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院上坟-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
………………………………

第三百九十九章 蜃海 (续三十)

    我正准备硬着头皮再看一遍苍龙号的勘察报告,忽然几张照片掉了出来。

    照片是苍龙号在海底拍摄的,水下几百米的地方,完全是一个黑暗无光的世界,苍龙号当时也一定受到了蜃海的影响,照明设备时断时续,造成照片的成像效果不佳。很多像片要么是黑呼呼的一片,要么是曝光过度,照得什么完全看不清楚。

    翻过两张,终于有了幅还算清晰的。苍龙号的摄影机应该就安放在船头,拍摄的那一瞬,潜艇顶部的探照灯正扫向潜艇的左前方。

    海底并不是一个平静的世界,同样的暗流涌动,密集的泥沙从海底泛起,让能见度变得极低。即使探照灯的功率强劲,两米开外的景物也不过是个暗影而已。但探照灯也许是受水流冲击,或是潜艇在海床上撞到了什么东西,光柱剧烈的晃动了一下,这张照片也恰巧是在晃动中被拍摄下来。整个照片的左上角都是光柱的残影,过度的曝光,让那一部分边黄变白,与其他地方的暗影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但仔细观察那片曝光过度的部分,依稀可以分辨出深浅和颗粒密度的不同,似乎里面藏着些什么东西。会不会是相片显影时出了什么问题,将暗房中的影子投射到了相纸上?我连忙拿起照片,对着向西沉去的落日照了照,阳光不再明媚,还夹杂了些树叶的斑驳,但这并不影响淡黄色的光团里逐渐显现出一个熟悉的轮廓。

    原本高大的船身有一多半沉入了海床,船首微微翘起,船身中部的两个龙门吊依旧笔直,只是一侧的吊臂从中折断,无力的垂落下来。塔桥倾倒,舱板外掀,好像曾有什么巨物破壳而出,又像被什么重重击穿。一切苍凉而悲怆,处处弥漫着死亡的气息。但即便是面目全非,我依旧知道那暗影究竟是什么。

    它早已沉没与千尺寒流之下,它也一直都在那里。

    我们几个出院以后,曹队和小雷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回到虎坊桥小院,邻居张婶告诉我,我住院的这段日子,有个年轻人找过我几次,等不到就留下了一封信。

    这是一封独特的信,信的第一页没有一个字,只是用炭笔勾勒了一些简单的线条。笔力苍劲,线条传神,画得是我熟悉的场景,空旷的海上,一艘倾覆的小舟,五个剪影,或坐或立,或趴或躺,像是无声的献祭,又像是风暴后失落的幸存者。

    信的内容没有什么出奇之处,前一页是丁剑对我们几个的问候,以及对我们在科考船上的关照表示感谢,之后提到很想和我再探讨一下有关宗教、有关哲学的话题,在海上漂泊的那一日交谈,让他受益良多。可惜来了两趟,得知我们患病住院,却打听不到医院的位置,不能探望,非常的遗憾。

    而丁剑自己刚好碰到了一个富商,非常喜欢他的创作,不但花高价买走了几幅作品,还提供了一笔丰厚的赞助,邀请他去英国深造。这是个难得的机会,而丁剑自从南海回来,深受偏头疼的困扰,常常夜不能寐,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创作,他也想借着这次游学,顺便去英国的医院仔细检查治疗一下,这封信算是个道别。

    但后一页开始,则有了明显的丁剑风格,没什么逻辑性,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看似信口闲叙,但不经意间总有些直指人心的论断。信的内容,依旧是他和我在倾覆快艇上关于天堂地狱话题的延伸,但更多的是一些自己的思考。

    他认为,天堂、地狱包括我们的现实世界,其实就是陆教授所说的不同的时间横断面。但远远不止三个,而是三十个,三百个甚至是无穷多个。正常情况下,这些时间横断面没有交集,但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只要某种条件具备,任何一个时间横断面都可能与我们的世界相交,这期间,有人被困在时间横断面内,虽然在现实世界只有短短的一瞬,但在那个时间横断面里却长得有如一个世纪,很多人不堪折磨,自杀了事,而能挣扎出来的,也视那一段经历为地狱之旅。

    而我们看到的海市蜃楼的图景,为什么陆教授百般求索而不得,也是因为并不是我们的真实世界,而是另一个时间横断面的景象。

    至于天堂,也一定是存在的,那是在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时间横断面里,磐石化沙,积沙成海,沧海桑田。其间一瞬,百世千年,人经于此,天人合一,洞悉万物,自然有了独树一帜的观想,而那里也一定就是所谓的天堂。菩提树下若此,照影壁前如是。

    信的最后,又是一幅画,画幅很小,却异常的精致:海面轻轻漂浮的雾霭里,东星号的暗影正在慢慢消逝。

    老实讲,对于蜃海事件,我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甚至有了那段不堪回首的经历,我依然没有放弃,但不知为什么,看了丁剑的这封信,我求证的心思一下淡了。

    大约一年以后,我在朝外的一个画廊里偶然见到了一幅画,几乎整个画面都是黑色和深褐色铺底,用了厚厚的油画颜料涂抹,看上去几乎有一厘米厚,显得分外的压抑。只在画面的右下角,用淡黄色的细线勾勒了一些人影般的形象,有跪倒的,有倚躺的,也有举起双手顶礼膜拜的,也有盘桓而行,快要力竭的。寥寥几笔,人物的形体动作非常的准确传神,仅此一点,便可看出画家炉火纯青的功力。

    但这幅画的构图,色彩,表现方式我非常熟悉,除了丁剑,我实在无法想象还有谁能画出这样的作品。再仔细看这幅画的下方有一个小小的标签,上面写着“丁剑,地狱系列油画之深海回眸,2002”。

    我和画廊的老板攀谈了一会儿,他告诉我,丁剑目前是行业里公认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希望之星,只是他的画过于的阴暗压抑,一般人还真接受不了,虽然名气大,但国内市场成交的很少,都卖到国外去了。再加上丁剑的画看似简单,构思和作画的时间超长,一年也没几张作品进入市场,知名度并不算高。

    而他画廊里这张“地狱”系列,几乎是市场上的孤本,据说这个系列丁剑已经画了二十多张,但不知为什么,上个月,被一个神秘的买家一次全收走了,据说那买家不但手头儿豪阔,而且政商关系很深。那老板只是去海南玩了半个月,自己的这张没露面,不然八成也被收了。我要是真喜欢,老板愿意低价出了,交个朋友。话里话外,对与那豪商擦肩而过无比的遗憾。

    听到这里,我不禁好奇心起,问他,藏家的圈子本来就不大,这样有实力有眼光的藏家更少,老板你怎么会找不到,直接把画送去不就得了?

    老板叹了口气,苦笑着说,这豪商根本就不是圈子里的人,行踪诡秘,买画根本就不辨真伪,看一眼就卷走,也不要求见见画家本人,总之,根本不是圈儿里套路,之前更是没人认识,好像凭空掉下来的,现在又到哪里去找?不过圈子里在传,买画的背景很不一般,恐怕这画被收走了,就再不会出现在市场上。看吧,保不齐画家自己都不会出现了。

    这是我最后一次接触到和丁剑有关信息,没有电话,没有信件,甚至周围的人都不再提起。有时我甚至想,如果有人告诉我,这世界上根本没有丁剑这个人,他只是我被困南海时自己大脑中虚构的人物,我估计也会相信。

    直到几个月后,有一次曹队喝多了,我才从他的酒话中猜到了些什么。他告诉我,我们在西郊住院那阵儿,丁剑被送到了海南接受了新一轮的治疗和检查,但丁剑出现了严重的失忆状况,很多事情即使通过催眠也无法唤醒,这让相关部门非常的紧张,从全国抽调了一批脑神经的专家,但后来发生了什么,他也不清楚,出了院,他就被要求上缴了全部资料,包括我带回来的画稿。总之,这件事再与我们无关了。

    这期间,焕生找了我两次,告诉我陆炳林也失踪了,学校里请假,家里没人,手机停机。但陆炳林长期独来独往,开始也没人在意,但那次海南分手时,焕生和陆炳林相约再去沙漠看看那个试验场的遗迹,焕生很当回事,依旧不懈的找寻。后来终于从一个追蜃人口里了解到,陆炳林从南海回来,就关在家里开始写一本书,好像还是一本科幻小说,名字叫《南海预言》。写了一半,就患上了严重的失忆症和梦游症,到后来,几乎所有人都不认识了,而且白天也会陷入梦游的状态,自己茫然的走到街上,因为这个,几乎引起了两三次交通事故,无奈之下,校方把他送进了医院。

    他进医院的第三天,被神秘的转了院,连接诊医院都不知道人送去了哪里,大家都守口如瓶。而他手稿也从此消失,没人知道那上面到底预言了什么。所以,焕生猜测,陆炳林一定是被送到了治疗丁剑的那个医院,也许此时他们就呆在一起。

    这就是我所经历的蜃海事件的全部,但我明白我所了解的只是庞大故事的冰山一角,我承认南海之行也给我带来了严重的后遗症,比如,长期做一个同样无聊的梦:碧波荡漾的海面阳光耀眼,一个小小的玻璃瓶懒散的飘荡,里面好像是一张发黄的烟盒纸,没有文字,也没有图画,而是密密麻麻的数字,密密麻麻的数字……

    (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金刚经》)
………………………………

第四百章 无类(甲)

    老实说,从南海回来,我,曹队,焕生包括小雷,都有了轻度抑郁症的倾向。失眠,焦虑,烦燥甚至厌世。

    还好,曹队长期处在重压之下,自有排解的方式。老姜局又深知他的秉性,放长假对曹队没丝毫好处,反而让他无所事事,闲功夫多了,更容易出事。

    局里的心理治疗师也派不上用场,曹队不是闷葫芦的类型,语言表达和感染能力又强,局里的心理治疗师两年前就试了几次,被曹队拽在屋里,硬是促膝长谈了一天一夜,跟本插不上话还走不了,无奈之下只有陪着曹队喝酒。

    酒这东西也是怪,有了氛围,不用劝,下得飞快,心理治疗师的酒量又哪里是曹队这种老江湖的对手,基本上后半夜就变成了心理治疗师的倾诉时间,什么压力大,工资低,家庭矛盾,人际关系滔滔不绝的就涌了出来,莫名其妙天就亮了,晕晕乎乎人就出来了,只是治疗师自己开始抑郁了。

    局里的治疗师就那么两三位,还有一位四十多岁的老大姐也没能幸免,抑郁得婚都差点离了。那阵子,曹队办完了大案回来,特别是耗时长,危险度高的那种,局里的后勤部门反而如邻大敌。

    对曹队这种病入膏肓的患者,老姜局的法子倒也简单,安排个风险小,动静小,却耗脑筋的案子,名曰换神儿疗法。对这蒙古大夫野路方子,曹队倒不排斥,基本欣然从命。因为这类案子不是硬性任务,自己有的选。

    运气好选到个即炼脑提神,又活泛筋骨,赶上犯罪份子穷凶极恶,还能过过手瘾,出出闷气,自然心病好得快些。

    但这一回,我知道曹队的抑郁症,不是那么容易治愈了。

    曹队和曾茜闹了生份,大吵一架不说,曾茜还回了娘家,曹队厚着脸皮去接了两趟,都让老丈人赶了回来,门都没让进。

    想想也是,这两口子聚少离多,一年在一起的日子,掰着手指头都数的过来,虽说两人都属于事业心极强的那种吧,各忙各的,但日子长了,面儿都见不着,确实不像个家。

    曹队自己也不愿意一个人闷家里,就跑到我这儿来喝酒,喝了两顿,干脆住我这儿了。没别的,我院儿里来串门的多,他又大多认识,来了逮住就是喝酒。

    先是冯不过午饭都没撑到,就给灌躺下了,然后是焦二,醉倒在葡萄架下,让媳妇给扶回去的。焕生听说小院让曹队盘踞,不喝上二两,绝进不了正屋,吓得来都不敢来了。

    见没什么人了,曹队就只有堵着我喝,就在我琢磨着怎么把这瘟神送走时,老姜局的任务到了。

    小雷把卷宗拿过来那天,曹队逮住了文化局的老顾,老顾前一阵在端门弄个大型演出,好象出了什么怪事,跑来找我帮忙,事还没讲明白,就让曹队拽到院儿里,二锅头兑毛豆,配几个小红萝卜,一小碟糖蒜,就要开喝。

    我一见势头不对,连忙找个借口躲了出去,刚到胡同口,碰上了骑车赶来的小雷。

    我也是好奇老姜局这次到底给曹队派了什么活儿,曹队又是怎么选的,就拦下小雷问了两句。小雷递给我一个牛皮纸信封,打开扫了两眼,就不禁对老姜局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案子说起来恐怕案都没法立,顶多也就是个非法用工,人口走失。但最吸引我注意的是案子的发生地,和曾茜她娘家只隔了一个大院。

    要办这案子少不了要做大批的社区调查,走访周边群众,那自然给了曹队去丈母娘家负荆请罪的理由。而且如果我没记错,曾茜的母亲是学校负责行政事务的老师,案发的院子里也住了不少校职工,曹队自然而然也可以假工济私,走走丈母娘的后门。

    还是老领导想的深远啊。

    可是卷宗里的案子我实在看不出有什么调查的必要。

    在京西某知名大学的后门,校方在临马路的空地上建了一排邻街的门面房,很多外来的务工人员就租了门面房,开个小杂货店,小饭馆什么的。事情就发生在这排门面房里。

    有一对河南来的夫妇,四十来岁,男的姓庞,女的姓刘,早些年就来了北京,干过建筑工地,干过食堂后厨,当过医院护工,也摆摊卖过煎饼果子,百分百的劳苦大众。

    多年的勤劳奋斗,夫妻俩攒下了一些积蓄,也落下一身的毛病。老庞腰椎受过伤,不能再搬重物。他媳妇有严重的关节炎,阴天下雨几乎下不了床。

    夫妻俩一商量,老在外打工也不是个事儿,干脆盘下个小门面,开个小饭馆,做点小本儿生意,也算是安定下来。

    这小饭馆一开,没俩月,老庞就明白,这活儿计比干小工更苦更累。老庞在食堂帮过厨,耳濡目染,还是能招呼出个全席,八荤八素,一样不差,只是这口味就实在不敢恭维,一来老庞没那个天赋,干不了细活儿,另一个主要原因,老庞一家人都是穷出来的,他这辈子也就吃过两次全席,一次是自己结婚的时候,一次是在食堂时,那厂的办公室主任喜得贵子,给下属们摆了几桌。

    这菜倒还是其次,反正来这种地方吃饭的,图的是个实惠,味道还在其次,老庞能应付一下。可端盘收桌洗碗这些活计却苦了他媳妇儿,不但要起早摊黑,上客时更是手忙脚乱,加上她的病根子时不时犯一下,老庞不得不考虑给店里找个伙计。

    这小夫妻店本就嫌不到多少,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再请个人,而就算是请人,也只能开个很少的薪水。薪水少,自然请的小工呆不长,换小工几乎是隔一两个月就要发生一次。直到卢盘子出现。

    卢盘子年纪不大,也就十五六岁,是老庞乡下的亲戚,好在人长得老成,性格内向,在村里农活干得不少,虽年轻却有一种特有的沧桑感,倒是没人去告老庞雇用童工。

    说是亲戚,但也是远得不能再远的亲戚,老庞直到卢盘子来投奔,才算是头一回见。但卢盘子坚持说老庞在他满月时来家里喝过酒,还给他留了两块钱的见面礼。老庞是完全记不得这事,想想十六年前,两块钱能买半麻袋精米,自己在村里穷得叮铛响,经常一天只吃两顿饭,会舍得送半袋米出去?

    但即然卢盘子坚持,不是啥坏事,老庞也就认了。

    卢盘子本名叫卢三中,得了这个外号,完全是来了小餐馆打杂之后。因为之前走过几个跑堂的小工,都是好吃懒做的毛病,卢三中年纪小,县城都没进过,除了农活没干过别的,老庞本来没抱太大希望,没想到卢三中是天生跑堂的料。

    腿脚利索,干事勤勉自不用说,关键是他与生俱来的天赋,平衡感。

    老庞的铺子,只供应些简单的饭食和炒菜,食客也多是住在附近打工的外乡人,所以一天最忙的是早上和中午。老庞人实在,他媳妇厚道,越是卖力气干活的民工,他们越关照些,饭不够免费加,来的人多了,换大盘盛菜,一样堆得冒尖。日子久了,也算是有了自己的名号,早上和中午,店里的六七张桌挤得满满当当。

    后来,老庞买了两条好烟,孝敬了街道的秦主任,秦主任点了头儿,他就在店外的人行道上又摆了五六张简易的小餐桌,应付一下,里外里,多的时候,总有五六十人。就算早上,也至少翻个三四台。

    可伙计就卢三中一个,所以端盘子上菜,撤盘子刷碗都他一个人,饶是他腿脚再快也跟不上,后来他就央求常来的熟客,吃完了帮忙把碗盘一个个摞在一起,摆在一边。他在后面刷些盘子,上吃食的时候再来收。于是慢慢的,小饭铺就出现了一个百看不厌的固定节目:卢三中一次托着三十几个盘子和碗,晃晃悠悠演杂技一般的走回后厨,那盘子和碗一层叠一层足足高了卢盘子三四个头。

    卢盘子收盘子时,时间紧,没功夫仔细一个个码上去,盘碗不整齐,重心也自然不稳,左摇右晃,随时都有摔下来的可能。可偏偏每到危急时刻,卢盘子都能及时的做出调整动作,一扭一转,配合上手腕的动作,又将盘子重新稳定下来,有惊无险的继续往里走。不管盘子晃得多厉害,卢盘子却从来没失过手。

    到后来,吃饭的人都不愿意走了,每天吃完把碗往旁边一撂,点上根烟,等着看卢三中来收盘子,每到他又一次挽救摇摇欲坠的盘子,周围的人就会爆发出热烈的叫好声。一来二去,因为这事儿,没人再记得卢三中的本名儿,都喊他卢盘子。
………………………………

第四百零一章 无类 (乙)

    卢盘子的本事的确为老庞的铺子增色不少,但老庞的心里却愈发的不踏实,不为别的,只因为卢盘子表现出的超乎年龄的老成。

    他几乎不会受到观众的任何影响,不喜不恼,仿佛一切都与自己无关。更为重要的是,他没有这个年龄孩子应有的好奇心,除了每天端盘子洗碗,晚上就睡在铺子里看店,对周围的一切都很漠然。起初,老庞以为卢盘子是初来乍到,对一切太过陌生,后来才发现不是这样,是卢盘子的性格,他好像天生就是一副提不起兴趣的模样。

    又过了一阵,老庞发现卢盘子还是有一点爱好的。在老庞铺子的旁边,有个不大的发廊,几个福建来的年轻人开的,为了招揽顾客,门口放了个大喇叭,播着一些流行歌曲,偶尔也会有一些节奏激烈的国外摇滚乐,卢盘子下午洗完了盘子,就会搬把椅子,坐在铺子门口,怔怔地听,很是认真,手还不住的打着拍子,闭眼摇头,很是陶醉的样子。

    每次看到卢盘子这幅样子,老庞都会暗骂上两声,土豹子也能听懂那些洋玩意儿?不知自己几斤几两,真是笑话。

    但很快,老庞发现音乐开始慢慢惨入了卢盘子的身体,并开芽抽枝,一发不可收拾。

    老庞的铺子,饺子是个最畅销的产品,一天总要卖个三五十斤。但剁三五十斤饺子馅,那绝对是个体力活儿。而这活儿当然是为卢盘子准备的。每天下午吃饭的散了,就是卢盘子剁馅儿的时间,大约俩小时,三大盆儿馅才算是剁完。

    这时候卢盘子也一身透汗,饶是年轻体健,也累得腰都直不起。后来,卢盘子剁馅用时越来越短,还炼出了左右两手,双刀并用的功夫,刀花飞舞,残影如风,很快,不到一小时,满满三盆馅冒尖儿,红白相间,齐齐整整。

    赞叹之余,老庞也发现,卢盘子剁馅技术精进的背后还有一些深层的东西,比如,他的挥刀速度并非一成不变,也不是单纯追求快,而是有很强的节奏感。开始,老庞并不明白这节奏是怎么来的,而且快慢之间的变化也没有什么规律性,后来他终于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原来卢盘子的节奏来源于隔壁的发廊,来自于隔壁发廊播放的摇滚乐。

    音乐中激烈的鼓点似乎就是卢盘子动力的来源,鼓点儿激烈时,卢盘子的菜刀密如雨点,鼓点舒缓时,卢盘子的菜刀就是一拍一撵,一翻一砸,顺便往里面放点料酒,放些姜葱,与音乐的起承转合丝丝入扣。

    这样一看,老庞倒是发现卢盘子的剁馅功夫里还是有很高的艺术成分与欣赏性。这样的想法也就是一闪念,一个跑堂的再有艺术性,又能有什么前途?天天剁,剁得长了,卢盘子还有什么心情做艺术创造吗?他一个学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