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逐鼎-第5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杰惊声道:“让我们南下汉中?不会吧,要是这样,岂不是其将汉中之地拱手相让与我们了?他汉中王舍得吗?要是真的舍得,他岂会与蜀军直接开战?”

    林书成道:“其当然不舍得,但是,如果真的无法坚守,汉中将会被其他诸侯占据,相比之下,汉中王更愿意选择我们。原因何在?正如诸位大人所言,汉中之地对汉中王的意义非常重大,汉中可以丢失与赵军之手,但是,不能丢失与蜀军之手。其可以在我们赵军手中大败,但是不能在蜀军手中大败,尤其是蜀军和汉中这第一次正式开战。”

    “诸位同僚都应该清楚,这汉军和蜀军是什么关系。对于汉军而言,蜀军是那个名不正言不顺的雍王第五子用不合法手段夺取了雍军大权。对于蜀军而言,汉军就是叛军,汉中王就是叛乱的乱臣贼子。是以蜀军和汉军的此次相争,胜负不仅仅关乎汉中之地的得失,还关乎他们名正言顺的存在与否。汉军不能在这第一次与蜀军相争之际失败,尤其是其被人打到了家门口的时候。”

    “所以,如果汉军真的大败亏输,无力回天,以汉中王的性子,定然是让道与我军,让我军南下,去与蜀军相争。也就是说,他汉军是摆在我赵军之手,而蜀军,同样摆在我赵军之手。当然,这也是汉中王最后的挣扎,是被逼无奈的办法。”

    “同样,这并不意味着我军就能畅通无阻的拿下汉中,败退之后的汉军依旧会与蜀军一起,联合反击。只不过,这一次蜀军就会成为反击的主力。汉中之地是否被我军占据,对蜀军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汉军。”

    顿了顿,林书成接着说道:“大王的本意臣明白,想要让汉军和蜀军僵持的时间更久,这样不仅能让蜀军和汉军实力消耗的更快,让他们辖地因为战争而增加负担,进而让百姓对他们有所不满,便于如何我军南下收复人心。”

    “其次,汉军和蜀军僵持的时间越久,就越能让我们将雍州治理的更稳固,也能让雍州和徐州的各项工程顺利的实施。毕竟,一旦赵军参与战争,这些工程的进度势必会受到影响,甚至是停止。”

    “其三则是双方对战的时间越久,汉军和蜀军之间的仇恨就越大。日后两方联盟、合作的可能性就越小。就算他们合作联盟,彼此之间也不会同心协力。当然,如果能将其余两个诸侯也牵扯其中,那自然是更加有利的事情。”

    “好!说得好!”赵询哈哈大笑道,“林爱卿说的好啊!你之所言,不仅将汉中之地的情形、汉中王的想法说的很是清楚,也将我们将要面对的情况,应该出招的方式也说的很是清楚。”

    旋即赵询又看向几个镇军将军和副将,沉声道:“听到了吧,不要急着行动。欲速则不达,直接开战可不是对我们最有利的事情。现在,我们的任务一是关注汉中的战况,更重要的则是继续雍州和徐州两州的工程建设。”

    “汉中之地的战况,我们自然是希望他们打的越久越好。但这关乎民生的各项工程和西雍州的制度政策改制,才是我们最重要的事情。”
………………………………

第847章 雍州现状

    在确定汉军只不过是逼迫蜀军撤出汉中,并无意赵军南下,而赵军此刻南下也无丝毫好处之后,赵询就给占据武都的镇军第三镇传令,让他们无需理会南面的战事。不管南面情况如何,只要蜀军不北上攻击,他们就不得随意出手。就算是反击,也只需将敌人击退罢了,不要随意追击。

    赵询如此下令,也是为了防止蜀军想要用赵军牵制阴平府东部的汉军,会假借汉军将士身份,对赵军占据之地出手,以诱使赵军出击,攻打汉军所占之地。

    既然不管南方战事,赵询自然不会在以战事为重。而是与豫州官员一起,巡视雍州各地。来往雍州东西,各府县尽皆都在动工建设。因为这些工程皆大利与百姓,所以,各地百姓都积极配合,就是那些大族豪强也不得不主动参与。当然,谁要是不配合,就算官府不出面,下面的百姓也能将之声讨。

    虽然赵询没有巡视徐州,但想来徐州也和雍州一样,到处都是工地。修筑城池、关卡,疏浚河道,修筑驰道连同东西南北。顿时,刚刚大战之后的雍州,进入了大发展阶段。而林书成似乎也在这里找到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整日都忙碌与各府县之间。

    赵军不动,让洛阳王和齐王有些惊讶,不过,倒也没有超出他们的预料。在他们的预料之中,赵军本就不会轻易出动,而是坐山观虎斗。现在看来,赵军果然如此。

    当然,汉中王和蜀王也暗暗松了一口气。汉中王自然不用说,其本就不愿意赵军在此刻南下,毕竟,汉军现在还是占据上风的。而对于蜀王而言,赵军不动,那么,自己强攻汉中的行动就不会因为益州北部的原因而守阻。

    汉中王见自己几乎拿下了整个阴平府,也知晓这里对蜀军的意义。毕竟,他们关乎蜀军益州的安全。所以,汉中王就派出人马,前往益州,准备与蜀王谈判。想要让蜀军退出汉中之地,而自己则交还益州北部的阴平府。

    不过,蜀王司徒彻自然也是看出了赵军的想法,自然不担心北方的情况。最起码,现在是不担心。让出所占之地,司徒彻自然是不甘心的,就算他愿意,下面的将士也会多有怨言,毕竟,拿下汉中,也算收复失地,这汉中辖地昔日可是雍军治地,现在,如何能向汉军退缩?

    所以,蜀王一边假意派人对蜀军回复,这退让汉中之事,可以谈判,其中的条款也可以商定,甚至重新结盟,签订更深的盟约也是可以的。在之前双方开战之后,彼此之间那勉强建立起来的盟约早已经被死撤掉。司徒彻要求汉军停止对阴平府的行动,另外,要戒备北方赵军的动向,以防赵军南下。

    见司徒彻服软,司徒飞自是心中暗喜,不过,也有人以为这是蜀军的拖延之计。不管是在阴平府还是在汉中,蜀军的兵力并不是很多,与汉军的兵力相比,处于劣势。蜀王如此,不过是向麻痹汉军,想趁机掉军支援。

    这些言论都没有被汉中王司徒飞放在心上,或许,在他看来,阴平府对于蜀军太过重要,蜀军不能不放在心上,此外,蜀军想要支援阴平府,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或许,汉中王不愿意与蜀军真的死战,到了现在这种情况,除了大军正式南下,与蜀军大战之外,汉中王也没有其他的办法。所以,汉中王相信了蜀军准备让出汉中的意思。

    但是,汉中王的想要的最终还是没能等到,蜀军的退让和谈判也没能等到,等来的则是两万战兵,直接进入汉中城内,并开始对安阳、西城两县进攻。尤其是西城,这里处于汉中中部,这里被蜀军拿下,那么,汉军就与荆州之地失去联系,成为孤军了。

    汉军自然不会任由蜀军将这些地域拿下,让汉军与荆州失去联系。要是汉中的汉军真的与荆州失去联系,那后果可就严重了。不仅仅可能会丢失汉中之地,甚至是,位于城固的汉中王,也会被蜀军所擒获。

    汉中王发现自己被司徒彻给欺骗了之后,自然是勃然大怒,同时,也对与蜀军合谈汉中之地的想法彻底从他的脑海之中抛弃。

    其一边下令阴平府的汉军继续向西和向南推进,一边急忙责令安阳、西城两地的守军就地防守,绝不能让赵军将这里拿下。此外,还下令城固守军向南推进,逼近汉中城,以牵制蜀军兵力。此外,上庸、房陵、新城等东部诸县,也开始调动人马西进。

    蜀军援兵的到来,让蜀军在汉中的兵力多大四万上下。从兵力上来说,汉军的人马略多于蜀军,且因为汉中之地是汉军的治地,所以,在兵力上,汉军占据优势。但从实力和后勤上,蜀军强于汉军。加上蜀军后方强大的支持,大战持续的越久,蜀军自然也就越有优势。

    汉中大战正式全面爆发,西至褒城、汉中城,中部城固、西城,东部的上庸、房陵、新城一线,从东到西,蜀汉双方战斗不止。昔日安定的汉中之地,现如今也陷入战火之中,平稳祥和的生活也里汉中百姓一去不复返了。

    巡视到雍州南部,赵询等人重新抵临河南府。尤其是南面遭遇汉中王猛攻一个多月的永宁和宜阳两地,赵询更是亲至此地。

    赵询出现在河南府,虽然只是巡视地方,是巡查各地民生回复、各项工程的建设等赵军政务诸事。但是,荆州的洛阳王和扬州的齐王,都不由得紧了紧心头,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北部。赵询来了,虽然赵军大军还在各地没有调动,但是,东雍州之地作为赵军与荆州相接之地,可是驻扎有两镇合计五万战兵。而在东部的豫州、东北的兖州和冀州,随时都能调动更多的军队。所以,洛阳王和齐王不能不小心。

    对于洛阳王和齐王的担心,赵询自然是不会去在意的。现如今雍州和徐州正在开战各项有利民生的工程建设,赵军是没有精力在此刻南下的。

    不过,赵询没有在意,但洛阳王不能不在意,尤其是赵询出现在河南府南部一线,已经逼近荆北南阳府了。虽然他们开始都猜测,赵询不会在此刻挥军拿下,而且,徐州和雍州的内部情况,他们也是知晓的,赵军此刻确实没有大军南征的迹象。不过,他们不敢赌,赵询数次声东击西,先后拿下东雍州和徐州,这样的教训,他们不能不接受。

    随行的亲卫军将领韩猛看着田野见一片金黄,忍不住询问道:“赵林将军,按理说汉军猛攻这里一个多月,已经有足够的时间毁掉这些田地里的粮食了,为何现在?”

    镇守东雍州并抵御汉军一个多月的镇军第九镇镇军将军赵林笑道:“汉军没有毁掉这些粮食,想来不外乎两点。一则,汉军猛攻东雍州,而我们的大军却没有按照他的想法回援,这让他以为他能拿下河南府、弘农府甚至东雍州之地。你想,如果这河南府、弘农府甚至东雍州被汉军占据,这里的粮食是谁的了?自然就成了他汉军的了。”

    “因为我们在河南府和弘农府实施了坚壁清野,在加上还有我军骑兵都在城外活动,劫掠汉军辎重队。所以,汉军的粮食运输,一直都是难题。那么,就此取粮食则就是解决汉军粮草的最佳办法。所以,汉军想保留这些粮食,等待成熟,就地取用。”

    “只不过,汉军没有预料到西雍州败得那么快,我军援兵来的那么快,汉军不得已才急匆匆撤军。”

    “另外一个原因自然是因为汉中王得知西雍州战败,大军已经回援。等到他撤军之际,想要毁掉这些粮食之时,他已经不得不考虑其中的得失。西雍州已经丢失,我军已经有能力全面反击。这两府的粮食,可都是两府百姓一年的辛劳。要是被他们毁掉,岂不是要彻底激怒我军?到那时,我军会不会大举报复,也是汉军担心的事情。毕竟,一个多月的大战,汉军损失可是不小,想要真的抵挡住我军,难度可是不小。”

    一边的司徒亮也接着笑道:“正如赵将军所言,汉军不敢在西雍州已经丢失,我军回援之际彻底激怒我们。另外,在西雍州丢失之后,汉中之地则成为汉中王心头的头等大事,其自然不希望再继续我们斗下去了。”

    赵询则询问河南府府尹:“坚壁清野,伤敌也伤自己。这河南府的百姓为了协助我们据守地方付出了不少的代价,官府可曾对他们有所补偿?”

    河南府府尹是幽州派来的,自然对赵国的制度、政策极为清楚,也知晓赵国以民为重。当下沉声道:“回禀大王,此次百姓的损失并不算大,尤其是田地里的粮食并未被损毁。收到损失的多为大族豪强,他们家中的那些不便搬运的财物皆被汉军所抢走。大王免除河南府、弘农府两地一年赋税,已经足以让他们收到的些许损失全部弥补回来。一些家财收到损失和田地遭到损毁的百姓,我们也都给于的钱财补偿。”

    “至于那些大族,因为他们所遗失之物很难估价,再加上他们家财不少,听从我们坚壁清野政令之后,损失反倒并不是太大。因为大王在雍州的各项工程开建,这些大族豪强从商反倒获利不少,对于他们的损失,他们倒也没有在意太多。”

    “除了遵从我们政令的百姓和大族豪强之外,也有一些百姓和大族并没有遵从我们的政令迁入城中,他们大多都被汉军所俘虏,损失最为巨大。不少都成为汉军的民夫,已经死于战乱之中。对于这些存活的人,我们也只能将他们归算在流民之中,安排他们进入各处的建设工地做工。”

    赵询点了点头,沉声道:“这里的百姓为何能配合我们坚壁清野抵御汉军?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我赵国的政策和制度比汉军的好,就是因为这里的百姓现在的生活比过去的平稳。所以,地方官府勿要忽视这些在你们看起来不起眼的百姓。”

    “就说此次汉军北攻东雍州,如果不是两府的百姓主动坚壁清野配合守军,并据守城池。如果不是因为后方那数不清的百姓踊跃参加民夫,为两地提供助力,只怕这河南府和弘农府并不如当初那般,被汉军猛攻一个多月还未被攻破。”

    赵询此话说的倒是不假,庐氏、永宁和宜阳三城未被汉军攻破,固然是赵军的死守城池。但是,如果没有那么多百姓协助,绝对无法坚持到援兵支援。战兵两万五千人,加上地方府兵、县兵,也不过三万余人。但面对的汉军,光是战兵就有六七万,不要说还有数万民夫青壮。如果不是无数的百姓拼死支持,三城只怕已经被汉军给拿下了。

    “此次守城之中,应该有不少青壮战死城头。这样,将这些战死城头的青壮也以士卒对待,也算他们为据守城池而死立下的功劳。”

    赵询虽然说的简单,但是河南府府尹和这些将领都不由一怔。看似简单,战死的青壮与士卒等同对待。除了他们的名字将记录在地方之上的纪念碑之上和在上报枢密院的功勋烈士名册之上外,他们的家眷才是获得好处的最大受益者。

    这些青壮战死城头,在平日,除了给他们的家眷一些补偿之外,并不会有其他的待遇。但是,赵王如此一吩咐,这些死在城头的青壮的家眷则就成了军人家属。那么,他们将收到各种优待,就是地方官府,也不敢对他们有丝毫亏欠之处。每年,枢密院都会给他们下发一些抚恤,此外,他们的子孙,也会得到官府征募、为官从军等方面优待。当然,这些青壮只能享受最低等的普通士卒待遇。

    “臣代这些百姓谢大王恩赏!”河南府府尹急声说道,“臣立刻就会安排人手将大王的恩赏传至河南府各地,让百姓知晓大王天恩!”

    赵询笑了笑,没有多言。这府尹的话他自然明白,他将自己的安排公布出去,各地的百姓自然从中看出官府对待这些协助赵军死战的好处。

    当然,让他们去为送死他们自然是不会答应的,但是,当外敌入侵,他们就能全力协助赵军防守。当逃跑也是死,死战也是死的时候,他们就会选择对他们,对他们的家眷最有利的一项去做。不能保全自己,那就福及家人……

    赵询巡视东雍州诸府,也发现现在的东雍州各地,商业已经开始渐渐兴盛起来。特别是随着各项工程的开始实施,大批为各项工程服务的商号都出现在这里。有为民夫提供日常所需的,有为工程提供材料的,有为工程负责运输的。此外,各种各样的作坊也随之兴建起来。当然领头的自然是属于赵询名下的白羽商号。

    因为商税制度的规范化,商人行商也不担心被地方官府和各地关卡勒索。因此,带动雍州不少大族都从地主转变为大商人。

    “嗯?这里怎么还有流民的存在?”赵询巡视洛水之南,逼近荆北南阳府之地时,发现这里的流民渐渐开始增多起来。

    “回禀大王,这些并不是我雍州百姓,而是荆州北上的南面。我雍州开动各种工程建设,让百姓和不少流民得以存活和赚取钱财以补家用,所以,不少南部的流民都开始向北方汇聚。所以,越是靠近南部,与荆北相接之地,流民就越多。不过,臣已经安排衙役和府军郎将麾下的府兵配合,收拢这些流民,安排他们在各地工地为工。”河南府府尹深怕赵询怀疑他的治下存在大批流民,急声解释道。

    “南方流民?荆州出现流民?”赵询转而询问司徒亮,“荆州最近发生天灾了?”不能怪赵询如此询问,毕竟,不是天灾人祸,一般不会出现流民。

    司徒亮摇头道:“没有啊!暗卫没有回报与之相关的事情。想来,荆州没有出现什么打的天灾。”

    河南府府尹沉声道:“大王,这些流民并不是因为天灾,而是人祸!”

    “人祸?荆州现在可是没有战事的!”司徒亮惊讶道。他现在负责汇总南方诸侯情报,也没有看到荆州有什么战乱爆发。

    “不是因为战乱,而是因为汉中王。当初汉中王北攻我东雍州,因为我们坚壁清野,汉中王不得不从荆州运输粮草物资。其中不少都被我军骑兵损毁,所以,汉中王加征了不少赋税。此外,为了能拿下东雍州南部两府,汉中王也强征了不少荆州的青壮。”

    “而汉中王攻伐未果,且损失不少人手,但有不能像我们这样补偿百姓。使得不少百姓都因此破家,一些家中青壮死于战乱的百姓,更是因此生活难以为继。所以,这些百姓现在都逃至我们治下。”
………………………………

第848 洛军退让

    “荆州流民?”赵询听了河南府府尹的解释,也不由一愣。说样起来,这还是汉军攻打河南府带来的后果。

    林世文沉声道:“荆州流民北上,这也说明我们这里的一些政策已经流传到了南方,而南方的百姓,也将我们视为他们活命之地。我们在南方的影响,已经开始渐渐加深了。大王,这可是好事情。”

    “另外,雍州之地正在进行各项工程建设,正是稀缺劳力之际。这些流民的到来,也能增添我们的人力。吸收他们,既能让南方百姓得知我们这里的情况和对待百姓的态度,也能有利于我们这里的工程建设,我们不仅要被动接受,还要至荆州散播消息。”

    司徒亮笑道:“林大人可是什么时候都不忘记利用一下!不过,林大人所言倒是有理,这样的事情,对我们而言,可是有利的事情。另外,臣还建议,我们完全可以派人给司徒浩说一声,让他不要禁止南方流民通过荆州北上。”

    “现在是荆州流民想来,不仅之后,汉中的流民只怕也会向东而北上,进入我军治地。此外,南方江州、交州之地,同样会有流民北上。除了我们这里限制大族豪强,为普通百姓分配土地之外,其他诸侯治下可不是如此。要是我们将消息散播出去,只怕南方诸侯治下的官府也会将这些流民驱逐出去,让他们北上吧。”

    镇军将军秦游疑声道:“不对吧,这些流民怎么说也是人力,难道南方诸侯就不在意他们治下百姓纷纷逃离?”

    林书成沉声道:“这些流民确实是各地诸侯治下百姓,但是,现在各诸侯之下并不缺少百姓。尤其是当这些流民无法安置,渐渐将要爆发危机之际,他们绝对不希望麾下流民存在。一个不好,这样的流民可就成为祸乱地方的流寇山匪。就算洛阳王和齐王明知道让他们北上是不对的,但是,他们治下的各地官员还是不会让他们驻留城中的。”

    赵询点头道:“司徒爱卿,派人给洛阳王打声招呼吧,想必,现在的他也很担心,毕竟,我们距离荆州太近了。另外,本王会给暗卫下令,让他们将消息给散播出去。罗府尹,好好安顿百姓,如果有什么需求,只管向巡抚禀报。”

    河南府府尹自然不敢大意,赵王亲自吩咐,他自然明白该怎么做。

    赵王亲自出现在河南府南部,逼近荆北,洛阳王不敢有丝毫大意。要知道,赵王出动,自然不可能是孤身一人,身边可是随行着万余亲卫军骑兵。再加上东雍州原本驻扎的两镇大军,那东雍州的兵力就足以有六万上下了。所以,洛阳王亲自从襄阳赶至南阳府坐镇第一线,防备赵军。

    因为赵询攻打东雍州和第二次对楚军出手,都是声东击西,且突袭而下。是以,抵达南阳府的洛阳王更是不敢有丝毫放松之意。除了派出大量的斥候探查赵军的动向之外,还迅速调动南阳府洛军和汉军联军,做好迎战准备。

    抵达南阳府的洛阳王甚至有些后悔,后悔接受了汉中王将荆州防务交给他的建议。现在,虽然在南阳府汉中王也留下了部分兵力,但是,主要防守军队,还是他洛军。也就是说,赵军要是南下,他洛军就抵挡在第一线了。赵军的强大,他洛阳王可是清楚的很,尤其是他的老巢被赵军攻占,就是他的家眷,也曾经落入赵军之手。

    赵军曾经派人劝降过洛阳王,洛阳王并没有答应,不过,在其心中,也不是没有降赵的想法。当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