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院上坟-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的故事讲完,围在周围的人都沉浸在如这隧洞般幽暗冰寒的历史黑洞里,久久不能回过神来。“老常,你是说,这些手骨都是当年张献忠剁了降兵的手,而埋在了这里。”王队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手腕,问道。的确,几万只手堆在一起,足够让人毛骨悚然。

    “我想是的,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手骨堆在一起,可又见不到其他的遗体。张献忠这人自称佛祖转世,收万千罪孽,估计他也怕天谴,在这里修了几个佛塔来镇怨气。”我正说着,老蔡走了回来,面色苍白,显然,我的话他听到了一些,犹豫了半天,才对我们说道:“曹队,老常,这里的塔和白骨我们上次来的时候,还没有,我不知道它们是怎么冒出来的。”

    老蔡这话确实很让我们震惊,虽然我之前听那个老赵嘀咕了一句,但真从老蔡嘴里说出,特别是看到他有点扭曲的脸,并不像说的假话。

    “会不会是我们走错了路,跑到了其他的洞穴里?”王队长在一边问道。

    “不会,我到前面去看了,是金库外面的那堵墙,当年我们在那用石笔做的记号都在,不会错了。”老蔡连回答的语调都微微有些颤抖。

    “那可真是怪了,老蔡你们离开后到今天的这三十多年里,有人进到这里,堆了一地的白骨,还修了几个佛塔,可这完全说不通啊,这些人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曹队挠了挠头,问了一句,的确这很让人费解。

    “走,我们过去看看。”我拍了拍曹队的肩膀,佛塔我见过不少,但前面那几座,样式说不出的别扭,也许这就是其中的玄机所在?

    踏过遍地白骨,我们来到了佛塔之下。一共四座黑塔,按四方排列,但塔的体积并不大,塔基直径不过一米多,搭到四米高左右,整体显得非常纤细。表面看上去,这几个塔和寺院中的佛骨塔没什么区别,但仔细看看,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一般的佛骨塔都是九层,也有七层的,每层上都有挑檐,檐角上挂有风铃。但这几个塔通体漆黑,没有修檐角,也无法判断出是几层。看上去就像是个下粗上细的柱子立在地上,如果不是塔身上雕了一些石门和窗棂的浮雕,我怎么也不会把它和塔联系起来。

    这些塔的表面为什么是漆黑色,我原以为是后来涂上去的颜色,但仔细摸了摸,又用电筒在上面敲了敲,塔身发出了像金属一样的声音,而电筒被塔身巨大的磁力吸引,想抽回来都要费一些力气。难道是座玄铁塔,那个只存在于古籍,很少有实物的玄铁塔?而且一出现就是四座,这太令我震惊了。

    曹队见我惊诧地表情,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低声问我:“老常,这塔好像是个大磁铁啊,怪不得墙里面的电子设备也会受到影响。这伙人很不简单啊,在里面修出几个塔来,真是很舍得投入。”

    我朝曹队苦笑了一下,“曹队,恐怕没那么简单,这塔身也许就是传说中的玄铁塔,据说是陨铁打造的,你想想,这陨铁多么稀有,找这么多陨铁来,铸这几个塔,且不说要化多少功夫,如果只从金库里弄些黄金出来,也绝对是亏本的买卖。我记得几年前,国外的拍卖会上,拍卖过一个只有一人多高的陨铁塔,拍出了几千万美金的天价,盗贼直接把塔弄出去卖了不就完了,何必如此大费周章?看来盗贼们的志向绝非金库里的黄金这么简单。”

    “老常,你来看看,这塔身上有字。”旁边同样仔细检查铁塔的王队对我说道。我凑过去一看,果然,这铸塔的材料是一块块铁砖,王队手边的一块上隐隐约约有些文字,但并不是汉字,倒像是古印度的梵文。我又仔细辨识了一下,与古梵文还是有所区别,“难道是弥勒教?”一个念头在脑海中浮现,我不禁脱口而出。

    “什么弥勒教?”曹队被我说的满脸诧异。但我顾不上和他解释,又围着塔仔细的看了一圈,然后把另外三个也检查了。虽然古梵文晦涩难懂,但我还是看出了一些端倪。这陨铁塔原本应该是一座,用二十公分长,五公分高的陨铁砖砌成,每块砖在铸造的时候,都铸上了一些梵文,我虽然看不懂,但估计是弥勒教的教义。

    这伙盗贼一定要修出四座塔,但估计找不到陨铁,就用铸铁砖替代,把那座陨铁塔拆了,每砌四层铸铁砖,再砌上一层玄铁砖,这样完成了这四座塔,而铸铁砖上自然没有那些梵文。这铸成的塔,从样式到材料都不是中原之物,处处显着诡异,倒和传说中弥勒教供奉的佛塔有很类似的地方。

    我家里原有个一尺多高的小铁塔,样子和这很像,但不是陨铁的,父亲还在时告诉我,这是明代弥勒教所铸的往生塔,是极其邪异的东西,可以驱使怨灵,但最高级的是玄铁塔,父亲也没有见过。但我并不知道具体使用的办法,也没见过旁人使用,只是当作传说罢了。但这种说法古已有之,再加上弥勒教以杀人为修行的残酷理念,各朝各代都把弥勒教定义为邪教。但我的印象里,家中的小铁塔也有和眼前这玄铁塔近似的文字。

    我边在四下走着,边把我了解得有限的东西告诉曹队,曹队他们听了更是困惑无比。但很快,我在四座塔的前方,靠近金库水泥墙的位置,发现了一个三尺见方的小石台。石台用青石砌成,上面还有些莲花状的纹样,很有些古意,应该不是现代的东西。石台上倒是空无一物,但上面有焚烧过的痕迹,但看不出烧的是什么。而石台的四角上各有一个燃尽的蜡烛。

    从石台向前五步,就是拔地而起的水泥墙,我们仔细检查了水泥墙,并没有被破坏的痕迹。在水泥墙和山体岩石交接的地方,有一个倒在地上的木梯。几个干警在王队的指挥下,将木梯竖了起来,刚好到达水泥墙上沿和岩石交界的地方,那上面的岩石上隐约有个黑乎乎的洞口。

    “老常,我估计这个洞口往里就是金库最早的通风口,窃贼就是从这里进入的。”曹队正兴奋的和我说着,王队已经沿着木梯攀爬了上去。

    老蔡的脸色在电筒的灯光下显得更加的阴沉不定,他走到我身边问道:“老常,我们当年进来并没有这些塔和白骨,建这些塔有什么目的呢?似乎和盗窃黄金没什么关系啊?还有你刚才说的弥勒教,真的是害人的邪教?那他们修这个塔,也不光为了黄金了?还有那些白骨,难道说张献忠也是弥勒教中的人?”

    老蔡一口气问了一长串的问题,看得出他内心的焦虑与纠结,也许他现在正在犹豫要不要把心底的秘密说出来,但我也知道,现在不是逼他的时候,逼的急了,他反而有了戒备的心理,稍微添一把火最好。

    “老蔡,这弥勒教由来已久了,大约是北魏年间已经进入中原,唐代时进入四川并流行开来,后来它与摩尼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明教有一次融合,逐渐有了独特的政治纲领。说起来可笑,它的目的就是推翻政权,希望由自己来统治,唐、宋、元、明、清每一代他们都会兴风作浪,由它们煽动起来的农民起义不下几百次,可惜从未成功过。”

    “元末时是弥勒教离成功最近的一次,韩山童、韩林儿都是弥勒教中的重要人物,他们焚香聚众,发动席卷中国的农民起义。韩林儿在北方的起义被镇压后,寄人篱下,将教中的位置让给了在南方声势浩大的朱元璋。可心机很深朱元璋找了个机会除掉了韩林儿,得了天下之后,他看清了弥勒教的本质,很快宣布弥勒教为邪教,大加镇压,弥勒教再次转入了地下,后来的****白莲教都是它的分支。”

    “元末时四川还有一支起义军,将弥勒教定为了国教,并定都在了重庆,国号叫大夏,它的领导人明玉珍也是弥勒教中人。至于张献忠是否和弥勒教有关系就不好说了,但从他替天收人的杀戮思想,估计很有关联。到现在四川还有很多供奉张献忠的庙宇。”

    我正说着,王队已经从梯子上下来,一边摇着头,一边向我们摊了摊手。

    (妙觉明圆,本圆明妙,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自诸妄想展转相因,从迷积迷以历尘劫,虽佛发明,犹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识迷无因,妄无所依;尚无有生,欲何为灭?得菩提者,如寤时人说梦中事,心纵精明,欲何因缘取梦中物?况复无因本无所有,如彼城中演若达多,岂有因缘自怖头走?忽然狂歇,头非外得;纵未歇狂,亦何遗失?……《楞严经》)(未完待续。)
………………………………

第一百八十四章 凿壁 (子)

    “老曹,老常,上面的那个洞是人工开凿出来的,没多深就通到金库的通风井,通风井也被他们凿开了一个口子,只是那个洞直径只有不到三十公分,和通风井的直径差不多,人根本进不去,难道真是猴子?”看来通风道里的空气流通的很好,王队上去不长的功夫,已经是满脸的灰,头发也竖立起来。

    “我觉得小雷举得那个训练猴子进金库的案例不适合这里,且不说猴子能不能弄开那个不锈钢防护罩,能进去的猴子,体型也大不了,一块金砖一公斤重,通风口离地面三米多,猴子恐怕搬都搬不动,别说再爬上来。可这人也进不去啊?真是费脑壳。”曹队揉着脑袋,偶尔还蹦出两句刚学会的重庆话,表情有点滑稽。

    王队点点头,“是啊,我记得那图纸上,至少有三道防护网,最外面还有一排钢柱,不带工具进去根本弄不开,猴子作案我是绝对不相信。”

    “但至少我们今天可以确认窃贼就是从这里进入金库的,但他们煞费苦心布这么个阵,我总觉得并不是为了黄金,也许有更深的企图,但现在急也没有用,窃贼准备的很充分,恐怕还准备了很多年,所做的计划周密,实施的也很有章法,我们要从中找到漏洞,可能很难,只有一点一点查了。”我望着眼前的一切,心里也掠过一丝的寒意。

    曹队点了点头,和王队商量了一下,安排干警拍照取样,我则走到一直愣愣的立在那里的老蔡身旁,递给他一根烟,和他闲聊起来。

    自从进入这个防空洞,我就发现,按理说,老蔡和老赵是几十年的同事,熟的不能再熟了,可他们俩的关系看上去很奇怪,一路上交流很少,老蔡像是心里装着事,而老赵则像怕惹事上身的样子,两个人谈起当年修葺防空洞的往事,总有一些说法彼此矛盾。

    “老蔡,当年你们进到这里时,发现过什么人留下的标记记号之类的吗?“我用拉家常的口气问了一句。

    老蔡抬起头,我忽然觉得他好像比进洞前苍老憔悴了很多,还没说话,反而先叹了口气:“老常,我们那年下来的时候是为了搜救一个失踪的同事,走的很匆忙,没有太注意,但印象里应该没有是么记号,连人活动的痕迹都没有。当年这里好像有几个土坡,还有几个掉下来的钟乳石,我们什么也没看见,一直走就到了这扇水泥墙前面。”

    “当时我记得进来的是六个人,大家都吓了一跳,谁也没想到这山洞里会有这么一堵顶天立地的水泥墙,后来大家议论起来,觉得很可能是国民党留下的地下金库,因为鹅岭原来就有这样的传说,越说越觉得是真的,连忙跑回去向上级汇报,但当时根本没有来得及在四周仔细的勘察。”

    “当年你们施工时,除了厂里的人,上级还有没有派其他人进来,按理说人防工程总要有部队代表跟着吧?总不能把你们甩在这就没人管了。”我和他一边嘬着烟,一边闲聊着,我努力让话题显得轻松一些。

    “那年重庆同时开干的这样的工程,估计少说也有一百个,最是火热的时候,大家都是硬性摊派,一拥而上,我们厂算是最不积极的,哪里会有这么多部队代表盯着?我们厂的军代表来看过一次现场,主持过一次工程施工方案的汇报会,之后再没来过。”老蔡的表情慢慢缓和下来,语调也变得轻松,有点像第一次见面在洞子火锅里的侃侃而谈。

    “也就是说,从你们进现场到工程结束,再没有其他人进过这里?”我又追问了一句。

    “是,没有其他人进来过,除了那几个市公安局的干警。而工程完了,公安把这条巷子安了个铁门,应该再没人进来,我们后来把另一条巷子封死了,那边也没人进去了。不过呢,老常,你进来时也应该看到,这防空洞与古代的藏兵洞相连,非常复杂,我们当年画地图时就发现,进出这些地方并不止是一条路。”

    “老蔡,当年失踪的几个人你们一点线索都没找到吗?那条你们封死的巷子里,真出了很多诡异的事情?当年你们一起施工的同事,现在还健在的,能找到的还有几个?”我接着他的话头连忙又问了几句。

    “我们那个厂七十年代的时候,有过一次迁址,又承担了支边的任务,人员流动的很厉害,前几年改制,我们很多老员工都提前退了下来,当年的同事留在重庆的大概还有七八个,里面有一半已经不在了,没在重庆的大多没了联系。当年失踪的两个人,失踪的时间大概相差一个月,我们基本上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找他们,公安,部队的同志都进来找过,一点痕迹都没有。当然大家也只搜索了一小部分,这里面太大了。”老蔡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

    “老常,这洞里发生的稀奇古怪的事大多是大家私下里传的,在那个年代,传这些事可是政治觉悟问题,但越是这样,大家心里反而越恐惧。不过呢,我是没有亲眼见过,但很多同事都说自己见过,什么没头的影子,什么悲惨的哭声,什么跟着你走的鬼火,再加上两个人找不到了,最后只有把那条巷道堵上了。”

    “老蔡,当年有一个厨师班的胖子你还有印象吗?”我看似无意地问了一句。

    老蔡明显愣了一下,脸上又变成了阴晴不变的神色,我也不再出声,只是看着身边的玄铁塔。过了足有一分钟,老蔡才开了口:“是,是有这么个人,老常你看我,年纪大了,记性也差,后来从厂里调来的,确实在洞里失踪了,大概就是在那个电工失踪的前后,所以当年搜救时是合在一起查的,再加上和厨师班的那位不太熟悉,我就给弄混了。”

    我并没有搭话,心里在想,作为工程的实际管理者,老蔡怎么可能忘记了失踪过几个人?相反,这个人的身上一定有老蔡不愿开口提及的秘密,而这秘密也一定就在老蔡他们封闭的隧道里。当然,还有一种很大的可能,他真的忘记了厨子失踪这件事,只是时间久了,老蔡混淆了真相与谎言之间的界限,那就是,在老蔡的潜意识里,他知道那厨子根本没有失踪,而把他排除在外了。

    一定要让曹队查一查这个厨子,也许揭开答案的钥匙就在他的身上。但我当时也没有想到这答案来的是如此之快。

    “老蔡,有时候我也在想,到我们这把岁数的人了,老话叫知天命,有一天好日子是一天,怎么舒心怎么来,是不是?有点可以跟后人吹吹牛的事情,是挺好的一件事。”这话我既像是跟老蔡说,也像是跟自己说的,并没有看他。

    老蔡没搭话,我知道他和我并排站在一起,出神的望着那几座黑塔。

    很快王队和曹队带着干警把现场勘察的工作完成了,所有疑点都拍了照片,做了记录。曹队来到我和老蔡身边,对我说道:“老常,四点多了,今天先到这儿吧,咱们回去休息休息,明天你看怎么安排?”

    “明天咱们去老蔡他们堵死的巷道看看有什么线索,让老蔡老赵他们回去休息,我们回宾馆开个小会,今天的收获不小,一时咱们也消化不完。塔上每块砖的文字我看了一下,是一样的,安排人帮我做个拓片吧?”

    我们一行人匆匆收拾了东西,各揣各的狐疑,离开了黑暗莫测的地下洞穴。

    回到酒店,我们正要开个会,邓处长赶了过来,一进门,没问我们的进展,先告诉了我们他的发现。这些天,邓处长安排了两拨人,一拨人去排查银行的工作人员,目前还没什么进展,另一拨去排查在重庆出没过的盗墓团伙,重点就是在鹅岭上盗掘明代古墓的那帮人。他本计划带队去查那帮盗墓的,但早上在局里碰到了从防空洞出来的小程,小程把里面的情况简单说了一下,邓处长立刻意识到,当年那批工人是所有侦察方向的重点,放下手上的工作,带着小程直奔老蔡当年工作的兵工厂。

    邓处长的运气不是一般的好。那家厂子这三十年经历了外迁、重组和改制,早就物是人非,原来的档案资料已经不知所终。他一筹莫展时,碰到了老厂退休的保卫处肖处长来报销医药费,一问方知,老档案还堆在厂工会的地下室里,有十几年没人动过了。邓处长大喜过望,在肖处长的带领下,进了满是灰土的地下室。

    (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以是义故,汝当照明诸器世间可作之法,皆从变灭。阿难,汝观世间可作之法,谁为不坏?然终不闻烂坏虚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终无坏灭故。则汝身中,坚相为地,润湿为水,暖触为火,动摇为风,由此四缠分汝湛圆妙觉明心,为视、为听、为觉、为察,从始入终,五叠浑浊。……《楞严经》)(未完待续。)
………………………………

第一百八十五章 凿壁 (丑)

    那个肖处长记忆力好的惊人,他告诉邓处长,当年他还是厂保卫干事,参加过鹅岭底下防空洞的搜救工作。当年第一个失踪的是厂基建处的田副处长,是防空洞修缮工作的现场总指挥。可奇怪的是,田处长失踪两周后,厂里才接到现场的报告,他们十几个人赶到现场时,工人们自发的在老蔡的带领下,已经在洞里搜索了十天,还画了一个详细的地下洞穴的地图。

    当时,肖干事就觉得奇怪,派到这儿来施工的工人大部分是厂里的落后分子和成分不好的职工,平时在厂里就很懒散,怎么到了防空洞里变得这么积极负责了?但进了防空洞,肖干事才发现这里面的洞穴一个套着一个,错综复杂,很多看上去上百年没人进去过了,老蔡他们画的图纸只是里面极小的一部分,要是把里面搜索一遍,不知要花多少时间。

    而这时,施工队伍里开始流传各种各样的遇鬼的传言,越传越邪,弄得人心惶惶。搜救队进入防空洞的第三天,那个电工就失踪了,据说只是去解了个手就不见了。这下,没人再敢进去了。搜救队没办法只好去公安局求助,市公安局调来了几个干警,搜救工作才继续开始。但没想到,一个星期后,第三个人失踪了。

    第三个失踪的人,肖干事印象很深,因为这个人是跟他一起进洞搜救的厂里同事。这人姓方,当年也就二十出头,四川阆中人,厂里食堂的厨子。人瘦的皮包骨,根本不像食堂里的人。按说搜救这事儿怎么也轮不上他参加,但他主动找到厂领导请命,要求加入搜救队,理由是他和失踪的田处长是远房的亲戚,他不去家里要说闲话。那时,没人愿意去干这费力不讨好的活儿,有人主动报名,厂领导当然求之不得,把方厨子安排进了搜救队。

    肖干事对方厨子这人很反感,原因一个是因为他爱夸夸奇谈,进了洞后,他老在工人们中吹嘘自己是帝王家的后裔,元末明初,在重庆称帝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明玉珍就是他的先祖。大家嘲笑他人家姓明,你姓方,八竿子打不着。方厨子却说明玉珍本来也不姓明的,中国压根没这个姓,明玉珍是明教的护法,他看不惯朱元璋对明教教主韩林儿的欺骗,才改姓明,意思是跟朱元璋势不两立。后来朱元璋成了事,害死了明玉珍,又派傅友德攻占了重庆,将明家后裔发配到了朝鲜。

    方厨子的先人改了姓才躲过一劫,藏在了阆中。但方厨子的话没人信他,反而觉得他脑子有问题,那年代,即使是真的,人也会努力隐藏自己的身份,这成分可是个大问题,哪有四处张扬的?

    另一个原因是方厨子进了搜救队,就不听领导的招呼,不知为什么,自己跑到老蔡的队伍里,跟着他们行动。搜救队里的领导本就觉得他是个祸害,眼不见心不烦,索性不再搭理,随他去了。可没一个星期,方厨子也失踪了。

    这下搜救队领导也乱了方寸,一方面怕再出意外,另一方面搜救的进度十分缓慢,而蛛网般密布的地下洞穴确实让大家一筹莫展。后来,搜救队的领导接受了老蔡的意见,封闭了怪事频出的巷道,宣布几个失踪的工人已经因公殉职了。而市公安局也封闭了通往地下金库外墙的通道,这样,地下防空洞的修缮工作才安全的结束。

    邓处长觉得肖干事反应的情况很重要,到地下室的旧档案堆里一翻找,情况和肖队长说的基本一致,当下不敢耽误,安排人手把旧档案都拉回了局里,继续慢慢翻检,自己赶了过来和我们碰头。

    曹队也就把我们今天在金库外墙洞穴的勘察情况简单的和邓处长介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