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窄门边缘-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多东西是道具,但还原的一模一样,以假乱真,就是随便去找茬儿也找不到一个穿帮的地方。这就叫细到极致,这就是导演用了五年多才创作出的作品,这就是还原生活,这才叫真正做艺术的人。
邹凯和双胞胎更加倍感荣幸,能参与电视剧拍摄,他们觉得全是张扬的功劳。加上整个剧组成员的奉献精神,才出来一部史诗电视剧,特别东北近三个月的拍摄,可以说很苦,就连当地的老百姓都觉得这帮拍戏的人是疯子,那阵子是东北有史以来最冷的冬季,好在大家住的好,吃得好,穿的好,工资也高,才磨出来这么一部电视剧。
几人每天习惯了面对同学们的热情问候,只要不透露剧情,不耽误生活,变得也不在乎了,经常被围起来,吃饭被人看着,社团活动时,加入的人也特别多,健身时还有人拍照,出再多汗,张扬连上衣都不敢脱了。邹凯倒是无所谓,他的生活照,在网上传疯了,肌肉照异常吸引人,接到的代言也越来越多。任华宇忙不开,又招聘了两个经纪人,一边培训一边安排大小行程。但邹凯心目中还是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去当警察,觉得这些早晚都会过去。代言广告几人倒是一个不落的接着,不耽误时间,一两天完事,很多公司主动到海口或三亚举行活动,这里可是四季常青,鲜花盛开的地方,没有入冬后比这里更合适的地方。
学校的cosplay展赛上,甘俊还作为特邀嘉宾,表演自己的作品,当游戏和动漫里的人物们上场时,现在一片哗然,没人知道都是谁扮演的。这次是最有意思的,保密措施做得好,当张扬换上古尔丹的装束,邹凯换上伊利丹,詹姆斯换上血精灵王子,刘震鸣换上巫妖王,甘俊穿着最喜欢的鸣人装束,李颖慧换成春野樱,双胞胎一个佐助,一个卡卡西,崔轩宇应邀换成了大蛇丸,还有雪诺等几个人物都是由大三舞蹈班的男生和女生扮演的,甘俊把所有设计好的造型都找人穿到了赛场,大家从学院走到体育馆时,人都围得水泄不通的,拍照的人群一路追着没有停止过,一直到了赛场。
学院的展赛有史以来,第一次人山人海,人们全都来凑热闹,虽然听说有明星在这里,但谁也想不到张扬几人都穿着造型,化着妆,戴着变声器。等表演结束后,大家下台走后,甘俊才特意感谢了明星的友情助演,大家才反应过来刚才的游戏人物就是几个明星。
活动结束了,可以说甘俊对自己的爱好再没有遗憾,设计系的课程要比舞蹈系的难多了,甘俊为了修满学分也是很拼的,加上他还要考托福,甘俊可是非常努力的,这也是为什么张扬提议为甘俊来一次这样的表演。
张扬终于熬到了汇演,可汇演的消息被人曝光了,学校的剧院瞬间成了工作室的粉丝见面会,人们疯狂的让人不知所措,好在学校特意安排了安保人员,不然就算是挤爆这里,大家也会往里进,就怕出现事故。此刻的张扬心都累了,一个人静静地在后台观望着到场的人群。
张扬想着,这排练内容早就被记者们曝光很多次了,没想到还会有这么多人看,还会有记者进行现场直播,总之是管也管不过来。
汇报演出正式开始后,作为主持的张扬,才上场,欢呼声就不断,来自各地的人都有,有的人还喊他角色的名字,张扬不得不严肃的拜托大家安静下来,让同学们顺利的完成老师们布置的任务。
正如张扬安排的那样,开始了入学舞,各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台下时刻都是掌声雷动,欢呼声不断,一直到最后的魔性舞蹈结束,张扬又为大家现场演奏了钢琴曲,唱了歌曲,所有内容都是同步播放的,平台的视频不断,好评如潮,大神级的评论不断霸屏。
老师们从没见过这种状况,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处理,只能等到彻底结束了,同学们一起谢幕后。班主任安排着张扬和工作室的人从后台离开了,人群依旧热闹很久后才散去。
张扬彻底明白了人怕出名猪怕壮的典故,真的不能控制,平常经常见面的同学也会因着自己的名声刻意接近自己,平常瞧不上自己的老师也会喜笑颜开打招呼,张扬从小衣食无忧,但名气这东西也不陌生,跟母亲到各地,不管谁对待母亲和自己都是礼貌有加,恭恭敬敬的。但明星这种名气,让人会为之疯狂,张扬从难以置信到顺其自然,很快就有应对办法,他可是个很有头脑的生意人,加上任华宇和双胞胎的智囊团,工作室的收入,超过了几人的想象,收入越多,张扬毫不吝啬的捐赠也越多,这样才不会树敌。
其实张扬几人,完全可以出去拍戏,学校不但能保证几人顺利毕业,还认为几人年少有为,更何况张扬捐的助学资金个人就已经达到了两百多万,这份慈善的心,是领导们很佩服的,还有邹凯和双胞胎的捐赠,前后加一起怎么也有一百多万,就是走后门塞进来的学生也没人能给这么多红包,更何况张扬以工作室的名义特别报道了,是为贫困学生提供的助学金,想来谁也不敢眼馋吧。
说起慈善,张扬是要求最严的,有舍就会有得,学校给了优待的条件,加上班主任无意的一次安排,才会有机会这样扬名四海,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张扬还记得安娜办理退学手续时,最后一个流程就是去的学校教务处,主任拿了一本很厚的名册,里边都是退学人员的名单,张扬当时简单翻了翻,写着家里没钱读不起书的是最多的。而安娜写的是体验生活结束,这还是那主任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原因,安娜填完表临走前,他还恭喜安娜考上了哈佛大学,还感叹自己的孩子就没有这个本事,当然张扬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个厚厚的一本退学名册。
其实打从双胞胎第一次管张扬要签名,张扬就觉得这两个学弟有一种干干净净的气场,和自己相似,班主任还让张扬和邹凯带他们早功训练,也就这样熟悉了。无意中知道他们家里出事,这忙不但帮上了,还有了两个得力干将,他们也很聪明刻苦,还很有管理能力,如今创造的价值远比当初借的十万高了很多了,张扬时常感慨这缘分可是很有意思的。
汇演结束,张扬感觉就和毕业了一样,整个人特别轻松,谁要签名合影他从没有拒绝过,也从不戴口罩,但会偶尔戴墨镜,谁要拍照还会特意摘下来。
可以说,这种一举成名,开始发生的时候像是做梦,当持续两个月越来越火的时候,也就习惯了。明星也好,怎样都好都会自然面对,张扬这张脸绝对是上帝的自豪,从没有键盘侠骂他,都是嫉妒他才华横溢,颜值和身材都那么完美,看到他现场的表演视频以及影视作品,只有赞扬和祝福。有人还闲来无事,把邹凯和张扬CP在一起,惹得各个圈子羡慕嫉妒恨。再加上双胞胎俊秀的面容,磁性的嗓音,每发一个视频后,工作室平台的留言下方,每天都会充满了各种大神级人物的回复。
因为工作忙碌,任华宇派过来一个专门随行的经纪人,她是个身材微胖的女人,她叫沈晓菁,总是扎着马尾,特别爱笑,能说会道,海口的工作任务经过商量由她接洽。她今年二十八岁,她介绍自己以前总给艺人当助理,经常到各大剧组工作。张扬面试她时,见她很爱笑,很自信,很善于交际,说话大嗓门,非常直爽,当时面试有一句话最打动张扬,那就是“让我有口饭吃就行”,听到这话,张扬毫不犹豫的就聘用了她,就是很信任她。
张扬去机场接了她,很好辨认,穿着也很简洁,只背了一个包,张扬还从没见过哪个女生出门在外只背一个旅行包的,上了车就是一阵子的自我介绍,说自己以前一个月1500的助理都做过,还说她就喜欢到处跑,到处边工作边玩,大学毕业后做了两年办公室,就是坚持不下去了,辞职后一直瞎跑,后来遇到一个演员,建议她尝试下经纪人,就面试到张扬的工作室了。
张扬一边听她说话,并很为这份热情而感动,心想这个年纪不结婚的女人一般都是大龄剩女,但她这心气儿比小姑娘还火热。
下午安排妥当以后,张扬,邹凯和双胞胎,以及沈晓菁,到了电视台中心,准备参加专访。沈晓菁还是背了一个包,下了车,沈晓菁对几个人就是一阵子收拾,把几人发型搞的很有型,而且速度特别快,四个人搞定也就十分钟不到,感觉就像带孩子的保姆,特别心细,饮料吃的全都会提前准备好,妥当后这才向电视台正门走去。
进了电视台大楼,导演,总制片人,文化部的人,李老师,女一号,女二号,很多人都出来迎接几人,准备一起录一个答谢会。张扬看到大家以后,回头对沈晓菁笑了笑,表示对她的认可。因为几人确实没好好准备,拿到代言的服装以后,以为穿上就没事了。
………………………………
第76章 节目录制
张扬从来没这么开心过,再次见到大家,就和见到家人的感觉一样,寒暄了很久。很多演员因为这部剧都火了,可以说就是群演也挑不出任何问题。但凡能演上一两集的人物,出场到死亡,就会引出一个话题,都成了经典人物。但最经典莫不过于这几个年轻人,互相成就,才有这样的名气,当然这部剧最出名的还是导演和张扬,其次是邹凯等人。
活动现场布置的很大,但很简洁,是整个剧组的专场,按着电视台工作人员的安排,两边坐满了演员,中间坐的是几个主角,导演和制片等人。
录制开始时,大家一起感谢了观众们的厚爱,张扬觉得影视剧行业也算是服务行业,做出的东西必须与人性产生共鸣,让人去思考,不管针对哪个年龄段,观众喜爱了,就算服务到位,也算成功了。要是能同时满足所有大众的口味,那就是艺术,并不需要刻意迎合,这些都是蔡导经常感慨的话。
要是拍出的东西,跟现实的人性根本不接轨,蔡导就把这类作品归类为:意淫作品。虽然他并没有说的很露骨,但言外之意就是垃圾。任何行业都有大师级作品,与此同时也有很垃圾的作品,那样的团队所制作的,不但内容垃圾,演员垃圾,导演更垃圾,品位更是极差,完全是一群乌合之众。他们在全国各地到处招摇撞骗,自吹自擂,把整个行业的风气搞得乌烟瘴气,好人生存不下去,恶人多行不义。导演说这些话时,丝毫不遮掩,一直讽刺挖苦,虽然话不多,但字字发自肺腑,可能他憋了很长时间了,即使这么说了,现场一样会阵阵掌声。
张扬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导演还是在课堂上,那时他以副导身份出现,显得很恭敬,确实看不出有太大的本事,行为举止非常规矩,看上去就是个老老实实的本分人。张扬听导演说着,心想人真是不可貌相的,他不但有自己独有的思想见解,说话也从不刻意设计和伪装,思维很跳跃,什么话张口就来,这就是骂人不带脏字的典型,但却能让人深思。
张扬只知道,拍戏,演戏,对于导演说的分镜头,机器设备的使用等等,并不太明白,只知道很厉害的感觉。
蔡导并没有自顾自的讲很多,他很照顾制片人等人,不断的引入他们进入正题,文化部的人表示看到剧本后第一个就是支持,制片人看到后,更是全力以赴的促成这次拍摄,几乎整个过程都很顺利,一直到拍摄完成,大家都称从没有见过这么难拍,一切还这么顺利的工作团队。
轮到张扬几人时,张扬更是对导演和观众一阵感谢,以及之前合作过的杨导,他全都发自真心的一一感谢过来了。互动环节时,节目组播放了二十八集的几分钟内容,其中是张扬生活的镇子,发生了大屠杀,处处触目惊心,尸横遍地,血流成河,还能看到血液的热气消失在寒冷的冬季,张扬和女主从尸体堆里爬出来的时候,可以说是走在尸海里寸步难行,全过程没有一句台词,无比震撼,完全是电影的表现手法。
当节目组的主持人问张扬拍这场戏的时候在想什么时,张扬的回答很出意料。
张扬看到画面时,看到的并不是自己,而是因为剧情震撼到落泪,当听到主持人的话,他即刻说,“那不是我!”而且说这话险些哭了出来。
看到主持人无法接话,张扬继续说,“那不是我!我在拍戏的时候,现实的我根本没有活在那副躯体里,当时不管是思想意识还是生活习惯,完全就是屏幕里那人,这几场戏拍完时,我记得我和刘雪英哭了很久,根本回不到现实,那种震撼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可以说骨子里,灵魂深处都在滴血,我记得拍完以后,导演说是地狱篇!还记得导演说,这个画面来源于他爷爷!所以就用剧本还原了梦里的情形,导演!我还记得您说过您的爷爷才是您写这部剧的灵感来源吧?”
导演听到这话,更是无比感动,他和杨导的误打误撞,确实发现了一个极其有悟性和天分的演员,听到张扬问,蔡导点头说,“是啊!我爷爷在世时,我才上高中,那时候天天听他讲过去的事,多么悲惨,这种屠杀的场面屡见不鲜,而这些人不过都是手无寸铁的百姓,哪怕有那么一点报复之心就会被屠杀殆尽。那时候……每年我都会和爷爷一起去烈士陵园扫墓,后来大学的时候爷爷去世了,那年我刚上大一,还记得参加完葬礼回家,晚上我就做了这样一个噩梦,梦里我就在尸海里寻找方向,异常恐怖,根本醒不来,后来我就开始尝试写剧本,把爷爷告诉我的,还有听来和看来的,全都加进了剧本,那年代太不容易了!我们真应该感谢先烈们的牺牲精神,是他们换来今天的和平。我才有机会被认可,取得现在的成就,真的太感谢了,没有爷爷就没有今天!”
导演说完,只见他郑重其事的跪在地上,抬头望着上方,磕了三个响头,当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主持人反应很快,急忙安排大家站起来鞠躬,表示对那些牺牲的英雄们,予以最真挚的感谢,这才让现场没有尴尬,大家三次鞠躬结束后。
张扬看着蔡导,心想这人越来越意想不到,只见他坐回椅子上,依旧笑的很开心,听他一直夸自己,并对工作室很认可,对几个新人演员,更是盛赞不断。
张扬对于文化部的认可,一直是受宠若惊的,内心很感激政府对于自己和工作室的支持,但张扬从领导那充满关切的话语里,总感觉好像早就认识了一样,说的话很亲切,把自己当成了外甥一般,张扬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确实只有领导才这样,他毕竟不是演员演不出来。而其他人依旧像朋友一样,说话彼此成就,礼尚往来的。
录制中,每个精彩片段,和话题,都引起了很热闹的讨论,完全不像是剧组,倒像是课堂一样,很有学术氛围。
此刻,张扬看到那个眼神里充满绝望的老演员,似乎看到了希望一般,一直喜笑颜开的,他说话铿锵有力,他也吐槽了一番这个行业的混乱现象,表示自己受很多伤,更多的是心理伤害,可是为了活着,后来对演员这个行业麻木了,并表示认识蔡导是自己的荣幸,能有机会合作是自己的福气,还特别感谢了李艺福老师,他对生活的观察细致入微,让他受教颇深。
张扬还记得,在坐的几十个演员里,虽然有的人物仅出现一两集却死的很凄惨,有战死的,解剖死的,毒死的,饿死的,当场砍头死的,炸死的,烧死的,冻死的等等很多种,女一的家人也好,男一的家人也好,因为革命,家人被齐刷刷的砍掉了脑袋,这样的场面谁要亲身经历了,又怎能不灵魂滴血呢。
听大家讨论了很多,但张扬此刻再也找不回角色的感觉了,自从杀青后,那个角色已经死了,再表演也只能是模仿了,张扬听着大家不停的陈述自己的拍戏感悟,心想难怪会这么团结,原来都是非常懂得感恩的人。
节目,一直录制了三个多小时,根本没有中断过,就像一个大家庭开会一样,特别温馨,最让自己惊喜的是,外国媒体,有几家引进了这部电视剧,并直接在现场签署了合作协议,只等翻译好就可以直接在国外播出了。
张扬还记得,采访环节,有外媒问起,会不会太血腥太阴暗,导演的回答得很直接,你要是经历过这些,你就觉得这些内容表现的还不够,而自己拍摄的不过是战争的缩影而已。
这样的回答很简洁,但却让人无法再询问什么,就算战争过去百年,也许几代人忘记了,但这种精神要一直铭记于心。纵观历史,战争爆发都是人的私欲害的自己国破家亡。这些话就不用导演再说了,若是再继续刨根问底,智商就暴露无遗了,说明这工作也不适合这类人,踏踏实实做个狗仔队或许更适合不动脑子的人。
录制结束以后,大家再次在酒店聚了餐,合影留念,做宣传。晚宴上,张扬几人吃饭的时候,被安排着和文化部的领导坐在一起,他对自己照顾有加,导演都很意外,还询问过自己是不是领导的亲戚。可张扬家里就没有从事政治工作的人,他否定的很干脆。和政府部门的人坐在一起,就意味着是这个组里身份最高的,可是面对很多人他也不敢随意问领导,几人又不喝酒更没人劝酒,陪着尽了兴这才先一步回来学校,临走前大家还让张扬等人,学习上要加油。
回到宿舍后,张扬百思不得其解,文化部领导看着眼熟又好像在哪见过,确实好像以前就认识了自己。实在是累了,张扬想着可能是大众脸的原因吧,见邹凯洗漱完出了洗手间,自己进了洗手间。
邹凯出来后,习惯的穿一条大裤衩,甘俊见两人回来,和两人一直聊着天。
甘俊虽然也坚持锻炼,但肌肉线条不是很明显,他不追求肌肉身材,但也不想很瘦,他还买了营养粉来帮助自己增肌,才有了一点效果。
“凯哥!我真羡慕你这身材!”甘俊羡慕的说。
邹凯一边倒完垃圾,在镜子前照了照自己,自恋的臭美了一下,“我都说多少遍了,只要肯坚持,谁都会有肌肉,没什么可羡慕的!就怕不能坚持,你也有点型了,慢慢锻炼就行了!”
邹凯说完,把垃圾盒给机器人装上,只听甘俊继续问,“过一个月,扬扬哥又要去拍戏了,你为什么不接戏了?还能赚那么多钱?”
“没意思!我肯定要当警察!我喜欢为人民服务,不过运气好而已,才接到了不错的片子,拍多了也就那样,我不喜欢当演员,我喜欢做我自己,你是不了解,这新鲜劲儿一过,在继续干不喜欢的工作就会很煎熬,所以还得是干自己喜欢的事!”邹凯说完,拿出了公务员的书籍,他已经看完了一本,并且可以聚精会神的读书了。
“也是!我倒是挺羡慕你们的,但我有时候,一想我要拍戏的话,就觉得干不来,去东北体验那一次我就觉得足够了,我以后要当设计师,等我一毕业,就去美国留学,我得涨涨见识去!”甘俊和邹凯继续闲聊着,以前和邹凯这么聊天根本不可能的,他除了和张扬这么说话,一向严肃,只是时间长了,整天一起玩,一起学习的,彻底也就没了隔阂,特别是去他天津的家里完了一圈,也比以前更聊得来。
张扬出了洗手间,裹着浴巾,照着镜子,“沈晓菁你们觉得怎么样?”
邹凯回头看着他,很羡慕张扬这身材比例和轮廓,每次一看到张扬,自己都自叹不如。
“谁是沈晓菁!?”甘俊疑惑的问。
“邹凯?”
听到张扬的话邹凯回过神来,忙说,“说话大大咧咧的,做事倒是很细致,也很会照顾人!她二十八是吧?”
“沈晓菁就是工作室的随行经纪人,以后没事就带艺人出去工作,安排各种事,现在的工作室大了,对了……甘俊你要不要考虑学个后期制作,到时候专门做科幻大片怎么样?”张扬突然兴奋的提议说。
“……不了解,等有时间我仔细了解下!我现在先把托福考到90分以上再说!”甘俊满脸羡慕的看着张扬,其实他去美国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自己美好的爱情,而这个爱情很可能要由眼前的扬扬哥来成全。
自从去了趟传染病医院,甘俊对待生活的态度特别认真,而且很自律,特别是对待学习上,他非常努力,还特别报了托福班,每天让自己过得很充实,这些影响主要还是来自于张扬。张扬自带这样的能力,毋庸置疑,所有人喜欢他,还尊重他,还会像他学习,他身上的品质是不常见的。
班级汇演结束后,就剩下英语专业的四级考试,当然这对张扬来说就和玩一样。邹凯英语虽然不怎么好但也勉强及格,甘俊的成绩倒是非常的好。考完试以后,张扬才发现班里的同学都没挂科,而是全部通过,看来大家还是很付出的,尽管不怎么认真的学习外语,但全部到了及格线,几乎分数都一模一样。
考完试以后,紧接着就是学院的汇演,主要是大三艺术系学生们的汇报演出,对于这届大三舞蹈班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