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破晓之剑-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救命啊!杀人了!救命啊!”黄毛吓得顿时惨叫了起来,声音里说不出的委屈,明明是他们先欠自己钱的啊。

    “别嚷嚷了,这钱我替秦阿姨还!”

    林羽冷声说道,既然自己复活了,那这些债理应由自己来还。

    “小伙子,这怎么能行,你我第一次见,怎么能让你替我还钱?”林羽母亲有些疑惑的看着林羽,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小伙子给她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对于林羽知道她姓氏这点,她并不吃惊,儿子见义勇为付出生命的事情好多网友都知道,她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也都被扒了,很多好心人都要来给儿子送行,她都谢绝了。

    “好,这可是你说的,那你把钱给我们吧。”黄毛可不管林羽为什么替别人还钱,只要能拿到钱,他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给我三天时间。”林羽说道。

    “”黄毛有些无语,说的这么牛逼,还以为立马就能把钱拿出来呢。

    “怎么?你不相信我?”

    见黄毛没说话,林羽皱了皱眉头,语气有些冰冷。

    “相信,相信,不过大哥您得跟我说下您的名字吧?”看着林羽冰冷的眼神,黄毛禁不住打了个寒颤。

    名字?

    对啊,早上走的急,连这个人的名字都没来的及看呢。

    “你放心,我答应你的一定会做到,这样,三天后,还是这里,你只管过来,我到时候连本带利一起还给你。”

    林羽之所以这么有底气,全赖自己这具身体。

    他心想既然能住在托养中心,这个年轻人家里再普通,起码也能拿个十几二十万出来吧,先要来用用,等自己赚了钱,再还回去。

    见识过林羽的身手,黄毛也不敢多说什么,刚要点头答应,突然眼神怔怔的望向店外,好似被什么吸引住了一般。

    林羽也好奇的跟着往外看去,只见门口不知何时来了一辆红色的宝马5,车门一开,迈出来一截白皙修长的美腿,随后车上下来一个身材高挑,身穿白色波西米亚长裙的美女。

    b1818289

    长裙美女拨了下乌黑的长发,摘下墨镜,白皙的皮肤和精致的容颜简直惊为天人,黄毛和他一帮手下都看呆了。

    林羽不禁也被吸引了,这个美女相貌和气质确实都属于极品。

    长裙美女抬头看了眼包子铺,微微皱了皱眉头,接着快步走了进来。

    b1818289

    “美女,买包子吗,要什么馅儿的?”

    林羽不由的脱口而出,以前老帮母亲卖包子,见人就这么一腔,已经成为一种条件反射了。

    “你叫我什么?”长裙美女冷冷的扫了他一眼,语气不悦。

    “美女啊。”

    林羽觉得自己的称呼没问题,不禁有些疑惑,头一次见喊美女还有不愿意听的。

    长裙美女打量他一眼,冷声道:“行啊,何家荣,昏迷两个月,连自己老婆都不认识了。”

    b1818289

    帝国破晓之剑 最新章节 第一百八十二章 木邦主城(四)网址:
………………………………

第一百八十三章 请缨

    前军大将周平部抢下了搭建浮桥的任务,在红河中心岛附近,一口气架设了六座浮桥。另有八十余艘战船部署在浮桥东面,护卫着成军的渡江人马。

    成军临时编好的水师,仅靠俘获的东吁数十艘战船,显然不足以抵挡东吁水军主力。然而东吁军并未及时调集水军前来反扑。

    江北的侦骑禀报,从木邦城逃走的敌军战船,此时居然还在向东撤退,尚未发现有东吁军的船队。

    而赵功部左路大军得到军报后,反应十分迅速,已于数日之前拔营向西行进,正在接近木邦城。

    杨奇想了一会儿,认为成军主力从浮桥全部渡江,已是注定之事……

    他披好了盔甲,收拾着随身物品。他拿起头盔,走出了卧房。

    院子里的亲卫将士跟了过来,杨奇又吩咐道:“召集老兵营的兄弟们,咱们即刻过江。”

    王卫抱拳道:“末将得令!”

    周平的前军两卫夺人马,上午便已渡过了红河。杨奇带着亲军走过浮桥,来到红河南岸时,他见到江边的工事后面到处都丢着尸体。

    尸体未埋,血迹也没有完全干透,此地战斗结束的时间不长。杨奇拍马来到江畔,一边骑马,一边观摩岸边的情形。

    靠近红河,有一道望不到头的长长壕沟,里面插|满了削尖的硬竹。壕沟后面是一道腰墙、并有硬竹片拼镶的藩篱。

    然而东吁军这道防线,似乎没起到甚么作用。

    周平部从浮桥渡江后,沿着红河侧击了守军。所以尸体全都在藩篱后面,沟壕里却没有死人。遍布江边的尸首,大多都是头戴竹笠的壮丁,很多人无甲,少见有装备完善的士兵尸体。

    杨奇走了很长一段路,看到的都是类似的景象。他不禁感到有些疑惑……成军突破红河时,按理守军就没有抵抗的必要了,因为彼时的成军,已能从侧后翼攻击到工事里的守军。

    但为何这条防线的东吁人没有及时撤走?

    唯一的原因,恐怕是西线的东吁军指挥混乱。加上江上迟迟没有东吁军组织水师反扑,已证实了杨奇的这番猜测。

    木邦城吴奎部的混乱,是东吁军红河防线的一个薄弱之处。成军因此迅速渡过红河,但要完全突破东吁军的防线,还有一座城挡在前面:瓦邦城。

    杨奇部十余万人陆续渡过了红河,分两座大营驻扎,选了一座小村子当作中军大营。他们没有马上向瓦邦城进军,先等着后面的赵功部、张无忧部大军渡江。

    此时杨奇正站在村庄后面的一座大坟上,手里拿着一张地图,向四面张望着。

    这个坟必定是当地大户的坟,修得十分高大,周围镶着大石板,前面还有雕刻着图案的石碑。不过此时它反而成为附近平坦地形上的一个制高点。

    西面的天边,山影重重,远处的崇山峻岭、正是东吁国的西山。西山连绵不绝,南北偏东走向。

    东边则是蜿蜒的红河,红河在这一带总体成南北流向。西山和红河形成一个恍若“儿”字形的地形……而瓦邦城便位于中间最狭窄的走廊上,建造于红河南岸。

    瓦邦城在红河向南凸起的位置上,并未在河湾里。又是一处既不藏风也不聚水、甚至在风口上的位置。不过正因如此,它才是抵挡成军向东长驱直入的一道屏障!

    西山山脉中间有一条山谷通道,通向黑水河、能到达东吁国南部沿海地区。

    杨奇没打算走西山那条路,因为他的目标是夺占东吁国最富庶的红河平原,逼迫苍莽龙决战。

    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攻取它的首府沧澜城。欲从平原地区直取沧澜,最好的法子就是拿下瓦邦城,然后沿红河东进!这条路地形道路简单,变数较少,以力取胜!

    就在这时,一个武将从村子里快步走过来了,他在坟头面前站了一下,又绕到大坟侧面,这才抱拳道:“禀王爷,左路赵将军到!”

    “知道了。”杨奇回应了一声。他收起手里的图,径直从坟头上跳了下去。

    几个武将前后随行,杨奇回到了村子里,他走进一间大瓦房。

    赵功立刻半跪行礼,握拳有力地拜道:“拜见成王殿下。”

    “起来吧,来人上茶!”杨奇喊了一声,又请赵功在堂屋里的方桌旁边坐。赵功道谢入座,接着便径直说道:“殿下,我军下一步,得攻下瓦邦城罢?”

    杨奇点头道:“正是。”

    赵功说道:“成王殿下在此地西北边,布置有一座大营。在下以为,那座大营暂且不动为好。”

    杨奇用很随意的口气道:“赵将军说得对,那里有条通向黑水河的山谷通道。”

    赵功听罢立刻露出放心的表情,不再对此事多言。

    俩人都认定要攻打瓦邦城,不走西山那条大路。但是,东吁军可能会走。东吁军从那条路绕道之后,便能攻击成军腹背。

    杨奇在西山谷口部署一座大营,防的就是这一招……杨奇既然提到了那条通道,赵功也就明白他的用意了。所以无需多说。

    赵功沉吟片刻,忽然说道:“成王分兵扎营,兵力分散;在下麾下两余万步骑未经大战,锐气正盛。瓦邦城,不如让末将去攻打如何?”

    杨奇微微一愣。他一时间没有拒绝的理由,并未多想、便立刻答道:“既然你请缨,愿你等旗开得胜!”

    赵功站了起来,抱拳跪拜道:“在下定不辱使命!。”

    杨奇起身扶起赵功,并让亲卫送赵功到屋门口,然后叫王卫送赵功等人出村。

    等王卫送走赵功,旁边的王子彦便道:“赵将军还真是个急性子人。”

    “嗯……”杨奇发出一个毫无意义的语气词。

    王子彦又道:“赵将军大老远赶来,就为了说几句话么?”

    杨奇随口道:“只那几句话有用,说多了也是废话。”

    “末将愚钝,实在没听明白赵将军的几句话,能管甚么用……”王子彦皱眉道。

    杨奇笑道:“王子彦勉力,等你升为一军之将了,自然就明白啦。”

    王子彦目光明亮,激动地拜道:“末将多谢王爷栽培!”

    木邦城之役,王子彦带兵增援城头,作战勇猛。杨奇当天晚上就提拔他连升三级,王子彦从副千户直接晋升为营将。

    不过杨奇发现,这王将军刚升上来,火候还是差了点。大将不只是军职高,还得需要通过战争历练才行。

    杨奇走进瓦房时,不禁又转头向村口看了一眼。

    刚才王子彦说的话,似乎也有点道理,赵功好像很急切的模样。平素这个年轻人还是很从容镇定的,赵功并不是个急性子人。

    杨奇琢磨片刻,想起在红河北岸时,自己负责西线攻打木邦城城、赵功负责东线水战。结果几天时间赵功就放弃了东边的部署,调头向西而来。

    瓦邦城不是木邦城,杨奇估摸着赵功要大喝一壶了……

    之前杨奇决定攻打木邦城时,他认为吴奎没啥能耐,于是想趁机取巧。结果木邦城水陆敌兵的混乱,超出了预料。

    吴奎的武将们守城无方,两天丢失有高墙重兵的城池。

    水师指挥混乱,错失反击战机,甚至南岸的守军也不撤走,白白送了无数人头,几千成军就让东吁军的尸体丢得整个江畔都是。

    而瓦邦城不同。其工事更加坚固,杨奇刚进入东吁国境内,就听说东吁国已多次加固瓦邦城城墙。

    瓦邦城离沧澜城更近,东吁国中枢可以直接经营此地防务。

    苍莽龙经营这千里防线,可瓦邦城已经位于中心地区了,部署总不会太混乱。。

    杨奇还未抵达瓦邦城下,已感觉到此城难以攻打,仿佛看见了血流成河的惨状。

    赵功竟然主动请缨,不管他甚么意思,杨奇心里还是很满意的。


………………………………

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城

    转瞬已过了两月,在十月中,本到了寒冷的季节了。但在东吁国平原上,人们在大清早也不觉得冷,铠甲下面只穿一件单衣就能过。

    瓦邦城黑幢幢的高大城楼影子,朦朦胧胧中若隐若现。笼罩在空中的迷雾,分不清是昨夜江上的湿气雾水,还是硝烟沉沉。

    城墙上下,羽箭钢弩闪过寒冷的杀意,灰蒙蒙的雾气里,硕大的石块漫天飞舞。震耳欲聋的撞击声早已将人们的喊叫掩盖,天地间“嗖嗖……”的声音从未间断。

    护城河早就堵死了,被分割成了一截截死水,水里堆积着死人、兵器、车轱辘、独轮车、破木片……浑浊得就像此时的空气一样。

    河水不仅被土石堵住,河里的垒土更已堆积到了城墙中间,形成了一道道长斜坡。正在挖掘泥土的士卒,偶尔便有人丢掉䦆头、倒在地上挣扎。城下的成军也在用各式投石机弓弩对着城墙上发射。

    瓦邦城周围晚上也不会消停。瓦邦联军晚上会从墙上爬下来、挖掘成军的垒土工事。成军冒死堆积的土坡当然不会放任敌军破坏,必定要反击的,于是整夜投石机都在运转。

    一到晚上,大地上到处都是轰鸣、火光,便如同整片地区都变成了繁华喧闹的城镇。

    十月中旬一个旁晚,赵功刚回到中军大帐,便召唤副将孙杰来商议。

    亲卫端着一盆水进来,赵功拿起一条毛巾擦了一把脸,那毛巾上立刻涂上了一片黑泥。尘土、烟灰形成的雾霭,让大伙儿的脸上都弄得非常脏,赵功也不例外。

    他丢下毛巾,眉间露出三道竖纹,四平八稳地坐在椅子上,一声也不吭。

    不一会儿,孙杰交了佩刀阔步入帐,抱拳拜道:“将军!”

    赵功抬起手轻轻挥了一下。旁边的亲卫退出了大帐,孙杰站在那里,等着赵功说话。

    但赵功好一会儿也没说话。

    他的心情不太好,大军围困瓦邦城已半个多月了,却仍未有进展,这座城实在难啃。让赵功心里没底的、不是能不能攻下,而是几时能攻破!

    成王的命令浮现在他的脑海中,要求征讨东吁、务必在明年二月之前结束战争。

    军令难违,而更难改变的是气候环境。东吁国这边天气炎热,如果到了春夏之交、成军仍未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大伙儿就得面临新的难关,蚊虫、瘟疫。

    不过,赵功始终没有丝毫后悔,自己曾在成王跟前主动请缨。

    他一直追随着成王殿下南征北战,从上云镇起兵之初,乃至已成为成王最倚重的心腹大将之一,前程是非常光明的。

    他才二十一岁,只要抓住机会一战成名,以后定将尊荣无比,势必定更加稳当了。

    迷雾中隐隐约约的瓦邦城,就是赵功的机会!

    这时赵功抬起头来,面无表情道:“孙将军,这次有劳你了,不枉此前我救你一命?”

    孙杰忙道:“多亏将军出手相救,末将绝不敢忘恩。”

    “末将请为前锋!定报答将军之恩情!”

    “好!”赵功忽然一掌拍在木案上,“孙将军勇冠三军,本将拭目以待!”

    赵功立刻招手让孙杰近前,手指准确地放在图上的一个位置、用力“咚咚”敲了两下,说道:“明日一早,孙将军的人从这里攻城。”

    孙杰瞧了一眼,抱拳咬牙道:“末将遵命!”

    孙杰看得明白,那张摆在中军大帐的图,是瓦邦城。赵功指的地方,是瓦邦城的西南角。

    当晚孙杰就把麾下五千人调动到了瓦邦城西南面聚集,下令诸部准备明日攻城。

    次日一早,孙杰召集了百户以上的数十员武将。大伙儿都骑马赶到了主将的旗帜下,等着将军训话。

    太阳还没升起,天色依旧很黯淡,但炮早就在响了,众将似乎都麻木了,完全不去注意附近震耳欲聋的震炮。几十个人纷纷下马行礼,仰头看着还坐在马背上的孙杰。

    孙杰开口道:“我来东吁国时,在一次战斗中,赵功曾救过我一命,这份恩情不能不还。”

    “西南边的垒土快到墙头了,咱们还会搭建四架云梯,所以每一次进攻,会上八个百户队。一会儿抓阄,抓到甚么时候上只看天命”。

    “今天之内,一卫人马要进攻五次。每一次攻城时机,便在上一次的人都死完以后。本将最后带执法队和亲兵上城。本将不想有人后退,否则瓦邦城就是葬身之处!”

    人群里已经没人笑得出来了,周围一片死气沉沉,只剩远处的巨响、喊叫声陆续传来。

    孙杰指着大旗下面的几个投石机,说道:“这个投石机,架在后面;另有弓弩、大刀列阵等着。若攻城的人马违抗军令退了回来,全部杀!各部武将,有临阵处决之权,逃跑者,杀!退却者,杀!

    武将若自己逃跑,本将会把那些贪生怕死的人、造册上报督战府。他们将被处以死罪,家眷会受牵连,儿子不再世袭百户之职,举家流放子孙为奴女子为娼。

    按成王颁布的法律,若百户战死,嫡子能世袭百户之职。临阵战死副百户代其兵权。副百户死,伍长代百户兵权。伍长死,伙长代百户兵权。直至每个百户队不剩一人,或攻下城墙方止。”

    孙杰顿了顿,回顾周围沉默的将领们,继续说道:“本将全家的性命都押在瓦邦城,不怕干得罪人的事。丑话说在前,若有偷奸耍滑之人,休怪本将不留情面!都听清楚了?”

    人群里陆续传来了应答声,人们的神情都很凝重。

    孙杰呼出一口气,又道:“此战,只要诸位给本将长脸,别的事都好说。打完仗,不管大伙儿做什么,本将都替尔等担着。瓦邦城是此地重镇,许多朱门大户富贵之家,本将还听说胡氏在各地选的秀女有一批就在瓦邦城……”

    就在这时,竟然有个汉子笑道:“孙将军说话可得算数!”

    孙杰循声望去,冷笑了一声:“当着那么多弟兄的面,本将说打做到!”他看了一眼亲兵端上来的小纸团,便道,“抓了阄,便各自准备好。”

    在军前笑谈的百户叫王守业,他是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汉子,却是从上云镇的老兵,世代的农民,现在积功成为百户长。

    本来赵功大营多是云溪郡的流民,王守业的人马一直跟着成王的。

    但去年王守业调到了孙杰的护卫兵马中,今年便依旧受孙杰节制。

    王守业抓到了第十六的纸条,负责记录的文官告诉他:“第一番攻打你们不上,在后边射箭投石等着,军令一下,你们便照军令填上去。”

    王守业拿着纸条回到了他的百户队中,也把伍长、火长等武将召集起来,将事儿简单说了,又大声道:“临阵脱逃的,都要死。打进城里,想干甚就干甚。上回咱们在芹站吃了大亏,憋屈得慌,这回要把脸面找回来!”

    众军听罢一阵喧哗,大伙儿一时间竟然兴高采烈地叫喊起来了。

    不多时,传令官那边开始吹号。王守业吆喝着整顿兵马,翻身上马带着百人队跟着大军人马,缓缓向前推进。

    空中依旧雾霭沉沉,大大小小的火光闪烁不停,天地间一片轰鸣喧闹。众军便向着城门的方向,列阵稳步靠拢。

    王守业身边有个小旗长叫刘大,还不到五十岁,却被称作刘老头,因为他是整个百户队年纪最大的正军。刘老头没成婚也没儿子,军职也低,迟迟没立下功劳,于是在军中干到了现在。

    在炮火轰鸣中,刘老头说道:“咱们都是去送死的……”

    “啊?”王守业没听清楚。。

    刘老头快走了两步,好言道:“上头的大将只想建功立业,孙百户心里可得有数,您还年轻,若能活命,比啥都强哩。”

    王守业笑道:“年纪大了的人,就是怂,哈哈!刘老头,你可别想临阵逃跑,跑不掉……”


………………………………

第一百八十五章 从未如此惨烈

    瓦邦城西南角,灰蒙蒙的尘雾弥漫不散。刘老头的面前烧着一排松脂火线,松脂燃烧的烟雾、黑烟缭绕。他手提弓箭,怔怔地看着前边城墙上的火光。

    一架云梯上燃起了熊熊大火,那些青壮后生大声惨叫着,化作一团团火焰从上面不断摔落下来。城头的东吁军还在往下面砸瓷罐,罐子里的油浇出来马上更添火势。

    左前侧那架云梯已经废了!不远处一员武将拿刀指着那边,大喊道:“拋!”

    “亟亟……”又是一阵轰鸣声,刘老头很快被飞扬过来的黄土笼罩,他咳嗽了起来。

    这时百户王守业的声音又喊放箭,刘老头所在的一排士兵,纷纷垂下弓箭,把缠绕在箭簇上的油布在面前的松脂火线上点燃。

    “砰砰砰……”的弦声陆续响起,空中的火箭像萤火虫一样飞向城头。

    刘老头看准垛口一个拿着瓦罐的敌兵,“砰”一箭射了过去。火箭正中那瓦罐,箭簇击碎了瓦罐,烧着的油布点燃了流出来的油。

    刘老头隐约看见那敌兵浑身都烧起来了,跌跌撞撞一头向城下栽倒下来,那惨叫声与无数的喊声混在了一起,就好像一颗小石子丢进了大海,没溅起甚么波浪。

    刘老头刚从箭壶里抽出一支箭矢,还在看城头上的光景,这时他忽然看见许多拿着弓箭的敌兵冒头了。刘老头急忙喊道:“弓箭手退后,盾上来!”

    前排的士兵听到喊声,纷纷退回两步,让后边的枪盾兵从人缝里上前。幸好刘老头喊得早,果然射来密密麻麻地羽箭。

    刘老头缩着脖子,听见旁边几个后生脑袋上的铁帽,被箭雨打得“叮叮哐哐”直响。

    “啊!”一声大叫传来,一个成军士兵手里的大盾倒了下去,那汉子拿手捂着脸,一个劲地叫唤不停。

    一架云梯车从后面缓缓推上去了,正从刘老头身边经过。因为有一架云梯火势越来越大,根本扑不灭,也没人继续往上面爬,那边需要新的云梯。

    燃起大火的云梯下面,那些成军将士纷纷转向,跑向垒土斜坡去了,许多将士正拿着盾往城墙上爬。整片城墙上烟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