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中国队长-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后现在已经签约,意味着可以打赏了。所以累计每1W起点币打赏,上架当天加更一章。累计的不是个人,而是每一位书友打赏的总和。截止现在,已经收到打赏2600(这里感谢一下书友祈与共存、糊涂老么和光想世界第一时间的打赏),累计数额达到1W赏,加更一章,和推荐票叠加,同样上不封顶。
比如说上架当天有2W推荐票,有2W打赏,那就是4+2,加更6章。加上保底10更,上架当天就是更新16章。
所以说,上架当天是20更?30更?还是50更?我都可以,全看各位给不给力了!以后每天二更的时候会统计数据,然后计算当天的更新量并在章节最后的作者说中公布,绝不抵赖。
最后,特此感谢超级麦克风大佬,在我都还没有拉下老脸去问的情况下,就主动帮我推荐了新书,真的是感激万分,也祝愿小风的新书越来越火。(不用祝愿,已经很火了)
时间不早了,先说这么多。各位,有票的投票,有打赏的打赏。至于我?我负责好好工作,不辜负各位新老读者的期望。
至此,感谢!
………………………………
第二十章 天亮了
为了这一天,郑志准备了半个多月。
买断看似乎是天方夜谭的事情,但也没有想象中的这么困难,归根结底,还是利益问题在作祟。
在中国足球历史上,不是没有球员自己给自己买断的。
当年的耿知强就是郑志的参考模本。
当年的耿知强并不是什么知名的球员,但他同样在2000年左右入选过国奥队,是和郑志同一批次的。
入选过国奥队的耿知强曾是青岛足球的希望之星,不过随后他的发展并不顺,很难获得上场机会。2001年时他就提出了转会,但中能接手球队后,耿知强留了下来。但他在接下来的一个赛季中依然很少上场,赛季后半段甚至没有进入比赛大名单。在这种情况下,赛季结束后,耿知强再次提出转会,中能给他挂出了20万元的转会费。
本来耿知强的转会目标是海利丰,但由于种种原因,此事未能成行。春节过后,耿知强与上海群英俱乐部取得联系,群英队助理教练的前海牛老将陈钢与耿知强曾是队友,对他的能力比较了解,在陈钢的极力推荐下,群英俱乐部同意接收耿知强。不过,对于耿知强的转会费,群英不愿出,提出要免费得到他。这种情况下,中能俱乐部将耿知强的转会费降到了5万元。为了能继续踢球,耿知强就自己掏钱赎身前往群英了……
就这么一个故事,当初郑志是一清二楚的。
所以现在郑志只不过是把这个方法套在了自己身上。
郑志不求用5万块买断自己,哪怕是20万也愿意,再哪怕多加点也没有问题,前提是,他买断了自己之后,不属于任何一家俱乐部,这样他就可以自由加盟任何一支球队了。
当然他现在的情况比较复杂,在产权不明晰的情况下,他必须两头都要买断,他宁可两边砸钱。
※※※※
回到了家里,郑志把老爸重新拉到了客厅里,然后很严肃的和他爸谈起了这件事。
郑爸听得目瞪口呆。
“可是儿子,”
“我们哪里有那么多钱?”
“我至少要把咱们房子卖了才可以吧。”
郑爸有些问难了,可只是犹豫了二十多秒后,他咬咬牙说,“如果这样真的可以,那我就把房子卖了吧!”
“爸,不用卖。”
“钱我已经准备好了,咱们明早就先去体育局找领导谈,谈好了体育局的领导,我们再去创业队找庄宜,我还请了个律师,他可以帮我们处理好这件事情。”
“啥?你把钱准备好了?你去哪里弄来那么多钱?”郑爸的眼珠子差点儿掉到了地上,几十万块啊!第一反应就是郑志干坏事了。
“您先别紧张,我不偷不抢,钱是光明正大的。”郑志早就想好了怎么解释了。
“事情是这样的,有个老板愿意借钱给我买断,以后如果我踢出来了,要给他分成。他觉得投资我没错。另外,他想做我的经纪人。”
“真的?谁这么傻啊?”郑爸一脸的狐疑,总觉得这个说法有点牵强,世上真的有这么好又这么傻的人?
“这不是傻,他就像你一样,对我充满信心,不想我废在这里。”郑志笑笑,“好了,反正明天你就跟我走一趟就是了。因为我未满18岁,必须得由你去签字才行。”
※※※※
次日,郑志带着郑爸出现在省体育局大门口,他所请的律师早已经在这里等待他们。
“曾律师,这位是我爸。”
“爸,这位是曾律师。”
曾律师消消瘦瘦,好像风一吹就会倒下,但一双眼睛却很锐利,一看就是很精干。
“其实十几天前我就请曾律师来帮我处理这件事了,基本上没什么问题的话,今天就可以处理好一切。”
曾律师礼貌地和郑爸打了个招呼,然后把俩人拉到了偏僻处。
“庄宜那边没什么问题,他答应25万可以放人,就是体育局这边,可能还得打点一下。”
“多少?”
郑智直言不讳问道。
这年头不打点一下,真的不好办事……
“5万。”
“给了。”郑智不假思索的点了头,右手轻轻拍了一下左腋下夹着的黑色皮包,“我其实早就准备好了,就知道会有这事儿。”
“你想的真周到。”曾律师赞赏的点了点头,心道这孩子真会做人啊,都不用提醒,这种人才能混不出来?
“那就好办了,争取今天上午就解决了,合同我都已经打印好了,一式四份,两边都有。”
“很好!”
呀?合着叫我来,就只是等着我来签字画押?郑爸听得一头雾水,敢情这事儿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就差送礼和签字了!但这绝对是好事啊。
他猜的没错,在体育局里很快就有人出来接待了他们,但不是领导,只是一个文员而已,买断合同很快就签了下来,至于钱是怎么给出去的,那是曾律师的事儿了,郑志不会参合这事儿,权当从没有发生过。
走完了体育局这边的程序,三人又打车往辽宁创业队那边赶,这边的手续更利索,再次确认了合同准确无误之后,双方就签字画押了,签合同的还是后台老板庄宜……
走出创业队的大门口,郑志的嘴里突然蹦出了当年李易大帝说过的那句话。
“天亮了!”
那一瞬间,阳光是多么的美好,空气是多么的清新……
为了办成这事儿,郑志一共花掉了56万元,体育局那边是30万,创业那边是25万,还有1万是给律师的,再算上给了严良1万,实际上是花了57万……
不管以后体育局和创业的产权官司怎么打,都和他无关了,因为他两边都花了钱,无论谁赢,他都不再属于任何一方……
我终于成了自由身啊!以后,就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
郑志真想狂吼一声,实在是太高兴了。
“爸,我们今晚要好好搓一顿!”
“必须的,不过你是不是该把那个给你出钱的恩人也一起请?”
“他,出国了,得好一段时间才能回国……”
………………………………
第二十一章 老友再会
原本打算下午去抚顺报到的,但想想现在都逃出了笼牢,自由身了,再也不受他人控制,他就临时改了决定,回家和家人一起庆祝……
“来,干一杯!”
郑志高举酒杯,豪爽的喝了进去,今天破例一次了。
饭桌上,有他的父母,曾律师,还有严强,就这么五个人。
“成了?”
重新坐下来之后,严强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句。昨晚被郑志砸了一万块之后,他就不当自己是外人了。
“成了。”郑志微微颔首,但他不愿意继续聊这个话题,因为里面涉及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回头我再和你细谈。”
严强是很重要的,从他出现的那一刻开始,郑志就决定要尽快和严强加深关系。作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体育媒体记者,几乎所写的每一篇文章都会引导舆论风向……
在这个时代,《体坛周报》和《足球》报是影响力最大的两份报纸,《体坛周报》在这一年开始井喷,最终雄霸国内,《足球》报则渐渐走向没落,未来的十几二十年里,郑志都会和《体坛周报》打交道,而严强就是他的枪……
※※※※
酒足饭饱,郑志来到了严强所住的酒店里,开始聊正事儿了。
“强哥,有很多事不好在饭桌上说,只能私底下和你聊了。”
“我可是把你当自己人了哈!”
“我知道你肯定很好奇我是怎么赎身的,其实我就是两边都把自己买断了,就这么简单。”
“至于我的买断价格,是各25万。”
郑志还是有选择性说的,不敢真的把什么内容都吐出来。
“双方都没有意见,我这个价格,其实已经高出了市场价很多,按理说我这种球员的身价也就是5…20万之间,但最终还是在25万成交了。主要是我不想继续扯皮下去了,往后如果再打出成绩,这个价格可能就不行了,所以我才愿意出高价为自己赎身。以后你会明白的。”
郑志意味深长地看了严良一眼。
“你可以客观的在新闻上写这些,之后我就去抚顺报到了,这段时间我应该是没有比赛可踢的,顶多就是和辽宁队踢训练赛。”
“这个时候,就要你多多报道我了,不出意外,我很快就去国奥队了,下半年国奥队就开始集训了。”
“稿费我可以给你另算。”
另算?还有这么好的事……
严良心中美滋滋的,郑志的话他能听不懂吗?就是让他多花笔墨描写他呗,然后能帮他找个好下家。
真是好想法啊!
他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后开口说道:
“我来这里之前,总编特意交代过,要好好追踪报道你,搞清楚为什么朱指导会来看你训练,是朱指导眼光有问题呢,还是你真的是个天才。我想我会在这里一段时间吧。这个你放心,你想我怎么写,我就这么写。”
“不,不,是你只要如实写就行了。”
“能够起到一个正面宣传的作用。”
……
※※※※
次日,郑志拎上行李,终于来到了辽宁抚顺。从今天开始,他要跟随辽宁队一起训练了。
他对这座城市并不陌生,对这里的球员同样不陌生。
辽宁队里的每个球员他都认识,张玉鸣、李银、肇军哲、肖占波、曲胜卿、曲西……只不过不是每个球员都认识他……
不过有他最好的朋友肇军哲就够了,其他的并不重要。
来到了训练门口外,他就被门卫拦住了。
“你找谁?”
“我是来报到的,找张指导。”
“哟,又来一个。”
“你这是今天的第3个了,都说来找张指导的,结果都是想找张指导走后门的,你有介绍信吗?”
门卫冷笑道,他可不是吹牛,每天真的有不少年轻人想进入训练基地。
“我没有介绍信,但我不是你说的这种情况。”
郑志耸耸肩,可以理解,“你可以请示一下,就说前辽宁创业队的郑志来报到了。”
门卫打量了一眼后,这才道,“你等等。”
说完就抓起门卫处的电话,没多久他就挂了电话。
“进去吧,直走到尽头,然后左拐,再往前五十米就是张指导的办公室了。”
“谢谢。”
郑志这就走了进去,忍不住往两边左瞅瞅,右瞅瞅,还是第一次见辽宁队的训练基地呢。
这一瞅,正好瞅见了肇军哲从训练场那边走了过来。
两个人近乎异口同声的叫了出来。
“肇哥!”
“郑志!”
“你怎么来了?”肇军哲快步走了过来,一个大手拍在了郑志的左肩上,满脸的惊喜。
转而眼睛就亮了。
“嘿,辽宁队把你买来了?”
这一刻,他是真为郑志高兴啊,哥俩总算可以一起踢球了。之前他还以为郑志要被抛弃了。
“没有,是过来跟练……”郑智咧嘴一笑,心情还是很好。
“跟练?什么意思?”
“就是跟随辽宁队一起训练,不是辽宁队的队员,和以前没啥两样。”
“唉……”肇军哲长长叹了一口气,不知道该安慰点什么话好。
“这事儿说来话长,回头再聊啊,我先去张指导那里报个到。”郑志中断了话题,他得先去找张印,办正事。
“哎,那去吧,我在这里等你,反正现在也休息了。”肇军哲随便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看着郑志从眼前远去,心里头又不是滋味了。
“真不知道为什么他这么倒霉呢?”
……
郑志很快就走到了张印办公室的门口,门开着,张印正埋头在看录像带,没发现郑志的到来。郑志便轻轻敲了两下门。
咚咚——
张印这才抬起头来,看见郑志的刹那,表情有些僵硬,不过很快就松弛了下来。
“小郑啊。”
“你来了,进来吧。”
“徐指导您好,”郑志还是很恭敬的。
“坐。”
张印同样十分客气,不管心里头有什么想法,他都不可能在郑志面前表露出来。
“朱指导已经跟我说过了,从今天开始,你就跟随辽宁一线队训练,具体的训练方式呢,我也已经制定好了。”
张印喝了口茶水,然后继续慢条斯理说道:“我会把你安排在替补的一方训练,当然,我不敢保证你能够踢满全场,毕竟辽宁队一线队的球员太多了,大家都想要表现。”
“位置上呢,我也按照朱指导的意思,把你安排在中场的位置上。虽然说你不是辽宁队的队员,但你有必要和其他球员培养默契度,平时多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不管怎么说,朱指导很看好你,你是要去国奥队的。要好好珍惜这个机会啊,辽宁队是国奥大户,对你以后在国奥队也是十分有益的。这就是朱指导为什么一定要把你送来辽宁队的原因。”
“小郑啊,虽然你的能力还有一定的欠缺,但你还年轻,还会有进步的,要对自己充满信心,你最大的缺点并不是技术,而是自信,踢球总是放不开……”
“稍后我会安排人带你去宿舍。”
又一次聆听了张印的教导,郑志一直都在点头称是。其实张印说的这些都没有错,当年他的能力确实还不足以在辽宁队立足,自信也不足。要不是遇到霍顿和朱光沪,他可能真的无球可踢了。
所以他一直都没有责怪过张印,换位想想,他兴许也会这么做。
郑志从张印的办公室出来之后,却不见了肇军哲,然后他就被人带到了辽宁队的宿舍区。
来到宿舍门口的时候,他看见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是他?
………………………………
第二十二章 20年前的那个人(第三更)
门上贴着曲勒恒的名字,这是不会错的。
虽然过了这么多年没有见,但他对曲勒恒的长相是忘不了的,浓眉大眼,相当阳光的一个球员。
那几年曲勒恒的事儿轰动全国。
不过他和曲勒恒是没有多少交集的,曲勒恒和张玉鸣是同一批的球员,这些人全是他的前辈。以前在训练场中,也仅仅是远远看着他们训练,尔后很羡慕他们能够升上辽宁队。
当时曲勒恒并不显眼,只是一个替补。
至于后来他和张玉鸣的故事,那是全国皆知了。
故事有很多的版本,但郑志从未去猜测过到底事实的真相是怎样的。不是当事人,永远不知道事实的真相。
1977年出生的曲勒恒命运太悲了,郑志甚至于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是一件很恐怖的事,因为那件事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和他比起来,郑志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
“左边是曲勒恒的床位,右边是你的。”
“哦。”
郑志拎着行李走了进去,把行李放在床头后,就仔细打量起宿舍来。
最醒目的是一个书架,书架上基本上是一些传统文学,还有几本英语书。
曲勒恒也学英语?郑志倒是有些诧异。职业球员学英语干什么,用脚后跟想想都知道了。
文学是爱好,英语肯定是为了踢球。
不过球员宿舍放有书籍的,他倒是第一个看到。没在宿舍里搜出套套和毛片儿就不错了……
还有四本摊开着的笔记本,郑志走近一看,原来是教学和训练日记。其中两本都是同样的,只是笔迹不同。
他还做笔记?
郑志就更好奇了,对曲勒恒的认知又多了几分。
虽然以前都在一个大院,但真的没说过话啊。
“别动,”
突然身后响起了一声清亮的声音。
郑志扭头,恰好看见了浓眉大眼的曲勒恒。
“我,只是看看。”
“不好意思,我没有翻。”
“没事,主要是我怕弄乱了,找不到原来的位置,我还没抄完。”曲勒恒微微一笑。
“这是李银哥的笔记,我拿来抄。”
李银,中国足球又一个传奇人物。职业生涯可以说算是比较成功的,也是健力宝队的队长。
同样的,其实郑志对李银的以前的了解也不多。
但是曲勒恒了解,他和李银是儿时最好的朋友,这就不一样了。曲勒恒出事后,如果没有李银之后的帮助,曲勒恒估计会过得很艰难。
后来曲勒恒一直在李银8号主题公园做事,全是有个比较圆满的未来了。
也因为曲勒恒,李银一直都不原谅张玉鸣。说起来话就太长了……
“你新来的?”
“对,恒哥。”
“我以前在青年队看见你踢球。”
“我叫郑志。”
“郑志?”曲勒恒摸了一下额头,“这名字有点儿熟悉,好像在哪儿见过。”
他一边想,一边走到床头,然后摸出了一份《体坛周报》。
然后突然一拍脑袋。
“哎哟,原来是你。”
“你就是那个郑志吧?”
“恒哥,是我……”看见《体坛周报》,郑志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还不是关于朱光沪的那篇新闻吗?
看似乎只要看了那一期《体坛周报》的人,都知道他的名字了。
“你命不错,居然得到朱光沪的赏识。”
曲勒恒的眼中露出一丝羡慕。他今年19岁了,根本没去过国奥队,哪怕国青都没有。
他当然羡慕郑志了,朱光沪怎么没看上他呢?
“恒哥,你别这么说,我现在连球都没得踢呢,你不知道我有多羡慕你们。”
“呵,你以为在一线队就很好了吗?照样踢不上球。”
曲勒恒坐到了书桌前的椅子上。
“就是一线队,替补和主力,也是相差得很远。想要成为主力,简直……”曲勒恒摇摇头,看起来挺烦恼的。
这也是,郑志记得曲勒恒在2000年才混出来,特别是在超霸杯上上演了帽子戏法,这才真正走向了美好的未来。
可惜,这样的未来是如此之短,最后有着令人窒息的结局。
其实曲勒恒哪怕不说,郑志也知道替补和主力之间的差距,他有20年牛逼的职业经验啊。
但现在曲勒恒是哥,他必须得尊重他。
曲勒恒抬头看了郑志一眼,想着还是不要打击郑志为好,人家还年轻呢,自己的心情确实是受到了一定影响,但还得积极面对才是。
没想到郑志却在这个时候开口安慰了他。
“恒哥,我觉得你踢球很棒啊,真的,以前我在大院看你踢球,我觉得你很有自己的特点,终有一天你会起飞的。”
“呵呵,你小子还挺会拍马屁?托你吉言吧!”
“你们在聊什么呢?”
这个时候,门口站了两个人。
李银和肇军哲。
“银哥,”
“肇哥,”
郑志和曲勒恒异口同声叫道,只是分别叫的不同的两个人。
不过郑志很快补了一句,“银哥好,”
“这就是郑志吧?小肇。”李银笑得很憨厚,腼腆,给人特有亲切感。
“是的,”
“嗯,长得很精神,挺壮实的,”
“走吧,吃饭再聊。”
李银打量了郑志一眼,没有再说什么,招招手,示意大家跟上。
现在是午饭时间,大家最喜欢成群结队去饭堂了。
肇军哲和郑志跟在这两位大佬身后走向饭堂,遇上的人越来越多。
很快郑志又碰上了同样熟悉的曲西、李耀。
“郑志?”
“你什么时候来了?”李耀也很开心,几乎跳到了郑志的身上。
郑志傻傻笑了笑,没有李耀那么激动。毕竟这里是大佬们的地盘,他们这么闹不好!
果然,就在这个时候,李金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