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逐鼎-第5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籍的商人而言,他们有一个优惠,则是优先得到官府的各项采办订单。
听闻林书成所言,赵询冷声道:“看来,这些大族豪强还是贪心不足啊!商税?行商之人,多是家有余财之人。他们可不是普通百姓,没了土地就无法生活。不交税,不交税就无法修筑驰道,就无法供养西雍州官府、军队所需。没有驰道,水利工程,他们能更好的行商,货物能更好的流通,百姓有钱财购买他们的货物?”
“不要理会他们,要是再敢继续不思正事,拉拢商人在地方胡闹,就取消他们行商资格。”赵询知晓,这些叫嚣着要求免税的商人,绝对不是那些小商户,而是大商人和大商会。对于这些人,赵询才不会给他们好脸色看。
赵询以前给商人的地位还是挺高的,但是,随着赵国商业的兴起,赵询也发现商人对国家的不利影响。所以,对待商人,可以给于他们地位,但是,绝对不会让他们爬得太高。就是各地的商会,也大都在王府名下的商号统辖。
对于赵王的回复,林书成早有预料。免除苛捐杂税和一年田税,则是有利百姓,特别是那些下层百姓。至于商税,自然是不会轻易免除的,随着西雍州与赵国的相容,这里的商业很快就会兴盛起来,商税将是地方财政收入的很大一块,赵询如何会让他白白流失?莫说是赵王,就是林书成自己,他也不会将他们免除的。
…………
在赵询镇守西雍州,与林书成等人商议西雍州政事之时,襄阳的洛阳王也在与麾下商议汉中王发来的请求。
汉中王在得知自己偏师遇袭全军尽墨之后,当即就立刻撤军,不敢在河南府继续停留,深怕深陷其中无法脱身。同时,痛定思痛的汉中王重新认识了一下自己所处的情形,重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重新鼓起了斗志。当然,最重要的是,其决定不再将自己的力量消耗在北面的赵军身上,而是要重新拿回自己的根基之地汉中。
虽然自己不再继续攻打赵军,自己现在更在意的是汉中,但是,汉中王并不能影响北方赵军的判断。毕竟,不是说你想攻打别人就攻打别人,想不打就停手。你汉军愿意停手,但并不能保证赵军也停手。
为了让自己在与蜀军争夺汉中之地时,荆州不至于被赵军占据,汉中王决定向洛阳王求助,希望洛阳王加重荆州防务。所以,汉中王就派了王贺文亲至襄阳,向洛阳王诉说自己的请求和条件。
洛阳王自然没有立刻给王贺文回复,而是询问了一下汉军在东雍州的战事之后,以需要商议之后才能给出答复为由,暂时拖延了下来。
“没想打,本王丢了东雍州之后,你也跟着将西雍州给丢了!昔日从我手中拿走我洛军利益之时,你就该想到了,没有了我东雍州作为东部防线,你西雍州三面受敌,又能坚持多久呢?”
“更愚蠢的是,还将大军不断的向东雍州开进,想要攻打东雍州来逼迫西雍州赵军撤军?围魏救赵也不是这般玩的,赵军在东雍州周围的冀州、兖州、豫州以及并州都布有大军,你以为你单独一人,再加上两万还不愿配合的所为联军,就能拿下东雍州?”
“怎么样?西雍州没了,汉中之地也危在旦夕!现在,终于看到自己的错误之处了?本王昔日就说过,你早晚难逃赵军之手。”让汉中王使者王贺文退下之后,洛阳王一人自言自语,冷笑不断的说道。
“禀大王,诸位大人和诸位将军到了!”门外亲卫的声音打断了洛阳王自语声。
随着洛阳王的批示,洛军之中的诸臣齐齐汇聚。洛阳王也不耽搁,直接将汉军现在的情况和汉中王向自己求援一事说了出来,并让诸人给出意见。
第一个发言的不是洛军左丞王道,而是武将出身的林子勋:“大王,臣以为,我们不能接受汉中王的要求!不,应该是请求。汉中王为何会将荆州的利益让出一部分?无非是因为他要与蜀军争夺自己的老巢汉中。但争夺汉中之地与驻防荆州并无太大关系。想来,就是齐王也不会在此刻再招惹我们荆州。”
“所以,汉中王真正担心的并不是荆南问题,也不是他已经激怒的齐军,而是北面的赵军。赵军将西雍州给占去了,但是,汉军也在东雍州猛攻几近两个月。赵军本就对荆州虎视眈眈,现在又有了这么好的借口,他们焉能不出动?”
“要是我们接替了荆州防务,那么,负责抵御赵军的可就成了我们了。东雍州之战,汉军损失之大,我们可都是知晓的。说句不中听的话,我们洛军还真不是赵军的对手。大王,末将以为,我们没有必要为了些许利益,将自己的人马当作拦截赵军的急先锋。”
“昔日我们与汉军共同驻守南阳府,自此东雍州丢失之后,汉军就一直鄙视我们,就是大王,也多次遭遇汉军主将轻视,此次如何能替汉军阻拦赵军?”
洛阳王脸色不变,一脸平淡之色。不过,从其微微紧了紧的右手就能看出,对于昔日汉军轻视洛军与他,洛阳王并不是一点也不放在心上。
林子勋的话也代表了军中诸多将领的意思,当初与汉军一起驻守南阳府之时的情况,他们可都是深有体会。而且,为了不引发意外,洛阳王更是下令,军中将士,不得轻易招惹汉军,避免发生冲突。实际上,实力大减的洛军如何会去招惹汉军,从来都是汉军主动招惹他们。因为洛阳王的交代,洛军将领不敢轻易反驳,可是被汉军嘲笑了不少次,而其中汉军将领,则就是已经降赵的汉军偏师主将秦江。
军司马方战沉声道:“大王,臣以为,我们应当接受汉军的请求。这不仅仅是利益问题,同样是关乎我们生存的问题。”
“荆州之地是汉军的,同样是我们的。正如林将军所言,因为当初我们丢失了东雍州,使得实力大减,不仅汉军轻视我们,而且,我们为此也将原本属于我们的财税权利让出了一部分,并将荆州主导权也让给了汉军。所以说,我们和汉军一样,都是被赵军夺走了家业的受害者。赵军要攻打荆州,还会因为驻守荆州的是汉军还是洛军吗?”
林子勋皱眉道:“难道就是因为如此,我们就需要为汉军承担两地防线?我们现在这般埋头发展岂不更好?无需担心外敌,只需要加强自己的实力、财力即可。”
方战沉声道:“然后呢?发展起来呢?难道一直处在汉军的阴影之下?主导荆州之权,其中意味着什么,林将军应该很清楚,汉军此次北征,从荆州强征的青壮和钱粮就说明了问题。如果这些青壮和钱粮为我们所得呢?我们会不会更加强大?”
“因为当初我们失去了一部分财税大权,失去了主导荆州之权,所以,一直以来,我们的发展都受到了限制,兵员、钱粮、地方的影响力,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的,也是影响和制约我们发展的关键因素。”
“林将军担心我们会成为汉军抵御赵军的急先锋,但是,难道说,荆州被赵军占据了我们就有好处?汉军无法抵御赵军,难道我们就任由荆州失守?汉军还有汉中之地可以落脚,那我们呢?”
“所以,我们需要荆州主导权,需要汉军让出的财税权利,需要发展自己,需要联合汉军抵御赵军与荆北之外。”
“另外,就算汉军继续驻守荆北,联合齐军抵御住了赵军,我们继续埋头发展,可是,现在的我们已经没有潜力继续壮大了。钱财和人员,都已经用到了极致,我们需要更大的权利,获取更大的潜力。故而,接受汉中王的条件,承担荆北防务,既是我们必须做的义务,也是我们发展壮大的机会。”
军司马方战的话让林子勋等拒绝的武将一时陷入沉默,不再继续说话,而是等待洛阳王的回复。
洛阳王司徒浩沉默半晌,转而对左丞王道说道:“左丞,你的意见呢?我们是接还是不接?”
左丞王道沉声道:“接!臣以为,方司马先前所言甚是有理,我们必须要接受汉军如此要求,除非我们想要荆州丢失。同时,接受荆州防务,得到更多的财权,得到荆州的主导权,也是我们发展壮大的机会。”
“臣之所以然大王接受汉中王的条件,是因为,臣以为赵军现在不会继续对荆州采取进攻,按照赵军的行动来看,他们现在应该是等着汉军和蜀军在汉中的纷争,而不是立刻南下荆州。坐山观虎斗可比直接南下,引起大家齐心协力反击更简单,赵军不会不懂得选择。所以,我们接替汉军负责荆北防御重任,短期之内,是没有不利情况的。”
………………………………
第843章 汉军西进
王道的话让洛阳王司徒浩感到一丝诧异,旋即又微微点头,沉声道:“左丞所言有理,现在赵军确实不会轻易南下,而是做看蜀军和汉军为汉中之地相争。”
林子勋疑声道:“左丞大人的意思是?我们接管荆州防务,不会有危险?”
王道摇头道:“这到不能肯定,不过,赵军刚刚在西雍州大战,东雍州也因为汉军的围攻,让地方民生遭遇很大的破坏。所以,赵军现在更应该回复民生,将雍州之地稳固下来,而不是立刻寻汉军报复。”
“要知道,在荆州,不仅仅有我们洛军和汉军驻守,就是齐军和蜀军,也同样不希望荆州之地落入赵军之手。如果赵军南下,说不定,蜀王和汉中王暂时停下对汉中之地的纷争,转而抵御赵军南下。”
军司马方战摇头道:“汉中王只怕不会放弃对汉中之地,臣估计,就算是赵军南下,其也不会放任汉中被蜀军占据。”
王都道:“确实不会,但是,齐军、我们都不会在赵军来袭之际,让汉军与蜀军发生争执。”说着,王都苦涩的叹息道,“其实,为了整个大举考虑,我们现在就应该拦住汉军与蜀军的冲突,毕竟,至于联合起来的南方诸侯才能抵御赵军的入侵。我们越是内斗,我们就越弱,而休养生息的赵军,不仅能让新进拿下的雍州之地成为他们稳固的根基之地,成为他们日和南侵的后方,还能在我们内耗的同时,壮大自己。”
“此起彼伏,一弱一强,如何,我们地域赵军的难度将越来越大,我们南方诸侯的实力比之赵军也越来越弱。不过,我们现在无力阻拦汉军和和蜀军,他们也不会听从我们的劝解,而齐军在赵军没有南下进逼之际,也不会理会汉军和蜀军的冲突。甚至是,齐军还希望蜀军和汉军的冲突,毕竟,蜀军弱,对他也是有好处的。”
王都虽然没有明说,但其话中也包含另外一层意思,我们洛军何尝不是与齐军一样,向借着汉军与蜀军的冲突发展壮大自己呢?
林子勋沉声道:“可是,如果赵军真的打着报复的旗号南下荆州了呢?那样,我们岂不是要抵挡在第一线?”
王都冷声道:“我们是抵挡在第一线,但是,汉军、蜀军和齐军,他们敢不一起抵挡在第一线吗?另外,我们照样能在抵御赵军的同时壮大自己。在荆州,我们的名声可比其他诸侯强多了。现在有机会,我们就不能放弃。”
“另外,从汉中王抽调丹阳府和北安府的情况来看,我们也应该注意,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让我们自己抵挡在第一线,齐军和蜀军更在乎荆州的得失。”
军司马方战点头道:“左丞大人所言甚是,以前,我们太过放低自己的地位了,太过在意齐军和蜀军的看法了。在荆北抵御赵军,几乎都是我们出人出力,而齐军和蜀军也不过是支援少了的人马和粮草物资而已。”
“但是,汉中王抽调荆州东部驻军,齐王虽然极为不满,但是,还不是不得不让齐地的齐军纷纷云动,以牵制豫州的赵军,护卫荆州侧翼。换句话说,荆州对我们很重要,但是,对于齐军和蜀军而言,同样很重要。”
“所以,我们和齐军、蜀军处在统一地位,如果他们不想让赵军将他们团团围困,四面受敌,就必须协助我们保住荆州之地。所以,臣也统一左丞大人的意思,接下汉中王的建议,主导荆州大权。”
“不过,除了汉中王给出的条件之外,我们还需要汉军留下一部分兵力协助我们驻守荆北之地。哪怕只是被汉中王强征的青壮,留下对我们也是有利的。”
商议一番之后,洛阳王同意了汉中王的建议,并添加了一部分洛军的要求,并开始调动人手准备进驻南阳府、丹阳府、北安府等地。
顺利折返南阳府的汉中王也不由松了一口气,虽然昔日为了西雍州,其在东雍州全力反击,但是,当西雍州被赵军占据,赵军援兵折返,并突袭全歼了他的一路偏师之后,汉中王也清醒过来,也担心赵军的追击。
得知王贺文与洛军的协议完成,汉中王司徒飞也是沉默半晌。他与洛阳王此起彼伏,一进一退,现在,二人都是丢失辖地的诸侯。
撤至南阳府的汉中王还没有来的及安排其他诸事,齐军的人就已经找上门了。不过,现在已经看清齐军对荆州,对自己的需求之后,其已经不再像以往那般将齐军看的太重。此外,其的目标现在是汉中之地,自然无暇关注与齐军之间的纠葛。
在给齐军的人回复,荆州防务交与洛军,荆州现在右洛阳王坐镇之后,就将齐军的人驱赶了出去。
随后,汉中王安安排麾下与洛军交接防务,同时下令大军西移,开始往汉中调动之后。其就直奔襄阳,与洛阳王会面。
“大哥,三弟我这一次是大败亏输啊!昔日西雍州丢失,三弟我就该从中西去教训,我们两个,完全成了齐军和蜀军抵御赵军的城墙了。”见面之后,汉中王苦涩的对洛阳王司徒浩说道。
洛阳王司徒浩也因为司徒飞的一句话,说的陷入沉思。半晌,沉声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你大哥我不就是丢了东雍州吗?东雍州,西雍州,合起来,可就是整个雍州。父王昔日可是雍王,而雍州,却在我们两个手中丢失。”
汉中王司徒飞冷声道:“要是齐军和蜀军能齐心协力,共抗赵军,这雍州之地如何会丢失?他们都只顾自己,不顾抗赵大局,眼看着雍州之地先后从你我手中被赵军夺去。大哥,你可是看到了三地我们调动荆州东部驻军的情况了。你说,要是荆州之地遭遇赵军攻击,齐军会如何?蜀军会如何?他们还能这般毫不在意吗?”
洛阳王司徒浩不由默然,淡声道:“对于他们,我们根本不能报以任何希望。对了,你这次决心要与蜀军强争汉中?”
汉中王恨声道:“与蜀军强争汉中?大哥,你不会忘了汉中之地是谁的辖地了吧?你也不会忘了汉中王是什么意思吧?这本就是我的治地,现在却被盟友突袭占据?对待这些背盟之人,我已经忍无可忍了。”
“现如今大哥与我都是一样,丢失治地,成为诸侯最弱。三弟我也就直说了,如果蜀军不退出汉中之地,那我汉军就在汉中与蜀军一战。事不可为之际,我宁可他落入赵军之手。”
洛阳王司徒浩眉头一皱,闷声道:“让与赵军之手?如此……”
“我宁可让与赵军之手,也不愿被自己盟军突袭所占,是可忍孰不可忍!叛徒可是比敌人更让人难以接受的存在。”司徒飞眼中泛红的说道。
“唉……”司徒浩忍不住叹息,现在,他已经感觉到,这南方诸侯只怕已经无法成事,也难以抵御赵军的南下。
“大哥我给你的建议还是先与蜀军谈判,让他们让出所占之地,而我洛军和齐军,都会站在三弟你这一边。”司徒浩也只能如此说道。
“如此甚好,只有我们两个联起手来,才能与齐军和蜀军相提并论,才能不被他们当作任意拿捏的棋子。大哥,荆州就交给你了,只要荆州在手中,蜀军和齐军都不敢对我们逼迫太甚。”
汉中王与洛阳王相谈一日,谈及以前,谈及现在。洛阳王已经从汉中王话语之中听出,其对西雍州丢失的责任,有很大一部分都定在了蜀军占据汉中之地的身上。要是蜀军能与汉军真心同盟,就算蜀军不愿北上支援,汉军也会降低南方防线,继续派出援兵北上。所以,汉中王此次对汉中之地的行动,已经定下来了动用武力的决心。
对于汉中王的行动,洛阳王无法劝解,也劝解不动。其对汉中王的行为,也是理解的。毕竟,无论是谁处在汉中王的地位,都不会轻易罢手。
“即如此,我就将囤积在房陵诸地的粮草送与你了,那里本就是汉中东部诸县,如此,也算大哥对你的支持。”洛阳王只能如此安排。
与洛阳王交接完荆州诸事,大军在荆州修整了数日之后,汉中王就挥军西进,开始向汉中进发。
汉军的行动,也早被暗卫体系传入赵询手中。看到了这些情报,赵询等人也不由一阵暗喜。也是因为如此,赵询开始了对雍州、徐州这两个新纳之地的多项工程建设。
雍州自然不用说,这里是新进收纳之地。而在徐州,虽然被赵军拿下有一段时间,也早在拿下徐州之后,就已经开始地方的民生建设。不过,在赵军大战西雍州之后,就暂缓了各项攻城进度。
因为不明确南方诸侯的行动,不明确汉军接下来的行动,是继续联合其他诸侯反击北方还是西进汉中,所以,赵询一直没有正式批复两地的各项行动。等到消息确定,赵询才正式给两地官府下达了各项工程建设的批示。
“汉军西进汉中了?”在赵询批示两地各项工程建设之后,林书成就已经从中看出了问题。赵王如此批示,除了南部对己方没有威胁之外,何尝不是为了给南方诸侯一个赵军不会对南方动武的表象呢?
赵询看了看脸色低沉的林书成,沉声道:“汉军西进了!如果不是这样,本王也不会轻易让两地展开大规模的工程建设行动。要知道,这可是需要耗费大量人力无力和钱财的。一旦行动,我们的大军就不能轻易展开大战了。”
林书成摇头苦笑道:“司徒雷是与大王并肩而立的三大诸侯,没想到,他们的儿子却这般没用,外敌不清,反而先内斗起来。司徒三兄弟算是将雍军给败坏了,南方诸侯也没有与大王相交的能力了。”
赵询笑道:“在你看来,汉中王不应该西进?毕竟,汉中之地是他的封号之地,如果不采取行动,他汉中王就难以立足了。被我大赵击败没有什么,毕竟,败在我们赵军手中的诸侯不在少数。但是,要是其不采取行动,被蜀军占据汉中之地继续下去,对汉中王的影响可就太大了,其麾下的将士,将会对汉中王失望。”
林书成涩声道:“是啊,汉中王不能不动,也是因为如此,他才会不顾荆州之地,转而挥军西进,甚至连大王夺取他的西雍州之地的仇恨都放在一边。他的敌人对他造成的影响还不如他的盟友、兄弟对他造成的影响大。”
“我本以为司徒彻是继承雍王集团的最佳人选,现在看来,其还不如司徒飞。最起码,司徒飞还知道在西雍州被赵军攻打之际,拼死反击。可他司徒彻,却只能对自己的盟军下手,完全不顾大局。”
“让我最意外的是,林世文可是在司徒彻麾下,难道他也如同司徒彻一般,一点眼界都没有了吗?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
赵询摇头笑道:“不是林世文没用,而是林世文根本就无法影响司徒彻的决定。雍王三大臣子,林世文在司徒彻麾下,凌霄在司徒浩麾下,而林书成你则在司徒飞麾下。结果呢?凌霄在司徒浩割据自立之际就悄悄逃离,现在在我们赵国任职。林书成你不得汉中王重用,同样在我赵国任职。”
“其原因何在?司徒浩昔日重用大燕老臣一系,凌霄自知难以立足其中。所以,其最先离去。你呢?就算你没有为司徒飞提出那些有利雍王集团,小利汉军的建议,你就能得到他司徒飞的重用吗?”
林书成被赵询的反问问的怔在了当场,赵询的话语,也让他开始仔细思考其中的问题。是啊,他们三个在昔日雍军之中,声名远扬,才能过人,但现在为何不能为三方势力所看重?
林书成脸色变换不断,半晌,沉声道:“臣愚笨,请大王教我。”
赵询淡声道:“你们辅佐的是雍王,你们在雍军之中的声望也太大,尤其是司徒浩与司徒飞,他们二人本就名不正言不顺,你们的存在,固然对他们有帮助,何尝不是一种威胁?对于其他官员来说,你们的存在,对他们同样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你们三人分属三方,是雍王的嫡系,而不是他们的嫡系。你们的一言一行,不由自主之中,都是以雍军考虑,而不是现在的他们。他们需要的是自己的地位提升,而不是司徒雷的名号。”
“另外,或许你们看待他们之时,对待他们如同对待司徒雷一般看待和要求。或许,你们还没有摆正你们的身份,他们不再是昔日雍王的儿子,而是一地诸侯。”
“换句话说,除了名正言顺的继承司徒雷地位的司徒彻能正真重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