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院上坟-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哪蔷浠埃皇堑笔蓖蝗幻俺龅哪钔罚⒚皇裁吹览恚瘟苋舨环判模敫龈呱锤痼缚猓Ω镁兔皇裁次侍饬恕

    我正要道别,脑子里忽然又闪出个念头,问何六总,那古玩店张老板叫什么名字?何六总愣了一下,象是去翻包里的东西,接着告诉我,名片上写的名字是张岚树,但听店里人都叫他世杰。听到这两个字,我的心猛地一缩,电话掉在了地上。
………………………………

第五十章 京城镜鉴(上)

    听何六总报出了世杰的名字,我当时就有冲动,想杀到太原去,找世杰好好问问这故事的原委,可转念一想,还是先去北京,找趟文玩圈的大家老许,弄清罐子的事,更妥当些。于是向何六总问了古玩店的地址,就订了去北京的火车票,当晚返京去请教老许。

    老许这人在北京古玩圈里很有名,有个五十出头的年纪,但长相显得很年轻,风度翩翩的那种,离了次婚,反倒成了少妇杀手,身边认识的富婆少说有一个加强连。老许早年是某出版社的编辑,体制单位,业余时间比较充裕,再加上祖上熏陶,就好上了文玩。他下水早,眼力毒,嘴能侃,又浑身书卷气,倒腾古董发了点儿小财,关键是文玩圈子里人脉厉害,串货的求他掌眼,手里有货的藏家,希望借他抬抬身价,连下地摸金的都巴结他金嘴一动,把东西洗成行货。按今天的话,老许那时算是文玩界黑白两道通吃的人物。但盛则必衰,老许九十年代初,让人算计,走了回大眼,不但积蓄散尽,声名也大跌。具体什么事,老许从没提过,很少有人知道。

    但从此,老许做人很是低调,绝少再和圈内人往来,九四年时,国内一家很有背景的拍卖公司组建,把老许请出来做了个艺术顾问,我也就在老许最低谷的时候认识了他。

    九六年初,我大学毕业实习就在这家拍卖公司这家公司当时牛到什么程度呢?它说这东西是真的,你说是假的,那第二天会有十几个专家在你家门口,拎着板砖等着拍你,直到把你拍成过街老鼠为止。为防被拍死,我估且称之为a拍公司艺术品拍卖在当时还是个新鲜事物,好东西多,真东西多,预展的名人大腕也多而我的工作,说好听点是拍模,实际也就是个'砍俺还补油“的碎催。而老许那时闲在,就负责给新进员工和实习生做拍品培训。我好歹算是科班出身,大学上课虽不勤,但全国各大博物馆还是看得多了,比起那些关系户塞进来的,专业能力不可同日而语,成了老许带出来的少有拿得出手的学生。

    我实习那年正赶上a拍公司的春拍,预展上有个成化年的青花九龙盘,直径近一尺,色款俱佳,一看就是个官窑东西,围观者众多,是那次拍卖的重推。一个香港藏家引起了我的注意,五十多岁,身上自带着一股儒商气。因他连续三天就在那柜子前转悠,看上去对九龙盘很是喜爱,估计是个潜在大拍户。依我当时见识,自是冲上去夸货好,讲历史、讲传承。记得培训时,老许告诉我这盘子首博和吉美博物馆里各有一个一模一样的,吉美那件还有点残,存世估计不超过五个。刚开始和香港人交底,炫点儿货,就被公司客户总监按住了,他非告诉人家,依他的经验,这东西的真伪存疑。当时我就不明白了,卖东西哪有说自己东西不好的?但客户总监那副真诚嘴脸,一下子让我觉得一定是欲擒故纵的路数,而香港人不住点头,说我懂的,我懂的,还恭维了a拍几句。这让我愈发坚信文玩行里也有童叟无欺的品牌老店。可香港人还是在展柜前不动窝,客户总监的脸色开始发青,找到公司副总在那儿不停嘀咕。

    两天后开拍的日子到了,从第一件东西上台,连续几个屡创成交新高,让现场一片喜气洋洋。到青花盘子时,**来了。香港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微笑着频频举牌,而后排一个皮肤暗黑,满面凶相的胖子,一边擦手腕上的大金表,一边跟着举。很快,价被抬到了六百万。大金表有点冒汗,开始用大砖头打电话,语速很快。拍卖师则善解人意的放慢节奏,等着他。全场就剩下香港人和大金表还在举,估计竞争也有四五十轮了,香港人依旧微笑淡定,所有人的目光就落在大金表身上,这种无形的压力让他面目变形,他吼了句,“等会“,就拿着砖头电话,出了拍卖厅。香港人刚向拍卖师申诉,客户总监就飞奔过去,哈腰媚笑,全无之前淡定之气,香港人摊了摊手,说了句我懂的,就不再搭理客户总监。这是啥情况?拍卖过程中可以中断离场吗?我看见老许站我儿旁边,刚想上前问两句,他冲我笑笑,食指压在唇上,那意思似乎是等着看热闹吧。

    “一千万“,大金表冲回拍卖厅,“再加老子弄死你“,一句话全场哗然,素质忒次了吧,整成黑道交易了?大家都轻蔑地看着大金表。客户总监又冲回去,按住大金表,二人不停交流,我心说,这演技高啊,大金表不会是a拍的托吧,这么个抬法,香港人不应了,不是亏大了?“一千零五十万“,坚定而理性,不到十秒,香港人又出手了。“去你妈的“,砖头电话划了个优雅弧线,飞到了拍卖台前,大金表被保安架了出去。掌声四起,既为这当日天价,也为难得的闹剧。拍卖师摇摇头,落了锤,客户总监拉着香港客匆匆出了拍卖厅。

    本以为拍卖结束就算完了,但在a拍租用的酒店临时办公室,我听到了激烈的争吵,香港客已没了刚才的从容淡定,而是咆哮如雷,“我不可能放弃““我会去国际法庭告你们““没有信用,你们等着倒闭吧“a拍老总也很愤怒,“我们劝过你,你不听,是你的事儿““在大陆你就得按大陆的规则““你那些事别以为我不知道,抖出来大家都没好处“我借着端茶倒水想进屋再听听,却被气急败坏的客户总监赶了出去,到底啥事呢?

    青花九龙盘以卖家违约收回告终,新闻也被a拍花钱封了,一切平静如初,几天后,我的实习生涯结束,走之前,和老许闲聊时,大概了解了故事的全貌。老许告诉我,大金表背后是个山西煤老板,他给某领导送了个假青花盘,并告诉领导过一段时间找个人安排上拍,他再以五佰万拍回来,领导的钱就正当合法了。可问题是那盘子太假了。a拍如果把它上了预展,就成了笑话,砸了自己的牌子。a拍不想失去高额的手续费,就真去借了个盘子参展,展是真,拍是假,一个过场而矣,客户总监负责劝退对盘子有意的买家。再周密的计划都有意外,香港客的油盐不浸,一千万天价让煤老板彻底崩溃,连行贿都有竞争,这世道煤老板招谁惹谁了?宁愿赔定金,赔补偿,赔租金,也撤了。连带a拍,手续费没收着,还倒贴了2百万违约金。

    香港客是大赢家吗?也未必,看他后来痛心疾首的样子不像装的,你喜欢的东西你永远得不到,还卷入一场骗局,二百万对他有何意义?哀大莫于心死,反正他此后再没出现在任何拍卖会上。成化九龙盘事件里没有一个赢家,如果有,也就是我了,因为我坚决远离了这滩浑水,而保持了二十多年的身心健康。当然老许更是聪明人,拍卖会开始之前就递了辞职信,拿他话说,“你们爱怎么玩怎么玩儿,但别想拿我名声玩儿,爷不伺候“赶情那天,老许就是个看热闹的。不过这段拍卖史的笑话倒是成了我俩的缘份,逢年过节我是必去老许家串串,我那有限的文玩知识也多来自他。而后来我去端门帮忙搭戏台的工作,也是老许拖的人使的劲儿。
………………………………

第五十一章 京城镜鉴(中)

    这次山西晋南罐子的秘密,我第一个反应就是找老许,如果老许都一筹莫展,那真可能成千古之谜了。到北京的第二天早上,我就杀到了老许家,不出所料,那半口袋碎瓷片往桌上一倒,老许戴上眼镜就钻了进去。那真是个寂静的上午,蝉鸣风清的好天儿,老许家的大会客厅里只有他翻动碎瓷片和我的哈欠声。也许过了一小时,或是俩小时,老许从瓷片堆中探出头,晃了晃捏在手里的瓷片,问了我一句,“小杰,这东西哪来的?弄到时就是碎的?“我简要地把这次山西之行以及罐子的来历说了说,老许却愣在那里,一副万难置信的表情,再不说话。

    我知道他的习惯,想事儿时,谁打扰他,他跟谁急,随手捡起个东西甩过去,你只能祈求他手边没什么大件儿。我也不再说话,接着看书,老许却跑书房里去了。不一会,他又抱了本影印的手稿出来,皮儿黄角卷,放我跟前,手指在上面点两下,也不说话,转回桌子后面,接着拿起放大镜看瓷片儿。

    我拿起手稿,书名是《三代镜鉴》,却没有署名。老许文玩收藏的强项是古镜,我还听他讲过他有本耗时十年撰写的镜谱一直没有发表,看来就是这本了。我拿起来翻了翻,主要是写汉,唐,宋三代古镜的渊流与发展,图文并茂,资料翔实。而宋代部分少见地侧重辽镜。翻到辽镜这章,有一个比其它章节插图更大的拓片,展开足足四开大小,是镜背纹样的拓片。其上纹样是春猎中海冬青捕食的场景,我熟悉“春水秋山“的来头,但出土的东西,玉器多,铜镜少见,确无疑是典型的辽代风格,只是纹样的铸工不算精致,反倒像刻出来的,让我很是诧异。这页的背后,还有这镜子的另一个拓片,却不是镜面,还是镜背,原来的纹样变成了阴线。阴线上面标注的是如碎罐子上一样的海眼井图标。我心下大奇,翻来覆去也看不出个所以,这海眼井的图标,难道是刻在镜面上不成可镜面刻上图标,还能是镜子吗

    见我大惑不解的样子,老许呵呵笑了“还是学艺不精吧走,带你见识见识去“他拉起我,进了书房,从书架最上层搬下个木盒,又从木盒中拿出个白绵缎的布包,打开。里面是面铜镜,和我在镜谱上看到的辽镜一模一样。从老许手上接过铜镜,正反仔细看了,并没有那些海眼井的图标。这让我更是困惑,问老许,“镜谱上标记的符号,这镜子上怎么没有?“

    老许打开书房的台灯,这台灯上是个硕大的灯泡,亮起来不亚于聚光电筒,和秀气的灯座比起来,显得很滑稽。老许把铜镜往台灯后一放,墙上立刻反射出铜镜的一圈暗影,然后,老许慢慢移动铜镜,墙上的影子由深变浅,由虚而实,隐隐的那些漩涡状的海眼井图标清淅起来。“透光镜!“我惊呼一声,老许笑着点点头。

    透光镜这东西我曾经以为是个传说,没想到真有其事。透光镜的技术据说战国时已有,只是没有实物资料。秦汉时达到顶峰,但汉代之后突然绝迹,《梦溪笔谈》《古镜记》中都有明确记载,现今我们能看到的多为汉代透光镜,全国不超过百个,没想到老许手上竟有一面。可眼前这镜子明显是个辽镜,北宋年间怎么会还有透光镜被铸造出来?而上面海眼井的图标又意味着什么呢?我的疑惑更深。老许递我根大中华,自己也点上,开始缓缓地讲起这面镜子的由来。

    “还记得九一年我走的那回背字吗?“

    “说是您花了大价钱买了个假货?“

    “就是这面镜子,我把祖上的小院都卖了,为买这镜子,前前后后收藏的东西大多也卖了,还欠了一屁股债……不堪回首啊,但放在现如今也还会再做一次……“老许语调波澜不惊,但平静中很有一股阴冷的力量。

    那是九一年的春天,老许一个饭桌上的朋友带了个人找到他,拿着这面镜子。带来的这位是河南安阳人,姓金,江湖上称作金不奂,做了十几年倒斗的卖买,看上去却穷的叮当响。他告诉老许为这镜子,自己家财散尽,老父重病在床,实在没了办法,才想着把镜子卖了,可来了北京,去了几家古玩店,都说他这镜子是民国仿的辽镜,值不了几个钱。没办法,只有托朋友找到老许,不求老许花钱买下,只求他能说两句公道话,让这镜子在京城里能有个出路。

    这故事听上去象个套路,但不好折了朋友面子,好歹大老远找来的。老许接过镜子,仔细瞅了瞅,第一眼的感觉确实是假的。为什么?辽金铜镜皆脱胎于宋镜,与汉唐不同,镜体较厚,边缘突起,外圈装饰较为简单。但这个镜子虽然纹样是典型辽代风格,但镜体很是纤薄,大约是一般辽镜的三分之二,更象是汉镜的规制。另外,为了方便铸造更精细的纹饰,汉镜中锡,铅比例较高,颜色更青绿古拙些,而宋辽铜镜,追求镜面的反射效果,自然铜的比例高,颜色黄白些。而这镜子,规制,金属配比是汉镜,纹饰又是辽镜,如此明显的矛盾,古玩店鉴定为民国仿古,没什么错,准确说来还属于仿错了的。老许把自己的判断径直告诉了金不奂,也顺便劝了他两句,古玩圈里,谁又能不打回眼呢?镜子也别卖了,早点回家照顾老父,若真没钱回去,路费我帮你出了。

    金不奂怔了半晌,摇摇头,叹口气,嘟囔了句,“想不到许爷这样的人物,也只是名头大,却识不得千古重器。“许爷那会儿正是意气风发,眼高于顶的时候,哪受的了这挪噎,竟和金不奂打了个十万元的赌注,若假,金不奂当场砸了镜子,若真,许爷当场给钱。这时,金不奂从包里拿出个手电,把镜子对上墙壁,拧亮了,往镜面一照,墙壁上顿时映出了镜圈上的纹样,以及很多漩涡状的图标。“透光镜!“老许失声惊叫。金不奂点点头,说道,“许爷,这十万块您给不给都行,只求您给这镜子正正名,帮忙找个买主吧。“

    我完全能够理解许爷当时的震撼,一件只存在于传说的瑰宝出现在你面前,二千年的智慧,失传已久的技艺,匪夷所思的来由,哪一样都让你绝无可能放它溜走,哪怕是赌上全部的身家包括性命。于是老许开口问价,于是金不奂报出了两百万的价码。这笔钱在那个年代绝对算得上天文数字,老许犹豫了片刻,还是提出一个条件,毕竟是笔巨款,金不奂要告诉他这镜子的来历。在老许看来,透光镜的铸造技术史载在汉末已失传,当时发现的全部是汉镜,且整个中国不超百面。眼前这面是透光镜毫无疑异,但纹饰是辽代,那只有一种可能,透光镜并没有失传,至少延续到了北宋。这无疑是个重大的学术发现,远不是金钱所能衡量。假如,这镜子是盗墓所出,那么研究出土的墓葬,则是镜子断代的直接依据,重新下墓,找到其它证据,比研究镜子本身更重要。

    果如老许所料,金不奂在金钱的诱惑下,说了实话,这镜子确是倒斗所得,但盗的却不是墓,而是个阴宅。金不奂说,在河南安阳西北有个小村,有一年大旱,村里的深水井都干了,但晚上,村里人听到井底有唱戏的声音,还有锣鼓点儿,觉得是闹了鬼,都不敢靠近。村里有几个胆儿大的后生,白天从深井下去一探究竟,结果发现井底有条地道,四通八达,覆盖了整个小村的地下。可下去了四个,只回来了一个,回来的那个仿佛一日之间老了二十岁,神智也不大清楚了。村里人认为井下的地道是阴间的入口,邪气太重,就把古井给封了。金不奂家离这村子百十里路,他回家过年时,听到了这个口口相传的奇闻,开始动了心思,他觉得那井下的地道很可能是墓道,村子下面有个大墓。

    金不奂买通了村支书,又以建小砖窖为名,花了十万块,买下了古井所在的那所老宅,开始准备装备和人手。可金不奂也遇到了个大麻烦,那就是没人敢下去,他原来的伙计大多是安阳周边的人,都听说过井下的凶险。金不奂没法子,一方面多花些钱从外地雇人手,另一方面给自己的伙计许下了十五万的安家费。耽搁了些日子,才湊齐了八个人,下了井。但金不奂在井下遇到了什么,他死活不愿回忆,只告诉老许,九死一生,八个出来两个,只弄出了这个镜子和几个陶俑,却要再出一百来万的安家费,眼瞅死者家属堵门,金不奂这才急急火火想把镜子弄北京来出手。

    听到这里,我不禁产生了个疑问,问老许,金不奂又是怎么知道这是个透光镜的?老许笑笑说,若不是金不奂无意用手电照那镜子,投出了上面的漩涡纹,他们俩估计也走不出那地道,也是命啊。

    “于是您就卖了房子藏品,借了外债,买了这镜子?“我总算是缕清镜子的脉络,谁知老许摇摇头,继续说道,“哪有那么简单,那时,两百万我还凑得出,四处借钱是因为后头的事儿。“
………………………………

第五十二章 京城镜鉴(下)

    老许心里头放不下对镜子断代的疑惑,就以买镜为要挟,让金不奂带自己再下一次安阳那口井。起初金不奂死活不干,拿了镜子都出了门,后来又下了决心回来,双方说好,老许再出一百万,金不奂去找几个帮手,有运气带出来的东西,老许一件不要,全归金不奂,三个月后去安阳下井。之后,老许卖房子,卖东西,借钱,凑足了费用,就去了安阳。

    闲话不表,老许一行到了那老宅,在那口井旁,老许也是吃了一惊,一是那井台斑驳,上面绳索长期磨过的凹痕已有了一指多深,看来年代非常久远。二是井出奇的深,离井沿足有六七十米,而从井底冒上来的凉气,几乎能把人冻住,好在已入秋,大家带的保暖衣物充足。于是,加上金不奂找来的当地帮手,一行七人,拉上绳索,下了井。果然,离井水约四五尺的地方,有个小暗洞,高宽只够一个人爬入。依次爬行了大约一两丈,洞穴才宽敞起来,人可以直立前行。老许摸了摸洞壁,全是青石垒起,布满青苔,也不知有多少年的历史。但能以青石垒壁彻顶的,八成是墓道。往里前行了几百米,隐隐传来了水流声,在深黑寂静的洞穴里,愈加地清晰。老许停下来听了听,忽然意识到了不对,叫住金不奂问道,“上次你们下来,洞里有没有见到什么活物?“金不奂想了想,摇了摇头,说“没见到,但也可能是没注意。““不会,一般的墓道,如有水流经过,透气又好的,一定会有些蛇鼠昆虫之类,可这里,好象连个活物都没有。“

    老许正说着,忽然在水流声中,隐约有古琴之声破空而来,空灵铿锵,愈发清晰,直刺耳膜。金不奂脸色大变,低声告诉老许,赶快找路绕,上一次他那几个弟兄就是被这琴声迷了心性,失足跌下山崖而死。老许心下困惑,这墓道之中,怎么会有山崖断谷,还不及问,金不奂已领着几个人,左绕右拐,向墓道深处走去。待老许再抬脚时,忽然感觉浑身的血流如凝固般,思维也随之变慢,举步维艰,眼前金不奂几人的身影,也象隔了一层淡淡的水幕,变得扭曲变形,而自己呼唤金不奂的声音,在水幕中震荡跳动,搅得水幕留下一串串的水波。手上电筒的光线也是忽明忽暗,穿透那层水幕时也不再是笔直的一线,而变得扭曲如蛇行。也许十分钟,也许一小时,甚至更久,老许一直在这种不真实的空间里缓缓而行,他在这死寂中唯一能做的就是数自己的步数,当那种异样状态消褪时,他知道向前一共走了一百九十四步,而这百余步却如同走过生死般地沉重。

    再往前走一段,流水声,琴声渐渐听不到了,而金不奂那几个正坐在墓道墙边,喘着气,看来也都体力不支。老许走到金不奂旁边,问他是如何找到走出来的岔路的。金不奂指了指手边那镜子,告诉老许,有漩涡纹标注的地方就离那水流和琴声不远了,而沿着更深的纹路方向可以绕开漩涡。这镜子隐藏的纹样竟是这大墓的地图?老许觉得这说法有点匪夷所思,但金不奂催促老许快走,阴宅已不远了。

    这故事我听到此处,已完全掩示不了自己说话的**,一想,九门提督常爷嘱咐自己,他去世之前,海眼井和玄门的故事不能讲出去,而现在己没有了约束,老许在安阳明显进入的也是海眼井,我很可能由此解开这个萦绕多时的秘密。于是,老许家大客厅的后半晌是属于已经时空错乱的我的。在我兴奋的从老许把我安排进文化部的公司,讲到端门的诸多灵异,着重叙述了北京地铁里的惊悚往事,特别是常爷对海眼井、玄门的解释与推测,老许则一副老僧入定的样子,直到我讲完也未发一语。难不成老许就没碰上常爷所经历的?我有些疑惑了,停了一会儿,老许才开了口,原来故事的进程与常爷的完全不同。

    老许和金不奂一行人又走了一阵,金不奂停下来,掏出了个金属小酒壶,递给老许,说下面太阴冷,喝口白酒再走。老许平时不怎么喝酒,但看金不奂找来的伙计们纷纷拿出酒壶喝上了,身上也确实冷得刺骨,没多想,灌下两口,虽然身上立刻暖和些,可刚一迈步,就觉得头晕的不行,看人成了重影,力气也如抽干了一样,无力的倚着墙坐了下去。那一刻,老许猛然明白,金不奂的酒不对。在他失去知觉前,朦胧中看到金不奂蹲在他身前,对他说“许爷,对不住了,上次进来就知道这镜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