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周鼎记-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武媚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心情很好,她甚至能感觉到肚子里孩子轻轻地在蠕动。

    武媚在牡丹花丛中畅游,流连忘返。

    花人相映,倾国倾城。

    宫女们看着绝美的武媚,心想,难怪皇上这么宠她了。

    游玩了一个多时辰,天气渐暗,身上已有些许凉气。

    “还是回去吧,莫着了凉。”

    武媚摸了一下还不太显的肚子,对身边的两个宫女说。

    武媚刚刚转身,异变陡生。

    宫廷侍卫们四下散布于花丛之中,就像散落在草原上的一朵朵蘑菇,他们的站位看似松散,实则已护住了武媚四面八方所有的来路。这时候,就在武媚的左肩方向,相距十丈开外,一个侍卫叫了一声,然后就没于花草之下。

    他的叫声很高亢,也很短促,就仿佛从嗓子里刚刚迸发出一个爆破音,可声音还未形成,气息还未冲出喉咙,就硬生生地憋了回去,因此显得异常怪异。

    这声音虽然怪异,却并不高亢,但此时的牡丹园中异常静谧,因此虽然相隔十丈之外,他们还是听到了。

    武媚稍稍一扬眉,向发声处望去,又是一声短促而怪异、将吐而未吐的声音,这一次他们亲眼看到一个甲士攸然没于花草丛中,这个甲士的站位,距离武媚仅有八丈。

    然后,又是一声惊呼,这一次因为那个甲士已经有所警觉,所以惊呼声从他喉中喊了出来,只喊了半声:“有……”便戛然而止,这一次距武媚仅有六丈。

    武媚看到那骤然裂分向左右的牡丹花,好象中间有一条水桶粗的巨蟒在急速窜进,花枝分裂,花瓣飞扬。

    身边的宫女云锦瞿然一惊,娇声叱喝道:

    “有刺客”

    宫女木裳一声大喝,训练有素的甲士纷纷靠近,将武媚周围四丈以内的距离团团围住,仿佛顷刻间铸起了一道铜墙铁壁。

    “蓬!”

    一丛花束炸裂,碗口大的牡丹花挟杂着无数花枝如同一道水柱,涌起两丈来高,然后化成漫天缤纷的花雨,纷纷扬扬地落下。

    在花枝花瓣激裂纷扬的漫天花雨中,一道淡青色的人影翻滚而起,乍然一顿,便咻地一声,化作一道流光,逸向侍卫墙的一角。

    那个位置的侍卫们刚刚合拢,下盘尚不稳。

    “喝!”

    虽然那个角度的侍卫刚刚合围,但是训练有素、武艺高强的侍卫们反应极其敏捷,同声一喝,四口横刀一齐斩向淡青色的人影。

    横刀单面开锋、厚脊薄刃、直脊直刃,犀利异常,后世的日本武士刀即是效仿此刀。宫卫所用横刀俱是百炼上品,锋利雪亮,无坚不催。

    四口刀一劈头、一斩颈、一刺腹、一扫腿,那道激射而来的人影将于刹那间闯入一道钢刀组成的网,被它绞得粉身碎骨。

    堪堪迎上第一口刀,那淡青色的人影突然下坠,“哗啦”一声沉入牡丹花丛,四人抽刀,方欲变换攻势,那道人影又从花丛中一跃而起,翻滚着从宫中剪枝匠人修剪得整齐优美的牡丹花丛上方如风车一般横卷过去,身形距俏立的顶端花朵仅一隙距离。
………………………………

第一四一章 枪如灵蛇

    淡青色人影一路翻滚而去,方才那四名侍卫中站位最靠前一人已一声大叫,单膝跪在地上,他的小腿被对方一剑洞穿,血从前后两个伤口喷涌而出。那刺客动作太快,直到这一刻,他才察觉,血方涌出,声才呼出。

    淡青色的人影风车般一路卷去,将一朵朵艳丽富贵的牡丹花绞成纷纷花雨,使他的身形也若隐若现起来,候他力竭,又往花丛中一沉,待七八口横刀插入花丛时,他已像一条灵巧的蟒蛇,贴着花丛底部攸然倒退,跃现于三丈开外的地方。

    “啊!”

    惨呼声纷纷响起,方才那刺客翻滚过处最前排的侍卫们纷纷痛呼出声,他们有的断了食指,有的被刺破手腕,鲜血淋漓,与断指俱下,葬于花丛之下,有的再也拿不住手中横刀,刀脱手落下,继之以一道血线,在迷离的灯光下如梦似幻。

    宫女们惊慌失措,手中的宫灯好象被狂风吹着,把武媚的面容映得忽明忽暗。她们不敢逃走,也无法逃走,只是惊惧的本能,使得她们不由自主地做出闪避、躲逃的动作,从而弄得光线迷离,而这忽明忽暗的灯光,更令得气氛诡秘非常。

    “统统站稳了,高挑起灯笼!”

    宫女木棠不会武功,胆气却不让须眉,她一声大喝,镇住了那些惊慌失措的宫女,然后抢进一步,扶住了脚下有些不稳的武媚。

    她不是不害怕,因为皇上早有交待,武媚不能出任何的事情,因为现在的武媚,不仅仅是武媚,还有她肚子里的龙种。如果武媚出了事,她们这些宫女怕是要给她陪葬了。

    武媚的手在发抖,墨玉般的青丝微微抖瑟,脸色一片铁青,她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愤怒:愤怒于她在宫中竟然还有人胆敢刺杀她!

    如今的大唐天下,居然有人敢在宫中行刺!

    武媚此时心中的豪气像在球场上时被激发了出来,她森然喝道:“我要活的!我倒要看一看,天下间,何人敢如此大胆敢到宫中行刺!”

    随着武媚的振声大喝,她额前几枚饱满圆润的珍珠也微微晃动起来。

    就在这时,那攸退的身影突然一弹,趁着前排卫士痛号仆倒,后排卫士欲越前捕人,阵形稍生混乱的刹那,突然又贴地掠来。

    这时候世间还没有‘地躺刀法’,甲士们空有一身精湛武艺,却不适应这种俯身向下的打法,再加上他们甲胄在身,弯腰到这个程度多有不便,动作不免凝滞,竟被那人一冲而入,闯入内围侍卫中间。

    那刺客形同鬼魅,左刺一剑、右刺一剑,飘忽来去,如同一缕轻烟,在接连刺倒几人的刹那,突然纵身如箭,将自己作了一支脱矢的利箭般,飒然一剑,直取武媚!

    木棠护着武媚急退,她的一双明眸已看清了飞身冲向眼前的这名刺客,他一身青衣,面上也蒙着青巾,这是套头的罩巾,只在双眼处开了一道口子,除了那双苍穹上寒星一般明亮的眸子,什么都看不见。

    青巾下,那双眸子微微地眯着,深遂而阴冷,一般人意图杀人奋力一击时,不管是紧张也好,兴奋也好,总会不觉有些紧张,从而张大眼睛,而这人于侍卫环伺之下行刺当朝太后,他的眼神居然是微微眯起的。

    那种冷漠、那种自然,仿佛一个杀了一辈子猪的屠户,他提起刀来,不过是像往常一样,在捆起的猪脖子上捅一刀,闭着眼睛都能办到。可是不同的是,杀猪是没有危险的,刺杀武媚则不然,他竟是把自己的生死也完全置之度外了。

    武媚唯一能够注意到的,只有刺客深冷漠而闪亮的双眸,这时,她突然想起了把她和安和一块打下山谷的那个人,和他拥有一样的眼睛,这双眼睛,她上次只看了一眼,就永远也忘不掉了,她敢断定,这就是那个人。

    “保护武才人!保护武才人!”

    木棠绝望地大叫,这个刚开始还镇静的女子终于也失却了从容,开始慌张起来。

    武媚急退,又退三步,她便昂然站定,再不退后半步。

    她的裙幅太长,及地三尺,退到此处时已然踩住了自己的裙子,再退必然狼狈跌倒。以武媚之骄傲,宁可被人一剑杀了,又岂可摔个四仰八叉,贻笑天下!

    武媚站定,稳稳地站定,身如磐石,眸光亦定如磐石,唯一还在摇动的只有她发髻上的两支步摇。她的眼睛也微微地眯起来,似乎想要看清楚这个将要取走她性命的人!

    武媚遇刺,明的暗的侍卫们纷纷跃出迎敌,有人正在飞身奔跃追向刺客,有人正负疼呻吟,有的宫女终于因为恐惧而弃了宫灯,尖叫着蹲在地上,也有宫人和宦官在尖着嗓子喊人。

    木棠则拉着武媚,神色间略略现出一丝犹豫,似乎想拦在武媚前面替她挡剑,又鼓不起足够的勇气。在所有人眼中,此刻看到的都只有那一个刺客,在那个刺客眼中,却只有一个武媚。

    剑光如电,数丈距离,一闪即至!

    当刺客一剑刺向武媚时,一剑横空,仿佛光一样迅速划破了时空,划破了距离,有人惊得面色如土,有人尖声大叫,有人愤怒地吼叫着扑过来,所有的人都忽略了两个人,两个小宫女。

    那是两个打扇的小宫女,隶属于司仗司的小小宫女,侍卫们记得,她二人原来一直就是站在皇上后面,给他打的,自从武媚怀孕后,她二人才在皇上的安排下,来到武媚这里。

    她们头梳螺髻,面目一样的清秀,额头一样的绘着梅花妆,同样身着朱色窄袖衫,肩绕白色帔巾,绿裙曳地,裙边飘着“同心结缕带”。

    折腰挺腹,亭亭玉立,就仿佛随在武媚身后的两株会移动的杨柳,又似两朵摇曳的莲花,娴婉柔媚,丝丝入骨。然而不管她们是风中的杨柳还是水面的莲花,有武媚站在前面,都不会有人注意到她们。

    谁会注意两个年纪青涩容颜稚嫩的打扇丫头?

    她们只是两个打扇的小宫女而已。

    她们手中分别持着一杆“障扇”,一杆扇柄只有拇指粗细,约丈二长度,以五色雉羽为扇面的“障扇”。

    可那不仅仅是障扇,里面藏的却是两把剑,两把寒光闪闪的剑!

    藏剑十年,出鞘依旧是杀人的利剑。一把扫帚,天天使用,它还是一把扫帚。当那柄利剑凝聚成一点寒星,刺向媚的咽喉的时候,一直在武媚背后当摆设的两个人、两柄扇突然一起动了。

    刺客如剑,剑似寒光,攸然便至,两柄扇也攸然一闪,便到了武媚身前,两柄羽扇堪堪交叉,迎住了那道剑光。

    蓬然一声响,两柄羽扇炸裂,满天羽毛飞扬。与此同时,铿地一声,剑与扇交击处,崩起一串耀眼的火花。

    那个青衣人和他手中的剑飘忽如鬼魅,一直被人捕捉不到,可是他在距媚只有三尺之遥的地方,却被两柄看起来不堪一击的羽扇挡住了。

    羽毛纷飞,被灯光映着,五彩的羽毛变幻出十色,在空中一闪一闪,极为好看,但是这美景中却蕴藏着无限杀机。

    两个小宫女一振臂,“铿”地一声,两管失去了羽扇的羽柄各自弹出一截尺余长的锋利尖刃,羽扇的柄立即变成了两杆可怕的长枪,两人拧腕一振,枪如灵蛇,便向那刺客刺去。
………………………………

第一四二章 刀光劍影

    刺客大为意外,他万万没有想到,武媚最强力的护卫居然是这两个打扇的小宫女,这时他才注意到两个小宫女的样子。

    两个小宫女,一个柳眉弯弯,妩眉如虹。

    另一个一双剑眉,又黑又亮,较大多数女子,多了几分英气。

    两个小宫女眉心都饰有一点梅花,花成五瓣,映得人比花娇。可她们手中的枪却一点也娇气,枪如灵蛇吐信,点点不离刺客要害,只要挨上一下,刺客今晚一定会交待当场。刺客不得不放弃武媚这个目标,转而与两个小宫女缠斗起来。

    因为被杀了一个措手不及,刺客失了先机,一直处在抵挡之中,只能步步后退。铿锵声不绝于耳,夜色中绽出处处火星。所有的人这时才发现一个现实:这个刺客,直到这时,直到两个小宫女出手,他的兵器才第一次与对手的兵器发生碰撞!

    而此前刺客与人交手那么多回合,都是未等兵器相交,便即变招再刺,自始至终,那些侍卫的兵器都不曾与他手中的剑碰击过。

    交手五合,仅仅五个回合,刺客便纵身一跃,斜刺里扑入已被踩踏的有些稀落的花丛,震落了枝头最后几朵顽强挺立的花瓣,身形一闪,再一闪,已遥遥出现在十丈开外的一堵墙上。

    正欲再逃,突然间,一个英俊少年的侍卫,如电般疾射而至,手持一把横刀迎头劈下,青衣人看到这少年,眼中露出一丝诧异,此人好像见过。

    眼看横刀将至,青衣人不及细想,拼尽全力,用手中的长剑一挡,当的一声,火花四溅,青衣人虎口发麻,手中的长剑差点脱手,但手中的横刀却崩出一个豆大的豁口。但此少年却毫不在意,挥刀又攻,青衣不敢再硬碰硬,仗着一身精妙的剑法,与少年侍卫游斗,青衣人很快发现少年侍卫的弱点,他虽然力大刀沉,速度很快,但全无章法,好像并没有学过正规的刀法。

    青衣人心想,这少年如果能认真学一套刀法,那怕是极普通的刀法,自己怕也不是他的对手了。

    发现了对方的弱点,青衣人长剑一抖,抖出万点寒光,剑法更加精妙,指东打西,虚虚实实,让人看了眼花缭乱。

    青衣人的这套打法显然是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少年侍卫的刀法更加散乱,青衣人抓住机会,一剑横劈,当顶罩下,少年侍卫举横刀来迎,谁知青衣人攸地收剑,又灵蛇般刺向少年的胸部,少年大骇,急忙拧腰闪身,却为时已晚,虽然胸部闪开,青衣人手中的长剑却“噗”地一声刺中左臂。

    这少年竟十分凶悍,左臂虽中了一剑,右臂仍然使出全身的力气,朝着青衣人当头劈下,青衣人大惊,忙拨剑后撤,少年人刀速太快,一阵寒风掠过,青衣人紧身的青色上衣被划破一个一尺多长的口子,隐隐有鲜血流出。

    此时,其他甲士亦已围拢过来,青衣人此时不敢恋战,是以闪身便走。

    但是他的速度虽快,却终究快不过箭一般的速度,在他斜刺里闪出去的刹那,一个小宫女已脱手掷出了手中的枪,细柳般的长枪仿佛一支巨长的箭,追上了刺客那道轻烟似的身影,刺穿了他的肩胛。

    刺客闷哼一声,反手拔下肩上长枪往回一掷,身形再度一隐,便消失不见了。

    “要活的!”

    武媚一喝,她要知道刺杀他的人是谁,她也想斩草除根,因为她相信,这人定是受宫中之人指派,因为快二十年了,她除了感业寺出家几年之外,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宫中,她甚至连自己的母亲都没见过,更别说其它的人了,平时接触的除了宫中之人就是感业寺那帮尼姑了。

    虽然自己在感业寺也和几个尼姑不和,但那都是些生活上的小事,她们断然不会找人来宫中刺杀自己的地方,再说她们那些人也没这么大的能量和本领,所以只可能是宫中之人了。

    掷枪的小宫女便飞身扑出,速度竟不比那消失的刺客慢上多少,身形闪了两闪,她已出现在刺客中枪的地方,半途中她已抄起那把被刺客反手掷回的细枪,飞快地四下一扫,便蹑着一个方向追下去了。

    另一个小宫女依旧退回武媚身边,手在扇柄上按了一下,“铿”地一声,那尖刺似的枪尖便没入扇柄。

    她们的使命是卫护武媚的安全,如果武媚被刺,纵然能灭了刺客的九族也无济于事。所以负责卫护武媚的两个贴身侍卫从来不会同时离开武媚身边。

    借着宫灯,武媚看清了这少年人的脸宠,不禁惊呼一声:

    “是你,安和!”

    没想到日夜挂念的人竟然以这种方式相见。

    看着安和左肩不断有鲜血冒出,武媚俯下身去,“嘶”地一声,竟从自己的裙子上撕下一块丝布。走上前去,就要与安和包扎,此时一个宫女走上前来,对武媚说:

    “不劳武才人,还是让奴婢来吧。”

    武媚想想这是在宫中,而且自己是皇上的女人,众目睽睽之下,给一个男子包扎伤口,终是不妥,只得将丝布交于宫女。

    宫女动作熟练,很麻利地就将安和的伤口包好了。

    连武媚也没想到皇上送给自己在身后打扇的宫女,武功竟然会这么高强,知道皇上此举目的也是为了保护自己,武媚心中莫名升起一股感激之情。

    武媚遇刺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李小九那里,不到一刻钟的功夫,李小九在众侍卫的护卫不从武德殿赶了过来,看武媚没有受伤,才放下心来。

    当晚当值的兵曹参军事黄有道跌跌撞撞地赶过来,还差着一丈多远便“卟嗵”一声瘫跪在地上,一个头重重地叩下去,战战兢兢地道:“臣护驾来迟!请皇上和武才人恕罪!”

    这时漫天飞舞的羽毛犹自雪一样的飘飞、旋舞着。

    李小九看都没有看他一眼,只是问道:

    “今晚哪一卫当值宫禁?何人统军?”

    黄有道战战惊惊地说:“属下……属下当值,羽林右中郎将……王铁林统军”

    李小九铁青着脸说:

    “今晚右卫当值军卒,全部流配营州戍边,自王铁林以下,全部将佐入狱察勘。着羽林卫大将军黄如海明日武德殿见朕!

    这件事,不得张扬出去,谁敢乱嚼舌头,杀无赦!”
………………………………

第一四三章 安和之思

    刺客的武功很高明,尤其是他那飘忽如鬼魅的身法,更是令人惊怖。

    可皇宫大内最严密的警戒处并不在宫内,皇宫大内就是帝后的家,是他们唯一可以放下面具休息放松的地方,谁会在自己的家里草木皆兵,处处布陈重兵呢。

    外紧内松,皇宫的重要防御布设在外围。

    帝宫九重,阙高揽月,宫墙内外百丈之内没有一棵树,连一棵草都没有,人非飞鸟,如何逾越这一览无余的百余丈距离而不被人发现?

    皇城外围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俱都是精明干练的大内侍卫,刺客怎么可能无声无息地通过?

    唯一的解释只有一个:

    宫里有人策应!

    李小九在看到武媚被刺的一刹那,就想到了这个问题。

    方才,刺客逞凶时,在武媚的眼中,最可怕的不是那口剑,而是那个持剑的人。同样的,在李小九眼中,最可怕的不是那个刺客,而是那个控制着刺客的人。

    李小九噙着冷笑,杀气渐渐盈上修长入鬓的眉梢。

    兵曹参军事黄有道跪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乞求的目光望向武媚,武媚同样没有看他一眼,只把云袖一拂,背过脸去。

    两名甲士走过来,大手重重地按在他的肩上!

    看到安和受了伤,李小九大声对站在一旁的魏顺安说:

    “快去传太医,救治安爱卿!”

    魏顺安应声而去。

    看到缠在安和臂上的丝布很快变成了红色,武媚心中很痛,想走上前去安慰他,看皇上在,又不敢,脸上满是复杂之情。

    不一会,一名年轻英俊的太医提着药箱在魏顺安的带领下,急步赶来,李小九安排一个宫女,将安和领到太极宫内一个宫女居住的别院内,让安和躺在床上。

    年轻的御医轻轻地把缠在左臂上的丝布揭下,看了一下伤口,还好,伤口并不太深,将上好的金创药给他敷上,又重新用一块白棉布给他包扎。

    安和动了一下,胳膊上一阵钻心之痛传来,他裂了裂嘴苦笑了一下自语道:

    “妈的,幸亏躲得快,不然,老子怕是要挂了。”

    御医显然没听到他的粗口,专心致志地将左臂上的伤给他包好,然后对安和说:

    “还好,剑刺的不深,没有伤着骨头。”

    说着又从药箱内拿出一白色的瓷瓶:这

    “是上好的创伤药,记得三天换一次药,保证你半个月之内就能恢复如常”。

    安和接过瓷瓶感激地看了一眼,这御医,年纪也就二十多岁的样子,一袭青衫,头戴镶着宝玉的幞头,面如冠玉,唇红齿白,举手投足,温文尔雅。

    安和心想:这宫里就是不一般,连医生都这么养眼。

    忙对御医道:

    “在下安和,多谢御医救治。”

    御医微微一笑道:

    “某叫沈南蹘,如果半个月内不见好转,可到太医院找我。”

    说完,跨起药箱,衣袂飘飘,飘然而去,很有文士风流的潇洒气度。

    沈南蹘?沈南蹘?

    这个名字,好像在哪儿听说过。

    安和思忖良久:我靠,这不是将来女皇的面首吗?

    安和后世在看小说时,知道女皇在李小九死后,养了几个面首,这沈南蹘就是最著名的四大面首之一,其它三个分别是冯小宝,后被女皇赐名为薛怀义,张昌宗,张易之二兄弟。

    面首是啥?

    面指的是面容之美,首指的是头发之美,面首指的就是美男子,男宠,说白了就是富贵家女子的地下情人

    由此看来做个面首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但要有一张耐看的脸,还要有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

    也就是说你长了一张迷死人不偿面的脸,如果长了一头自来卷,也是不符合条件的。

    大唐是个开放的朝代,女皇与千金公主、高阳公主、以及后来的太平公主都养有面首,别以为做面首这活好干,其实这绝对称得上是高危险工种。

    不少的美男子由于心理素质和礼节欠佳,面对威严的女皇与公主放不开,还有的动作粗鲁,说话二,女皇与公主们不满意,轻者被责骂撵走,重者让卫士捆了扔进池子里喂王八。

    所以说,一个好的面首都是有两把刷子的,一把好刷子在下面,另一把刷子就是要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