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周鼎记-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他们年纪有活力,那些年龄大的有些事情放不下架子,但他们就没什么顾及了,想起什么就玩什么,只要不做的太过火,就没人管他们。
(未完待续。)
………………………………
第一六七章 武媚的诗
尉迟循寂这家伙兴趣广泛,再加上有了七八分醉意,拉着安和和几个同伙,什么事情都要玩上几把,还真别说,这家伙称的上是多才多艺,投壶、跳舞什么的玩的都很好,还赢了不少的彩头。可惜安和就惨了,这些东西没几样行的,几圈下来输了好几贯钱。
“不行了,再输下去我可要去当裤子了!”
安和十分无奈的说道,就在刚才和一帮人玩投壶,他在第一轮就输了。投壶这游戏很简单,就是在不远处放一个大壶,然后用投箭向里面扔,中的算赢,这种游戏简单有趣,而且一次可以多人玩,所以深受大唐贵族的喜爱。安和他们这帮年轻人玩的时候有点特别,每人都要拿出一定的钱做彩头,然后在相同的距离投壶,不中的人被淘汰,中的人则将距离拉远进行下一轮比赛,一直到有决胜者出现为止,所有彩头当然也归决胜者所有。
“安和,谁不知道你府上的新式茶叶卖的火爆无比,每天都有近百贯的进项,这点小钱算什么?”旁边的李敬业喝了口果汁笑道,在新认识的这帮人中,李敬业这家伙却最活跃,而且投壶的技术极好,刚才那场投壶最后就是让他给赢了。
“这您就不知道了,每天收入近百贯是不错,但却要扣除里面人工、场地、材料等各种成本,能有一半的纯利润就已经不错了。”
安和一脸鄙视的说道,刚才就是李敬业撺掇自己跟着玩投壶,结果输的钱全到这小子的口袋里了。
一个大房间里,内现在正举行一场诗会,名门贵女之中,有不少都是饱读诗书的才女,也不知道谁先起的头,会场中只要能作上几句诗的女子,现在都参加了诗会,而地位最高的王皇后,武媚和几位贵夫人则做为评判。
安和与尉迟循寂他们借着酒意,走了进来,一进房间,立刻吸引了所有女人的目光,走在最前面的就是尉迟循寂和安和,尉迟循寂已经有了几分醉意,脸皮处于无敌的状态。安和却只觉得脸上发烧,毕竟无论是前世还是在大唐,他还是第一次被这么多的女人同时盯着看。
“儿臣参见母亲,给母亲,王皇后请安!”
尉迟循寂为了看美女发,硬拉着安和与一帮子公子哥以给母亲和王皇后请安的名议进了女厅的。
一进房间,安和就看到王皇后、武媚和尉迟夫人一群贵夫人,围着一个火锅,一边吃一边和身边的贵妇交谈,显得十分的惬意。
坐着的武媚、高阳公主、站在尉迟夫人尉迟阿敏看到安和来了,脸上齐齐现出难言的兴奋。
身边的尉迟循毓和安和急忙上来行礼,身后的房遗爱等人当然也不例外。
“呵呵,你们快点起来吧!安和你让人弄的这个火锅可真不错,为娘和几位夫人都十分喜欢!”
尉迟夫人看到安和十分高兴,拉过他就说个不停,接着又将身边的几位贵妇介绍给安和,一脸的得意之色,就差点说这是她的准女婿了。
这些夫人要么是王妃要么是长公主,最差的也是国公夫人,都是安和的长辈,结果他只好一个劲的行礼,感觉光这圈礼下来就比办这个宴会还累。
至于尉迟循寂和一帮子公子哥早将眼睛放到周围年轻美貌的女子身上,个个都是一脸的猪哥相。
“安和你来的刚好,这是在座的女们写的诗,你来看看我们写得如何?
安和有点醉了,毕竟来了这么多人,他也没少喝,经过杨妃的解释后他才明白。原来这场诗会发起后,在场所有人都在纸上写了自己的诗,并且不留姓名,让杨妃等几个评判选出几首最好的。
安和有点醉了,有地看了放在几案上写好的诗,因来此次邀请的都是皇室公主,大家闺秀,各个个在琴棋书画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有些诗写得还真不错,安和一边看一边称赞:
嗯,不错,不错。
目光停留在一副诗上。
儿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安和轻声诵出,此时武媚的脸上现出一丝惊异,还有一丝期待,她很想知道安和对这首诗的品价,因为这是她写的。
武媚在感业寺的四年,是她人生中最失意的四年,但祸兮福之所伏,武则天在感业寺的日子也充满了命运的转机。
在感业寺,武则天写下了她最有名的诗歌《如意娘》,这首诗是写给李小九的。或许,正是这首诗,使得李小九才忽然想到尚在削发为尼的旧情人武媚。
《如意娘》一诗极写相思愁苦之感,短短四句,传达出多层次多方位的复杂情绪。
“好诗,好诗!安和赞道:
“首句看朱成碧思纷纷,赋比兴兼具,有多重含意。一来明写抒情主人公相思过度,以致魂不守舍,恍惚迷离中竟将红色看成绿色。正是心乱眼花使这位痴情女子五色不辨。二来暗指美好春光的流逝,眼见花红褪尽,枝头只剩下绿叶。三来借喻自己只身独处,花红叶绿不能相扶;又喻自己红颜薄命,由昔日欢聚的幸福坠入今日冰冷的相思之苦。
“朱”、“碧”两种反差极大的颜色,构成了强烈的感情的冷暖对照。眼前和一片寒冷碧绿触目伤怀,引起思虑万千。“憔悴支离为忆君”一句直抒胸臆。从外表写入内心,尽言作者的瘦弱不支和心力交瘁。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意谓:如果你不相信我近来因思念你而流泪,那就开箱看看我石榴裙上的斑斑泪痕吧!执著、决然、不掩饰、不造作的独特形象跃然纸上。这首诗写得曲折有致,的确是上乘之作啊!”
安和禁不住赞叹道。
听到安和的分析和夸赞,下面的夫人与娘子们一致叫好,武媚更是桃面绯红,一是自己的诗得到了大家,特别是安和的认可,别一方面,自己少女怀春,红豆相思的心事被人猜中,难免有点难为情。
王皇后笑道:“不知如此绝妙的诗句是何人何作呢。”
武媚本不想让人知道自己的心事,于是就低头不语。
安和看了看满面绯红的武媚,心想:原来这未来的女皇也有害羞的时候。
酒劲冲顶,胆气立增,安和哈哈一笑说:
哪就让我猜猜这诗是何人所作吧!(未完待续。)
………………………………
第一六八章 深闺佳作
尉迟夫人奇道:
这你也能猜得出来,我可不太相信。
众人随声附和,连武媚都睁大眼睛不相信地看着他。
高阳公主、尉迟阿敏虽然和也是兴致勃勃地弯着蛾眉看着安和。
安和微睁醉眼,把厅内的人扫视一遍,然后目光落到武媚的身上。
武媚心中一动,难道这冤家真能猜到是我?
她故意不看安和,装作若无其事地端起杯子,轻轻地用茶盖抹去茶沫,抿了一口。
“我看这首诗是武姐姐作的吧!”
安和已有酒意,竟仍按原来的称号,喊他为武姐姐。
武媚闻听此言,心中一阵狂跳,嘴里的茶差点喷出玉口。将茶水咽下,脱口而出:
“你是如何得知是我作的?”
说完,既悔,这不是不打自招吗
看着武媚吃惊的模样,安和醉笑道:
“此诗虽然写的是少女相思之苦,女子怨,表现了女子内心的细腻感情,但看这字,铜笔钢划,遒劲有力,笔意之中透着一股杀伐决断之气,怕只能出自马球场勇于挑战吐蕃勇士的奇女子之手吧!”
武媚是个面善心硬之人,此诗本是写她失意时的相思之苦,被安和当场说中心事,本不想承认是她所作,但安和这以字喻人,拍马屁于无形,使她芳心大悦,笑道:
“安弟所言甚是,此诗正是出自姐姐之手。”
说罢手挺了挺身,丰满的****高耸,目光锐利,直视安和,豪气尽显。
其实安和怎会有这么大的本领,一眼就猜出是武媚所作。
只是在后世,他的女朋友张静静在给他写的信里无数次引用过这首武媚的《如意娘》,他才敢当卖弄。
武媚哪里会知道,安和在后世就读过此诗,还以为安和是他的真正知音,心中又多了一份之情。
安哥哥怎么对这个女人这么了解呢
而一旁的尉迟阿敏脸上明显出殃一丝不悦。
“好好好~,武昭仪果然大才,不过我手中也有一首诗,不知是何人所作,还请安中郎将品鉴。”
王皇后看武媚一时风头无量,就又挑了一首诗,转移大家的话题。
安和走上前去,接过一看:
明月何时圆,今且问青天,不知天宫里,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风去,身无羽罗衣,执酒且一醉,夜半冷无依。
随着安和的轻声诵出,周围的人也渐渐安静下来,整个大殿中将近两三百人,都在盯着场中的安和。
不过在没有人注意的角落,一个少女在听到这首诗后,脸却忽然红了起来,特别是读诗之人还是安和,更让她羞涩中又隐隐带着几分期待。
“好诗,好意境,全诗直白易懂,但却意境深厚,只用了寥寥数语,就将一个孤苦无依的闺中女子勾勒出来,的确是一首难得的深闺佳作!”
安和庆幸的说道,幸好这首诗没什么艰涩难懂的字和词,他都能看的懂,而且这诗竟然和苏试的水调歌头有几分相似,所以安和倒是能说上两句。
“呵呵,安中郎将说的不错,本宫和几位夫子也都是如此评价,今天这诗会,当以此诗为第一。”
其实刚才武媚哪首诗写得和这首诗各有千秋,不相上下,但王皇后故意将这首诗推为第一,来打压武媚。
它参加诗会的人听到这首诗后,又拿自己所作与之相比,发现果然在意境上差了几分,一个个都点头附和。
“不错,此诗是何人所作?还请上前来让大家来认识一下你这位才女!”
高阳公也开口笑道。
不过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高阳公主一连问了几遍,竟然没有人站出来。
“这可奇了,自己写的诗被王皇后和高阳公主称赞,竟然还没有人承认,难道这诗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成?”
高阳公主十分惊奇,同时还有点小气愤,毕竟她问这么多声,竟没人回答,让她有些尴尬。
诗会上发生了这样的奇事,周围的
人都在交声结耳,王皇后等评判也没想到会遇上这种事,所以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是好。安和忽然眼珠一转,想到一个好办法,于是高声说道:
“此诗的意境虽好,但未免太过凄苦了一些,读之让人心酸,所以虽是佳句,但却只能算是二流之作,与刚才武姐姐的诗相比,还有着极大的差距。”
安和此话一出,场中立刻静了下来,刚才他还满口的称赞此诗,可一转眼却又对诗进行了贬斥。不过有些年龄大或心思缜密之人都已经猜到安和的用意,面带微笑的等着作诗之人自己跳出来。
“哼,小女子的这首《问月》,虽比和先贤的诗篇相比,但还不至于像阿郎所说的那么不堪吧?”
果然,安和的话音刚落,立刻有一个羞怒交加的清脆声音说道。
顺着声音看去,说话之人竟然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身穿着浅绿色长裙,虽然身段还未长成,但五官精致眉目如画,犹如天宫仙子一般,一时间大殿之中的灯烛也为之失色。
“尉迟阿敏!”
安和脱口而出,也没想到,这首诗竟然是尉迟阿敏所作,心中极是高兴,没想到阿敏秀外慧中,竟能做出如此佳句。
尉迟夫人面露得色,女儿的诗受到了王皇后、高阳公主的称赞,她这个做母亲的也感到无上的荣光。
可恨安和这小子,竟敢大放厥词,如果将来真要是做了自己的女婿,要好好教训他一顿才是。尉迟夫人恨恨地想。
“呵呵~,那个……”
在尉迟阿敏清澈无比却又不失愤怒的眼神注视下,安和一脸的尴尬,求救的向周围看了看,想找个人帮自己解围,可周围大部分人都是一脸看戏的表情,最可能帮自己的尉迟循寂却被他的母亲拉到一边教训,武媚则是一脸的冷淡。
尉迟循毓这小子倒是够哥们,可他在文学方面就是一个草包,啥忙也帮不上!
“安中郎将,有什么话就直接说,别让一个小女子给问倒了!”
王皇后是个心软的人看到安和在尉迟阿敏的注视下手足无措,周围已经有不少人在偷笑,于是就出来解围。(未完待续。)
………………………………
第一六九章 水调歌头
“咳咳~,臣遵命!”
安和有些头痛,他对尉迟阿敏一直都十分的钟意,要是知道这诗是尉迟阿敏作的,打死他也不会为了引出作者是谁,而说哪番话。
“其实的这首诗不是不好,但格调却显得有些太过悲苦,尉迟小姐还如此年轻,以后还有大好的人生,何苦执着才一时的伤感,凡事还是乐观积极一些才好!”
安和话音刚落,而他也马上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尉迟阿敏以后是要嫁给自己为妻的,他却说人家‘以后还有大好的人生’,这不是明明白白的告诉人家:我以后会对你好,你嫁给我一定没错的!相当于间接向人家表白了。
天地可鉴啊,安和刚才说话只不过想安慰尉迟阿敏几句,根本没想那么多。
尉迟阿敏被安和的‘表白’羞的满脸通红,想躲又没处躲,但心中又羞又喜,心想,人家心中悲苦,还不是你引起的,早就说到人家家中提亲,可只到现在也不见行动。
但周围的人并不了解二人的关系,听安和说这诗的格调显得有些太过悲苦,纷纷尉迟阿敏抱以同情和不解的目光,小女子不过十五六岁,心中何以如此悲苦?
“好了好了!不如这样,好不好,安中郎将品诗如此到位,想必了也是诗中圣手,不如我们让安中郎将作一首诗,让大家听听好不好?”
武媚是个聪明的女人,仿佛看出了安和与尉迟阿敏折的关系不一般,于是将话题引向安和自身。
武媚的话给安和解了围,尽管安和从武媚的眼中看出别的意味。
看到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自己,安和扬了扬手中尉迟阿敏的诗说道:
“呵呵,阿敏的这首诗太过悲苦,但却激发了小子的灵感,我就以此诗为引,做一首相仿的长短句吧!”
安和说到这里,拿起酒杯一饮而尽,这才高声诵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场的人开始听到安和又提尉迟阿敏,而且将尉迟都省略了,不少人都忍不住窃笑,连尉迟阿敏也害羞地低下了头。
但随着安和这首《水调歌头》的诵出,场中立刻安静下来,这首长短句的内容和尉迟阿敏的那首《问月》很像,但表达出来的感情却截然不同,虽然诗中也有抑郁惆怅之感,但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表达出一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将尉迟阿敏诗中的那种凄凉悲苦一扫而光。而且词中充满了人生哲理与情趣,意境豪放而阔大,诗句更是浪漫、潇洒如同行云流水一般,给人一种极为健康的美学享受。
其它人也就罢了,但尉迟阿敏却从这首水调歌头听出一种别样的滋味,特别是后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简直就像是安和在当面向她表白问候一般,而且还是用如此优美的词句。甚至尉迟阿敏觉得,这首长短句就像是安和专门为她所做一般。想到这里,这位心思细腻的少女,忽然间感觉自己的心跳加快了许多,脸上更是红的想要滴出水来一般,眼睛再也不敢看向场中神采飞扬的安和。
“好一个‘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闻之让人心胸开阔,四弟真豁达之人也!”
尉迟循寂击节赞道。说着目光看向自己的妹妹,尉迟阿敏的脸更红了。
王皇后是个心思细腻之人,和皇上感情不好,心情难免常常郁闷,今天闻听这首水调歌头后,心胸也为之豁达,以前心中的郁结也为之开解。
“不错,没想到安和年纪不大,却有如此开阔的心胸,日后必定是一代诗宗!”
武媚也开口称赞,但心中不爽,特别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唱和尉迟阿敏这两句,又听他直呼尉迟阿敏为阿敏,就知道他二人必定是早就认识而且关系匪浅。
安和吟出的苏轼的这首词,引的场上的女子频频敬酒,场上的高阳公主看武媚与尉迟阿敏出尽了风头,心中不喜,她倒了一杯葡萄酿,满面潮红,步履蹒跚地走到安和身边,全然不顾不远处正在敬酒的房遗爱。
高阳公主轻轻地拈来一瓶五粮液,伸手拔下瓶塞,顿时酒香四溢,高阳公主将醇香王粮液注满两杯,推给一杯,安和取杯在手,细细一嗅,只觉芬芳四溢,微带甘甜,确实好闻。
高阳公主轻轻摇了摇酒杯,嗅了嗅杯中香气,呷一口酒,闭上双目品味片刻,方才一饮而尽,展颜道:
“果然好酒!”
闪目看向安和,见他正瞧着自己,便睨着他道:
“怎么不喝?”
安和微冏道:
“在下已喝多了,这一杯下去,怕是要吐出来。”
高阳公主双目含春,微微眯起了双眸,说道:
“怎么,和别人能喝,和姐姐就不能喝,来,喝酒!不要失了本公主的面子,这瓯酒,咱们喝光了它吧!”
安和无耐,只得饮下,酒味刺喉,差点吐出。
高阳公主在诗文方面逊于别的女人,偏她又是一个好强之人,心情不爽,就多喝了几杯,没想到这五粮液后劲十分绵长,这时酒力隐隐发作起来,高阳公主玉一般明净的双颊上便像涂了一层胭脂似的,浮起了淡淡的红晕。
安和还是头一回看她喝酒,万万想不到她喝酒如此爽利,根本不用劝的,便杯来酒干,十足一个女中酒鬼,忍不住便道
:“不要喝那么急,这酒虽然甘醇,但这酒的酒力较之他店中最好的酒还要超出两倍,可不要喝醉了。”
高阳公主揽杯在手,妩媚笑道:
“这么点酒,怎么会醉,你堂堂男子汉,还不及我一个女儿家能喝么?”
她侧首乜目,望向安和时,眸中隐隐的,就像有一缕丝般勾人,安和到底还是慕艾少年的岁数,加上已经喝得半醉,禁不住心中便是一跳,豪气顿生,举起杯道:
“好!我虽不常饮酒,自信酒力却不在你之下,你要尽兴,我奉陪便是,干!”
两下里遥遥一举杯,双双一饮而尽。
房遗爱站在远处,手中举杯,已有醉意,看到高阳公主与安和频频举杯,脸上泛出一丝失落。(未完待续。)
………………………………
第一七零章 高阳醉舞
高阳公主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轻轻搁杯于案,大声说道:“有酒无,终不尽兴,高阳为大伙一曲如何?”
女眷们大声说:
“好!”
房遗爱殷勤地将屋外的一支胡人乐队拉了进来,早有女眷为他们腾好的桌子,屋子中间很快腾出一片空地。
高阳公主轻轻一甩衣带,便向空地处走去。
四下里正在观舞的女眷们登时精神大振,知道这位高阳公主喝得兴起,想要上台一舞了。
方才有些女眷已经见到她的容貌,只觉她俏丽可人,娇艳欲滴,如同一朵迎风摇曳的花朵儿,若非今日她饮酒醉了,想要观大唐公主一舞却大大的不易,是以众女眷都连声叫好。今日能看到大唐著名的美女一展示舞姿,今日真是没有白来。
高阳公主似乎不胜酒力,脚下有些虚浮,房遗爱看了不禁有些担心,上前去扶她,却被她一把推开,高阳公主站定身子,回转身来,驻目之处,却在安和身上,眉梢不由微微一挑,那神采飞扬的样子说不出的妩媚美艳。
旁边的武媚俏眉微竖,尉迟阿敏玉面含霜。
高阳公主随着鼓点微微地晃动着身子,等候着下一段音乐的开奏,这胡旋舞的伴奏乐曲节奏明快,刚劲有力,是由羯鼓、梆子等打击乐器构成的,台侧乐师见高阳上台,忽然起了一个过门儿,胡旋舞曲奏起
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高阳公主双袖攸然高举,翠袖滑落,露出半截皓腕,尚未叫人看清那双纤秀动人的皓腕,高阳公主的身子已如疾风回雪般飘转舞动起来,舞因为动而美,心因为舞而飞。
高阳公主时而如雪花般在空中飘摇,时而象蓬草般迎风飞舞,那迷人的身体曲线,在她的旋转中便完美地呈现出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