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逐鼎-第2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写一封书信,带上所有人的名字,让信使捎回去。想着自己在外征战半年,她们在幽州城也是担惊受怕了半年。
待赵询走到近处,几女反倒压抑住激动的情绪来,敛眉垂的,将相思藏在盈盈相望间。倒是阿斯丽和阿斯泌没有什么顾忌,也没有汉人那般含蓄,泪眼汪汪的看着自己。
城门周围里许之地都是森严将卒,亲卫营、第二府军,近在周围护卫。都督府内卫也出现在城门之下,诸女身侧。
诸女再有百般相思,但在外人,特别是在诸多部属面前,她也是敛身先施礼:“妾身徐氏见过夫君!”诸女紧随其后屈身一礼。
“见过爹爹!”
“属下见过主公!”
“你们辛苦了!”翻身下马的赵询轻声对诸女说道,随后又对几个孩子说道:“回去等着领礼物吧!”最后又大声道:“诸位辛苦了!回城!去都督府,诸位共饮!”
“吼……吼……吼……”
连续三声吼叫,不用说,这就是大都督府的三支无法无天的大老虎。一般情况下,三只老虎都有专人蓄养,不会轻易伤到人畜。
“这么大个了!长得真快!”看着和其父母一般大小的毛毛,赵询摸了摸其脑袋,不由的感叹道。
很显然,毛毛这个变大了的大家伙,还是认得和自己呆了数个月的主人,伸出大舌头在赵询的手上舔了舔,又在其身上磨蹭了几下,以示亲热。
一夜主臣共饮自然不必细说,接下来只是回内府与诸夫人共叙相思之苦。赵询也将自己在兖州之地的行动,讲于诸女听,一夜相叙,其中情谊深含,自然更难以言表。
赵询先是统筹的处理了一下骁果军的政务之后,就接见了海商张云琪、顾飞二人,他们二人也是白羽商号和内务府的人,也是此次海贸的探路者。经过二人的叙说,赵询也对海贸有了一定的了解。
不得不说,不能小看利益的吸引力。在印度、波斯、斯里兰卡、阿拉伯等地,早就有扬州、交州海商出没,纵横往来,生意甚是火爆。甚至于,在广州及东南沿海地区。有许多从海路上来的大食商人。他们成立特别的居留地。叫“蕃坊”,在当地影响很大。
当然,海上贸易的风险是很大地,大海航行不同于内河,风浪不定,人员时刻都有生命危险。如果不是熟悉海上航行的人,极有可能尸骨无存。就算是张云琪、顾飞他们此次,也多次遭遇大风大浪,险些遇难。但是,巨额的利润,还是刺激了不少商人铤而走险。按照两人的大船运载量来计算,每年至少能挣十数万银币。银子,这可是货真价实的银子啊,有谁不眼红呢?
听闻交州之地的海贸发展,赵询不由叹声说道:“唉……还是岂不太晚!”
张云琪、顾飞也深有同感,张云琪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与南洋海贸,我们没有扬州、江州和交州的便利。想当初,交州之地,也不过是荒芜之地,哪怕是前朝在海贸兴盛之前,也依旧不过是贫瘠之地。那广州府,昔日也不过只有百姓二十余万人,但现在呢?足以和中原大府相比,甚至更甚。也正是因为如此,交州都督,也有心和自己北面的占据荆、江、扬、豫州的齐王抗衡。当然,我们除了和南面海贸之外,还是可以与东面的夷州、新罗半岛贸易。”
赵询暗暗叹息,这地理上的差距,那时没办法弥补的。海贸兴盛,自然造船业也就发达,对于海军和水军来说,这都是极为有利的事情。当然,更重要的是,税收就高,经济也就繁荣。要不然,齐王慕容成怎么会放弃在朝中和司徒雷相斗,反而要亲身到扬州,主持江州的收复行动呢?还不是因为这地方对他很重要。
“你们是否遭遇扬州海军的拦截?”赵询又想到了一个问题,急声问道。在骁果军之中,海军和水军已经正式分隔开来,各自性质不同。
“未曾!我们未曾在江州、扬州靠岸,就算是补充淡水和食物,也是在交州进行的。不过,路经扬州外海之时,也遭遇了扬州海军。但对方只是简单的巡查,收取了一些钱财之外,并没有对北上的海船进行拦截。”
赵询暗暗点头,如此,他就放心了。毕竟,他也没有拦截从扬州、江州甚至是徐州北上日本、新罗半岛的海船,只要不是可以破坏,任其航行,哪怕是靠岸补充食物和水,都是允许的。甚至于,赵询还给巡视的青州海军下过军令,巡视途中,遇到遇险海船,无论徐州还是扬州,都给与救援。其中先后就救过数十艘遭遇风暴、遭遇海盗袭击的海船。
对于赵询来说,他们只是商人,只要不给自己正在交战的敌对势力贩卖武器,都是允许的。像上次攻打青州武卫军,也就是唐军之时,封锁海域,禁止南方海船给武卫军运输补给,那也是先行通告、警示,允其在己方海港停靠,贩卖货物或者离去。在劝解无效的结果下,才一律惩处。当然,运输物资要是兵甲器具,那就会直接没收。
想来,也正是因为此,己方南下的商船才未被拦截。毕竟,正常的商业,对彼此双方都是有利的。
………………………………
第596章 钱利
更新时间:2012…11…17
“对了,我让你们特意将航行所到之地都标记下来,什么地方有什么物资,什么地方缺少什么,以便商队所用,你们标记了吗?”想起当初临行之前交代的事情,赵询笑着问道。
虽然还是那个不少,但还没有人系统的留下海上商道的信息。赵询向将之标记下来,也好让其后而去的海商们,有个提前准备。
张云琪拿出一本册子,笑道:“此事我们已经做好了,商业司也全力相助,这就是印刷出来的海上记事概况。
“好,如此一来,也能让其余的商队有了最基本的准备。”赵询笑着接过张云琪手中的册子。
随手翻开来,现里面是前往南洋、南亚、甚至是东非的情况。当然,很多没有亲身经历的地方,都是听其他海商所言而记录,像这种情况,其后也标有未亲身所到,待查的话语。
在标记的航线上,有各种各样的注意事项,后面还有专门描述的对抗风暴和漩涡的心得,甚至连鲨鱼经常出没的地方,也都有详细的备注。对于当地的风土人情,也有粗略的描述,其喜好、忌讳,都有详细说明,还有标记什么货物比较受欢迎。
“很红啊,交由商业司统一印刷,贩卖给海商,其中也有你们的分成。”赵询大略的看了下,拍板决定。
赵询相信,这种东西,定能受到海商们的欢迎。跑远洋贸易的都知道,时间就是商机,先制人,永远都要比后制人强。再说了,真要是在某些细节上出现了问题,到时候可就不是一点钱财能过得去了,搞不好就是丢掉性命。
在青州、幽州沿海之地,海商还是不少的,来往与夷州、新罗半岛以及南面的海上,数量还是很大。既海贸利润,牵扯不小,以前则是由商业司统辖,但现在赵询准备将之单独划分出来,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为了更还的负责这项事务。
和司徒亮、杨望清、刘文契、裴毅、吕子良、杨望真等人商议过后,决定再成立一司,负责海贸管理。名字就叫海贸司,与唐朝的市舶司一样,负责掌蕃货海舶贸易之事,以来远人,通远物。其职责包括:检查入港货物;征税;收买、出售、保管及运输专卖品及其他船货;核发出国贸易公据……其职能相当于现代的海关。
时隔半年,汇通钱庄也遍布骁果军治下,成为类似于银行的存在。钱币、钱票也成为世面流通之物,取代以前的金银之物。
“光是吸纳存钱不行,还要放贷,钱用出去,才能是钱。如果只是存放在钱庄钱库,那和普通人家放于家中又有何区别呢?”听闻了钱庄的经营现状之后,忍不住说道。
“放贷,我们是在放贷啊,都借给官府修缮河道了。再说了,我们发行债券那么多,到时候还回去,都是问题呢。”财务司司长胡易皱眉说道。
赵询摇头道:“你那哪里是借给官府,根本就是官府在无偿利用钱庄里的钱。钱庄的钱和税务司存放在钱庄里的钱,是两回事。”
顿了顿,赵询苦笑着解释道:“财务司存放在钱庄里的钱,是官府的钱,也就是相当于朝廷的户部钱库。但钱庄自身吸纳的钱财,他是钱庄通过经营手段,临时借用。钱庄不是官府的,而是一个店铺一样的机构,只不过是在官府监制之下的机构。”
“官府可以用按照规矩利用你们财务司存放的钱财,但钱庄吸纳的钱财不能无偿调动。这般说吧,我们发行债券,富户们购买,到期之后,我们是要归还连带利息加上本金。你们调用钱庄的钱财,也要在不影响钱庄经营的情况下,给予一定的利息,就当钱庄也是一个特殊的大户。”
通过一番详细的解释,赵询才将这钱庄和财务司分割清楚。赵询不是怕别的,就是怕他们胡乱无规划的调拨钱庄钱财。这钱庄钱财和财务司的钱财是不同的,财务司的钱财,是通过税收获取,全额都是官方的钱。但钱庄的钱,虽然身在钱庄,但本质上还是人家的。你这里,只不过是一个存放地而已。
百姓、富户商人为何愿意将钱财放在钱庄?还不是安全,但他们更看重的是信誉。能存能取,要是只能存,去的时候事情一大堆,还会有人存钱吗?
想当初,钱庄成立之初,没有建立起信誉,除了大都督府和一些官员及其官府将自己的钱财存放在钱庄之外,那里会有人真心愿意?哪怕是麾下官员,只怕也是挨不过面子而为吧。但现在,已经是遍布骁果军治下,得到了百姓的普遍认可。就是那些商人大户出,也纷纷将钱财存于钱庄,拿着钱票在异地兑换。以至于,现在很多地方的钱票,都相当于实际的金钱来用。特别是那种只看票号,不记名录的钱票,基本上就成了大额的流通之物。
“将钱庄里的各级职员,都按一定的编号,轮期调换,同时也要加强核查,我可不希望钱庄里面出现什么岔子。”末了,赵询又强调道。
“主公之意,就是要和放高利贷一样,将钱借与百姓?”
“是啊,谁敢说自己没有个三灾五难的,总有需要用钱而身边又没有的时候。这钱庄的钱财只是借助与官方和那些大族商人可不行,我们需要将之扩散开来。就连普通百姓也要考虑其中,比如说,遇到天灾了,百姓可以支借钱财以自救,到期偿还便可,当然,利息还是需要的。只不过,我们定下的利息,远远没有放高利贷的多罢了。”
如果按照赵询所言,那么,官府就送下了很大的担子,如此一来,官府仅仅只需要将田地分给百姓开垦就是,无需再需要为他们提供所需之物。当然,官府提供物资,也是要偿还的。只不过,现在有钱庄代替之后,百姓们除了依靠繁忙的官府官吏之物,还能自己自行安排,能很大程度上缓解官府临时承担的财政压力。毕竟,任何时候将所有的事情压倒一起,官府也承受不住。
再比如,如果现在山阳府有了钱庄,有了统一规划的钱庄,那么,按照赵询的设想,实际上将“安置流民、开垦粮田”的财政压力,转移到“钱庄”的头上;当然,钱庄要收取一定的钱息来作为补偿。这偿还,自然就是在百姓有所收获之后。
钱庄借贷给流户,使得流民得到最基本的口粮跟种子及必要的工具,到这些地方里开垦荒地。一是能增加诸县的耕田面积,增加地方的钱粮收入;二是能将这些流民安置下来,化解不安全的隐患;三是流民能获得收成之后,归还本息,钱庄能从中获利。
当然了,如何放贷,又如何保证放出去了能顺利收回来,这都是需要详细考虑的事情。在骁果军治下还好,起码百姓不会乱跑,他们能得到田地,还减免各种杂税。如果是其他地方,谁敢保证这些流民拿了钱,会不会直接溜号?流民可不是正统的百姓,他们都是已经无家可归的人了,要是处理不好,同样是血本无归。至于这些,还不是现在该考虑的事情。
“可是,放给百姓还好说,如果放给流民,那如何保证会有收益呢?”前青州都督,现在的军务使曹斌皱眉说道。他对政务不是很了解,但也知道,钱庄是靠什么经营的。再者,他现在也逐步开始融入骁果军,也算开始为骁果军操心了。
议政厅内,胡易激动答道:“只开垦荒地有收成,流民自然就有能力归还钱、支付钱息。同时,对地方来说,开垦荒地,民户、粮田增多,税粮自然也就有增加。即使有放出去的钱财会有些最终收不回来,按照主公所言,自由地方官府额外补贴损失给钱庄,实际上也会很有限,占得比例非常少,毕竟,没有谁愿意为了这么一丁点的钱财而流窜。如此一来,办钱庄向流民放贷,倒是大善之政!呵呵,我现在才发现,放高利贷也是大善之举啊!”
原本以为是放高利贷,向拿下临时有难的大户、百姓放贷,但听闻赵询如此一说,胡易顿时心思活跃开来,仿佛眼前突然通透一般。
杨望真接口道:“如果我们将流民编甲编户,统一有甲长、里长放贷,直接购买所需物资,而这些甲长、里长又是自己人,有有家人在此,甚至是安排一些本地人,那么,也能减少一些麻烦事。现如今我冀州、青州之地,还在不断的接收流民,不若,就这般试试看,让监察司从旁监察,也让官府做好应对手段。”
赵询点头道:“如此甚好,说得好,不如做的好。再好的理论,也是要靠实践来证明的。”
“好了,钱庄的事情,暂时只能一步一步来,先看看实际效果再说。对了,幽北诸胡又出现了问题?”
司徒亮沉声道:“这倒没有,因为定州的成立,现如今,幽北三胡已经处于我军围困之中。西北面是室韦人,南面是幽东北三府之地,西面则是定州。虽然并州之北的突厥人在并州北部肆虐,但还没有进入我军辖区范围。”
“我们没有和西面突厥人对上,幽北三胡自然也不敢胡来。现在的问题是,北海诸部,也就是北海行营总管李牧之将军那里。”因为赵询自号大都督,所以北海都护府也撤销改变为北海行营。原北海都护府大都督李牧之也改任北海行营行军总管,统筹北海诸部军务。
“北海诸部?北海诸部被一分为二,现在还有精力闹腾?”赵询不由侧目问道,对此也是有些惊讶。昔日赵询崛起之时,就是踩着北海诸部,也就是其中的北海王而起家。现在北海王被另一部和李牧之的联手打压下,已经爬不起来了,怎么还会有精力闹腾呢?
司徒亮笑道:“不是他们想要不安分,只是因为我们将原本的契丹人所在草原划分北定五府,现在又改编为定州之后,大举的迁入汉民,同时也授予契丹人汉人身份。现如今,这些契丹人的生活水准,可要比之以前强多了。”
“虽然我们没有强制性的让所有的契丹人更改汉名和汉人户籍,但还是很多普通牧民,尤其是那些被我们从各部首领手中解放出来的私奴,都纷纷加入汉籍,享受一些做工、为吏上的优待。哪怕是还未曾更改户籍的契丹人,依旧比之以前生活要好,毕竟,他们无需再为食盐、粮食、取暖、交易以及过冬焦虑。所以,北海诸部那些原本遭遇北海王赤术打压的那一部,有心向我们靠拢,其诸部之意,也是想效仿契丹人,划为汉地,入汉籍。”
赵询一听就明白了,道:“北海王不同意,你们也担心辽东国和粟末靺鞨部心有疑虑。当然,这些部落的首领也是不愿意的,是如此吧!”
司徒亮点头道:“确实如此!收有受的好,不收有不收的好。此事,需要主公来决策。”
“你们的建议是?”赵询没有直接回答,反而询问道。
司徒亮沉声道:“政务司和军务司的意思都是可以拿下,但是,因为兖州之地的战事,不会的究竟会大到什么地步,所以……现在也不好说。”
赵询明白对方的意思,一旦要接纳这北海诸部半数领地和人口,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各项繁杂的善后事情不说,还要动武解决那些各部首领,还要预防北海王的动作,甚至还要预防辽东国和粟末靺鞨部的异常反应。毕竟,骁果军现在不声不响的吞了三部之一的一半,他们要是还能稳坐如山,那才怪了。如果没有将重心放在疏浚河道之上,骁果军倒也可以南北两线作战。但现在,骁果军还不能大举动兵,尤其是在接纳北海诸部一半之后,更是要承担繁杂的地方安排事务。
恰好现在兖州之地又是大战刚起,似乎有将司徒雷、慕容成牵扯在其中之意。都督府下属文武也明白,赵询现在还带打着兖州之地的主意,想要在黄河以南打开缺口。再者,辽东国个粟末靺鞨部之北的黑水靺鞨部,也是一个敌人,一个不好,骁果军就会将重心全部被牵扯到北线上去,而无暇南顾南面。
沉吟了片刻,赵询沉声道:“这愿意纳入我骁果军体系的都是普通牧民。亦或者是那些私奴?各部首领、诸将是什么反应?”
司徒亮道:“普通牧民和各部私奴自然是举手欢喜,此外,一些部落首领也表示了愿意臣服,至于北海诸将,只怕真要是臣服亦或者打起来,他们也不敢做什么。毕竟,北海行营的军队可是清清楚楚的告诉他们,什么才是精锐。”
………………………………
第597章 幽北
更新时间:2012…11…18
“如此说来,这接纳对方,就算西北海诸部首领心有不满,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接受!”赵询摊开地图,一边看着西侧北海部的地理划分,一边说道。
“就算不接受,领军反对,也能很快平息,而不会在西部北海部造成什么大的影响。因为靺鞨八旗和靺鞨骑兵以及我亲卫军骑兵都都在北海诸部收过兵,基本上,北海诸部,尤其是这西部被北海王打压的诸部,已经没有什么很强的战力了。”司徒亮仔细的说道。
就心里尓言,赵询还是很想将辽东国和粟末靺鞨部拿下来的,还有黑水靺鞨部。这里可是未来的东三省,土地肥沃。当然,对于赵询来言,现在黑水靺鞨部的吸引更大,因为那黑水靺鞨部和室韦东部那深山老林之中的参天巨木。这数人合围的巨树,可是造船的好材料。
“你们对于兖州之地的局势如何看?”赵询想动北面,但也不想放过南面。虽然北能扩大疆域,化诸族为一体。但南面才是事关大局的关键。自从被朝廷定为叛逆之后,骁果军上下,已经是无路可退了。
裴毅道:“军务司的意见,自然是南北皆不放过,他们甚至做出了有我军、八旗军和室韦军同时行动的计划,或剪灭一胡,或强力打压其生存条件。如有可能,可以减缓治河。毕竟,治河是长期工程,而现在我们又是在三州之地同时开工。政务司的意见则是不动则已,一动立刻出手先将北海诸部西部定为事实,随后偃旗息鼓,不做其他打算,只是小心戒备,想来,以辽东国和粟末靺鞨部的实力,也不敢对我们动手。”
“至于治河,不可轻易停歇,否则只会让我们更加懈怠。此外,北方天气不如南方炎热,尤其是在冬天,越北天气越寒,就会有数月无法开工。如此,就已经大大减缓了河道工程。”
“至于南面兖州之地,我们的意思都是暂时不插手其中,起码,短期里骁果军不插手。至于主公所在山阳府,到时可以以小博大,参与其中。只怕此次就是朝廷彻底分割的起点,齐王慕容成,也不想在洛阳城事事否和司徒雷相争。或许,慕容成本来就是想要离开洛阳,再折身与司徒雷相争。只怕,慕容成希望能从司徒雷手中取得皇帝掌控权,更希望皇帝死掉吧。”
赵询点点头,他也明白现如今朝廷只怕要彻底要散了。在扬州,慕容成可比在洛阳要舒服。毕竟,洛阳之内,还有一个名义上的皇帝压着,还有一个大敌死死的盯着自己,还有一大群整天不做实事的大臣在炒个不停。但在扬州,他慕容成就是实质上的帝王。裴毅说的也没错,如果现在的宣武帝挂掉,而他又没有儿子,那么,帝位就要在兄弟子侄之间选拔一个。试问,还有谁能比得过他手握大权的齐王慕容成?他撤离洛阳,让司徒雷将宣武帝手中的兵马禁卫军给剥夺了,或许,这也是慕容成的希望吧。
吸了口气,赵询沉声说道:“既然他们愿意归附,那就接纳吧,直接给各部落首领传讯,告诉他们,如果表现的好,私财可以得到保护,给予一定的身份。如果不配合,身死财空。要行动,就不要拖延的太久,无需给他们有心侥幸的机会,也不要留给他们有联系其他两国的意思。政务司,你们做好相应的准备,接纳人口,扩展领地,可不仅仅是说说这般简单。”
裴毅道:“属下明白了,这就着手去准备。”
“军务司也动起来,给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