲翻或者冲垮。
在战车上上,也可以感觉到那沉重千斤之力直压上来的力量,因此这样的战场上,想凭着个人勇力来扭转战局,根本不可能,能自保就不错了。
一切都看事先的准备,各种条件是否充足,天时地利人和,特别是军心凝聚的程度,而成了胜败关键所在。
三百辆战车,首尾相连,结成一整体,实际上围成了一个简单的军阵,二万铁骑冲锋而来,大部分直撞到车上。
就在此时,鼓声骤急。
三十辆战车上的所有弩弓手,再也不顾自己的安全,就着车阵的木板简单遮挡,开始拼命将车内储备的弩弓连射出去,这阵是杨奇独创,取的方位就借鉴于棱堡的原理,因此进入的骑兵,几乎没有死角,同一方向,受到五六个角度的齐射
不是在缝隙中用枪刺人,而是拼命上弩,这弩弓全部是钢弩。
当上面弩手射完,就有新的装满弩箭的弓而送了上去,因此弩箭连绵,总体上,保持着箭弩不断。
弩箭只能杀伤远处的敌人,当双方的距离越来越短时,战车上的力士持锤猛砸冲上来的骑兵。
一锤下去,如西瓜般爆裂开来,不管是人还是战马,脑浆四溅,大大缓解了冲击力。
“刺!”杨奇见准时机,下令持数尺长的马槊摆成水平面,齐整的刺了过去。
铁骑冲击力越大,受到的伤害越大,一根马槊便能洞穿七八名帝国骑兵,而骑兵无法躲避这样想的攻击,只能眼睁睁的撞上去。
“收”血水从马槊上涌上来,需要两三名士兵的力量,才拔出来。
在这样交错的攻击,箭如雨下,铁锤猛砸,马槊如肉串刺穿帝国骑兵,大批骑兵,如雪一样融化,所有在运河观战的起义军将领,都是目瞪口呆
战车本身的厉害,在地球上明代已经接受考验,蒙古铁骑往往要付出数倍乃至十数倍的伤亡才能消耗光车阵的弹药然后将其歼灭,可惜的是到了晚明,国家财政再也不能支持车阵的维持,车阵便被废弃了。
但是现在,这种弧状布阵,发挥着不可思议的作用,能承受大量的冲锋力量,防止骑兵冲破防线,而冲锋的骑兵,同时受到五六个方向的集中火力的攒射,没有任何可供掩护的掩体。
近处的骑兵想着进攻车阵本身,但是正面有马槊,只要撞上,就会刺穿厚重的铁甲,无一列外,冲锋的速度越快,死的越惨,就算幸运的躲开马槊。
靠近战车前方时,有力士持锤而砸,也是躲无所躲,立刻被杖毙。
这样就形成远中近,无死角的交叉攻击,冲击力越大,人数越多,死的也越快。
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是勇士,也一点毫无反抗余力的就被杀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