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周鼎记-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呵呵,那就有劳您了!”

    安和急忙谢道。两人出宫上了同一辆马车。一路段纶十分的热情,对安和是问东问西,安和表现的也很恭敬,一一做了回答,这让段纶对他好感大增。

    进了工部之后,安和发现这里和自己想像的差别很大,在他的想像中,工部应该就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工坊,里面都是各种各样的工匠,在各自的工坊中热火朝天的干活。但进来后他才发现。其实工部就是一个很普通的政府部门,里面工作的都是普通的各级官员,根本见不到工匠,这让安和十分的疑惑。

    有不懂的就要问。等安和将自己的疑惑讲出来后,惹的段纶是哈哈大笑,过了好一会才打趣道:

    “安中郎将,按你的想法,那我这个工部尚书不就成了个大工匠头子吗?不过我可没有工匠们的手艺!”

    这个段纶倒也风趣,看安和十分郁闷表情。引的他又是一阵大笑,不过笑过之后,他还是详细的向安和讲解了一下工部的情况。工部最高长官当然就是他这个尚书,另外还一个侍郎,算是他的副手,工部下面分有四部,各有郎中和员外郎一人,另外每部还各有几名主事,掌管着方方面面的事情。

    至于安和提到的工匠,工部当然有,不过大部分都在工部管辖下的各大工坊内,也有少数工匠因为手艺精湛,被提拔为官,不过这些技术性的官员并不在这里,而是在工部后面一个大工坊里工作,他们的工作也与一般的官员不同,主要就是利用自己精湛的技能,对现有的工艺进行改进,相当于后世的研发机构。可惜那里由于保密的原因,连安和也不能轻易进入,这倒是让他十分的失望。

    水泥的运营事务十分重要,段纶也十分重视,所以特意派了名主事做为安和的副手,另外还有十几名经验丰富的小吏协助,至于安和办公的地方,就在工部的旁边,是一个独立的院子,面积倒是不小,将近有三十亩,房屋也很多,不但有平常办公的地方,甚至连暂时休息的房间也有。

    段纶带着安和在院子里转一圈,最后才来到会客的大厅,所有从工部调拨来的人员都在厅中等候多时了。为首的是一个身穿绿袍的九品主事,这些人一见安和和段纶进来,立刻躬身施礼道:

    “参见安中郎将、尚书大人!”

    “嗯,都起来吧!”

    段纶说完转头又对安和说道,

    “巡中郎将,我来为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工部主事李义府,别看他年轻,但为人十分有才干,是我工部中少有的少年俊杰啊!”

    其实不用段纶着重介绍,安和就已经注意到这个工部主事了,这并不仅仅因为他是人群中唯一的官员,更重要的是,这个人实在是太年轻了,看上去顶多有二十五岁左右,长的唇红齿白十分帅气,从安和进来之后,他就表现的十分恭顺,脸上也一直带着人畜无害的笑容,让人一见就心生好感。

    “下官李义府,参加安中郎将!”

    听到段纶介绍自己,李义府急忙上前两步,一躬到地道。

    李义府?

    安和总觉得这个名字有点熟悉,难不成又是个历史名人?不过现在不是细想的时候,于是笑着开口道:

    “呵呵,没想到李主事如此年轻,以后还请多多关照啊!”

    “谢安中郎将夸奖,下官其实没什么本事,只不过办事认真罢了,这些还都多亏尚书大人教导有方,才使小人有机会追随安中郎将。”

    这个李义府虽然年轻,但说话却是滴水不漏,不但把安和和段纶都捧了一遍,顺便连他本人也夸了一下。

    “哈哈~,义府还是那么会说话,老夫最喜欢的就是你这样的年轻人。”

    段纶显然最喜欢别人拍他马屁,一下子就高兴的找不到北了,怪不得他将水泥这么重要的事交给李义府?

    李义府?等等!安和忽然一下子想起来,这个李义府不会就是历史上那个李义府吧?那个号称是武则天手下两大打手之一,最擅长当面微笑背里捅刀子,所以又被人称为‘人猫’,被称为‘口蜜腹剑’的李林甫遇见他,还得称呼一声“前辈”。(未完待续。)
………………………………

第二0八章 动力水车

    如果真的是他的话,那安和今天可是遇上一个了不起的家伙。

    “听李主事的口音,似乎不是长安人士,不知何事来到长安任职?”

    安和不敢肯定,只能先试探一下再说。

    “启禀安中郎将,下官祖籍饶阳县。后迁永泰,贞观八年才经过举荐来到长安任职。”

    李义府还是那幅笑眯眯的样子,老老实实的答道。

    安和心中一惊,李义府是哪里人他并不清楚,不过他却知道李义府的确是贞观八年才来到长安,并且一开始担任过不少底层小官,现在名字和时间都对上了,看来他就是有历史上号称武则天手下两大打手之一的那个人猫了。

    “安中郎将,我那边还有些事情要处理,你就和李主事他们多熟悉一下,一会再让李主事带你去看一下城外新建的水泥作坊,所有调拨的工匠都在那里了。”

    段纶一看也没自己什么事了,于是起身告辞,毕竟他这个尚书也没空一直陪着安和。

    安和急忙站起来送段纶出去,李义府他们这些人当然也都跟着。除了李义府这个九品主事外,其它人都是没有任何品级的小吏,安和也没必要认识,有什么事直接吩咐李义府就行了。

    虽说对李义府这个历史名人感到震惊,不过安和也没有多想,该用的还是得用,他第一件事就是吩咐李义府定做一块‘水泥督造院’的牌匾,然后挂在院子的门口,这就是他这个水泥督造吏的正式官署名称了。

    然后安和又和众人谈了会话,正好这时也中午了,于是安和请客,大家一起到王玉生开的那家酒楼大吃了一顿。到了下午的时候,由李义府带路,安和又出城去了由工部划出来做为水泥作坊的地方。

    路上经过李义府的介绍,安和才知道这个新作坊原来也是工部的石灰作坊,段纶听说安和在将作监就是用石灰作坊炼制水泥的。所以为了方便安和,就将这个规模庞大的石灰作坊划出来,也算是给安和提供了点方便。这让安和不禁感慨,还是朝中有人好做官啊!

    新作坊就在长安城外西北角上。紧挨着渭水,作坊占地规模极大,据李义府的介绍,这里最多可以容纳上千人一起劳作,毕竟工部有时要做一些规模极大的工程。对石灰的需求量很大,像这种规模的石灰作坊,在全国其它地方还有好几处。

    安和刚一进新作坊的门口,就看见身穿八品官服的白清正指挥工匠们改造水泥窑,石灰窑虽然也能烧水泥,不过经过白清那些将作监的匠人研究改进,发明了一种新的水泥窑,可以提高水泥的煅烧效率。

    “安中郎将,您可来了,这工部的石灰作坊就是不一样。连专门用于粉碎的大水车都有。”

    白清一看安和来了,急忙跑过来十分兴奋的说道。因为协助安和烧制水泥有功,白清这个九品小官终于升了一级,现在是八品下的署令,只不过由将作监调到安和手下任职。

    “哦,竟然还有水车?快带我去看看!”

    安和一听也十分兴奋,水泥的配料在煅烧之前,都是要经过粉碎的,但在将作监的时候因为条件不够,所以一直是用人力来粉碎的。效率十分低下,为此安和还曾和白清讨论过这个问题,白清就提过有些大型的石灰作坊借助水力来粉碎石灰石,可惜安和一直没有见过。没想到新作坊这里就有。

    “是,安中郎将请随安和来!”

    白清答应一声,急匆匆转身就走,他也是太过兴奋了,竟然没发现安和身边还站着一个人。

    “白清,这位是工部主事李义府。以后你们有许多方面要倾力合作,大家认识一下!”

    不过安和倒没忘将李义府介绍给白清,以后白清就主管着新作坊内部的运营,而李义府则协助安和管理水泥督造院的事。

    “呃~,李主事真是年轻有为,刚才我太兴奋了,有些怠慢了李主事,还望您不要怪罪。”

    白清看到李义府时一愣,急忙施礼道。别看他的品级比李义府还高一级,但他是匠人出身,本来升迁就很困难,要不然他也不会做了快一辈子的九品小官,而且就算是得到升迁,上升的空间也很小,能升到六七品已经算是顶天了。但李义府就不一样了,工部主事可是正经的读书人出身,虽说现在只是九品,但只要办事得力,朝中再有贵人相助,以后就算是封侯拜相也不是没有可能。

    “呵呵,白署丞太客气了,你一心为公,正是我辈学习的楷模,而且晚辈刚刚接触这水泥之事,以后还要向前辈多多学习才是。”

    李义府还是那副笑眯眯的样子,说出来的话仍然那么动听。

    白清哪里受的了如此恭维,立刻将李义府视为自己子侄一般,对他的问话是知无不言。安和也是心中一动,看来能在历史上留下一笔的没有一个简单人物,先不说历史上李义府的名声如何,但以他现在的角度来看,这家伙绝对是个难得的人才。

    转过几排石灰窑,安和就看到一排高大的水车立在渭水河边,在水流的冲击下缓缓的转动,水车下面不停的传来“呯呯呯~”的重物撞击声。

    安和快步走到水车下,眼前的景象让他为之惊叹,只见每辆水车通过简单的机械,带动着五个金属重锤,当重锤到达最高处时,就会猛然落下,利用本身的重量将下面凹槽中的材料砸碎,凹槽的两边站着两个工匠,一个负责槽中材料的翻炒,让重锤将材料砸的更加均匀,另一个则负责将砸好的材料铲到旁边的小车上,当小车满了之后,就有专门的力工推到前面混合煅烧。虽然现场粉尘满天飞,但工匠们却显得分工明确井井有条。

    负责水车的匠头看到安和他们到来,急忙上前行礼,他虽然不认识安和,但却认识白清,知道白清新来的顶头上司,所以十分卖力的为他们介绍起水车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

    安和好歹也是受过后世全科教育的人,理论上的知识他比任何人都强,所以看了一会后,就发现有些地方对力学原理运用的不太合理,可惜现在没有时间改进,只能等以后再说了。

    参观完水车之后,安和在白清的带领下,又大概将整个作坊看了一遍,大部分都很满意,有些不如意的地方白清也正在整改,根本用不着安和操心。

    离开的时候安和吩咐白清,让他将之前的水泥库存准备好,并且尽量加快水泥的生产,明天他就要用,白清当下保证不会误事,安和这才和李义府一起离开。不过还没到他的水泥督造院,安和就将李义府派到了工部,让他去要一批修路的工匠回来,今天就要办好,李义府也领命去办了。(未完待续。)
………………………………

第二0九章 水泥路面

    现在天色也已经不早了,看着夕阳西下,安和骑在马上志得意满,水泥造出来只是小事,如何能将它的功能发挥到最大才是大事,现在一切都已准备就绪,就等明天开始行动了,到时他要用水泥建几条长长的大‘广告牌’,让所有人都先搞清楚水泥到底是做什么的,然后再将自己那个计划公布出来,到时……

    “哈哈哈哈~”

    想到得意处,安和禁不住放声大笑,惹得周围的行人纷纷注目,要不是看安和衣着华丽,身边还有不少护卫,估计已经有人冲上来,将他当成精神病抓起来了。

    就在安和的水泥督造院成立的第二天,一件很普通的事却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在长安最繁华的东西两市,两条主干道竟然同时开始改造,而且施工的一方竟然是新成立的水泥督造院,不少人都知道安和被任命为水泥督造使的事,所以一开始就有许多人关注着水泥督造院的一举一动,没想到安和上任后竟然不务正业,放下水泥生产的正事不管,反而抢了工部的名头开始修路?

    有几个监察御史看不过去,立刻上本弹劾安和越权,不过却被李小九给批了一顿,因为安和修路用的是水泥,而水泥督造使则掌管一切与水泥相关的事务,所以这并不算是越权。虽然这个理由勉强说的过去,但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这显然是李小九在偏袒安和,修路用的是水泥没错,但修路本是工部份内之事,安和大可以只提供水泥,然后让工部派人来修,根本用不着他的水泥督造院出面。

    不过随着两条主干道的修建,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道路本身所吸引,再也没有人在意这路是谁修的了。因为只要见过水泥路的人,都会被平整如镜、坚硬如石的水泥路面所震撼,在大唐人的眼中。将一堆面粉状的水泥加沙石混在一起,然后倒在路上抹平后,过几天就变成如石头一样,这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所以现在修路的时候。总有一群好事之人跟着,赶都赶不走,甚至有不少人专程跑到东西两市观看。

    以东西两市的人流量,现在长安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水泥这种神奇的东西,而且也知道发明水泥的人就是之前召五粮液发布会的。一时间安和之名再次成为整个长安的焦点。

    这天张行成刚下早朝,他正准备回中书省处理政务,却没想到被李小九叫住,非要拉着他一起去看安和修的水泥路面。

    张行成身为宰相,身上的事务繁多,本来是不想去的,但无耐是皇上的旨意,只能随着他们一起去了。他们这些人都换上便服,除了李小九、程知节和张行成自己外,还有李世绩和长孙无忌。刚好两文两武再加一个皇帝。

    一行五人来到东市,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片繁忙的景象,整个东市的主干道从中间被分成两半,右边已经铺上了水泥,而且也完成了硬化,现在已经可以走人了。

    左边那部分也正在施工,只见工匠用木板将路面隔成一个个长方形,然后将搅拌好的混凝土一点点倒进去,有工匠在里面将表现抹平,不过几刻钟的时间。一段十几米长的水泥路面就修好了,然后晾上一段时间,等表面差不多凝结后,就铺上稻草等着阴干。

    “这速度也太快了吧。从安爱卿开始修路到现在,也不过十几天的时间,怎么一下子就将东市的主干道修好了一半多?”

    李小九看着快速被水泥覆盖的路面,有些迟疑不定的说道。

    “陛下,其实这是安中郎将在取巧!”

    长孙无忌倒是看的明白,指着那些修路的地方小声说道。

    “陛下请看,那些工匠只不过是在原来的路面上铺上水泥,因为这条道路本来就是以砖石铺地,相当的坚实,直接铺上一层水泥就行了,但如果要新修一条路的话,就要先把路面平整夯实,然后才能铺水泥,那时的速度可就慢的多了。”

    “哈哈,这点朕倒没有注意!”

    李小九仔细一看,果然如长孙无忌所说,于是笑道。

    李世绩和程知节则好奇的走到修好的路面上,先是用脚使劲跺了跺,发现和那天见到的水泥板几乎一样,现在修好的这半边路已经开始使用了,路上的行人车辆很多,有不少人都如李世绩和程知节一样,对脚下平整坚硬的水泥路面十分好奇,有些人甚至还弯下腰摸摸路面,几乎和李小九他们初见水泥时的表现一模一样。

    “陛下,如果不是亲眼见到的话,实在是想不到水泥路面还有这么多的好处,如果全国都用水泥来筑路,以后不但不用担心雨水的冲刷,而且运送货物的马车在上面行驶时,速度可以跑的更快,而且还节省马力,以老臣估计,如果以前一辆马车一天可跑百里的话,那么在水泥路上一天就能跑上三四百里,以后无论是运输粮草还是兵马,都要比以前快上数倍。”

    李世绩也一脸兴奋的回来禀报道,他们虽然是便服出巡,但身边都有护卫将周围的人隔开,所以倒也不怕有人听见他们的对话。

    “李仆射所言不错,水泥路如果修成,不但在军事上有大用,而且可以加快各地物品流通,使得百业更加繁荣,百姓也更加富足,实在是一项利在千秋的壮举!”

    李小九也是一脸感慨的说道,如果说之前他对大举修路还有些疑虑的话,现在看到这已经修成的半条街后,他也立刻坚定了修路的信心,只不过他没有发现,身后的长孙无忌却是满脸的阴晦。

    李小九饶有兴趣在水泥路上走了几圈,又听了听周围民众的议论,发现讨论的大部分都是关于水泥和安和的事,其中关于安和的传言倒是引起了他的兴趣。

    有不少人传言,说安和是被神仙看中,得以传授天上的神术,所以才开始变得如此不凡。而且传言中还说的有证有据,比如说五粮液其实就是天上的仙酿,水泥就是传说中大禹治水所用的息壤等等,反正一个比一个离谱,可越是离谱,百姓们越是喜欢听。(未完待续。)
………………………………

第二一0章 收专利费

    对于这些传言,李小九听后是哈哈一笑,他可不信什么神仙看中安和的鬼话,如果真的有神仙看中他,不过最近安和也的确争气,表现出来的文才让人震惊不说,又献上水泥这种利国利民的奇物,而且还帮自己定下了灭辽之策,他还是很欣赏安和的。

    在东市上转了一会后,李小九几人又杀到了安和的水泥督造院。现在督造院的牌子已经挂上去了,门口站着两个衙役,看起来倒也有模有样。

    李小九的侍卫上去一亮禁卫的牌子,衙役不敢拦着,立刻放行。不过还没等他们进去,就看到有几个小吏匆匆从里面跑出来,怀里好像还抱着东西。李小九等人也没在意,径直走到里面的办事大厅里。

    “安中郎将,商家每生产一吨水泥,就要交二十文的专利费,这是不是太少了些,按这个算的话,我们似乎一年收不到多少钱啊?”

    还没等李小九进去,就听见里面有一个年轻的声音高声问道。

    “呵呵,义府啊,你还是太低估水泥的产量了,全国马上就要大修水泥路,这需要的水泥可不是一点半点,按我的估计,每年最少也要上百万吨,而且等民间看到水泥的各种效果后,肯定会吸引不少民众使用,他们才是水泥使用的大户,没个几百万吨的产量,根本满足不了全国的需求,这样算下来,一年收了十万贯的专利费,还是绰绰有余的。”

    安和语气缓慢的说道,声音显得十分疲惫。

    “可是这只是在市场达到最大时的产量,最开始几年的需求量肯定达不到几百万吨,那么开始几年我们就达不到向陛下的保证的最低费用了。”

    年轻的声音再次说道。

    李小九听到这里脸上一愣,这倒是提醒了他,当初安和为了总揽水泥事务,曾经向他保证,每年最少上缴十万贯的费用,听他们谈话的内容。这个费用好像就是从那个什么‘专利费’里来的。只是让李小九听不懂的是,那个‘吨’又是什么,听起来好像是用来计算水泥产量的?

    “这个无妨,督造院下有那么多的工匠。除了一些有能力的用来研究水泥的改进,其它大部分也可以用来生产水泥,用这些水泥销售的利润来补专利费的不足,说不定还能有所盈余。”

    安和显得信心十足,看来他在这方面的确下了不少功夫。

    “嗯。如此一来,倒也可行。”

    年轻的声音沉吟了一下,接着似乎带着苦笑再次说道,

    “安中郎将的计划下官都理清了,理论上的确可行,不过对于那个‘水泥工业协会’,下官还是有些担心,毕竟从古至今,可从来没人这么做过。”

    “哈哈哈~,没人做过才好呢。我们就是要开创一种新型的模式,让所有人都跟着安和们这种模式走,以后无论是哪种行业,都要照抄水泥工业协会的运行方式,这可是一个千古留名的好机会,也是你义府兄出人头地的好机会啊。”

    办事大厅,安和顶着两个黑眼圈半躺在椅子上,一脸兴奋的对李义府说。

    这几天他一边要组织工匠修路,又要编写水泥工业协会的办事章程,白天忙不完晚上还要加班。好不容易把章程给搞定了。

    其实安和对水泥运营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仿照后世的专利模式,由水泥督造院提供技术,吸引全国各地那些有实力的人出资建厂。然后他们每生产出来一吨水泥,安和就要从中收取二十文做为专利费。

    安和代表着封建社会最强大的皇权,所以根本不怕别人赖帐。至于水泥工业协会,则是管理所有水泥生产厂商的一个半官方组织,主要是协调和处理各个水泥厂商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而且每年还要在协会中召开厂商大会。商定下一年水泥在各地的价格,毕竟每个地方人力和物价都不相同,不可能统一定价,除非是把所有工厂都放在同一地区,不过这显然不太现实。

    今天安和将李义府叫来向他解说了一下,毕竟这么大的事他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有李义府这么一个好帮手不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