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院上坟-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死亡号角”的说法来自于蛮荒时期的欧洲,它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联,简而言之就是天谴的前兆。在基督教中,又被称为末日号角,足以想象它的威力。在巨大的战乱,突发的地震、火山爆发和海啸之前,天空中经常会出现低沉的号角声。灾难愈烈,则号角声越长。即便到了近代,关于“死亡号角”的记录依旧比比皆是。

    无论是旷日持久的耶路撒冷之战,还是被称为上帝之鞭的蒙古西征,包括让欧洲人口减少了一半的黑死病,以及威苏威火山吞没的无数岛屿,都曾出现过死亡号角的悲鸣。没有人知道它是如何出现的,也没人能预测它会带来怎样的灾难,同样,在空前的悲剧后,人们反而忽略了之前曾发出的号角声。

    近现代曾有很多学者专门对死亡号角进行过研究,比如一战时的索姆河战役,被后人称为死亡绞肉机,当年很多老兵都曾听到过诡异的死亡号角声,留下了大量详实的历史资料。但无论如何研究,关于死亡号角的成因解释,无非只有三种。

    一种是类似地震云形成原理的地磁说。在重大的地质灾难前,地磁往往出现异常,地质运动也会比较活跃,地壳在反复挤压中发出了巨大的声响,好像是号角一般。但这种解释,套用在火山地震这些自然灾害上,还勉强可以,但这又与那些人祸有多大关系呢?

    另一种说法被称之为大气摩擦说,是指大气因为比重不同而分成了上上下下的很多层,在特殊的气象条件下,不同层的大气发生剧烈磨擦,发生了巨大声响。而这种强对流天气,也往往会造成重大的灾害。当然这个理论也没有对人祸有合理的解释,研究者只有把它归结为偶然的巧合罢了。

    当然还有第三种,就是所谓的天启说。例如圣经中就曾经记录过末日号角,认为这是上帝为了惩罚贪欲横行的人世,派遣七名天使,分别在世界的七个角落,吹响手中的号角,地球便会被各种各样的灾难所毁灭。当然,对于死亡号角的研究者来说,这种说法就是无稽之谈。

    即便是中国,关于这些诡异的天音地声,记载也是颇多,虽也归于异象,但不知是不是因为天人合一的思想根固,古人倒不完全把它归为灾难的前兆,更多当做上天的警示,甚至还有人将这声音当作龙吟之声,认为是难得的吉兆。

    焕生对死亡号角没有做过专门的研究,这些不过是他从一些科学杂志上当做奇闻趣事来看的,真正面对这摄人的场景,也是心下茫然。但无论如何,我相信在场的所有人,都和曾经经历过类似场景的古人一样,一方面充满对自然的敬畏,另一方面,内心又惴惴不安,等着什么样的巨变降临。

    死亡号角的声音时起时伏,大约持续了五分钟之久后,海面忽然沉寂下来,连翻滚的巨浪都小了很多,我和焕生猛地发现,船舱中的灯光闪烁了几下,亮了起来。难道是电力恢复了?我们匆匆回到实验中心。

    进到实验中心舱门,我们才发现所有人已经忙碌起来,大部分的电脑和仪器重新启动,发出一片滴滴答答的声音。

    蒋船长站在实验中心正中,焦躁的向魏智华嚷着,“没必要开的设备全部关掉,照明、空调也关了,大家省着用吧,这点儿电维持不了多久。”

    听了他的话,我和焕生相顾苦笑,看来蒋船长还是屈从了魏智华的意见,我们已经开始用全船人的性命进行一场豪赌。

    曹队此时站在落地船舱玻璃前,举着望远镜,一动不动的眺望着越来越近的紫雾,在他周围,是研究人员嘈杂的报告声。

    “蒋船长,动力系统恢复,航向293,船速十节。”

    “魏处,雷达系统恢复,补给船还在293,应该是静止不动的。”

    “魏处,苍龙号联系恢复,苍龙号设备正常,是否下达返航指令?”

    “魏处,电磁系统进入待机状态,请示是否启动。”

    “魏处,风向东南,风力五级渐六级,浪高三米,但一海里外,浪高约十二米,风力也在快速增加。”

    魏智华依旧站在自己的办公桌前,看来我们离开船舱去甲板的这一阵,他一直站在原地,甚至连姿势都没有变过一下。他背着手,似乎在沉思着什么,但很快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大声说了一句:“和苍龙号联系,立刻返航。电磁系统启动,只开启一半功率,间隔一分钟,方向29150,对正雾气中心,系统过热后立刻关闭。”

    魏智华走到写字板前,写字板上有用马克笔勾勒的简单的海图,他在上面简单画了两笔,沉声对蒋船长说道,“老蒋,补给船的位置已经在巨浪的外面,还有信号,这说明补给船闯过了巨浪,目前状况稳定,蜃海计划可以继续展开,但我要让两个船的频率同步,就差这一哆嗦了。”

    讲完这一句,魏智华转过身,再次面对蒋船长站定,却是低声问了一句,”老蒋,直升机能不能想想办法,我必须去一趟补给船。”

    “魏处,直升机我有八成的把握让他启动起来,但机上的航电系统没人知道什么时候会失灵,动力系统也很难保证,你飞起来之后,不但可能是瞎子,要盲飞,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失去动力要坠海,九死一生的几率可能都没有,你确定要这么做”蒋船长这时的回答已经失去了之前的气势,倒是多了一份的无奈。

    魏智华沉吟了半晌,并没有回答蒋船长,而是走到了一直坐在电脑前,不发一言的陆炳林旁边,手按在陆炳林的肩膀上,沉声说道,“老陆,蜃海计划估计你已经猜出了八九成,虽然我们的见解不同,但目标却是一致的。我能感觉到东星号就在前面的浓雾里,但我必须和补给船建立起联系,让两艘船的电磁系统保持同步,引力场,或者你说的连续面通道才能稳定。但也许我这一去,再回不来,这船上的工作要有人主持。”

    魏智华顿了顿,话语里多了一份萧瑟。“老陆,你是带过队的人,魔鬼城在你看来,和蜃海本就是一回事,经验比我还丰富,如果我回不来,船上的一切由你来指挥,蒋船长配合你,争取能闯出去,但千万千万要把数据和影像资料带出去,还有苍龙号潜艇上的数据,也许是整个计划的关键,一定把数据拿到,浙江所的田所长会继续研究,老陆,你要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参与,从此蜃海计划对你没有任何的秘密。”

    魏智华并不等陆炳林回答,反而走到曹队身边,伸出手去,很郑重的和他握了握手,低声说了一句,“曹队,多谢了,计划到现在,你都没有行使否决权,我走后,只要拿到研究数据,你随时可以中止计划,祝你们都能脱险。”

    “老魏,也许还有别的办法?要不再等等?”蒋船长一把拽住了魏智华。

    魏智华坚定的将蒋船长的手从手腕上拿开,摇了摇头,“老蒋,六年前我已经等了一次,谁能想到就是六年,我们又有多少个六年可等?别劝了,这个决定六年前就应该下的。”

    魏智华说完,面庞上浮现出一丝难得的笑意,向实验中心的所有人点头致意,拿上外套,便匆匆离开了船舱。

    蒋船长叹了口气,拿起魏智华桌上的电话,“02,02,打开直升机的固定锁,04,04,送魏处长过去吧。”

    放下电话,蒋船长走到陆炳林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陆教授,这里交给你了,我要回驾驶舱去,五分钟后,电磁系统会宕机,我会切断备用电力,大约半小时后,我们会撞上第一堵浪墙,但愿那时动力系统还能重启。”

    魏智华毅然决然的离开,让我们都觉得无比突然,但显然魏智华以身犯险,想要换来的,只是让科考船和补给船上的电磁发射装置保持同步,但如果只是如此,在有备用电力,大部分设备可以重启的情况下,还是有很多办法可想,为什么魏智华要执意选择风险最大的方式呢?

    (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逆,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庄子)
………………………………

第三百八十三章 蜃海 (续十四)

    我心头浮现的疑问,显然也都被大家想到,不等蒋船长离开船舱,曹队已经迎了上去。

    “蒋船长,老魏他一定有备案,科考船和补给船之间也一定有默契,可为什么老魏一定要赶到补给船去?还有,他说的六年前的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说好了同船渡,怎么我觉得你们瞒着的事情越来越多了?”

    蒋船长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曹队,六年前,我和老魏也是在南海,曾经遭遇了和今天如出一辙的状况,那时我们还是大海捞针般的搜索,撞上了这样的异象,大家都很紧张,也没有预案,当设备失灵之后,却撞上了一艘鬼船。”

    “那艘船并不是我们要搜寻的长春号或宁波号,应该是一艘有几十年历史的小型商船,可是这艘船浑身被雾气包裹,显得分外的阴森,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船上的检测设备探测出了超强的磁场,以及一个莫名其妙的放射源,关键是有一个和长春号无线频段非常相似的信号从上面发出,这是根本不应该出现在那艘废弃鬼船上的。”

    “其实,当时那艘鬼船就在我们的航道上,我们的船虽然失去了雷达和声纳,动力系统还可以工作。依旧能够放下小艇靠上去检查,但那时海上即将有风暴出现,考察队内部有了很大的争议,魏处主张立刻放小艇登上鬼船,但大多数人都担心不能及时离开风暴,要求魏处放弃调查,驶离这片海域。当然,我也是反对者之一。”

    ”那一次与鬼船就这样擦肩而过,我们在南海大约两年时间,再没有任何有用的发现,直到东星号的事发生。这就是魏智华所说的六年前的往事。“

    ”魏智华一定要去补给船,我想是因为电磁发射装置的特性造成的。我们无法制造有足够功率的电磁发射器,也就无法完成新的磁场,当然,最主要是电流功率不够。但后来浙江所有了个突破性的创造,通过多点电磁发射的方式,完成磁场再造,这样,将电磁发射器和电池阵化整为零,分别放置在两到三条船上,解决了难题。但相应的,所有船上的电磁发射装置必须保持同步和发射方位的一致。”

    “当我们的通讯和定位装置失灵后,就必须靠人手动定位和指挥,数据和方位差一点,实验都无法成功,这就是为什么魏智华一定要冒险去补给船的原因。曹队,详细的情况,如果魏智华命大能回来,你仔细问他吧。“蒋船长不厌其烦的给曹队讲了一遍,摇摇头向舱门走去,快到门口时,忽然好像想起了什么,转头又补充了一句,”曹队,还有一个你不知道的情况,东星号本身就是一条搭载电磁发射装置的实验船,我和魏智华命大,东星号外海测试的第二周,我们去浙江所开会,没在船上,躲过了一劫,但那一次我们损失了三十几个科研人员。“

    蒋船长话音刚落,坐在电脑前一直凝神苦想的陆炳林忽然站了起来,嚷了一声,”老蒋,快把魏智华拦回来。“电脑屏幕闪烁不止的光亮映衬着他的脸,分外的苍白,以至有些狰狞。

    可与此同时,我们头顶传来了巨大的螺旋桨的轰鸣声,一个黑影已经离船而去,在夜色中留下两盏忽明忽暗的红灯。

    陆炳林懊悔的跺了跺脚,蒋船长没有回头,只是嘟囔了一句,”开弓没有回头箭,各自认命吧,大家抓紧准备,我很快就会切断备用电源。“之后,径直走了出去。

    曹队显然是既没明白蒋船长最后所说关于东星号的事,也没搞懂陆炳林到底想明白了什么,忽然要阻拦魏智华。他走到陆炳林身边,问了一句,”老陆,你说说,到底什么情况?”

    陆炳林苦笑着摇摇头,眼睛盯着窗外,并没有看曹队。“原本我以为,魏智华请我来,真的是要我帮他计算出东星号本体的准确位置,而电磁发射装置是用来模拟海市蜃楼成像的工具,现在想来,是完全错了,我说怎么会出现海市蜃楼与本体重合的状况?”

    “现在想来,我帮助魏智华做的其实是修正工作,不断的帮他修正坐标,两艘船上电磁发射装置的目标坐标。”

    “什么意思?老陆,别打哑谜,说点儿我能听懂的。”曹队焦虑的追问了一句。

    “怎么说呢,如果我之前对海市蜃楼的理论正确,那么,海市蜃楼的映像和本体并不在一个连续面上,或者说不在一个时空里,所以我们很难遇到本体。但当出现一个特殊的磁场时,这就是公式中的那个变量x,那么本体会有可能进入我们的时空。因为变量x在不断的变化,所以我需要不停的跟踪计算异常天象的各种数值。”

    “但老曹你想,我计算出的变量x,某种意义就是海市蜃楼或者说东星号本体的对应坐标,那么魏智华完全有可能围绕这个动态坐标制造一个新磁场,或者说改变东星号本体原有的轨道。如果我是魏智华,怎样能让这个轨道改变得可控?变得更容易捕捉观测?其实有个很简单的办法:让本体的轨道与映像的轨道相结合。”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可能性,那就是,两套电磁发射装置的功率依旧不够再造一个新磁场,而海市蜃楼的映像位置本身就是一个磁场异常区,有很强的能量辐射。魏智华把它当作电磁发射系统的一部分,来提升能量水平,这真是一个神奇的想法。而我一直帮他捕捉这个坐标,其实是稳定了整个系统,只是我一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曹队听到这里,显然已经意识到,让陆炳林继续下去,后面一定会变成了一场学术报告会,连忙插话进去:“老陆,你的意思就是你被魏智华利用了,但还是没说明白为什么想要拦下魏智华?”

    “因为我觉得魏智华要来直升机,并不是要飞去补给船,他绝不会这样做。”陆炳林想也没想,就脱口而出。

    “那他是要去哪?”

    “变量x的坐标点,或者说海市蜃楼映像的坐标点,这两个点就要重合了。”陆炳林看了看一脸不可置信神色的我们,摇了摇头,继续解释起来。

    “且不说直升机能不能顺利飞到293那里,即使到达了,依旧要重新计算变量x的动态坐标,启动电磁发射装置,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相反,如果直升机直接飞向映像的坐标点,补给船不会发现不了,也许魏智华早与补给船的董船长有过约定,也可能直升机上本身就安放了一套小型的发射装置,总之,将直升机本身作为标示物,是完成新磁场,改变东星号本体轨迹的最有效方式。”

    “另外,我虽然和魏智华接触的不算多,但他的心思和我当年在沙漠里没什么两样,希望自己能第一个站在真相验证的地方,又不希望所有人替自己冒险。特别是东星号本身就是电磁发射装置的实验船,因自己的研究而失踪,魏智华一定希望船上的情况越少人知道越好。他一定会去那个坐标点,也一定会想办法登上很可能出现的东星号。”

    曹队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不再理会凝望海面的陆炳林,几步走回我们身边,一把拉住我,说了一句,“走,我们去找找丁剑吧,趁着还有点儿照明。魏智华即使能回来,天知道会不会和丁剑一个模样。”

    曹队就是这样一个看似误打误撞,实则充满灵性的人。他不经意的一句话,让我瞬间想明白了一直困扰我们,发生在丁剑身上那经久不散的疑惑。

    是的,按照周程的理论,依据焕生的观察,丁剑的确处于一种不自知的梦游状态,他颠倒了潜意识想象和真实世界,而这一切的发生,就来自于他在东星号上被那团浓雾所吞没,王胡子他们跳海逃生,没有进入那个扭曲的时空,而船老大也并不是真的做了个上船搭救丁剑的梦。不知什么原因,他也应该登上过东星号,甚至找到了另一个时空中的丁剑。

    本以为是个梦,却也许真实发生过,也只有这个揣测,能够解释为什么船老大否认自己上过东星号,却受了强烈的辐射,患上了白血病。如果找到丁剑,测定他身上是否有过高的辐射,是否就可以证实他的说法,如果他真的已经与东星号的时空混在了一起,他又是如何进入现实的世界?

    但最令人困惑的还不是这些,我们是否也已经进入了蜃海?我们又如何分辨自己处在真实的世界,还是早已经进入了丁剑一样梦游的状态?什么是真实?什么是幻觉?也许根本就没有什么蜃海?

    (大慧,佛与二乘无差别者,据断惑障,解脱一味;非谓智障。智障要见法无我性乃清净故。烦恼障者,见人无我,意识舍离,是时初断藏识习灭;法障解脱,方得永净。大慧,如来正知,无有妄念,不待思虑然后说法;如来久已断四种习,离二种死,除二种障。……楞伽经)
………………………………

第三百八十二章 蜃海 续13

    巨大的浪墙已经在船头一海里的前方,我似乎可以感觉到激溅而起的水雾弥散开来。科考船开始剧烈的上下摆动,我和焕生只有紧紧扒住栏杆才能勉强站稳身形。即便如此的险境,焕生所说的“死亡号角”依旧萦绕在我心头,挥之不去。

    焕生忍着眩晕,几乎是半倚在船舱壁上,一边不停用手抹着满脸的海水,一边给我简单讲了讲“死亡号角”的来历。

    “死亡号角”的说法来自于蛮荒时期的欧洲,它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联,简而言之就是天谴的前兆。在基督教中,又被称为末日号角,足以想象它的威力。在巨大的战乱,突发的地震、火山爆发和海啸之前,天空中经常会出现低沉的号角声。灾难愈烈,则号角声越长。即便到了近代,关于“死亡号角”的记录依旧比比皆是。

    无论是旷日持久的耶路撒冷之战,还是被称为上帝之鞭的蒙古西征,包括让欧洲人口减少了一半的黑死病,以及威苏威火山吞没的无数岛屿,都曾出现过死亡号角的悲鸣。没有人知道它是如何出现的,也没人能预测它会带来怎样的灾难,同样,在空前的悲剧后,人们反而忽略了之前曾发出的号角声。

    近现代曾有很多学者专门对死亡号角进行过研究,比如一战时的索姆河战役,被后人称为死亡绞肉机,当年很多老兵都曾听到过诡异的死亡号角声,留下了大量详实的历史资料。但无论如何研究,关于死亡号角的成因解释,无非只有三种。

    一种是类似地震云形成原理的地磁说。在重大的地质灾难前,地磁往往出现异常,地质运动也会比较活跃,地壳在反复挤压中发出了巨大的声响,好像是号角一般。但这种解释,套用在火山地震这些自然灾害上,还勉强可以,但这又与那些人祸有多大关系呢?

    另一种说法被称之为大气摩擦说,是指大气因为比重不同而分成了上上下下的很多层,在特殊的气象条件下,不同层的大气发生剧烈磨擦,发生了巨大声响。而这种强对流天气,也往往会造成重大的灾害。当然这个理论也没有对人祸有合理的解释,研究者只有把它归结为偶然的巧合罢了。

    当然还有第三种,就是所谓的天启说。例如圣经中就曾经记录过末日号角,认为这是上帝为了惩罚贪欲横行的人世,派遣七名天使,分别在世界的七个角落,吹响手中的号角,地球便会被各种各样的灾难所毁灭。当然,对于死亡号角的研究者来说,这种说法就是无稽之谈。

    即便是中国,关于这些诡异的天音地声,记载也是颇多,虽也归于异象,但不知是不是因为天人合一的思想根固,古人倒不完全把它归为灾难的前兆,更多当做上天的警示,甚至还有人将这声音当作龙吟之声,认为是难得的吉兆。

    焕生对死亡号角没有做过专门的研究,这些不过是他从一些科学杂志上当做奇闻趣事来看的,真正面对这摄人的场景,也是心下茫然。但无论如何,我相信在场的所有人,都和曾经经历过类似场景的古人一样,一方面充满对自然的敬畏,另一方面,内心又惴惴不安,等着什么样的巨变降临。

    死亡号角的声音时起时伏,大约持续了五分钟之久后,海面忽然沉寂下来,连翻滚的巨浪都小了很多,我和焕生猛地发现,船舱中的灯光闪烁了几下,亮了起来。难道是电力恢复了?我们匆匆回到实验中心。

    进到实验中心舱门,我们才发现所有人已经忙碌起来,大部分的电脑和仪器重新启动,发出一片滴滴答答的声音。

    蒋船长站在实验中心正中,焦躁的向魏智华嚷着,“没必要开的设备全部关掉,照明、空调也关了,大家省着用吧,这点儿电维持不了多久。”

    听了他的话,我和焕生相顾苦笑,看来蒋船长还是屈从了魏智华的意见,我们已经开始用全船人的性命进行一场豪赌。

    曹队此时站在落地船舱玻璃前,举着望远镜,一动不动的眺望着越来越近的紫雾,在他周围,是研究人员嘈杂的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