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周鼎记-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是!”

    安和起身,开始阐述他的观点:

    “把培养新一代大唐军事骨干和政治委员作为首要的目标,精种文明教育和军事技能教育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要防止培养出只拥有军事技能而缺乏为大唐社会的和谐发展抛头颅洒热血的胆小鬼或者纂夺革命果实的叛徒作出预防,不仅仅培养他们军事上的战术和战略观,更要培养他们对大唐社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为保护大唐和谐发展而保驾护航……

    并且,对现有的优秀中下级军官要时常进行轮番进修。牢固的建立爱国主义精神,打击一切敢于冒头的不和谐声音,让整个军队都团结到李家皇朝的旗帜下,而不会发展演变成某些居心不良的人手中的工具……

    另外,军校中应单独设立一分院,专职于训练间谍,不仅要保障间谍教育的保密性和隐蔽性,更有必要让他们也系统化的接受政治思想教育。这样,坚固和强化其对大唐王朝的忠心,减少叛变带来的损失与危机。并对建立军校的方式方法作出了自己的判断与总结发言,并对于军校教材的构成和草创要确立长远的目标,还展望军校的未来对于大唐甚至整个地球军事力量对比的重要发言。

    大唐军队是一个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它始终在李氏皇帝的领导下,团结在李氏皇朝的周围,牢固的竖立以军国主义、大汉民族主义思想为指针,坚持忠君爱国的思想路线,坚特全心全意为大唐李氏皇朝服务的宗旨,实行先进的政治工作制度……

    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运用强大的战略战术。发扬英勇顽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对敌人实施残酷而坚决的全面打击,从胜利走向胜利。成为保卫大唐和谐封建社会军国主义国家的钢铁长城。而军校正在为建成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帝国主义军队,进一步提高在现有战争条件下大唐的侵略能力而努力奋斗……”

    安和一脑子的现代军事思想,说得口吐白沫,听得李小九和李世绩一愣一愣的,有许多新的名词,还需要安和详加解释才能理解消化。(未完待续。)
………………………………

第一八九章 作茧自缚

    “天亮了?”

    李小九略显遗憾的叹息道。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老夫此时,方觉自己才明悟何为国家之军队……”

    李世绩望着安和的目光,只有那深深的感慨和欣慰。

    “天亮了?”

    遗憾哪,我都还没说到军校建设的详细内容,比如教材的构成、学院内部的体系建设、还有……唉,好不容易有作先进事迹报告会的成就感,竟然这么就完了?真向往以前开会发言的场景,耍嘴皮子的感觉多好啊!

    安和不无遗憾地想。然后说道:

    “李仆射之夸赞,小将愧不敢当尔。小将不过是纸上谈兵,这些愚见,怕是皇上与您早已胸有成竹,小将不过是班门弄斧而已。这军校的成立与建设,必须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故此,小将才十分遗憾,不能亲自参与这么辉煌事业的建设……”

    说完,安和赶紧垂首拱礼谦虚下,免得俩大佬太羞愧过度,以至恼羞成怒。

    嘿嘿嘿,安和心想,我忽悠这么疯狂是为了啥,就是告诉这两位狂热的大唐军国主义头子,军校的建立对于大唐的长远发展有着不可枯量的预期,而我,则是最好的策划者,兼骨干,把咱这样的的人材丢在军营里,不仅仅是浪费人材,更是扼杀一位伟大的革命同志的政治生命,还不如让我这位优秀的策划人来参与建设这无比重要的军事院校的建设……

    李小九与李世绩相视一眼继而大笑,笑的很爽朗,可安和怎么听也觉得不对味道,似乎很有些不对劲。

    “有此人才,乃我大唐江山社稷之幸事也……更是我李家之福尔。”

    李小九继续狂笑中,李世绩收起了笑声,目光之中依旧充满了笑意:

    “恭贺陛下,有如此军中人才,才思之敏锐,剖事断理之急智,老夫也看得有些嫉妒陛下了。

    “……”

    一个吹,一个拍,看得安和一头雾水。

    “爱卿是否觉得奇怪?”

    李小九笑了半晌总算是停了下来,抿了口酒,朝着正很迷茫茫的安和笑道。

    “奇怪什么?”

    安和一头的雾水。

    “陛下召你入宫,你以为,就是问你一句在军营的感想吗?”

    李世绩现在没了昨天晚上那股子对安和严厉的劲头,倒像是校长在看一位拿到了奖学金的优秀三好学生。

    “小将确是不知皇上与李仆射何意?”

    对啊,到底这俩家伙是啥意思,吹了一晚的牛,天都亮了,都还没说正题。安和突然感觉有一种很不妙的感觉。

    “老夫就知道你会如此作答,哈哈哈……”

    李世绩笑的很开心。

    看着李世绩哪张老脸,安和暗骂:笑个屁!有啥好笑的,嘲笑我智商吗?岂有此理……

    “朕就说嘛,此责,还是得交于爱卿。”

    李小九指着安和笑道。

    “啥?”此责?安和脑中刹那间有点明悟了。

    “陛下,如何?”李世绩打断了李小九的话,又开始拿眼神交流了。

    李小九再开口干咳两声道:

    “唔,爱卿,原来你是终南山上的教官,训练工作已初见成效,而且山上哪些新式武器都是你研发的,如果你走了,其他人难以胜任,这样,哪里的工作你先兼着,具体训练工作让尉迟循毓来干,朕将来还要再让你做一件重要的事情。

    “小将遵命,小将遵命……”

    安和心中暗暗叫苦,没想到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本想着脱离训练营,没想到非担没能如愿,反而又接了一个难以处理的活,看着两个得意洋洋的帝国大佬,安和暗叹:姜还是老的辣啊!

    再谈下去,这俩个居心叵测的家伙指不定会出什么幺蛾子呢,安和正想告辞脱身。

    李小九突然长叹一声说:“将来建军校需大量的资金,阿史那赫鲁一旦背离朝庭,还需大量的军费进行平叛,不像安爱卿,五粮液酒与茶叶生意做得风声水起,每天有大把大把的银子入帐,朕以后的日子怕只能节衣缩食来渡难关了。”

    李小九说完,端起茶杯,偷看安和的反应。

    皇上,这是**裸地勒索啊,当初划分股份时,咋忘了把这位爷考虑进去了。

    安和忙跪倒说:

    “小将愿联合几位股东每年将五粮液三分之一的利润上交国库,助皇上渡过难关。”

    李小九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说:

    “还是安卿有心,知道为朕分忧。”

    安和趁机道

    :”皇上,臣在永城县县城有一片土地,据臣所知,下面埋有石碳,还请皇上批准开采,到时,臣同样会将收入利润的三分之一上交利润。”

    李小九想都没想说:这事好办,朕准了,明日朕下一道圣旨给永城县县令,准于爱卿开采,所得赋和税直接上缴国库。

    安和心想,有了李小九这道旨意就会少去很多州县的刁难与盘剥,一旦永城县挖出石碳,将是五粮液与茶叶利润的几十倍。

    想到此,安和心中暗喜,心想,此次前来,还是值得的。

    安和走后,李小九与李世绩相视一笑,举杯痛饮。

    其实李小九当然知道长孙无忌往安和训练营内安插了人员,但他不让安和将这些人换下来,原因是李小九明白,手中的大臣们越是勾心斗角,明争暗斗,他这个皇帝做得越安全。

    有了皇上的旨意,安和就让尉迟循毓、尉迟循寂、黄玉虎、史也那四人按照原来的训练之法,大胆的训练侍卫,自己除了每周去一次讲军事理论课之外,大部分时间待在家中陪尉迟阿敏。同时与李道宗、程知节、尉迟宝林商讨五粮液的营销与推广。

    话说安府五粮液宴会结束后,但随着参加宴会之人的四处传播,却让更多的人听到了安府宴会的大名,新式宴会那种自由的形式让很多人津津乐道,而那些美味无比的菜式更是人们讨论的焦点之一,比如烤鸭、火锅和叫花鸡这几道菜,长安城中已经有不少的酒楼推出山寨的菜肴,打的都是安府宴会的招牌,当然无论口感味道都无法与正品相比。

    烤羊肉没什么特别的,只不过烤的时候加了孜然,安和在宴会也没有保密,所以现在长安城中的达官显贵都在四处求购孜然,但因为孜然这种调料很少有商人贩卖,之前长安城中的存货,已经让安和扫荡一空,所以就算是有钱也买不到,价格已经疯涨到一斤黄金换一斤孜然的地步。

    这种天价立刻将商人们刺激的眼睛血红,纷纷发了疯似的组建商队,然后快马加鞭向西边跑,因为只有那里才有孜然出产,现在比的就是速度,第一批到达长安的根本不是孜然,而是一粒粒的黄金啊!

    相比于孜然的疯狂,五粮液的销售情况也十分火爆,程知节和李道宗名下的两座最大的酒楼,在宴会结束的第二天就开始打出五粮液的销售招牌,立刻引来无数好酒之徒的疯抢,甚至其中一座酒楼的大门都被这帮人给挤塌了,幸好只有几个人受了轻伤,没发生什么大的事故,要不然真的从喜剧变成悲剧了。(未完待续。)
………………………………

第一九零章 吐蕃使臣

    虽然一下子有几家酒楼销售五粮液,但因为安和府上产量有限,所以每家酒楼里的五粮液都是限量销售,价格更是贵的离谱,但依然无法抵挡爱酒之人的热情,每天早上酒楼前都围着一大群等着买酒的人。

    今天是王家酒楼开业的日子,安和已经答应过王玉生父女,要请一帮朋友去捧场。

    昨天他就已经让人房遗爱等人约好了,不但叫上以前的那帮狐朋狗友,而且连五王宴上认识的李敬业等人也一起叫上,反正大家都是年轻人,多聚聚总归是好事。

    安和一向是个晚起的懒虫,所以还没等他起床,李敬业就带着以前的那帮朋友全来了。

    安和被李敬业从床上拖出去,尉迟阿敏急忙帮安和更衣洗漱,等安和收拾好了进到客厅,程伯献等人也都来了。

    人既然已经来齐,安和和李敬业带头,呼啦一下全都上马赶往王家新开的酒楼,今天安和做东,既和这帮朋友联络感情,又顺便帮王家的酒楼壮声势。

    虽然只是一家新开的酒楼,但却已经是人满为患,毕竟这里是长安城中第五家有五粮液销售的酒楼,再加上推出的顶级五粮宴,消息灵通的人都清楚王家和安和的关系,知道这里的五粮宴是从安和那里流传出来的,所以不少无缘参加宴会的人,都巴巴的赶到这里,想品尝一下真正的五粮宴。

    “安爷,楼上已经为您准备好了最大的房间,酒菜也已经让人备好,就等安爷与各位公子入宴了!”

    王玉生看到安和带着三四十人一起到来,立刻一脸惊喜的上前迎接道,今天只有他一个人在这里,王惜君估计是女孩子的缘故,不便出现在这种场合。

    “呵呵,玉生兄这里的生意还真是火爆,连店外坐的都是人啊!”

    安和看着酒楼外面坐的人笑道,酒楼里面已经坐满了,但客人依然坐不下,所以店外面的空地上也摆了不少的桌椅,许多人就坐在外面叫上酒菜吃喝。

    “这些都要多亏了安爷的五粮液,今天开业,所以酒楼不限量供应五粮液,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冲着五粮液之名来的。

    ”王玉生也笑道,一个酒楼能吸引客人的,最主要的当然还是美酒与美食。而他的酒楼这两样刚好不缺,所以才会在第一天就如此火爆。

    安和又和王玉生寒暄了几句,看身后的众人等的都有些急了,急忙让王玉生引他们上楼。这座酒楼面积并不小,甚至比安和去过的君子楼还要大,不过在装修上去与君子楼相去甚远,只不过比一般的酒楼要好一些罢了。

    刚一上楼,李敬业和一帮小子就高声叫着快点上菜,这帮小子听说安和请客,而且还是和五粮宴相同的菜式,有不少人连早饭都没吃就赶过来了,刚才被楼下饭菜的香味一勾,现在个个饿的两眼发绿。

    安和也没吃早餐,等酒菜刚一上来,所有人都是先埋头大吃一番,等吃了差不多了,才有人兴致渐起,开始吹牛打屁划拳拼酒,虽然人数不多,但场面却热闹之极,原来不对人人也慢慢融合在一起,毕竟年轻人本就好动,话一多也就说开了,你打安和一拳安和打你一拳,然后哈哈一笑喝上几杯,什么恩仇也都忘了。

    正喝的高兴的时候,忽然听到房间外面有人争吵的声音,一开始安和等人都没在意,毕竟这么多的客人,难免有喝醉的发酒疯的人。

    “啪~”

    接着一声清脆的耳光声传来,显然是有人挨打了,而且那些争吵的人竟然向他们房间走来。

    安和眉头一皱,站起来刚想出去看看,就见房间大门“轰”的一声被人踹开,紧接着一帮衣着怪异的番人闯了进来。这帮人大概也有几十号人,为首的是个衣着华丽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其它人看样子都是他的下属和护卫的武士。

    “混蛋,本大爷在这里喝酒,你们这帮吐蕃人竟然敢闯进来,老子看你们是活的不耐烦了!”

    程伯献气的拍案而起,冲着这帮人破口大骂。

    听到对方竟然是吐蕃人,在场的人心中俱是一惊,大唐虽然号称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之一,但他也有自己的外患,其它如百济、高句丽、南沼之类的小国不说,最大的威胁就是北方草原上的突厥与西南的吐蕃,西突厥还在内乱,根本不足为患,但吐蕃这个新兴强国却正在日渐强大。

    “哼!我们是吐蕃大使,你们这帮懦弱的唐人快点离开,今天这里我们包了!”

    对方一个武士用生硬的汉语不屑的说道,神情十分的高傲。现在吐蕃击败了周围的吐谷浑、党项、白兰诸羌,国力正盛,国内上下都弥漫着一种自大的情绪,甚至连大唐也不放在眼里,这些人作为是吐蕃大使,更是在大唐横行霸道,而掌管外交的鸿胪寺怕引起两国纷争,对于吐蕃人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助长了这些吐蕃人的气焰。

    “混帐,竟敢在安中郎将面前放肆,尔等小小吐蕃使臣,难道真以为我大唐好欺负吗?”

    李敬业虽然年纪不大,但胆子不小,说起话来虽然慢条丝理,但充满挑衅的意味。

    对面的吐蕃人也是一愣,安和他们是听说过的,谁不知道在马球场上击败过他们的安和啊,一个个面面相觑有点不知所措,目光纷纷看向为首那个留着长须的中年人。

    “呵呵,没想到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安爷,吐蕃小臣禄东赞参见安爷。”

    中年人眼神闪烁了几下,还是一辑到地行礼道,他的那些下属虽然脸上极不情愿,但仍然向安和行了一礼,神态却十分的不敬。

    “哼,没想到竟然是吐蕃大论亲自前来,怪不得如此嚣张!”

    程伯献显然听说过这个禄东赞,冷哼一声说道。安和不知道大论是个什么官,轻声问了一下身边的程伯献这才明白,原来所谓大论就是吐蕃的丞相。(未完待续。)
………………………………

第一九一章 大打出手

    禄东赞生于吐蕃堆垅让巴,家族世袭领有加布一带的封地。

    在吐蕃威震青藏高原的同时,松赞干布派遣禄东赞与吞弥・桑布扎出使尼婆罗,向光胄王提出和亲,希望娶公主布里库提(尺尊公主)为妃。经过三次舌战,迂回斗智,并以发兵相要挟,光胄王被迫将尺尊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

    贞观十四年,松赞干布派遣禄东赞为正使,吞弥・桑布扎、支・塞汝贡敦为副手,出使唐朝,成功地促使唐蕃和亲,派遣文成公主入蕃。在出使唐朝期间,禄东赞因机智善变,极为唐太宗赏识。唐太宗封其为右卫大将军,并欲将琅琊长公主的外孙女段氏嫁给禄东赞,诱使他为唐朝效力。禄东赞以“臣本国有妇,父母所聘,情不忍乖。且赞普未谒公主,陪臣安敢辄娶“为由,婉言谢绝了太宗的好意。

    642年,松赞干布任命禄东赞为大论。

    松赞干布于今年去世,其孙芒松芒赞即位,由大相禄东赞辅政。

    由于芒松芒赞年纪尚小,所有军国大事几乎由禄东赞一个做主。这次他来其实是给年幼的芒松芒赞求亲的。

    这倒让安和心中十分惊讶,看这家伙貌不惊人穿的像个爆发户一样,没想到身份如此惊人。

    程伯献很不客气的话让懂汉语的吐蕃人十分愤怒,一个个涨红了脸拳头捏的紧紧的,交头结耳的说着什么,看样子都对程伯献很不感冒。

    不过禄东赞却显得很稳重,用吐蕃话训斥了几句,这才又向安和说道:“安中郎将误会了,昨天小臣刚到长安,听闻这里有大唐第一美酒卖,所以才想来品尝一番,但没想到店家百般阻拦,逼不得已才闯进来。”

    这家伙不愧是吐蕃重臣,脸皮厚的都可以防弹,把责任都推到了酒楼的身上。这时王玉生也从外面挤进来,半边脸却肿了起来,显然刚才挨打的是他。

    安和心中一怒,王玉生是他的人,打他就是相当于打自己,当下就想冲下去把面子找出来,但却被王玉生死死拉住,并小声的在安和耳边说道:

    “安中郎将不要冲动,刚才安和听他们用吐蕃话说,似乎这次又是为了求亲而来,好像他们的赞普已经等的不耐烦了,已经有了动武的念头,安千万别太激怒他们。”

    “你懂吐蕃话?”

    安和没想到王玉生竟然会吐蕃话,虽然怒火冲天,但他却还没失去理智,为了一个商人与吐蕃大使动手,闹到李小九那里也是他的不对。

    “小弟家中生意和吐蕃有些来往,经常要和吐蕃人打交到,就学了些吐蕃话。”王玉生有些得意的说道。

    正在这时,那个禄东赞又开口笑道:

    “呵呵,既然今天这里是安中郎将宴客,那小臣就去别的地方好了,告辞!”

    说完一拱手就要离开,李敬业冷哼一声也没说话,看样子对这些嚣张的吐蕃人也很反感。

    禄东赞转身刚要走,就听他身边的一个属下用吐蕃话高声说了些什么,其它吐蕃人都是哈哈大笑,禄东赞以为安和他们都听不懂,所以也没在意,微笑的横了安和他们一眼,迈步就要离开。

    不过安和却发现身边的王玉生脸色大变,一张小白脸涨的通红,全身气的都在微微发颤,几次捏紧拳头却又松开,显然心中愤怒之极。

    “他们说什么?”看到王玉生的反应,安和心中一沉。

    “他们……他们说……”

    王玉生气都喘不上来了,说话时也咬牙切齿一脸狠相,

    “他们说他们现在要去平康坊玩大唐的女人,然后抓个大唐的公主,回去献给他们赞普!”

    王玉生的话音刚落,安和就怒吼一声冲了上去,抡起拳头照着那个说话的吐蕃人就砸了上去,这个吐蕃人虽然长的人高马大,但一来没有防备,二来安和的力气奇大,所以被安和一拳砸飞出去,撞到身后的人才停了下来。

    安和心中怒火冲天,这帮吐蕃人在大唐的都城还敢如此嚣张,不但打了他的手下,而且竟然还出言侮辱他的姐妹,是可忍孰不可忍,安和脑子被热血一冲,立刻变身成二百五,管他娘的什么吐蕃大使,先打了再说。

    安和身边的程伯献、李敬业等人也听到了王玉生翻译的话,个个都是勃然大怒,一看安和先冲了上去,怕他吃亏,拎着茶几桌子也冲了上来,见到吐蕃人就打。

    跟李敬业来的大部分人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既然安和已经动手,他们也不能这么看着。而且他们也早就看这帮吐蕃人不顺眼了。毕竟都是大唐的顶级纨绔,长这么大还没人敢在他们面前如此嚣张。所以一见安和动手,立刻都是抄家伙砸人,什么花盆、桌子、盘子抡起来就打。

    吐蕃人数比安和他们多,但却被安和众人打了个措手不及,等他们反应过来还手的时候,已经有六七个吐蕃人头破血流的倒在地下了。

    为首的禄东赞暗暗叫苦,他也猜到对方肯定是有人懂吐蕃话,听到了他手下说的那句大不敬的气话,所以安和他们才会动手。这里可是大唐的国土,无论是闹到哪里都是他们没理。

    安和可不管禄东赞在想什么,打翻了那个口出狂言的家伙后,心里觉得不解恨,夺过身边程伯献手中的硬木矮桌,抡起来照着地上那家伙的脑袋砸了下去,一下就将这家伙开了瓢,又狠砸两下,直接让对方晕死过去。

    这时吐蕃人也开始了反击,毕竟就算对方是大唐的中郎将又怎么样,打起来可不管你什么身份?而且吐蕃人生性凶悍,其中又有不少专职武士,和程伯献他们这些从小习武之人打起来并不吃亏。

    安和专门找那个落单的吐蕃人打,抽冷子给对方致命一击,不一会的功夫就让他们拍倒四五个吐蕃人。不过其它人也不逊色,其中程伯献、李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