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破晓之剑-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就在杨奇他们离开之后不久,大约四个时辰之后,大地颤动,一片铺天盖地的黑影出现在远处,呼啸着很快蜂拥而来。

    “啊!”

    当看到已经化为废墟的黑甲训练营地,和成千上万黑甲士兵兵,以及七千身着漆黑铠甲的铁卫军团的尸体,为首的那名黑甲士兵武将猛的仰天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怒吼。

    。。。。。。。。。。。。。。。。。。。。。。。

    整个黑甲训练营地覆灭的消息,迅速的传到了京越国王都,并且震撼深知内情的京越国贵族和大臣。

    “什么?!”

    砰,青烟袅袅的大殿中,黎王一掌拍在桌案上,猛的站了起来:

    “不可能的!我不相信,怎么可能会有这种事,边境的精锐军团他们在做什么,要想杀掉两万七千多名新兵,包括七千铁卫军团,绝对不是几千帝国士兵就能做到的。这么多的帝国人,这么大的目标,不可能注意不到,他们到底是怎么绕过防线的?”

    黎王怒不可遏,巨大的冲击让他整个身躯都在颤抖。普通的新兵也就罢了,但是七千铁卫军团却是整个王室力量的精华所在,他们凝聚了整个王室的心血,黎王完全无法接受他们居然会在一夕之间,无声无息的全军覆没。

    “查到那些帝国人的消息了吗?”

    一旁的相国开口问道。相比起愤怒无比的黎王,他的神色要镇定的多,但是袖袍下微微颤抖的手指却是泄露了他心中的激动。

    听到这个消息,相国的震动一点都不比其它人少,只不过他心性沉稳,不会像一般人那样轻易表露出来罢了。只是,无论如何,黑甲训练营地的覆灭,对于整个京越国都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黑甲训练营离那些周边的诸国,周边是昆云山脉。没人能打上这片热带平原,更没有发生过这么多京越国人死在那片平原的事。

    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一直到现在为止,还根本没有人知道那支帝国人铁骑,到底是怎么绕过重重防线,侵入到这么纵深的热带平原腹地的。

    “回相国,我们已经调查过了。根据黑甲训练营地的那些幸存者所说。进攻的敌人应该是五千人左右,数量并不多,但是实力却极其强大。”

    “五千人?”

    相国脸色微变,终于忍不住道。

    黑甲训练营地的黑甲士兵,共有两万多人,虽然大部分都是新兵,但身体素质俱佳,稍微训练就是一支强军,更何况还有王室的七千铁卫军团。如果只有五千人的话,那就未免太惊人了。

    “正是,我们已经问过好几个人了,得出的都是相同的结论。对方的人数应该远远不如我们。”

    “还有黑甲训练营的物资已经全部被运走,如此大规模的活动,一直搜索不到这支部队的踪迹!。”

    相国无奈的摆了摆手,示意下去。

    见所有人都离开,黎王双手紧握,脸色铁青。

    “混账!”

    一声惊天动地的怒吼,刹那间,一股可怕的,充满着毁灭性力量。

    “王!”

    周围一名名铁卫亲卫满面惊惶纷纷往后退去,阮勇将军重伤,黑甲训练营地被端,现在谁都知道黎王正是最愤怒,最恐怖,也是最危险的时候。

    “追加人手搜查!我绝不会放过这支帝国军!”

    黎王双眼血红,杀气盈盈,直冲云霄。


………………………………

第131章 平定延川郡(一)

    起义军翻过昆云山脉的偏锋,继续在山路里跋涉,从东面的京越侧的山脉复向西进军。很快他们就顺利就进入茶马古道的最后一段路。

    延川郡中心东部,靠近昆云山脉的绝路。连绵起伏的山丘郁郁葱葱,零星的村落星罗棋布的分布在溪流周边,显得宁静悠远。

    相对于相对中部地区富饶的六大府城诸县,东部分布着山区丘陵,人口稀疏了不少,地处险要地段。

    天下已有纷乱的迹象,延川郡却相当的太平,只有当地的匪徒贼寇在富饶的中部地区鏖战厮杀,弄得是乌烟瘴气。

    东的丘陵山区因为产粮少,官府也不富裕,加之人口少不容易征兵,所以这里反倒无人注意,显得一片宁静。

    可是一队全副武装、装备精良的骑兵的出现,打破了延川郡东部的安宁。

    “好像是官军,快跑啊!”

    在延川郡,人人都知道官军经常与贼寇土匪合作,有得甚至比官兵还狠。

    田地见劳作的百姓看到远处出现的那些浑身透着杀气的骑兵,在错愕后,旋即惊慌的做鸟散了。

    这一队骑兵装备华丽,刺枪、刀剑闪耀着寒光。

    他们就是起义军李武所部的斥候骑兵,他们奉命到这一带侦查敌情。

    看到那些丢掉了锄头四散而逃的百姓,已是百人将的李存义不由的皱起了眉头。

    李存义对着身后打了一个手势,二十多名沉默寡言的骑兵就风驰电掣般的策马朝着那些逃散的百姓包抄而去。

    仅仅片刻的功夫,逃散的百姓就被骑兵们围住,逃无可逃。

    看到这些浑身透着肃杀之气的骑兵,惊恐万状的百姓们一个个跪地求饶,祈求这些官军给他们一条活路。

    在这人命如草芥的乱世里,手无寸铁的百姓无论是遇到朝廷的军队还是起义军,都像是待宰的羔羊一般,显得柔弱无力。

    李存义缓缓的策马上前,看到这些浑身抖如筛糠的百姓,尽可能和颜悦色的同他们说话。

    李存义这位曾经的帝国的士兵,在军旅中历经无数次厮杀,现在不经意流露出的杀意,就让人感觉到沉重的压力。

    “诸位起来吧,我们是帝国官兵,不会滥杀无辜的。”李存义缓缓的开口,他们原本就是帝国的精锐战士,现在冒充官兵没人会不相信。

    “求求军爷饶过我们吧。”

    “我们的粮食钱财都可以给你们。”

    百姓不断的磕头求饶,对于李存义的话充耳不闻,他们的确被吓破了胆子。

    毕竟在当地官军,为了战功,经常滥杀无辜,百姓见到他们自然害怕。

    李存义看到自己和颜悦色的说话,竟然让这些百姓没有丝毫的反应,他也是面色一冷。

    “你们想跪是吧,那就跪吧,那我只好去村子里看看了。”李存义冷哼一声威胁道。

    看到李存义发了火,这些百姓一个个慌忙不迭的这才站起来,低眉顺耳的站在那里,大气都不敢出。

    “这地方叫什么名字?”

    李存义没有理会这些满脸恐惧的百姓,目光投向了一名骨瘦如柴的庄稼汉子。

    “顺义,顺义村。”

    这名庄稼汉子被李存义盯得浑身不自在,说话也都结结巴巴的。

    “归哪个县管辖?”

    “我们归属泰州县。”

    李存义听闻这话后,从腰间的一个皮囊内摸出了一幅羊皮地图,对着地图仔细的看了起来。

    “应该就是这里了。”

    李存义又询问了一番后,确定这里的位置,说明他们已经走出昆云山脉,正式进入延川郡。

    起义军历经坎坷,军中多有怨言,要不是杨奇威望太高,被他压下去了。

    在确定了这里的位置后,李存义又询问了一番周围的情况。

    李存义判断这里毫无威胁。

    他们侦查了一番后,这才派人向后边的李武汇报,李武这才率领主力部队开赴这一地区。

    为了谨慎小心,周围方圆二十里的地方都在他们斥候游骑的侦查范围。

    为此李武还特意的补充了不少精锐老兵到斥候队,以提高斥候的侦查能力。

    在得到各支斥候队的禀报,周围没有大规模的敌情,很安全的时候,他这才率部在昆云与顺义村的边缘地带驻扎。

    顺义村仅仅是一个人口两百余人的小村落,李武他们在这里也仅仅休整了一宿。

    在夜里接到杨奇的命令,占领泰州县。

    第二天一大早就移驻到了泰州县。

    泰州县仅仅驻扎着一支一百余人的地方守备队,几乎是一触即溃,李武他们轻而易举的就占领了这里。

    相对于缺衣少粮的顺义村,泰州县的府库内有刚收上来的税粮,相对富足许多,总算是让他们吃了一口热乎饭。

    他们离开安山郡后就一直在昆云山脉,当初连番胜利,才扩军到两万多人。

    而且现在经历险境,起义军战士已经疲惫,人困马乏的早已经经不起折腾了,现在急需休整。

    杨奇他们还没到,李武一方面下令部队在泰州县抓紧时间休整,同时派出斥候游骑通知杨奇他们的消息,准备随时接应。

    为了避免泰州县这个地点被朝廷军队得知而派兵,李武派出了自己麾下的侦骑封锁通道和消息。

    次日,杨奇在一座古色古香酒楼客栈里,与起义军的将领吃了顿饭。

    靠近湖泊还有一艘停泊弃用的大船,做成了酒楼,据说是此地最贵的地方,但考虑到保密性,最终宴席没选在那里。

    大伙儿把本县窖藏的好酒下肚,话便多了起来,据一名将领说,直到起义军兵临城下,县里诸官还在争执来的究竟是不是官军。

    但大军到来后,城门不知被谁打开了,投降是否的政见争论就此结束。诸将领哈哈大笑起来,说的人被一群人灌酒,很快就酩酊大醉。

    小小的泰州县,酒水却是出奇的多。将士们把藏在土窖里的成批酒罐挖出来,送到军中犒军。

    又从附近的市集村子里买了许多猪羊。杨奇下令诸营修整一日,各营轮流饮酒吃肉。次日拔营,朝着目标进军。


………………………………

第132章 平定延川郡(二)

    “召集众将,准备商议进攻延川之策!”

    起义军的诸将领,从几天之前就开始期待这一刻了,闻言不由个个激动了起来。现在帝国叛乱四起,早已分身无暇,明智的人早就看出帝国的困境。

    起义军百战百胜,在京越国又获得大量的物资器械,现在起义军兵强马壮,又突兀出现在昆云山脉以东,帝国官兵毫无察觉,攻下延川简直易如反掌。

    虽说先前交流中,他们就已经从杨奇那里得知,延川有三个警备卫团、超过一万六千的兵马,但起兵以来起义军屡次大破官军精锐,双方的战力悬殊差距很大,诸将领自是信心满满。

    很快,中军主帐中,三个卫将、包括周平、李武和张燕,还有江枫这位情报头子兼参谋等文武高层,全部坐了下来。

    摆在他们面前的,是杨奇利用整修的时间制作的地形沙盘。其中一个最大也最详尽的,是延川郡六府的地形,包括主要的府城与地形样貌。

    另外一个是延川郡的周边地形位置。

    因为延川郡本地的军力,杨奇还不放在眼里,所以想要图谋延川郡,主要考虑的是延川郡的周围势力。为此,杨奇打算先给手下将领们分析一下,毕竟不可能每个人都像他了解那么清楚。

    首先,延川郡的东面是昆云山脉和京越国,也就是起义军来的地方,这个就不用多说了。

    南面是天南郡,跟东吁王国交界,在边境处驻扎着一支帝国精锐之师。

    西面是面积狭长、高山险峻的群山,翻过重重山峰,就是另一个国度阿萨姆,信仰婆罗教的国家。

    北面就是汉中郡紧靠着延川郡,再往北就是武都郡,西凉郡,这两郡多以骑兵为主。

    “大致地形就是如此,诸位请看。假设我们已经攻占了延川郡。”

    杨奇拿起一根教棍,点了点沙盘:“东面的昆云山脉,是最安全的地方,无需考虑。西面是婆罗门教的国家,虽然边境相邻,但有群山险峻阻挡,有少量的商队与冒险者会来到这里,但地形不支持大规模行军。两侧对我延川郡毫无威胁可能。”

    “南面边境地带,帝国虽然驻扎了五万精锐大军,又有名将樊胜统领,但他们的责任是防守边境,阻拦东吁王国的入侵。有这个大敌在,该军团不敢轻易离开。

    “何况,据我推断,今年夏初东吁将迎来雄主苍莽龙,很快将吞并阿罗坎王国,他将彻底统一东吁。此人野心勃勃,不久将入侵帝国,这种情况下,边境的帝国军团将不是威胁。”

    分析完了三个方向,杨奇对延川郡的形势下了断论。

    “未来一段时间内,唯一需要考虑的,只有北方!”

    杨奇在汉中郡郡和延川郡交界的地方重重一点,那里有一个天下闻名的龙阁城!

    汉中郡跟延川郡的边界仅有一小段,而且还全是茂密的森林。想要从北面进入延川郡,需要几条需要翻山越岭、不适合大军通行的小道外,唯一的陆上通道只有两侧悬崖高山间,自然形成的通道,而在通道的入口间古代就建立了一座关隘,经过历朝历代的加固,才形成了现在的规模,一座雄关兼军事要塞的城市!

    这座耸立于险峻山脉之间的军事要塞城市,数百年自然形成了人口聚集地,帝国在此基础上耗资价值数千万金币的物资,历时五年才建成。

    整座要塞并不是简单的地基建筑,而是依托着险峻山脉的山势走向形成的宏伟建筑。它与常规要塞的两层结构不同,龙阁城是罕见的三层型建筑。

    但是无论怎么说,龙阁城确实是大陆上迄今为止最宏伟的建筑。

    这座要塞一共由军事区、商贸区、居民区三个部分组成。

    从地图上看起来,整座要塞就像是一种梯形建筑,最外面是高达二十米的城墙,最下面一层是一处城市居所——龙阁城虽是要塞之名,但是这要塞却并不是一座完全的军事要塞,这里一样有大量的帝国百姓在此居住,其常驻人口更是多达三十万,是整延川郡第二大的城市。

    第一大城是延川郡的郡城,延都城,人口高达百万,也就是说占领延都城,也就平定整个延川郡,但龙阁城没有被占领,延川郡就始终处于战略被动的地位。

    而居民区的上层,才是整座要塞的真正核心区域。

    这一个建筑群依山而建,上层方御区与内城区有所衔接,但是城墙上的防御工事却是可以照顾到城区的部分。也就是说一旦敌人攻破要塞的大门进入外城区,那么处于外防御区的防御工事就可以立即投入使用,从而给与敌人带来极强的杀伤姓。甚至在敌人攻破城区转入内城区展开巷战时,防御区依旧可以起到极高的防御协助作用。

    而且在防御区更是拥有能够让一支千人骑兵部队展开冲锋厮杀的辽阔地域,当初为了平整这处地形,帝国花了不菲的价钱。至于更后面的内城防御区,则是以复杂的地形建筑所造,这两处地方才是龙阁城的真正绞肉战场。如果无法彻底拿下内城防御区的话,便不能算是完全占领整座龙阁城。

    这座要塞一共可以容纳十万名士兵,不过如此规模的要塞,其日常维护和巡逻、警戒的士兵数自然也达到了一个惊人的程度,最少需要三千余名士兵才能完成整座要塞的站岗、巡逻、警戒和日常维护,按照军事守则的三班制,这座要塞每天就需要一万名士兵在工作。

    附近地形那么凶险,但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却是极其重要的。

    谁掌握了龙阁城,就掌握了从北地进出延川郡的陆上通道!

    而且,这里的意义不仅仅是军事上,经济上也同样重要。延川郡的棉布、大米和生丝,大多要通过陆路运输,陆上车队都要通过龙阁,因此龙阁城成为重要的贸易城市。

    哪里光税收,就是一个延川郡最重要财政收入。

    不管用什么词来形容这个地方对延川的重要都不为过!

    也正是这个原因,延川郡仅有的三个地方警备卫团,就抽出一个驻扎在这里。

    “所以,各位明白了咱们图谋延川的重点了吗?”

    详细介绍了一遍后,杨奇在地图上点了点位于延川郡北部的汉中郡,又点了点就在延川郡最北段的龙阁城。


………………………………

第133章 平定延川郡(三)

    情报已经说明到这个地步,任何一个合格的指挥官,都能想出差不多的决策。而杨奇提拔的这些将领,除了忠心的王卫和依靠作战勇猛升上来的孙杰外,其他就没一个庸才,军事素养都相当高。

    自诩谋士的江枫更是笑而不语。

    “咱们的人,从昆云山脉出来,突然出现在灵州府城,围而不攻,吸引龙阁城的警备卫团救援。一旦龙阁城的守军出来,立即将他们消灭,然后或强攻、或假扮官军剿匪归来,骗开龙阁城的门。只要将龙阁城掌握在手里,咱们就可以不用担心官军插手,转头从容收拾延川六府!”

    江枫很有信心的说出了自己的计划,或许还有细节需要完善,但就整体而言,已经想的差不多了。

    “好计谋,江先生果然足智多谋,不过。。。。。”

    杨奇话音一转,徐徐道来。

    “龙阁城的守将是延川的豪门世家,谢氏家族的族长谢琰,此人为人谨慎小心。即使府城有难,也绝不会派遣主力部队去解救。”

    “龙阁城何等重要,只要一日不破此城,外界的援军就会源源不断来到这里,谢琰深知此城的重要。一旦被此人发觉,极可能坐视不管,任由我军肆虐横行。趁机向帝国中枢要挟,依靠谢氏数百年额积累,短短数月就能拉起超十万人的精锐部队。”

    江枫以及其他诸将领闻言一惊,顿时鸦雀无声,特别是张无忧大破袁氏坞堡得到的财富,就足以支撑十万士兵的训练和消耗,这还仅仅是中等规模的世家。

    而谢氏可是在此地经营了数百年,当初谢氏在延川郡建立了谢氏皇朝,被大洪太祖提三尺之剑,平定了天下,谢氏皇朝不敌,就投降归顺了大洪帝国。

    至今已有三百余年,如今的延川郡至少有一半或明或暗,在谢氏家族的控制之下。

    如今帝国危机四伏,难保谢氏家族没有重建皇朝的想法,而龙阁城这座要塞的建设,谢氏可是出了大力,表面是帝国出钱修建,实际是谢氏一家之力,消耗巨资,在数代人的努力下才建立这样的基地。

    帝国以延都城为辐射控制整个延川郡,而谢氏家族以龙阁城为根基,扼守延川郡的喉咙,两者互相警惕依存,牵制。

    “大帅,如果是这样的话,就送给谢氏家族的一个扩军的借口,即使平定延川郡,我们的力量也时刻被龙阁城牵制。”

    江枫眉头紧锁,强攻龙阁城这样的军事要塞,起义军损失会太大。

    又沉吟片刻,江枫说道:“强攻是下下之策,纵使我们有回回炮这样的巨型攻城武器,恐怕也无法击破龙阁城的城墙。更何况,当初为了加快行军,烧毁了大部分的攻城武器。”

    诸将听的明白,都点了点头,现在在建造回回炮已经来不及了。

    “目前不管是帝国还是谢氏家族,至今还不知道我军已经来到延川郡,我军可以化整为零伪装成乞丐、商队、百姓混进龙阁城。等大军来到,再里应外合打开城门,一举夺得龙阁城。”

    这时,赵功走了出来,说出的建议,让大家眼前一亮。

    “赵将军果然足智多谋,不过你们可能不了解龙阁城的防御结构。来人,把第三个沙盘搬过来。”

    很快,两位亲兵侍卫搬来一座城市的沙盘,上面清晰的标明了城市的防御结构。

    “这。。。。。。难道是。。。。。。”江枫疑惑的指着沙盘,不确定的语气沉吟片刻。

    “不错,这就是龙阁城的内部结构,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分为三重防御,城门,外城,内城。特别是内城,如果不占领这里,就无法掌控整个城市。”

    杨奇指着沙盘中第二层的某处说道。

    “这里内城至少有三道防线,即使攻破城门和外城,强攻内城也会折损不少的兵力。”

    赵功闻言,也陷入深思,其他诸将同样觉得棘手难办。

    “不知大帅有何破解的计策!?”江枫见杨奇波澜不惊,气定神闲的神态,知道杨奇胸中已有破解之策。

    “我得知一条通道,直接到达内城。”随后便不再多言。

    “此话当真!”诸将纷纷大喜过望,一旦攻破龙阁城,延川郡就算是囊中之物了。

    。。。。。。。。。。。。。。。。

    龙阁城的东城门像以往一般按时开启,数百全副武装的帝国士兵守卫在城门口,震慑着那些不法之徒。

    东门外,城门还未开启就聚集了上百等待入城的人,他们之中有乡下的菜农,也有着等候入城的商队,更多的是乞讨者和别处流亡来的流民,他们夜间是不允许待在城内的,因此只能白天进城,晚上出城。

    “让车队先出城!”面对拥挤的人群,维持秩序的军官声嘶力竭地大吼,全副武装的帝国士兵拔出了刀剑才堪堪维持住了秩序。

    聚集在城外等待进城的人越来越多,不过现在他们都被披坚执锐,杀气腾腾的帝国士兵驱赶到了路旁。

    随着车轱辘的吱嘎声音,押送着军粮武器装备的运输车队缓缓驶出了龙阁城,足足数千辆大车足足走了一个时辰才完全通过了城门。

    因为帝国频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